第378章 緊張態勢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作者:顏醜文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次夏收和秋收,興漢的繳稅狀況真的是有了一個好開頭,後麵卻急轉直下。
安右道開了好頭,其他省幾乎都拉胯,甚至有一種默契要給各省下派欽差公公的皇帝一點好看的想法。
這種默契說不出來,但共性都是放任欽差公公做惡好收集證據,甚至坐視民怨沸騰,然後再拿這些證據倒逼皇帝。
意思是“看看你幹的好事,讓你繞過文官集團肆意插手下麵事務,看看搞成什麽樣子了,今後可不許再這樣了”。
這是一種國家權力方麵的較量。
皇權受到了挑戰,但皇帝還不能發飆幹掉幾個給自己上眼藥的文官,如果那麽做的話當然爽,但他在曆史上的名聲就是“暴君”了,遺臭萬年。
真的被皇帝幹掉的文官到底怎麽想不清楚,但文官集團和文人們必然會將他們塑造成清官、直臣,因為勸諫而被暴君幹掉的好官。
死幾個文官整個文官集團文人群體不痛不癢,於是皇帝不爽之外還真的做不了什麽。隻能生氣自己的太監們一個個看起來忠心耿耿,怎麽到了下麵以後全變成那副樣子。
責罰,責罰有什麽用,不還是打自己的臉。今後和文官們爭一些事的時候,要老是被拿出來說,時不時被刺一下,煩都煩死了。
於是皇帝死不認錯,隻是把欽差公公們召了迴去,當成無事發生一般讓下麵的地方大員們好好解決鬧出的亂子。
然後趕緊把剩下的夏糧秋糧押解上京,前線還等著吃飯呢!
文官集團認為這個勝利雖然不完全,但已經算是一次不小的勝利了。
隻是點火容易滅火難,他們縱容公公作惡,某些人甚至暗中煽風點火,等到鬧出民亂的時候更是坐視對方發展壯大,想用這種方式讓這些欽差太監們的“惡”顯得更大。
好拿來打皇帝的臉,然後以此爭一些朝中的權力。
現在他們眼中的大事辦完了,迴頭發現民亂摁不下去,火滅不掉了。
隻能說這一次的內耗來的真的是莫名其妙,雙方顯然都有錯。北方的軍事壓力稍微小一點,朝堂上就開始內鬥了。
現在民亂起來之後各地有變成匪寇的,有自稱義軍要爭天下的。也有四處流竄變成流寇的,禍害完一個地方去下一個地方禍害,活著就是為了破壞,破壞就是為了活著。
事情逐漸變得越來越沒法收拾,各處的匪寇、義軍像一股股火焰般四處流動,破壞正常人的生活,破壞當地的生產。
許多官員不約而同使用招安的方法招降了首領,但奈何急功近利過河拆橋,以為把首領騙著殺了就把事辦成了,民亂也就散了。
等事情傳出去招安便成了笑話,絕大多數匪寇、義軍都不再信任官員,生怕被過河拆橋。
各地的地主富戶隻能組建武裝力量自保穩定局勢。
他們出手顯然比被抽調過軍事力量的官兵更有效果,很快就把匪寇、義軍打散擊潰。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叫“保衛桑梓”。
結果搞笑的來了,官員們見他們居然猶有餘力組建武裝力量保護自己。為了完成朝廷稅收的任務,對這些地主、富戶繼續額外加征。
當然話說的好聽,說是提前征明年的,明年就不用納了。
欽差來了勒索他們,匪寇來了要他們抵抗,朝廷收過了稅現在還要加征。
地主們當然十分不忿,把稅給官府誰知道錢又去了哪裏,是不是又被誰給貪了。
大家交了稅,官府還保護不了大家,那還交稅幹嘛?
還真有地主開始煽動本村農民,憑借手裏的武裝力量抗稅的。
衙門對付不了匪寇、義軍,卻來欺壓能打敗匪寇的自己,憑什麽!
見到地主都起來反抗,官府恫嚇不成就息事寧人,去欺負好欺負的人去了,硬骨頭啃不下來就不啃了。
這些人頓時覺得以前真是迷了心竅,原來衙門如此欺軟怕硬,早知道就早點這麽幹了。
有了武裝力量的地主不可能安坐不動,而是掀起了更赤裸裸更直接的土地兼並,將不少自耕農從土地上趕走霸占他們的田地,還要逼他們當佃戶。
原本快要被撲滅的民亂現在已經去蕪存菁,剩下的都是要麽能跑要麽能打的,都有一定的本事。
本來他們已經見不到希望了,各地的地主都開始防著他們,他們無法從任何一個方向有所突破。
結果失地農民紛紛加入了他們,一下子壯大了他們的力量。而地主武裝那邊失去了農民的支持之後,反過來一下子就被擊垮了。
秋收結束後鬧了3個月原本要逐漸熄滅的民亂,如今又熊熊燃燒了起來。
北方戰事依舊在僵持。
原本民亂被壓下去的時候,各地官府總算能押解錢糧上京。
雖然完稅率都不高,但皇帝還隻能捏著鼻子嘉獎他們,說南方民亂的時候能有這種水平,大家都盡力了。
結果錢糧捉襟見肘,北方戰事就更難了。
已經有一些部隊開始半饑半飽隻能原地防守,但凡讓他們出擊,還沒打就能把自己跑崩潰了。
好在北原士兵也不是超人。
北原本來底子就沒興漢的厚,開戰這幾年不停壓榨消耗,內部厭戰的情緒也是非常大。
特別是戰線接壤地區與其說是興漢“堅壁清野”,不如說是被北原搶光了之後,北原就找不到劫掠的地方了。
沒有地方劫掠,胡騎當然戰鬥的士氣不高。
隻剩下興漢的後勤補給隊可以劫,可興漢的指揮官們也不是傻子。經常弄出真假後勤補給隊來引胡騎上當,真的上了當就不是劫掠而是惡戰了。
所以別看興漢步兵因為補給問題戰力低下,實際上胡騎也因為沒有收益的艱苦戰爭而士氣低落。
雙方有點半斤八兩的意思。
北原的君臣原本還因為今年軍隊的士氣不如往日而頭疼呢,後來接到興漢的間諜報告,興漢南方居然爆發了民亂,這才變得高興起來。
上上下下都覺得興漢南方的民亂定然是興漢朝廷敗亡的開始。甚至開始期盼他們給予厚望的延壽教能不能也加入到這場民亂之中,給興漢朝廷一個大大的打擊。
結果卻接到間諜消息稱,延壽教在安江道南州建設塢堡,隱有防備北方,也就是北原國之意。
周宇自認為建設土樓不會引起矚目,看起來隻像是個帶防禦能力的居住場所嘛。
但別人可不那麽想,特別是敏感的北原朝廷。他們的騎兵最喜歡一望無際的平坦地形,最好房子連門都沒有,隻掛著布,布一掀開就能燒殺搶掠。
而最痛恨的就是堡壘和城牆了,北原不就是被興漢的堡壘群擋住惡心了這麽多年麽?
因此一聽延壽教竟然修小型堡壘來防備北原騎兵?
這對於還在援助對方,進行戰馬貿易的北原來說自然是一個令人不滿的消息。
反正時間已經臨近冬天,北原方麵決定停下戰馬貿易以示懲戒。
說不讓延壽教建塢堡是不好當麵說的,但北原希望能點醒周宇。
安右道開了好頭,其他省幾乎都拉胯,甚至有一種默契要給各省下派欽差公公的皇帝一點好看的想法。
這種默契說不出來,但共性都是放任欽差公公做惡好收集證據,甚至坐視民怨沸騰,然後再拿這些證據倒逼皇帝。
意思是“看看你幹的好事,讓你繞過文官集團肆意插手下麵事務,看看搞成什麽樣子了,今後可不許再這樣了”。
這是一種國家權力方麵的較量。
皇權受到了挑戰,但皇帝還不能發飆幹掉幾個給自己上眼藥的文官,如果那麽做的話當然爽,但他在曆史上的名聲就是“暴君”了,遺臭萬年。
真的被皇帝幹掉的文官到底怎麽想不清楚,但文官集團和文人們必然會將他們塑造成清官、直臣,因為勸諫而被暴君幹掉的好官。
死幾個文官整個文官集團文人群體不痛不癢,於是皇帝不爽之外還真的做不了什麽。隻能生氣自己的太監們一個個看起來忠心耿耿,怎麽到了下麵以後全變成那副樣子。
責罰,責罰有什麽用,不還是打自己的臉。今後和文官們爭一些事的時候,要老是被拿出來說,時不時被刺一下,煩都煩死了。
於是皇帝死不認錯,隻是把欽差公公們召了迴去,當成無事發生一般讓下麵的地方大員們好好解決鬧出的亂子。
然後趕緊把剩下的夏糧秋糧押解上京,前線還等著吃飯呢!
文官集團認為這個勝利雖然不完全,但已經算是一次不小的勝利了。
隻是點火容易滅火難,他們縱容公公作惡,某些人甚至暗中煽風點火,等到鬧出民亂的時候更是坐視對方發展壯大,想用這種方式讓這些欽差太監們的“惡”顯得更大。
好拿來打皇帝的臉,然後以此爭一些朝中的權力。
現在他們眼中的大事辦完了,迴頭發現民亂摁不下去,火滅不掉了。
隻能說這一次的內耗來的真的是莫名其妙,雙方顯然都有錯。北方的軍事壓力稍微小一點,朝堂上就開始內鬥了。
現在民亂起來之後各地有變成匪寇的,有自稱義軍要爭天下的。也有四處流竄變成流寇的,禍害完一個地方去下一個地方禍害,活著就是為了破壞,破壞就是為了活著。
事情逐漸變得越來越沒法收拾,各處的匪寇、義軍像一股股火焰般四處流動,破壞正常人的生活,破壞當地的生產。
許多官員不約而同使用招安的方法招降了首領,但奈何急功近利過河拆橋,以為把首領騙著殺了就把事辦成了,民亂也就散了。
等事情傳出去招安便成了笑話,絕大多數匪寇、義軍都不再信任官員,生怕被過河拆橋。
各地的地主富戶隻能組建武裝力量自保穩定局勢。
他們出手顯然比被抽調過軍事力量的官兵更有效果,很快就把匪寇、義軍打散擊潰。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叫“保衛桑梓”。
結果搞笑的來了,官員們見他們居然猶有餘力組建武裝力量保護自己。為了完成朝廷稅收的任務,對這些地主、富戶繼續額外加征。
當然話說的好聽,說是提前征明年的,明年就不用納了。
欽差來了勒索他們,匪寇來了要他們抵抗,朝廷收過了稅現在還要加征。
地主們當然十分不忿,把稅給官府誰知道錢又去了哪裏,是不是又被誰給貪了。
大家交了稅,官府還保護不了大家,那還交稅幹嘛?
還真有地主開始煽動本村農民,憑借手裏的武裝力量抗稅的。
衙門對付不了匪寇、義軍,卻來欺壓能打敗匪寇的自己,憑什麽!
見到地主都起來反抗,官府恫嚇不成就息事寧人,去欺負好欺負的人去了,硬骨頭啃不下來就不啃了。
這些人頓時覺得以前真是迷了心竅,原來衙門如此欺軟怕硬,早知道就早點這麽幹了。
有了武裝力量的地主不可能安坐不動,而是掀起了更赤裸裸更直接的土地兼並,將不少自耕農從土地上趕走霸占他們的田地,還要逼他們當佃戶。
原本快要被撲滅的民亂現在已經去蕪存菁,剩下的都是要麽能跑要麽能打的,都有一定的本事。
本來他們已經見不到希望了,各地的地主都開始防著他們,他們無法從任何一個方向有所突破。
結果失地農民紛紛加入了他們,一下子壯大了他們的力量。而地主武裝那邊失去了農民的支持之後,反過來一下子就被擊垮了。
秋收結束後鬧了3個月原本要逐漸熄滅的民亂,如今又熊熊燃燒了起來。
北方戰事依舊在僵持。
原本民亂被壓下去的時候,各地官府總算能押解錢糧上京。
雖然完稅率都不高,但皇帝還隻能捏著鼻子嘉獎他們,說南方民亂的時候能有這種水平,大家都盡力了。
結果錢糧捉襟見肘,北方戰事就更難了。
已經有一些部隊開始半饑半飽隻能原地防守,但凡讓他們出擊,還沒打就能把自己跑崩潰了。
好在北原士兵也不是超人。
北原本來底子就沒興漢的厚,開戰這幾年不停壓榨消耗,內部厭戰的情緒也是非常大。
特別是戰線接壤地區與其說是興漢“堅壁清野”,不如說是被北原搶光了之後,北原就找不到劫掠的地方了。
沒有地方劫掠,胡騎當然戰鬥的士氣不高。
隻剩下興漢的後勤補給隊可以劫,可興漢的指揮官們也不是傻子。經常弄出真假後勤補給隊來引胡騎上當,真的上了當就不是劫掠而是惡戰了。
所以別看興漢步兵因為補給問題戰力低下,實際上胡騎也因為沒有收益的艱苦戰爭而士氣低落。
雙方有點半斤八兩的意思。
北原的君臣原本還因為今年軍隊的士氣不如往日而頭疼呢,後來接到興漢的間諜報告,興漢南方居然爆發了民亂,這才變得高興起來。
上上下下都覺得興漢南方的民亂定然是興漢朝廷敗亡的開始。甚至開始期盼他們給予厚望的延壽教能不能也加入到這場民亂之中,給興漢朝廷一個大大的打擊。
結果卻接到間諜消息稱,延壽教在安江道南州建設塢堡,隱有防備北方,也就是北原國之意。
周宇自認為建設土樓不會引起矚目,看起來隻像是個帶防禦能力的居住場所嘛。
但別人可不那麽想,特別是敏感的北原朝廷。他們的騎兵最喜歡一望無際的平坦地形,最好房子連門都沒有,隻掛著布,布一掀開就能燒殺搶掠。
而最痛恨的就是堡壘和城牆了,北原不就是被興漢的堡壘群擋住惡心了這麽多年麽?
因此一聽延壽教竟然修小型堡壘來防備北原騎兵?
這對於還在援助對方,進行戰馬貿易的北原來說自然是一個令人不滿的消息。
反正時間已經臨近冬天,北原方麵決定停下戰馬貿易以示懲戒。
說不讓延壽教建塢堡是不好當麵說的,但北原希望能點醒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