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辛拉著劉把總的手進了密室。劉把總的兩個伴當自動站在門口望風。劉把總單膝跪倒,給方辛施禮。方辛有些不耐煩的一揮手道:“免!快起來,說說你的老鄉怎麽說的?”
劉把總站起身,在方辛的下垂手坐了下來。燭光閃動處,那所謂的劉把總,卻是得勝軍的安全部長劉芳亮。他慢條斯理的說:“啟稟大人。我去西城,見到了潼關來的陝西衛軍。他們因為殺官鬧餉,本來是想去投降四川的‘八大王’張獻忠的,卻被王紹禹請命赦免,把他們從陝州調到洛陽來協防。他們的遊擊將軍沈通,在鬧餉的時候被他們所殺。現在他們的頭目正是我們延安府的老鄉千戶鄭輝臣。我用言語撩撥了他們一下,大人哪,隻怕傳言是真的哩。那鄭千戶根本就不諱言與闖寇有來往。還言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那李自成也是殺官鬧餉才造的反,怕也不會小瞧我們現在後進的老鄉才是’。”
“反了!真是反了!”方辛氣急敗壞的說。“把他們抓起來!通通抓起來!”
劉芳亮譏諷的看著惱羞成怒的方辛,慢慢道:“他們雖然言語囂張,卻沒有什麽具體的把柄。現在城內這些衛軍、哨軍,連同那些百戶、千戶,甚至指揮使、遊擊、參將什麽的,哪個不是口出不遜,牢騷滿腹?朝廷和大員們平時不把他們當人看,現在卻要依仗他們去拚命,這可叫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賣不賣力氣,可就要看他們這些丘八們的臉色才是。弄不好,軍士嘩變起來,別用流賊打,他們就把洛陽殺一個落花流水,血流成河了。”
方辛聞言冷汗直流,連連說:“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劉芳亮接著說:“再說了,那些潼關兵是總兵王大人請來的客兵。幫忙是人家仗義。不幫忙是人家的本分。我們巡檢司卻是管不著人家衛軍的短長。我看大人還是暫熄雷霆之怒,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吧。”
方辛腦筋蹦起多高。嘶聲厲吼著:“那怎麽行?那怎麽行?他王大人家小都在開封。我可不成。我的家小都在城內,一旦亂兵入城……我的天哪!可讓我怎麽活?”說著不禁哽咽起來。
劉芳亮難以掩飾目光中的鄙視,隻好轉頭不去理哭哭涕涕的這位活寶大人。
方辛自怨自艾了一會兒,抬頭可憐巴巴的看著劉芳亮。陪著小心說:“德生(劉芳亮的假名)啊,你的那位陝西老鄉為人怎麽樣?你和他關係如何?”
劉芳亮心說:“來了。”麵上卻顯出慌張的神態,忙站起來說:“迴稟大人!小的公是公,私是私!絕不會因私誼而費公務。請大人明查!”方辛擺了擺手說:“國法如天,你我自然不能違背。不過呢,法外容情,這人情嘛還是要講的。既然他們隻是嘴上胡說,還沒有什麽真憑實據,我看這事就到此為止,算了吧。你以後常去他們那裏走動走動,多敘敘老鄉的情誼。他們要有個什麽為難遭災的事情,你就盡量替他們辦辦。你辦不來的,和老爺我講。總不能眼看著你的老鄉們在咱們眼皮底下餓肚子。德生,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啊?”
劉芳亮聽著方辛赤裸裸的命令,卻故意裝作不明白。道:“大人!既然他們有謀反的嫌疑,我們不抓他們也就罷了。怎麽還去和他們來往呢?不怕引火燒身嗎?難道大人的意思是……打入他們的內部,去探聽他們的消息嗎?隻怕那太危險了吧?他們可是連自己的主官都敢殺的亡命徒啊!”
方辛一皺眉頭,從鼻子裏邊哼了一聲。“我說德生啊!你平時滿機靈的,今天腦袋怎麽這麽笨呢!讓你去你就去。打入什麽內部不內部的?你少胡思亂想。聽清楚了!我是讓你去和他們拉關係,做朋友。你從陝縣被那得勝軍追到這裏,難道腦子就沒好使一點?大勢所趨啊,你也好,我也罷,何必螳臂當車呢?城內的情景你也都是曉得的,總共才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想賣命的?就這七七八八的幾個兵,還大多數都欠著軍餉。軍營裏哪個當兵的不罵娘?要想守住洛陽,我看是做那青天白日夢哪。何不早想退身步?你這個人哪,就是腦瓜不好使,白長了一身的好力氣。你是一介白丁,又是苦哈哈出身,不過就是打死了幾個他們的兵罷了。我們城內的兵卒,哪個手上沒沾過人血?老爺我都心眼活動了,你還真的想報效朝廷,為國盡忠不成?”
方辛翻著白眼,看了看裝作目瞪口呆的劉芳亮。又道:“我也不是想對不起朝廷。隻是我的家小都是城內,我不求別的,隻是什麽都不想做而已。無為而治,諒這樣高深的道理和你說了也白費。明白點說吧,這城呢,我該守還是要守的。可是我也好,我手下的弟兄們也好,玩命那是不行的。誰說也不行!一些事情老爺我出頭不妥。你一個粗笨的下人,有了什麽行差踏錯也好補救。老爺既然差得著你,就能保護你的平安。這個你大可放心。老爺我應付官麵上的事情,作官樣文章;你哪,去聯係你的鄉黨,聯絡你的私人感情。隻要你我做得好,無論風雲如何變幻,咱們爺們就都可高枕無憂啦。”
劉芳亮假意點頭稱是,心裏暗罵:“你個一腳踏兩船的老狐狸!”
巡檢司衙門的一幕,同時在洛陽城的軍營裏變幻花樣的上演著。常朗所說的第五縱隊,正在敵人的心髒裏活動著,活躍著。
西城守備是伊川的副將竇雲,他在太守孟剛不辭而別後,玩了一個掛印封金。遠遁到開封周王府藏匿起來。多虧總兵王紹禹保奏開解,準其帶罪立功。他這才灰溜溜的來到洛陽聽用。隻是足不出戶,真個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不理會城防何如,一心一意做起了大家閨秀了。他手下是新安的參將梁石印,還有寶豐的指揮使錢秀。這些都是棄城別走的老手,都是得勝軍的手下敗將,漏網之魚。
梁錢二人幾次求見竇雲,卻都被拒之門外。也不知道這位副將大人到底打的什麽主意,安的什麽心腸。二人焦頭爛額,想要去稟告王總兵吧,又知道王竇二人是世交莫逆。欲想置之不理吧,可是城守大事。這洛陽已是死地,城破之後,真是欲逃而不得也。
正在他倆胡思亂想的時候,他們的主帥竇雲竇大人,正跪在地上。虔誠的靜侯一個披發道人在扶鸞請乩。那披發道人嘴裏念叨著:“天靈靈!地靈靈!太上老君隨吾行!右白虎,左青龍,天兵天將來報名。師傅袁天罡,師叔李淳風。本尊法號稱顯星!”他翻著白眼,手執七星寶劍,指著跪趴在地上的竇雲。
“下跪何人?請本尊來此則甚?”
竇雲抖抖索索的說:“在……在下竇……竇雲!鬥膽請問仙師,今我守衛洛陽西城,主何吉兇?”
那道士裝模作樣,又胡說八道了一統。忽然“嗚唿呀”一聲怪叫。差點把竇雲的屎尿給嚇出來。他穩了穩心神,向前跪爬半步,帶著哭音問:“請問仙師,倒……到底……怎麽樣?啊?!”
道士把寶劍一揮,搭在竇雲的肩頭。怪笑了三聲。“啊哈!啊哈!啊哈哈!”竇雲嚇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幾乎暈厥。耳朵裏就聽道士說到:“將軍守西城,麵對喪門星。抬頭聞犬吠,閉目血光崩!”
竇雲爬到道士身前,抱這他的兩條麻杆腿,哭著問:“請問仙師,主何吉兇?”
道士撇了撇嘴說:“大兇啊大兇!你對麵的是喪門星天狗下界,你一個肉胎的凡夫俗子怎麽能是他的對手?還是速速逃命去吧?”
竇雲哭著道:“我已逃過一次,周王大恩,保我不死。若再逃,可就二罪歸一,不但自身不保,還株連三族了!再說,就是想跑,現在也逃不掉,四周鐵桶相似,蒼蠅都無法飛越,我怎麽逃得脫啊?”
他邊哭邊嚎,直似潑婦相仿。那道人手中的寶劍來迴在他脖項上晃動著,幾乎控製不住就刺進了他的脊背。竇雲路得死去活來,渾不知自己在鬼門關前繞了就個來迴了。他也算福至心靈,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緊緊抱這道士的雙腿,連聲說:“仙師救我!仙師救我!”
道士暗自出了口氣,假裝為難的說:“天意如此,你也命該如此,還是認命了吧。”
竇雲大哭:“不!不!在下今年才三十有二,連個兒子都還沒有。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不能做不孝之人。還望仙師救我!救我!”說罷連連叩頭。
道士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就說:“看你心誠,我就給你指條明路。是死是活就看你的造化了。”
竇雲一聽,馬上應聲到:“使得!使得!仙師請講當麵。”
道士捋了捋胡子說:“西方屬水,將軍你乃火命,所以西方克製你的本神,大不利於你。將軍若想躲過這一災劫。隻有在這府中,坐東朝西,挖一土窯。深三丈,寬三丈,長三丈。然後在窯中四壁,布上白金。在其內連避七七四十九日,災禍自解。將軍你可能辦到?”
竇雲本以為道士一定是獅子大開口,要他許多金銀財寶。雖知,這到手隻是讓自己擺在家裏,並沒有要他的金錢花用,不由得更是深信不疑。隻是他也是客居洛陽,身邊雖有上下打點的銀錢,卻也不夠裝點四壁之用。忙上前說:“仙師,非某小家子氣,隻是我手頭緊,沒有諾大的銀子可供使用,奈何?”
道士一抖手,二話不說,扭頭向外就走。竇雲忙起身追趕,那道士腳步甚快,堪堪就走出府門了。衛士知道道士乃大帥的貴客,哪個敢攔?竇雲磕磕絆絆的邊追邊喊:“仙長!仙師留步!留步!”
道士猛然扭迴頭,嚇得竇雲一個倒仰,栽倒在地。道士指了指外麵說:“滿地皆是金銀,將軍兩眼如盲乎?”說完,轉身揚長而去。等竇雲醒過腔來,再起身尋找那個道士,其人早已經有如緲然黃鶴,一去不複返矣!竇雲以為自己白天遇神,更是口中念佛不停。連忙召集士兵,在道士所指的矮矮假山上挖坑開窯去也。隻是那道士所雲滿地都是金銀,那是何意呢?他坐思右想,不得其門而入。正在彷徨,忽然聽見二門處有幾個士兵在吵鬧。隻聽有人說:“不行,不行,我的少,他的多!”另一個聲音說:“什麽都了少的,滿地都是金銀,早晚都是咱們的,在這裏爭個什麽勁。讓大人聽見可不得了。”
竇雲一聽“滿地都是金銀”雲雲,馬上反射一般跳了起來,虎吼一聲竄了過去。二門口的四個士兵,一見大帥跳了過來,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跪倒請罪。竇雲哪裏理會這些,劈頭蓋腦的問:“剛才誰說滿地都是金銀來的?”四個士兵你看我,我看你,隻有拚命磕頭道:“大帥,在的知錯了!大帥就饒我等這一次吧?!”竇雲一腳踹翻一個跪在最前邊的兵士,“鬼扯他娘的什麽?!快說!剛才誰說‘滿地都是金銀’這話來著?”
一個年歲在四十多的老兵哆嗦著上前半步,顫抖著說:“才……方才……是小的……小的……在胡言亂語……”竇雲忙把他拉起來,熱情的說:“你說說,怎麽就‘滿地都是金銀’了?”
老兵昏頭漲腦,口齒不清的說:“大……大帥……這……這……滿地……都是難民,……還有很多土財主……這金子……銀子……滿地……我們就個……我們……銀子……”
竇雲一聽,先是惱羞成怒,隨後麵上顯出狂喜的表情,“哈哈”一陣大笑,臉上的愁雲頓時消解。伸手扶起那個老兵,道:“你姓什麽?”
老兵自忖此番不死也得扒層皮,不想大帥不怒反喜,也是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戰戰兢兢的說:“小的……小人姓陳。”
“好!好!好!”竇雲連說三個好字。拉著他的手說:“老陳。”那老陳一聽大帥這樣叫他,嚇得馬上又跪到地上了。竇雲也沒再扶他,道:“老陳,我現在提升你為百戶!為我西城鎮守司的財稅官,你可能成?”
老陳猶如在雲裏霧裏,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還好身後的幾個兵痞還算機靈,一個膽子大的,用手按著他的脖子,使勁給竇雲磕頭。竇雲睬也不睬磕得滿頭是瘤的老陳,用手指著老陳和他身後的幾個士兵。森然道:“我可不管你們以前怎麽樣,可給我聽好了。從現在起,你們就是我西城的稅卒了,再要胡作非為,可要掂量自己有幾顆頭夠砍!”
老陳這時忽然清醒了些,看竇雲轉身欲走,忙問:“大帥!這稅怎麽個收法啊?我這心裏沒個章程啊?”
竇雲臉色一陳,怒道:“以前也沒人告訴你們,你們怎麽就有章程呢?”說完,甩袖而去了。
老陳等四個人,抹了抹額頭的冷汗,互相看著對方的眼神,突然,不約而同的發出一陣野獸般的號叫聲:“媽的!老子們發了!”
洛陽城在這樣的聲音裏戰抖著,不知道會有什麽樣的厄運,在等待著未知命運的人們。
劉把總站起身,在方辛的下垂手坐了下來。燭光閃動處,那所謂的劉把總,卻是得勝軍的安全部長劉芳亮。他慢條斯理的說:“啟稟大人。我去西城,見到了潼關來的陝西衛軍。他們因為殺官鬧餉,本來是想去投降四川的‘八大王’張獻忠的,卻被王紹禹請命赦免,把他們從陝州調到洛陽來協防。他們的遊擊將軍沈通,在鬧餉的時候被他們所殺。現在他們的頭目正是我們延安府的老鄉千戶鄭輝臣。我用言語撩撥了他們一下,大人哪,隻怕傳言是真的哩。那鄭千戶根本就不諱言與闖寇有來往。還言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那李自成也是殺官鬧餉才造的反,怕也不會小瞧我們現在後進的老鄉才是’。”
“反了!真是反了!”方辛氣急敗壞的說。“把他們抓起來!通通抓起來!”
劉芳亮譏諷的看著惱羞成怒的方辛,慢慢道:“他們雖然言語囂張,卻沒有什麽具體的把柄。現在城內這些衛軍、哨軍,連同那些百戶、千戶,甚至指揮使、遊擊、參將什麽的,哪個不是口出不遜,牢騷滿腹?朝廷和大員們平時不把他們當人看,現在卻要依仗他們去拚命,這可叫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賣不賣力氣,可就要看他們這些丘八們的臉色才是。弄不好,軍士嘩變起來,別用流賊打,他們就把洛陽殺一個落花流水,血流成河了。”
方辛聞言冷汗直流,連連說:“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劉芳亮接著說:“再說了,那些潼關兵是總兵王大人請來的客兵。幫忙是人家仗義。不幫忙是人家的本分。我們巡檢司卻是管不著人家衛軍的短長。我看大人還是暫熄雷霆之怒,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吧。”
方辛腦筋蹦起多高。嘶聲厲吼著:“那怎麽行?那怎麽行?他王大人家小都在開封。我可不成。我的家小都在城內,一旦亂兵入城……我的天哪!可讓我怎麽活?”說著不禁哽咽起來。
劉芳亮難以掩飾目光中的鄙視,隻好轉頭不去理哭哭涕涕的這位活寶大人。
方辛自怨自艾了一會兒,抬頭可憐巴巴的看著劉芳亮。陪著小心說:“德生(劉芳亮的假名)啊,你的那位陝西老鄉為人怎麽樣?你和他關係如何?”
劉芳亮心說:“來了。”麵上卻顯出慌張的神態,忙站起來說:“迴稟大人!小的公是公,私是私!絕不會因私誼而費公務。請大人明查!”方辛擺了擺手說:“國法如天,你我自然不能違背。不過呢,法外容情,這人情嘛還是要講的。既然他們隻是嘴上胡說,還沒有什麽真憑實據,我看這事就到此為止,算了吧。你以後常去他們那裏走動走動,多敘敘老鄉的情誼。他們要有個什麽為難遭災的事情,你就盡量替他們辦辦。你辦不來的,和老爺我講。總不能眼看著你的老鄉們在咱們眼皮底下餓肚子。德生,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啊?”
劉芳亮聽著方辛赤裸裸的命令,卻故意裝作不明白。道:“大人!既然他們有謀反的嫌疑,我們不抓他們也就罷了。怎麽還去和他們來往呢?不怕引火燒身嗎?難道大人的意思是……打入他們的內部,去探聽他們的消息嗎?隻怕那太危險了吧?他們可是連自己的主官都敢殺的亡命徒啊!”
方辛一皺眉頭,從鼻子裏邊哼了一聲。“我說德生啊!你平時滿機靈的,今天腦袋怎麽這麽笨呢!讓你去你就去。打入什麽內部不內部的?你少胡思亂想。聽清楚了!我是讓你去和他們拉關係,做朋友。你從陝縣被那得勝軍追到這裏,難道腦子就沒好使一點?大勢所趨啊,你也好,我也罷,何必螳臂當車呢?城內的情景你也都是曉得的,總共才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想賣命的?就這七七八八的幾個兵,還大多數都欠著軍餉。軍營裏哪個當兵的不罵娘?要想守住洛陽,我看是做那青天白日夢哪。何不早想退身步?你這個人哪,就是腦瓜不好使,白長了一身的好力氣。你是一介白丁,又是苦哈哈出身,不過就是打死了幾個他們的兵罷了。我們城內的兵卒,哪個手上沒沾過人血?老爺我都心眼活動了,你還真的想報效朝廷,為國盡忠不成?”
方辛翻著白眼,看了看裝作目瞪口呆的劉芳亮。又道:“我也不是想對不起朝廷。隻是我的家小都是城內,我不求別的,隻是什麽都不想做而已。無為而治,諒這樣高深的道理和你說了也白費。明白點說吧,這城呢,我該守還是要守的。可是我也好,我手下的弟兄們也好,玩命那是不行的。誰說也不行!一些事情老爺我出頭不妥。你一個粗笨的下人,有了什麽行差踏錯也好補救。老爺既然差得著你,就能保護你的平安。這個你大可放心。老爺我應付官麵上的事情,作官樣文章;你哪,去聯係你的鄉黨,聯絡你的私人感情。隻要你我做得好,無論風雲如何變幻,咱們爺們就都可高枕無憂啦。”
劉芳亮假意點頭稱是,心裏暗罵:“你個一腳踏兩船的老狐狸!”
巡檢司衙門的一幕,同時在洛陽城的軍營裏變幻花樣的上演著。常朗所說的第五縱隊,正在敵人的心髒裏活動著,活躍著。
西城守備是伊川的副將竇雲,他在太守孟剛不辭而別後,玩了一個掛印封金。遠遁到開封周王府藏匿起來。多虧總兵王紹禹保奏開解,準其帶罪立功。他這才灰溜溜的來到洛陽聽用。隻是足不出戶,真個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不理會城防何如,一心一意做起了大家閨秀了。他手下是新安的參將梁石印,還有寶豐的指揮使錢秀。這些都是棄城別走的老手,都是得勝軍的手下敗將,漏網之魚。
梁錢二人幾次求見竇雲,卻都被拒之門外。也不知道這位副將大人到底打的什麽主意,安的什麽心腸。二人焦頭爛額,想要去稟告王總兵吧,又知道王竇二人是世交莫逆。欲想置之不理吧,可是城守大事。這洛陽已是死地,城破之後,真是欲逃而不得也。
正在他倆胡思亂想的時候,他們的主帥竇雲竇大人,正跪在地上。虔誠的靜侯一個披發道人在扶鸞請乩。那披發道人嘴裏念叨著:“天靈靈!地靈靈!太上老君隨吾行!右白虎,左青龍,天兵天將來報名。師傅袁天罡,師叔李淳風。本尊法號稱顯星!”他翻著白眼,手執七星寶劍,指著跪趴在地上的竇雲。
“下跪何人?請本尊來此則甚?”
竇雲抖抖索索的說:“在……在下竇……竇雲!鬥膽請問仙師,今我守衛洛陽西城,主何吉兇?”
那道士裝模作樣,又胡說八道了一統。忽然“嗚唿呀”一聲怪叫。差點把竇雲的屎尿給嚇出來。他穩了穩心神,向前跪爬半步,帶著哭音問:“請問仙師,倒……到底……怎麽樣?啊?!”
道士把寶劍一揮,搭在竇雲的肩頭。怪笑了三聲。“啊哈!啊哈!啊哈哈!”竇雲嚇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幾乎暈厥。耳朵裏就聽道士說到:“將軍守西城,麵對喪門星。抬頭聞犬吠,閉目血光崩!”
竇雲爬到道士身前,抱這他的兩條麻杆腿,哭著問:“請問仙師,主何吉兇?”
道士撇了撇嘴說:“大兇啊大兇!你對麵的是喪門星天狗下界,你一個肉胎的凡夫俗子怎麽能是他的對手?還是速速逃命去吧?”
竇雲哭著道:“我已逃過一次,周王大恩,保我不死。若再逃,可就二罪歸一,不但自身不保,還株連三族了!再說,就是想跑,現在也逃不掉,四周鐵桶相似,蒼蠅都無法飛越,我怎麽逃得脫啊?”
他邊哭邊嚎,直似潑婦相仿。那道人手中的寶劍來迴在他脖項上晃動著,幾乎控製不住就刺進了他的脊背。竇雲路得死去活來,渾不知自己在鬼門關前繞了就個來迴了。他也算福至心靈,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緊緊抱這道士的雙腿,連聲說:“仙師救我!仙師救我!”
道士暗自出了口氣,假裝為難的說:“天意如此,你也命該如此,還是認命了吧。”
竇雲大哭:“不!不!在下今年才三十有二,連個兒子都還沒有。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不能做不孝之人。還望仙師救我!救我!”說罷連連叩頭。
道士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就說:“看你心誠,我就給你指條明路。是死是活就看你的造化了。”
竇雲一聽,馬上應聲到:“使得!使得!仙師請講當麵。”
道士捋了捋胡子說:“西方屬水,將軍你乃火命,所以西方克製你的本神,大不利於你。將軍若想躲過這一災劫。隻有在這府中,坐東朝西,挖一土窯。深三丈,寬三丈,長三丈。然後在窯中四壁,布上白金。在其內連避七七四十九日,災禍自解。將軍你可能辦到?”
竇雲本以為道士一定是獅子大開口,要他許多金銀財寶。雖知,這到手隻是讓自己擺在家裏,並沒有要他的金錢花用,不由得更是深信不疑。隻是他也是客居洛陽,身邊雖有上下打點的銀錢,卻也不夠裝點四壁之用。忙上前說:“仙師,非某小家子氣,隻是我手頭緊,沒有諾大的銀子可供使用,奈何?”
道士一抖手,二話不說,扭頭向外就走。竇雲忙起身追趕,那道士腳步甚快,堪堪就走出府門了。衛士知道道士乃大帥的貴客,哪個敢攔?竇雲磕磕絆絆的邊追邊喊:“仙長!仙師留步!留步!”
道士猛然扭迴頭,嚇得竇雲一個倒仰,栽倒在地。道士指了指外麵說:“滿地皆是金銀,將軍兩眼如盲乎?”說完,轉身揚長而去。等竇雲醒過腔來,再起身尋找那個道士,其人早已經有如緲然黃鶴,一去不複返矣!竇雲以為自己白天遇神,更是口中念佛不停。連忙召集士兵,在道士所指的矮矮假山上挖坑開窯去也。隻是那道士所雲滿地都是金銀,那是何意呢?他坐思右想,不得其門而入。正在彷徨,忽然聽見二門處有幾個士兵在吵鬧。隻聽有人說:“不行,不行,我的少,他的多!”另一個聲音說:“什麽都了少的,滿地都是金銀,早晚都是咱們的,在這裏爭個什麽勁。讓大人聽見可不得了。”
竇雲一聽“滿地都是金銀”雲雲,馬上反射一般跳了起來,虎吼一聲竄了過去。二門口的四個士兵,一見大帥跳了過來,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跪倒請罪。竇雲哪裏理會這些,劈頭蓋腦的問:“剛才誰說滿地都是金銀來的?”四個士兵你看我,我看你,隻有拚命磕頭道:“大帥,在的知錯了!大帥就饒我等這一次吧?!”竇雲一腳踹翻一個跪在最前邊的兵士,“鬼扯他娘的什麽?!快說!剛才誰說‘滿地都是金銀’這話來著?”
一個年歲在四十多的老兵哆嗦著上前半步,顫抖著說:“才……方才……是小的……小的……在胡言亂語……”竇雲忙把他拉起來,熱情的說:“你說說,怎麽就‘滿地都是金銀’了?”
老兵昏頭漲腦,口齒不清的說:“大……大帥……這……這……滿地……都是難民,……還有很多土財主……這金子……銀子……滿地……我們就個……我們……銀子……”
竇雲一聽,先是惱羞成怒,隨後麵上顯出狂喜的表情,“哈哈”一陣大笑,臉上的愁雲頓時消解。伸手扶起那個老兵,道:“你姓什麽?”
老兵自忖此番不死也得扒層皮,不想大帥不怒反喜,也是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戰戰兢兢的說:“小的……小人姓陳。”
“好!好!好!”竇雲連說三個好字。拉著他的手說:“老陳。”那老陳一聽大帥這樣叫他,嚇得馬上又跪到地上了。竇雲也沒再扶他,道:“老陳,我現在提升你為百戶!為我西城鎮守司的財稅官,你可能成?”
老陳猶如在雲裏霧裏,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還好身後的幾個兵痞還算機靈,一個膽子大的,用手按著他的脖子,使勁給竇雲磕頭。竇雲睬也不睬磕得滿頭是瘤的老陳,用手指著老陳和他身後的幾個士兵。森然道:“我可不管你們以前怎麽樣,可給我聽好了。從現在起,你們就是我西城的稅卒了,再要胡作非為,可要掂量自己有幾顆頭夠砍!”
老陳這時忽然清醒了些,看竇雲轉身欲走,忙問:“大帥!這稅怎麽個收法啊?我這心裏沒個章程啊?”
竇雲臉色一陳,怒道:“以前也沒人告訴你們,你們怎麽就有章程呢?”說完,甩袖而去了。
老陳等四個人,抹了抹額頭的冷汗,互相看著對方的眼神,突然,不約而同的發出一陣野獸般的號叫聲:“媽的!老子們發了!”
洛陽城在這樣的聲音裏戰抖著,不知道會有什麽樣的厄運,在等待著未知命運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