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提前暗示
替嫁植物人王爺後,醫妃嘎嘎亂殺 作者:枕星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她的哥哥,作為身份尊貴的太子,不僅不為他們考慮,反而還想要拿走他們這一大家子人的命。
駱輕歌當時得知這件事的時候,脾氣火爆的她還差點拿刀跑到東宮,親自去質問駱景深。
好在,她被謝流箏給阻止了。
謝流箏跟她講了一堆的大道理,才把駱輕歌心裏的怒氣平息了下來。
他說:“駱景深現在已經被你父皇關了禁閉,不讓他出府。”
“你現在跑到東宮裏去質問他,不僅問不出來任何有用的消息,還會給自己和皇後娘娘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到時候你父皇若是再趁機處罰你母後,說你母後教女無方,說榮國公府管教不好他們的兒媳,你又該如何?”
“天塌了,有皇後和榮國公府在上麵頂著,你隻需要在府裏好好養胎就行,這些醃臢之事,本世子不希望你參與到裏麵。”
駱輕歌事後,也覺得自己太過於衝動了。
謝流箏說的沒錯,皇後在朝堂之上,當著眾大臣的麵,都沒有從駱景深的嘴裏問出來這麽做的原因。
她拿把刀跑到東宮去質問駱景深,難道就能問出來他這麽做的原因了嗎?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
駱輕歌不僅不能從駱景深的嘴裏套出來想要的答案,還會給皇後,蘇家乃至於榮國公府帶來麻煩。
再者,她現在還是一個孕婦,萬一衝動之下,傷到了肚子裏的胎兒,怕是會追悔莫及。
想到這,駱輕歌便歇了去東宮找駱景深的心思。
不過,她的心裏卻始終壓著一股怒氣,沒有爆發出來。
如今紀雲棠問了,駱輕歌便一五一十的說出了自己的不滿。
她知道,蘇家之所以能逃過一劫,多虧了紀雲棠幫皇後找到了證明蘇太傅清白的證據。
如若不然,現在的蘇家,怕是已經被景陽帝給全部抄家了。
說起來,紀雲棠已經算是蘇家的大恩人了,她救了太傅府所有人的命。
想到這,駱輕歌抓住了紀雲棠的手,滿臉感激的說道:“三嫂,謝謝你,多虧了你,我外祖父一家才能逃過一劫。”
紀雲棠在心裏暗忖,蘇太傅可不止是駱輕歌的外祖父,他也是駱君鶴的外祖父,亦是自己的外祖父。
所以,幫他們何嚐不是在幫自己呢?
心裏這麽想,紀雲棠嘴上卻說道:“輕歌,我把醜話說在前頭,太子做出這樣的事情,總有一日他勢必會付出應有的代價。”
“而夜王府和太子之間,雙方恩怨積攢已久,結了很大的梁子,可能這一輩子都無法化解,你三皇兄和太子也終將會勢不兩立。”
“到了那個時候,阿鶴和太子他們,可能會因為一些恩怨見血,互相殘殺。”
紀雲棠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輕歌,你現在有孕在身,三嫂本來不應該在這個時候,跟你說這些的。”
“但是,阿鶴和駱景深之間的事情,我還是得給你提個醒。”
“他的遭遇你也看見了,根本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但他這些年承擔的痛苦,受的委屈,都跟駱景深有著不可磨滅的關係。”
“甚至,這裏麵發生的事情,比你想象中的還要複雜和陰險的多。”
“你三皇兄和太子之間,是不可能會握手言和的,他們大概率會關係破裂,走上兄弟相殘的道路。”
說是猜測,其實大概率駱君鶴和駱景深之間會不死不休。
這些年,光是紀雲棠知道的,駱景深派人刺殺駱君鶴的次數都不下十次。
更別說,還有麗妃和南蕭王時不時在背後暗算。
讓他毀容失明,睡寒冰石床,用冰塊泡澡,讓朱太醫下毒,喂他吃米湯稀粥,被褥衣物從不給更換……
這點點滴滴的事情,哪一樣不是麗妃對駱君鶴的折磨?
而她這麽做的原因,無非就隻有兩點。
一是為了駱景深,除掉駱君鶴之後,駱景深就能安心做他的太子了,沒有人能威脅到他的地位。
其二就是因為景陽帝,麗妃愛南蕭王不愛景陽帝。
景陽帝當年因為看上麗妃的美色,強行下旨將她召進宮裏,封為嬪妃,這就導致麗妃對他生出了強烈的不滿。
麗妃在報複景陽帝的同時,順便也將氣撒在了對方兒子的身上。
她不能正大光明殺掉景陽帝,便隻能將心裏的所有怨氣,全部發泄到駱君鶴的身上。
她作為駱君鶴名義上的母妃,自然就擔任著教育對方的權利。
如何折磨他,對麗妃來說,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南蕭王雖然從來沒有出過麵,但是他身上的罪惡,並不比麗妃少多少。
相反,南蕭王才是駱君鶴痛苦源頭的罪魁禍首。
他在背地裏給麗妃出主意,搞各種小動作來害駱君鶴。
如果紀雲棠沒有猜錯的話,駱君鶴腿上中的毒,就是南蕭王給麗妃的。
因為憑麗妃的本事,還找不到西域的毒藥。
而對於南蕭王來說,就是動動嘴的事了。
他看似與這些事情毫無關聯,將自己隱藏的很好,實則他才是那個最壞的。
這樣的線索,讓紀雲棠不由得又想到了前段日子的私鹽一案。
有人將上千斤的私鹽,藏在駱君鶴城郊的別院裏,誣陷是他在走私販賣這些東西。
要知道,京城裏的官員之中,能有機會接觸到私鹽的人可不多。
而大多數的官員,都知道走私販賣私鹽是滅九族的重罪,他們就算想要從中謀利,但又怎麽可能在景陽帝的眼皮子底下幹這樣的事?
但凡是長腦子的人,都會在離京城遠一些的地方販賣走私,而不是留在京城裏麵,等著官府的人發現,上門捉拿。
這些官員之中,紀雲棠一直沒有查到什麽有用的線索。
究竟是誰在陷害駱君鶴,好似成了一個謎。
但是,在南蕭王浮出水麵之後,種種之前找不到線索的謎底,似乎都能聯係起來了。
朱太醫死在了大理寺的牢房裏,當時紀雲棠在牢房裏發現了一個腳印。
而這個腳印,跟之前她在駱君鶴別院裏發現的一模一樣。
駱輕歌當時得知這件事的時候,脾氣火爆的她還差點拿刀跑到東宮,親自去質問駱景深。
好在,她被謝流箏給阻止了。
謝流箏跟她講了一堆的大道理,才把駱輕歌心裏的怒氣平息了下來。
他說:“駱景深現在已經被你父皇關了禁閉,不讓他出府。”
“你現在跑到東宮裏去質問他,不僅問不出來任何有用的消息,還會給自己和皇後娘娘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到時候你父皇若是再趁機處罰你母後,說你母後教女無方,說榮國公府管教不好他們的兒媳,你又該如何?”
“天塌了,有皇後和榮國公府在上麵頂著,你隻需要在府裏好好養胎就行,這些醃臢之事,本世子不希望你參與到裏麵。”
駱輕歌事後,也覺得自己太過於衝動了。
謝流箏說的沒錯,皇後在朝堂之上,當著眾大臣的麵,都沒有從駱景深的嘴裏問出來這麽做的原因。
她拿把刀跑到東宮去質問駱景深,難道就能問出來他這麽做的原因了嗎?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
駱輕歌不僅不能從駱景深的嘴裏套出來想要的答案,還會給皇後,蘇家乃至於榮國公府帶來麻煩。
再者,她現在還是一個孕婦,萬一衝動之下,傷到了肚子裏的胎兒,怕是會追悔莫及。
想到這,駱輕歌便歇了去東宮找駱景深的心思。
不過,她的心裏卻始終壓著一股怒氣,沒有爆發出來。
如今紀雲棠問了,駱輕歌便一五一十的說出了自己的不滿。
她知道,蘇家之所以能逃過一劫,多虧了紀雲棠幫皇後找到了證明蘇太傅清白的證據。
如若不然,現在的蘇家,怕是已經被景陽帝給全部抄家了。
說起來,紀雲棠已經算是蘇家的大恩人了,她救了太傅府所有人的命。
想到這,駱輕歌抓住了紀雲棠的手,滿臉感激的說道:“三嫂,謝謝你,多虧了你,我外祖父一家才能逃過一劫。”
紀雲棠在心裏暗忖,蘇太傅可不止是駱輕歌的外祖父,他也是駱君鶴的外祖父,亦是自己的外祖父。
所以,幫他們何嚐不是在幫自己呢?
心裏這麽想,紀雲棠嘴上卻說道:“輕歌,我把醜話說在前頭,太子做出這樣的事情,總有一日他勢必會付出應有的代價。”
“而夜王府和太子之間,雙方恩怨積攢已久,結了很大的梁子,可能這一輩子都無法化解,你三皇兄和太子也終將會勢不兩立。”
“到了那個時候,阿鶴和太子他們,可能會因為一些恩怨見血,互相殘殺。”
紀雲棠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輕歌,你現在有孕在身,三嫂本來不應該在這個時候,跟你說這些的。”
“但是,阿鶴和駱景深之間的事情,我還是得給你提個醒。”
“他的遭遇你也看見了,根本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但他這些年承擔的痛苦,受的委屈,都跟駱景深有著不可磨滅的關係。”
“甚至,這裏麵發生的事情,比你想象中的還要複雜和陰險的多。”
“你三皇兄和太子之間,是不可能會握手言和的,他們大概率會關係破裂,走上兄弟相殘的道路。”
說是猜測,其實大概率駱君鶴和駱景深之間會不死不休。
這些年,光是紀雲棠知道的,駱景深派人刺殺駱君鶴的次數都不下十次。
更別說,還有麗妃和南蕭王時不時在背後暗算。
讓他毀容失明,睡寒冰石床,用冰塊泡澡,讓朱太醫下毒,喂他吃米湯稀粥,被褥衣物從不給更換……
這點點滴滴的事情,哪一樣不是麗妃對駱君鶴的折磨?
而她這麽做的原因,無非就隻有兩點。
一是為了駱景深,除掉駱君鶴之後,駱景深就能安心做他的太子了,沒有人能威脅到他的地位。
其二就是因為景陽帝,麗妃愛南蕭王不愛景陽帝。
景陽帝當年因為看上麗妃的美色,強行下旨將她召進宮裏,封為嬪妃,這就導致麗妃對他生出了強烈的不滿。
麗妃在報複景陽帝的同時,順便也將氣撒在了對方兒子的身上。
她不能正大光明殺掉景陽帝,便隻能將心裏的所有怨氣,全部發泄到駱君鶴的身上。
她作為駱君鶴名義上的母妃,自然就擔任著教育對方的權利。
如何折磨他,對麗妃來說,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南蕭王雖然從來沒有出過麵,但是他身上的罪惡,並不比麗妃少多少。
相反,南蕭王才是駱君鶴痛苦源頭的罪魁禍首。
他在背地裏給麗妃出主意,搞各種小動作來害駱君鶴。
如果紀雲棠沒有猜錯的話,駱君鶴腿上中的毒,就是南蕭王給麗妃的。
因為憑麗妃的本事,還找不到西域的毒藥。
而對於南蕭王來說,就是動動嘴的事了。
他看似與這些事情毫無關聯,將自己隱藏的很好,實則他才是那個最壞的。
這樣的線索,讓紀雲棠不由得又想到了前段日子的私鹽一案。
有人將上千斤的私鹽,藏在駱君鶴城郊的別院裏,誣陷是他在走私販賣這些東西。
要知道,京城裏的官員之中,能有機會接觸到私鹽的人可不多。
而大多數的官員,都知道走私販賣私鹽是滅九族的重罪,他們就算想要從中謀利,但又怎麽可能在景陽帝的眼皮子底下幹這樣的事?
但凡是長腦子的人,都會在離京城遠一些的地方販賣走私,而不是留在京城裏麵,等著官府的人發現,上門捉拿。
這些官員之中,紀雲棠一直沒有查到什麽有用的線索。
究竟是誰在陷害駱君鶴,好似成了一個謎。
但是,在南蕭王浮出水麵之後,種種之前找不到線索的謎底,似乎都能聯係起來了。
朱太醫死在了大理寺的牢房裏,當時紀雲棠在牢房裏發現了一個腳印。
而這個腳印,跟之前她在駱君鶴別院裏發現的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