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的一個晚上,城南一個氣派的宅院裏,李雲天與一個人圍坐在酒桌前開懷暢飲,談笑風生。


    以李雲天目前的身份和地位,能與他坐在一起如此愜意地喝酒的人可謂少之又少,而楊雲貴就是那寥寥無幾人中的一個,與李雲天私交甚密,可謂是李雲天的左膀右臂。


    楊雲貴是李雲天在江西九江府湖口縣時就追隨他的老人,字悠遠,才華橫溢,原本是一個憤世嫉俗的訟師,後來被李雲天收服,先是擔任了湖口縣刑房司吏,後來跟著李雲天進京,在都察院擔任經承一職。


    明麵上,楊雲貴是都察院的經承,可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李雲天的情報總管,專門負責收集兩京十三省的情報,現在已經在南北直隸和江西、湖廣、山東、廣西、山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情報係統,其餘省份的情報網絡正在完善中。


    與此同時,楊雲貴還是講武堂下轄六大學院的特聘教官,李雲天不在京城的這幾年裏他其實負責講武堂六大學院的事務,兢兢業業,勞苦功高。


    “悠遠,都察院的局勢能這麽快安穩下來,你當居首功。”談笑間,李雲天端起酒杯向楊雲貴一舉,笑著道,“現在講武堂的事情千頭萬緒,你還是來講武堂幫我吧。”


    誰也不會想到,韓亮接到的那份檢舉信並不是來自牛飛的政敵,而是出自楊雲貴之手,沒人會猜到在都察院裏行事低調的楊雲貴竟然掌握了牛飛如此多的秘密**。


    原本,楊雲貴並沒有把牛飛當成自己關注的對象,不過隨著牛飛在都察院裏越來越張揚,以及內閣陣營顧佐部禦史對六部陣營禦史的瘋狂打壓,他敏銳地意識到都察院的局勢有失控的危險。


    很顯然,楊雲貴並不認為宣德帝想要讓內閣陣營掌控都察院的局勢,那麽不利於內閣和六部陣營勢力的均衡。


    這意味著內閣陣營顧佐部的禦史們雖然現在意氣風發,但在將來一定會倒黴,而經過對朝局的綜合分析後楊雲貴認為當時已經平定了交趾叛亂的李雲天很可能會被宣德帝委以重任,平息都察院的亂局。


    故而,楊雲貴安排了人日夜盯著牛飛,並且暗中對其進行調查,在他看來一旦宣德帝改變了對顧佐的支持態度,那麽牛飛無疑是最好的一個“出頭鳥”。


    事實證明,楊雲貴的這個決定確實有著先見之明,李雲天被宣德帝從交趾召迴京城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結都察院內閣和六部的紛爭,他給李雲天提供的牛飛資料使得李雲天一舉拿下了牛飛。


    牛飛成為階下囚後,都察院內閣陣營顧佐部的禦史們立刻消停了下來,如果六部陣營的禦史趁機彈劾他們,那麽他們的處境將變得十分艱難。


    不過幸運的是,宣德帝在牛飛事件發生後頗為震怒,在不久後的大朝上發了一通怒火,然後將全麵清查都察院禦史有無貪贓枉法的重任交給了李雲天這個左僉都禦史。


    雖然看起來宣德帝想要在都察院掀起一場整頓吏治的狂風暴雨,不過都察院的禦史們暗地裏卻都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對內閣陣營的禦史來,李雲天是他們的自家人,當然不會不顧情麵拿自家人開刀了。


    而六部陣營的禦史除了馬安等少數敵視李雲天的人外,或多或少也都與李雲天有著交情,再加上李雲天不計前嫌替馬安洗脫了罪名,故而六部陣營的禦史也紛紛安心,認為李雲天絕對不會像顧佐那樣不講情麵。


    原本,牛飛出事後朝堂上六部的人應該對其窮追猛打,進而攻訐內閣陣營的人。


    可事實上六部的人並沒有過多地摻和牛飛的事件,這並不是他們不想趁機打擊內閣陣營,實在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李雲天不僅審出了牛飛貪墨,而且還連帶著牽扯出了蘇仲河。


    一旦六部的人在牛飛一事上攻擊內閣陣營,那麽內閣陣營絕對也會拿蘇仲河來事,刑部不僅是六部中排名僅次於吏部和戶部的部院衙門,還是大明的司法中樞,如果真的讓內閣陣營的人揪住不放的話難免會捅出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和隱情,這樣以來反而得不償失。


    因此,內閣和六部其實在牛飛一事上打了一個平手,雙方相互忌憚,故而誰也奈何不了誰。


    換一句話來,牛飛一事的最大贏家是宣德帝,他既增強了內閣在都察院的勢力,同時也避免了內閣和六部的一場大規模衝突,可謂一箭雙雕。


    “李兄,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你也知道我平日裏懶散慣了,當當吏員還行,當官就免了。”聽聞李雲天想讓他去講武堂,楊雲貴笑著端起酒杯與李雲天碰了一下,婉拒了李雲天的提議。


    楊雲貴的誌向並不在官場,否則當年他就會參加科舉靠功名,而不至於淪為一名訟師。


    當年他之所以會追隨李雲天,是因為李雲天能使得湖口縣的百姓們過上好日子,這才當了湖口縣縣衙刑房司吏,盡心竭力地幫著李雲天做事。


    時至今日,白水鎮貨場已經成為了長江中下遊地區最大的一個商品貿易市場,湖口縣的商業由於這個市場的存在是日新月異,百姓們更是為此受益匪淺,紛紛過上了富裕安穩的生活。


    楊雲貴對此是萬分敬佩,他雖然恃才傲物,但是不得不承認李雲天簡直就是一個商業天才,在商場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令他萬分欽佩。


    現如今,李雲天想要以交趾為支撐,推動宣德帝廢除禁海令,並且改革大明的稅收和商業等事宜。


    楊雲貴知道李雲天所做的事情對大明的未來影響巨大,一旦成功將使得大明的軍事和經濟蓬勃發展,傲然屹立於世界之巔。


    因此,麵對李雲天的邀請楊雲貴決定留在都察院,繼續以都察院經承的身份給李雲天執掌情報網絡,在他看來情報網絡對李雲天至關重要,隻有掌握了對手的信息那麽李雲天才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和抉擇。


    “悠遠,委屈你了。”李雲天豈能不清楚楊雲貴的用意,心中不由得一陣感動,衝著他舉了一下酒杯後一飲而盡。


    如今,跟隨著李雲天的人紛紛升官發財,別的不,單單李滿山和李大牛,短短的六七年時間裏就一躍成為了京城裏有名氣的一號人物。


    以楊雲貴的才華,如果他留在李雲天身邊做事的話現在的成就絕對在李滿山和李大牛之上,可他卻甘願默默無名地著都察院經承一職暗中經營著李雲天的情報網絡,絲毫也不為名利所動,像他這樣才華橫溢但又甘於寂寞的人實在是罕見,也是李雲天之福。


    李雲天自然不會讓楊雲貴白白地在那裏付出,他不僅讓楊家的人進入了九州商會當執事,而且幾名楊家子弟還是講武堂的一期學員,在此次交趾平叛中皆立有大功,論功被封為了世襲百戶。


    楊雲貴見狀笑了笑,一仰首也喝光了杯中的酒水,李雲天現在已經貴為堂堂的侯爺,但依舊與他稱兄道弟,單憑這一他就覺得自己沒有跟錯人。


    六月初一,講武堂錦旗招展、鑼鼓喧天,大校場上黑壓壓地立著眾多身穿黑色軍禮服的學員,神情興奮地聚在那裏聊著天。


    今天,講武堂一期和二期學員正式畢業,他們將在今天得到正式的軍銜,成為一名真正的講武堂武官。


    值得一提的是,講武堂二期學員是李雲天去交趾之後招募的,一共有一千五百餘人,其中七百多人是通過新式武舉從兩京十三省招收而來的,兩百多人是大明皇族和勳貴子弟,另外六百人是李雲天從驍武軍中提拔的,與通過武舉考試的人一同進入講武堂學習。


    時至今日,講武堂二期學員已經順利完成了課程,他們將於一期學員一起被授予軍銜和軍刀。


    與第一次講武堂學員招收不同,由於當時李雲天在交趾接連取得了安梁縣城、落葉坡和諒江府三場大勝,故而講武堂第二次武舉考試在兩京十三省內引發了熱烈的反響,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前去報考,充分保證了生員的質量。


    而且,大明的皇族和勳貴也因為那三場大勝改變了對李雲天和講武堂的看法,很多人將嫡子送進了講武堂。


    尤其是朝中的那些勳貴,更是叮囑進入講武堂的子弟要守規矩,千萬不要在講武堂惹事,以免被趕出來。


    作為大明的高級武官,勳貴們自然是清楚李雲天交趾平叛的險惡,可誰也沒有想到李雲天竟然在短短的時間裏就用那些殘兵叛將酣暢淋漓地打了三場勝仗,逼得交趾叛軍不得不退迴交州府采取守勢。


    很顯然,李雲天的軍事才華超出了朝中勳貴們的想象,即便是英國公張輔在公開場合也毫不吝嗇地表達了對李雲天軍事才能的欣賞和肯定。


    自從李雲天在交趾取得了三場大勝後,在勳貴們看來他已經在交趾站穩了腳跟,這意味著李雲天度過了在交趾最困難的時期,因此紛紛看好李雲天能取得交趾平叛的最終勝利。


    而一旦驍武軍成功平叛,李雲天肯定會得以加官進爵,講武堂的規格也會水漲船高,在李雲天的推動下十有**會成為大明武官的最高學府。


    故而那些勳貴讓家中子弟進入講武堂既是給李雲天這個麵子,同時也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炫耀,畢竟誰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被邊緣化。


    其實,麵對這種情形最開心的並不是李雲天,而是宣德帝。


    宣德帝雖然信任李雲天,但更希望看見驍勇善戰的驍武軍中有皇族和勳貴子弟執掌兵權,這樣一來他也就能更放心,防止驍武軍因為李雲天而尾大不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