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明轅言語可愛。謝貴妃聽了卻更為惘惑。
朝容洛身上看去。容洛迎上她的探究的目光,溫溫舒眉,寬慰似拍了拍容明轅的手。而後轉身與謝玄葑一道出了宮門。
遊廊如蛇蜿蜒,庭下芳草萋萋。紫藤花半枯半盛地俯臥在牆垣與廊簷間,日光清冷,滯留其上。
何姑姑在廊上停下。容洛與謝玄葑二人一同走到羚鸞宮西的長亭裏。此時四下無人,唯有鳥鳴咄咄。容洛與他相對而立,半晌各自無言。都在待一方啟唇。
從來預謀著讓謝家與皇帝反目,如今到了這樣的時刻,她卻也不急。進與退一直都是同樣的選擇,她自然懂得要在什麽時候做什麽樣的抉擇。
辰光在這樣的彼此靜默中遺漏。謝玄葑斂袖站在她的前方,終於開門見山,“明崇,你既然早已知曉容明轅之事,為何不直接告知你舅舅,反而設下此局——你欲做何事?”
謝玄葑並不遮掩。他已得知林太醫身死,而皇帝欲掩蓋此事不讓謝家尋查的行徑板上釘釘。容洛既將消息透露於他,必然也知曉。他不必與她拐彎抹角。
他提出兩問。容洛一問未答。輕輕勾唇,她迴道:“明崇與謝家共存亡。”
這話似乎坦誠她的忠族。但細想來又決絕不是。
她自連隱南死後迴到謝貴妃身邊,至今五年。她前先九年由連隱南一力嗣育。那時連家勢大,謝家與重家屈居其下,與其他幾族不過是連家日月下的星輝。暫且無可替代才得以受用,行走朝堂也隻為自保。她雨夜出生,消息傳入謝家中時,她已被連隱南奪走。謝家當時懼畏連家,也不敢提出異議。
往後的幾年,她生得精致,榮寵極盛。謝家蒙蔭重用,還是一語不發,任由她在連隱南身邊長大。她現下說“共存亡”,聽起來篤定——可又並非。
她明年便封公主府,日後寵譽萬千,駙馬卓然。她根本無須倚仗謝家。
“你不必。”心裏思索,謝玄葑聲長而憂。
聞聲,容洛抿唇。
她明白他話中的緣由。但她也從未因此疏遠過謝家與母親。謝家是世家。而她明白這兩個字後暗藏的一切權勢與無奈。誠如前世謝家落敗,一夕潰崩,皆為“君臣”和“社稷”帶來的一念之差。
沉聲良久,容洛柔和的聲音在寸步小亭一下漾開。
“外祖過慮。明崇確實與謝家共存亡。”與謝玄葑對視,她眼中的兩朝老臣兩鬢蒼蒼,脊挺如鬆,麵目因沉浸朝堂多年,已不輕易顯露喜悲。
“謝家為江山臣民退讓。父皇卻一再用薑氏、林太醫、容明轅等人來禍害謝家。我無法坐視不管。”容洛昂首,眼底利芒灼灼,“而父皇心思表態可見一斑。我雖是大宣公主,錦衣玉食,但由此亦可知,若無謝家與母親,我便無法安居此位。”
字字珠璣。點到了她與謝家的情義,也戳到了彼此利益相關。二者同下,無一分不是在與謝玄葑說——
汝生吾生,汝死吾死。
薑氏的事情謝家當然知道。皇帝在許久之前便同謝玄葑講明要打擊世家,希望與謝家做戲,為其他世族“殺雞儆猴”。
謝家是狠的。不然又如何敢輔佐皇帝,裏應外合殺掉連隱南?聽此乞求,謝家是應了的。
隻是容明轅事發後,這樣的應允格外諷刺。
謝玄葑蹙眉,負手在背。沉默須臾,語調洪鍾:“你因何牽扯太子?”
“太子的弱點可為我用。”容洛移眼,小亭外攀著一直枯殘的紫藤花,縷縷緋黃塗滿花瓣,可枝條卻那樣的青。似乎在一次死後不甘的蓄力,以待來年春至,生機勃發。是為先死後生。
“西南洪災一事無論過程如何,必定功成。江湖人有江湖規矩、江湖情義。所思所想亦比朝中大臣豁達,造堤挖渠自然各有方法。此次賑災一去,定比以往結果都好。而這般,外祖覺得太子會獲得如何的賞賜?”她迴眼看他,言語裏含了絲笑。再說的話與謝玄葑所想不謀而合,“厲寶林若能迴宮,或可成為母親爪牙呢。黎民不是語——‘為母則悍’麽。”
容明蘭如今母親已是皇後。倘厲寶林歸宮,皇後當年打壓誣陷,她怎可能再次投奔。而容洛於他母子二人有恩,計策之類由她一力促成。厲寶林選擇為容洛或謝貴妃所用當然不甚奇怪。
隻是,謝貴妃與皇後對峙多年。厲寶林假使真入謝貴妃一黨,太子心隨生母……
思及此。謝玄葑望向容洛。
婉麗傾唇,容洛攏袖。終於迴答了兩問中的一問:“外祖。我要母親為後。”
前生向淩竹出計,激起皇帝畏懼,讓母親淪為人彘。那麽這一世,她將取走她最重視的東西。她要向淩竹心願不成,皇後寶座移為母親手中;要向氏崩塌,謝家日上。
更要以此,讓皇帝眼中釘更深——直至他死。
聽聞容洛意欲如此。謝玄葑頓時一駭。
謝貴妃為後。這一事謝家上下都曾想過。向氏不屬於六家女中任意,為後前家族位低,在長安眾人眼中,根本及不上六家的女兒。六家也數次對皇後位置籌謀。
隻是皇帝對向淩竹喜歡,向淩竹也遵守本份。六家哪怕眼線眾多,也沒有找到她一點足以可以對她上奏彈劾的錯誤。
雖說宮中人總比宮外人知曉多。但容洛今年也不過十四歲……
“你母親為後固然好。”謝玄葑早前驚異於她的手段,如今卻有種她大智近妖的感覺。未說容洛不可為,卻也憂心於她真能成就。“隻是宮闈不同前朝。”
“前朝有外祖與舅舅。”容洛見他沒有開始那樣對她警惕,輕笑道,“外祖也不用擔心。縱使我不能成,父皇看在謝家的麵子上,總不會罰我什麽。若能成,也是一樁好事。”
話說三分,總能引人試想。
謝玄葑頓了頓,沒有接話。抬眼端量她一會兒,問道:“你可知你弟弟如今在何處?”
容明轅四歲、七歲的時候曾迴過長安。當時的孩子跟現下所見容明轅極像,可見是在兒時就被調包。容洛最寵愛胞弟,得知此事,必然去查過親弟下落。
“我知。”容洛轉眼看往蒼穹,“但我不會告知外祖。因為此事若為他人得知,弟弟立時會陷入危急。與其這般,我倒寧願他身份一直被藏著。雖不能明白昭告諸人,可至少能活在我看顧之下。”
謝玄葑不逼迫她。皇帝調換孩子的緣由未明。再聯係皇帝此前種種事,謝家可謂被皇帝緊盯,並非安穩之地。隻要得知那孩子活著,又有容洛全力護著,他便安心將那孩子交予容洛。
“此事我不會告知時霖。”謝玄葑頷首,斟酌後,對她允諾,“你在宮中行走,亦要當心。如有何事,可尋尚工局藍司織傳信。”
謝家在宮中的線人她從來不知。謝玄葑不全信她能將母親送上皇位寶座,卻也給了她一點助力。
容洛將“尚工局藍司織”六字反複暗念了三遍,對謝玄葑福身:“明崇謝過外祖。”
.
容洛不在的小半個時辰,容明轅已對謝貴妃提完留住長安一事。
謝貴妃答應爽利。謝玄葑歸來後,她便對他提了這事。謝玄葑答允。
祖孫母子團聚,自然喜樂洋洋。容洛與謝玄葑洞知容明轅真實,卻都商議好對此事裝作一概不知,還如親姐親外祖一樣對待容明轅。
史書不欺人。向來會韜光養晦者方能善終。二人對此深諳。
在羚鸞宮用過午膳。下午間謝府有事務,謝玄葑先行離去。容洛與容明轅二人同謝貴妃和元妃嬉耍到傍晚,這才各自迴宮。
今日的事算開了個好頭,至少謝玄葑並未覺得她大放誑詞,或因她設局一事對她心生顧忌。
“明日你去見見尚工局的藍司織。不要傳她,先看看麵貌言語。”從轎輦上下來,容洛低聲與何姑姑說話,“是外祖那邊的人。”
何姑姑攬住她的攀扶的右手,應聲:“奴婢記住了。”
濃鬱的玉蘭香自何姑姑身上湧到容洛鼻中。容洛細嗅兩下,對何姑姑問道:“今日你去戚婕妤那兒了?身上脂粉味這樣濃。”
戚婕妤酷愛玉蘭香。英華宮中因此還置了許多會調製脂粉的奴婢,專門用來調製玉蘭香。
“是。”何姑姑跟在容洛身後入宮,一邊悄聲迴話,“今日聽聞林太醫的事,婕妤很是愉悅。一早起來便盛妝華服,玉蘭香身上宮殿都是,沾之即染,想躲都躲不開。”
“她倒是高興。”容洛笑睇一眼何姑姑,自顧道:“也不知皇後那邊會否暴跳如雷?”
何姑姑揚眉,不解。這如今又關皇後什麽事?
“林太醫對皇後,算是極其重要的人呢。”步入宮室,容洛莞爾一句。轉身讓秋夕摘去披風。抬眼看到桌上的一個木匣。
木匣素淨無妝點。唯有麵上雕著一朵珠蘭。
曾為重澈縫製發巾的記憶湧來。碩大的珠蘭與錦帶上的碧色珠蘭相貼合。
眉波微漾。滿臉笑意緩緩收斂。容洛滯頓片刻,指尖貼上木匣的鎖扣。對秋夕問道:“今日重侍郎來過麽?”
秋夕將披風掛上衣桁,聞言搖首,“是侍郎身邊那位叫白鹿的小廝送來的。”
垂垂眼。容洛將木匣打開。
匣內唯有兩枝海棠,一包銀針。
“重侍郎送這做什麽?”何姑姑湊過來瞧了一眼,笑道。但話剛出口,她便看到容洛滿麵鐵青的將木匣鎖起。
手按在匣上,容洛對秋夕沉聲問:“此物是何時送來的?”
她眼露凝重,秋夕嚇了一嚇,答道:“似乎是一刻之前。就比殿下早兩步走。”
眉峰緊蹙。容洛坐到案前,抽出信箋,提筆快速寫了什麽就裝入信封。火漆都來不及貼上,便一把將信和宮牌一同塞到秋夕手裏。急切地命令道:“去追白鹿!信一定要你親自交予他手中,快去!”
秋夕懵怔了片刻,抱著信應了聲,飛快地一福身,往外跑出去。
眼見秋夕躥出宮門。容洛在桌邊坐下,身旁何姑姑擔心的詢問,她也並不作答。隻是蹙眉望著木匣。
雙木為林。銀針為醫者用。
林太醫——未死!
朝容洛身上看去。容洛迎上她的探究的目光,溫溫舒眉,寬慰似拍了拍容明轅的手。而後轉身與謝玄葑一道出了宮門。
遊廊如蛇蜿蜒,庭下芳草萋萋。紫藤花半枯半盛地俯臥在牆垣與廊簷間,日光清冷,滯留其上。
何姑姑在廊上停下。容洛與謝玄葑二人一同走到羚鸞宮西的長亭裏。此時四下無人,唯有鳥鳴咄咄。容洛與他相對而立,半晌各自無言。都在待一方啟唇。
從來預謀著讓謝家與皇帝反目,如今到了這樣的時刻,她卻也不急。進與退一直都是同樣的選擇,她自然懂得要在什麽時候做什麽樣的抉擇。
辰光在這樣的彼此靜默中遺漏。謝玄葑斂袖站在她的前方,終於開門見山,“明崇,你既然早已知曉容明轅之事,為何不直接告知你舅舅,反而設下此局——你欲做何事?”
謝玄葑並不遮掩。他已得知林太醫身死,而皇帝欲掩蓋此事不讓謝家尋查的行徑板上釘釘。容洛既將消息透露於他,必然也知曉。他不必與她拐彎抹角。
他提出兩問。容洛一問未答。輕輕勾唇,她迴道:“明崇與謝家共存亡。”
這話似乎坦誠她的忠族。但細想來又決絕不是。
她自連隱南死後迴到謝貴妃身邊,至今五年。她前先九年由連隱南一力嗣育。那時連家勢大,謝家與重家屈居其下,與其他幾族不過是連家日月下的星輝。暫且無可替代才得以受用,行走朝堂也隻為自保。她雨夜出生,消息傳入謝家中時,她已被連隱南奪走。謝家當時懼畏連家,也不敢提出異議。
往後的幾年,她生得精致,榮寵極盛。謝家蒙蔭重用,還是一語不發,任由她在連隱南身邊長大。她現下說“共存亡”,聽起來篤定——可又並非。
她明年便封公主府,日後寵譽萬千,駙馬卓然。她根本無須倚仗謝家。
“你不必。”心裏思索,謝玄葑聲長而憂。
聞聲,容洛抿唇。
她明白他話中的緣由。但她也從未因此疏遠過謝家與母親。謝家是世家。而她明白這兩個字後暗藏的一切權勢與無奈。誠如前世謝家落敗,一夕潰崩,皆為“君臣”和“社稷”帶來的一念之差。
沉聲良久,容洛柔和的聲音在寸步小亭一下漾開。
“外祖過慮。明崇確實與謝家共存亡。”與謝玄葑對視,她眼中的兩朝老臣兩鬢蒼蒼,脊挺如鬆,麵目因沉浸朝堂多年,已不輕易顯露喜悲。
“謝家為江山臣民退讓。父皇卻一再用薑氏、林太醫、容明轅等人來禍害謝家。我無法坐視不管。”容洛昂首,眼底利芒灼灼,“而父皇心思表態可見一斑。我雖是大宣公主,錦衣玉食,但由此亦可知,若無謝家與母親,我便無法安居此位。”
字字珠璣。點到了她與謝家的情義,也戳到了彼此利益相關。二者同下,無一分不是在與謝玄葑說——
汝生吾生,汝死吾死。
薑氏的事情謝家當然知道。皇帝在許久之前便同謝玄葑講明要打擊世家,希望與謝家做戲,為其他世族“殺雞儆猴”。
謝家是狠的。不然又如何敢輔佐皇帝,裏應外合殺掉連隱南?聽此乞求,謝家是應了的。
隻是容明轅事發後,這樣的應允格外諷刺。
謝玄葑蹙眉,負手在背。沉默須臾,語調洪鍾:“你因何牽扯太子?”
“太子的弱點可為我用。”容洛移眼,小亭外攀著一直枯殘的紫藤花,縷縷緋黃塗滿花瓣,可枝條卻那樣的青。似乎在一次死後不甘的蓄力,以待來年春至,生機勃發。是為先死後生。
“西南洪災一事無論過程如何,必定功成。江湖人有江湖規矩、江湖情義。所思所想亦比朝中大臣豁達,造堤挖渠自然各有方法。此次賑災一去,定比以往結果都好。而這般,外祖覺得太子會獲得如何的賞賜?”她迴眼看他,言語裏含了絲笑。再說的話與謝玄葑所想不謀而合,“厲寶林若能迴宮,或可成為母親爪牙呢。黎民不是語——‘為母則悍’麽。”
容明蘭如今母親已是皇後。倘厲寶林歸宮,皇後當年打壓誣陷,她怎可能再次投奔。而容洛於他母子二人有恩,計策之類由她一力促成。厲寶林選擇為容洛或謝貴妃所用當然不甚奇怪。
隻是,謝貴妃與皇後對峙多年。厲寶林假使真入謝貴妃一黨,太子心隨生母……
思及此。謝玄葑望向容洛。
婉麗傾唇,容洛攏袖。終於迴答了兩問中的一問:“外祖。我要母親為後。”
前生向淩竹出計,激起皇帝畏懼,讓母親淪為人彘。那麽這一世,她將取走她最重視的東西。她要向淩竹心願不成,皇後寶座移為母親手中;要向氏崩塌,謝家日上。
更要以此,讓皇帝眼中釘更深——直至他死。
聽聞容洛意欲如此。謝玄葑頓時一駭。
謝貴妃為後。這一事謝家上下都曾想過。向氏不屬於六家女中任意,為後前家族位低,在長安眾人眼中,根本及不上六家的女兒。六家也數次對皇後位置籌謀。
隻是皇帝對向淩竹喜歡,向淩竹也遵守本份。六家哪怕眼線眾多,也沒有找到她一點足以可以對她上奏彈劾的錯誤。
雖說宮中人總比宮外人知曉多。但容洛今年也不過十四歲……
“你母親為後固然好。”謝玄葑早前驚異於她的手段,如今卻有種她大智近妖的感覺。未說容洛不可為,卻也憂心於她真能成就。“隻是宮闈不同前朝。”
“前朝有外祖與舅舅。”容洛見他沒有開始那樣對她警惕,輕笑道,“外祖也不用擔心。縱使我不能成,父皇看在謝家的麵子上,總不會罰我什麽。若能成,也是一樁好事。”
話說三分,總能引人試想。
謝玄葑頓了頓,沒有接話。抬眼端量她一會兒,問道:“你可知你弟弟如今在何處?”
容明轅四歲、七歲的時候曾迴過長安。當時的孩子跟現下所見容明轅極像,可見是在兒時就被調包。容洛最寵愛胞弟,得知此事,必然去查過親弟下落。
“我知。”容洛轉眼看往蒼穹,“但我不會告知外祖。因為此事若為他人得知,弟弟立時會陷入危急。與其這般,我倒寧願他身份一直被藏著。雖不能明白昭告諸人,可至少能活在我看顧之下。”
謝玄葑不逼迫她。皇帝調換孩子的緣由未明。再聯係皇帝此前種種事,謝家可謂被皇帝緊盯,並非安穩之地。隻要得知那孩子活著,又有容洛全力護著,他便安心將那孩子交予容洛。
“此事我不會告知時霖。”謝玄葑頷首,斟酌後,對她允諾,“你在宮中行走,亦要當心。如有何事,可尋尚工局藍司織傳信。”
謝家在宮中的線人她從來不知。謝玄葑不全信她能將母親送上皇位寶座,卻也給了她一點助力。
容洛將“尚工局藍司織”六字反複暗念了三遍,對謝玄葑福身:“明崇謝過外祖。”
.
容洛不在的小半個時辰,容明轅已對謝貴妃提完留住長安一事。
謝貴妃答應爽利。謝玄葑歸來後,她便對他提了這事。謝玄葑答允。
祖孫母子團聚,自然喜樂洋洋。容洛與謝玄葑洞知容明轅真實,卻都商議好對此事裝作一概不知,還如親姐親外祖一樣對待容明轅。
史書不欺人。向來會韜光養晦者方能善終。二人對此深諳。
在羚鸞宮用過午膳。下午間謝府有事務,謝玄葑先行離去。容洛與容明轅二人同謝貴妃和元妃嬉耍到傍晚,這才各自迴宮。
今日的事算開了個好頭,至少謝玄葑並未覺得她大放誑詞,或因她設局一事對她心生顧忌。
“明日你去見見尚工局的藍司織。不要傳她,先看看麵貌言語。”從轎輦上下來,容洛低聲與何姑姑說話,“是外祖那邊的人。”
何姑姑攬住她的攀扶的右手,應聲:“奴婢記住了。”
濃鬱的玉蘭香自何姑姑身上湧到容洛鼻中。容洛細嗅兩下,對何姑姑問道:“今日你去戚婕妤那兒了?身上脂粉味這樣濃。”
戚婕妤酷愛玉蘭香。英華宮中因此還置了許多會調製脂粉的奴婢,專門用來調製玉蘭香。
“是。”何姑姑跟在容洛身後入宮,一邊悄聲迴話,“今日聽聞林太醫的事,婕妤很是愉悅。一早起來便盛妝華服,玉蘭香身上宮殿都是,沾之即染,想躲都躲不開。”
“她倒是高興。”容洛笑睇一眼何姑姑,自顧道:“也不知皇後那邊會否暴跳如雷?”
何姑姑揚眉,不解。這如今又關皇後什麽事?
“林太醫對皇後,算是極其重要的人呢。”步入宮室,容洛莞爾一句。轉身讓秋夕摘去披風。抬眼看到桌上的一個木匣。
木匣素淨無妝點。唯有麵上雕著一朵珠蘭。
曾為重澈縫製發巾的記憶湧來。碩大的珠蘭與錦帶上的碧色珠蘭相貼合。
眉波微漾。滿臉笑意緩緩收斂。容洛滯頓片刻,指尖貼上木匣的鎖扣。對秋夕問道:“今日重侍郎來過麽?”
秋夕將披風掛上衣桁,聞言搖首,“是侍郎身邊那位叫白鹿的小廝送來的。”
垂垂眼。容洛將木匣打開。
匣內唯有兩枝海棠,一包銀針。
“重侍郎送這做什麽?”何姑姑湊過來瞧了一眼,笑道。但話剛出口,她便看到容洛滿麵鐵青的將木匣鎖起。
手按在匣上,容洛對秋夕沉聲問:“此物是何時送來的?”
她眼露凝重,秋夕嚇了一嚇,答道:“似乎是一刻之前。就比殿下早兩步走。”
眉峰緊蹙。容洛坐到案前,抽出信箋,提筆快速寫了什麽就裝入信封。火漆都來不及貼上,便一把將信和宮牌一同塞到秋夕手裏。急切地命令道:“去追白鹿!信一定要你親自交予他手中,快去!”
秋夕懵怔了片刻,抱著信應了聲,飛快地一福身,往外跑出去。
眼見秋夕躥出宮門。容洛在桌邊坐下,身旁何姑姑擔心的詢問,她也並不作答。隻是蹙眉望著木匣。
雙木為林。銀針為醫者用。
林太醫——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