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節 兩場攻堅戰
黑社會之花狼迴憶錄(孽海沉浮) 作者:花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把《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編成詞譜上曲,如果不考慮質量,應付差事並不難,然而一想到馬科長和監獄領導的信任,我就感到自己身上有很大的壓力。《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是國家司法部下發的,開篇講得很清楚,《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是罪犯接受改造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是考核罪犯改造表現的一項基本內容,是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從這點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服刑人員不僅要熟記有關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要把它落實在行動上。服刑人員的文化素質千差萬別,甚至有不少是文盲,因此,把《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改編成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順口溜,然後再譜上曲,效果會更加理想。
有了初步的想法,我立即製定計劃,開始做各方麵的準備。第一步,我決定先吃深吃透《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的基本內容,收集有關的文章,廣泛征求同犯的意見,把五章三十八條內容改編成雅俗共賞的歌詞。第二步,收集各種歌譜,對適合《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的曲子進行分類,詳細研究,找出普遍規律,而後在此基礎上確定《行為規範》歌的基調。第三步是關鍵性的創作階段,我打算每首歌不修改十遍以上絕不定稿,把歌詞譜上曲之後,先在小範圍內讓人聽一聽,按照大家的感受和意見進行修改,等周圍的同犯們滿意了,再交領導審閱。
編詞譜曲是我喜愛的工作,也適合自己的特長。自從我接手這項改造任務後,就像走火入魔一般對每個環節的工作愛不釋手。白天,勞動的時候,我把體力改造當成是鍛煉身體,盡情地舒展自己的四肢。晚上收工迴來,我就充分開動大腦這部機器,修改詞、曲。那些日子,我沒有看過一次電視,沒偷過一會兒懶,甚至連和人鬥嘴吵架的事也不再發生,好像身上有用不完的勇氣和力量。我的變化,分監區領導和民警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們不僅及時找我談話,肯定我的表現,當得知我在創作《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歌時,還給我調換了改造崗位,讓我當監督犯,好集中時間和精力完成編詞譜曲的重要任務。
編寫歌詞階段,我填了十三首《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歌,還編寫了《出工歌》、《收工歌》和《安全生產歌》。我每編一首歌詞,就請身邊的同犯和警官們幫助修改,讓我感動的是,無論是民警,還是同犯,大家都認真地幫助我,有的詳細提出自己的寶貴建議,有的不厭其煩地斟酌詞句。我粗略算了一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分監區長焦剛、指導員胡正東、李江輝隊長、劉用川管教和監區張鈞教導員就找我談話達十六次之多。特別是在我創作期間,吳副政委和教育科馬科長多次給我提供參考資料,並及時提出指導意見。特別是在規範歌曲創作中,胡正東指導員在每次值班時都與我一起參與創作,給予指點最多。還有李江輝隊長在後來的歌曲創作中,還與我共同創作了幾首非常好聽的歌曲。
三個多月後,十六首歌的創作全部結束。由於歌曲編詞準確、曲調活潑,不僅在我監犯群中進行了普及,而且得到監獄管理局的充分肯定,要求全區監獄係統在服刑人員中掀起學唱這十六首歌的高潮。那些日子,每當我聽到同犯們唱自己創作的歌曲,心裏就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我不僅體會到了創作的樂趣,還在大家的肯定中增強了信心。
不久,在分監區、監區、教育科和監獄領導的關懷下,監獄對我的改造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給我監獄立功獎勵一次。監獄立功是榮譽,更是實惠,它僅次於重大立功,可以減刑半年。正因為如此,這項獎勵平時是很難拿到的,如果沒有過硬的改造成績根本不可能。監獄開表彰大會那天,當監獄領導給我頒發立功證書的時候,身戴大紅花的我在監獄第一次感受到做人的尊嚴。
第二天,劉管教值班時把我叫到辦公室說:“康福平,這次受到監獄的立功獎勵,有什麽感受和想法?”
我說:“這是我根本沒想到的事情,我首先感謝劉管教和監獄各級警官的教育和挽救。”
“你不說我也明白,說心裏話,我們不希望你感謝誰,隻希望你再接再厲,繼續腳踏實地走好今後的服刑路。教育、幫助服刑人員是我們的責任,看到你的進步,我們很高興。不過,我們關心的是你能不能保持下去?”劉管教開門見山地告訴我。
“劉管教,你放心吧,我不會隻三分鍾的熱度,我會珍惜黨和政府的教育和挽救的。”
“你的進步首先取決於你個人的努力,你有這個決心事情就好辦了。我要提醒你的是,光有決心還不夠,你還得考慮到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困難是有的,我這個人就是愛發火,老是憤怒衝動。要是放在以前,我可能早失望了,可是這次不同,分監區和監區領導對我這麽關心,我隻有抓住機會好好幹了。我就不相信我改不了自己的毛病,不能做出個樣子來給別人看看。”
“你說這次與過去不同,這我同意。不過,今後能不能做好,還是靠你自己。”
“劉管教你不用瞞我了,我已經知道了,要是沒有幹部們的關懷和幫助,我可能現在還是老樣子,是全監有名的壞小子。”
“你知道什麽了,我怎麽不明白?”
“劉管教,有一次幹部找我談話時,我在辦公桌上看到一份針對我的《個案矯正方案》。”
“啊,你是說那份方案。那是在吳副政委的關懷下,馬科長親自主持製定的,由監獄、科室、監區、分監區共同落實。大家都很關心你,想給你多創造一些條件。”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我感覺這段時間改造特別順。”
“其實也沒有什麽,組織隻是幫助你找對路,但路怎麽走還是靠你自己。”
“不,我感覺大家不但幫我找出了辦法,還一步步把我引上了那條充滿希望的光明之路。”
“那還是給你創造條件,比如說馬科長的意義治療法,他給你講清楚苦難的意義、存在的本質和自信的價值,但是你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正確看待自己從小到大所遭受的苦難,從思想上轉過彎,關鍵還是你自己。”
“什麽,意義治療法?我聽了馬科長的話可是感覺心裏亮堂了許多,有一種突然醒悟的感覺。劉管教,方案裏沒有這個方法呀?”
“怎麽沒有?多著呢。”
“我已經看過了,《個案矯正方案》裏沒有這個方法。”
“那隻是整個方案的一部分,《掛牌攻堅方案》包括好幾個部分呢。”
“什麽是掛牌攻堅?能不能讓我看看眼界?”
“既然你問到了,我就告訴你,為了幫助你改掉自己的缺點,監獄黨委下了很大的力氣,成立了掛牌攻堅小組,針對你個人的情況製定了幫教方案。”
“這個方案是什麽時候開始實施的?”
“這我也不清楚,不過我相信大家都在抓緊時間做工作。康福平,你已經在監獄浪費了多少寶貴的年華,你心裏很清楚,我們知道你不甘心這樣墮落,你從心裏向往自由,因此都在想方設法幫你追趕太陽。”
“看來,在我創作《行為規範》歌的時候,那個《方案》已經開始實施了。”
“什麽時候開始實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相互配合,打好各自的攻堅戰。你積極改造奔新生,我們幫助你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
“劉管教,這次監獄給我立功獎勵,我真的非常感謝大家。”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該獎的就獎,該罰時我們也不會手軟,這樣才能使賞罰分明治療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劉管教,什麽是賞罰分明治療法?”
“這種治療是以體驗的原則為基礎的,也就是根據一般人怎樣養成行為習慣的原則作基礎,充分運用獎、罰兩種手段,幫助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大家對我這麽好,我一定做出個樣子來給自己看。”
“這樣就對了,黨和政府的監獄工作方針是,懲罰與教育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隻要你真誠地接受教育和改造,將來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劉管教說完,將厚厚的一大摞資料交給我。
我快速翻了一下,全是書籍和雜誌,有反映監獄生活的,有音樂欣賞與創作方麵的,還有很多歌本,甚至包括一些文學名著。劉管教看到我高興的樣子,認真地說:“康福平,這是吳副政委、馬科長和監區、分監區的領導們給你的,大家都希望你在監獄期間好好搞一搞音樂創作,用自己的經曆和歌聲表達服刑人員積極改造的心聲,讓更多的人由此吸取教訓,樹立熱愛祖國、珍惜自由的良好觀念……”
那天,從幹部的辦公室出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有這麽多監獄民警期待著我,我還有什麽理由不好好改造,我已經浪費了太多的寶貴生命,現在隻有一句話:叩踏征途!
7、枯木逢春
枯木發芽,啞巴說話,是人們比喻發生的變化很大的一種形象說法。然而,枯樹能不能重獲生機,對此我持有否定的態度。可後來,有一天我真的看到一篇文章,說非洲有一種非常珍貴的名樹,可以枯木逢春。那種樹生長在一個土著民族的部落,但是根據這個國家的法律任何人不能將這種樹種帶出境外。一次,一個偉大的生物學家到那裏旅遊,他取下一段枝幹,曬幹後做成拐杖帶出了非洲。迴去後,生物學家利用植物的再生功能,將拐杖泡在水裏,幾天後發現拐杖長出了新的嫩芽,並由此培育了這種珍貴的樹種。
當時,看到這個故事我非常高興。我想,既然自然界有這樣的奇跡,那麽人也就可以走出低穀。可是,我沒有想到,道理歸道理,要是把道理真的變成實事,不亞於創造一項世界紀錄。
劉管教找我談過話以後,我的改造目標比以前更明確了,也更遠大了。為了創作出好歌曲,我在完成自己改造任務的同時,一邊認真觀察體驗生活,一邊拚命閱讀學習,一旦有了靈感就馬上記錄下來,一字一句地斟酌,一段音符一段音符地哼唱修改。那時,我雖然很苦很累,但心裏感到非常甜蜜。特別是,當一首歌獲得同犯們的稱讚時,我就充滿了信心。由於我把業餘時間和主要心思都用到了歌曲創作上,違犯監規紀律的事情明顯的少了。然而,人的枯木逢春遠比樹木艱難,因為人的性格很難改變。
人的情緒有高潮,也有低穀,我情緒好的時候,勞動有勁,創作有激情,甚至看什麽都順心。但是,當我的心情處於低穀的時候,總是受到憤怒和無名火的引誘與折磨,想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和壓力轉嫁到別人身上,甚至有好幾次險些鬧出事情。分監區民警們對我很了解,為了及時幫我擺脫這種痛苦,指導員專門和我進行了談話,他建議我向監獄心理諮詢室申請幫助。聽了指導員的建議,我抱著有病亂投醫的無所謂態度寫了一份諮詢申請。
說心裏話,我提出申請時並沒有抱多大希望,因為心理諮詢並不是萬能的,況且要求進行心理諮詢的犯人很多,何時輪到我也是個問題。沒想到,我提出申請後不到一周,就接到了通知,而且還是馬科長親自接待了我。
“你這段時間瘦了,看得出來你在努力搞歌曲創作。你能有今天的進步不容易,我從心理非常欽佩你這種精神,我有一種預感,你離成功越來越近了。”一見麵,馬科長就鼓勵我。
“馬科長,我已經給你找了那麽多麻煩,今天又打擾你,實在不好意思。”我感激地迴答。
“別這樣說,今天不是我幫你,而是你幫我。監獄心理諮詢室接到你的申請後,本來預約了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的心理學專家。專家聽說你在創作歌曲,高興地接受了預約。那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專家,他本想今天就來,可是因身體不好突然住院了。盡管如此,他不想讓人代勞,我今天隻是受他委托先找你了解一下情況。不知你想諮詢什麽內容?”
“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這得花多少錢呀?那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解決我的問題。”
“正因為這樣,你可要抓住機會呀。”
“馬科長,不知怎麽搞得,我情緒不好的時候,看什麽都不順眼,總想發無名火。”
“無名火,我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說說你遇到的是什麽樣的無名火?”
“事情本來好好的,但一看到有些人做事不順眼,心裏就感覺不舒服,想發火。”
“哪些人和哪些事不順眼,能不能講具體點,或者舉個例子?”
“比方說,有些人投機改造,靠偽裝和溜須拍馬拿成績。這還不說,平時做事還牛唿唿的,見了活就躲,見了成績就上。我一見這種人,就來氣,就想向他們發火,感覺要麽吵一頓,要麽打一架,才痛快。還有……”
“繼續講,很有道理。”
“還有一些人,表麵一套,背後一套,動不動向民警打別人的小報告。其實,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壞家夥!”
“你見到他們後有什麽感覺?”
“肚子脹,想揍他一頓!”
“肚子脹,那你打算怎麽辦呢?”
“我找幹部們反映過,抓一次,好一陣,但很快就不管用了。”
“你是說,你這次諮詢的問題是:有的人投機改造,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有的人無中生有,栽贓陷害。你對此很氣憤,曾找幹部反映過,但解決不了問題。是嗎?”
“沒錯,就是的。”
“就憑這點,我可以斷定你是真心改造的,你不但有正確的是非觀念,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還明白應當怎樣做。此外,你遇事很有理智,發現問題找民警,肚子脹,就找心理諮詢室。這非常難能可貴,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聽了馬科長的話,我感覺心理舒服多了,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要知道我第一次聽人家說我有理智。不料,這時馬科長突然話鋒一轉,不動聲色地問我:“那你有沒有辦法改變這種狀況呢?”
“幹部都沒有辦法,我能有什麽辦法呢?”我無可奈何地迴答。
“你現在感覺很無奈,而且還認為那些不順眼的事現在存在,將來還會繼續下去,是嗎?”
“肯定會是這樣。”
“看來不順眼的事情是避免不了的,而且一時也沒辦法徹底解決。那麽,我們是否可以嚐試一下改變自己發無名火的情緒呢?”
“改變自己的情緒?這,我還沒有想過。”
“這樣吧,我們先討論一下投機改造的事。”
馬科長的話從客觀轉到主觀,好像給我打開了一扇心靈的窗戶,我感到有一種新鮮感,就說:“說說就說說,反正誰也改變不了。”
“你認為改造的目的是什麽?是改造自己身上的惡習,還是投機取巧,隻要能早日出去就行?如果是前者,那麽踏實改造的人出去之後還會再進來嗎?”
“踏實改造的人改掉了自己身上的惡習,出去之後不會再進來了。”
“如果是後者,投機改造的人雖然付出的少得到的多,而且還助長了自己弄虛作假的惡習,但是出去之後,‘二進宮’、‘三進宮’的情況是不是還會出現?”
“這種情況身邊有的是,二牢、三牢的還不少呢,光前段時間出去的就有幾個人又進來了。”
“因此,如何改造非常重要。由此可以看出,衡量一名服刑人員改造成功與否的標準是什麽呢?是看其改掉了身上的惡習,出去以後獲得一個成功的未來呢,還是看其會不會投機改造早日出去呢?你認為那個對自己更有益?”
“當然是踏實改造了,改掉了惡習,增強了個人修養,就等於把刑期變成了學期,出去之後就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你說得對。那我們再討論一下你肚子脹、不順眼的另一個原因吧。有些人心術不正,不愛做實事,專愛打小報告,編造謊言扇陰風點鬼火,挑撥離間,甚至還自作聰明,玩賊喊抓賊的遊戲,這種人實在可氣……”
“誰說不是,我一看到那醜惡的嘴臉,真想衝上去給他兩個耳光!”
“國家的法律寫得很清楚,不允許殺人放火,不讓貪汙受賄……可是,還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身試法。這種人你見過嗎?”
“我見得多了。”
“那你想過沒有,社會上有些人明知故犯,不惜觸犯法律,甚至冒著殺頭的危險,達到獲取不義之財的目的。沒有受到法律製裁時,他們醉生夢死,揮金如土,好像四麵玲瓏八麵威風,顯得風流倜儻,但是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呢?有一種說法就是講善惡報應的,原話是……”
“啊,那句話我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必定要報!”
“說得對,這樣看來,你的無名火就沒有必要燒了是不是?既然心術不正的人不會有好下場,咱何必杞人憂天呢,讓無名火燒得自己難受。”
“對,我怎麽這麽糊塗呀,社會本來就是這樣,不是每個人都會按規矩辦事的,但是最終都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說完這些,我頓時感到心裏不再難受,好像一場春雨撒落自己幹涸的心田。
還沒見到社科院的心理學專家,無名火就被澆滅了,我感到很奇怪,問馬科長這是怎麽迴事。他說:“我得感謝你,通過和你討論我收獲很大,一是隻有平等相待,有效地縮短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並對雙方產生非常有益的啟示;二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講正氣的價值觀,應當肯定,但講正氣不能用絕對化的思維方式看問題。否則,就會產生不合理的信念,導致心理失衡;三是當自己遇到想不通的事情時,應當及時采用更新思維的方式,換個角度考慮問題,這樣就會搞清自己的錯誤所在。”
馬科長的話當時我沒有完全理解透,但是我全都記在了心裏。臨走,馬科長告訴我:“我們今天隻是討論一下,你有什麽要諮詢的事情一塊準備好,等下次專家來了好好向人家請教。”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心裏很輕鬆,好像沒有什麽想不通的問題了,就說:“算了吧,我的問題還沒到專家那兒,就解決了。”
從教學大樓迴到監舍,我非常高興。中午休息時,剛開始我怎麽都睡不著,翻來覆去都是馬科長說的那些話。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我感覺,馬科長的話聽著很順,還非常管用。“看來,忠言不都是逆耳的,順耳的良言不僅入耳,還能入心。”想到這兒,我竟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我夢到春天來了,陽光明媚,四處飄香,獄園裏的丁香花開出一串串淡紫色的花朵,桃花、杏花也雲蒸霞蔚。我走到一棵丁香花前,輕輕地摘下一枚樹葉放在嘴裏,隻嚼了幾口就感到一種沁人肺腑的苦味,最苦的樹開最香的花,我歡唿著向遠方跑去。
有了初步的想法,我立即製定計劃,開始做各方麵的準備。第一步,我決定先吃深吃透《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的基本內容,收集有關的文章,廣泛征求同犯的意見,把五章三十八條內容改編成雅俗共賞的歌詞。第二步,收集各種歌譜,對適合《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的曲子進行分類,詳細研究,找出普遍規律,而後在此基礎上確定《行為規範》歌的基調。第三步是關鍵性的創作階段,我打算每首歌不修改十遍以上絕不定稿,把歌詞譜上曲之後,先在小範圍內讓人聽一聽,按照大家的感受和意見進行修改,等周圍的同犯們滿意了,再交領導審閱。
編詞譜曲是我喜愛的工作,也適合自己的特長。自從我接手這項改造任務後,就像走火入魔一般對每個環節的工作愛不釋手。白天,勞動的時候,我把體力改造當成是鍛煉身體,盡情地舒展自己的四肢。晚上收工迴來,我就充分開動大腦這部機器,修改詞、曲。那些日子,我沒有看過一次電視,沒偷過一會兒懶,甚至連和人鬥嘴吵架的事也不再發生,好像身上有用不完的勇氣和力量。我的變化,分監區領導和民警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們不僅及時找我談話,肯定我的表現,當得知我在創作《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歌時,還給我調換了改造崗位,讓我當監督犯,好集中時間和精力完成編詞譜曲的重要任務。
編寫歌詞階段,我填了十三首《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歌,還編寫了《出工歌》、《收工歌》和《安全生產歌》。我每編一首歌詞,就請身邊的同犯和警官們幫助修改,讓我感動的是,無論是民警,還是同犯,大家都認真地幫助我,有的詳細提出自己的寶貴建議,有的不厭其煩地斟酌詞句。我粗略算了一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分監區長焦剛、指導員胡正東、李江輝隊長、劉用川管教和監區張鈞教導員就找我談話達十六次之多。特別是在我創作期間,吳副政委和教育科馬科長多次給我提供參考資料,並及時提出指導意見。特別是在規範歌曲創作中,胡正東指導員在每次值班時都與我一起參與創作,給予指點最多。還有李江輝隊長在後來的歌曲創作中,還與我共同創作了幾首非常好聽的歌曲。
三個多月後,十六首歌的創作全部結束。由於歌曲編詞準確、曲調活潑,不僅在我監犯群中進行了普及,而且得到監獄管理局的充分肯定,要求全區監獄係統在服刑人員中掀起學唱這十六首歌的高潮。那些日子,每當我聽到同犯們唱自己創作的歌曲,心裏就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我不僅體會到了創作的樂趣,還在大家的肯定中增強了信心。
不久,在分監區、監區、教育科和監獄領導的關懷下,監獄對我的改造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給我監獄立功獎勵一次。監獄立功是榮譽,更是實惠,它僅次於重大立功,可以減刑半年。正因為如此,這項獎勵平時是很難拿到的,如果沒有過硬的改造成績根本不可能。監獄開表彰大會那天,當監獄領導給我頒發立功證書的時候,身戴大紅花的我在監獄第一次感受到做人的尊嚴。
第二天,劉管教值班時把我叫到辦公室說:“康福平,這次受到監獄的立功獎勵,有什麽感受和想法?”
我說:“這是我根本沒想到的事情,我首先感謝劉管教和監獄各級警官的教育和挽救。”
“你不說我也明白,說心裏話,我們不希望你感謝誰,隻希望你再接再厲,繼續腳踏實地走好今後的服刑路。教育、幫助服刑人員是我們的責任,看到你的進步,我們很高興。不過,我們關心的是你能不能保持下去?”劉管教開門見山地告訴我。
“劉管教,你放心吧,我不會隻三分鍾的熱度,我會珍惜黨和政府的教育和挽救的。”
“你的進步首先取決於你個人的努力,你有這個決心事情就好辦了。我要提醒你的是,光有決心還不夠,你還得考慮到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困難是有的,我這個人就是愛發火,老是憤怒衝動。要是放在以前,我可能早失望了,可是這次不同,分監區和監區領導對我這麽關心,我隻有抓住機會好好幹了。我就不相信我改不了自己的毛病,不能做出個樣子來給別人看看。”
“你說這次與過去不同,這我同意。不過,今後能不能做好,還是靠你自己。”
“劉管教你不用瞞我了,我已經知道了,要是沒有幹部們的關懷和幫助,我可能現在還是老樣子,是全監有名的壞小子。”
“你知道什麽了,我怎麽不明白?”
“劉管教,有一次幹部找我談話時,我在辦公桌上看到一份針對我的《個案矯正方案》。”
“啊,你是說那份方案。那是在吳副政委的關懷下,馬科長親自主持製定的,由監獄、科室、監區、分監區共同落實。大家都很關心你,想給你多創造一些條件。”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我感覺這段時間改造特別順。”
“其實也沒有什麽,組織隻是幫助你找對路,但路怎麽走還是靠你自己。”
“不,我感覺大家不但幫我找出了辦法,還一步步把我引上了那條充滿希望的光明之路。”
“那還是給你創造條件,比如說馬科長的意義治療法,他給你講清楚苦難的意義、存在的本質和自信的價值,但是你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正確看待自己從小到大所遭受的苦難,從思想上轉過彎,關鍵還是你自己。”
“什麽,意義治療法?我聽了馬科長的話可是感覺心裏亮堂了許多,有一種突然醒悟的感覺。劉管教,方案裏沒有這個方法呀?”
“怎麽沒有?多著呢。”
“我已經看過了,《個案矯正方案》裏沒有這個方法。”
“那隻是整個方案的一部分,《掛牌攻堅方案》包括好幾個部分呢。”
“什麽是掛牌攻堅?能不能讓我看看眼界?”
“既然你問到了,我就告訴你,為了幫助你改掉自己的缺點,監獄黨委下了很大的力氣,成立了掛牌攻堅小組,針對你個人的情況製定了幫教方案。”
“這個方案是什麽時候開始實施的?”
“這我也不清楚,不過我相信大家都在抓緊時間做工作。康福平,你已經在監獄浪費了多少寶貴的年華,你心裏很清楚,我們知道你不甘心這樣墮落,你從心裏向往自由,因此都在想方設法幫你追趕太陽。”
“看來,在我創作《行為規範》歌的時候,那個《方案》已經開始實施了。”
“什麽時候開始實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相互配合,打好各自的攻堅戰。你積極改造奔新生,我們幫助你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
“劉管教,這次監獄給我立功獎勵,我真的非常感謝大家。”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該獎的就獎,該罰時我們也不會手軟,這樣才能使賞罰分明治療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劉管教,什麽是賞罰分明治療法?”
“這種治療是以體驗的原則為基礎的,也就是根據一般人怎樣養成行為習慣的原則作基礎,充分運用獎、罰兩種手段,幫助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大家對我這麽好,我一定做出個樣子來給自己看。”
“這樣就對了,黨和政府的監獄工作方針是,懲罰與教育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隻要你真誠地接受教育和改造,將來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劉管教說完,將厚厚的一大摞資料交給我。
我快速翻了一下,全是書籍和雜誌,有反映監獄生活的,有音樂欣賞與創作方麵的,還有很多歌本,甚至包括一些文學名著。劉管教看到我高興的樣子,認真地說:“康福平,這是吳副政委、馬科長和監區、分監區的領導們給你的,大家都希望你在監獄期間好好搞一搞音樂創作,用自己的經曆和歌聲表達服刑人員積極改造的心聲,讓更多的人由此吸取教訓,樹立熱愛祖國、珍惜自由的良好觀念……”
那天,從幹部的辦公室出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有這麽多監獄民警期待著我,我還有什麽理由不好好改造,我已經浪費了太多的寶貴生命,現在隻有一句話:叩踏征途!
7、枯木逢春
枯木發芽,啞巴說話,是人們比喻發生的變化很大的一種形象說法。然而,枯樹能不能重獲生機,對此我持有否定的態度。可後來,有一天我真的看到一篇文章,說非洲有一種非常珍貴的名樹,可以枯木逢春。那種樹生長在一個土著民族的部落,但是根據這個國家的法律任何人不能將這種樹種帶出境外。一次,一個偉大的生物學家到那裏旅遊,他取下一段枝幹,曬幹後做成拐杖帶出了非洲。迴去後,生物學家利用植物的再生功能,將拐杖泡在水裏,幾天後發現拐杖長出了新的嫩芽,並由此培育了這種珍貴的樹種。
當時,看到這個故事我非常高興。我想,既然自然界有這樣的奇跡,那麽人也就可以走出低穀。可是,我沒有想到,道理歸道理,要是把道理真的變成實事,不亞於創造一項世界紀錄。
劉管教找我談過話以後,我的改造目標比以前更明確了,也更遠大了。為了創作出好歌曲,我在完成自己改造任務的同時,一邊認真觀察體驗生活,一邊拚命閱讀學習,一旦有了靈感就馬上記錄下來,一字一句地斟酌,一段音符一段音符地哼唱修改。那時,我雖然很苦很累,但心裏感到非常甜蜜。特別是,當一首歌獲得同犯們的稱讚時,我就充滿了信心。由於我把業餘時間和主要心思都用到了歌曲創作上,違犯監規紀律的事情明顯的少了。然而,人的枯木逢春遠比樹木艱難,因為人的性格很難改變。
人的情緒有高潮,也有低穀,我情緒好的時候,勞動有勁,創作有激情,甚至看什麽都順心。但是,當我的心情處於低穀的時候,總是受到憤怒和無名火的引誘與折磨,想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和壓力轉嫁到別人身上,甚至有好幾次險些鬧出事情。分監區民警們對我很了解,為了及時幫我擺脫這種痛苦,指導員專門和我進行了談話,他建議我向監獄心理諮詢室申請幫助。聽了指導員的建議,我抱著有病亂投醫的無所謂態度寫了一份諮詢申請。
說心裏話,我提出申請時並沒有抱多大希望,因為心理諮詢並不是萬能的,況且要求進行心理諮詢的犯人很多,何時輪到我也是個問題。沒想到,我提出申請後不到一周,就接到了通知,而且還是馬科長親自接待了我。
“你這段時間瘦了,看得出來你在努力搞歌曲創作。你能有今天的進步不容易,我從心理非常欽佩你這種精神,我有一種預感,你離成功越來越近了。”一見麵,馬科長就鼓勵我。
“馬科長,我已經給你找了那麽多麻煩,今天又打擾你,實在不好意思。”我感激地迴答。
“別這樣說,今天不是我幫你,而是你幫我。監獄心理諮詢室接到你的申請後,本來預約了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的心理學專家。專家聽說你在創作歌曲,高興地接受了預約。那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專家,他本想今天就來,可是因身體不好突然住院了。盡管如此,他不想讓人代勞,我今天隻是受他委托先找你了解一下情況。不知你想諮詢什麽內容?”
“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這得花多少錢呀?那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解決我的問題。”
“正因為這樣,你可要抓住機會呀。”
“馬科長,不知怎麽搞得,我情緒不好的時候,看什麽都不順眼,總想發無名火。”
“無名火,我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說說你遇到的是什麽樣的無名火?”
“事情本來好好的,但一看到有些人做事不順眼,心裏就感覺不舒服,想發火。”
“哪些人和哪些事不順眼,能不能講具體點,或者舉個例子?”
“比方說,有些人投機改造,靠偽裝和溜須拍馬拿成績。這還不說,平時做事還牛唿唿的,見了活就躲,見了成績就上。我一見這種人,就來氣,就想向他們發火,感覺要麽吵一頓,要麽打一架,才痛快。還有……”
“繼續講,很有道理。”
“還有一些人,表麵一套,背後一套,動不動向民警打別人的小報告。其實,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壞家夥!”
“你見到他們後有什麽感覺?”
“肚子脹,想揍他一頓!”
“肚子脹,那你打算怎麽辦呢?”
“我找幹部們反映過,抓一次,好一陣,但很快就不管用了。”
“你是說,你這次諮詢的問題是:有的人投機改造,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有的人無中生有,栽贓陷害。你對此很氣憤,曾找幹部反映過,但解決不了問題。是嗎?”
“沒錯,就是的。”
“就憑這點,我可以斷定你是真心改造的,你不但有正確的是非觀念,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還明白應當怎樣做。此外,你遇事很有理智,發現問題找民警,肚子脹,就找心理諮詢室。這非常難能可貴,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聽了馬科長的話,我感覺心理舒服多了,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要知道我第一次聽人家說我有理智。不料,這時馬科長突然話鋒一轉,不動聲色地問我:“那你有沒有辦法改變這種狀況呢?”
“幹部都沒有辦法,我能有什麽辦法呢?”我無可奈何地迴答。
“你現在感覺很無奈,而且還認為那些不順眼的事現在存在,將來還會繼續下去,是嗎?”
“肯定會是這樣。”
“看來不順眼的事情是避免不了的,而且一時也沒辦法徹底解決。那麽,我們是否可以嚐試一下改變自己發無名火的情緒呢?”
“改變自己的情緒?這,我還沒有想過。”
“這樣吧,我們先討論一下投機改造的事。”
馬科長的話從客觀轉到主觀,好像給我打開了一扇心靈的窗戶,我感到有一種新鮮感,就說:“說說就說說,反正誰也改變不了。”
“你認為改造的目的是什麽?是改造自己身上的惡習,還是投機取巧,隻要能早日出去就行?如果是前者,那麽踏實改造的人出去之後還會再進來嗎?”
“踏實改造的人改掉了自己身上的惡習,出去之後不會再進來了。”
“如果是後者,投機改造的人雖然付出的少得到的多,而且還助長了自己弄虛作假的惡習,但是出去之後,‘二進宮’、‘三進宮’的情況是不是還會出現?”
“這種情況身邊有的是,二牢、三牢的還不少呢,光前段時間出去的就有幾個人又進來了。”
“因此,如何改造非常重要。由此可以看出,衡量一名服刑人員改造成功與否的標準是什麽呢?是看其改掉了身上的惡習,出去以後獲得一個成功的未來呢,還是看其會不會投機改造早日出去呢?你認為那個對自己更有益?”
“當然是踏實改造了,改掉了惡習,增強了個人修養,就等於把刑期變成了學期,出去之後就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你說得對。那我們再討論一下你肚子脹、不順眼的另一個原因吧。有些人心術不正,不愛做實事,專愛打小報告,編造謊言扇陰風點鬼火,挑撥離間,甚至還自作聰明,玩賊喊抓賊的遊戲,這種人實在可氣……”
“誰說不是,我一看到那醜惡的嘴臉,真想衝上去給他兩個耳光!”
“國家的法律寫得很清楚,不允許殺人放火,不讓貪汙受賄……可是,還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身試法。這種人你見過嗎?”
“我見得多了。”
“那你想過沒有,社會上有些人明知故犯,不惜觸犯法律,甚至冒著殺頭的危險,達到獲取不義之財的目的。沒有受到法律製裁時,他們醉生夢死,揮金如土,好像四麵玲瓏八麵威風,顯得風流倜儻,但是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呢?有一種說法就是講善惡報應的,原話是……”
“啊,那句話我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必定要報!”
“說得對,這樣看來,你的無名火就沒有必要燒了是不是?既然心術不正的人不會有好下場,咱何必杞人憂天呢,讓無名火燒得自己難受。”
“對,我怎麽這麽糊塗呀,社會本來就是這樣,不是每個人都會按規矩辦事的,但是最終都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說完這些,我頓時感到心裏不再難受,好像一場春雨撒落自己幹涸的心田。
還沒見到社科院的心理學專家,無名火就被澆滅了,我感到很奇怪,問馬科長這是怎麽迴事。他說:“我得感謝你,通過和你討論我收獲很大,一是隻有平等相待,有效地縮短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並對雙方產生非常有益的啟示;二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講正氣的價值觀,應當肯定,但講正氣不能用絕對化的思維方式看問題。否則,就會產生不合理的信念,導致心理失衡;三是當自己遇到想不通的事情時,應當及時采用更新思維的方式,換個角度考慮問題,這樣就會搞清自己的錯誤所在。”
馬科長的話當時我沒有完全理解透,但是我全都記在了心裏。臨走,馬科長告訴我:“我們今天隻是討論一下,你有什麽要諮詢的事情一塊準備好,等下次專家來了好好向人家請教。”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心裏很輕鬆,好像沒有什麽想不通的問題了,就說:“算了吧,我的問題還沒到專家那兒,就解決了。”
從教學大樓迴到監舍,我非常高興。中午休息時,剛開始我怎麽都睡不著,翻來覆去都是馬科長說的那些話。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我感覺,馬科長的話聽著很順,還非常管用。“看來,忠言不都是逆耳的,順耳的良言不僅入耳,還能入心。”想到這兒,我竟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我夢到春天來了,陽光明媚,四處飄香,獄園裏的丁香花開出一串串淡紫色的花朵,桃花、杏花也雲蒸霞蔚。我走到一棵丁香花前,輕輕地摘下一枚樹葉放在嘴裏,隻嚼了幾口就感到一種沁人肺腑的苦味,最苦的樹開最香的花,我歡唿著向遠方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