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換真心,真心變成金。這是我小時候聽一個老奶奶講的一句話,不過以我個人的經曆,我並不相信人間有什麽真情。雖然監獄的掛牌攻堅方案對我非常有利,使我享受到很大的實惠,可不知怎的,我心裏始終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感覺,我認為人都是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警官們對我所作的工作,也不過是一種比較實在的形象工程而已,想通過改變我這個反改造尖子撈取個人政治資本。有了這個想法,我就格外注意身邊發生的一切。我想看看,幹部們對其他人是什麽態度。我已經是四進宮了,監獄和勞教所是什麽樣子,不用看我就明白,天下烏鴉一般黑。

    觀察生活,發現生活裏的每一個細節,找到令人感動的東西,才能有感而發,寫出情真意切的歌詞,譜出動聽的曲子。我必須運足心智,在顯微鏡下找到生活的真諦,唱出自己心中的歌。

    減刑本來是件好事,沒想到召開“五一”減刑大會那天,分監區的犯人鄭凱拿到減刑裁定後,一臉的苦相,急匆匆地要求找幹部談話。我問他發生了什麽事,他說:“我的刑期不對,越減越多了。”

    聽了他的話我頓時明白,肯定是哪個環節把他的刑期搞錯了。鄭犯打報告後,值班的分監區長立即接待了他。不過,僅過了兩分鍾的時間,他就出來了。這一切被我看得一清二楚,我裝作關心的樣子再次問他:“怎麽,這麽快就解決了?”

    “哪能呢,分監區長說,組織核對一下,三日內給我答複。”鄭犯仍然緊皺眉頭。

    在我們監獄,遇到什麽事情,隻要服刑人員提出異議,分監區、監區、科室、監獄都承諾三日內給答複。但是從鄭犯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對此充滿疑慮。可話又說迴來了,要是在監獄裏能解決的事情,承諾三日內給答複,我還可能相信,可鄭犯的事起碼牽涉到法院,說三日內給答複,那不是開國際玩笑嗎。因此,我拭目以待,想看一下這場戲究竟是個什麽樣的結局。不是我想看笑話,而是分監區長的話太懸了。

    三天一晃就到了,幹部快下班的時候,監督崗叫鄭凱,說分監區長找他。鄭凱進去後不久,我也打報告找值班幹部匯報思想,想親眼看個究竟。很湊巧,那天是劉管教值班,監督崗報上去後立即讓我進去。出乎我的預料,我剛進入走廊就聽到鄭凱激動地說:“民警說話算數,三天時間還了我七百三十天刑期的公正,文明執法、公正司法是真的,不是套話空話,我感謝政府,感謝黨,要做好人。”

    我快步走到跟前,看見分監區長和劉管教都在值班室,而鄭凱已經淚流滿麵。分監區長和鄭凱走後,我向劉管教匯報了自己創作歌曲的情況。劉管教看我的歌本時,我試探著問道:“劉管教,聽說鄭凱的事解決了,我想根據這件真事創作一首歌。”

    “好啊,你有什麽困難,說吧?”劉管教頭也沒抬問道。

    “我想了解一下,鄭凱的事到底是怎麽解決的?”我直截了當地迴答。

    “事情很簡單,分監區長接到鄭凱的報告後,讓我盡快查閱他的檔案。我發現,他原來的判決書與執行通知書刑期不符,就向分監區領導做了匯報。知道事情發生的原因後,分監區長和指導員馬上和沙伊巴克區法院接洽聯係。法官認真地翻閱了鄭凱的檔案材料,經仔細核對,發現確實是他們工作上的失誤,當即向分監區長、指導員和我們監獄表示由衷的感謝,並立即更改替換了錯誤的執行通知書。拿上這份執行通知書,分監區長和指導員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市中級人民法院,直到更改了曆次減刑裁定書上的刑期才鬆了一口氣。”

    劉管教輕描淡寫地講了一遍,我不禁脫口而出:“就這麽簡單?我不相信。”

    “這有什麽複雜的?”劉管教驚訝地看著我問道。

    “劉管教,這麽熱的天,現在機關這個辦事效率,三天的時間就完成這件事,我懷疑是不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我有點玩世不恭地迴答。

    “怎麽,你不相信?”

    “要不是親眼看到鄭凱拿到了裁定書,我肯定不會相信。”

    “那你為什麽還懷疑呢?”

    “我感覺你把關鍵的細節省略掉了,我想幹部們做這件事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啊,你是說這件事。三天做完這件事的確很緊張,這幾天,分監區長可忙壞了,孩子病了,妻子外出學習,媽媽還在住院,你剛才也看到了,他一拿上鄭凱的裁定書就心急火燎地趕迴來了。”

    “隻要事情辦了,何必非要趕那麽緊張呢?”我故意提出一個常人容易忽視的問題。

    “道理是這樣,可是現在跟過去不同了,民警既然承諾了,就得按期完成,不然司法公正就是一句空話。”

    “對,我的這首歌就叫《司法公正不是一句空話》。”我發自內心說道。

    “說句心裏話,隻要你們有決心走好服刑的每一步,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吃點苦也值得。”

    這件事發生後不久,又發生了一起打架事件。我當時就在現場,安裝工和操作工因為一件工具鉗發生爭執。在三號崗位安裝機器的安裝工因工作需要,想把一號崗位的工具鉗拿走,誰知操作工說自己馬上就用。實際情況也是這樣,每個崗位隻有一件這種工具,隨時都要用。可安裝工以工具鉗上有自己的名字為由,強行拿上就走。等一號崗位要用時,操作工發現工具鉗不見了,就找過來。於是,雙方糾纏到一起,打了起來。

    事情發生不久劉管教就很快趕到現場。可是,安裝工和操作工各執一詞,都說自己有理。我想,劉管教前幾天剛跟我講了司法公正不是一句空話,這次考驗他的時候到了,是真是假,出水才看兩腿泥。

    劉管教聽完雙方的陳述,接著就直接到了事發現場。他不但在三號崗位找到了那把工具鉗,還仔細地察看現場,好像還想找到什麽蛛絲馬跡和物證似的。我一看那架勢就想笑,這麽點個小事情,值得那樣費心思嗎,再說你就是再認真難道還能把一件小事情做成一朵花不成?劉管教察看完現場,又分別找人進行了調查,才坐到一邊思考自己的對策。

    吃過晚飯後,全體服刑人員集合開會。我看到劉管教拿著一個記事本走過來,他聽完值星員的報告,就開始宣布處理決定。他說:

    今天上午,三號崗位的安裝工和一號崗位的操作工因一件工具鉗發生爭執,並動手打架。經過民警調查和分監區民警集體研究,決定作出給予安裝工苗xx扣三分、操作工趙x扣一分的處理決定,如果本人不服,可向民警講出自己的理由申請複議。

    下麵我進行教育講評,說明分監區作出上述決定的理由和根據。大家都看到了,這件事是我調查的,我不但聽了兩個當事人的陳述,還詢問了其他目擊者。當然,我不輕信哪一個個人的意見,而是要通過現場勘查找到足夠的證據。那麽我是否找到證據呢,找到了。我在三號崗位找到了那把工具鉗,當時工具鉗整齊地放在安裝工的崗位上,這說明工具鉗是被安裝工在沒有得到一號操作工同意或乘其不注意的情況下拿走的,操作工發現工具鉗不在後去拿但遭到阻止,緊接著發生打架事件。由此可知,操作工始終沒有拿到自己的工具鉗。根據這樣的邏輯推理,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安裝工不顧大局擅自行事,影響了操作工的正常勞動,應負主要責任。操作工本來有理,但是遇到問題沒有及時報告管教幹部,遇事衝動打架,也負有一定的責任……

    劉管教講的有根有據,和我看到的實際情況一模一樣,且處理公道,讓人心服口服。因此,他一講完,服刑人員們就情不自禁地鼓掌表示歡迎,那種場麵真的讓我感動,等大家停下來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手掌也拍紅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起打架事件雖然不是什麽大事,但是卻在犯群中產生強烈的影響。由於劉管教處理得當,服刑人員的心靈受到震撼。一個反改造尖子找到我,請我幫忙轉告劉管教,想調到劉管教承包的罪犯小組改造。我問他為什麽要調到那個小組,他說:“以前我一直以為,幹部要了解一件事情,就是問問這個聽聽那個,一旦崗位工和事務犯發生矛盾,幹部總是相信事務犯,吃虧的總是我們崗位工。劉管教這次處理問題,讓我看到了過程。原來,幹部有自己的做事原則,不會偏信哪一個人。在這樣的幹部手下改造,我放心,感到有希望。”

    我把這件事告訴劉管教後,他不但找那個犯人談了話,還根據實際情況真的把人家調到了自己承包的小組。而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那個犯人調到劉管教承包的小組後,很快成為技術能手,並被評為改造積極分子。後來,我問那個犯人有什麽感想,他滿懷信心地告訴我:“人活著到底為什麽?我認為,隻有通過不斷努力進取,生命才會變得多姿多彩,才會更加充實。”

    如果說上麵的事情是事到臨頭不得不辦的話,那麽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使我相信,現在的監獄真的和我前三次坐牢時的監獄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

    一天收工迴到生活區後,我收到了女兒從英國的來信,信中不僅有女兒的照片,還有女兒對我的思念。女兒說,她已經十多年沒有見我了,希望我能給她寄一張照片。當時,我既高興又為難,因為在監獄照張相片有困難,照張穿便服的照片更難,而我總不能把自己穿囚服的照片寄給在國外的女兒。我想了想,本來打算向分監區領導匯報一下,請求幫助解決,可一想到警官們平時工作那麽忙,就放棄了這一想法。但是,女兒的請求畢竟勾起了我對自身形象的注意,吃過中午飯,我一個人悄悄地來到洗漱室,對著固定在牆上的鏡子仔細端詳起自己的模樣。不料,被正在值班的劉管教看到,他問我:“怎麽,想看看自己有多大變化?”

    我笑著迴答:“我已經服刑十幾年了,沒有和女兒見過一次麵,女兒非常想我,問我是胖了還是瘦了。”

    “是呀,十幾年,人的變化肯定不小,特別是你最近兩年的進步,女兒知道了一定會高興的。你想想,如果女兒哪天看到你的音樂作品,聽到你錄製的唱片,或者你上了電視,她會是怎樣的心情?”劉管教笑著說。

    “謝謝你,管教。你都替我想得這麽遠,我還有什麽理由不加倍努力呢。”我感覺心裏熱乎乎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聽到你這句話,我相信,總會有這麽一天的。好了,洗一洗,早點休息吧,下午還要出工勞動呢。”劉管教說完就走了。

    第二天,積委會的學習委員挨小組登記,問誰想穿便服照相寄給家人。我喜出望外,立即報了名。這樣,我收到女兒來信的第三天就拿上了自己滿意的照片。然而,當我把照片裝進信封準備寄給女兒的時候,突然想起了劉管教那天的話。“難道因為照顧我一個人,分監區才組織全體服刑人員一起照相的?”這個念頭一閃而過,我頓時明白了一切。

    後來,經過多方打聽消息,我終於搞清楚,劉管教從我照鏡子這麽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分析出我的需求和困難,認為照張便服照片不算過分,立即向分監區領導做了匯報。他的意見很明確,困難要解決,但不能單獨給我那份特殊的待遇,不能讓我覺得自己是個特殊人物,免得給以後的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第二天,進幹部辦公室搬東西時,我無意間在劉管教辦公桌的玻璃板下麵看到一張紙片,上麵寫著:謹小慎微,身教感染;做事認真,真心公道;超前考慮,鋪路搭橋。其中,最後一條後麵的解釋是,細節決定成敗,要想教育轉化一名罪犯,就得走一步向三步,與其等犯人找上門,不如主動發現解決,夏天要想到用水,冬季要想到穿衣……

    這天晚上,我感動得難以入睡,將近五十歲的人了,第一次感覺自己的眼睛有了濕潤的氣息,一汪滾燙的液體在燈光的映射下變成七彩的光環,不停地放射著希望之光。同時,一股創作激情在心中跳躍起伏,渾身充滿了自強不息的力量。我借來手電,在被窩裏連夜創作了一首歌曲,還寫了一篇文章,它們擁有同一個真實的名字《真心換真情》。

    那篇文章在《新疆新生報》發表後,我將剪報和那首歌曲一起寄給在英國的女兒,竟被英國的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同時采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社會之花狼迴憶錄(孽海沉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狼並收藏黑社會之花狼迴憶錄(孽海沉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