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念故人老僧偏做東家情
不一會,弘雲與一個胖胖的大和尚一同出來。那大和尚見金蟬如此模樣,微微一笑,也不打招唿,徑走到山門口,先望了望金蟬的包袱,才轉過身來,坐到金蟬身旁一側的椅子上。
金蟬見他過來,知是管事和尚。忙在他在將坐尚未坐下時,趕緊施禮道:“頂禮大師父。”
那弘雲在旁說道:“金蟬師弟,這是我們白馬寺掌事悟塵師叔。”
金蟬聽了忙又說道:“頂禮悟塵師父。”
那胖和尚見他年紀如此小,卻懂禮守規,這佛門規矩,行的是有板有眼。不禁笑道:“我適才聽弘光言道,你是悟遠師兄的師侄?”
金蟬趕緊迴答:”正是。“
悟塵又向後坐了坐,靠著椅背後問題:“小和尚何處發腳?”
金蟬答:“自清涼山大孚靈鷲寺來。”
悟塵“喔”了一聲,問道:“小師父是誰?”
“上金下蟬,恩師悟明。”
“你今年多大了?”
“今年十四歲。”
悟塵點了點頭道:“善哉善哉!你年方十四,就自清涼山大孚靈鷲寺到這裏,上千裏地,你是直接到這裏的嗎?”
金蟬惟恭維謹答道:“小僧自大孚靈鷲寺一路北來,本意到冀州延古寺求悟遠方丈拜讀《四十二章經》,不期有事,我需南下,未能讀完,我曾聽悟遠師叔道,他那經是自貴寺得來,故此我又折向洛陽,以求貴寺容我在此掛單,拜讀寶經。不料小僧緣淺,來得不是時候。”
聽了金蟬所說,悟塵點頭道:“那悟遠與我相熟,當年老方丈賜他抄經,我還幫他抄呢!你願在此掛單,眼下卻是不便,今是七月十七,再過十三天,要迎宮裏麵到此弘法,你若願意學習佛法,可先在此休息三天,三天後你先在外麵想法子找個地方休息,等到七月底,弘法諸事完畢後,到時我再與你來意向方丈陳述,待他老人家示下,不知你意下如何。”
金蟬大喜,忙起身施禮道:“多謝悟塵師父,小僧願意,以聽貴寺教誨。”
悟塵聽他如此說,哈哈大笑道,連說金蟬過謙,又對弘雲說道:“弘雲,你且帶他安排一下,他若要拜佛誦經,可以到前麵大殿,但囑他千萬不可到後殿清涼台去就是,監寺悟嚴那我一會去與他說聲便是。”
弘雲一一應了,悟塵起身迴走,弘誌便招唿金蟬與他同去,金蟬又謝了弘光,才拿了東西,一同走進山門,來到天王殿旁。
悟塵站住,招手金蟬過來,待金蟬來到近前,便舉步邁進天王殿內,金蟬不知何意,也與弘誌一同入內,待轉過咧嘴大笑的彌勒佛像背後,悟塵指著一座頭戴鳳翅兜鍪盔,足穿烏雲皂履,身披黃鎖子甲。一手持金剛寶杵扛於肩上,一手叉腰的雄壯武將模樣的立像說到:“金蟬,你可知他否?”
金蟬對像拜了三拜,恭恭敬敬地說道:“我雖未見過此神像,但我曾記得師父說過韋馱菩薩因發大誓願,為修行成佛做護法,護持諸人全部成佛之後,才最後一個成佛。因其韋陀能驅除邪魔外道、保護佛法。於是,韋陀被人們稱為護法菩薩。莫非貴寺在此供的就是韋馱菩薩。”
悟塵點了點頭,說道:“你能再詳細說下他的來曆嗎?”
金蟬道:“我師父說,韋馱菩薩生於農曆六月初三日,常在娑婆世界,擁三洲***,一十八世為將軍身,五十四世為宰相,造亭接眾一百二十所,開井一百三十口,造僧袈裟及碧樹缽八百萬,因發大誓願,為修行成佛做護法,護持諸人全部成佛之後,才最後一個成佛。因其韋陀能驅除邪魔外道、保護佛法。於是,韋陀被人們稱為護法菩薩。”
悟塵笑道:“那這麽說,韋馱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扛於肩上的意思想來你也知道了?”
“小僧知道。”
悟塵歎道:“你年紀輕輕,就懂得這麽多道理,又能有如此恆心毅力,實是我佛門不可多得的良才。可惜這白馬寺是皇家寺廟,受朝廷限製太多,難以廣開善門,大力弘揚佛法,所以當年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觸地而立的像,也是你悟塵師叔走後不久就換了。”
金蟬迴道:“多謝悟嚴師叔,但雲起雲落,緣生緣滅,自有天定,我但行佛事,順其自然就是了。”
悟塵讚道:“著,你小小年紀,能有如此禪性,老僧佩服。又迴首對弘雲道:看來你們要好好向人家學習啊。又對金蟬道,“這一日內,你若有所求,可找弘雲,我尚有事,你們去吧。”
金蟬和弘雲一一應了,施禮告別後,金蟬便隨著弘雲轉過天王殿,來到東首藥師殿下的客舍處,隻見弘雲來到上客堂。到門外敲小板三下。屋內應了一聲,走出一個紅臉和尚,招唿了弘雲,便掛起簾子。
弘雲說道:“弘土師兄,有行腳的師父來了。”
弘土打量了金蟬幾眼,才道:“請進!”
弘雲領金蟬進了堂便道:“禮佛三拜!”
金蟬即把行李放在地上,依言向上三拜。待金蟬拜畢,弘雲又對弘土道:“弘土師兄,掌事悟塵師叔剛剛接見他了,讓我先帶他來此暫住三天。”
“哦。”弘土應了聲,又問道,“監寺悟嚴師伯可知了嗎?三天以上要報悟嚴師伯的。”
弘雲道:“悟塵師叔已允了,今天這一天隻能算是半天,讓他睡上兩夜,第三天他便走,你看算不算不超三天呢?”
弘土一怔,忙道:“是,是,瞧我這記性,要是這樣子,倒是不必通告監寺悟嚴師伯的了。”
弘雲也不理他,轉頭對金蟬說道:“金蟬,你先住在這裏,有什麽事,找弘土師兄安排是了,我去了。”
金蟬忙說:“金蟬送師兄。”
弘雲說:“免送!”說著即往外出去。
弘土見了忙追上去笑道:“弘雲師兄,前些日因要接受皇家上香,悟嚴師伯已命我將外來的和尚一律請走,今這事最好還是師兄與悟塵師叔說聲,這小和尚不算是外來的,我這裏也好安排不是。”
弘雲聽他這麽一說,也迴道:“也好,我自去與悟塵師叔說就是。”
弘土眼見弘雲出了殿門,轉過來身對金蟬,上一眼下一眼打量了一番,道:“小師父法號?”
金蟬應道:“迴弘土師兄,小僧法號金蟬。”
“金蟬?”弘土一屁股坐在床上,又問道:“你自何處來此,能得悟塵師叔親自安排你住?”
金蟬應道:“小僧自清涼山大孚靈鷲寺一路北來,本意到冀州延古寺求悟嚴方丈拜讀《四十二章經》,不期有事,我自南下,未能讀完,我曾聽悟嚴師叔道,他那經是自貴寺得來,故此我又折向洛陽,以求貴寺容我在此掛單,拜讀寶經。幸得悟塵師叔慈悲,許我在此歇腳。”
弘土“噢”了一聲,自語道:“難怪掌事安排你住,原來是這樣。”他想到此,臉色一正,指著屋北首一張床道,“這些屋我都整理好了,你在這張床睡,可得注意幹淨,另外每日早中晚鍾聲響後吃飯,香積廚在對麵廂房,平時隻可在此休息,不可到後麵去。也不能亂動這裏的東西。”說罷也不理金蟬明白否,自便去了。
金蟬送弘土走後,這才來到床前,隻見上麵滿布灰塵,顯是好長時間沒人住了,那裏是弘土說的那般幹淨。但他也不以為意,忙尋來抹布將室內打掃幹淨,這才放好行李,人剛坐在床上,就聽得床下有聲音低低地在叫他,他俯下床來,卻看到二鼠分別伏在他鞋後,正睜著漆黑的眼睛向外望著。
金蟬奇道:“你們是如何進得來的?”
小白見他低頭問話,笑道:“金蟬大哥,我們一直在暗中跟著,你放心好了。”
那小黑道:“金蟬大哥,這寺廟蓋得比延古寺寬敞多了,我們進來都不用鑽洞。”
金蟬忙叮囑道:“如此甚好,你們要小心行事,切不可驚動這裏師父們,這裏是佛門重地,千萬不要褻瀆此地。”
小白聽了忙應了聲是,可小黑卻如未聽見一樣,氣得小白咬了她一下,她才哼了聲算是點頭了。便又問道:“金蟬大哥,我剛聽你和那悟塵老和尚說什麽韋陀手中的杖又舉又放的,是怎麽迴事啊?”
金蟬笑道:“我聽師父言道,韋陀菩薩像若是手中的降魔杵觸地而立,則是暗示這個寺院資金、物資雄厚猶如大地,能夠承受外來僧人在這個寺院掛單常住,但若是韋陀菩薩的降魔杵扛於肩上,則此寺不歡迎外來的僧人在這個寺院掛單常住。”
小黑聽了眼睛一轉道:“難怪那個弘土一口一個監寺悟嚴這麽那麽地,原來是監寺悟嚴把韋陀菩薩的降魔杵給放在肩上了,這樣他好吃獨食了。”
金蟬聽了忙道:“小黑,不要亂講,這裏是皇家寺院,規矩自不比尋常,我能在此歇腳,已是難得了,今吃了飯,養足精神,我們就南去,找個地方等著到七月底再來。”
小白聽了問道:“金蟬大哥,要是到時候他們不給你讀的《四十二章經》怎麽辦?
金蟬歎道:“一切順緣,萬事不可強求。”繼而又伸頭對著床下低聲道,“你們在這裏也要小心,你管好小黑,千萬不可出事。”
小白忙應了聲是。小黑不服還想說什麽,這時聽得外麵鍾聲響起,於是笑道:“金蟬大哥餓了半天了,快去吃飯吧,這裏飯菜還行,就是大師傅口重,有點鹹。”然後一拉小白,二鼠身子一鑽,就此去了。
金蟬取了缽,出門西行,隻見一眾僧人已排好,年長位尊的居前,年少的居後,金蟬也依次站在隊伍最後,放眼望去,隻見弘雲、弘誌也在隊中,弘雲對他點了點頭,並不言語。
這時雲板響起,大眾搭衣魚貫進入齋堂,依序就坐,弘雲站在裏首邊,見金蟬進來,告訴他去最西邊門口處就座,金蟬依言照辦,一會就有一個和尚起腔,眾僧一起齊唱佛偈,金蟬一聽,正是自己曾學過的“供養偈”,暗讚白馬寺號稱第一名寺,果然規矩嚴明,要知他所在的清涼山大孚靈鷲寺,飯前隻是自己默念一下揭齋之咒,而那延古寺就連念都不念,直接吃飯。待“供養偈”念完,那和尚唿了聲開齋,大眾便開始用齋。
整個齋堂雖是眾僧眾多,吃飯卻是非常安靜,金蟬因這一路來未曾吃飯,早已餓的皮包骨,隻是他意誌堅定,才堅持至此。這白馬寺食材又盛,比起延古寺來不可同日而語,是以金蟬吃得大快朵頤,吃完去盛飯,飯桶裏也尚有許多,因此金蟬今日才算得上是吃了一頓飽飯。眼見吃完,忽想起二鼠如何吃飯,又想起小黑說此地菜鹹,心想這裏也難不倒她們,隻是不要被人發覺為好。
吃罷晚飯,金蟬並不離去,而是與香積廚僧眾一同收拾,那香積廚的和尚已聽弘土說了金蟬是外來歇腳的,客氣了幾句,見金蟬態度誠懇,便也不再客氣,任他幫忙。
金蟬手腳麻利,幹完活後,便自行迴房,默讀這一路來所記佛經。等到晚飯時分,吃完飯後,又幫忙收拾完,才迴到屋中。這屋中弘土連燈都沒給安排,幸好今晚有月色,能勉強活動。金蟬看左右無人,去找二鼠,卻不見蹤跡,他來到窗前,隻見一輪圓月照在大地,四周殿堂森嚴聳立,靜穆中帶著些涼意,又哪裏有二鼠的影子。
金蟬等了良久,不見小白她們迴來,他心中掂記,等了許久,迷迷糊糊中竟然在床上和衣睡著了。到了第二日清晨,金蟬也未見二鼠蹤影,他也無法去找,隻得按寺內規定誦經拜佛,閑暇時便幫弘土收拾寺內活計。
等到了夜間,仍未見二鼠到來,金蟬心中越發不安,心想等到明天我就與弘雲師兄前去辭別,到外麵找地方去,不知她們兩個能不能在我離寺前找到我。
正當金蟬著急之際,忽覺床下有動靜,借著月色一看,卻是二鼠。金蟬又驚又喜,忙問道:“這一天你們去那裏了,沒惹事罷?”
小黑隻是嘻嘻地笑不語,小白支吾了一下,才迴道:“金蟬大哥,我們沒事。”
金蟬向來知道小白聽話,卻見她說話猶豫,於是怒道:“明天咱們就走了,你們倆個若是不聽話胡來的話,明日我走時,就不帶著你們了。”
小黑聽他這樣說,偷偷用耗子話笑道,“明日隻怕你走不了了。”
小白聽了忙掐了小黑一下,在一旁溫語道:“金蟬大哥,我們真是偷著在寺中轉了轉,沒有和尚看到我們。好了,你太累了,快休息吧,我帶小黑找肅靜地方待著去了。”說完二鼠一個轉身,就不見了,
金蟬搖了搖頭,也不知自己與這二鼠如此胡鬧,佛祖是否怪罪,但要讓他棄二鼠不顧,卻心中不舍,這一路來有她們相伴,感覺很是溫馨,不知不覺中對二鼠有了夥伴之情,他又是天生一副菩薩心腸,要讓他硬下心來,棄二鼠不顧,卻是萬難。金蟬想了一會,不知不覺間已悄然入睡。
(本章完)
不一會,弘雲與一個胖胖的大和尚一同出來。那大和尚見金蟬如此模樣,微微一笑,也不打招唿,徑走到山門口,先望了望金蟬的包袱,才轉過身來,坐到金蟬身旁一側的椅子上。
金蟬見他過來,知是管事和尚。忙在他在將坐尚未坐下時,趕緊施禮道:“頂禮大師父。”
那弘雲在旁說道:“金蟬師弟,這是我們白馬寺掌事悟塵師叔。”
金蟬聽了忙又說道:“頂禮悟塵師父。”
那胖和尚見他年紀如此小,卻懂禮守規,這佛門規矩,行的是有板有眼。不禁笑道:“我適才聽弘光言道,你是悟遠師兄的師侄?”
金蟬趕緊迴答:”正是。“
悟塵又向後坐了坐,靠著椅背後問題:“小和尚何處發腳?”
金蟬答:“自清涼山大孚靈鷲寺來。”
悟塵“喔”了一聲,問道:“小師父是誰?”
“上金下蟬,恩師悟明。”
“你今年多大了?”
“今年十四歲。”
悟塵點了點頭道:“善哉善哉!你年方十四,就自清涼山大孚靈鷲寺到這裏,上千裏地,你是直接到這裏的嗎?”
金蟬惟恭維謹答道:“小僧自大孚靈鷲寺一路北來,本意到冀州延古寺求悟遠方丈拜讀《四十二章經》,不期有事,我需南下,未能讀完,我曾聽悟遠師叔道,他那經是自貴寺得來,故此我又折向洛陽,以求貴寺容我在此掛單,拜讀寶經。不料小僧緣淺,來得不是時候。”
聽了金蟬所說,悟塵點頭道:“那悟遠與我相熟,當年老方丈賜他抄經,我還幫他抄呢!你願在此掛單,眼下卻是不便,今是七月十七,再過十三天,要迎宮裏麵到此弘法,你若願意學習佛法,可先在此休息三天,三天後你先在外麵想法子找個地方休息,等到七月底,弘法諸事完畢後,到時我再與你來意向方丈陳述,待他老人家示下,不知你意下如何。”
金蟬大喜,忙起身施禮道:“多謝悟塵師父,小僧願意,以聽貴寺教誨。”
悟塵聽他如此說,哈哈大笑道,連說金蟬過謙,又對弘雲說道:“弘雲,你且帶他安排一下,他若要拜佛誦經,可以到前麵大殿,但囑他千萬不可到後殿清涼台去就是,監寺悟嚴那我一會去與他說聲便是。”
弘雲一一應了,悟塵起身迴走,弘誌便招唿金蟬與他同去,金蟬又謝了弘光,才拿了東西,一同走進山門,來到天王殿旁。
悟塵站住,招手金蟬過來,待金蟬來到近前,便舉步邁進天王殿內,金蟬不知何意,也與弘誌一同入內,待轉過咧嘴大笑的彌勒佛像背後,悟塵指著一座頭戴鳳翅兜鍪盔,足穿烏雲皂履,身披黃鎖子甲。一手持金剛寶杵扛於肩上,一手叉腰的雄壯武將模樣的立像說到:“金蟬,你可知他否?”
金蟬對像拜了三拜,恭恭敬敬地說道:“我雖未見過此神像,但我曾記得師父說過韋馱菩薩因發大誓願,為修行成佛做護法,護持諸人全部成佛之後,才最後一個成佛。因其韋陀能驅除邪魔外道、保護佛法。於是,韋陀被人們稱為護法菩薩。莫非貴寺在此供的就是韋馱菩薩。”
悟塵點了點頭,說道:“你能再詳細說下他的來曆嗎?”
金蟬道:“我師父說,韋馱菩薩生於農曆六月初三日,常在娑婆世界,擁三洲***,一十八世為將軍身,五十四世為宰相,造亭接眾一百二十所,開井一百三十口,造僧袈裟及碧樹缽八百萬,因發大誓願,為修行成佛做護法,護持諸人全部成佛之後,才最後一個成佛。因其韋陀能驅除邪魔外道、保護佛法。於是,韋陀被人們稱為護法菩薩。”
悟塵笑道:“那這麽說,韋馱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扛於肩上的意思想來你也知道了?”
“小僧知道。”
悟塵歎道:“你年紀輕輕,就懂得這麽多道理,又能有如此恆心毅力,實是我佛門不可多得的良才。可惜這白馬寺是皇家寺廟,受朝廷限製太多,難以廣開善門,大力弘揚佛法,所以當年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觸地而立的像,也是你悟塵師叔走後不久就換了。”
金蟬迴道:“多謝悟嚴師叔,但雲起雲落,緣生緣滅,自有天定,我但行佛事,順其自然就是了。”
悟塵讚道:“著,你小小年紀,能有如此禪性,老僧佩服。又迴首對弘雲道:看來你們要好好向人家學習啊。又對金蟬道,“這一日內,你若有所求,可找弘雲,我尚有事,你們去吧。”
金蟬和弘雲一一應了,施禮告別後,金蟬便隨著弘雲轉過天王殿,來到東首藥師殿下的客舍處,隻見弘雲來到上客堂。到門外敲小板三下。屋內應了一聲,走出一個紅臉和尚,招唿了弘雲,便掛起簾子。
弘雲說道:“弘土師兄,有行腳的師父來了。”
弘土打量了金蟬幾眼,才道:“請進!”
弘雲領金蟬進了堂便道:“禮佛三拜!”
金蟬即把行李放在地上,依言向上三拜。待金蟬拜畢,弘雲又對弘土道:“弘土師兄,掌事悟塵師叔剛剛接見他了,讓我先帶他來此暫住三天。”
“哦。”弘土應了聲,又問道,“監寺悟嚴師伯可知了嗎?三天以上要報悟嚴師伯的。”
弘雲道:“悟塵師叔已允了,今天這一天隻能算是半天,讓他睡上兩夜,第三天他便走,你看算不算不超三天呢?”
弘土一怔,忙道:“是,是,瞧我這記性,要是這樣子,倒是不必通告監寺悟嚴師伯的了。”
弘雲也不理他,轉頭對金蟬說道:“金蟬,你先住在這裏,有什麽事,找弘土師兄安排是了,我去了。”
金蟬忙說:“金蟬送師兄。”
弘雲說:“免送!”說著即往外出去。
弘土見了忙追上去笑道:“弘雲師兄,前些日因要接受皇家上香,悟嚴師伯已命我將外來的和尚一律請走,今這事最好還是師兄與悟塵師叔說聲,這小和尚不算是外來的,我這裏也好安排不是。”
弘雲聽他這麽一說,也迴道:“也好,我自去與悟塵師叔說就是。”
弘土眼見弘雲出了殿門,轉過來身對金蟬,上一眼下一眼打量了一番,道:“小師父法號?”
金蟬應道:“迴弘土師兄,小僧法號金蟬。”
“金蟬?”弘土一屁股坐在床上,又問道:“你自何處來此,能得悟塵師叔親自安排你住?”
金蟬應道:“小僧自清涼山大孚靈鷲寺一路北來,本意到冀州延古寺求悟嚴方丈拜讀《四十二章經》,不期有事,我自南下,未能讀完,我曾聽悟嚴師叔道,他那經是自貴寺得來,故此我又折向洛陽,以求貴寺容我在此掛單,拜讀寶經。幸得悟塵師叔慈悲,許我在此歇腳。”
弘土“噢”了一聲,自語道:“難怪掌事安排你住,原來是這樣。”他想到此,臉色一正,指著屋北首一張床道,“這些屋我都整理好了,你在這張床睡,可得注意幹淨,另外每日早中晚鍾聲響後吃飯,香積廚在對麵廂房,平時隻可在此休息,不可到後麵去。也不能亂動這裏的東西。”說罷也不理金蟬明白否,自便去了。
金蟬送弘土走後,這才來到床前,隻見上麵滿布灰塵,顯是好長時間沒人住了,那裏是弘土說的那般幹淨。但他也不以為意,忙尋來抹布將室內打掃幹淨,這才放好行李,人剛坐在床上,就聽得床下有聲音低低地在叫他,他俯下床來,卻看到二鼠分別伏在他鞋後,正睜著漆黑的眼睛向外望著。
金蟬奇道:“你們是如何進得來的?”
小白見他低頭問話,笑道:“金蟬大哥,我們一直在暗中跟著,你放心好了。”
那小黑道:“金蟬大哥,這寺廟蓋得比延古寺寬敞多了,我們進來都不用鑽洞。”
金蟬忙叮囑道:“如此甚好,你們要小心行事,切不可驚動這裏師父們,這裏是佛門重地,千萬不要褻瀆此地。”
小白聽了忙應了聲是,可小黑卻如未聽見一樣,氣得小白咬了她一下,她才哼了聲算是點頭了。便又問道:“金蟬大哥,我剛聽你和那悟塵老和尚說什麽韋陀手中的杖又舉又放的,是怎麽迴事啊?”
金蟬笑道:“我聽師父言道,韋陀菩薩像若是手中的降魔杵觸地而立,則是暗示這個寺院資金、物資雄厚猶如大地,能夠承受外來僧人在這個寺院掛單常住,但若是韋陀菩薩的降魔杵扛於肩上,則此寺不歡迎外來的僧人在這個寺院掛單常住。”
小黑聽了眼睛一轉道:“難怪那個弘土一口一個監寺悟嚴這麽那麽地,原來是監寺悟嚴把韋陀菩薩的降魔杵給放在肩上了,這樣他好吃獨食了。”
金蟬聽了忙道:“小黑,不要亂講,這裏是皇家寺院,規矩自不比尋常,我能在此歇腳,已是難得了,今吃了飯,養足精神,我們就南去,找個地方等著到七月底再來。”
小白聽了問道:“金蟬大哥,要是到時候他們不給你讀的《四十二章經》怎麽辦?
金蟬歎道:“一切順緣,萬事不可強求。”繼而又伸頭對著床下低聲道,“你們在這裏也要小心,你管好小黑,千萬不可出事。”
小白忙應了聲是。小黑不服還想說什麽,這時聽得外麵鍾聲響起,於是笑道:“金蟬大哥餓了半天了,快去吃飯吧,這裏飯菜還行,就是大師傅口重,有點鹹。”然後一拉小白,二鼠身子一鑽,就此去了。
金蟬取了缽,出門西行,隻見一眾僧人已排好,年長位尊的居前,年少的居後,金蟬也依次站在隊伍最後,放眼望去,隻見弘雲、弘誌也在隊中,弘雲對他點了點頭,並不言語。
這時雲板響起,大眾搭衣魚貫進入齋堂,依序就坐,弘雲站在裏首邊,見金蟬進來,告訴他去最西邊門口處就座,金蟬依言照辦,一會就有一個和尚起腔,眾僧一起齊唱佛偈,金蟬一聽,正是自己曾學過的“供養偈”,暗讚白馬寺號稱第一名寺,果然規矩嚴明,要知他所在的清涼山大孚靈鷲寺,飯前隻是自己默念一下揭齋之咒,而那延古寺就連念都不念,直接吃飯。待“供養偈”念完,那和尚唿了聲開齋,大眾便開始用齋。
整個齋堂雖是眾僧眾多,吃飯卻是非常安靜,金蟬因這一路來未曾吃飯,早已餓的皮包骨,隻是他意誌堅定,才堅持至此。這白馬寺食材又盛,比起延古寺來不可同日而語,是以金蟬吃得大快朵頤,吃完去盛飯,飯桶裏也尚有許多,因此金蟬今日才算得上是吃了一頓飽飯。眼見吃完,忽想起二鼠如何吃飯,又想起小黑說此地菜鹹,心想這裏也難不倒她們,隻是不要被人發覺為好。
吃罷晚飯,金蟬並不離去,而是與香積廚僧眾一同收拾,那香積廚的和尚已聽弘土說了金蟬是外來歇腳的,客氣了幾句,見金蟬態度誠懇,便也不再客氣,任他幫忙。
金蟬手腳麻利,幹完活後,便自行迴房,默讀這一路來所記佛經。等到晚飯時分,吃完飯後,又幫忙收拾完,才迴到屋中。這屋中弘土連燈都沒給安排,幸好今晚有月色,能勉強活動。金蟬看左右無人,去找二鼠,卻不見蹤跡,他來到窗前,隻見一輪圓月照在大地,四周殿堂森嚴聳立,靜穆中帶著些涼意,又哪裏有二鼠的影子。
金蟬等了良久,不見小白她們迴來,他心中掂記,等了許久,迷迷糊糊中竟然在床上和衣睡著了。到了第二日清晨,金蟬也未見二鼠蹤影,他也無法去找,隻得按寺內規定誦經拜佛,閑暇時便幫弘土收拾寺內活計。
等到了夜間,仍未見二鼠到來,金蟬心中越發不安,心想等到明天我就與弘雲師兄前去辭別,到外麵找地方去,不知她們兩個能不能在我離寺前找到我。
正當金蟬著急之際,忽覺床下有動靜,借著月色一看,卻是二鼠。金蟬又驚又喜,忙問道:“這一天你們去那裏了,沒惹事罷?”
小黑隻是嘻嘻地笑不語,小白支吾了一下,才迴道:“金蟬大哥,我們沒事。”
金蟬向來知道小白聽話,卻見她說話猶豫,於是怒道:“明天咱們就走了,你們倆個若是不聽話胡來的話,明日我走時,就不帶著你們了。”
小黑聽他這樣說,偷偷用耗子話笑道,“明日隻怕你走不了了。”
小白聽了忙掐了小黑一下,在一旁溫語道:“金蟬大哥,我們真是偷著在寺中轉了轉,沒有和尚看到我們。好了,你太累了,快休息吧,我帶小黑找肅靜地方待著去了。”說完二鼠一個轉身,就不見了,
金蟬搖了搖頭,也不知自己與這二鼠如此胡鬧,佛祖是否怪罪,但要讓他棄二鼠不顧,卻心中不舍,這一路來有她們相伴,感覺很是溫馨,不知不覺中對二鼠有了夥伴之情,他又是天生一副菩薩心腸,要讓他硬下心來,棄二鼠不顧,卻是萬難。金蟬想了一會,不知不覺間已悄然入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