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嗣……”
兮君喃喃自語,半晌都沒有迴過神來。
——她完全沒有想到……
——霍光居然會如此直截了當地對她說出這樣的話……
其實,兮君是想得太多了。
——事到如今,霍光會顧慮的事情仍然有很多,但是,絕對不包括已然不能起身的皇帝!
——自從上個月,在見霍光時吐了血,劉弗陵便徹底病倒了。當時,他昏迷著,滴水不進了數日,少府太醫傾盡全力,才好容易把他的命搶迴來,但是,自那以後,他的病情就沒有再好轉過……
——這樣的狀況,霍光怎麽可能把劉弗陵當成什麽心腹大患呢?
——不過是因為劉弗陵是天子,一旦他真的做了什麽,又想法傳出寢殿,霍光即使權勢再大,也終究不好處理!
——霍光隻是不願再有麻煩。
因此,很多事情都不與兮君明說的霍光,這一次,很幹脆地把話挑明了。
見兮君仍然一臉的驚訝,似乎並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霍光挑了挑眉,輕笑著再次重複之前說過的話:“中宮在……縣官自不會托予他人。”
這一次,兮君明白了。她垂下頭,輕聲道:“若……上……有詔……當如何?”
霍光的神色淡了一些,頗有幾分漫不經心地道:“縣官寢疾,豈有遺詔?”
盡管心理已經有了一定的猜測,兮君仍然不由一驚。
——宮禁之中,哪怕是至尊,都很少會把話說得很透徹,很多時候,都需要聽的人費心揣摩其中真正的意思。
——今天,霍光的話盡管還不是十分的直白,但是,話中的意思卻是不需要揣摩就能明白的!
……
——皇帝沒有遺詔。
霍光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至於其中的各種細節……
——比如,遺詔的內容,如何處理遺詔、誰處理遺詔……
——他都不關心!
……
兮君垂下眼,半晌才道:“大父……遺詔……亦未必不合大父之意……”
——皇帝的遺詔……
——還有比這個更會讓繼嗣者不被置疑的嗎?
兮君低聲道:“上寢疾已久……”
——不要說天子……就是尋常庶人,哪怕家中貲無一金,也會先將自己的後事安排吧……
——就是沒有家貲,總要置後吧……
——劉弗陵不是暴病,不是意外而卒!
——全天下都知道,皇帝已經病了幾年了!
——這樣的情況……難道那位天子就能什麽都不考慮?
……
——誰相信?!
……
——好吧……就算劉弗陵年輕,不甘心認命,根本不考慮置後之事,難道大漢的公卿百官也都不考慮?
——大漢難道隻是今上的大漢?
——孝文皇帝即位,有司便建言早立太子!
——今上病重已近兩年,居然沒有一個人為此進言……
——難道說所有人都認定了這位天子肯定沒事?!
——誰相信?!
……
兮君抬眼看向霍光,眼中滿是困惑。
——她能想到這些……難道她的外祖父反而想不到?
……
——也許劉弗陵想立的人與霍光完全不同,但是……
——這麽一點小事……並不難解決啊……
……
兮君越想越覺得奇怪,眉頭也漸漸皺了起來。
——她的外祖父……究竟是什麽想法啊……
聽著外孫女不甚明白的話語,霍光卻笑了。
“遺詔所立……”霍光輕笑,“眾臣議立……自是不同。”
兮君一怔。
雖然並不明白霍光說的“不同”究竟是什麽,但是,兮君卻弄清楚了一點——霍光根本不想用遺詔立其屬意的人選!
——可是……為什麽?!
……
又皺了皺眉,再看了看霍光似笑非笑的神色,兮君很謹慎地閉了嘴,沒有再追問下去。
——一時想不通,她可以慢慢想!
——反正,就算皇帝真的想寫出一份遺詔來,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到的!
“我知也。”兮君低聲應了一句。
見兮君應了,霍光也沒有再說什麽,轉而問起兮君在帝寢的起居是否如意,又問了兮君的身體現在如何……等等,兮君也一一答了。
北宮離未央宮並不遠,霍光又是抽空出來的,自然也沒有費事繞道,直接越了馳道,因此,祖孫兩人閑話了一會兒,車便已經進了北闕。
雖然霍光的權勢甚重,但是,乘車入宮門尚可——畢竟有田千秋的先例在——入禁門就不可能了——隻有帝後才有資格在禁中乘車的——霍光也一向不願在這種事逾矩,不過,今日,兮君在車上,霍光也不能讓皇後在禁外出現,因此,入宮之後,他便吩咐馮子都往掖門去。
尋了一處不起眼的掖門,馮子都又安排了一通,才領著倚華到車戶旁稟告。
兮君下輿,向霍光低頭致禮後,便領著倚華進了掖門,有倚華在,也就不虞道路之事了。
掖門外,霍光卻站了好一會兒,目光始終注視著兮君離開的方向,讓馮子都不由奇怪。
“吾君?”又等了一會兒,馮子都忍不住喚了一聲。
霍光沒有看他,神色也沒有變化,不過,他輕輕地說一句話:“中宮問我,為何不用縣官遺詔立嗣。”
馮子都一怔,下意識地反駁:“不妥。為人後者為之子……且……”
話沒有說完,馮子都便迴過神來,連忙肅手低頭,不敢出聲。
——這些……他都懂,他的主人能不懂嗎?
——何必他多言?
霍光點了點頭,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中宮仍當學《禮》。”說著便進了掖門,隨即就有一隊郎官上前護衛。
馮子都沒有跟著霍光進掖門,轉身就上了馬車,驅車出宮。
宮中皆知帝後不睦,因此,皇後在帝寢侍奉了一個月,所有人都暗暗稱奇,也正是因此,兮君一出去就大半天,也沒有幾個人奇怪。
——難道不讓皇後散心嗎?
因此,當兮君有些忐忑地迴到溫室殿時,她才發現,根本沒有人敢多問她一個字。
——她畢竟是皇後,是小君。
——盡管這位皇後一貫溫和,但是,誰又敢真的去試一試皇後的心性究竟如何呢?
事實上,連劉弗陵也沒有在意兮君的外出——不是不在意,而是因為他之前服了藥便睡著了,直到兮君返迴,也沒有醒。
往帝寢走了一趟,出了內臥,兮君便在內戶外駐足,思忖了好一會兒,才對身邊跟著的倚華道:“宦者終是男子,侍奉多有不足,詔掖庭調宮婢上殿侍使。”
倚華一怔,並沒有立刻應聲,反而猶豫地勸了一句:“大將軍前有令……”
——倚華說的是那道“禁內後宮皆不得幸上”的命令。
兮君看了長禦一眼,神色十分古怪,半晌才道:“……上……今……如何幸?”
——劉弗陵如今連清醒的時間都少得很……
兮君嘲諷地笑了笑:“我何以言宮婢?宮人……何人願來?”
——在禁中、後宮侍使與在帝寢侍使完全不同。
——一般來說,自然是在帝寢侍使的身份更高一些,也有的是人願意來,但是,這會兒,隻怕沒有哪個宮人會願意來的。
——皇帝崩,除非有詔,否則,近臣皆須守陵;後宮之中,皇太後移駕長樂宮,諸侯王母可之國,其他女子同樣也隻有帝陵一個去處。
——連郎官與後宮女爵都是如此,那些曾經近身侍奉皇帝的宮人又如何例外?
——當然,她們比後宮幸運,仍可以嫁人,但是,誰願意在荒涼的帝陵虛耗青春?
倚華沒有再多說什麽,低著頭應了一聲:“諾。”
——宮婢不比宮人,皆是年長已婚之女,若是真的受幸,那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這個道理,兮君明白,倚華明白,劉弗陵如何能不明白?因此,當天晡時,醒過來的天子看著新調來的宮婢,臉色極其難看,瞪著自己的皇後看了好一會兒,才疲憊地擺了擺手。
——他是真的無可奈何。
盡管如此,等到皇後侍奉用膳時,劉弗陵仍然輕聲對皇後說了一句:“皇後甚善……”
兮君沒有接話,又舉箸挾了一份菜,便退到一旁,讓宮婢繼續侍奉。
此時此刻,劉弗陵縱然有心,也無力再與兮君計較了。事實上,還沒有吃幾口,劉弗陵便推開了宮婢,示意侍臣撤去食案。
——他是吃不下,也不想吃了……
兮君已經在殿上侍奉了一個多月,自然知道劉弗陵的情況,因此,也沒有多勸,便讓宦者撤了食案,倒是讓新來的宮婢吃了一驚,不過,當著帝後的麵,宮婢們再吃驚也不會多說一個字的。
等劉弗陵服了當天的最後一劑藥,兮君便領著中宮諸人離開天子內臥,返迴自己臨時起居的側殿。
因為劉弗陵的重病,帝後二人雖然疏離依舊,但是,到底不會再有什麽讓人心驚的衝突了。
日子就這麽平淡地過去。
除夕、立春、朝會……
幾乎是一轉眼便到了二月,兮君幾乎要將霍光的那些話都給忘了。
也許是春暖花開的確宜人,仲春時節,劉弗陵的精神也好了很多。
這一日,用了晝食,等著服藥的時候,劉弗陵讓人開了窗,倚著憑幾默默地看著窗外。
兮君坐在床邊,把玩著自己腰間的玉飾,安靜地陪著。過了一會兒,她忽然就聽到了劉弗陵的呢喃低語,她不由詫異地抬頭,卻見劉弗陵也看了過來,帶著一絲虛弱的笑容對她道:“皇後……朕欲聞《黃鵠歌》……”
兮君一怔,卻明白了這位天子方才呢喃的是什麽。
——“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顧菲薄,愧爾嘉祥。”
——這位天子自作的《黃鵠歌》……(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兮君喃喃自語,半晌都沒有迴過神來。
——她完全沒有想到……
——霍光居然會如此直截了當地對她說出這樣的話……
其實,兮君是想得太多了。
——事到如今,霍光會顧慮的事情仍然有很多,但是,絕對不包括已然不能起身的皇帝!
——自從上個月,在見霍光時吐了血,劉弗陵便徹底病倒了。當時,他昏迷著,滴水不進了數日,少府太醫傾盡全力,才好容易把他的命搶迴來,但是,自那以後,他的病情就沒有再好轉過……
——這樣的狀況,霍光怎麽可能把劉弗陵當成什麽心腹大患呢?
——不過是因為劉弗陵是天子,一旦他真的做了什麽,又想法傳出寢殿,霍光即使權勢再大,也終究不好處理!
——霍光隻是不願再有麻煩。
因此,很多事情都不與兮君明說的霍光,這一次,很幹脆地把話挑明了。
見兮君仍然一臉的驚訝,似乎並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霍光挑了挑眉,輕笑著再次重複之前說過的話:“中宮在……縣官自不會托予他人。”
這一次,兮君明白了。她垂下頭,輕聲道:“若……上……有詔……當如何?”
霍光的神色淡了一些,頗有幾分漫不經心地道:“縣官寢疾,豈有遺詔?”
盡管心理已經有了一定的猜測,兮君仍然不由一驚。
——宮禁之中,哪怕是至尊,都很少會把話說得很透徹,很多時候,都需要聽的人費心揣摩其中真正的意思。
——今天,霍光的話盡管還不是十分的直白,但是,話中的意思卻是不需要揣摩就能明白的!
……
——皇帝沒有遺詔。
霍光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至於其中的各種細節……
——比如,遺詔的內容,如何處理遺詔、誰處理遺詔……
——他都不關心!
……
兮君垂下眼,半晌才道:“大父……遺詔……亦未必不合大父之意……”
——皇帝的遺詔……
——還有比這個更會讓繼嗣者不被置疑的嗎?
兮君低聲道:“上寢疾已久……”
——不要說天子……就是尋常庶人,哪怕家中貲無一金,也會先將自己的後事安排吧……
——就是沒有家貲,總要置後吧……
——劉弗陵不是暴病,不是意外而卒!
——全天下都知道,皇帝已經病了幾年了!
——這樣的情況……難道那位天子就能什麽都不考慮?
……
——誰相信?!
……
——好吧……就算劉弗陵年輕,不甘心認命,根本不考慮置後之事,難道大漢的公卿百官也都不考慮?
——大漢難道隻是今上的大漢?
——孝文皇帝即位,有司便建言早立太子!
——今上病重已近兩年,居然沒有一個人為此進言……
——難道說所有人都認定了這位天子肯定沒事?!
——誰相信?!
……
兮君抬眼看向霍光,眼中滿是困惑。
——她能想到這些……難道她的外祖父反而想不到?
……
——也許劉弗陵想立的人與霍光完全不同,但是……
——這麽一點小事……並不難解決啊……
……
兮君越想越覺得奇怪,眉頭也漸漸皺了起來。
——她的外祖父……究竟是什麽想法啊……
聽著外孫女不甚明白的話語,霍光卻笑了。
“遺詔所立……”霍光輕笑,“眾臣議立……自是不同。”
兮君一怔。
雖然並不明白霍光說的“不同”究竟是什麽,但是,兮君卻弄清楚了一點——霍光根本不想用遺詔立其屬意的人選!
——可是……為什麽?!
……
又皺了皺眉,再看了看霍光似笑非笑的神色,兮君很謹慎地閉了嘴,沒有再追問下去。
——一時想不通,她可以慢慢想!
——反正,就算皇帝真的想寫出一份遺詔來,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到的!
“我知也。”兮君低聲應了一句。
見兮君應了,霍光也沒有再說什麽,轉而問起兮君在帝寢的起居是否如意,又問了兮君的身體現在如何……等等,兮君也一一答了。
北宮離未央宮並不遠,霍光又是抽空出來的,自然也沒有費事繞道,直接越了馳道,因此,祖孫兩人閑話了一會兒,車便已經進了北闕。
雖然霍光的權勢甚重,但是,乘車入宮門尚可——畢竟有田千秋的先例在——入禁門就不可能了——隻有帝後才有資格在禁中乘車的——霍光也一向不願在這種事逾矩,不過,今日,兮君在車上,霍光也不能讓皇後在禁外出現,因此,入宮之後,他便吩咐馮子都往掖門去。
尋了一處不起眼的掖門,馮子都又安排了一通,才領著倚華到車戶旁稟告。
兮君下輿,向霍光低頭致禮後,便領著倚華進了掖門,有倚華在,也就不虞道路之事了。
掖門外,霍光卻站了好一會兒,目光始終注視著兮君離開的方向,讓馮子都不由奇怪。
“吾君?”又等了一會兒,馮子都忍不住喚了一聲。
霍光沒有看他,神色也沒有變化,不過,他輕輕地說一句話:“中宮問我,為何不用縣官遺詔立嗣。”
馮子都一怔,下意識地反駁:“不妥。為人後者為之子……且……”
話沒有說完,馮子都便迴過神來,連忙肅手低頭,不敢出聲。
——這些……他都懂,他的主人能不懂嗎?
——何必他多言?
霍光點了點頭,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中宮仍當學《禮》。”說著便進了掖門,隨即就有一隊郎官上前護衛。
馮子都沒有跟著霍光進掖門,轉身就上了馬車,驅車出宮。
宮中皆知帝後不睦,因此,皇後在帝寢侍奉了一個月,所有人都暗暗稱奇,也正是因此,兮君一出去就大半天,也沒有幾個人奇怪。
——難道不讓皇後散心嗎?
因此,當兮君有些忐忑地迴到溫室殿時,她才發現,根本沒有人敢多問她一個字。
——她畢竟是皇後,是小君。
——盡管這位皇後一貫溫和,但是,誰又敢真的去試一試皇後的心性究竟如何呢?
事實上,連劉弗陵也沒有在意兮君的外出——不是不在意,而是因為他之前服了藥便睡著了,直到兮君返迴,也沒有醒。
往帝寢走了一趟,出了內臥,兮君便在內戶外駐足,思忖了好一會兒,才對身邊跟著的倚華道:“宦者終是男子,侍奉多有不足,詔掖庭調宮婢上殿侍使。”
倚華一怔,並沒有立刻應聲,反而猶豫地勸了一句:“大將軍前有令……”
——倚華說的是那道“禁內後宮皆不得幸上”的命令。
兮君看了長禦一眼,神色十分古怪,半晌才道:“……上……今……如何幸?”
——劉弗陵如今連清醒的時間都少得很……
兮君嘲諷地笑了笑:“我何以言宮婢?宮人……何人願來?”
——在禁中、後宮侍使與在帝寢侍使完全不同。
——一般來說,自然是在帝寢侍使的身份更高一些,也有的是人願意來,但是,這會兒,隻怕沒有哪個宮人會願意來的。
——皇帝崩,除非有詔,否則,近臣皆須守陵;後宮之中,皇太後移駕長樂宮,諸侯王母可之國,其他女子同樣也隻有帝陵一個去處。
——連郎官與後宮女爵都是如此,那些曾經近身侍奉皇帝的宮人又如何例外?
——當然,她們比後宮幸運,仍可以嫁人,但是,誰願意在荒涼的帝陵虛耗青春?
倚華沒有再多說什麽,低著頭應了一聲:“諾。”
——宮婢不比宮人,皆是年長已婚之女,若是真的受幸,那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這個道理,兮君明白,倚華明白,劉弗陵如何能不明白?因此,當天晡時,醒過來的天子看著新調來的宮婢,臉色極其難看,瞪著自己的皇後看了好一會兒,才疲憊地擺了擺手。
——他是真的無可奈何。
盡管如此,等到皇後侍奉用膳時,劉弗陵仍然輕聲對皇後說了一句:“皇後甚善……”
兮君沒有接話,又舉箸挾了一份菜,便退到一旁,讓宮婢繼續侍奉。
此時此刻,劉弗陵縱然有心,也無力再與兮君計較了。事實上,還沒有吃幾口,劉弗陵便推開了宮婢,示意侍臣撤去食案。
——他是吃不下,也不想吃了……
兮君已經在殿上侍奉了一個多月,自然知道劉弗陵的情況,因此,也沒有多勸,便讓宦者撤了食案,倒是讓新來的宮婢吃了一驚,不過,當著帝後的麵,宮婢們再吃驚也不會多說一個字的。
等劉弗陵服了當天的最後一劑藥,兮君便領著中宮諸人離開天子內臥,返迴自己臨時起居的側殿。
因為劉弗陵的重病,帝後二人雖然疏離依舊,但是,到底不會再有什麽讓人心驚的衝突了。
日子就這麽平淡地過去。
除夕、立春、朝會……
幾乎是一轉眼便到了二月,兮君幾乎要將霍光的那些話都給忘了。
也許是春暖花開的確宜人,仲春時節,劉弗陵的精神也好了很多。
這一日,用了晝食,等著服藥的時候,劉弗陵讓人開了窗,倚著憑幾默默地看著窗外。
兮君坐在床邊,把玩著自己腰間的玉飾,安靜地陪著。過了一會兒,她忽然就聽到了劉弗陵的呢喃低語,她不由詫異地抬頭,卻見劉弗陵也看了過來,帶著一絲虛弱的笑容對她道:“皇後……朕欲聞《黃鵠歌》……”
兮君一怔,卻明白了這位天子方才呢喃的是什麽。
——“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顧菲薄,愧爾嘉祥。”
——這位天子自作的《黃鵠歌》……(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