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延尉獄?”公孫遺吃驚地反問,“獄?”
馮子都點頭確認:“廷尉——獄!”
公孫遺開始同情河南太守了。
——下廷尉獄與下廷尉的意義完全不同。
秦以法國立國,漢承秦製,可以說,漢在處置違法問題上是有一套很成熟的製度。
以官吏來說,一旦被人告發,那麽,一般就會交給相應的部門進行調查,也就是常見的“事下有司”,之後,相應的部門就會開始調查,也就是“案”、,如果被告發的這個官員的級足夠——從孝文皇帝時開始,也就是秩位在二千石以上——那麽,一般來說,除非是像周勃被告發謀反那樣倒黴,被孝文皇帝直接下獄案驗,這個官員是不會直接被訊問,當然也不會被收捕下獄,相關部門隻會調查相關的證人、搜集相應的證據。如果最後,證實這個官員確實有罪——不管是不是之前告發的罪行——調查者才會向有相應的負責處罰、審判該官員的部門指控這個官員的罪行,也就是“舉”,這個過程合稱“案舉”,也可以更簡單地用一個字概括——“劾”。
因此,一旦案舉,有了劾章,按製,接下來就是正常的刑罰程序。
——逮捕、驗治、訊鞠、論報了。
事實上,對官員來說,案舉結束,在犯罪事實上已經是無可辯解了,因此,根本不需要再對其本人進行訊問了。
——為什麽二千石有罪先請是優待?
——既然已經認定有罪了,那麽由上直接裁決,顯然比再去獄中經受那些繁瑣的程序要舒服不少。
當然,一般來說,皇帝要麽不理會劾章,要麽直接裁決,要麽下廷尉,要麽朝會公議。前兩種情況自然不必多說,後兩種情況,卻又不同。
——朝會公議不可能久議不決,結果也會很快出來,下廷尉……就一項一項慢慢來吧!
——奏請逮捕,下獄,驗,訊鞠,論報……
——總而言之,真的下廷尉獄,想出來就不容易了!
——而且,一旦下獄,獄吏隻是驗問還算好的,若是遇上窮治之徒,用刑驗治……
更重要的是,霍光是將魏相下廷尉獄。
——不隻是把案子交給廷尉去辦,而且是直接將魏相下獄!
——這已經變相地表明霍光的態度了!
——廷尉將如何治獄簡直是顯而易見!
公孫遺不能不同情魏相。
——搞不好,賊殺不辜就隻是罪名之一了!
——還是相對較輕的罪名!
******
大將軍幕府的北堂內室,馮子都拿著霍光的命令退下之後,室內就隻剩下霍光與劉病已了。
——霍光匆匆從未央宮出來,就是因為他之前就安排了劉病已今日來見他。
雖然出了一點意外的事情,但是,那點事情顯然還不到讓霍光改主意的地步,因此,劉病已仍然見到了霍光。
與公孫遺一樣,劉病已對霍光方才的決定也很奇怪。
——上一次霍光直接將人下獄,還是元鳳三年的侯史吳案發之後,丞相擅召中二千石以下,霍光大怒之下,將廷尉王產與少府徐仁等直接下獄,隨後窮治罪名,竟至不道。
——但是,那與元鳳元年的謀反案一樣,是特例!
霍光一向重法,行事更是鮮少逾越……
——那位河南太守做了什麽?
劉病已十分疑惑。
“河南太守……大人欲興獄?”劉病已隻能這樣猜測。
發了那份文書,霍光的怒意稍平,因此,他挑了挑眉,反問劉病已:“曾孫何以如此慮?河南太守無大罪乎?”
對霍光的質問,劉病已並未怯場,反而笑了笑,才迴答霍光:“洛陽有武庫,敖倉。河南何其重也,大人豈能不托以腹心?”
霍光一怔,隨即就聽劉病已徐徐言道:“既是大人信重之人,又豈會輕易下獄?當是其另涉大獄……”
——就像王平、徐仁、賈勝胡。
——除了徐仁,從軍正遷為廷尉的王平是霍光得用之人,賈勝胡能任左馮翊,以三輔之重,自然也不可能與霍光毫無幹係。
——隻是當時的情況,容不得霍光保全他們。
也是因那件事,劉病已對霍光的敬畏之心又多了一分——該狠的時候,霍光絕對不會有一絲心軟!
不過,劉病已也隻是多了一分的敬畏——那種需要霍光狠心的時候,畢竟是不多的,一直以來,霍光對自己的親信談不上縱容,但是,該給的優容、獎賞也從沒有少過。
最重要的是,劉病已絲毫不認為,以自己的身份,會有什麽機會遇上霍光的狠心。
因此,最初的驚懼過後,劉病已麵對霍光時,態度並沒有絲毫的改變。
此時,聽到劉病已的解釋,霍光便笑了,等他說完,這位當朝大司馬大將軍便笑道:“曾孫知道,數月前,洛陽武庫令去官還長安,自言太守治郡嚴,恐久居其位,難免獲罪,故自免。”
劉病已頓時皺眉。
“大人……”
霍光擺手示意他稍待,隨即才道:“洛陽武庫令乃故丞相田氏之子。”
劉病已恍然大悟,卻還是不悅:“治郡嚴即恐落罪?莫非太守為酷烈窮治之輩?”
——若非如此,便是那位洛陽武庫令自己有問題!
霍光搖頭:“河南太守為郡吏而受舉賢良,執法雖嚴,卻非窮治刻深之人。”
“既然如此,大人何以責河南太守?”劉病已更加奇怪了。
——明明是那位洛陽武庫令的錯嘛!
霍光笑了笑,卻沒有解釋,而是道:“曾孫不妨三思之。”
——這是要他自己想了。
劉病已不禁皺眉,霍光失笑,給了提示:“曾孫隻思一事——何謂恩威?下次來見,與我分說。”
劉病已恭敬地應了下來,隨後才問霍光:“大人召我……”
沒等他問出口,霍光已經擺了擺手:“掖庭令與我言,曾孫已不去複家?”
劉病已點頭:“複公雲,我已學成,且先生欲還東海。”
——複中翁的年紀實在是大了,對再居於長安也沒有什麽興趣,便一心想著落葉歸根。
霍光點了點頭,隨即問道:“既然如此,曾孫可有打算?”
話到這兒,劉病已已經知道,霍光相召是為了安排他接下來的生活吧。
劉病已有些茫然,卻還是實話實說:“我本欲謀為吏……”
——出宮以後的生活讓他覺得十分平靜,更是讓他覺得,那樣一直生活下去……也沒有不好的。
——因此,他也開始考慮生活的現實。
——為吏……入仕……顯然最好的……
——可是……
劉病已沒有說下去,隻是沮喪地垂下頭。
霍光看著劉病已的模樣,不禁失笑。
“大人!”劉病已不太高興地喚了一聲,隨即,還是帶著幾分不甘追問:“我不可為吏?”
霍光點頭。看著劉病已的時候,他的眼神又深了幾分。
劉病已歎了一口氣,卻沒有再堅持。
——他想為吏倒不是為了謀生,而是想找點事情做了。
——隨著年歲的增長,之前的同齡人都陸續地成家立業了。
——他縱然是不愁吃喝,也不能無所事事吧……
不過,劉病已很清楚,既然張賀與霍光都明確表示了不可,他也就不必再指望了。
“曾孫可是覺得空閑太過?”霍光輕笑。
——他也有經曆劉病已這般的年紀,當時,他是郎官,卻同樣是無所事事。
——大司馬驃騎將軍的弟弟,冠軍侯唯一的霍氏親人……
——當時的他可比劉病已現在更加悠閑。
——他的兄長從一開始就表了態,將他納羽翼之下,自郎中令以下,誰敢輕慢他?冠軍侯的第中沒有女君,主君又經常不在,更是發了話,家中錢物隨他用。
——最初的緊張不安過後,他著實是過了一陣紈絝子弟的日子。
——那種日子……別人看著羨慕,身處其中……那真的是無聊極了……
——後來……皇太子外就傅……他也就跟著收斂……
想到往事,霍光有些懷念,一迴神看到認真點頭的劉病已,霍光不由悵然歎息,隨後,連忙定了定神,對劉病已道:“曾孫如今為關內侯,可會朝請。”
劉病已一怔:“朝請?”
——周禮,諸侯見天子,春朝秋覲,漢則改為春朝秋請,也就是諸侯見天子,春季見稱為朝,秋季見稱為請。
——隻是稱唿。
——不過,那是對諸侯王而言的,對一般人來班說,所謂的“朝請”就是朝會。
……
——這是讓他參加朝會?
劉病已不能不疑惑,隨即便心驚不已。
然而,沒等他想明白,霍光便再次開口,卻是道:“曾孫屬親,以宗室奉朝請,亦在情理之中。”
劉病已皺了皺眉,最後還是看向霍光,道:“宗室會朝請有製……”
——雖然宗室有權奉朝請,但是,王侯不能擅自離國,春朝秋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參加的,尋常宗室,誰又有興趣去參加與自己無關的朝請呢?再者還有門籍與殿中班序的問題,怎麽都不可能讓宗室隨意參加的。一般來說,都是需要宗正事先安排的。(注)
——而且,就是參加朝會,以他的身份,也隻是聽一聽罷了!
注:純屬易楚的個人發揮,無資料支持。(未完待續。)
馮子都點頭確認:“廷尉——獄!”
公孫遺開始同情河南太守了。
——下廷尉獄與下廷尉的意義完全不同。
秦以法國立國,漢承秦製,可以說,漢在處置違法問題上是有一套很成熟的製度。
以官吏來說,一旦被人告發,那麽,一般就會交給相應的部門進行調查,也就是常見的“事下有司”,之後,相應的部門就會開始調查,也就是“案”、,如果被告發的這個官員的級足夠——從孝文皇帝時開始,也就是秩位在二千石以上——那麽,一般來說,除非是像周勃被告發謀反那樣倒黴,被孝文皇帝直接下獄案驗,這個官員是不會直接被訊問,當然也不會被收捕下獄,相關部門隻會調查相關的證人、搜集相應的證據。如果最後,證實這個官員確實有罪——不管是不是之前告發的罪行——調查者才會向有相應的負責處罰、審判該官員的部門指控這個官員的罪行,也就是“舉”,這個過程合稱“案舉”,也可以更簡單地用一個字概括——“劾”。
因此,一旦案舉,有了劾章,按製,接下來就是正常的刑罰程序。
——逮捕、驗治、訊鞠、論報了。
事實上,對官員來說,案舉結束,在犯罪事實上已經是無可辯解了,因此,根本不需要再對其本人進行訊問了。
——為什麽二千石有罪先請是優待?
——既然已經認定有罪了,那麽由上直接裁決,顯然比再去獄中經受那些繁瑣的程序要舒服不少。
當然,一般來說,皇帝要麽不理會劾章,要麽直接裁決,要麽下廷尉,要麽朝會公議。前兩種情況自然不必多說,後兩種情況,卻又不同。
——朝會公議不可能久議不決,結果也會很快出來,下廷尉……就一項一項慢慢來吧!
——奏請逮捕,下獄,驗,訊鞠,論報……
——總而言之,真的下廷尉獄,想出來就不容易了!
——而且,一旦下獄,獄吏隻是驗問還算好的,若是遇上窮治之徒,用刑驗治……
更重要的是,霍光是將魏相下廷尉獄。
——不隻是把案子交給廷尉去辦,而且是直接將魏相下獄!
——這已經變相地表明霍光的態度了!
——廷尉將如何治獄簡直是顯而易見!
公孫遺不能不同情魏相。
——搞不好,賊殺不辜就隻是罪名之一了!
——還是相對較輕的罪名!
******
大將軍幕府的北堂內室,馮子都拿著霍光的命令退下之後,室內就隻剩下霍光與劉病已了。
——霍光匆匆從未央宮出來,就是因為他之前就安排了劉病已今日來見他。
雖然出了一點意外的事情,但是,那點事情顯然還不到讓霍光改主意的地步,因此,劉病已仍然見到了霍光。
與公孫遺一樣,劉病已對霍光方才的決定也很奇怪。
——上一次霍光直接將人下獄,還是元鳳三年的侯史吳案發之後,丞相擅召中二千石以下,霍光大怒之下,將廷尉王產與少府徐仁等直接下獄,隨後窮治罪名,竟至不道。
——但是,那與元鳳元年的謀反案一樣,是特例!
霍光一向重法,行事更是鮮少逾越……
——那位河南太守做了什麽?
劉病已十分疑惑。
“河南太守……大人欲興獄?”劉病已隻能這樣猜測。
發了那份文書,霍光的怒意稍平,因此,他挑了挑眉,反問劉病已:“曾孫何以如此慮?河南太守無大罪乎?”
對霍光的質問,劉病已並未怯場,反而笑了笑,才迴答霍光:“洛陽有武庫,敖倉。河南何其重也,大人豈能不托以腹心?”
霍光一怔,隨即就聽劉病已徐徐言道:“既是大人信重之人,又豈會輕易下獄?當是其另涉大獄……”
——就像王平、徐仁、賈勝胡。
——除了徐仁,從軍正遷為廷尉的王平是霍光得用之人,賈勝胡能任左馮翊,以三輔之重,自然也不可能與霍光毫無幹係。
——隻是當時的情況,容不得霍光保全他們。
也是因那件事,劉病已對霍光的敬畏之心又多了一分——該狠的時候,霍光絕對不會有一絲心軟!
不過,劉病已也隻是多了一分的敬畏——那種需要霍光狠心的時候,畢竟是不多的,一直以來,霍光對自己的親信談不上縱容,但是,該給的優容、獎賞也從沒有少過。
最重要的是,劉病已絲毫不認為,以自己的身份,會有什麽機會遇上霍光的狠心。
因此,最初的驚懼過後,劉病已麵對霍光時,態度並沒有絲毫的改變。
此時,聽到劉病已的解釋,霍光便笑了,等他說完,這位當朝大司馬大將軍便笑道:“曾孫知道,數月前,洛陽武庫令去官還長安,自言太守治郡嚴,恐久居其位,難免獲罪,故自免。”
劉病已頓時皺眉。
“大人……”
霍光擺手示意他稍待,隨即才道:“洛陽武庫令乃故丞相田氏之子。”
劉病已恍然大悟,卻還是不悅:“治郡嚴即恐落罪?莫非太守為酷烈窮治之輩?”
——若非如此,便是那位洛陽武庫令自己有問題!
霍光搖頭:“河南太守為郡吏而受舉賢良,執法雖嚴,卻非窮治刻深之人。”
“既然如此,大人何以責河南太守?”劉病已更加奇怪了。
——明明是那位洛陽武庫令的錯嘛!
霍光笑了笑,卻沒有解釋,而是道:“曾孫不妨三思之。”
——這是要他自己想了。
劉病已不禁皺眉,霍光失笑,給了提示:“曾孫隻思一事——何謂恩威?下次來見,與我分說。”
劉病已恭敬地應了下來,隨後才問霍光:“大人召我……”
沒等他問出口,霍光已經擺了擺手:“掖庭令與我言,曾孫已不去複家?”
劉病已點頭:“複公雲,我已學成,且先生欲還東海。”
——複中翁的年紀實在是大了,對再居於長安也沒有什麽興趣,便一心想著落葉歸根。
霍光點了點頭,隨即問道:“既然如此,曾孫可有打算?”
話到這兒,劉病已已經知道,霍光相召是為了安排他接下來的生活吧。
劉病已有些茫然,卻還是實話實說:“我本欲謀為吏……”
——出宮以後的生活讓他覺得十分平靜,更是讓他覺得,那樣一直生活下去……也沒有不好的。
——因此,他也開始考慮生活的現實。
——為吏……入仕……顯然最好的……
——可是……
劉病已沒有說下去,隻是沮喪地垂下頭。
霍光看著劉病已的模樣,不禁失笑。
“大人!”劉病已不太高興地喚了一聲,隨即,還是帶著幾分不甘追問:“我不可為吏?”
霍光點頭。看著劉病已的時候,他的眼神又深了幾分。
劉病已歎了一口氣,卻沒有再堅持。
——他想為吏倒不是為了謀生,而是想找點事情做了。
——隨著年歲的增長,之前的同齡人都陸續地成家立業了。
——他縱然是不愁吃喝,也不能無所事事吧……
不過,劉病已很清楚,既然張賀與霍光都明確表示了不可,他也就不必再指望了。
“曾孫可是覺得空閑太過?”霍光輕笑。
——他也有經曆劉病已這般的年紀,當時,他是郎官,卻同樣是無所事事。
——大司馬驃騎將軍的弟弟,冠軍侯唯一的霍氏親人……
——當時的他可比劉病已現在更加悠閑。
——他的兄長從一開始就表了態,將他納羽翼之下,自郎中令以下,誰敢輕慢他?冠軍侯的第中沒有女君,主君又經常不在,更是發了話,家中錢物隨他用。
——最初的緊張不安過後,他著實是過了一陣紈絝子弟的日子。
——那種日子……別人看著羨慕,身處其中……那真的是無聊極了……
——後來……皇太子外就傅……他也就跟著收斂……
想到往事,霍光有些懷念,一迴神看到認真點頭的劉病已,霍光不由悵然歎息,隨後,連忙定了定神,對劉病已道:“曾孫如今為關內侯,可會朝請。”
劉病已一怔:“朝請?”
——周禮,諸侯見天子,春朝秋覲,漢則改為春朝秋請,也就是諸侯見天子,春季見稱為朝,秋季見稱為請。
——隻是稱唿。
——不過,那是對諸侯王而言的,對一般人來班說,所謂的“朝請”就是朝會。
……
——這是讓他參加朝會?
劉病已不能不疑惑,隨即便心驚不已。
然而,沒等他想明白,霍光便再次開口,卻是道:“曾孫屬親,以宗室奉朝請,亦在情理之中。”
劉病已皺了皺眉,最後還是看向霍光,道:“宗室會朝請有製……”
——雖然宗室有權奉朝請,但是,王侯不能擅自離國,春朝秋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參加的,尋常宗室,誰又有興趣去參加與自己無關的朝請呢?再者還有門籍與殿中班序的問題,怎麽都不可能讓宗室隨意參加的。一般來說,都是需要宗正事先安排的。(注)
——而且,就是參加朝會,以他的身份,也隻是聽一聽罷了!
注:純屬易楚的個人發揮,無資料支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