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屋漏偏逢連夜雨啊~~~~昨天是我的受難日!!!白天發布解禁出問題,好容易快碼出新章了,晚上洗澡居然在浴室滑倒~~~當時沒感覺,今天一早,全身都疼,還有多處淤血淤青~~~~天啊~~~)
始元五年六月辛醜,車騎將軍上官安以皇後父封桑樂侯,一千五百戶。
漢興,呂氏外戚與高帝定天下,封侯者唯二人,皆因功敘爵,因此高帝可以盟誓:“非劉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正是因此,高後欲以王爵封諸呂時,王陵當廷力爭;孝景因母命欲封侯於王信時,條侯犯顏直諫,雖然這兩人都因此被黜,可是,之後,薄昭、竇嬰、衛青、霍去病、霍光、上官桀等人,以功受爵,封土列侯。當然,自高帝起,皇後父據《春秋》褒紀之義,帝舅緣《大雅》申伯之意,皆得以封侯,但是,自薄氏以下,曆代皇後之父,皆是身後追贈。
可以說,除呂後之父外,上官安是第一位立茅受封的皇後之父。
一門兩侯,雖比不得昔日竇、王、衛三家舊事,但是,說當朝第一家,卻是當之無愧的。
上官安幾乎飄飄然了。
“現在內外都知,車騎將軍受賜殿中,結束後對賓客言:‘與我婿飲,大樂!見其服飾,使人歸欲自燒物!’不敬若此……絕非中宮之幸!”倚華跪在幄帳外,在那一聲聲支離破碎的拔弦清響中低聲稟報。
病愈之後,年幼的皇後忽然愛上了絲弦樂器,每日裏,琴、瑟、箏三樣輪著學,沉迷的樣子讓人看著格外不安。
繡幄之中,纖細的手指挑動絲弦,因徵位的不同而發出或高或低的音調,年幼的皇後側耳傾聽,神色十分專注,仿佛天地間隻剩下她與手中的絲弦。
“中宮……”倚華再次出聲輕喚。
這一次,皇後終於出聲,卻是十分淡漠的聲音:“長禦告訴我這些……又有什麽用呢?”
倚華無言以對。
“我的父親……我能如何?”年幼的皇後淡淡地問道,困惑,而非無奈。
——上官安可會聽得進年幼弱女的勸諫?
倚華無奈地低歎,卻不得不提醒年幼的皇後:“中宮,外戚與宮中相輔相成,素來沒有外戚敗、宮中安或者宮中失聖眷,外戚仍安然的……中宮固然勸不得,卻也不能不為自己思量……”
——這是後宮與外戚的悲哀……
——沒有退路……更不能失敗……
皇後沉默著,片刻之後,她習慣性地微微側頭,如瀑的黑發劃過潔白的象牙簟,柔順地貼在紫色的繡衣上,於是稚嫩的身影上隻見清冷優雅,而不見一絲應有的天真爛漫。
“我能做什麽?”年僅七歲的皇後平靜地詢問。
倚華伏首:“遠離上官家。”
年幼的皇後再難保持淡漠,驚訝地轉身,桐木琴從她的膝上摔落,發出的沉悶的低響。
“長禦什麽意思?”年幼的皇後尖銳地質問。
倚華膝行至皇後所坐的木榻前,雙手將一隻封璽完好的青色書囊呈到皇後麵前。
“長禦!”
看到自己早上才命中宮尚書草擬的璽書,年幼的皇後憤怒無比。
“請中宮收迴璽書!”倚華對皇後的憤怒熟視無睹,堅持著自己的意見。
“我的弟弟病得很嚴重!”皇後憤怒地陳述著,眼中卻閃過絕望的無力感。
早上,安陽侯夫人本該來謁見皇後,可是,上官家遣人告知,因皇後的弟弟病重,夫人無法前來。
霍幸君逝後,上官安一直沒有再娶,當然,侍寢的人也沒有斷過,但是,不知為何,至今也沒有一人再為他生下子女,因此,五歲的上官鴻幾乎是上官家的命根子。
上官皇後隻有這麽一個同胞,自然是十分上心,一聽說弟弟病重,便讓尚書草詔,派太醫前診治。
如今,那份詔書完好無缺地出現在眼前……
很明顯,她的長禦將詔書截下了。
一直以來,她從不認為,皇後的身份可以讓她真的能夠命令身邊這些大人——以前是認為自己的年幼,如今……她明白自己僅僅是被稱為皇後而已。
“沒有皇後的詔書,安陽侯、桑樂侯也可以為小公子請太醫的。”倚華低聲辯解,也安慰年幼的皇後。
“希望如此……”她爭不過自己的長禦,便隻能接受。
倚華鬆了一口氣,也再不敢多留,叩首便退到殿外,同時低聲吩咐所有侍禦宮人:“皇後大病初愈,仍要休息,除了主上、長主與至親骨肉,一概不見。”
“諾!”
因為倚華的年紀最長,處事最為老練,皇後的侍禦宮人都隱隱以其為首,對這種交代,自然無人有異議。
離開皇後寢殿,想到側廂廡室休息的倚華卻在轉角處被郭穰攔了下來。
“私府令何事?”倚華冷冷地詢問,對這位與鉤弋宮、上官家都有扯不清的關係的私府令,她著實是沒有一點好感。
郭穰沒有在意她的態度,神色平靜地從袖中取出兩卷封印完好的書簡:“安陽侯與桑樂侯都想調用中宮私府。”
倚華的臉色大變,接過書簡,在手中攥得死緊,良久才開口:“婢子以為,郭令當稟規例而行。”
郭穰點頭:“正當如此。”從頭到尾,他連眉毛都沒有動一下。
倚華低頭行了一禮,郭穰側身讓道,也還了一禮,再起身時,便隻看到長禦慢步前行的身影,他怔了怔,唇角動了動,卻終究沒有顯出更明顯的表情,隨即轉身向著與她相悖的方向而行。
*****
殿門關上,卻擋不住殿外的細微聲音,兮君清楚地聽到長禦如何交代宮人,但是,她隻是聽到。
抱住桐木短琴,年幼的皇後安靜地坐在幄帳中,窗欞、帷簾,穿過重重阻隔的陽光十分晦暗,於是,本就坐在陰影中的皇後,神色愈發模糊。
“……阿弟……”
兮君輕聲低喃,將琴抱得更緊了。
——她滿心不安,卻無法言訴,也不敢對別人說。
——那些不安連她自己都不願相信!
兮君低下頭,將額頭抵在琴上,借著漆麵的涼意安撫自己的心,她一遍又一遍地在心裏告訴自己:“阿弟不會死的!阿弟不會死的!”
——她根本不願想到“死”字,可是,不知為什麽,無論想什麽都會想到那個字……
——她的弟弟隻有五歲啊……
*****
“你再說一遍!”
“小公子驚厥高熱……”
“你再說試試!”
老太醫被暴怒的父親揪住衣襟,幾欲昏厥,卻因為擔心昏厥後的處境不得不硬挺下去——暴怒之下,這位車騎將軍恐怕真的會把自己給殺了!
老太醫不敢再重複肯定的答案,也無法說對方想聽的內容,便隻能一臉蒼白地嚅嚅無語。
“安兒,放開太醫!”
上官桀看著床幄之中的孫兒,淡淡地吩咐。
被父親喝斥的上官安無力地放下手,再沒有辦法動彈一下,最後一下子跪倒在地上。
“阿翁……”
——是不是舉頭三尺真的有神明在看?
“幸君……”
——是不是母親死後果然有不滅魂靈?
——如果有,我現在懇求可有用?
——不要用他的生命懲罰我的罪孽!
——不要帶走我們的兒子……斷絕我們僅存的聯係!
上官安第一次體味到什麽是傷心欲絕。
霍幸君死時,他還有一雙兒女,他要麵對因悲傷而遷怒親家的妻母,於是,所有的悲哀在瑣事中被消磨殆盡。
這一次,他……
“鴻兒!”
母親尖利嘶喊直刺心房,上官安重重地將頭撞向堅硬的地磚,早被磨破的十指終於鬆開。
黑色的方磚上,血色不過是幾點更深的斑點,到最後,連那點痕跡都變得模糊不清。
上官安抬頭,看到門外烏雲壓頂,一個高大的身影站在門口。
“阿翁……”上官安看不清那人的模樣,卻直覺地認為那人就是霍光。
上官桀聽到兒子的聲音也抬起頭,眯著眼看向門口人影,一道遊龍般的電光閃過,讓他清楚地看到霍光異常蒼白的臉,心不禁一顫。
“子孟?”
霍光站在門前,一動不動,仿佛已聽不到任何聲音——不管是室內低泣的哀鳴,還是室外震耳的夏雷……
——那個曾經在出生時便耗盡了母親生命的孩子……
——因為那個孩子總是那麽蒼白、虛弱……他甚至不敢離那個外孫太近……
……是不是因此,幸君……夫人……你們決定將他帶走了……
*****
弦斷餘音在……
血滴從指尖落向黑色的琴聲,仿佛身上有什麽東西被生生剮去了……
兮君怔怔地望著鮮紅的血色,滿身淒涼。
“阿弟……”
*****
“陛下為何不去枍詣宮安慰皇後?”
鄂邑長公主的詢問在天子的意料之中,因此,少年天子沒有表現出任何詫異,卻也沒有迴答。
“陛下……”鄂邑長公主想勸說,卻被自己的弟弟抬手阻止。
“中宮病愈又遇此事,太醫言,需靜養!”年少的天子很冷淡地給了解釋。
對天子的堅持,鄂邑長公主可以猜到原因,卻無法安慰,事實上,她並不認為那是一件需要安慰的事情——不過是一個寵姬而已,相較出身權臣之家的皇後,即使是有身孕,周陽氏的生死仍然不值一提!
——畢竟天子還很年輕!
“陛下既然能封車騎將軍為侯,那麽,安慰皇後又有何妨呢?”鄂邑長公主試探著勸解。
劉弗陵一愣。
見天子有可能軟化,長公主連忙再接再厲:“皇後畢竟什麽都不知道!”
劉弗陵緩緩起身,示意黃門傳輦,自己則慢慢步出幄帳,殿內諸人伏首,長公主也不例外,於是,當天子所著的純黑衣擺經過眼前時,她聽到少年無奈地低語:“她什麽都不知道……誰又什麽都知道呢?”
——年幼的皇後無辜,誰又不無辜呢?
——她若不姓上官,若不是霍光的外孫女……
迎著刺目的烈日,年少的天子仰起頭,閉上隱隱刺痛的雙眼。
——她不能為年僅五歲的幼弟服喪,他又何曾能為寵姬與未出世的孩子服喪?
——無服之殤……(注)
——她有人安慰……他呢?
——誰還記得他的悲傷?
注:《儀禮.喪服》:“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皆為無服之殤。”當然,天子更不可能為妃嬪服喪。
(不確定各位是否看到我昨天的道歉聲明了~~~若是有朋友誤定了昨天發布的《7、丁外人的機會》,可以與我聯係,雖然損失不大,不過,的確是易楚造成的,我們商量看看,有沒有好的補償辦法~~~再次向訂閱錯章的朋友表示歉意,希望各位能原諒!)
始元五年六月辛醜,車騎將軍上官安以皇後父封桑樂侯,一千五百戶。
漢興,呂氏外戚與高帝定天下,封侯者唯二人,皆因功敘爵,因此高帝可以盟誓:“非劉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正是因此,高後欲以王爵封諸呂時,王陵當廷力爭;孝景因母命欲封侯於王信時,條侯犯顏直諫,雖然這兩人都因此被黜,可是,之後,薄昭、竇嬰、衛青、霍去病、霍光、上官桀等人,以功受爵,封土列侯。當然,自高帝起,皇後父據《春秋》褒紀之義,帝舅緣《大雅》申伯之意,皆得以封侯,但是,自薄氏以下,曆代皇後之父,皆是身後追贈。
可以說,除呂後之父外,上官安是第一位立茅受封的皇後之父。
一門兩侯,雖比不得昔日竇、王、衛三家舊事,但是,說當朝第一家,卻是當之無愧的。
上官安幾乎飄飄然了。
“現在內外都知,車騎將軍受賜殿中,結束後對賓客言:‘與我婿飲,大樂!見其服飾,使人歸欲自燒物!’不敬若此……絕非中宮之幸!”倚華跪在幄帳外,在那一聲聲支離破碎的拔弦清響中低聲稟報。
病愈之後,年幼的皇後忽然愛上了絲弦樂器,每日裏,琴、瑟、箏三樣輪著學,沉迷的樣子讓人看著格外不安。
繡幄之中,纖細的手指挑動絲弦,因徵位的不同而發出或高或低的音調,年幼的皇後側耳傾聽,神色十分專注,仿佛天地間隻剩下她與手中的絲弦。
“中宮……”倚華再次出聲輕喚。
這一次,皇後終於出聲,卻是十分淡漠的聲音:“長禦告訴我這些……又有什麽用呢?”
倚華無言以對。
“我的父親……我能如何?”年幼的皇後淡淡地問道,困惑,而非無奈。
——上官安可會聽得進年幼弱女的勸諫?
倚華無奈地低歎,卻不得不提醒年幼的皇後:“中宮,外戚與宮中相輔相成,素來沒有外戚敗、宮中安或者宮中失聖眷,外戚仍安然的……中宮固然勸不得,卻也不能不為自己思量……”
——這是後宮與外戚的悲哀……
——沒有退路……更不能失敗……
皇後沉默著,片刻之後,她習慣性地微微側頭,如瀑的黑發劃過潔白的象牙簟,柔順地貼在紫色的繡衣上,於是稚嫩的身影上隻見清冷優雅,而不見一絲應有的天真爛漫。
“我能做什麽?”年僅七歲的皇後平靜地詢問。
倚華伏首:“遠離上官家。”
年幼的皇後再難保持淡漠,驚訝地轉身,桐木琴從她的膝上摔落,發出的沉悶的低響。
“長禦什麽意思?”年幼的皇後尖銳地質問。
倚華膝行至皇後所坐的木榻前,雙手將一隻封璽完好的青色書囊呈到皇後麵前。
“長禦!”
看到自己早上才命中宮尚書草擬的璽書,年幼的皇後憤怒無比。
“請中宮收迴璽書!”倚華對皇後的憤怒熟視無睹,堅持著自己的意見。
“我的弟弟病得很嚴重!”皇後憤怒地陳述著,眼中卻閃過絕望的無力感。
早上,安陽侯夫人本該來謁見皇後,可是,上官家遣人告知,因皇後的弟弟病重,夫人無法前來。
霍幸君逝後,上官安一直沒有再娶,當然,侍寢的人也沒有斷過,但是,不知為何,至今也沒有一人再為他生下子女,因此,五歲的上官鴻幾乎是上官家的命根子。
上官皇後隻有這麽一個同胞,自然是十分上心,一聽說弟弟病重,便讓尚書草詔,派太醫前診治。
如今,那份詔書完好無缺地出現在眼前……
很明顯,她的長禦將詔書截下了。
一直以來,她從不認為,皇後的身份可以讓她真的能夠命令身邊這些大人——以前是認為自己的年幼,如今……她明白自己僅僅是被稱為皇後而已。
“沒有皇後的詔書,安陽侯、桑樂侯也可以為小公子請太醫的。”倚華低聲辯解,也安慰年幼的皇後。
“希望如此……”她爭不過自己的長禦,便隻能接受。
倚華鬆了一口氣,也再不敢多留,叩首便退到殿外,同時低聲吩咐所有侍禦宮人:“皇後大病初愈,仍要休息,除了主上、長主與至親骨肉,一概不見。”
“諾!”
因為倚華的年紀最長,處事最為老練,皇後的侍禦宮人都隱隱以其為首,對這種交代,自然無人有異議。
離開皇後寢殿,想到側廂廡室休息的倚華卻在轉角處被郭穰攔了下來。
“私府令何事?”倚華冷冷地詢問,對這位與鉤弋宮、上官家都有扯不清的關係的私府令,她著實是沒有一點好感。
郭穰沒有在意她的態度,神色平靜地從袖中取出兩卷封印完好的書簡:“安陽侯與桑樂侯都想調用中宮私府。”
倚華的臉色大變,接過書簡,在手中攥得死緊,良久才開口:“婢子以為,郭令當稟規例而行。”
郭穰點頭:“正當如此。”從頭到尾,他連眉毛都沒有動一下。
倚華低頭行了一禮,郭穰側身讓道,也還了一禮,再起身時,便隻看到長禦慢步前行的身影,他怔了怔,唇角動了動,卻終究沒有顯出更明顯的表情,隨即轉身向著與她相悖的方向而行。
*****
殿門關上,卻擋不住殿外的細微聲音,兮君清楚地聽到長禦如何交代宮人,但是,她隻是聽到。
抱住桐木短琴,年幼的皇後安靜地坐在幄帳中,窗欞、帷簾,穿過重重阻隔的陽光十分晦暗,於是,本就坐在陰影中的皇後,神色愈發模糊。
“……阿弟……”
兮君輕聲低喃,將琴抱得更緊了。
——她滿心不安,卻無法言訴,也不敢對別人說。
——那些不安連她自己都不願相信!
兮君低下頭,將額頭抵在琴上,借著漆麵的涼意安撫自己的心,她一遍又一遍地在心裏告訴自己:“阿弟不會死的!阿弟不會死的!”
——她根本不願想到“死”字,可是,不知為什麽,無論想什麽都會想到那個字……
——她的弟弟隻有五歲啊……
*****
“你再說一遍!”
“小公子驚厥高熱……”
“你再說試試!”
老太醫被暴怒的父親揪住衣襟,幾欲昏厥,卻因為擔心昏厥後的處境不得不硬挺下去——暴怒之下,這位車騎將軍恐怕真的會把自己給殺了!
老太醫不敢再重複肯定的答案,也無法說對方想聽的內容,便隻能一臉蒼白地嚅嚅無語。
“安兒,放開太醫!”
上官桀看著床幄之中的孫兒,淡淡地吩咐。
被父親喝斥的上官安無力地放下手,再沒有辦法動彈一下,最後一下子跪倒在地上。
“阿翁……”
——是不是舉頭三尺真的有神明在看?
“幸君……”
——是不是母親死後果然有不滅魂靈?
——如果有,我現在懇求可有用?
——不要用他的生命懲罰我的罪孽!
——不要帶走我們的兒子……斷絕我們僅存的聯係!
上官安第一次體味到什麽是傷心欲絕。
霍幸君死時,他還有一雙兒女,他要麵對因悲傷而遷怒親家的妻母,於是,所有的悲哀在瑣事中被消磨殆盡。
這一次,他……
“鴻兒!”
母親尖利嘶喊直刺心房,上官安重重地將頭撞向堅硬的地磚,早被磨破的十指終於鬆開。
黑色的方磚上,血色不過是幾點更深的斑點,到最後,連那點痕跡都變得模糊不清。
上官安抬頭,看到門外烏雲壓頂,一個高大的身影站在門口。
“阿翁……”上官安看不清那人的模樣,卻直覺地認為那人就是霍光。
上官桀聽到兒子的聲音也抬起頭,眯著眼看向門口人影,一道遊龍般的電光閃過,讓他清楚地看到霍光異常蒼白的臉,心不禁一顫。
“子孟?”
霍光站在門前,一動不動,仿佛已聽不到任何聲音——不管是室內低泣的哀鳴,還是室外震耳的夏雷……
——那個曾經在出生時便耗盡了母親生命的孩子……
——因為那個孩子總是那麽蒼白、虛弱……他甚至不敢離那個外孫太近……
……是不是因此,幸君……夫人……你們決定將他帶走了……
*****
弦斷餘音在……
血滴從指尖落向黑色的琴聲,仿佛身上有什麽東西被生生剮去了……
兮君怔怔地望著鮮紅的血色,滿身淒涼。
“阿弟……”
*****
“陛下為何不去枍詣宮安慰皇後?”
鄂邑長公主的詢問在天子的意料之中,因此,少年天子沒有表現出任何詫異,卻也沒有迴答。
“陛下……”鄂邑長公主想勸說,卻被自己的弟弟抬手阻止。
“中宮病愈又遇此事,太醫言,需靜養!”年少的天子很冷淡地給了解釋。
對天子的堅持,鄂邑長公主可以猜到原因,卻無法安慰,事實上,她並不認為那是一件需要安慰的事情——不過是一個寵姬而已,相較出身權臣之家的皇後,即使是有身孕,周陽氏的生死仍然不值一提!
——畢竟天子還很年輕!
“陛下既然能封車騎將軍為侯,那麽,安慰皇後又有何妨呢?”鄂邑長公主試探著勸解。
劉弗陵一愣。
見天子有可能軟化,長公主連忙再接再厲:“皇後畢竟什麽都不知道!”
劉弗陵緩緩起身,示意黃門傳輦,自己則慢慢步出幄帳,殿內諸人伏首,長公主也不例外,於是,當天子所著的純黑衣擺經過眼前時,她聽到少年無奈地低語:“她什麽都不知道……誰又什麽都知道呢?”
——年幼的皇後無辜,誰又不無辜呢?
——她若不姓上官,若不是霍光的外孫女……
迎著刺目的烈日,年少的天子仰起頭,閉上隱隱刺痛的雙眼。
——她不能為年僅五歲的幼弟服喪,他又何曾能為寵姬與未出世的孩子服喪?
——無服之殤……(注)
——她有人安慰……他呢?
——誰還記得他的悲傷?
注:《儀禮.喪服》:“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皆為無服之殤。”當然,天子更不可能為妃嬪服喪。
(不確定各位是否看到我昨天的道歉聲明了~~~若是有朋友誤定了昨天發布的《7、丁外人的機會》,可以與我聯係,雖然損失不大,不過,的確是易楚造成的,我們商量看看,有沒有好的補償辦法~~~再次向訂閱錯章的朋友表示歉意,希望各位能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