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母親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想起來隻有溫暖的感覺,於是,也就更加悲傷,尤其是這個時候,兮君的心裏隻有一個聲音在迴響:“阿母!阿母!……”
——如果母親還在,一定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兮君把自己縮在錦被中,無聲地落淚,仍然不願意接受弟弟逝去的事實。
——她曾經整夜整夜地陪著病重的弟弟……每一次,他都病得那麽重……可是,他怎麽會……“死”呢!
——安陽侯夫人前一次晉見時還說,下次請謁時將他也帶上……
——怎麽會……
寢台外,中宮侍禦跪伏滿地,卻無人敢出聲,直到大長秋略顯惶然的聲音響起:“皇帝見皇後。”
諸侍禦都是一愣,隨即同時起身,各司其職。
倚華在寢台旁低聲勸解:“中宮,陛下前來,你不能失禮。”
年幼的皇後始終沒有動靜,就在倚華想強行拉開皇後蒙頭的錦被時,她聽到皇後嘶啞的聲音:“婦人貌不修飾,不見君父。長禦代我致上,妾不敢以悲病之態見帝!”
倚華一愣,卻沒有再堅持:“……諾……”
被長禦阻在寢殿外的天子並沒有動怒,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同車而來的長公主。
鄂邑長公主深深地皺眉:“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皇後才多大?讓開!”
倚華低著頭,沒有迴答,也沒有讓道。
“長禦!”鄂邑長公主低聲喝斥。
“中宮有詔。”倚華平靜地陳述,微微傾身垂首。
鄂邑長公主的臉色立變,不由轉頭看向皇帝,卻見一身玄衣的天子已淡漠轉身。
“陛下!”
“皇姊,讓皇後獨處一些時日吧!”
少年天子停了一步,對出聲唿喚自己的皇姊平靜地說了一句。
——他知道,悲傷至深之時,是無人可以安慰的。
那一日,周陽氏的死訊傳來,他方寸大亂,金氏兄弟拚死攔住他,三個人在駘蕩宮中大打出手,最後,他精疲力竭,再難支撐。
“陛下,周陽氏隻是八子。”
“陛下,她已經死了,無論做什麽都改變不了這一點!”
他知道金氏兄弟說得都對,可是……
——那個溫婉動人的女子懷著他的孩子!
他仰麵躺在冰冷的地麵上——丹朱色的地麵……很刺眼……,於是,他抬起手,黑色的廣袖遮住他的臉,他以為自己會哭,但是,沒有。
片刻之後,他移開手,慢慢坐起,對著滿臉都是擔憂與惶恐交織之色的金氏兄弟揚起唇角。
笑容很苦,很無奈,但是,他的確笑了。
疲憊地揮動手臂,他返迴錦繡絢爛的幄帳之中,扶幾而坐,然後,輕聲地說了一句:“朕想一個人待著!”
金建想說什麽,但是,金賞拉起他的手,立刻退出,沒有給自己的弟弟任何出聲的機會。
……
——他失去未曾謀麵的孩子尚且那般難過,何況她失去的是曾經朝夕相處的弟弟……
劉弗陵在車輦旁停步,轉身看向緊閉的殿門,隨後對姿態恭敬地跟著自己過來的長禦道:“請皇後惜身保重……上官小公子想來不會希長姊傷心過甚的……”
倚華一怔,隨即躬身應諾,直到天子與長公主的儀駕離開,她才重新挺直腰身,心中納罕不已——她本以為天子為周陽八子的事情,對皇後心結難消……
——既然能說出這樣的話,想來天子對皇後還是憐惜的……
倚華思忖著,重新走入皇後的寢殿。
重重青瑣疏寮,層層錦帷繡幄,朱漆鎏金,絲絛羽飾,晦暗的光線下,所有的華麗輝煌都顯得十分模糊,倚華在內戶珠簾外跪下,輕聲問安:“中宮長樂未央。”
隔著珠簾輕紗,她已看到端坐在寢台上的皇後——年幼的女孩終於將自己從錦被中解放出來。即使是如此晦暗的環境,倚華仍然看到了女孩紅腫的雙眼。
兮君挺直了腰,卻僅此而已,對長禦的問安,這個素來靈秀的皇後竟怔忡了好一會兒才終於出聲迴應:“上走了?”
女孩的聲音太過輕微,讓倚華聽不出她的語氣,隻能在短暫的揣測之後,中規中矩地陳述天子的囑咐:“是,上升車前對婢子言,請中宮惜身保重……”說到這兒倚華猶豫了一下,有些擔心——提及上官小公子會不會讓終於有些平靜的皇後再次悲傷激動呢?——最後,來不及多想的長禦還是將天子的原話說了出來。
——隱瞞與欺騙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在宮中尤其如此。
兮君愣了愣,隨後緩緩點頭:“我沒事的。”
——逝者不可追……
她明白這個道理……
——這畢竟不是她第一次麵對親人的逝去……
倚華長籲一聲,再次伏首參禮,隨即退下。
出了殿門,倚華對一直守在殿外的大長秋躬身行禮:“請尚食備膳!”
——皇後已經一天一夜未進食了。
天子以下,死而相喪,雖然出嫁女應該當為其作為父親後子的昆弟服齊衰一年,但是,兮君既然是皇後,便不需服此喪,自然也沒有太多的禁忌,不過,這種時候,尚食也不會自討沒趣,呈上的膳食都醃筍、豆脯之類的清淡素食。
侍奉的宮人看到皇後舉箸進膳,都鬆了一口氣。
——上一次,皇後暴病,自長禦以下全部受笞,所有人實在是怕了。
兮君的心情本就不是很好,再被周圍人這麽一盯,哪裏還吃得下去?於是,她隻吃了幾口便推開食案,倚華等人親近侍禦也沒有多勸,立刻讓宮人將膳食撤下,隨後悄聲吩尚食再備一些精致小食。
熬了一天一夜,年幼的皇後是真的累慘了,用過膳食沉沉睡去,雖然眉頭緊鎖,不甚安穩,但是,畢竟是合眼睡了,連宮人卷帷開扉都沒有驚醒她。
能吃能睡便不會有大問題,倚華等人這才真正放上懸了許久的心,因此,當掖庭令再次傳召時,倚華也沒有再推托。
自從皇後病情稍好,掖庭令便傳召過幾次,每一次,倚華都已無法離開推托,張賀也沒有二話,三番五次下來,倒是倚華自己深感過意不去。
一路上都在揣測張賀連番傳召的原因,待進了掖庭署,看到官署內端坐的皂衣官吏,倚華便知道自己之前所想的全錯了。
“婢子見過各位令長。”
——少府、大長秋下屬各官署的令長居然齊聚一堂。
——想做什麽?
倚華垂下頭,默默深思。
坐在首位張賀抬手指向自己左手邊的席位:“長禦請坐。”
這個位置先把倚華嚇了一跳。
漢製尊右,以右位為上位,既在掖庭署,張賀居主位,他左邊首位乃是最尊的客席。
“婢子惶恐!”倚華老老實實地表表驚訝。
“今日之事必須長禦分辨方能清楚,長禦但坐。”張賀給了一個模糊的解釋。
看了看在座諸人凝重的神色,年輕的長禦沒有再說話,安靜地在指定的席位坐下。
——太官令、東西織室令……
——中書謁者、黃門、鉤盾、尚方、禦府、掖庭、內者、宦者八官令,內宮諸署長、中黃門……
——中宮署私府、永巷、倉、廄、祠祀、食官令長……
這個陣勢,宮中任何一個人見了都緊張。
不過,倚華卻是福至心靈,坐下的霎那間陡然猜到的一個可能性——內官出事了!
“長禦可知中宮用璽情況?”張賀開門見山,沒有再多說一句客套話。
倚華凜然:“中宮之璽在後寢,然中宮從未動用,其餘諸璽,動用皆有記錄,婢子豈能全部記得?”
在場的諸人皆是宮中掌權之人,哪裏會聽不出長禦話中的戒意?在為年輕女子的警覺而讚歎的同時,也不得不深感挫敗。
張賀淡淡地輕笑:“長禦不必如此,我等隻是詢問。”
倚華也微笑著低頭,卻沒有說話。
“諸位還真當中宮年幼,中宮諸人便都是無知之輩嗎?”郭穰冷冷地嘲諷,“中宮用璽與否,各位心中有數,何必問旁人!”
“私府令言重了!”坐在郭穰上座的宦者令不由幹笑兩聲。
中宮諸人都露出一絲冷笑。
倚華不是很明白眼下的狀況,但是,很明顯,少府想找中宮的把柄……
中廄長一擺衣袖,淡淡地道:“不管言重還是言輕,不知諸君是否還有異議,若是還有……我以為諸君可以直接請謁中宮,由中宮親自作答!”
倚華一怔——這話……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交涉了嗎?
禁中諸吏沒有開口,開口的是太官令(注1):“無論如何,令史的記錄上,那些征調都是奉中宮令而辦的……”
“既無中宮璽書,又無大長秋畫押……”郭穰冷笑著打斷對方的話,“便是有中宮上下任何一人的畫押都勉強能算……如今,要中宮認下那些用度……各位……欺人太甚了吧?!”
少府諸人啞口無言。
倚華開始有些明白眼下的狀況了。
——漢製,八月算人,案戶比民,九月計斷(注2),宮中自然也不例外。
——人員、收入、支出,所有情況都要在九月上奏。
——如今已是七月,應該已經開始。
想到這點,再聯想方才所聽到的話,倚華心中思忖——應該是算簿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
就在她思忖的時候,尚方令(注3)暴躁地跳起來:“大家都清楚那些支出是怎麽迴事!外戚宗室征調的東西,中宮不認,誰認?總不能讓我們擔貪墨的罪名吧!”
倚華凜然,剛要開口,就聽中宮私府令慢條斯裏地把話駁了迴去:“你們是少府屬吏,我們是中宮屬吏,秩祿都不是外戚宗室所予,沒有人要你們聽命外戚!”
注1:太官,掌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的官署,屬少府,有令、丞。
注2:漢律規定,八月進行人口、戶口的調查,計算應有的事算(徭役與賦稅)、複算(免除算賦)數字,算賦統計上報則是從前一年的十月截止到本年度九月,可以看作全年財政統計的一部分。因為漢宮選良家子入宮就是在八月算人時進行的,我個人猜測,漢宮之中應該也在同一時間進行相關人、財、物的統計。
注3:尚方,掌製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屬少府,有令、丞。(未完待續。)
——如果母親還在,一定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兮君把自己縮在錦被中,無聲地落淚,仍然不願意接受弟弟逝去的事實。
——她曾經整夜整夜地陪著病重的弟弟……每一次,他都病得那麽重……可是,他怎麽會……“死”呢!
——安陽侯夫人前一次晉見時還說,下次請謁時將他也帶上……
——怎麽會……
寢台外,中宮侍禦跪伏滿地,卻無人敢出聲,直到大長秋略顯惶然的聲音響起:“皇帝見皇後。”
諸侍禦都是一愣,隨即同時起身,各司其職。
倚華在寢台旁低聲勸解:“中宮,陛下前來,你不能失禮。”
年幼的皇後始終沒有動靜,就在倚華想強行拉開皇後蒙頭的錦被時,她聽到皇後嘶啞的聲音:“婦人貌不修飾,不見君父。長禦代我致上,妾不敢以悲病之態見帝!”
倚華一愣,卻沒有再堅持:“……諾……”
被長禦阻在寢殿外的天子並沒有動怒,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同車而來的長公主。
鄂邑長公主深深地皺眉:“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皇後才多大?讓開!”
倚華低著頭,沒有迴答,也沒有讓道。
“長禦!”鄂邑長公主低聲喝斥。
“中宮有詔。”倚華平靜地陳述,微微傾身垂首。
鄂邑長公主的臉色立變,不由轉頭看向皇帝,卻見一身玄衣的天子已淡漠轉身。
“陛下!”
“皇姊,讓皇後獨處一些時日吧!”
少年天子停了一步,對出聲唿喚自己的皇姊平靜地說了一句。
——他知道,悲傷至深之時,是無人可以安慰的。
那一日,周陽氏的死訊傳來,他方寸大亂,金氏兄弟拚死攔住他,三個人在駘蕩宮中大打出手,最後,他精疲力竭,再難支撐。
“陛下,周陽氏隻是八子。”
“陛下,她已經死了,無論做什麽都改變不了這一點!”
他知道金氏兄弟說得都對,可是……
——那個溫婉動人的女子懷著他的孩子!
他仰麵躺在冰冷的地麵上——丹朱色的地麵……很刺眼……,於是,他抬起手,黑色的廣袖遮住他的臉,他以為自己會哭,但是,沒有。
片刻之後,他移開手,慢慢坐起,對著滿臉都是擔憂與惶恐交織之色的金氏兄弟揚起唇角。
笑容很苦,很無奈,但是,他的確笑了。
疲憊地揮動手臂,他返迴錦繡絢爛的幄帳之中,扶幾而坐,然後,輕聲地說了一句:“朕想一個人待著!”
金建想說什麽,但是,金賞拉起他的手,立刻退出,沒有給自己的弟弟任何出聲的機會。
……
——他失去未曾謀麵的孩子尚且那般難過,何況她失去的是曾經朝夕相處的弟弟……
劉弗陵在車輦旁停步,轉身看向緊閉的殿門,隨後對姿態恭敬地跟著自己過來的長禦道:“請皇後惜身保重……上官小公子想來不會希長姊傷心過甚的……”
倚華一怔,隨即躬身應諾,直到天子與長公主的儀駕離開,她才重新挺直腰身,心中納罕不已——她本以為天子為周陽八子的事情,對皇後心結難消……
——既然能說出這樣的話,想來天子對皇後還是憐惜的……
倚華思忖著,重新走入皇後的寢殿。
重重青瑣疏寮,層層錦帷繡幄,朱漆鎏金,絲絛羽飾,晦暗的光線下,所有的華麗輝煌都顯得十分模糊,倚華在內戶珠簾外跪下,輕聲問安:“中宮長樂未央。”
隔著珠簾輕紗,她已看到端坐在寢台上的皇後——年幼的女孩終於將自己從錦被中解放出來。即使是如此晦暗的環境,倚華仍然看到了女孩紅腫的雙眼。
兮君挺直了腰,卻僅此而已,對長禦的問安,這個素來靈秀的皇後竟怔忡了好一會兒才終於出聲迴應:“上走了?”
女孩的聲音太過輕微,讓倚華聽不出她的語氣,隻能在短暫的揣測之後,中規中矩地陳述天子的囑咐:“是,上升車前對婢子言,請中宮惜身保重……”說到這兒倚華猶豫了一下,有些擔心——提及上官小公子會不會讓終於有些平靜的皇後再次悲傷激動呢?——最後,來不及多想的長禦還是將天子的原話說了出來。
——隱瞞與欺騙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在宮中尤其如此。
兮君愣了愣,隨後緩緩點頭:“我沒事的。”
——逝者不可追……
她明白這個道理……
——這畢竟不是她第一次麵對親人的逝去……
倚華長籲一聲,再次伏首參禮,隨即退下。
出了殿門,倚華對一直守在殿外的大長秋躬身行禮:“請尚食備膳!”
——皇後已經一天一夜未進食了。
天子以下,死而相喪,雖然出嫁女應該當為其作為父親後子的昆弟服齊衰一年,但是,兮君既然是皇後,便不需服此喪,自然也沒有太多的禁忌,不過,這種時候,尚食也不會自討沒趣,呈上的膳食都醃筍、豆脯之類的清淡素食。
侍奉的宮人看到皇後舉箸進膳,都鬆了一口氣。
——上一次,皇後暴病,自長禦以下全部受笞,所有人實在是怕了。
兮君的心情本就不是很好,再被周圍人這麽一盯,哪裏還吃得下去?於是,她隻吃了幾口便推開食案,倚華等人親近侍禦也沒有多勸,立刻讓宮人將膳食撤下,隨後悄聲吩尚食再備一些精致小食。
熬了一天一夜,年幼的皇後是真的累慘了,用過膳食沉沉睡去,雖然眉頭緊鎖,不甚安穩,但是,畢竟是合眼睡了,連宮人卷帷開扉都沒有驚醒她。
能吃能睡便不會有大問題,倚華等人這才真正放上懸了許久的心,因此,當掖庭令再次傳召時,倚華也沒有再推托。
自從皇後病情稍好,掖庭令便傳召過幾次,每一次,倚華都已無法離開推托,張賀也沒有二話,三番五次下來,倒是倚華自己深感過意不去。
一路上都在揣測張賀連番傳召的原因,待進了掖庭署,看到官署內端坐的皂衣官吏,倚華便知道自己之前所想的全錯了。
“婢子見過各位令長。”
——少府、大長秋下屬各官署的令長居然齊聚一堂。
——想做什麽?
倚華垂下頭,默默深思。
坐在首位張賀抬手指向自己左手邊的席位:“長禦請坐。”
這個位置先把倚華嚇了一跳。
漢製尊右,以右位為上位,既在掖庭署,張賀居主位,他左邊首位乃是最尊的客席。
“婢子惶恐!”倚華老老實實地表表驚訝。
“今日之事必須長禦分辨方能清楚,長禦但坐。”張賀給了一個模糊的解釋。
看了看在座諸人凝重的神色,年輕的長禦沒有再說話,安靜地在指定的席位坐下。
——太官令、東西織室令……
——中書謁者、黃門、鉤盾、尚方、禦府、掖庭、內者、宦者八官令,內宮諸署長、中黃門……
——中宮署私府、永巷、倉、廄、祠祀、食官令長……
這個陣勢,宮中任何一個人見了都緊張。
不過,倚華卻是福至心靈,坐下的霎那間陡然猜到的一個可能性——內官出事了!
“長禦可知中宮用璽情況?”張賀開門見山,沒有再多說一句客套話。
倚華凜然:“中宮之璽在後寢,然中宮從未動用,其餘諸璽,動用皆有記錄,婢子豈能全部記得?”
在場的諸人皆是宮中掌權之人,哪裏會聽不出長禦話中的戒意?在為年輕女子的警覺而讚歎的同時,也不得不深感挫敗。
張賀淡淡地輕笑:“長禦不必如此,我等隻是詢問。”
倚華也微笑著低頭,卻沒有說話。
“諸位還真當中宮年幼,中宮諸人便都是無知之輩嗎?”郭穰冷冷地嘲諷,“中宮用璽與否,各位心中有數,何必問旁人!”
“私府令言重了!”坐在郭穰上座的宦者令不由幹笑兩聲。
中宮諸人都露出一絲冷笑。
倚華不是很明白眼下的狀況,但是,很明顯,少府想找中宮的把柄……
中廄長一擺衣袖,淡淡地道:“不管言重還是言輕,不知諸君是否還有異議,若是還有……我以為諸君可以直接請謁中宮,由中宮親自作答!”
倚華一怔——這話……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交涉了嗎?
禁中諸吏沒有開口,開口的是太官令(注1):“無論如何,令史的記錄上,那些征調都是奉中宮令而辦的……”
“既無中宮璽書,又無大長秋畫押……”郭穰冷笑著打斷對方的話,“便是有中宮上下任何一人的畫押都勉強能算……如今,要中宮認下那些用度……各位……欺人太甚了吧?!”
少府諸人啞口無言。
倚華開始有些明白眼下的狀況了。
——漢製,八月算人,案戶比民,九月計斷(注2),宮中自然也不例外。
——人員、收入、支出,所有情況都要在九月上奏。
——如今已是七月,應該已經開始。
想到這點,再聯想方才所聽到的話,倚華心中思忖——應該是算簿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
就在她思忖的時候,尚方令(注3)暴躁地跳起來:“大家都清楚那些支出是怎麽迴事!外戚宗室征調的東西,中宮不認,誰認?總不能讓我們擔貪墨的罪名吧!”
倚華凜然,剛要開口,就聽中宮私府令慢條斯裏地把話駁了迴去:“你們是少府屬吏,我們是中宮屬吏,秩祿都不是外戚宗室所予,沒有人要你們聽命外戚!”
注1:太官,掌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的官署,屬少府,有令、丞。
注2:漢律規定,八月進行人口、戶口的調查,計算應有的事算(徭役與賦稅)、複算(免除算賦)數字,算賦統計上報則是從前一年的十月截止到本年度九月,可以看作全年財政統計的一部分。因為漢宮選良家子入宮就是在八月算人時進行的,我個人猜測,漢宮之中應該也在同一時間進行相關人、財、物的統計。
注3:尚方,掌製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屬少府,有令、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