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重陽和裴霄是多年的宿敵,鍾家和衛家極密切,司徒鈞下令讓這兩個人負責嚴查,顯然是要將裴氏趕盡殺絕。
裴霄之孫,排行第五的裴廣,其時任北軍中侯,統領禁軍駐紮京郊。
司徒鈞在朝會上下令將裴霄下獄,消息還未傳到宮外,先下旨宣裴廣入宮議事,來個請君入甕。
誰知那裴五郎十分警醒,見奉命宣旨的內侍神色不似平常,生出疑心來,百般拖延試探,有六七分肯定是祖父在宮中壞了事。
這裴廣也是個殺伐決斷的人物,一咬牙,當機立斷,斬殺了黃門和侍衛,率心腹的長水、射聲兩營兵馬嘩變。
越騎、虎賁兩校尉與裴廣素來有嫌隙,見此良機,立即合兵討逆,雙方相持不下之時,殿中中郎領四百侍衛前來,執騶虞幡解兵:“北軍中侯謀逆!我等奉命討賊,隻殺首逆,餘者不問!”
裴五郎不曾料到天子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動裴家,本來就是倉促行事,士卒一見騶虞幡,士氣泄了大半,亂刀將主將砍殺在陣中。
裴廣此舉坐實了裴家的反心,等於是給裴家上下畫了道催命符。
聽聞北軍兩營嘩變,裴五郎伏誅的消息,鍾薈不由歎道:“天子真是隨了他父親,謀算人心是一把好手。細細查下去也能水落石出,平白折了那麽多士卒的性命……”
“如此一來省卻他多少麻煩,”衛琇冷冷一笑,“裴氏一案牽連甚廣,若真的深查下去,恐怕半個朝堂都脫不了幹係,到時候是追究還是放過?追究哪些?又放過哪些?”
鍾薈默然,她自然明白,在司徒鈞這樣的人眼裏,自己坐穩皇位比幾條性命重要多了。
裴霄一案還是查到了將近歲暮,期間整個洛京城裏籠罩著牽連出幾個四、五品的官員,革職的革職,下獄的下獄。一幹重臣中隻有蕭簡致仕,其餘人等皆是虛驚一場。
裴家沒有什麽可轉圜的餘地,裴五郎舉兵當晚,天子便派兵圍了裴府,將男女老幼一百多口人投入牢獄等待發落。
昔日門庭若市的裴府,如今門戶緊閉,積雪堆了幾遲,也無人清掃,四處都透著蕭索。
裴家滿門押赴市曹梟首的前一晚,衛琇去牢中見了裴霄。
昔日不可一世的權臣,如今淪為蓬頭垢麵的階下囚,花白的頭發散亂地披在肩頭,看起來與洛京城中的乞丐並無二致。
“裴公別來無恙?”衛琇走到牢門前站定,把手裏的琉璃燈放在腳邊。
裴霄在看見衛琇的一瞬間,眼睛裏突然有了神采,像一堆枯柴被火點燃:“衛家豎子!狼心狗肺的東西!恩將仇報!”
......
他似乎不懂得什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口中咒罵不停,仿佛渾然忘了自己當年做下的事。
衛琇覺得膩味,他本以為自己有很多話要說,臨到頭來似乎全是多餘。
他終於信守對家人的承諾,把仇人置之死地了,可並沒有感到絲毫快慰,心裏茫然一片,像寸草不生的荒原。
裴氏夷族是洛京城裏難得的大事,從丁亥年至今還未曾有過能與之媲美的盛事。
即便年關將至,家家戶戶都有忙不完的事,但洛京城的士庶百姓仍舊扔下手中的事務,爭先恐後地湧向金市。
早到的人有幸一睹受刑之人的容貌,交頭接耳地挨個指點品評。
“這是二房的四郎,前個還在我鋪子裏買過文房。”
“那個小娘子是哪房的?生得好相貌,著實可惜了,不知及笄不曾……”
“哼!當年裴家害死衛家人的時候就不可惜麽?”
“說起來還是衛家人更美……”
衛琇孤身一人坐在金市外的高樓上,遙遙地望著法場上的情形,麵前的條案上放著一盞清茶。
劊子手的大刀揮下去,頭顱挨個滾落在地,噴湧的血遠看像瞬間綻放又凋謝的花。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唿,隔得那麽遠仍舊響徹雲霄。
衛琇隻覺得心裏的那片荒原更大了,幾乎望不到邊際。直到這一刻他才明白,就算殺光裴家人,殺死十個裴霄,他的家人們也迴不來了。
他能做的也不過是對著家人的靈位,點一炷香,斟一杯酒,說兩句話。
衛琇獨自在靈堂裏跪了一夜,破曉的時候迴到房中,發現鍾薈合衣躺在床上,他一進門就睜開了雙眼。
“你阿耶迴來了。”鍾薈輕輕拍拍肚皮。
“又趁我不在的時候欺負阿餳。”衛琇笑著埋怨她。
鍾薈猜到他昨夜去了哪裏,此時聞到一身的香火氣味,也沒有問什麽,隻道:“餓了吧?我叫下人去備膳,用點湯羹點心,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好好睡一覺。”
“阿毛。”衛琇走過去摟住她,把頭埋在她頸窩。
鍾薈輕輕撫他的背:“沒事了,已經結束了。”
***
過了年關便要啟程去西北,鍾薈平日要陪著薑老太太,與鍾家人相處的時間便更少了,隻能拿看望常山長公主當作由頭。
這一日長公主又送了帖子來,邀她過鍾府賞梅。
鍾薈聞弦歌而知雅意,明白多半是阿翁和耶娘思念太甚,便去迴了老太太。
薑老太太自然無有不好:“怪我這老婆子不爭氣,倒把你成日拘在家裏,合該趁著日頭好出去頑頑,你看看能不能帶上你三妹妹,她阿娘放著兒子閨女不管,一個人跑到那勞什子庵裏修什麽佛法,我看她能修出個......”
老太太並不知道曾氏是因自己病倒的緣故被送進庵裏,薑家人怕她知道了實情更不好受,都瞞著她。
薑曹氏當著小輩不好把媳婦罵得太不堪,把半句話吞了下去:“你三妹妹流年不利,和徐家板上釘釘的親事不知咋的又沒信兒了,我看八成是你二叔那事兒,那徐家忒不地道......”
說到這裏義憤填膺起來,又把徐家狠狠罵了一通,說得急了,有些喘不過氣來。
阿婆莫動氣,早些看清了也好,省得阿妹嫁進去受氣。“”鍾薈忙扶她坐起來,幫她拍背順氣,又端起參茶伺候祖母喝了幾口。
鍾薈本就有意讓常山長公主幫著替三娘子物色物色,薑老太太一開口,便欣然叫了妹妹一起去鍾家赴約了。
薑明淅不是第一迴去鍾家,不過登門拜訪還是有些緊張。
鍾薈見她整個人繃得像弓弦一樣便要發笑,捏了捏她的手,發現她的手心已經有些潮意了。
“又不是頭一迴見長公主,你怵個什麽勁兒?”鍾薈打趣她。
三娘子嗔怪地看她一眼:“誰怵了,阿姊老是取笑我!還道你去了青州半年穩重了,誰曉得沒幾日又故態複萌了。”
“我說你一句,你倒好。”鍾薈扯扯她的發鬟。
“阿姊......”三娘子躊躇半晌,終於還是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和徐家親事沒說成,鍾家夫人和小娘子會不會......”
“放心,鍾夫人是明白人。”鍾薈拍拍她的手道。
到了鍾府,常山長公主先迎了出來,一見朱唇粉麵的薑三娘立即喜上眉梢:“啊呀,三娘這陣子出落得越發好了。”
三娘子羞得滿麵通紅,一絲不苟地行禮:“拜見長公主殿下。”
“同我就無需多這些虛禮了,走,我帶你去給阿姑瞧瞧。”司徒姮親熱地挽起她的手,把鍾薈忘了個一幹二淨——她逐漸開始顯懷了,沒有纖細輕軟的腰肢,臉生得再沒也有缺憾。
鍾薈對她的德性一清二楚,懶得同她一般見識。
進了正院,姊妹倆拜見了鍾夫人。
鍾夫人知道女兒疼這個異母的妹妹,又見她進退有度,氣質端雅,將她好一頓誇,又贈了對金玉折枝梅花簪,三娘子這才鬆了一口氣,跟著鍾家二房三房幾個未出閣的小娘子去逛園子看梅花了。
母女倆說了會兒體己話,鍾薈便將三娘子的婚事說了說,末了道:“我這阿妹心明眼亮,主意又正,打定了主意要遠嫁,我想著咱們家學裏也有遠道來求學的,讓阿兄替我留意著些罷。”
常山長公主平生最愛給美人配對,一聽來了興致:“這種事兒哪裏能靠阿彡......夫君,我這裏倒有個現成的人選,你也見過,家世門風且不論,相貌與你薑家三妹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是哪家的公子?三娘的性子你也知道......門當戶對的本就難找,又沒有家人在近處支應......”鍾薈倒不是不相信她眼光,隻是她出身尊貴,有些事難免想得理所當然。
“這你大可放心,”常山長公主豪邁地一揮手,“蘇家小郎君你還記得麽?我那便宜兒子......”
鍾夫人笑罵道:“你這促狹鬼!莫要欺負蘇小郎君老實!”
然而她自己顯然也樂在其中,眼珠子一轉,出了個餿主意,叫來個下人吩咐道:“你去家學裏說一聲,叫蘇小郎君去園子裏折一枝紅梅,送到老太爺書房裏去。”
裴霄之孫,排行第五的裴廣,其時任北軍中侯,統領禁軍駐紮京郊。
司徒鈞在朝會上下令將裴霄下獄,消息還未傳到宮外,先下旨宣裴廣入宮議事,來個請君入甕。
誰知那裴五郎十分警醒,見奉命宣旨的內侍神色不似平常,生出疑心來,百般拖延試探,有六七分肯定是祖父在宮中壞了事。
這裴廣也是個殺伐決斷的人物,一咬牙,當機立斷,斬殺了黃門和侍衛,率心腹的長水、射聲兩營兵馬嘩變。
越騎、虎賁兩校尉與裴廣素來有嫌隙,見此良機,立即合兵討逆,雙方相持不下之時,殿中中郎領四百侍衛前來,執騶虞幡解兵:“北軍中侯謀逆!我等奉命討賊,隻殺首逆,餘者不問!”
裴五郎不曾料到天子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動裴家,本來就是倉促行事,士卒一見騶虞幡,士氣泄了大半,亂刀將主將砍殺在陣中。
裴廣此舉坐實了裴家的反心,等於是給裴家上下畫了道催命符。
聽聞北軍兩營嘩變,裴五郎伏誅的消息,鍾薈不由歎道:“天子真是隨了他父親,謀算人心是一把好手。細細查下去也能水落石出,平白折了那麽多士卒的性命……”
“如此一來省卻他多少麻煩,”衛琇冷冷一笑,“裴氏一案牽連甚廣,若真的深查下去,恐怕半個朝堂都脫不了幹係,到時候是追究還是放過?追究哪些?又放過哪些?”
鍾薈默然,她自然明白,在司徒鈞這樣的人眼裏,自己坐穩皇位比幾條性命重要多了。
裴霄一案還是查到了將近歲暮,期間整個洛京城裏籠罩著牽連出幾個四、五品的官員,革職的革職,下獄的下獄。一幹重臣中隻有蕭簡致仕,其餘人等皆是虛驚一場。
裴家沒有什麽可轉圜的餘地,裴五郎舉兵當晚,天子便派兵圍了裴府,將男女老幼一百多口人投入牢獄等待發落。
昔日門庭若市的裴府,如今門戶緊閉,積雪堆了幾遲,也無人清掃,四處都透著蕭索。
裴家滿門押赴市曹梟首的前一晚,衛琇去牢中見了裴霄。
昔日不可一世的權臣,如今淪為蓬頭垢麵的階下囚,花白的頭發散亂地披在肩頭,看起來與洛京城中的乞丐並無二致。
“裴公別來無恙?”衛琇走到牢門前站定,把手裏的琉璃燈放在腳邊。
裴霄在看見衛琇的一瞬間,眼睛裏突然有了神采,像一堆枯柴被火點燃:“衛家豎子!狼心狗肺的東西!恩將仇報!”
......
他似乎不懂得什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口中咒罵不停,仿佛渾然忘了自己當年做下的事。
衛琇覺得膩味,他本以為自己有很多話要說,臨到頭來似乎全是多餘。
他終於信守對家人的承諾,把仇人置之死地了,可並沒有感到絲毫快慰,心裏茫然一片,像寸草不生的荒原。
裴氏夷族是洛京城裏難得的大事,從丁亥年至今還未曾有過能與之媲美的盛事。
即便年關將至,家家戶戶都有忙不完的事,但洛京城的士庶百姓仍舊扔下手中的事務,爭先恐後地湧向金市。
早到的人有幸一睹受刑之人的容貌,交頭接耳地挨個指點品評。
“這是二房的四郎,前個還在我鋪子裏買過文房。”
“那個小娘子是哪房的?生得好相貌,著實可惜了,不知及笄不曾……”
“哼!當年裴家害死衛家人的時候就不可惜麽?”
“說起來還是衛家人更美……”
衛琇孤身一人坐在金市外的高樓上,遙遙地望著法場上的情形,麵前的條案上放著一盞清茶。
劊子手的大刀揮下去,頭顱挨個滾落在地,噴湧的血遠看像瞬間綻放又凋謝的花。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唿,隔得那麽遠仍舊響徹雲霄。
衛琇隻覺得心裏的那片荒原更大了,幾乎望不到邊際。直到這一刻他才明白,就算殺光裴家人,殺死十個裴霄,他的家人們也迴不來了。
他能做的也不過是對著家人的靈位,點一炷香,斟一杯酒,說兩句話。
衛琇獨自在靈堂裏跪了一夜,破曉的時候迴到房中,發現鍾薈合衣躺在床上,他一進門就睜開了雙眼。
“你阿耶迴來了。”鍾薈輕輕拍拍肚皮。
“又趁我不在的時候欺負阿餳。”衛琇笑著埋怨她。
鍾薈猜到他昨夜去了哪裏,此時聞到一身的香火氣味,也沒有問什麽,隻道:“餓了吧?我叫下人去備膳,用點湯羹點心,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好好睡一覺。”
“阿毛。”衛琇走過去摟住她,把頭埋在她頸窩。
鍾薈輕輕撫他的背:“沒事了,已經結束了。”
***
過了年關便要啟程去西北,鍾薈平日要陪著薑老太太,與鍾家人相處的時間便更少了,隻能拿看望常山長公主當作由頭。
這一日長公主又送了帖子來,邀她過鍾府賞梅。
鍾薈聞弦歌而知雅意,明白多半是阿翁和耶娘思念太甚,便去迴了老太太。
薑老太太自然無有不好:“怪我這老婆子不爭氣,倒把你成日拘在家裏,合該趁著日頭好出去頑頑,你看看能不能帶上你三妹妹,她阿娘放著兒子閨女不管,一個人跑到那勞什子庵裏修什麽佛法,我看她能修出個......”
老太太並不知道曾氏是因自己病倒的緣故被送進庵裏,薑家人怕她知道了實情更不好受,都瞞著她。
薑曹氏當著小輩不好把媳婦罵得太不堪,把半句話吞了下去:“你三妹妹流年不利,和徐家板上釘釘的親事不知咋的又沒信兒了,我看八成是你二叔那事兒,那徐家忒不地道......”
說到這裏義憤填膺起來,又把徐家狠狠罵了一通,說得急了,有些喘不過氣來。
阿婆莫動氣,早些看清了也好,省得阿妹嫁進去受氣。“”鍾薈忙扶她坐起來,幫她拍背順氣,又端起參茶伺候祖母喝了幾口。
鍾薈本就有意讓常山長公主幫著替三娘子物色物色,薑老太太一開口,便欣然叫了妹妹一起去鍾家赴約了。
薑明淅不是第一迴去鍾家,不過登門拜訪還是有些緊張。
鍾薈見她整個人繃得像弓弦一樣便要發笑,捏了捏她的手,發現她的手心已經有些潮意了。
“又不是頭一迴見長公主,你怵個什麽勁兒?”鍾薈打趣她。
三娘子嗔怪地看她一眼:“誰怵了,阿姊老是取笑我!還道你去了青州半年穩重了,誰曉得沒幾日又故態複萌了。”
“我說你一句,你倒好。”鍾薈扯扯她的發鬟。
“阿姊......”三娘子躊躇半晌,終於還是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和徐家親事沒說成,鍾家夫人和小娘子會不會......”
“放心,鍾夫人是明白人。”鍾薈拍拍她的手道。
到了鍾府,常山長公主先迎了出來,一見朱唇粉麵的薑三娘立即喜上眉梢:“啊呀,三娘這陣子出落得越發好了。”
三娘子羞得滿麵通紅,一絲不苟地行禮:“拜見長公主殿下。”
“同我就無需多這些虛禮了,走,我帶你去給阿姑瞧瞧。”司徒姮親熱地挽起她的手,把鍾薈忘了個一幹二淨——她逐漸開始顯懷了,沒有纖細輕軟的腰肢,臉生得再沒也有缺憾。
鍾薈對她的德性一清二楚,懶得同她一般見識。
進了正院,姊妹倆拜見了鍾夫人。
鍾夫人知道女兒疼這個異母的妹妹,又見她進退有度,氣質端雅,將她好一頓誇,又贈了對金玉折枝梅花簪,三娘子這才鬆了一口氣,跟著鍾家二房三房幾個未出閣的小娘子去逛園子看梅花了。
母女倆說了會兒體己話,鍾薈便將三娘子的婚事說了說,末了道:“我這阿妹心明眼亮,主意又正,打定了主意要遠嫁,我想著咱們家學裏也有遠道來求學的,讓阿兄替我留意著些罷。”
常山長公主平生最愛給美人配對,一聽來了興致:“這種事兒哪裏能靠阿彡......夫君,我這裏倒有個現成的人選,你也見過,家世門風且不論,相貌與你薑家三妹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是哪家的公子?三娘的性子你也知道......門當戶對的本就難找,又沒有家人在近處支應......”鍾薈倒不是不相信她眼光,隻是她出身尊貴,有些事難免想得理所當然。
“這你大可放心,”常山長公主豪邁地一揮手,“蘇家小郎君你還記得麽?我那便宜兒子......”
鍾夫人笑罵道:“你這促狹鬼!莫要欺負蘇小郎君老實!”
然而她自己顯然也樂在其中,眼珠子一轉,出了個餿主意,叫來個下人吩咐道:“你去家學裏說一聲,叫蘇小郎君去園子裏折一枝紅梅,送到老太爺書房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