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下一步該如何進展為好?”


    “盧公稍坐片刻,楊洋~”


    “主子~”


    “速招內務、防務、文教、外交、刑督、軍情六部閣相、副相來此。”


    “是,主子。”楊洋領旨轉身而出。


    “陛下,您這是要~”


    盧照鄰麵露不解之色,心想自己商務部開設域外票局的事情怎麽就要驚動各部大佬了呢?


    “盧公,表麵上看這是你商務部與吐蕃出現的紛爭,其實各部就與吐蕃鬆讚幹布的合作都有各自的問題,不妨就借此拿出一個通盤的解決方法來。等下聽聽各部閣老的說辭。來~先品品益州刺史給朕進獻的蒙頂山茶,這可是難得的好茶啊!”


    “多謝陛下了!”盧照鄰也不客套,端起茶杯便慢慢品著。


    “怎樣?”


    “好茶!好茶啊!清香溫潤,入口迴味無窮啊!”盧照鄰讚不絕口道。


    “誒~穆老來的正好,朕這裏剛好泡了好茶。”楊二忙招唿跨進門口的穆先生坐下喝茶。


    “好!正口渴呢!”穆先生對盧照鄰拱了拱手後直接落座,也不多話。


    “嗬嗬!這幾年朕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西夷州的建設上,沒顧得上其他地方。不過,好在李太智、王博、楊公卿、柴紹、世民、建成等各州府主官得力,偌大的江山替朕打理的井井有條,可謂是國富民強,百姓安康。隻是忽略了眼鼻之下的吐蕃國了。各部其實都在與其打交道時遭遇了各種製約或刁難,現在看來是該拿出一個計劃來解決吐蕃了。他鬆讚幹布過於聰明了些,知道在每件事上不去觸碰朕的痛點,朕就不會把他放在眼裏不會動他。”


    “嗬嗬!看來他鬆讚幹布是聰明過頭了,又倚仗是陛下的兒女親家,以為陛下這頭老虎不會因小的撩撥而發威。”


    “嗯!這小子滑得很,但吐蕃總要解決的,現在到時候了。”


    “陛下~”


    “陛下~哦~穆先生也在,穆先生有禮了~”


    三人正說著話,應召而來的各部閣相、副相聯袂而至,齊齊見禮。


    當然少不了各自單獨又和穆先生見禮。


    “不必多禮,諸卿且坐。”


    “陛下,這麽急喚我等不知何事?”資格最老的內務部閣相裴世炬拱手問道。


    “為吐蕃一事。放眼天朝周邊,除了東瀛海上的倭國外就是身邊的吐蕃國還獨立於天朝的存在。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到了將吐蕃收歸天朝的時間了。諸卿覺得呢?”


    “陛下,漠南於闐特區的張須陀將軍請命出擊吐蕃的折子,多的讓我防務部都堆不下了。礙於他與我天朝乃是翁婿之國,不便動武,臣才屢屢壓下未報陛下。若陛下決心平定吐蕃,隻需一道聖旨,我部即刻準備,各項物資發往漠南。”防務部閣相宇文化及拱手道。


    “藥師將軍,汝意下如何?”


    “陛下,出征吐蕃除了漠南張須陀部外,還可動用伏璦城的第11軍卡迪爾部,出喀喇昆侖山進攻吐蕃東北部,並由此進攻邏些城線路上要近的多。這幾年也修繕了官道,進出吐蕃也方便。”李靖道。


    “不可,藥師賢弟所言不妥。”徐茂公搖著羽扇慌著腦袋道,“伏璦城方向進入吐蕃雖是官道,但此道狹窄僅可用作經商馬隊通行,且進入吐蕃國境之後一路仰攻,多有關隘易守難攻。足見鬆讚幹布早有防我之心。”


    “嗬嗬!茂公軍師說的對,但不全麵。據我軍情處打探所知,吐蕃境內關隘多建在我軍火器不便發揮之處,大炮是肯定不能用的,其他火器也不能集中使用,強攻必然傷亡慘重。”軍情處副相王德淡然補充道。


    “陛下,末將用11軍佯攻以掩護張須陀部出於闐繞行邏些城西南偷襲之。”李靖趕忙補充道。


    “嗯!藥師將軍聲東擊西之策倒也可行,但時機卻不好選啊!吐蕃地勢太高,風雪季節太長,夏秋可用兵的時間很短,實在不利於進攻。還是兵戰為輔,心戰為主吧!他鬆讚幹布受我天朝影響很深,政經商農無不模仿我朝,朕倒覺得可以從這幾處慢慢滲透,一點點全盤漢化。最後,朕給他來一個和平演變,翻手拿下整個高原土地,可好?”


    “嗬嗬嗬嗬~”眾人聽罷一陣歡笑。


    “陛下,好一個和平演變,心戰為上。呃~這個滲透和漢化該怎樣進行呢?”劉文靜一邊叫好一邊又不解道。


    “這和平演變嘛~”


    楊二有些說不上來了,偷眼瞄向一旁穩坐的穆先生。卻見穆先生也是眉頭緊鎖,似乎也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


    “這和平演變就是要先在其國內扶植起一個非常向往我天朝一切的人,最好是覬覦鬆讚幹布王位的權勢親王。然後在~”


    楊二跺著腳步邊思索邊說著,他知道穆先生雖是穿越者,但他並未經曆過後世西方國家隊我國的全盤西化、和平演變這段時期,當然就一點都不懂。自己也隻能靠迴憶一點點複原那段特殊的曆史。


    “然後在使用手段推翻鬆讚幹布,扶其上位掌管吐蕃。我天朝可控製並通過他實現在吐蕃的各種利益~”


    “陛下,這是要在吐蕃扶持一個能抗衡鬆讚幹布的人,並通過這人實現掌控整個吐蕃?”裴世炬問道。


    “嗯!應該就是這樣。前提是這人得朕的好處後能聽朕的話。就不知道吐蕃有沒有一個這樣的人?”


    “陛下,據臣所知,鬆讚幹布原有一兄名達讚幹布,但早夭。鬆讚幹布這輩再無他人更無長輩親王。”劉文靜道。


    “哦?那朕的這套策略在吐蕃便行不通了。”楊二有點鬱悶了,沒想到這鬆讚幹布是根獨苗。


    “對了,好像鬆讚幹布連子嗣都沒有?”楊二似乎想起了什麽急問道。


    “正是。陛下,如今鬆讚幹布年愈3旬,與象雄妃曾有一子,但此子不及兩歲夭亡了。其他四妃都未生產。若鬆讚幹布一死,隻能依照吐蕃法令在其部族內尋一族弟繼任讚普王位。”劉文靜繼續說道。


    “嗬嗬!鬆讚幹布都要30歲了嗎?朕可聽說高原吐蕃人的均壽不及35歲,如此說來,鬆讚幹布命不久矣!”


    “陛下,既然吐蕃人壽不長,陛下大計當即刻實施為好。鬆讚幹布雖無兄弟長輩,但有一人臣覺得可以利用。”外事民族部何充起身拱手道。


    “何相說的是誰?”


    “陛下,可還記得屯米三菩紮這人麽?”


    “是那個鬆讚幹布的跟班嗎?朕知道這人在長安待過好幾年,怎麽?”


    “陛下,這屯米三菩紮可是鬆讚幹布身邊寵臣,也是吐蕃少有的權臣。此人精通我朝語言,崇拜我朝文化,經他手修訂的《吐蕃律法》幾乎全盤照搬我天朝律例。此人在工商農學等處處效仿我朝,還說動鬆讚幹布派遣了大批貴族子弟到長安,入國學。陛下何不就扶此人為吐蕃新王呢?臣料定,一旦屯米三菩紮為吐蕃讚普,吐蕃之地定能快速融入我朝。”


    “好!想不到還有這樣一個人,朕就定他了。肇仁先生、朝見先生,招撫屯米三菩紮一事便由你二人攜手進行。記住,一切均需暗中進行。”


    “是,陛下。”劉、何二人拱手應道。


    “陛下,遠水不解近火。眼下我商務部在邏些城開設票局遇阻,不知陛下可有手段迫使鬆讚幹布妥協?”盧照鄰又將話題引到自己關心的問題上。


    “嗬嗬!那鬆讚幹布在我朝長安臥底這許多年,確實學了不少我朝好的東西,也多少知道了些如何保護本國文化和經濟。為不使本國經濟受限於人,便不許朕的票局在其境內開設。諸卿,可有辦法迫使鬆讚幹布退讓?”


    “敢問盧公,開設邏些票局目的是要將吐蕃金銀財富掌控在我天朝之手?還是隻為在吐蕃吸儲放貸賺些利錢?”新任內務部副相李密突然問道。


    “蒙陛下教誨,盧某以紙幣換取吐蕃貴族富商之金銀,在暗中將金銀運送迴長安入我朝國庫。陛下有言:讓吐蕃流通我朝紙幣,我朝便可掌控吐蕃經濟,收割吐蕃的韭菜。至於放貸收息嘛~順帶為之。”盧照鄰小心翼翼的答道。


    “既如此~陛下,臣有一策,可令商務部發文言明,但凡與外國商貿隻能使用我朝發行的紙幣,廢除金銀貨幣流通。這樣一來,就迫使吐蕃商人將手中的金銀先期到票號進行兌換。同樣,我朝商人在邏些城交易時,隻收我朝紙幣不要金銀,這樣可促使地下兌換黑市的發展。而這樣勢必使得吐蕃國稅收受損。鬆讚幹布必不能忍,到頭來也隻能接受我朝票局的成立,至少這樣可以派專人監控,以防稅收流失。”


    “嗯~玄遂這招也太過赤裸裸了些,不過可以試行。看他鬆讚幹布如何與朕打這場金融戰。還有,先設置地下錢莊,麵向吐蕃貴族和富商高息吸儲,讓他們這個階層先獲利。如此操作,估計鬆讚幹布也阻止不了朕的皇家票局入駐邏些城。”


    “陛下高明,如此這般雙管齊下就將吐蕃貴族和民眾手中的金銀全部收入皇家票局,而他們手中持有的不過是一張紙。若是鬆讚幹布不老實,他們手中的這張紙便可能變成廢紙,這幫吐蕃貴族就被陛下拿捏的死死的,敢不聽陛下號令行事!”李密叫好道。


    “朕還要在民生發展上拿捏他。裴閣老~”


    “陛下~”


    “吐蕃全國不過兩百萬人,朕要他青壯都來我朝感悟我朝之富有繁華,要讓這些吐蕃國的精英們到了我朝便不想迴去。迴去也行,必須被我朝儒家文化洗腦後在迴去。”


    “陛下想要怎樣做?老臣不明。”


    “召告各州府,特別是安西、益州、漢中、漠南等靠近吐蕃之地,放開吸納吐蕃青年,不論男女,進入火器、火藥工坊,成衣、製陶、琉璃、釀酒、造紙、製鹽、製鐵作坊作工;同時,文教部放開各州府學堂接受吐蕃幼童入學。還有~”


    楊二思考片刻後接著說道:“還有,防務部所屬皇家書院出台一套針對吐蕃貴族子弟的研修生教學體製,教授其政務管理、商貿經濟、農耕養殖等學科;皇家講武堂對入學吐蕃子弟講授兵書戰策和各種火器使用及戰術合成演練等~”


    “陛下,這~這不就是要將我朝的好東西全部授之於人麽?都被吐蕃人學了去,特別是火器火藥製造技術還是我朝絕密,一旦兩國不睦,這後果難以預想啊!還請陛下三思。”防務部副相魏征忙起身反對。


    “是啊!陛下,其他都不打緊,這軍工涉密領域還是不要讓吐蕃學子介入為好。”宇文化及也讚同魏征之意說道。


    “嗬嗬!諸公多慮了,他吐蕃國地處高原,不光是空氣稀薄,更是資源匱乏的很,吐蕃人光學了技術去是沒有用的,但這些卻是鬆讚幹布極想要的,不放香餌怎麽能釣鼇魚呢?”


    “妙啊~陛下原來早留有後手。就像給他鬆讚幹布一隻步槍,他也造不出子彈來;學了火藥配方去,他也找不到配方當中的硝石硫磺~嗬嗬嗬嗬~”


    經徐茂公搖扇點撥,在座眾文武們頓時醒悟,不禁都笑了起來。


    “朝見先生,下來你這邊要作的事情至關重要。”


    “陛下請講,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外事部閣相何充正色道。


    “嗬嗬!沒那麽嚴重。那屯米三菩紮不正在長安城吐蕃館驛麽?你去將朕說的這些轉告給他,讓他派人迴邏些城跟鬆讚幹布說。”


    “陛下,那鬆讚幹布乃是高原雄鷹,極精明的。讓他指派青年學子過來好說,但這些人勢必學成之後要迴去的。這豈不是為他人作嫁衣?”


    “朝見先生不必多慮,隻要這些人來了,朕就有辦法讓他迴不去。汝隻管設法遊說屯米三菩紮那廝為朕促成此事。”


    “既如此,臣明白了。”何充拱手一揖再次落座。


    “裴相,你內務部想想辦法將與吐蕃東北部接壤的地方劃出一塊來,以租賃的方式租給鬆讚幹布,最好是上等直接可用於耕種的良田。外事部替朕給鬆讚幹布帶個話,就說我大隋人力有限,良田太多,耕種不過來。租金就取田中產量三成。”


    “陛下,吐蕃勢力原本蝸居在喀喇昆侖山以南,山中多有我大隋駐軍關隘可阻擋吐蕃大軍北犯。若出租良田,就隻得將山中關隘駐軍迴撤,吐蕃勢力就自然前出至喀喇昆侖山以北地勢較矮的山地或平原,這對我關中威脅極大,望陛下思之。”防務部副相李靖趕忙從軍事角度出言勸阻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