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吐蕃高原不宜種植穀物等糧食,這也是吐蕃人口始終無法增長的原因。朕給他適於耕種的土地,目的就是讓吐蕃百姓走下高原,不在留戀故土。假以時日,走出高原定居的吐蕃人多了,這部分人將會自然融入我天朝。吐蕃國最終的結果就是自然消亡。”
“陛下高瞻遠矚,用心良苦,臣等佩服。”李密當先起身拱手讚道。
“陛下高明~”眾文武盡皆起身附和讚道。
“諸卿還有謀略吐蕃的想法嗎?”
“陛下,臣不解,為何不直接發兵滅掉吐蕃活捉鬆讚幹布?論我軍勢力遠超吐蕃啊!”徐茂公奏道。
“是啊!陛下,何必那麽麻煩算計吐蕃?臣已有攻閥吐蕃戰策,不消半年定能平滅鬆讚幹布。”李靖道。
“嗬嗬!朕絲毫不懷疑藥師將軍的戰策,更是對我天朝大軍充滿信心。不戰則已,一戰而定。但我軍最大的敵人不是鬆讚幹布,不是吐蕃騎兵,而是那一片高原。吐蕃人生長於高原,他們適應了那裏的生活環境。就連他們的戰馬也適應了高原氣候。
而我大軍征戰高原,因不適應高原地理氣候,兩軍未戰便要折損朕大量士卒。吐蕃人少地廣,城池也少,吐蕃騎兵本土作戰,來往快捷,這就使得我軍火器優勢喪失。特別是大炮,根本無法運上高原。再說,區區一塊高原,朕略顯些手段便能兵不血刃拿下,何樂而不為呢?無非是多了點時間罷了。”
“臣明白了。”李靖、徐茂公二人拱手道。
“好了,朕以上列出的對付吐蕃方案,各部均需拿出具體施行辦法,逐一施行。估計鬆讚幹布該頭痛了。肇仁、王德留下,其餘諸公且迴。”
“是,陛下~”
“陛下,留我二人還有何事?”見書房已空,劉文靜上前問道。
“簡單的很,軍情處現在要將重點鎖定吐蕃,給朕派出得力幹探去吐蕃境內遊說各地土番、土司,錢不是問題,朕有的是。讓這些番司頭人向朕靠攏,隻可表麵敷衍鬆讚幹布。還有,讓這些番司頭人盡可能將子嗣送來我朝學習,學成之後與我漢女通婚者可推薦至各地為官,別迴去了。”
“是,陛下。我處已經安插了大量密探進入了吐蕃各地,當然主要是在邏些城。”劉文靜道。
“王德,肇仁先生年邁,當坐鎮京城總部。汝親自潛入邏些城,替朕好好遊說下那些皇親國戚,吐蕃富豪。朕要他們暗中支持屯米三菩紮的主張,促成朕的各項規劃得以施行。要什麽就給什麽,封侯封將都行,明白嗎?”
“陛下放心,臣早有去吐蕃的想法,定不辱使命。”王德答道。
“陛下,臣覺得不如暗殺掉鬆讚幹布,直接扶持屯米三菩紮上位。”
“不必如此,肇仁先生。鬆讚幹布此人行事極小心,但凡外出周邊全是心腹護衛。刺殺不成反倒令其對我天朝陡增防備,反倒不美。再說,聽聞其身有暗疾,應當命不久矣。讓屯米三菩紮用一到兩年時間逐步獲取鬆讚幹布信任,順勢登位最好。暗中監視屯米三菩紮,若生異心立除之。”
“是,陛下。”
“還有,朕會找孫神醫配製一種慢性藥。到時交由你處探員,給朕秘密投放到吐蕃百姓飲水及食物中。此藥並不致命但會引發身體不適,而解藥隻有我朝才有,隻有走下高原到我朝生活月餘便能病除。最好能到其軍中投放,明白嗎?”
“明白了,陛下。這事就交給臣去作,臣保證大半吐蕃人自覺走下高原,主動與我朝百姓交融。”
“嗯!這正是朕用你王德之處,說起玩陰的,李太智遠不如你。”
“嗬嗬!陛下高看臣了。太智兄原本就是正人君子,治世能臣,臣遠不如他。”
“嗬嗬!陛下,商務、內務、文教、外事和防務五部行的是陽謀,而我軍情處則是陰謀啊!陛下使得好計策,老臣現在都有些同情那鬆讚幹布了。”
“嗬嗬嗬嗬~”三人開懷大笑不已。
送走了劉文靜和王德,楊二心裏覺得輕鬆不少。
看來解決吐蕃問題隻能是智取啊!殺人於無形,嗬嗬!這絕對夠鬆讚幹布喝一壺的。
楊二端起茶來輕嘬了小口,對自己想出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意猶未盡。
“怎麽?一切都布置好了?”穆先生悄然走了進來問道。
穆先生身份特殊,原本就住在皇宮後偏院,他進出皇宮任何地方都是無需稟報的,這早成了宮中侍衛們的共識。
“嗬嗬!穆老請坐,喝茶。”楊二忙招唿著。
“你的和平演化高論,我是不懂的。但他鬆讚幹布也是吐蕃難得的一代豪傑,連唐太宗都敬他幾分,就會那麽傻傻的看著你動他的政權根基?不可能吧!”
“嗬嗬!我用的全是陽謀,他可以見招拆招嘛!但有些事情他是無法控製的。”
“哦?哪些事?”
“民心和吐蕃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做的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為吐蕃百姓謀福利的事情。”
“唉!曆史上中央王朝對吐蕃高原的征服從來都不是通過戰爭。元、清兩朝如此,新zg也是采用的和平談判方式解放的xz。就看你的這些所謂的惠吐政策能否有效了。但我總覺得鬆讚幹布一定會有反製手段的。”
“嗬嗬!他一個文盲,啥都不懂!再說,他現在一直都處在養病中。有個詞叫作“心有餘而力不足”,溫水煮青蛙,到時就算他知道被人算計了也基本無法反製。因為~嗬嗬!我們可是擁有超過他一千四百多年的智慧。”
“嗯!這倒是。青藏高原啊!孕育了黃河、長江,不管古今,他都是我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就看鬆讚幹布~不!就看他屯米三菩紮識不識得大體了。”
“對了,穆老,你有沒有麻哥那邊的消息?”
“他呀!應該是在忙著種兩種煙,一種是專供拜占庭和阿拉伯帝國的鴉片煙,一種啊~就是煙草,作紙煙,還取了個名字叫什麽~中華。”
“華子啊!那可是後世最好的一種高檔煙。虧他想的出用這名。嗬嗬!”
“我說,用福壽膏鴉片煙去算計拜占庭和阿拉伯的百姓好嗎?聽說賣的還非常好。”
“我也不好說這事,先看看再說吧!”
“唉!最終受害的還是老百姓,不管是哪裏的老百姓,叔謀這個錢不該去賺的。”
“穆老這事您就不要去操心了,大不了等麻哥賺夠了見好就收,不打緊的。倒是有件事想和穆老商量一下。”
“什麽事情?我能做的都做了,不能做的千萬別強求,你知道現在很多事情是做不了的。”
“嗬嗬!我不是要穆老你去作什麽高科技的東西,而是商量一件和麻哥相關的事情。”
“嗬嗬!你說。”
“前幾天緬安州總督姚察上了一個奏疏,勸朕收迴橡膠園的橡膠生產交由內務部管理,還有翡翠礦收歸國有交由商務部管理。穆老你是知道的,這兩樣都是麻哥最來錢的項目。麻哥沒要朝廷一分錢創建了我朝的橡膠產業和翡翠帝國。現在做大了就官方收迴,有些不地道。但姚督奏疏上列的收迴理由也非常有道理。你看這事~”
“橡膠園~我聽叔謀說過,現在他旗下的總共有28個,每一處膠園都具備了從收割到橡膠成品一條龍的規模,每年的產量非常大。都是交給大總管楊興在管理,他當的是甩手掌櫃。橡膠產業屬於工業半成品重要的戰略性物質,這對國家相關工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依我看就該收歸國有。
跟叔謀把這點道理講清楚,他會理解的。再說他賺錢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也不會在意這個的。
姚察這個建議不錯,他的眼光還是看的長遠的。”
“嗯!好!就麻煩穆老將橡膠產業國有化的重要性這點簡單寫一個,我轉給麻哥看,這事好解決。那翡翠礦這塊呢?當初我是承諾過全部給他的。”
“嗬嗬!這個就更好辦了。那麽多礦口,他能一個人挖的完嗎?他都存放了數百萬噸的原石了。製成品像手鐲、玉佩、戒指這些似乎隻有國內的富豪更感興趣,外銷的量並不多。
老外喜歡的是紅藍寶石、鑽石瑪瑙這些。你給他留兩座翡翠礦就行了,這輩子他都挖不完,其他的礦全部交給姚察去打點。”
“嗬嗬!還是穆老了解麻哥啊!就照穆老說的做就是了。明天我就給姚察迴書,讓他拿著去跟麻哥交涉。”
“還有事兒嗎?沒事我就迴去歇著了。過幾天我還要去華陰工廠,去幫著劉玄解決下水輪發電機組的出現的技術瓶頸。也不知道現在就出現水電是好是壞?”
“穆老,您看要不要給病中的鬆讚幹布送點福壽膏過去?”楊二似乎並未聽到穆先生的話,而是反問道。
“啊?這個~這個可以吧?還能讓他快活幾年,幹就是了。”
楊二突然冒出的這個想法讓穆先生猝不及防,下意識的應道。
“好!就照您老說的辦了。嗬嗬!福壽膏~好東西啊!貌似還能減輕些他的病痛。”
楊二突然覺得明槍暗箭,損招陰招全安排上,解決吐蕃變得簡直就跟玩兒一樣,不由心喜不已。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不經意間已是大業二十五年。
這期間,楊二手下起家的大臣中,裴世炬和劉文靜先後因病故去。大限臨期,就算有孫神醫在旁也無可奈何。
禦書房中,楊二見眾臣到齊,便丟下手中的棋子開始聆聽各部閣相的上疏。
“啟稟陛下,這幾年按照陛下提出的攤丁入畝製,大大刺激了子民的生育,截止目前戶部統計,全國人口已經突破了一億,達到了一億一千萬。特別是中原和江南兩地就占了一半以上。”魏征奏道。
“嗯!”楊二點了點頭。
“陛下,涿黑鐵路已經全線貫通,通往鮮州南邊京口城的公路也全線通車。”魏征接著奏道。
“嗯!”楊二再次點了點頭。
“陛下,可否將中原百姓填入漠州和鮮州?”
“不必,既然鐵路公路都通了,讓李子雄將轄區內異族全部遷徙至江南和中原,必須全部遷走,禁止遊牧。讓廣闊而又偏遠的漠州、黑水一帶徹底成為我漢人的地盤,不複有異族。”
“是,陛下。”
“楚能出鮮州和秦瓊出庫頁島南北兩軍夾攻東瀛島國有最新戰報了嗎?”
“啟稟陛下。”宇文化及忙上前奏道:“南北兩軍登陸東瀛四島並未遇到阻礙,東瀛官吏基本都是跪迎我天國大軍到來。楚能將軍掃平了九州和四國兩島,秦瓊和單雄信兩將一統了本州和北海道。東瀛國主及宗室現已在押解迴京的路上了。”
“嗬嗬!如此輕鬆,真是沒想到啊!”楊二笑著看向穆先生。
“是啊!現在的東瀛倭國原本是一盤散沙,尚未統一。他們的軍隊都是一個個的城寨守衛。那裏見過我大隋軍威。隻是這下一步。。。。。。”穆先生撫須問道。
“稟陛下,東瀛四島總人口尚不及兩百萬,很多還是裹著獸皮的原始部落族群。”宇文化及接著道。
“傳禦楚、秦、單三將,將東瀛人全部遷徙至嶺南。宗室人等不必進京,全部遷往益州安置。對了,適齡女子全部配婚兩軍將士。拒絕遷徙和配婚者就地斬殺。”
“陛下,適婚東瀛女估計在50萬以上,我占島將士不過才7萬餘人,這如何配法?”
“宇文先生說的是。嗬嗬!多餘女子遷入中原,每人分給10畝良田作為嫁妝。相信中原漢人會很願意納她們為妾的。”
“嗬嗬嗬嗬。。。。。。”
書房內爆發出一陣笑聲來。
“陛下,世民上疏說西北戰區將士已經占據了烏拉爾山以東,請旨是否越過烏拉爾山繼續向西攻擊。”
“唉!算了,經過這若幹年的獎勵生育,人口不過才一億多一點,還不足以開發烏拉爾山以東地區。傳旨世民在烏拉爾山各處通道設立關隘,每一關隘安排至少一營將士守關。今後烏拉爾山從北到南至黑海便是我朝西邊的邊界。好了,說說吐蕃的情況。”
“稟陛下,現已探得鬆讚幹布已經病入膏肓時日不多了。丞相屯米三菩紮已經入了我漢籍,現已經掌控了吐蕃政局。幾乎可說現今的吐蕃已然是我大隋的領地了。”
軍情處王德臉上掛著笑意出班奏道。
“安排鬆讚幹布來京城就醫,死也要死在我大隋,不給他的追隨者留任何念想。”
“是,陛下。”
“陛下高瞻遠矚,用心良苦,臣等佩服。”李密當先起身拱手讚道。
“陛下高明~”眾文武盡皆起身附和讚道。
“諸卿還有謀略吐蕃的想法嗎?”
“陛下,臣不解,為何不直接發兵滅掉吐蕃活捉鬆讚幹布?論我軍勢力遠超吐蕃啊!”徐茂公奏道。
“是啊!陛下,何必那麽麻煩算計吐蕃?臣已有攻閥吐蕃戰策,不消半年定能平滅鬆讚幹布。”李靖道。
“嗬嗬!朕絲毫不懷疑藥師將軍的戰策,更是對我天朝大軍充滿信心。不戰則已,一戰而定。但我軍最大的敵人不是鬆讚幹布,不是吐蕃騎兵,而是那一片高原。吐蕃人生長於高原,他們適應了那裏的生活環境。就連他們的戰馬也適應了高原氣候。
而我大軍征戰高原,因不適應高原地理氣候,兩軍未戰便要折損朕大量士卒。吐蕃人少地廣,城池也少,吐蕃騎兵本土作戰,來往快捷,這就使得我軍火器優勢喪失。特別是大炮,根本無法運上高原。再說,區區一塊高原,朕略顯些手段便能兵不血刃拿下,何樂而不為呢?無非是多了點時間罷了。”
“臣明白了。”李靖、徐茂公二人拱手道。
“好了,朕以上列出的對付吐蕃方案,各部均需拿出具體施行辦法,逐一施行。估計鬆讚幹布該頭痛了。肇仁、王德留下,其餘諸公且迴。”
“是,陛下~”
“陛下,留我二人還有何事?”見書房已空,劉文靜上前問道。
“簡單的很,軍情處現在要將重點鎖定吐蕃,給朕派出得力幹探去吐蕃境內遊說各地土番、土司,錢不是問題,朕有的是。讓這些番司頭人向朕靠攏,隻可表麵敷衍鬆讚幹布。還有,讓這些番司頭人盡可能將子嗣送來我朝學習,學成之後與我漢女通婚者可推薦至各地為官,別迴去了。”
“是,陛下。我處已經安插了大量密探進入了吐蕃各地,當然主要是在邏些城。”劉文靜道。
“王德,肇仁先生年邁,當坐鎮京城總部。汝親自潛入邏些城,替朕好好遊說下那些皇親國戚,吐蕃富豪。朕要他們暗中支持屯米三菩紮的主張,促成朕的各項規劃得以施行。要什麽就給什麽,封侯封將都行,明白嗎?”
“陛下放心,臣早有去吐蕃的想法,定不辱使命。”王德答道。
“陛下,臣覺得不如暗殺掉鬆讚幹布,直接扶持屯米三菩紮上位。”
“不必如此,肇仁先生。鬆讚幹布此人行事極小心,但凡外出周邊全是心腹護衛。刺殺不成反倒令其對我天朝陡增防備,反倒不美。再說,聽聞其身有暗疾,應當命不久矣。讓屯米三菩紮用一到兩年時間逐步獲取鬆讚幹布信任,順勢登位最好。暗中監視屯米三菩紮,若生異心立除之。”
“是,陛下。”
“還有,朕會找孫神醫配製一種慢性藥。到時交由你處探員,給朕秘密投放到吐蕃百姓飲水及食物中。此藥並不致命但會引發身體不適,而解藥隻有我朝才有,隻有走下高原到我朝生活月餘便能病除。最好能到其軍中投放,明白嗎?”
“明白了,陛下。這事就交給臣去作,臣保證大半吐蕃人自覺走下高原,主動與我朝百姓交融。”
“嗯!這正是朕用你王德之處,說起玩陰的,李太智遠不如你。”
“嗬嗬!陛下高看臣了。太智兄原本就是正人君子,治世能臣,臣遠不如他。”
“嗬嗬!陛下,商務、內務、文教、外事和防務五部行的是陽謀,而我軍情處則是陰謀啊!陛下使得好計策,老臣現在都有些同情那鬆讚幹布了。”
“嗬嗬嗬嗬~”三人開懷大笑不已。
送走了劉文靜和王德,楊二心裏覺得輕鬆不少。
看來解決吐蕃問題隻能是智取啊!殺人於無形,嗬嗬!這絕對夠鬆讚幹布喝一壺的。
楊二端起茶來輕嘬了小口,對自己想出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意猶未盡。
“怎麽?一切都布置好了?”穆先生悄然走了進來問道。
穆先生身份特殊,原本就住在皇宮後偏院,他進出皇宮任何地方都是無需稟報的,這早成了宮中侍衛們的共識。
“嗬嗬!穆老請坐,喝茶。”楊二忙招唿著。
“你的和平演化高論,我是不懂的。但他鬆讚幹布也是吐蕃難得的一代豪傑,連唐太宗都敬他幾分,就會那麽傻傻的看著你動他的政權根基?不可能吧!”
“嗬嗬!我用的全是陽謀,他可以見招拆招嘛!但有些事情他是無法控製的。”
“哦?哪些事?”
“民心和吐蕃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做的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為吐蕃百姓謀福利的事情。”
“唉!曆史上中央王朝對吐蕃高原的征服從來都不是通過戰爭。元、清兩朝如此,新zg也是采用的和平談判方式解放的xz。就看你的這些所謂的惠吐政策能否有效了。但我總覺得鬆讚幹布一定會有反製手段的。”
“嗬嗬!他一個文盲,啥都不懂!再說,他現在一直都處在養病中。有個詞叫作“心有餘而力不足”,溫水煮青蛙,到時就算他知道被人算計了也基本無法反製。因為~嗬嗬!我們可是擁有超過他一千四百多年的智慧。”
“嗯!這倒是。青藏高原啊!孕育了黃河、長江,不管古今,他都是我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就看鬆讚幹布~不!就看他屯米三菩紮識不識得大體了。”
“對了,穆老,你有沒有麻哥那邊的消息?”
“他呀!應該是在忙著種兩種煙,一種是專供拜占庭和阿拉伯帝國的鴉片煙,一種啊~就是煙草,作紙煙,還取了個名字叫什麽~中華。”
“華子啊!那可是後世最好的一種高檔煙。虧他想的出用這名。嗬嗬!”
“我說,用福壽膏鴉片煙去算計拜占庭和阿拉伯的百姓好嗎?聽說賣的還非常好。”
“我也不好說這事,先看看再說吧!”
“唉!最終受害的還是老百姓,不管是哪裏的老百姓,叔謀這個錢不該去賺的。”
“穆老這事您就不要去操心了,大不了等麻哥賺夠了見好就收,不打緊的。倒是有件事想和穆老商量一下。”
“什麽事情?我能做的都做了,不能做的千萬別強求,你知道現在很多事情是做不了的。”
“嗬嗬!我不是要穆老你去作什麽高科技的東西,而是商量一件和麻哥相關的事情。”
“嗬嗬!你說。”
“前幾天緬安州總督姚察上了一個奏疏,勸朕收迴橡膠園的橡膠生產交由內務部管理,還有翡翠礦收歸國有交由商務部管理。穆老你是知道的,這兩樣都是麻哥最來錢的項目。麻哥沒要朝廷一分錢創建了我朝的橡膠產業和翡翠帝國。現在做大了就官方收迴,有些不地道。但姚督奏疏上列的收迴理由也非常有道理。你看這事~”
“橡膠園~我聽叔謀說過,現在他旗下的總共有28個,每一處膠園都具備了從收割到橡膠成品一條龍的規模,每年的產量非常大。都是交給大總管楊興在管理,他當的是甩手掌櫃。橡膠產業屬於工業半成品重要的戰略性物質,這對國家相關工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依我看就該收歸國有。
跟叔謀把這點道理講清楚,他會理解的。再說他賺錢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也不會在意這個的。
姚察這個建議不錯,他的眼光還是看的長遠的。”
“嗯!好!就麻煩穆老將橡膠產業國有化的重要性這點簡單寫一個,我轉給麻哥看,這事好解決。那翡翠礦這塊呢?當初我是承諾過全部給他的。”
“嗬嗬!這個就更好辦了。那麽多礦口,他能一個人挖的完嗎?他都存放了數百萬噸的原石了。製成品像手鐲、玉佩、戒指這些似乎隻有國內的富豪更感興趣,外銷的量並不多。
老外喜歡的是紅藍寶石、鑽石瑪瑙這些。你給他留兩座翡翠礦就行了,這輩子他都挖不完,其他的礦全部交給姚察去打點。”
“嗬嗬!還是穆老了解麻哥啊!就照穆老說的做就是了。明天我就給姚察迴書,讓他拿著去跟麻哥交涉。”
“還有事兒嗎?沒事我就迴去歇著了。過幾天我還要去華陰工廠,去幫著劉玄解決下水輪發電機組的出現的技術瓶頸。也不知道現在就出現水電是好是壞?”
“穆老,您看要不要給病中的鬆讚幹布送點福壽膏過去?”楊二似乎並未聽到穆先生的話,而是反問道。
“啊?這個~這個可以吧?還能讓他快活幾年,幹就是了。”
楊二突然冒出的這個想法讓穆先生猝不及防,下意識的應道。
“好!就照您老說的辦了。嗬嗬!福壽膏~好東西啊!貌似還能減輕些他的病痛。”
楊二突然覺得明槍暗箭,損招陰招全安排上,解決吐蕃變得簡直就跟玩兒一樣,不由心喜不已。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不經意間已是大業二十五年。
這期間,楊二手下起家的大臣中,裴世炬和劉文靜先後因病故去。大限臨期,就算有孫神醫在旁也無可奈何。
禦書房中,楊二見眾臣到齊,便丟下手中的棋子開始聆聽各部閣相的上疏。
“啟稟陛下,這幾年按照陛下提出的攤丁入畝製,大大刺激了子民的生育,截止目前戶部統計,全國人口已經突破了一億,達到了一億一千萬。特別是中原和江南兩地就占了一半以上。”魏征奏道。
“嗯!”楊二點了點頭。
“陛下,涿黑鐵路已經全線貫通,通往鮮州南邊京口城的公路也全線通車。”魏征接著奏道。
“嗯!”楊二再次點了點頭。
“陛下,可否將中原百姓填入漠州和鮮州?”
“不必,既然鐵路公路都通了,讓李子雄將轄區內異族全部遷徙至江南和中原,必須全部遷走,禁止遊牧。讓廣闊而又偏遠的漠州、黑水一帶徹底成為我漢人的地盤,不複有異族。”
“是,陛下。”
“楚能出鮮州和秦瓊出庫頁島南北兩軍夾攻東瀛島國有最新戰報了嗎?”
“啟稟陛下。”宇文化及忙上前奏道:“南北兩軍登陸東瀛四島並未遇到阻礙,東瀛官吏基本都是跪迎我天國大軍到來。楚能將軍掃平了九州和四國兩島,秦瓊和單雄信兩將一統了本州和北海道。東瀛國主及宗室現已在押解迴京的路上了。”
“嗬嗬!如此輕鬆,真是沒想到啊!”楊二笑著看向穆先生。
“是啊!現在的東瀛倭國原本是一盤散沙,尚未統一。他們的軍隊都是一個個的城寨守衛。那裏見過我大隋軍威。隻是這下一步。。。。。。”穆先生撫須問道。
“稟陛下,東瀛四島總人口尚不及兩百萬,很多還是裹著獸皮的原始部落族群。”宇文化及接著道。
“傳禦楚、秦、單三將,將東瀛人全部遷徙至嶺南。宗室人等不必進京,全部遷往益州安置。對了,適齡女子全部配婚兩軍將士。拒絕遷徙和配婚者就地斬殺。”
“陛下,適婚東瀛女估計在50萬以上,我占島將士不過才7萬餘人,這如何配法?”
“宇文先生說的是。嗬嗬!多餘女子遷入中原,每人分給10畝良田作為嫁妝。相信中原漢人會很願意納她們為妾的。”
“嗬嗬嗬嗬。。。。。。”
書房內爆發出一陣笑聲來。
“陛下,世民上疏說西北戰區將士已經占據了烏拉爾山以東,請旨是否越過烏拉爾山繼續向西攻擊。”
“唉!算了,經過這若幹年的獎勵生育,人口不過才一億多一點,還不足以開發烏拉爾山以東地區。傳旨世民在烏拉爾山各處通道設立關隘,每一關隘安排至少一營將士守關。今後烏拉爾山從北到南至黑海便是我朝西邊的邊界。好了,說說吐蕃的情況。”
“稟陛下,現已探得鬆讚幹布已經病入膏肓時日不多了。丞相屯米三菩紮已經入了我漢籍,現已經掌控了吐蕃政局。幾乎可說現今的吐蕃已然是我大隋的領地了。”
軍情處王德臉上掛著笑意出班奏道。
“安排鬆讚幹布來京城就醫,死也要死在我大隋,不給他的追隨者留任何念想。”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