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嗬嗬~”
楊二的一番自嘲式的開場白,讓整個大殿朝議氛圍不在壓抑,人人心情愉悅。
“唉!其實朕心裏苦啊!朕的書房門檻都快被踹的沒了,也隻有今日能和諸卿訴訴苦。”
“陛下非是我等要頻繁出入陛下後書房,打攪陛下休息,而是陛下吩咐我等去辦的事情確有很多不解之處需要陛下當麵指點。這正所謂是能者多勞嘛!”
盧照鄰忙辯解著,又惹來一陣歡笑。
“嗬嗬!好了,就你盧照鄰事情最多。言歸正傳,今日突然把諸卿全都招來朝議,一則是李密任職西夷州三年屆滿,朕要與諸卿討論新任西夷州刺史兼節度使人員;
二則鮮州京口水師上奏請命出征東瀛倭國和黑水城水師遠征白令海以東大陸;
三則今年地震、蝗災、旱災接踵來襲,各部如何應對。李密~汝即將卸任西夷州,說說看這三年你在西夷州都作了什麽?”
“是,陛下。臣就這三年來西夷州的變化簡單說幾個數字。
一、西夷現有人口約一千萬,其中我漢人約占七成,原波斯人僅占不到兩成,其餘為少量的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城市建築、百姓住宅等已經全盤漢化,佛教已經成為西夷州唯一宗教。
二、碎葉城通往西京的雙線鐵路於半年前全線貫通,全長約萬裏。15座城池之間的道路也全都修整完畢,皆為兩丈寬水泥硬化路麵。
三、糧食已經是連續三年增收,這主要歸功三大建設兵團每年軍墾麵積都在擴大。田裏主要出產的土豆大量出口銷往拜占庭帝國,大米銷往天竺國,紅薯、玉米等銷往阿拉伯帝國。棉花紡織成布匹成為周邊三國暢銷品。
其他如麵粉、芝麻、豆油、白酒等加工品外銷量也較大。
總之,但凡到西夷州經商的我大隋商人基本都是賺到大錢了的。”
“民間商人賺不賺錢先且不管,朕隻想知道你西夷州府庫存銀存糧多少?別遮遮掩掩的。”
“迴稟陛下,通過官辦外貿和收取商稅,我西夷府庫充盈,黃金存糧不下兩千萬兩,白銀一億三千萬兩。”
“這麽多啊!簡直難以相信~”
顯德殿內頓時議論不迭,人人交頭接耳,驚愕不已。
“怎麽?不用上繳朝廷國庫麽?鐵、鹽這些呢?”
“陛下,鐵鹽等朝廷統銷品均由內務府司鐵和司鹽兩局統一調度,西夷府並未插手。府庫黃金白銀存糧過大,需經鐵路陸續運抵京城國庫,此項已交由內務部和商務部運轉。
據臣所知,商務部皇家西夷票局放貸量數字相當驚人,每日收取利率收益遠超我西夷府庫。”
“嗯!盧公為將帝國票局開到拜占庭和阿拉伯國都差點將朕的書房門檻踏平,高利貸早都放到國外去了。
拜占庭和阿拉伯皇族人傻錢多,盧公將他們忽悠的團團轉,放貸給他們用於修路建城等,賺不到大錢才怪了。”
“咦~陛下,這可都是陛下教導臣去作的,臣哪想得到那麽多。還有,收他們的黃金白銀,結算時給他們的是天朝紙幣。
陛下說要將黃白這些硬通貨留在自家府庫,讓對方多存紙幣,以此來控製兩國經濟,這些道道打死臣都想不到。”盧照鄰怪叫起來。
“陛下英明,臣受教~”李密拱手叫道。
“陛下英明~”群臣盡皆起身拱手唿道。
“好了,李密卸任,諸卿可有適當接替者。”
“陛下,臣推薦李子雄擔任新一屆西夷州刺史。”魏征拱手道。
“哦?玄成為何推薦李子雄?”
“陛下容稟,子雄在安西協助過世民,在西夷又是玄遂公得力助手,年富力強,為人穩重且忠誠,更兼通曉波斯、拜占庭語言是其一;
其二、子雄出自皇家潞州書院,乃是天子門生,又在軍情處曆練過,施政能力毋庸置疑;
其三,子雄品行端正,政工農商學皆通,實為不可多得之全能人才。放眼天朝上下能及子雄者少之又少。盧公精明異常也隻通工商兩門而已,嗬嗬!”魏征撫須看向盧照鄰訕笑道。
“李密汝覺得怎麽?”
“陛下,子雄足可勝任。”
“好!原本朕想調緬安州姚察出任西夷州刺史的,現在看來李子雄更佳。無忌~朝議結束後擬旨,任命李子雄為西夷州刺史,主管西夷州一切事務,王圭為西京府尹;任命來護兒上將為西夷州節度使,掌管西夷軍權。”
“是,陛下。”
“玄遂先生,這幾年先是替朕擺平了鮮州,接著又在西夷偏遠之地苦幹了三年,實乃勞苦功高之臣。朕封汝為遼陽侯,子孫世襲。”
“謝陛下~為陛下分憂乃是臣子之道。”李密心中狂喜,起身拱手道。
“先在長安休整三月,好好調養身體。裴公年事已高,今年將卸任內務部首相,汝先充任裴公副手,待期頂替裴公。”
“臣接旨謝恩~”
“哄~~~”
滿朝文武盡皆震驚,但又不得不服。
這李密,自投靠皇上楊廣以來,滅南陳、殺楊玄感、鎮鮮州、破突厥、征波斯功勳卓著,就算天子學生李世民都無法與之相比,且縷縷挺身替當今陛下擋槍幹髒活背罵名無數也毫無怨言,如今終得封侯拜相乃是他數年來付出的迴報。
“陛下,臣有一事想問詢玄遂公。”內務部副相唐儉拱手道。
“茂約問吧!”
“玄遂公,聽聞西夷治所西京城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天然氣燒火做飯甚是方便,不知有無此事?”
“嗬嗬!唐大人還是消息閉塞了些,該去西夷州走走了。用天然氣燒火做飯不光是西京百姓平常之事,三大農墾兵團也已經家家普及。
隻是,西京百姓用氣需要繳納燃氣費,而兵團將士家中用氣則是免費的。使用天然氣縱然方便快捷,但也頗受限製,並非西夷全境都能普及使用。
原因嘛~不外乎輸氣管線鋪設搭建成本太高。”
“那我天朝皇城長安能否實現通氣?”唐儉追問道。
“這~這個下官不好說,唐大人不如直接問陛下吧!”
“陛下,這~”
未得到答複的唐儉忙看向高階之上端坐的楊二。
“嗬嗬!若朕的京城能用上天然氣,朕還不早就用上了。怎奈我天朝全境也隻得西夷州那片土地之下蘊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氣資源。也許今後有可能吧!”
唐儉聽後,隻得點了點頭,算是解開了心中存疑。
“也許今後不久的將來,西夷州的天然氣可以灌裝方式輸送我天朝內地,隻是現在條件還不許與。”
“難怪說到西遷,我天朝百姓並不排斥,原來好處多多啊!”文教部閣相裴蘊感概道。
“好了,今天首個議題就說到這了。對鮮州京口水師提議的跨海擊東瀛諸卿以為如何?”
“陛下,據臣所知,那東瀛島國人口稀少,貧窮落後,拿下來後又要麵臨遷入人口、投資改造等諸多事項。
臣覺得那東瀛倭國遲早都是我天朝嘴邊的肉,不如暫且放一放,把財力物力人力先用於穩定西夷、緬安等新拓土地之上。”
為西夷州防務和農墾兵團建設付出很大心血的防務部宇文化及建議道。
“嗯!宇文先生說的是,彈丸小國,孤懸海外,如同雞肋。不如養肥了之後等幾年再取。現在拿下也是一副爛攤子。
無忌~傳禦鮮州刺史、節度使楚能中將、京口水師統製使吳明徹少將,按兵不動,等候時機。水師仍以護航商船為重。
另,再傳禦漠河州刺史王伯當、節度使秦瓊、黑水河水師統製使吳達少將,占領漠河州以北所有土地和海島,直至白令海,但不許東渡海峽。”
“陛下,據查白令海以東還有大片土地,黑水河水師也已屢次渡海探查,實屬無主之地,不如~”防務部副相徐茂公拱手奏道。
“唉!當初朕要西征波斯,諸卿多有反對者。現在卻覬覦更遠的土地。不是朕不願,而是太過鞭長莫及了。在鐵路未修到黑水河城之前東征一事莫要說起。”
“陛下,西征大勝之後,王伯當、秦瓊、單雄信等將看來是太過想為陛下開疆拓土了。”魏征說道。
“是啊!朕知道他們的心思,所以才讓他們向北攻擊,其實北麵除了連綿不絕的森林和原始土著部落之外並無國家,讓他們出擊也是讓他們有點事情作而已。”
“陛下,漠河州境內高山聳立,河流縱橫,且每年有9個月都處在冰雪覆蓋的冬季。如此莫說修鐵路了,就是幾尺寬的馬道都很難修建。如今漠河州的補給幾乎都是通過黑水河水師往返萊州進行的。”
“好了~魏愛卿,遼東地形地貌朕還是很熟悉的。漠河州地廣人稀,發展滯後。修建鐵路劃不來,通過水師輸送物資倒也快捷。
朕知道你與叔寶、雄信、伯當等私交甚好,汝可帶話過去,就說最多三年,朕定兵發東瀛四島,他三個可作前部先鋒。”
“嗬嗬!有陛下這承諾便好使的很了。伯當可是每月都給臣來信詢問這事。”
“嗬嗬!讓他們定下心來練兵北方,兵鋒所到之地便是皇土。”
“是,陛下,臣一定將這句話寫進給伯當、叔寶的迴書中。”
“裴老,給朕說說麵對震災、蝗災和旱情內務府都是如何應對的?朕聽說太行腹地的長橋地區地龍鬧騰的很厲害,百姓傷亡很重。”
“陛下,長橋地震造成百姓傷亡近4萬,老臣已下令太行郡全力救災。目前災情穩定,救援及時,沒有發生次生災害。”裴世炬撫須迴道。
“嗯!告訴太行郡首華公義,災後房屋重建、傷者救治均由郡府出錢,將災情影響降至最低。”
“是,陛下。內務部專項救災銀已經撥付太行郡內府,並派專人監督用於救災專用。眼下,災民們無不感恩陛下天恩。”
“好!朕對這次內務部麵對突發災情施援舉措非常滿意。裴老你年事已高,有些事情還是多讓後輩去作吧!朕可聽說你這段時間總是心口痛。”
“多謝陛下關心!心口痛是臣的老毛病了,一直以來也在服用孫神醫的藥丸。有神醫在,老臣還能為陛下分擔些。”
“嗯!蝗災旱情倒是常見,想必內務部早有預案,朕也懶得再多問了。諸卿若是沒有本奏,朕就要下朝了。”
“陛下,臣這裏有於闐張須陀、張勳部駐軍吐蕃邏些城的安排及鬆讚幹布遣散吐蕃軍的奏議,望陛下過目。”防務部副相李靖奏道。
“現在沒空看,下朝後送到朕的後書房,朕抽空看看就是了。”楊二有些不賴煩了。
“陛下,臣這裏還有一份天竺國地形圖本,是我軍情處探員用時兩年才繪製完成的。”軍情處副相王德奏道。
“王德,這還要朕教你怎樣做嗎?給朕把圖本掛到後書房牆上。”
“是,陛下。微臣過去時順帶叫人把陛下書房門檻修繕一番。”
“嗬嗬嗬嗬~”
大殿頓時歡笑聲一片,也隻有像王德這樣的皇上心腹之臣敢開這樣的玩笑。
“好了,天氣炎熱,這大殿悶得慌。想陪朕吃冰鎮西瓜的就拿著你們的本奏到後院涼亭來,朕在那兒等你們。”
“陛下,臣老來得子,還請陛下賜名。隨後,臣抱他到涼亭見陛下。”
“嗬嗬嗬嗬~”
又是一陣歡笑聲響起,連楊二也被逗的開懷大笑。
百官下朝之後,無不三兩成群的商量著以怎樣的噱頭去皇宮後院吃皇上的免費西瓜,熱烈討論的勢頭遠超顯德殿朝議。
楊二迴到書房卻被皇後蕭美娘趕來不斷責備,口口聲聲宣稱這皇宮後院將再無安寧之日了。
楊二也漸漸醒悟過來。
正如皇後所言,他越發覺得是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不好填的坑。
“仲堅快傳工匠把後宮門檻全部墊高~還有給黃門宦官說,朕身體不適拒不見客。”
“世兄~盧照鄰請見。”
“靠~還是遲了一步,讓他進來吧!倒要聽聽他又要問何事?”楊二邊搖頭邊無奈的坐迴了桌邊。
“陛下,微臣叨擾陛下休息了,敢問陛下貴體有何不適?”盧照鄰拱手笑嘻嘻的問道。
“見到盧公朕就渾身不爽,說吧!哪裏又不懂了?朕真該辦個金融速成班,這一對一教學實在是太累了。”楊二假裝翻書自言著。
“陛下,這次臣來說的事情恐怕不是票號金融那麽簡單。”
“坐下說,又怎麽了?”楊二指了指一旁的空椅子說道。
“陛下,臣的中央票局開到了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紙幣也隨之進入拜占庭國內使用,這些在陛下指點下雖曆經艱難但總算是和查世丁尼二世國王簽署了金融互動協議。但距我大隋最近的吐蕃帝國我票局始終無法進入。”
“鬆讚幹布那廝不好說話嗎?”
“迴陛下話,他說邏些城有他吐蕃自己的票局,說邏些城小,百姓人口也少容不下兩個票局。”
“嗬嗬!狡猾的鬆讚幹布,不旺在朕的京城住了多年學了多年。涉及到國家金融這塊便不容他人插手。盧公你是小看了鬆讚幹布了,他早已不是臉頰通紅的吐蕃小子,而是一隻高原雄鷹了。”
楊二的一番自嘲式的開場白,讓整個大殿朝議氛圍不在壓抑,人人心情愉悅。
“唉!其實朕心裏苦啊!朕的書房門檻都快被踹的沒了,也隻有今日能和諸卿訴訴苦。”
“陛下非是我等要頻繁出入陛下後書房,打攪陛下休息,而是陛下吩咐我等去辦的事情確有很多不解之處需要陛下當麵指點。這正所謂是能者多勞嘛!”
盧照鄰忙辯解著,又惹來一陣歡笑。
“嗬嗬!好了,就你盧照鄰事情最多。言歸正傳,今日突然把諸卿全都招來朝議,一則是李密任職西夷州三年屆滿,朕要與諸卿討論新任西夷州刺史兼節度使人員;
二則鮮州京口水師上奏請命出征東瀛倭國和黑水城水師遠征白令海以東大陸;
三則今年地震、蝗災、旱災接踵來襲,各部如何應對。李密~汝即將卸任西夷州,說說看這三年你在西夷州都作了什麽?”
“是,陛下。臣就這三年來西夷州的變化簡單說幾個數字。
一、西夷現有人口約一千萬,其中我漢人約占七成,原波斯人僅占不到兩成,其餘為少量的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城市建築、百姓住宅等已經全盤漢化,佛教已經成為西夷州唯一宗教。
二、碎葉城通往西京的雙線鐵路於半年前全線貫通,全長約萬裏。15座城池之間的道路也全都修整完畢,皆為兩丈寬水泥硬化路麵。
三、糧食已經是連續三年增收,這主要歸功三大建設兵團每年軍墾麵積都在擴大。田裏主要出產的土豆大量出口銷往拜占庭帝國,大米銷往天竺國,紅薯、玉米等銷往阿拉伯帝國。棉花紡織成布匹成為周邊三國暢銷品。
其他如麵粉、芝麻、豆油、白酒等加工品外銷量也較大。
總之,但凡到西夷州經商的我大隋商人基本都是賺到大錢了的。”
“民間商人賺不賺錢先且不管,朕隻想知道你西夷州府庫存銀存糧多少?別遮遮掩掩的。”
“迴稟陛下,通過官辦外貿和收取商稅,我西夷府庫充盈,黃金存糧不下兩千萬兩,白銀一億三千萬兩。”
“這麽多啊!簡直難以相信~”
顯德殿內頓時議論不迭,人人交頭接耳,驚愕不已。
“怎麽?不用上繳朝廷國庫麽?鐵、鹽這些呢?”
“陛下,鐵鹽等朝廷統銷品均由內務府司鐵和司鹽兩局統一調度,西夷府並未插手。府庫黃金白銀存糧過大,需經鐵路陸續運抵京城國庫,此項已交由內務部和商務部運轉。
據臣所知,商務部皇家西夷票局放貸量數字相當驚人,每日收取利率收益遠超我西夷府庫。”
“嗯!盧公為將帝國票局開到拜占庭和阿拉伯國都差點將朕的書房門檻踏平,高利貸早都放到國外去了。
拜占庭和阿拉伯皇族人傻錢多,盧公將他們忽悠的團團轉,放貸給他們用於修路建城等,賺不到大錢才怪了。”
“咦~陛下,這可都是陛下教導臣去作的,臣哪想得到那麽多。還有,收他們的黃金白銀,結算時給他們的是天朝紙幣。
陛下說要將黃白這些硬通貨留在自家府庫,讓對方多存紙幣,以此來控製兩國經濟,這些道道打死臣都想不到。”盧照鄰怪叫起來。
“陛下英明,臣受教~”李密拱手叫道。
“陛下英明~”群臣盡皆起身拱手唿道。
“好了,李密卸任,諸卿可有適當接替者。”
“陛下,臣推薦李子雄擔任新一屆西夷州刺史。”魏征拱手道。
“哦?玄成為何推薦李子雄?”
“陛下容稟,子雄在安西協助過世民,在西夷又是玄遂公得力助手,年富力強,為人穩重且忠誠,更兼通曉波斯、拜占庭語言是其一;
其二、子雄出自皇家潞州書院,乃是天子門生,又在軍情處曆練過,施政能力毋庸置疑;
其三,子雄品行端正,政工農商學皆通,實為不可多得之全能人才。放眼天朝上下能及子雄者少之又少。盧公精明異常也隻通工商兩門而已,嗬嗬!”魏征撫須看向盧照鄰訕笑道。
“李密汝覺得怎麽?”
“陛下,子雄足可勝任。”
“好!原本朕想調緬安州姚察出任西夷州刺史的,現在看來李子雄更佳。無忌~朝議結束後擬旨,任命李子雄為西夷州刺史,主管西夷州一切事務,王圭為西京府尹;任命來護兒上將為西夷州節度使,掌管西夷軍權。”
“是,陛下。”
“玄遂先生,這幾年先是替朕擺平了鮮州,接著又在西夷偏遠之地苦幹了三年,實乃勞苦功高之臣。朕封汝為遼陽侯,子孫世襲。”
“謝陛下~為陛下分憂乃是臣子之道。”李密心中狂喜,起身拱手道。
“先在長安休整三月,好好調養身體。裴公年事已高,今年將卸任內務部首相,汝先充任裴公副手,待期頂替裴公。”
“臣接旨謝恩~”
“哄~~~”
滿朝文武盡皆震驚,但又不得不服。
這李密,自投靠皇上楊廣以來,滅南陳、殺楊玄感、鎮鮮州、破突厥、征波斯功勳卓著,就算天子學生李世民都無法與之相比,且縷縷挺身替當今陛下擋槍幹髒活背罵名無數也毫無怨言,如今終得封侯拜相乃是他數年來付出的迴報。
“陛下,臣有一事想問詢玄遂公。”內務部副相唐儉拱手道。
“茂約問吧!”
“玄遂公,聽聞西夷治所西京城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天然氣燒火做飯甚是方便,不知有無此事?”
“嗬嗬!唐大人還是消息閉塞了些,該去西夷州走走了。用天然氣燒火做飯不光是西京百姓平常之事,三大農墾兵團也已經家家普及。
隻是,西京百姓用氣需要繳納燃氣費,而兵團將士家中用氣則是免費的。使用天然氣縱然方便快捷,但也頗受限製,並非西夷全境都能普及使用。
原因嘛~不外乎輸氣管線鋪設搭建成本太高。”
“那我天朝皇城長安能否實現通氣?”唐儉追問道。
“這~這個下官不好說,唐大人不如直接問陛下吧!”
“陛下,這~”
未得到答複的唐儉忙看向高階之上端坐的楊二。
“嗬嗬!若朕的京城能用上天然氣,朕還不早就用上了。怎奈我天朝全境也隻得西夷州那片土地之下蘊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氣資源。也許今後有可能吧!”
唐儉聽後,隻得點了點頭,算是解開了心中存疑。
“也許今後不久的將來,西夷州的天然氣可以灌裝方式輸送我天朝內地,隻是現在條件還不許與。”
“難怪說到西遷,我天朝百姓並不排斥,原來好處多多啊!”文教部閣相裴蘊感概道。
“好了,今天首個議題就說到這了。對鮮州京口水師提議的跨海擊東瀛諸卿以為如何?”
“陛下,據臣所知,那東瀛島國人口稀少,貧窮落後,拿下來後又要麵臨遷入人口、投資改造等諸多事項。
臣覺得那東瀛倭國遲早都是我天朝嘴邊的肉,不如暫且放一放,把財力物力人力先用於穩定西夷、緬安等新拓土地之上。”
為西夷州防務和農墾兵團建設付出很大心血的防務部宇文化及建議道。
“嗯!宇文先生說的是,彈丸小國,孤懸海外,如同雞肋。不如養肥了之後等幾年再取。現在拿下也是一副爛攤子。
無忌~傳禦鮮州刺史、節度使楚能中將、京口水師統製使吳明徹少將,按兵不動,等候時機。水師仍以護航商船為重。
另,再傳禦漠河州刺史王伯當、節度使秦瓊、黑水河水師統製使吳達少將,占領漠河州以北所有土地和海島,直至白令海,但不許東渡海峽。”
“陛下,據查白令海以東還有大片土地,黑水河水師也已屢次渡海探查,實屬無主之地,不如~”防務部副相徐茂公拱手奏道。
“唉!當初朕要西征波斯,諸卿多有反對者。現在卻覬覦更遠的土地。不是朕不願,而是太過鞭長莫及了。在鐵路未修到黑水河城之前東征一事莫要說起。”
“陛下,西征大勝之後,王伯當、秦瓊、單雄信等將看來是太過想為陛下開疆拓土了。”魏征說道。
“是啊!朕知道他們的心思,所以才讓他們向北攻擊,其實北麵除了連綿不絕的森林和原始土著部落之外並無國家,讓他們出擊也是讓他們有點事情作而已。”
“陛下,漠河州境內高山聳立,河流縱橫,且每年有9個月都處在冰雪覆蓋的冬季。如此莫說修鐵路了,就是幾尺寬的馬道都很難修建。如今漠河州的補給幾乎都是通過黑水河水師往返萊州進行的。”
“好了~魏愛卿,遼東地形地貌朕還是很熟悉的。漠河州地廣人稀,發展滯後。修建鐵路劃不來,通過水師輸送物資倒也快捷。
朕知道你與叔寶、雄信、伯當等私交甚好,汝可帶話過去,就說最多三年,朕定兵發東瀛四島,他三個可作前部先鋒。”
“嗬嗬!有陛下這承諾便好使的很了。伯當可是每月都給臣來信詢問這事。”
“嗬嗬!讓他們定下心來練兵北方,兵鋒所到之地便是皇土。”
“是,陛下,臣一定將這句話寫進給伯當、叔寶的迴書中。”
“裴老,給朕說說麵對震災、蝗災和旱情內務府都是如何應對的?朕聽說太行腹地的長橋地區地龍鬧騰的很厲害,百姓傷亡很重。”
“陛下,長橋地震造成百姓傷亡近4萬,老臣已下令太行郡全力救災。目前災情穩定,救援及時,沒有發生次生災害。”裴世炬撫須迴道。
“嗯!告訴太行郡首華公義,災後房屋重建、傷者救治均由郡府出錢,將災情影響降至最低。”
“是,陛下。內務部專項救災銀已經撥付太行郡內府,並派專人監督用於救災專用。眼下,災民們無不感恩陛下天恩。”
“好!朕對這次內務部麵對突發災情施援舉措非常滿意。裴老你年事已高,有些事情還是多讓後輩去作吧!朕可聽說你這段時間總是心口痛。”
“多謝陛下關心!心口痛是臣的老毛病了,一直以來也在服用孫神醫的藥丸。有神醫在,老臣還能為陛下分擔些。”
“嗯!蝗災旱情倒是常見,想必內務部早有預案,朕也懶得再多問了。諸卿若是沒有本奏,朕就要下朝了。”
“陛下,臣這裏有於闐張須陀、張勳部駐軍吐蕃邏些城的安排及鬆讚幹布遣散吐蕃軍的奏議,望陛下過目。”防務部副相李靖奏道。
“現在沒空看,下朝後送到朕的後書房,朕抽空看看就是了。”楊二有些不賴煩了。
“陛下,臣這裏還有一份天竺國地形圖本,是我軍情處探員用時兩年才繪製完成的。”軍情處副相王德奏道。
“王德,這還要朕教你怎樣做嗎?給朕把圖本掛到後書房牆上。”
“是,陛下。微臣過去時順帶叫人把陛下書房門檻修繕一番。”
“嗬嗬嗬嗬~”
大殿頓時歡笑聲一片,也隻有像王德這樣的皇上心腹之臣敢開這樣的玩笑。
“好了,天氣炎熱,這大殿悶得慌。想陪朕吃冰鎮西瓜的就拿著你們的本奏到後院涼亭來,朕在那兒等你們。”
“陛下,臣老來得子,還請陛下賜名。隨後,臣抱他到涼亭見陛下。”
“嗬嗬嗬嗬~”
又是一陣歡笑聲響起,連楊二也被逗的開懷大笑。
百官下朝之後,無不三兩成群的商量著以怎樣的噱頭去皇宮後院吃皇上的免費西瓜,熱烈討論的勢頭遠超顯德殿朝議。
楊二迴到書房卻被皇後蕭美娘趕來不斷責備,口口聲聲宣稱這皇宮後院將再無安寧之日了。
楊二也漸漸醒悟過來。
正如皇後所言,他越發覺得是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不好填的坑。
“仲堅快傳工匠把後宮門檻全部墊高~還有給黃門宦官說,朕身體不適拒不見客。”
“世兄~盧照鄰請見。”
“靠~還是遲了一步,讓他進來吧!倒要聽聽他又要問何事?”楊二邊搖頭邊無奈的坐迴了桌邊。
“陛下,微臣叨擾陛下休息了,敢問陛下貴體有何不適?”盧照鄰拱手笑嘻嘻的問道。
“見到盧公朕就渾身不爽,說吧!哪裏又不懂了?朕真該辦個金融速成班,這一對一教學實在是太累了。”楊二假裝翻書自言著。
“陛下,這次臣來說的事情恐怕不是票號金融那麽簡單。”
“坐下說,又怎麽了?”楊二指了指一旁的空椅子說道。
“陛下,臣的中央票局開到了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紙幣也隨之進入拜占庭國內使用,這些在陛下指點下雖曆經艱難但總算是和查世丁尼二世國王簽署了金融互動協議。但距我大隋最近的吐蕃帝國我票局始終無法進入。”
“鬆讚幹布那廝不好說話嗎?”
“迴陛下話,他說邏些城有他吐蕃自己的票局,說邏些城小,百姓人口也少容不下兩個票局。”
“嗬嗬!狡猾的鬆讚幹布,不旺在朕的京城住了多年學了多年。涉及到國家金融這塊便不容他人插手。盧公你是小看了鬆讚幹布了,他早已不是臉頰通紅的吐蕃小子,而是一隻高原雄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