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約有事請講,不必遮遮掩掩的。”李淵說道。
“唐公,我那屬下精通突厥蠻語,也是在一當地突厥商人那裏偷聽到的,說是有一支隋軍約萬餘人突襲了一處突厥部落,搶走了這個突厥商人囤積在那部落中的牛皮和千餘匹正待販賣到內地的戰馬,這還是其次,那支隋軍竟還血洗了那處部落,成年男子一個不留。這個消息也不知是真是假?不過,下官思慮再三,這支所謂的隋軍應該是不存在的。”
唐儉一席話猶如重磅炸彈一般,令書房中眾人頓時炸了鍋。劉弘基、殷開山、任瑰、劉政會等武將全不相信,皆言不可能。
“唐公,這絕無可能,如今北方隻有我處軍馬可攻突厥側後,我軍未動,哪有隋軍深入其後?此必是商人無法向下家交貨想出的托辭。”大將殷開山對李淵說道,同時也是說給房中眾人聽。大家聽了也都點頭認同。
“會不會是晉王的北太行山之兵,帶兵者定是薛萬春。”國舅竇抗試著說出了另一種可能供大家參謀。
“國舅爺,這不可能!薛萬春正與我晉陽雁門一帶守軍對峙,他那處若有風吹草動我軍豈能不知?再說,薛萬春軍去往突厥側後也必經過我各處隘口屬地,萬餘人的大軍豈能不露痕跡?”劉弘基大叫反駁著,長治郡各處守軍都是他親自部署的,各處關隘險道都有唐兵把手,就為防晉王的太行山大軍突襲晉陽的。
“好了,靜一靜。茂約先生此事需探聽清楚,可派精細之人再去定襄探聽,務必弄清曲直。”李淵也是一頭霧水,想不信,但又覺得可能,隻得讓唐儉再去打探清楚後在議,這裏爭不出個結果的。
唐儉聽了李淵之令後,點頭應諾了。隨後,李淵讓眾人各自迴府,並讓劉弘基速去安排出兵汾陽渡口一事。
突厥使者獲得了李淵已經安排出兵一事後,便連夜迴返報信去了。
柴紹再次迴到府中時,已到了正午時分。來到後房居室,就看到李秀寧姐弟二人正在用飯,那李世民手中正舉著一個大雞腿啃的正歡。柴紹見了不由得笑出聲來。
“夫人,好偏心。為夫每日煩心國事都不曾有雞腿獎勵,世民在這裏卻是頓頓吃的歡心,吃的美味!”
“嗬嗬!夫君啊!世民今日費了番頭腦,解了夫君之困,正該有雞腿吃。世民你說是不是?”
李世民啃著雞腿,咧著嘴直笑。
“世民,姐夫再問你個事情,你能答麽?”
“姐夫,看在姐姐給我的這隻雞腿份上,你有問,世民這就有答。”
“好啊!聽著,有消息說有支隋軍突襲了突厥背後,劫掠了幾處突厥部落,且殺盡了突厥成年壯男,世民覺得可能麽?”
“嗬嗬!姐夫這本該是我晉陽軍幹的事情,怎就不可能了?世民可以這隻雞腿保證,必有我大隋之軍趁突厥攻五原城而趁隙殺往突厥牙帳,此等戰法史書上就有的。姐夫難道不認為這是最佳時機麽?還來問我!再說了,漢冠軍侯霍驃騎早就因千裏奔襲全勝而迴,青史留名了,不足為奇。”李世民小嘴翻著直看柴紹,說的振振有詞。
柴紹一聽,頓時背後出汗,似乎李世民的一番話再次觸動了內心的一根神經。
“世民若是想吃雞腿盡管來找你大姐,姐夫有急事出去辦。”說完,轉身就又往外跑。
“夫君,吃過了再去,夫君---”郡主李秀寧連喊幾聲都未叫迴空腹的柴紹。
柴紹出了府門一路小跑直往兵部侍郎唐儉府中去。此時正是午休時間,唐儉必定在家吃飯。等不及門房去通報,柴紹直接就往內府跑,身後跟著的門房連連喊著:“駙馬爺來了,大人你快出來。”
正在後堂餐桌用餐的唐儉,此時正好吃完,正待起身便聽到外麵的叫喊聲,忙撤身出來看,正好看到柴紹抬腳跨進正廳來。
“嗣昌,你這是何意啊?”唐儉趕忙上前拱手道。
“唐大人,紹有一事相問。你主管軍部,在外細作皆由你掌管消息,可知晉王楊廣軍中大將驃騎將軍伍雲召現在何處?”柴紹也不多說直奔主題。
“嗣昌啊!據下官掌握的探報,伍建章之子伍雲召的晉軍白馬義從現在冀州範陽駐紮,為的是防範北平王羅藝-----”
“等下!”唐儉正要再說下去卻被柴紹打斷,隻聽柴紹再次大叫道:“範陽可有道路直取北方大漠?”
“這個---應該是沒有的,嗣昌何出此言?”唐儉低頭想了想還是作出了否定的答複。
“難不成燕雲、冀州的商隊都要繞道我晉陽去往突厥?山中必有小道!”柴紹起身想了想後,看著唐儉肯定的說道。
“這---也許有吧!”
“必是那驃騎將軍伍雲召的白馬義從營萬餘人突襲了突厥後方,極可能直取突厥哈爾和林牙帳,重演去冬千裏突襲斬首吐穀渾慕容單於之役,你等還尤不知!”
“啊?”
“嗨!”柴紹長歎一聲,也不管呆愣當場的唐儉,拂袖轉身而去。
“這可能嗎?好像---好像還真有可能啊!”唐儉望著柴紹的背影不由的低聲嘟囔著。
唐國公王府。
李淵看著柴紹仍是一臉的不信,說道:“嗣昌,你真覺得那支軍就是伍雲召的白馬義從?”
“嶽丈,以小婿對晉王的了解,這等戰事他豈能坐視不管,現今楊廣就在北平王府上作客,正是在等待伍雲召得勝兵迴。”
“既如此,本公該如何應對?還是放任不管?”
“嶽丈,當即刻將情況通報沙缽略汗,讓其立即迴軍哈爾和林以保王城皇族,同時派將領軍徑往陰山口堵截伍雲召迴退之路,前後夾擊將楊廣的白馬義從營剿滅在大漠,斬楊廣一臂助,以削弱其實力。”
“好!好個借刀殺人之計。就依嗣昌所言,本公立刻寫書派快馬急赴五原突厥帳中。”
“嶽丈,可再令劉弘基將軍從汾陽渡口過河,但無需張揚,也不要去朔方城,可直去朔方城北,待突厥軍馬渡河北返後,趁隙占有朔方以北河套地區,為我晉陽糧倉,收取戰爭紅利。也可讓黃河東西兩處聯為一地盡歸嶽丈所有。那時,我軍道義上有驅逐突厥、解突厥圍五原之名,隋庭也隻能默認了。”
“好!好個假途滅虢之計,嗣昌好計也!”
從嶽丈李淵府中出來,看著無雲的晴空,柴紹仿佛一下子輕鬆了不少,也長出了一口積壓在胸中的悶氣,這口悶氣就是得至於那狡猾的晉王楊廣,屢次被他算計,今日總算借突厥之手能扳迴一局了。
五原城外突厥大寨此時已經亂成一團了。
沙缽略汗等突厥高層在李淵書信未送到時就已經獲悉了老巢哈爾和林牙帳即將受到不知從何處出現的一股隋軍的偷襲,並且這股隋軍攻勢異常猛烈,沿途突厥各大小部落幾十處都紛紛陷落,各部落均受損慘重。從得到的消息看,這股隋軍騎兵距離牙帳還有不到600裏了,關鍵是一路上缺乏有組織的抵擋。
“大汗,李淵來信中說讓我軍在派出一軍去陰山北坡山口斷掉這股入侵大漠隋軍歸路,將他圍殲在我大漠深處,臣以為可行。若那股隋軍獲悉歸路將斷必迴,我牙帳之危自然解消了。”達利特拿著沙缽略汗扔給他看的李淵來信說道。
“父汗,兒臣願領鷹師前去陰山山口處堵截隋軍,隋軍必是從那處行商經過的馬幫小路摸進我後方的。”頡利高聲叫喊著請命。
“李淵推測襲擊者乃是大隋晉王屬下的白馬義從營,領軍大將是極善奔襲作戰的大隋驃騎將軍伍雲召。此將勇猛,頡利我兒你可多帶大將前去堵截他的退路,父汗這就撤兵迴返哈爾和林牙帳,你我南北夾擊聚殲隋軍。”沙缽略汗下定了撤軍的決心說道。
“大汗,若此時撤軍而迴,那我突厥所得不多啊!豈不是前功盡棄了?”達利特沒想到沙缽略汗竟如此痛快的決定撤兵,不由覺得可惜,畢竟現在自己這方占據著絕對的優勢。說不定五原城中隋軍聽說後路被斷就會出現瓦解的情況,至少可以造成五原城中守軍人心慌亂。
“哼哼!軍師,你沒看到信中說他李淵會出兵汾陽渡口西進攻擊朔方嗎?我南岸所占河套地區土地就送與李淵了,此舉必然引起隋朝和李淵矛盾,說不定我軍馬一撤,他們兩家就會狗咬狗打起來的。待其兩敗俱傷後,我突厥大軍在出擊晉陽,一舉吃掉李淵地盤。”沙缽略汗惡狠狠的說著,賬內的眾將聽了都點頭稱妙。
“塔克罕將軍,令你部即刻收攏先行撤圍原路返迴我牙帳。速度要快,需趕在隋軍攻陷我牙帳之前抵達。頡利今晚便率鷹師出擊,必須堵住隋軍歸路。”
“是!本將(兒臣)聽命。”塔克罕和頡利忙施禮接令,轉身出賬去準備了。
“通知南岸塔格列豹師兩日後見到李淵兵馬到來即刻北渡返迴五原,將河上渡船全部燒毀。”
“大汗,可將本次李淵與我會盟一事放出風去,最好能傳到隋皇耳中,這樣就如同給爐中添了把柴,讓他們互相猜忌去。”達利特獻計道。
“不錯,這件事就拜托軍師去辦吧!”
當夜,塔克罕虎師和頡利鷹師各部2萬騎兵在夜幕掩護下撤離五原城下,連夜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疾馳而去。雖然,兩部人馬離去,但城外仍有5萬左右突厥大軍。
“大帥,突厥兵馬少了很多了,北門和西門都已不見了突厥圍城之兵了,這是為何?突厥兵要撤嗎?”劉方看著城外明顯少了近一半的圍城突厥兵馬問著同樣一臉迷惑的大帥長孫晟。
“或是出現了什麽情況,不得不逐次退兵吧?”元英不待長孫晟出言,小聲應和著。
“不管何種情況,我軍都不能出城追擊,恐是一計爾?”長孫晟冷冷的說道。
“也可能是王宣將軍說動了晉王千歲,出兵襲擾了突厥後方,也許吧?”長孫晟自言自語的說著,他也實在猜不透城外突厥為何突然開始撤圍,隻是作為身經百戰的大將內心有一種預感。特別是連夜撤出近一半人馬,如此急迫,後方被襲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兩日後,塔格列的豹師全部迴到五原城外大寨與沙缽略汗大軍匯合。南岸廣大區域全部拱手交給了連夜西進趕到的晉陽李淵的唐軍了。
見豹師全部迴返,沙缽略汗也不再耽擱了,盡起全軍,拔營而走。又卷起一陣陣彌漫的黃沙。待一個時辰之後黃沙散盡後,五原城外一切歸於平靜,不見突厥一兵一卒了,隻留下一片廢棄之物。
“大帥,突厥韃子撤了。”劉方小聲對長孫晟說著。
“嗯!將城門堵石搬去,你領人出去探探,看突厥韃子是否走遠了。”
“是,大帥。”劉方答應一聲連忙領著自己的隨從跑下城去。
“元英將軍,你也去渡口看看,看下那裏是否還有突厥人,看看渡口還能用否?”
“是,大帥。”元英也領命下城去了。
雖然表麵上看,這次五原保衛戰勝利了。但打得極不痛快明白,很多謎團縈繞在長孫晟腦海中,始終找不到答案,這還是他從軍數十年來第一次覺得這仗勝得如此糊塗。
朔方城。
“什麽?唐公李淵的兵馬擊退了突厥過河之兵?唐公怎會突然出兵來到這裏?”裴仁基得報後大為不解,領兵大半生了,他直覺這其中必有蹊蹺。
“大帥,那唐兵是從河東汾陽渡河來援的,隻是並未先與我這裏打聲招唿,直接迎擊突厥人去了,更是直接將突厥南渡兵馬趕過了河去,無奈渡船被韃子全數焚毀,無法去追。”副將裴福將探聽到的信息對主帥稟報道。
“也罷!待本帥將這裏的情況奏報陛下,如今突厥已退,此番戰事也就罷了。”裴仁基喝退帳中眾將後,眉頭緊皺,轉身去往內室。
數日後,來自五原城長孫晟、朔方城裴仁基和晉陽李淵的奏本擺到了京城大內文和殿文皇的案頭上。
長孫晟和裴仁基的奏本倒是沒有什麽大礙,隻有晉陽李淵的奏本讓文皇看過之後極為憤怒。
“唐公,我那屬下精通突厥蠻語,也是在一當地突厥商人那裏偷聽到的,說是有一支隋軍約萬餘人突襲了一處突厥部落,搶走了這個突厥商人囤積在那部落中的牛皮和千餘匹正待販賣到內地的戰馬,這還是其次,那支隋軍竟還血洗了那處部落,成年男子一個不留。這個消息也不知是真是假?不過,下官思慮再三,這支所謂的隋軍應該是不存在的。”
唐儉一席話猶如重磅炸彈一般,令書房中眾人頓時炸了鍋。劉弘基、殷開山、任瑰、劉政會等武將全不相信,皆言不可能。
“唐公,這絕無可能,如今北方隻有我處軍馬可攻突厥側後,我軍未動,哪有隋軍深入其後?此必是商人無法向下家交貨想出的托辭。”大將殷開山對李淵說道,同時也是說給房中眾人聽。大家聽了也都點頭認同。
“會不會是晉王的北太行山之兵,帶兵者定是薛萬春。”國舅竇抗試著說出了另一種可能供大家參謀。
“國舅爺,這不可能!薛萬春正與我晉陽雁門一帶守軍對峙,他那處若有風吹草動我軍豈能不知?再說,薛萬春軍去往突厥側後也必經過我各處隘口屬地,萬餘人的大軍豈能不露痕跡?”劉弘基大叫反駁著,長治郡各處守軍都是他親自部署的,各處關隘險道都有唐兵把手,就為防晉王的太行山大軍突襲晉陽的。
“好了,靜一靜。茂約先生此事需探聽清楚,可派精細之人再去定襄探聽,務必弄清曲直。”李淵也是一頭霧水,想不信,但又覺得可能,隻得讓唐儉再去打探清楚後在議,這裏爭不出個結果的。
唐儉聽了李淵之令後,點頭應諾了。隨後,李淵讓眾人各自迴府,並讓劉弘基速去安排出兵汾陽渡口一事。
突厥使者獲得了李淵已經安排出兵一事後,便連夜迴返報信去了。
柴紹再次迴到府中時,已到了正午時分。來到後房居室,就看到李秀寧姐弟二人正在用飯,那李世民手中正舉著一個大雞腿啃的正歡。柴紹見了不由得笑出聲來。
“夫人,好偏心。為夫每日煩心國事都不曾有雞腿獎勵,世民在這裏卻是頓頓吃的歡心,吃的美味!”
“嗬嗬!夫君啊!世民今日費了番頭腦,解了夫君之困,正該有雞腿吃。世民你說是不是?”
李世民啃著雞腿,咧著嘴直笑。
“世民,姐夫再問你個事情,你能答麽?”
“姐夫,看在姐姐給我的這隻雞腿份上,你有問,世民這就有答。”
“好啊!聽著,有消息說有支隋軍突襲了突厥背後,劫掠了幾處突厥部落,且殺盡了突厥成年壯男,世民覺得可能麽?”
“嗬嗬!姐夫這本該是我晉陽軍幹的事情,怎就不可能了?世民可以這隻雞腿保證,必有我大隋之軍趁突厥攻五原城而趁隙殺往突厥牙帳,此等戰法史書上就有的。姐夫難道不認為這是最佳時機麽?還來問我!再說了,漢冠軍侯霍驃騎早就因千裏奔襲全勝而迴,青史留名了,不足為奇。”李世民小嘴翻著直看柴紹,說的振振有詞。
柴紹一聽,頓時背後出汗,似乎李世民的一番話再次觸動了內心的一根神經。
“世民若是想吃雞腿盡管來找你大姐,姐夫有急事出去辦。”說完,轉身就又往外跑。
“夫君,吃過了再去,夫君---”郡主李秀寧連喊幾聲都未叫迴空腹的柴紹。
柴紹出了府門一路小跑直往兵部侍郎唐儉府中去。此時正是午休時間,唐儉必定在家吃飯。等不及門房去通報,柴紹直接就往內府跑,身後跟著的門房連連喊著:“駙馬爺來了,大人你快出來。”
正在後堂餐桌用餐的唐儉,此時正好吃完,正待起身便聽到外麵的叫喊聲,忙撤身出來看,正好看到柴紹抬腳跨進正廳來。
“嗣昌,你這是何意啊?”唐儉趕忙上前拱手道。
“唐大人,紹有一事相問。你主管軍部,在外細作皆由你掌管消息,可知晉王楊廣軍中大將驃騎將軍伍雲召現在何處?”柴紹也不多說直奔主題。
“嗣昌啊!據下官掌握的探報,伍建章之子伍雲召的晉軍白馬義從現在冀州範陽駐紮,為的是防範北平王羅藝-----”
“等下!”唐儉正要再說下去卻被柴紹打斷,隻聽柴紹再次大叫道:“範陽可有道路直取北方大漠?”
“這個---應該是沒有的,嗣昌何出此言?”唐儉低頭想了想還是作出了否定的答複。
“難不成燕雲、冀州的商隊都要繞道我晉陽去往突厥?山中必有小道!”柴紹起身想了想後,看著唐儉肯定的說道。
“這---也許有吧!”
“必是那驃騎將軍伍雲召的白馬義從營萬餘人突襲了突厥後方,極可能直取突厥哈爾和林牙帳,重演去冬千裏突襲斬首吐穀渾慕容單於之役,你等還尤不知!”
“啊?”
“嗨!”柴紹長歎一聲,也不管呆愣當場的唐儉,拂袖轉身而去。
“這可能嗎?好像---好像還真有可能啊!”唐儉望著柴紹的背影不由的低聲嘟囔著。
唐國公王府。
李淵看著柴紹仍是一臉的不信,說道:“嗣昌,你真覺得那支軍就是伍雲召的白馬義從?”
“嶽丈,以小婿對晉王的了解,這等戰事他豈能坐視不管,現今楊廣就在北平王府上作客,正是在等待伍雲召得勝兵迴。”
“既如此,本公該如何應對?還是放任不管?”
“嶽丈,當即刻將情況通報沙缽略汗,讓其立即迴軍哈爾和林以保王城皇族,同時派將領軍徑往陰山口堵截伍雲召迴退之路,前後夾擊將楊廣的白馬義從營剿滅在大漠,斬楊廣一臂助,以削弱其實力。”
“好!好個借刀殺人之計。就依嗣昌所言,本公立刻寫書派快馬急赴五原突厥帳中。”
“嶽丈,可再令劉弘基將軍從汾陽渡口過河,但無需張揚,也不要去朔方城,可直去朔方城北,待突厥軍馬渡河北返後,趁隙占有朔方以北河套地區,為我晉陽糧倉,收取戰爭紅利。也可讓黃河東西兩處聯為一地盡歸嶽丈所有。那時,我軍道義上有驅逐突厥、解突厥圍五原之名,隋庭也隻能默認了。”
“好!好個假途滅虢之計,嗣昌好計也!”
從嶽丈李淵府中出來,看著無雲的晴空,柴紹仿佛一下子輕鬆了不少,也長出了一口積壓在胸中的悶氣,這口悶氣就是得至於那狡猾的晉王楊廣,屢次被他算計,今日總算借突厥之手能扳迴一局了。
五原城外突厥大寨此時已經亂成一團了。
沙缽略汗等突厥高層在李淵書信未送到時就已經獲悉了老巢哈爾和林牙帳即將受到不知從何處出現的一股隋軍的偷襲,並且這股隋軍攻勢異常猛烈,沿途突厥各大小部落幾十處都紛紛陷落,各部落均受損慘重。從得到的消息看,這股隋軍騎兵距離牙帳還有不到600裏了,關鍵是一路上缺乏有組織的抵擋。
“大汗,李淵來信中說讓我軍在派出一軍去陰山北坡山口斷掉這股入侵大漠隋軍歸路,將他圍殲在我大漠深處,臣以為可行。若那股隋軍獲悉歸路將斷必迴,我牙帳之危自然解消了。”達利特拿著沙缽略汗扔給他看的李淵來信說道。
“父汗,兒臣願領鷹師前去陰山山口處堵截隋軍,隋軍必是從那處行商經過的馬幫小路摸進我後方的。”頡利高聲叫喊著請命。
“李淵推測襲擊者乃是大隋晉王屬下的白馬義從營,領軍大將是極善奔襲作戰的大隋驃騎將軍伍雲召。此將勇猛,頡利我兒你可多帶大將前去堵截他的退路,父汗這就撤兵迴返哈爾和林牙帳,你我南北夾擊聚殲隋軍。”沙缽略汗下定了撤軍的決心說道。
“大汗,若此時撤軍而迴,那我突厥所得不多啊!豈不是前功盡棄了?”達利特沒想到沙缽略汗竟如此痛快的決定撤兵,不由覺得可惜,畢竟現在自己這方占據著絕對的優勢。說不定五原城中隋軍聽說後路被斷就會出現瓦解的情況,至少可以造成五原城中守軍人心慌亂。
“哼哼!軍師,你沒看到信中說他李淵會出兵汾陽渡口西進攻擊朔方嗎?我南岸所占河套地區土地就送與李淵了,此舉必然引起隋朝和李淵矛盾,說不定我軍馬一撤,他們兩家就會狗咬狗打起來的。待其兩敗俱傷後,我突厥大軍在出擊晉陽,一舉吃掉李淵地盤。”沙缽略汗惡狠狠的說著,賬內的眾將聽了都點頭稱妙。
“塔克罕將軍,令你部即刻收攏先行撤圍原路返迴我牙帳。速度要快,需趕在隋軍攻陷我牙帳之前抵達。頡利今晚便率鷹師出擊,必須堵住隋軍歸路。”
“是!本將(兒臣)聽命。”塔克罕和頡利忙施禮接令,轉身出賬去準備了。
“通知南岸塔格列豹師兩日後見到李淵兵馬到來即刻北渡返迴五原,將河上渡船全部燒毀。”
“大汗,可將本次李淵與我會盟一事放出風去,最好能傳到隋皇耳中,這樣就如同給爐中添了把柴,讓他們互相猜忌去。”達利特獻計道。
“不錯,這件事就拜托軍師去辦吧!”
當夜,塔克罕虎師和頡利鷹師各部2萬騎兵在夜幕掩護下撤離五原城下,連夜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疾馳而去。雖然,兩部人馬離去,但城外仍有5萬左右突厥大軍。
“大帥,突厥兵馬少了很多了,北門和西門都已不見了突厥圍城之兵了,這是為何?突厥兵要撤嗎?”劉方看著城外明顯少了近一半的圍城突厥兵馬問著同樣一臉迷惑的大帥長孫晟。
“或是出現了什麽情況,不得不逐次退兵吧?”元英不待長孫晟出言,小聲應和著。
“不管何種情況,我軍都不能出城追擊,恐是一計爾?”長孫晟冷冷的說道。
“也可能是王宣將軍說動了晉王千歲,出兵襲擾了突厥後方,也許吧?”長孫晟自言自語的說著,他也實在猜不透城外突厥為何突然開始撤圍,隻是作為身經百戰的大將內心有一種預感。特別是連夜撤出近一半人馬,如此急迫,後方被襲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兩日後,塔格列的豹師全部迴到五原城外大寨與沙缽略汗大軍匯合。南岸廣大區域全部拱手交給了連夜西進趕到的晉陽李淵的唐軍了。
見豹師全部迴返,沙缽略汗也不再耽擱了,盡起全軍,拔營而走。又卷起一陣陣彌漫的黃沙。待一個時辰之後黃沙散盡後,五原城外一切歸於平靜,不見突厥一兵一卒了,隻留下一片廢棄之物。
“大帥,突厥韃子撤了。”劉方小聲對長孫晟說著。
“嗯!將城門堵石搬去,你領人出去探探,看突厥韃子是否走遠了。”
“是,大帥。”劉方答應一聲連忙領著自己的隨從跑下城去。
“元英將軍,你也去渡口看看,看下那裏是否還有突厥人,看看渡口還能用否?”
“是,大帥。”元英也領命下城去了。
雖然表麵上看,這次五原保衛戰勝利了。但打得極不痛快明白,很多謎團縈繞在長孫晟腦海中,始終找不到答案,這還是他從軍數十年來第一次覺得這仗勝得如此糊塗。
朔方城。
“什麽?唐公李淵的兵馬擊退了突厥過河之兵?唐公怎會突然出兵來到這裏?”裴仁基得報後大為不解,領兵大半生了,他直覺這其中必有蹊蹺。
“大帥,那唐兵是從河東汾陽渡河來援的,隻是並未先與我這裏打聲招唿,直接迎擊突厥人去了,更是直接將突厥南渡兵馬趕過了河去,無奈渡船被韃子全數焚毀,無法去追。”副將裴福將探聽到的信息對主帥稟報道。
“也罷!待本帥將這裏的情況奏報陛下,如今突厥已退,此番戰事也就罷了。”裴仁基喝退帳中眾將後,眉頭緊皺,轉身去往內室。
數日後,來自五原城長孫晟、朔方城裴仁基和晉陽李淵的奏本擺到了京城大內文和殿文皇的案頭上。
長孫晟和裴仁基的奏本倒是沒有什麽大礙,隻有晉陽李淵的奏本讓文皇看過之後極為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