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因是同周宗的商隊一起北上,一路上,商隊人馬有數百,一般賊寇哪敢打劫這種商隊,往往避而遠之,故而一路尚算平安。
隻是陳確在江南長大,細皮嫩肉,又是第一次北上,不免吃不了風餐露宿的苦,初時他是騎馬,之後因夏日炎熱,太陽煌煌,把他曬得暈頭轉向,便隻好坐進運貨的馬車了。
因入城池要給額外的稅,故而他們一路皆不入城,但官道上的稅官也不少,隻是因這隊商隊是在周宗周公名下,稅官才不敢為難。如果是一般小商人,沒有朝中大臣庇護,那就要被重重盤剝了,有時候,甚至會血本無歸,所以有些商人,不願意走官道,隻走那些沒有稅官的小道以避稅,隻是小道往往不安全,野外豺狼虎豹甚多不說,遇到劫匪便也非常不妙。
郭榮騎在馬上走在前麵,斥候迴報說前麵一路尚算平安,沒有什麽問題。
過了滁州之後,進入濠州壽州,便是淮南平原,平原之上,即使有賊寇,賊寇也無埋伏之地,對商隊的威脅非常小。
故而商隊之人便也可以鬆懈幾分。
按照原定計劃,當天便可以到達壽春城外,不過因陳確吃不得苦,拖慢了行程,他們距離壽春城還有十多裏路,當晚隻能在路上打尖,第二天趕到壽春了。
郭榮安排好休息和輪崗之人後,便到旅店後麵的小河中洗澡刷馬。
因有貨物,從江寧到此地,走了近十天,郭榮也被曬得麵龐黝黑,不過這掩不住他英武俊朗的麵貌。
陳確是隨著商隊的監事,而周公的商隊主管事是一名姓葛的老者,葛老乃是周公家仆,郭榮之前和他已經打過幾次交道,算是很熟了。
郭榮洗完澡刷完馬要迴旅店時,葛老正好也來洗澡,便叫住他,兩人在晚風裏的河邊交談了一陣。
葛老對陳確拖慢行程的事,深感抱歉,郭榮一邊用巾帕撩水擦手,一邊說道:“陳兄第一次出行,難免不適應,之後便好了。”
葛老知道郭榮平素看似說話很講道理,但真把他惹急了,他便性格急躁很易發火。
葛老曾見過他擊殺賊匪時的手段,在太平中生活太久的南人絕沒有他身上的這種殺氣,是以葛老絕不敢因郭榮年輕就對他輕慢。
再者,葛老要通過河東買良馬,實在不願意過分得罪他,加上葛老自己也不喜陳確,才專程來向郭榮道歉,看郭榮並未介懷,他便放下了些心。
因這一行商人人數眾多,旅店根本無法接待這麽多人,商隊大部人馬在旅店不遠空地處安頓,隻在旅店裏用了熱水做飯而已。
但有房子住,陳確可不願意再睡在車上了,當晚想要住屋子,所以那旅店定下的房屋,隻是為陳確準備的。
郭榮從河邊迴到商隊營地,隻見鄭好謙正和陳確蹲在馬車旁邊的空地上,陳確手裏拿著一把蒲扇亂扇,鄭好謙一巴掌扇上他的臉,還一聲大叫:“哎喲,又是一隻蚊子。”
陳確愁眉苦臉煩惱道:“為什麽蚊子咬我不咬你。”
鄭好謙說:“我是北方來的糙漢,你是南方的小嬌……”
差點就說漏嘴了,鄭好謙趕緊笑著糾正:“鄭兄你雅致風流,蚊子也會擇美而吸。”
陳確:“……”
晚上睡覺時,郭榮躺在裝貨物的車上雨棚上。已經進入六月下旬,上半夜無月,天空銀河璀璨,盛夏之時,北鬥鬥柄南指。
周圍知了叫聲不絕,間或有蛙聲蟬,身邊不遠又有商隊其他人的鼾聲,還有談話聲。
在這世道,能夠活下去便是不易,故而也不會有人說這種跑商辛苦,隻盼著不要遇上賊寇,或者即使遇上賊寇,短兵相接,他們也不會輸。
鄭好謙也爬上雨棚來,小聲嘀咕道:“這天兒真熱,還是這雨棚上有風涼快些。那陳確要睡屋子,這麽熱,屋子裏可怎麽睡得下去,我看他是看上那旅店裏的寡婦了,想和人風流。”
他說了一大堆,隻換來郭榮輕輕一聲,“嗯。”
除非遇到說正事,郭榮能夠滔滔不絕,把人說暈外,其他時候,他都相當沉默寡言,惜字如金,鄭好謙和他相處有兩年了,對他這個特點很是了解,便也不大在意。
鄭好謙繼續說道:“明日我們直接前往正陽關碼頭,你之後要同葛老他們去壽春城嗎?”
郭榮這才迴答:“是。去看看壽春城。”
鄭好謙道:“這一趟,從濠州到揚州,從揚州到江寧,從江寧到滁州到壽春,一路行來,南方水土肥美,糧食豐收,鹽茶瓷器絲綢,都是上上,東都西都,十裏繁華,晉國可無處可比,如此一看,也難怪北地有家底的士人世家都南遷入南唐。”
郭榮道:“欣羨南唐並無用處,什麽時候能夠將北地大治,一統天下,恢複盛唐榮光,百姓才能真正安居樂業。如今南唐興兵,天家重用浮華無能之輩,我看不必幾年,南唐便也會從內被蛀空了。”
郭榮聲音很輕,也聽不出他什麽情緒,鄭好謙想到他比自己尚且年輕幾歲,卻有這份看清天下的眼光,真是難得,不由說:“你不該來經商,去做劉公幕僚,倒是不錯。”
郭榮說:“劉公身邊幕僚可沒我的位置。”
“大郎,你成婚幾載了?”鄭好謙又問。
郭榮沉默了一陣,才說道:“兩載。”
鄭好謙“哦”一聲,“對,我同你相識時,你剛成婚。”
“出門這麽久,你可想家中嬌娘了?”鄭好謙轉頭看郭榮。
郭榮便再沒有應他了。
第二日,商隊並未前往壽春城,而是直接前往壽春城西的正陽關碼頭。
壽春是淮河上的軍事重鎮,北為後晉,南為南唐,故而此地為南來北往的商人匯聚之地,加之駐軍數萬,又有北地往南方逃難的百姓從此地南渡,這讓壽春商貿甚是繁榮。
而正陽關碼頭處在壽春城西五十裏處,處淮河、潁河、淠河三水交匯之地,位於淮河南岸,扼守水運關口,有“七十二水通正陽”之說。因得此利,此地舟楫往來,商旅輻輳,市貿繁榮,是淮河中遊最重要的貨物集散之地。
正陽關,關樓高聳,碼頭之上,旅店如林,船隻甚多,碼頭上幫忙搬貨的工人也多,一片繁忙。
見有數百人的商隊進入碼頭,碼頭上的喧嘩之聲也因此一凝。早有管事早前打點好了船隻和旅店,貨物到了碼頭,便開始裝船。
正在忙碌之時,稅官前來,葛老和郭榮趕忙上前去,一邊請他們入船艙安坐,一邊給了賄賂。
稅官看了葛老和郭榮的公驗,葛老是內相周宗的家仆,而郭榮是晉國河東節度使劉公的手下,其實看到這樣的大商隊,稅官就知道這些人不是一般商人,他們也惹不起,但是卻不能不收稅,他看過貨物清單後,說道:“你們的貨物全是茶葉?”
郭榮道:“是。”
“雖然你們是周公府上之人,但我們不得不檢查,隻能等查好後,你們這船才能放行。”
查驗貨物,門道很多,被多報貨物,被故意扣押貨物,被糟蹋貨物……什麽情況都可能發生,不過這些稅官不敢在郭榮他們的貨上做手腳。
安排了貨物之後,當日下午,郭榮親自送了葛老同陳確進入壽春城,前去打點壽州刺史李彥真。
李彥真之前任過海州刺史和楚州刺史,剛調來壽州做刺史不久,總管壽州軍政事務,若要南北經商,從穎水入淮河,必要好好打點他。
即使周宗貴為丞相,但縣官不如現管,經過壽州地界,無論如何要去拜見李彥真。
郭榮畢竟是北人,便並未暴露身份,隻扮作陳確身邊的仆役,一起進了刺史府。而其他追隨而來的仆從,則先去打點旅店去了。
送給李彥真的禮物包括金銀器同絲綢,陳確在別的事情上不行,但是對東都西都的奢侈品,卻是非常懂行。
“這是潤州織坊送進宮裏的貢品,天家賞賜給周公,周公特命小侄帶來壽春,還請李公笑納。”
李彥真笑哈哈地說:“既是周公之意,下官不敢不受。周公貨物這次從穎水北上,不知是販什麽貨?”
“除了鹽茶並無他物。若是販瓷,這一路顛簸,可會血本無歸。”
“對,現下向北地販瓷,多是走海路,之前我在海州,便見不少大船從海路北上。海路生意比陸上好做。”李彥真比起說是一方軍政長官,不如說是一個商人。
拜見李彥真之後,從刺史府出來,時辰已不早,已經無法再出城,於是須得在城中旅店中歇息一晚,第二日再出城前往碼頭,這番安排正和陳確之意。
因是同周宗的商隊一起北上,一路上,商隊人馬有數百,一般賊寇哪敢打劫這種商隊,往往避而遠之,故而一路尚算平安。
隻是陳確在江南長大,細皮嫩肉,又是第一次北上,不免吃不了風餐露宿的苦,初時他是騎馬,之後因夏日炎熱,太陽煌煌,把他曬得暈頭轉向,便隻好坐進運貨的馬車了。
因入城池要給額外的稅,故而他們一路皆不入城,但官道上的稅官也不少,隻是因這隊商隊是在周宗周公名下,稅官才不敢為難。如果是一般小商人,沒有朝中大臣庇護,那就要被重重盤剝了,有時候,甚至會血本無歸,所以有些商人,不願意走官道,隻走那些沒有稅官的小道以避稅,隻是小道往往不安全,野外豺狼虎豹甚多不說,遇到劫匪便也非常不妙。
郭榮騎在馬上走在前麵,斥候迴報說前麵一路尚算平安,沒有什麽問題。
過了滁州之後,進入濠州壽州,便是淮南平原,平原之上,即使有賊寇,賊寇也無埋伏之地,對商隊的威脅非常小。
故而商隊之人便也可以鬆懈幾分。
按照原定計劃,當天便可以到達壽春城外,不過因陳確吃不得苦,拖慢了行程,他們距離壽春城還有十多裏路,當晚隻能在路上打尖,第二天趕到壽春了。
郭榮安排好休息和輪崗之人後,便到旅店後麵的小河中洗澡刷馬。
因有貨物,從江寧到此地,走了近十天,郭榮也被曬得麵龐黝黑,不過這掩不住他英武俊朗的麵貌。
陳確是隨著商隊的監事,而周公的商隊主管事是一名姓葛的老者,葛老乃是周公家仆,郭榮之前和他已經打過幾次交道,算是很熟了。
郭榮洗完澡刷完馬要迴旅店時,葛老正好也來洗澡,便叫住他,兩人在晚風裏的河邊交談了一陣。
葛老對陳確拖慢行程的事,深感抱歉,郭榮一邊用巾帕撩水擦手,一邊說道:“陳兄第一次出行,難免不適應,之後便好了。”
葛老知道郭榮平素看似說話很講道理,但真把他惹急了,他便性格急躁很易發火。
葛老曾見過他擊殺賊匪時的手段,在太平中生活太久的南人絕沒有他身上的這種殺氣,是以葛老絕不敢因郭榮年輕就對他輕慢。
再者,葛老要通過河東買良馬,實在不願意過分得罪他,加上葛老自己也不喜陳確,才專程來向郭榮道歉,看郭榮並未介懷,他便放下了些心。
因這一行商人人數眾多,旅店根本無法接待這麽多人,商隊大部人馬在旅店不遠空地處安頓,隻在旅店裏用了熱水做飯而已。
但有房子住,陳確可不願意再睡在車上了,當晚想要住屋子,所以那旅店定下的房屋,隻是為陳確準備的。
郭榮從河邊迴到商隊營地,隻見鄭好謙正和陳確蹲在馬車旁邊的空地上,陳確手裏拿著一把蒲扇亂扇,鄭好謙一巴掌扇上他的臉,還一聲大叫:“哎喲,又是一隻蚊子。”
陳確愁眉苦臉煩惱道:“為什麽蚊子咬我不咬你。”
鄭好謙說:“我是北方來的糙漢,你是南方的小嬌……”
差點就說漏嘴了,鄭好謙趕緊笑著糾正:“鄭兄你雅致風流,蚊子也會擇美而吸。”
陳確:“……”
晚上睡覺時,郭榮躺在裝貨物的車上雨棚上。已經進入六月下旬,上半夜無月,天空銀河璀璨,盛夏之時,北鬥鬥柄南指。
周圍知了叫聲不絕,間或有蛙聲蟬,身邊不遠又有商隊其他人的鼾聲,還有談話聲。
在這世道,能夠活下去便是不易,故而也不會有人說這種跑商辛苦,隻盼著不要遇上賊寇,或者即使遇上賊寇,短兵相接,他們也不會輸。
鄭好謙也爬上雨棚來,小聲嘀咕道:“這天兒真熱,還是這雨棚上有風涼快些。那陳確要睡屋子,這麽熱,屋子裏可怎麽睡得下去,我看他是看上那旅店裏的寡婦了,想和人風流。”
他說了一大堆,隻換來郭榮輕輕一聲,“嗯。”
除非遇到說正事,郭榮能夠滔滔不絕,把人說暈外,其他時候,他都相當沉默寡言,惜字如金,鄭好謙和他相處有兩年了,對他這個特點很是了解,便也不大在意。
鄭好謙繼續說道:“明日我們直接前往正陽關碼頭,你之後要同葛老他們去壽春城嗎?”
郭榮這才迴答:“是。去看看壽春城。”
鄭好謙道:“這一趟,從濠州到揚州,從揚州到江寧,從江寧到滁州到壽春,一路行來,南方水土肥美,糧食豐收,鹽茶瓷器絲綢,都是上上,東都西都,十裏繁華,晉國可無處可比,如此一看,也難怪北地有家底的士人世家都南遷入南唐。”
郭榮道:“欣羨南唐並無用處,什麽時候能夠將北地大治,一統天下,恢複盛唐榮光,百姓才能真正安居樂業。如今南唐興兵,天家重用浮華無能之輩,我看不必幾年,南唐便也會從內被蛀空了。”
郭榮聲音很輕,也聽不出他什麽情緒,鄭好謙想到他比自己尚且年輕幾歲,卻有這份看清天下的眼光,真是難得,不由說:“你不該來經商,去做劉公幕僚,倒是不錯。”
郭榮說:“劉公身邊幕僚可沒我的位置。”
“大郎,你成婚幾載了?”鄭好謙又問。
郭榮沉默了一陣,才說道:“兩載。”
鄭好謙“哦”一聲,“對,我同你相識時,你剛成婚。”
“出門這麽久,你可想家中嬌娘了?”鄭好謙轉頭看郭榮。
郭榮便再沒有應他了。
第二日,商隊並未前往壽春城,而是直接前往壽春城西的正陽關碼頭。
壽春是淮河上的軍事重鎮,北為後晉,南為南唐,故而此地為南來北往的商人匯聚之地,加之駐軍數萬,又有北地往南方逃難的百姓從此地南渡,這讓壽春商貿甚是繁榮。
而正陽關碼頭處在壽春城西五十裏處,處淮河、潁河、淠河三水交匯之地,位於淮河南岸,扼守水運關口,有“七十二水通正陽”之說。因得此利,此地舟楫往來,商旅輻輳,市貿繁榮,是淮河中遊最重要的貨物集散之地。
正陽關,關樓高聳,碼頭之上,旅店如林,船隻甚多,碼頭上幫忙搬貨的工人也多,一片繁忙。
見有數百人的商隊進入碼頭,碼頭上的喧嘩之聲也因此一凝。早有管事早前打點好了船隻和旅店,貨物到了碼頭,便開始裝船。
正在忙碌之時,稅官前來,葛老和郭榮趕忙上前去,一邊請他們入船艙安坐,一邊給了賄賂。
稅官看了葛老和郭榮的公驗,葛老是內相周宗的家仆,而郭榮是晉國河東節度使劉公的手下,其實看到這樣的大商隊,稅官就知道這些人不是一般商人,他們也惹不起,但是卻不能不收稅,他看過貨物清單後,說道:“你們的貨物全是茶葉?”
郭榮道:“是。”
“雖然你們是周公府上之人,但我們不得不檢查,隻能等查好後,你們這船才能放行。”
查驗貨物,門道很多,被多報貨物,被故意扣押貨物,被糟蹋貨物……什麽情況都可能發生,不過這些稅官不敢在郭榮他們的貨上做手腳。
安排了貨物之後,當日下午,郭榮親自送了葛老同陳確進入壽春城,前去打點壽州刺史李彥真。
李彥真之前任過海州刺史和楚州刺史,剛調來壽州做刺史不久,總管壽州軍政事務,若要南北經商,從穎水入淮河,必要好好打點他。
即使周宗貴為丞相,但縣官不如現管,經過壽州地界,無論如何要去拜見李彥真。
郭榮畢竟是北人,便並未暴露身份,隻扮作陳確身邊的仆役,一起進了刺史府。而其他追隨而來的仆從,則先去打點旅店去了。
送給李彥真的禮物包括金銀器同絲綢,陳確在別的事情上不行,但是對東都西都的奢侈品,卻是非常懂行。
“這是潤州織坊送進宮裏的貢品,天家賞賜給周公,周公特命小侄帶來壽春,還請李公笑納。”
李彥真笑哈哈地說:“既是周公之意,下官不敢不受。周公貨物這次從穎水北上,不知是販什麽貨?”
“除了鹽茶並無他物。若是販瓷,這一路顛簸,可會血本無歸。”
“對,現下向北地販瓷,多是走海路,之前我在海州,便見不少大船從海路北上。海路生意比陸上好做。”李彥真比起說是一方軍政長官,不如說是一個商人。
拜見李彥真之後,從刺史府出來,時辰已不早,已經無法再出城,於是須得在城中旅店中歇息一晚,第二日再出城前往碼頭,這番安排正和陳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