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壽春城北傍淝水,西連城西湖,四隅有河,城門有四,城垣高聳,是一座堅城。
而壽春城中商鋪林立,酒樓旅店甚多。
即使夜間宵禁之後,城南煙花之地,依然燈火通明。
葛老畢竟上了年紀,這些天一直趕路,十分疲累,早早就要睡下。
陳確卻年輕氣盛,又耐不住寂寞,好不容易進入一座大城,定要去好好玩一玩。
他叫上郭榮,“郭賢弟,不如一起去吧。”
他比郭榮大上幾歲,在敘過齒序後,他便稱郭榮為弟了。
郭榮道:“明日一大早便要迴正陽關,陳兄今晚怕是不能忘形。”
陳確說:“就去聽聽曲喝喝酒罷了,不會誤事。”
郭榮想了想,隻好道:“我便陪你前去吧。”
壽春城連接南北,城中煙花之地,匯聚南北美人,陳確即使從揚州江寧這等一等一繁華奢靡之地前來,也覺得不虛此行。
郭榮隨在他的身邊,隻沉默寡言,並不開口。
陳確認為和他一起喝花酒甚是沉悶,非常無趣,而且旁邊有這麽一尊神,他也實在難以放浪形骸,隻在花樓裏坐了兩刻鍾,他就訕訕地道:“算了,迴旅店吧。”
旁邊花娘挽住他道:“相公何不在此留宿,這就要舍下奴了,奴可不依。”
陳確笑道:“我還有正事,以後再來找你。”
花娘隻是不依,郭榮上前將花娘擋了開去,那花娘甚是埋怨,“這位相公怎得如此不解風情。”
郭榮隻是對她不理不睬,也不應話,陳確說:“我這位賢弟,便是這麽一個假正經的人,你讓他說起生意經來,定會滔滔不絕,兩天兩夜講不完,和你說些逗樂子的話,卻是一句也不會的。”
那花娘笑道:“隻不知兩位相公是做什麽生意?想必是大買賣吧。”
郭榮不讓陳確說了,道:“走吧。”
陳確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花樓,走上迴旅店的路。
陳確說:“未曾想這壽春城中的花娘並不輸江寧府和揚州城,且更大膽放/浪幾分,別有一番風味。隻是賢弟你這不好玩樂的性子,絕不是一個好遊伴。人生苦短,若是不好好玩樂,便枉來這世間一遭了。”
郭榮道:“正是人生苦短,要做的事還多,若是放浪形骸,那不如不來這人世。”
說完這話,看陳確不以為意,便又說:“壽春城中女子多是北地流亡而來,非貌美恐怕難以在此地花巷中活下來。這些人,甚是可憐。”
陳確聽出他語氣裏的悲憫,不由以為自己聽錯了,隨著郭榮一路北上以來,他隻看到郭榮調配商隊人手時十分嚴厲的一麵。他那些商隊手下,若有差錯,便會被教訓,而他也總是不苟言笑,平素說話聲音不大,但是惹到他了,他就會怒火萬丈,甚至用棍棒打人,他那些手下,沒有誰敢和他玩鬧。
陳確以為他是鐵石心腸的兇悍之人,哪裏想到他會對這些花娘露出悲憫。
陳確不由笑說:“既然她們可憐,就更該前去捧場,也能讓她們多些生意。”
郭榮卻說:“她們從北地一路流亡過來,不管是被販賣至此,還是自己願意淪落至此,她們便絕不是心慈手軟之人,陳兄你在她們跟前露出底細錢財,隻怕明天我就要去淝水裏撈你了。”
陳確不由吃驚,“難道會殺人劫財嗎,哪裏會至此等地步。”
郭榮沒有迴答他。
他們一路,除了郭榮和陳確之外,還有陳確帶著的一名仆役,和郭榮的一名手下,四個大男人,但在路上依然被人綴上了。
陳確初時還沒發現問題,直到前麵巷子被幾個男人堵上,郭榮停下腳步,他才發現不對,也停了下來,此時後麵又出現了幾個男人。
男人手裏都拿著棍棒,衣衫襤褸,眼露兇光。
一高壯些的男人說道:“幾位相公都是南北跑商之人,想必錢財不少,既然如此,接濟咱們兄弟幾個一迴如何?”
陳確傻眼了,總算明白郭榮不喝花酒卻陪自己到花街的原因,是怕他在路上出事?看來他一直在江寧揚州,完全不知北地險惡。
郭榮從腰間拔了劍出來,冷臉道:“不想死,便讓開路。”
他的手下隨即也拔出了腰間的長刀,在天上星子映襯之下,刀劍的利刃上流過星子的冷光,圍住他們的十幾個男人都一愣,沒想到這次會遇到這種硬點子。
在對方膽怯和怔愣的那一瞬間,郭榮已經和他的手下上前,隻是轉瞬之間,就有兩個劫道匪徒被擊倒在地,其他匪徒一看不妙,加上氣勢完全處在下方,想也沒多想,便一哄而散了。
看到對方逃跑,郭榮長劍並未收入劍鞘,叫了陳確一聲:“陳兄,走!”
陳確趕緊跑著跟了上去。
等從巷子裏走出,從大路迴到旅店,陳確迴過神來,便覺刺激非常,問郭榮,“賢弟,你的劍術師從何人?”
郭榮道:“並未師從大家,不過是走南闖北行商,有點功夫傍身而已。”
雖然陳確知道絕不止於此,但看國榮不願意迴答,便也隻好算了。
陳確問:“賢弟真是坐懷不亂之人,你家中可娶妻了?”
郭榮頷首說:“已婚兩載,今年南下之時,內子已有身孕,如今怕是已經生了。”
“所以你現在是趕著迴家去看兒子了?”陳確道。
郭榮雖未迴答他,但眼神柔和,可見他和家中妻子感情深厚。
郭榮對他說:“這亂世之中,哪裏都是陷阱,陳兄以後還是不要去煙花之地,裏麵勢力盤結,最是兇險。”
陳確雖然很想不以為然,但是想到在路上被劫道的事,便也心有餘悸。
不過所幸那十幾個人是被嚇走了,不然郭榮和他那手下,僅僅兩人,倒是不一定能勝,到時候被砍殺在巷子裏,便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日,他們一大早便出了壽春城,迴到了正陽關。
因有壽州刺史的手書放行,他們的船隻在裝好貨之後,便很快就從碼頭出發了。
郭榮的貨物便用了三艘船,而葛老和陳確則有另外四艘船,因是逆水行舟,全程都靠人力,沿著穎水和蔡水一路到汴梁,需要十幾二十日時間。
而走水路的好處,便是少了顛簸,且路上比較安全。
一路行至宛丘,他們的船在宛丘碼頭做了停留。
“宛丘符公同河陽李公家中結姻親,如今李公長子前來宛丘迎親,據說符公家中陪嫁便有十艘船之多。”坐在宛丘城中酒樓,酒樓裏的客人,無論是南來北往的商人,亦或是本地人,都在談論這件事。
符家作為如今宛丘第一豪門,自是備受關注,別說是符家嫁女給河陽李公這等大事,就是符家小妾生了一個兒子,外麵也是知道的,也能津津樂道很久。
“據聞符家長女生就月貌花容,性情溫婉果敢,嫁入李公府中,也是一段佳話。”有人如此說。
“李公長子如何?倒是並未聽說建有什麽功業。”也有人這般道。
“這才剛及冠成婚,能建有什麽功業?”有人道。
“符公符第四,年十三時,便追隨莊宗陣前殺敵了。”有人道。
“既是李公長子,以後自是可以繼承李公兵馬,難道還有被埋沒之理?”
祁國公府。
有金氏為昭瑾和昭宛打理嫁妝,事情在短短時間內便辦得非常順利。
符公作為一方節度已有一二十年時間,無論如何,家中有些家底,昭瑾作為嫡長女,又是先主母張氏唯一的孩子,嫁妝自然又是不同,城中談論符公長女嫁妝有十艘船之多,並沒有誇張,甚至這十艘船的嫁妝,還並沒有包含昭瑾和昭宛的金銀銅器等物件,以及金玉首飾等物。
這十多艘船裏,隻是包含五千石糧食,還有另外的船隻裝南來的茶葉和絲綢瓷器等。
跪坐在窗前裀席上,昭瑾無心看書,看著金氏遞給她的嫁妝單子,不由讓房中的其他仆婢都出去後,對金氏說:“為何會有這麽多糧食、茶葉和絲綢。”
金氏低聲說:“是國公的意思。這個應是要供給李公軍需吧。”
昭瑾歎道:“我看是父親賣給李公差不多。”
金氏不由失笑:“哪有你這般亂說的,這些都是你的嫁妝,有這些東西,你到了李公府中,還不是馬上就被供起來了?”
昭瑾歎息一聲,也不知該如何迴答。
金氏又說:“二郎可來對你說了李大郎的事?”
金氏所指李大郎,便是昭瑾要嫁的李公長子李崇訓。
李崇訓在前一日到了宛丘,來接親北上。
因符公擔心朝中變化,而迴了鎮所,如今祁國公府上迎接李崇訓的便是符二郎符昭信。
昭瑾道:“二兄說李郎人物俊拔,讓我放心。”
金氏卻說:“二郎哪裏知道咱們女兒家關心的事,說人物俊拔,可無大用。”
昭瑾抬眼看著金氏,“他是有何事讓姨娘不滿嗎?”
昭瑾喚金氏姨娘,乃是因十分親近。
金氏說:“大娘,這是你要出嫁的日子,我本不該說這些話讓你擔心,但……”
她握住昭瑾的手,殷殷望著她叮囑道:“但你就要離開這裏去你真正的家了,我們以後能見麵的時候又有多少呢,說不得這一生也就難以相見了……”
昭瑾也悲傷起來,扣緊金氏的手,金氏繼續說道:“所以比起讓你這幾日輕鬆些,我該講的話還是要對你講,以免你去了李府吃虧。”
“那李大郎,之前的事,我一婦道人家,便也不知,隻是他這前來接親,大約是因國公不在宛丘,便頗為放浪形骸,身邊還帶著他從家裏帶來的歌妓舞妓,如此可見,他身邊人可不會少。你去了李府,別因為這些太過慪氣才好。”
壽春城北傍淝水,西連城西湖,四隅有河,城門有四,城垣高聳,是一座堅城。
而壽春城中商鋪林立,酒樓旅店甚多。
即使夜間宵禁之後,城南煙花之地,依然燈火通明。
葛老畢竟上了年紀,這些天一直趕路,十分疲累,早早就要睡下。
陳確卻年輕氣盛,又耐不住寂寞,好不容易進入一座大城,定要去好好玩一玩。
他叫上郭榮,“郭賢弟,不如一起去吧。”
他比郭榮大上幾歲,在敘過齒序後,他便稱郭榮為弟了。
郭榮道:“明日一大早便要迴正陽關,陳兄今晚怕是不能忘形。”
陳確說:“就去聽聽曲喝喝酒罷了,不會誤事。”
郭榮想了想,隻好道:“我便陪你前去吧。”
壽春城連接南北,城中煙花之地,匯聚南北美人,陳確即使從揚州江寧這等一等一繁華奢靡之地前來,也覺得不虛此行。
郭榮隨在他的身邊,隻沉默寡言,並不開口。
陳確認為和他一起喝花酒甚是沉悶,非常無趣,而且旁邊有這麽一尊神,他也實在難以放浪形骸,隻在花樓裏坐了兩刻鍾,他就訕訕地道:“算了,迴旅店吧。”
旁邊花娘挽住他道:“相公何不在此留宿,這就要舍下奴了,奴可不依。”
陳確笑道:“我還有正事,以後再來找你。”
花娘隻是不依,郭榮上前將花娘擋了開去,那花娘甚是埋怨,“這位相公怎得如此不解風情。”
郭榮隻是對她不理不睬,也不應話,陳確說:“我這位賢弟,便是這麽一個假正經的人,你讓他說起生意經來,定會滔滔不絕,兩天兩夜講不完,和你說些逗樂子的話,卻是一句也不會的。”
那花娘笑道:“隻不知兩位相公是做什麽生意?想必是大買賣吧。”
郭榮不讓陳確說了,道:“走吧。”
陳確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花樓,走上迴旅店的路。
陳確說:“未曾想這壽春城中的花娘並不輸江寧府和揚州城,且更大膽放/浪幾分,別有一番風味。隻是賢弟你這不好玩樂的性子,絕不是一個好遊伴。人生苦短,若是不好好玩樂,便枉來這世間一遭了。”
郭榮道:“正是人生苦短,要做的事還多,若是放浪形骸,那不如不來這人世。”
說完這話,看陳確不以為意,便又說:“壽春城中女子多是北地流亡而來,非貌美恐怕難以在此地花巷中活下來。這些人,甚是可憐。”
陳確聽出他語氣裏的悲憫,不由以為自己聽錯了,隨著郭榮一路北上以來,他隻看到郭榮調配商隊人手時十分嚴厲的一麵。他那些商隊手下,若有差錯,便會被教訓,而他也總是不苟言笑,平素說話聲音不大,但是惹到他了,他就會怒火萬丈,甚至用棍棒打人,他那些手下,沒有誰敢和他玩鬧。
陳確以為他是鐵石心腸的兇悍之人,哪裏想到他會對這些花娘露出悲憫。
陳確不由笑說:“既然她們可憐,就更該前去捧場,也能讓她們多些生意。”
郭榮卻說:“她們從北地一路流亡過來,不管是被販賣至此,還是自己願意淪落至此,她們便絕不是心慈手軟之人,陳兄你在她們跟前露出底細錢財,隻怕明天我就要去淝水裏撈你了。”
陳確不由吃驚,“難道會殺人劫財嗎,哪裏會至此等地步。”
郭榮沒有迴答他。
他們一路,除了郭榮和陳確之外,還有陳確帶著的一名仆役,和郭榮的一名手下,四個大男人,但在路上依然被人綴上了。
陳確初時還沒發現問題,直到前麵巷子被幾個男人堵上,郭榮停下腳步,他才發現不對,也停了下來,此時後麵又出現了幾個男人。
男人手裏都拿著棍棒,衣衫襤褸,眼露兇光。
一高壯些的男人說道:“幾位相公都是南北跑商之人,想必錢財不少,既然如此,接濟咱們兄弟幾個一迴如何?”
陳確傻眼了,總算明白郭榮不喝花酒卻陪自己到花街的原因,是怕他在路上出事?看來他一直在江寧揚州,完全不知北地險惡。
郭榮從腰間拔了劍出來,冷臉道:“不想死,便讓開路。”
他的手下隨即也拔出了腰間的長刀,在天上星子映襯之下,刀劍的利刃上流過星子的冷光,圍住他們的十幾個男人都一愣,沒想到這次會遇到這種硬點子。
在對方膽怯和怔愣的那一瞬間,郭榮已經和他的手下上前,隻是轉瞬之間,就有兩個劫道匪徒被擊倒在地,其他匪徒一看不妙,加上氣勢完全處在下方,想也沒多想,便一哄而散了。
看到對方逃跑,郭榮長劍並未收入劍鞘,叫了陳確一聲:“陳兄,走!”
陳確趕緊跑著跟了上去。
等從巷子裏走出,從大路迴到旅店,陳確迴過神來,便覺刺激非常,問郭榮,“賢弟,你的劍術師從何人?”
郭榮道:“並未師從大家,不過是走南闖北行商,有點功夫傍身而已。”
雖然陳確知道絕不止於此,但看國榮不願意迴答,便也隻好算了。
陳確問:“賢弟真是坐懷不亂之人,你家中可娶妻了?”
郭榮頷首說:“已婚兩載,今年南下之時,內子已有身孕,如今怕是已經生了。”
“所以你現在是趕著迴家去看兒子了?”陳確道。
郭榮雖未迴答他,但眼神柔和,可見他和家中妻子感情深厚。
郭榮對他說:“這亂世之中,哪裏都是陷阱,陳兄以後還是不要去煙花之地,裏麵勢力盤結,最是兇險。”
陳確雖然很想不以為然,但是想到在路上被劫道的事,便也心有餘悸。
不過所幸那十幾個人是被嚇走了,不然郭榮和他那手下,僅僅兩人,倒是不一定能勝,到時候被砍殺在巷子裏,便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日,他們一大早便出了壽春城,迴到了正陽關。
因有壽州刺史的手書放行,他們的船隻在裝好貨之後,便很快就從碼頭出發了。
郭榮的貨物便用了三艘船,而葛老和陳確則有另外四艘船,因是逆水行舟,全程都靠人力,沿著穎水和蔡水一路到汴梁,需要十幾二十日時間。
而走水路的好處,便是少了顛簸,且路上比較安全。
一路行至宛丘,他們的船在宛丘碼頭做了停留。
“宛丘符公同河陽李公家中結姻親,如今李公長子前來宛丘迎親,據說符公家中陪嫁便有十艘船之多。”坐在宛丘城中酒樓,酒樓裏的客人,無論是南來北往的商人,亦或是本地人,都在談論這件事。
符家作為如今宛丘第一豪門,自是備受關注,別說是符家嫁女給河陽李公這等大事,就是符家小妾生了一個兒子,外麵也是知道的,也能津津樂道很久。
“據聞符家長女生就月貌花容,性情溫婉果敢,嫁入李公府中,也是一段佳話。”有人如此說。
“李公長子如何?倒是並未聽說建有什麽功業。”也有人這般道。
“這才剛及冠成婚,能建有什麽功業?”有人道。
“符公符第四,年十三時,便追隨莊宗陣前殺敵了。”有人道。
“既是李公長子,以後自是可以繼承李公兵馬,難道還有被埋沒之理?”
祁國公府。
有金氏為昭瑾和昭宛打理嫁妝,事情在短短時間內便辦得非常順利。
符公作為一方節度已有一二十年時間,無論如何,家中有些家底,昭瑾作為嫡長女,又是先主母張氏唯一的孩子,嫁妝自然又是不同,城中談論符公長女嫁妝有十艘船之多,並沒有誇張,甚至這十艘船的嫁妝,還並沒有包含昭瑾和昭宛的金銀銅器等物件,以及金玉首飾等物。
這十多艘船裏,隻是包含五千石糧食,還有另外的船隻裝南來的茶葉和絲綢瓷器等。
跪坐在窗前裀席上,昭瑾無心看書,看著金氏遞給她的嫁妝單子,不由讓房中的其他仆婢都出去後,對金氏說:“為何會有這麽多糧食、茶葉和絲綢。”
金氏低聲說:“是國公的意思。這個應是要供給李公軍需吧。”
昭瑾歎道:“我看是父親賣給李公差不多。”
金氏不由失笑:“哪有你這般亂說的,這些都是你的嫁妝,有這些東西,你到了李公府中,還不是馬上就被供起來了?”
昭瑾歎息一聲,也不知該如何迴答。
金氏又說:“二郎可來對你說了李大郎的事?”
金氏所指李大郎,便是昭瑾要嫁的李公長子李崇訓。
李崇訓在前一日到了宛丘,來接親北上。
因符公擔心朝中變化,而迴了鎮所,如今祁國公府上迎接李崇訓的便是符二郎符昭信。
昭瑾道:“二兄說李郎人物俊拔,讓我放心。”
金氏卻說:“二郎哪裏知道咱們女兒家關心的事,說人物俊拔,可無大用。”
昭瑾抬眼看著金氏,“他是有何事讓姨娘不滿嗎?”
昭瑾喚金氏姨娘,乃是因十分親近。
金氏說:“大娘,這是你要出嫁的日子,我本不該說這些話讓你擔心,但……”
她握住昭瑾的手,殷殷望著她叮囑道:“但你就要離開這裏去你真正的家了,我們以後能見麵的時候又有多少呢,說不得這一生也就難以相見了……”
昭瑾也悲傷起來,扣緊金氏的手,金氏繼續說道:“所以比起讓你這幾日輕鬆些,我該講的話還是要對你講,以免你去了李府吃虧。”
“那李大郎,之前的事,我一婦道人家,便也不知,隻是他這前來接親,大約是因國公不在宛丘,便頗為放浪形骸,身邊還帶著他從家裏帶來的歌妓舞妓,如此可見,他身邊人可不會少。你去了李府,別因為這些太過慪氣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