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言一聽,恍然大悟,卻越來越著急了:“那可怎麽辦?咱們的家法是要挨鞭子的,以三妹妹那個身體能挨十鞭子嗎?”
“不管能不能,咱們先過去再說。”杜子壽搖頭,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姐妹兩人快速的向祠堂方向趕去。
而此時的祠堂也是最熱鬧的時候,杜家該來的人物都來了,就連家裏麵的老祖宗,也在下人們的請求下來了這裏。
而祠堂除了有杜家血脈能進去的以外,那些伺候的下人隻能在外麵等著幹著急。他們能清晰的聽見裏麵的聲音,卻不知裏麵到底發生了什麽。
祠堂中杜家叔父將大門關了起來,手上拿著鞭子,硬逼著杜子衡跪在蒲團上向杜家列祖列宗認錯。
“你給我向祖宗們認錯,保證你日後絕不在外麵惹是生非,也不能給門楣抹黑,牽連家中兄弟姐妹。”
杜子衡完全懵在原地,根本沒想到自家叔父沒有比開玩笑,而是認真的!
瞟了一眼那鞭子一下一下摔在地上,發出啪啪的聲響,她縮了縮脖子,生怕下一刻那鞭子便落到自己的後背,連忙小雞啄米般的點頭認錯,表情誠懇的不得了:“我錯了,我大錯特錯,不會在外麵惹是生非,下次再也不敢了。”
俗話說得好,不知道自己哪裏錯了不重要,重要的是先認錯免了皮肉之苦,然後再為自己辯解爭取清白。
至於是誰說的俗話,她自己記不清了,總歸不是大儒。
她也不管叔父指的是哪件事,一股腦的全部點頭認下。
見她認的這麽幹脆,半點也沒有為自己解釋的意思,杜家叔父很牙疼,一腔的怒火也不知道朝什麽地方發,忍著怒意問道:“你就沒有什麽想解釋的嗎?”
杜子衡挺直胸膛:“身為杜家人,做了就是做了,沒做就是沒做,如果叔父是為了我以前的胡鬧而生氣,我願意承擔這份責任!”
此時不承擔,等有一天事情越來越嚴重後,她就承擔不起了。
杜家叔父聽了這話,哪怕心裏生氣十分,也消減了三分,見外麵越來越鬧騰,問道:“你今日在國寺中可有做什麽出格的事情?”
杜子衡很心虛,若是出格,也隻有她偷窺一和尚才出格吧。
正在杜家四爺想教訓她一番的時候,外麵仆人的通報聲傳來。
“太夫人到!”家中最大的人來了,杜家四爺也不好繼續拿著鞭子教訓晚輩,隨手將鞭子放在一旁的桌上,理了理衣袖,走上門口迎接,朝外作揖道:“祖母。”
杜太夫人杵著拐杖,在下人的攙扶下一步一步走進祠堂,太夫人看也沒看半躬著身的杜家四爺,隻肅穆的朝祠堂中諸位祖先行禮,親手點了三柱香。
一向無法無天的杜子衡也安靜了下去,身穿一身男裝,眨了眨濕漉漉的眼睛,怯生生的朝杜太夫人喊道:“太奶奶。”
伺候在兩旁的仆人連忙搬了一張椅子擺在太夫人身後。
三房的大姑娘和二姑娘也跟了進來,立在太夫人後麵,皆一副大氣不敢喘的模樣,隻杜子言偷偷的遞給杜子衡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
聽見杜子衡的聲音,太夫人仍舊沒搭理,自顧自的做完了所有一切,扶著仆人的手,施施然的坐在椅子上,又將手中的拐杖放在一旁。
杜太夫人雙眼已經渾濁,頭發雪白,臉上的皺紋緊緊皺著,特別是眉心之處有明顯的痕跡,都是這些年來她為杜家操過的心。
杜子衡規規矩矩的跪在諸位祖先麵前,低著頭,一副氣弱的模樣。
仆人端了一杯熱茶來,太夫人接過輕輕抿了一口,潤了潤喉嚨,抬眸看了他們一眼,輕聲道:“我要是還沒有老糊塗的話,今日衡兒本該禁足,是誰把她帶出去的?”
杜家四爺苦笑,知曉祖母是因為今個兒的事心中生氣,而他正好犯了祖母的忌諱,他心底哀歎一聲,知道事情是躲不過去了,大大方方的承認道:“祖母,是孫兒的錯,孫兒不該私自帶衡兒出門,壞了府中的規矩。”
杜太夫人眼皮子也沒抬,平靜的應了一聲,又問他:“是衡兒求你帶她出去的,還是你自願帶她出去的?”
這還用說嗎?當然是杜子衡求杜家四爺帶她出去的。
聽了太夫人的話,眾人紛紛在心裏默念,卻無一人敢在這時候開口添油加醋。
杜子衡直著身板,抿了抿唇:“太奶奶,是我央求叔父帶我出去的,不關叔父的事。”
杜子壽給她使了一個又一個的眼色,可太夫人身邊的老嬤嬤就像後背長了眼睛一樣,不動聲色的隔開了她與杜子衡的對視她他隻能無可奈何的聽著自家傻妹妹說出這番話,妄圖將所有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要是真能將責任攬下來也就罷了,可按照太奶奶的性子,她這番話不止不能讓太奶奶消氣,反而還會讓她怒上加怒。
果然,杜子衡認錯的話,並沒有得到杜太夫人的半點認同,她跺了跺拐杖,淡淡的看了杜子衡一眼:“我在問你四叔,並沒有問你,從現在開始,沒有我的話你不準開口。”
杜太夫人生氣時不會做出一副怒發衝冠的模樣,她似乎永遠都是淡淡的,那看起來越來越羸弱的肩膀曾經承擔了整個杜家的重任。
在杜家最落魄的時候她都未曾退縮,可稱之為杜家最有魄力的人。
杜家四爺道:“雖是衡兒請求,可到底是孫兒的錯,孫兒不該一時耳根子軟,跟著衡兒一起胡鬧。”
杜太夫人咳了兩聲:“老四,衡兒年紀小胡鬧不靠譜也就算了,你已經是大人了,難道還分不清是非黑白?她做錯了事,理應在家中接受懲罰,你非要替她逃脫懲罰,後果便是她變本加厲的犯錯,你可明白?”
杜子衡委屈,她隻是跳脫了些,並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怎麽連太奶奶都這樣說她?
杜家四爺深有體會,連忙點頭:“祖母說的是,孫兒以前沒有想明白,以後不會了。”
不管以後杜子衡說得再天花亂墜,表現的再可憐兮兮,他都不會再動惻隱之心。
孩子年齡漸漸大了,也是時候好好的管教一番。
太夫人點頭,又抿了一口茶,後道:“你既然明白,可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做?”
杜家四爺愧疚低頭:“是孫兒做錯了事,孫兒理應受罰,便自罰半年利錢,全數充公,過幾日青州的生意也正好需要人去盯著,孫兒自願請去。”
杜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要權沒有,要錢又有點閑錢。
他們是商人,家中的生意自然要有人盯著。
青州則是整個家族裏生意最為偏遠的地方,家中議論了幾天都沒決定讓誰去盯著,都覺得是個苦差事,人人避之不及。
杜家四叔也是和狠角色,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將自己發配到最偏遠的地方。
這一下不說杜子衡三姐妹愣了,就連太夫人也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不過太夫人畢竟見慣了大風大浪,此時雖然驚訝,麵上卻半點也沒表現,隻朝著他微微點了點頭:“你自己想清楚就好,青州那個地方雖偏遠,可也不失是個養生之地,那裏的經濟若是發展了起來,鐵定不輸於其他地方。不過那裏離家中實在太遠,你若是去了,一年到頭也迴來不了兩次。”
這也是為什麽,時至今日她依舊沒能作出決定,該派誰去青州那個地方。
此時這個孫兒在請罪的同時又解決了家中的一大難題,實在讓她心情複雜。
她能看出,老四本沒有想外出的打算,隻是為了向她表達謝意,認認真真的請一次罪,所以才作出此決定。
“還請祖母成全,反正我孑然一身,無論在何處都可以,路途遙遠也沒關係,能逢年過節迴來看看祖母便可。”
杜四爺顯然已經作出決定,任是誰都無法扭轉。
杜子衡迴神,想要阻止自家叔父的打算,卻見他用警告的眼神望過來,她瞬間就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還有兩個姐姐在旁邊虎視眈眈,時刻緊張她的反應,生怕他那張嘴裏又狗嘴吐不出象牙,惹諾太奶奶。
杜太夫人點頭,不在這件事上過多糾結。到底因為年紀大了,這麽一小會兒便覺得疲憊,在身旁人的伺候下勉強支起精神:“好了,現在該怎麽懲罰已經說定,那麽四郎是否告訴我,衡兒在外到底犯了什麽大錯,竟惹得你動這樣的一場怒,將她送到了祠堂。”
見事情又迴轉到自己身上,杜子衡連忙擺正臉色,規規矩矩的跪在蒲團上不敢動,半點也不敢露出對叔父的擔憂。
她知道,當太奶奶開始對這件事情在意的時候,就容不得她辯駁了。
而叔父又從來是個孝順的孫子,無論太奶奶做什麽決定叔父都舉雙手讚成,連自己的兩個姐姐也沒有置喙的餘地。
杜家四爺好笑的看了眼神經緊繃的三侄女,這家夥惹事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到後麵算總賬了,卻做出一副心虛不已的模樣。
“不管能不能,咱們先過去再說。”杜子壽搖頭,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姐妹兩人快速的向祠堂方向趕去。
而此時的祠堂也是最熱鬧的時候,杜家該來的人物都來了,就連家裏麵的老祖宗,也在下人們的請求下來了這裏。
而祠堂除了有杜家血脈能進去的以外,那些伺候的下人隻能在外麵等著幹著急。他們能清晰的聽見裏麵的聲音,卻不知裏麵到底發生了什麽。
祠堂中杜家叔父將大門關了起來,手上拿著鞭子,硬逼著杜子衡跪在蒲團上向杜家列祖列宗認錯。
“你給我向祖宗們認錯,保證你日後絕不在外麵惹是生非,也不能給門楣抹黑,牽連家中兄弟姐妹。”
杜子衡完全懵在原地,根本沒想到自家叔父沒有比開玩笑,而是認真的!
瞟了一眼那鞭子一下一下摔在地上,發出啪啪的聲響,她縮了縮脖子,生怕下一刻那鞭子便落到自己的後背,連忙小雞啄米般的點頭認錯,表情誠懇的不得了:“我錯了,我大錯特錯,不會在外麵惹是生非,下次再也不敢了。”
俗話說得好,不知道自己哪裏錯了不重要,重要的是先認錯免了皮肉之苦,然後再為自己辯解爭取清白。
至於是誰說的俗話,她自己記不清了,總歸不是大儒。
她也不管叔父指的是哪件事,一股腦的全部點頭認下。
見她認的這麽幹脆,半點也沒有為自己解釋的意思,杜家叔父很牙疼,一腔的怒火也不知道朝什麽地方發,忍著怒意問道:“你就沒有什麽想解釋的嗎?”
杜子衡挺直胸膛:“身為杜家人,做了就是做了,沒做就是沒做,如果叔父是為了我以前的胡鬧而生氣,我願意承擔這份責任!”
此時不承擔,等有一天事情越來越嚴重後,她就承擔不起了。
杜家叔父聽了這話,哪怕心裏生氣十分,也消減了三分,見外麵越來越鬧騰,問道:“你今日在國寺中可有做什麽出格的事情?”
杜子衡很心虛,若是出格,也隻有她偷窺一和尚才出格吧。
正在杜家四爺想教訓她一番的時候,外麵仆人的通報聲傳來。
“太夫人到!”家中最大的人來了,杜家四爺也不好繼續拿著鞭子教訓晚輩,隨手將鞭子放在一旁的桌上,理了理衣袖,走上門口迎接,朝外作揖道:“祖母。”
杜太夫人杵著拐杖,在下人的攙扶下一步一步走進祠堂,太夫人看也沒看半躬著身的杜家四爺,隻肅穆的朝祠堂中諸位祖先行禮,親手點了三柱香。
一向無法無天的杜子衡也安靜了下去,身穿一身男裝,眨了眨濕漉漉的眼睛,怯生生的朝杜太夫人喊道:“太奶奶。”
伺候在兩旁的仆人連忙搬了一張椅子擺在太夫人身後。
三房的大姑娘和二姑娘也跟了進來,立在太夫人後麵,皆一副大氣不敢喘的模樣,隻杜子言偷偷的遞給杜子衡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
聽見杜子衡的聲音,太夫人仍舊沒搭理,自顧自的做完了所有一切,扶著仆人的手,施施然的坐在椅子上,又將手中的拐杖放在一旁。
杜太夫人雙眼已經渾濁,頭發雪白,臉上的皺紋緊緊皺著,特別是眉心之處有明顯的痕跡,都是這些年來她為杜家操過的心。
杜子衡規規矩矩的跪在諸位祖先麵前,低著頭,一副氣弱的模樣。
仆人端了一杯熱茶來,太夫人接過輕輕抿了一口,潤了潤喉嚨,抬眸看了他們一眼,輕聲道:“我要是還沒有老糊塗的話,今日衡兒本該禁足,是誰把她帶出去的?”
杜家四爺苦笑,知曉祖母是因為今個兒的事心中生氣,而他正好犯了祖母的忌諱,他心底哀歎一聲,知道事情是躲不過去了,大大方方的承認道:“祖母,是孫兒的錯,孫兒不該私自帶衡兒出門,壞了府中的規矩。”
杜太夫人眼皮子也沒抬,平靜的應了一聲,又問他:“是衡兒求你帶她出去的,還是你自願帶她出去的?”
這還用說嗎?當然是杜子衡求杜家四爺帶她出去的。
聽了太夫人的話,眾人紛紛在心裏默念,卻無一人敢在這時候開口添油加醋。
杜子衡直著身板,抿了抿唇:“太奶奶,是我央求叔父帶我出去的,不關叔父的事。”
杜子壽給她使了一個又一個的眼色,可太夫人身邊的老嬤嬤就像後背長了眼睛一樣,不動聲色的隔開了她與杜子衡的對視她他隻能無可奈何的聽著自家傻妹妹說出這番話,妄圖將所有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要是真能將責任攬下來也就罷了,可按照太奶奶的性子,她這番話不止不能讓太奶奶消氣,反而還會讓她怒上加怒。
果然,杜子衡認錯的話,並沒有得到杜太夫人的半點認同,她跺了跺拐杖,淡淡的看了杜子衡一眼:“我在問你四叔,並沒有問你,從現在開始,沒有我的話你不準開口。”
杜太夫人生氣時不會做出一副怒發衝冠的模樣,她似乎永遠都是淡淡的,那看起來越來越羸弱的肩膀曾經承擔了整個杜家的重任。
在杜家最落魄的時候她都未曾退縮,可稱之為杜家最有魄力的人。
杜家四爺道:“雖是衡兒請求,可到底是孫兒的錯,孫兒不該一時耳根子軟,跟著衡兒一起胡鬧。”
杜太夫人咳了兩聲:“老四,衡兒年紀小胡鬧不靠譜也就算了,你已經是大人了,難道還分不清是非黑白?她做錯了事,理應在家中接受懲罰,你非要替她逃脫懲罰,後果便是她變本加厲的犯錯,你可明白?”
杜子衡委屈,她隻是跳脫了些,並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怎麽連太奶奶都這樣說她?
杜家四爺深有體會,連忙點頭:“祖母說的是,孫兒以前沒有想明白,以後不會了。”
不管以後杜子衡說得再天花亂墜,表現的再可憐兮兮,他都不會再動惻隱之心。
孩子年齡漸漸大了,也是時候好好的管教一番。
太夫人點頭,又抿了一口茶,後道:“你既然明白,可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做?”
杜家四爺愧疚低頭:“是孫兒做錯了事,孫兒理應受罰,便自罰半年利錢,全數充公,過幾日青州的生意也正好需要人去盯著,孫兒自願請去。”
杜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要權沒有,要錢又有點閑錢。
他們是商人,家中的生意自然要有人盯著。
青州則是整個家族裏生意最為偏遠的地方,家中議論了幾天都沒決定讓誰去盯著,都覺得是個苦差事,人人避之不及。
杜家四叔也是和狠角色,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將自己發配到最偏遠的地方。
這一下不說杜子衡三姐妹愣了,就連太夫人也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不過太夫人畢竟見慣了大風大浪,此時雖然驚訝,麵上卻半點也沒表現,隻朝著他微微點了點頭:“你自己想清楚就好,青州那個地方雖偏遠,可也不失是個養生之地,那裏的經濟若是發展了起來,鐵定不輸於其他地方。不過那裏離家中實在太遠,你若是去了,一年到頭也迴來不了兩次。”
這也是為什麽,時至今日她依舊沒能作出決定,該派誰去青州那個地方。
此時這個孫兒在請罪的同時又解決了家中的一大難題,實在讓她心情複雜。
她能看出,老四本沒有想外出的打算,隻是為了向她表達謝意,認認真真的請一次罪,所以才作出此決定。
“還請祖母成全,反正我孑然一身,無論在何處都可以,路途遙遠也沒關係,能逢年過節迴來看看祖母便可。”
杜四爺顯然已經作出決定,任是誰都無法扭轉。
杜子衡迴神,想要阻止自家叔父的打算,卻見他用警告的眼神望過來,她瞬間就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還有兩個姐姐在旁邊虎視眈眈,時刻緊張她的反應,生怕他那張嘴裏又狗嘴吐不出象牙,惹諾太奶奶。
杜太夫人點頭,不在這件事上過多糾結。到底因為年紀大了,這麽一小會兒便覺得疲憊,在身旁人的伺候下勉強支起精神:“好了,現在該怎麽懲罰已經說定,那麽四郎是否告訴我,衡兒在外到底犯了什麽大錯,竟惹得你動這樣的一場怒,將她送到了祠堂。”
見事情又迴轉到自己身上,杜子衡連忙擺正臉色,規規矩矩的跪在蒲團上不敢動,半點也不敢露出對叔父的擔憂。
她知道,當太奶奶開始對這件事情在意的時候,就容不得她辯駁了。
而叔父又從來是個孝順的孫子,無論太奶奶做什麽決定叔父都舉雙手讚成,連自己的兩個姐姐也沒有置喙的餘地。
杜家四爺好笑的看了眼神經緊繃的三侄女,這家夥惹事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到後麵算總賬了,卻做出一副心虛不已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