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參見母後。”
長樂宮,長信殿。
先皇劉邦屍骨未寒,長安城仍是隨處可見的白孝,才剛成為太後不久的呂雉,便已住進了本屬於漢天子的長樂宮。
隻不過,與劉盈前世所稍有不同的是:這一世,是劉盈主動提出,或者說讓出了長樂宮。
見劉盈朝自己一板一眼的拜喏,呂雉本就有些遲疑的麵容,不由更帶上了些許試探。
“齊王、楚王,可都去過長陵了?”
卻見劉盈聞言,隻淺笑間點著頭,自然地走上前,在呂雉身旁坐了下來。
“唯。”
“王兄、王叔,皆已往長陵祭奠高皇帝,此刻,當正往長樂而來。”
“及趙王、代王、吳王,或仍要數日,方可抵長安。”
聽著劉盈語調中,那與往日一般無二的淡然,呂雉也不由淺淺一笑,順手將劉盈的手拉過。
“如此便好。”
“待諸王皆至,皇帝還當設家宴,以稍疏宗親情誼於諸王。”
“另高皇帝駕崩,當與諸王之一應賞賜,皇帝,也當先行籌措······”
聞言,劉盈隻擠出一抹僵笑,乖巧一點頭,旋即將渙散的目光,撒向了腳邊的地板之上。
看著劉盈再次流露出這番神容,呂雉終是將心中的孤疑盡數撇在一旁,輕歎著拉過劉盈的頭,按在了自己的脖頸處。
“高皇帝大行,吾兒又年幼······”
“往後,便獨遺吾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更要看顧宗廟、社稷······”
“唉······”
“就是苦了吾兒······”
卻見劉盈聞言,隻神情哀婉的稍抬起頭,滿是疼惜的看著母親布滿血絲的眼眸。
“孩兒不苦。”
“倒是苦了母後,還要替兒分此重擔······”
言罷,母子二人便這麽互相依偎著,一陣長籲短歎起來。
不一會兒,就聽呂雉冷不丁一發問,惹得劉盈也是直起身,略有些嚴肅的看向呂雉。
“高皇帝大行,吾兒新君即立,當知何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聽聞此問,劉盈的麵容稍嚴肅了些,心中,卻是一陣警鈴大震!
劉盈閉著眼睛都能猜到,呂雉這一問,究竟是如何出現在現在,這個微妙的時間點的。
——苦苦‘栽培’劉盈的呂氏外戚,恐怕迫不及待的想要收獲些什麽了······
在心中提起十萬分的警惕,劉盈的麵容之上,卻是悄然湧上一抹思慮之色。
“嗯······”
“母後之意,孩兒明白。”
“孩兒,也確有一事,欲奏請母後。”
說著,劉盈便略帶遲疑的抬起頭,望向呂雉的目光中,卻也隱隱帶上了些許試探。
“朝中三公、九卿,多乃高皇帝於歲首複設,除當罷之太尉,餘者,多恐別無良選。”
“然郎中令一職······”
似有深意的將話頭一斷,便見劉盈似是有些心虛般深吸一口氣。
待呂雉望向劉盈的目光愈發迫切,劉盈才麵露忐忑道:“母後亦知:郎中令者,全主宮中禁衛、中郎,又肩護駕之重擔。”
“今之郎中令武虎,雖亦乃元勳功侯,然往日,於母後、於兒,皆無甚知解······”
“故兒意,郎中令一職,恐還當任之以以吾家信重之人,方為穩妥?”
果不其然,劉盈此言一出,呂雉的麵容頓時帶上了一抹喜悅,隻是在嘴上,呂雉卻依舊沒有犯錯。
“此事,倒也不急。”
“高皇帝屍骨未寒,朝中人心思定,若於此刻任免九卿,難免使朝局動蕩,物議紛起······”
聽著老娘這番話,縱是對老娘並沒有什麽不滿,劉盈也是不由在心中發出一聲冷笑。
嘿!
——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是你,說‘急不得’的也是你!
好話賴話,全讓你呂氏說了!
但抱怨歸抱怨,對於老娘的這個舉動,劉盈也還是能理解。
畢竟再怎麽說,這麽多年來,劉盈堪堪欲墜的儲位,都是仰賴此刻讓劉盈有些不滿的‘諸呂’,才得以穩固下來的。
雖然大多數時候,撐著劉盈沒從太子之位上跌下來的,都是如今的太後呂雉,但‘諸呂’眾人,也是劉盈儲位得保不可或缺的因素。
這就好比後世的家族公司。
——作為準董事長的劉盈,卻始終被董事長劉邦嫌棄,礙於ceo呂雉,才遲遲沒有更換繼承人選。
在這個過程中,迫使董事長劉邦保持原狀的,自然是ceo呂雉占大頭;但幫著呂雉做具體工作的‘自己人’,顯然也都有功勞。
而現在,老董事長退位,新董事長劉盈上任,ceo呂雉,也已經成為了大權在握的代理董事長。
在這個時候,曾經幫助過劉盈的‘自己人’們想要收獲勝利果實,出任一些更高等級的職位,也並不算是什麽過分的要求。
當然,最主要的是:劉盈這句話,也並不完全是裝腔作勢。
——相較於除了名字,再也沒有任何可供劉盈權衡的梁鄒侯武虎,顯然是讓母族呂氏出任貼身保鏢:郎中令一職,更能讓劉盈感到安心些。
再有,便是曾或明或暗許諾呂氏眾人‘來日必有厚報’的呂雉,也需要拿出一塊骨頭,打發一下自己那一家不中用的親戚。
想到這裏,劉盈總算是將心中的惡心按捺了下去,稍一思慮,便朝呂雉咧嘴一笑。
“母後所言甚是。”
“高皇帝屍骨未寒,朝中公卿之職縱有不妥,亦不當急於易之。”
“然雖不急於任、免,亦或可稍行商議,以定後繼之人選?”
見劉盈如此貼心的給自己提上台階,呂雉自也是頗為滿意的順坡下來。
“倒也是。”
“先行定下人選,待日後再任之,亦無不可。”
不著痕跡的‘接受’劉盈的提議,呂雉的麵容之上,也終是湧上了一抹由衷的笑意。
“既如此,皇帝以為:何人當可負郎中令之重?”
聞言,劉盈隻笑著對呂雉一拱手,麵上雖稍帶俏皮之色,但語調中,卻是一股氣質中自帶的嚴肅。
“兒以為,建成侯老成謀國,又於吾家幹聯頗深,或可信,而用之······”
·
從長樂宮走出,坐上禦輦,行駛在返迴未央宮的街道之上,劉盈的麵容,隻一股說不清的憋悶。
道理,劉盈都明白。
——作為劉盈得以繼承皇位的‘功臣’,呂氏提出一些訴求,並沒有什麽不到。
——作為呂氏的大家長,因‘天子年幼’而得以暫掌朝權的呂雉,也確實應該稍微照顧一下自家親戚。
但不知是不是錯覺:劉盈總覺得,這種萬物都不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覺,讓劉盈莫名的感受到一股懊惱。
而且這股懊惱,和前世還有所不同!
前世,劉盈懊惱的,是自己堂堂天子之身,卻過的不如一隻鳥快樂、自由,手中更是毫無權柄可言!
這一世,情況顯然比前世好了很多,劉盈雖然還是沒能在登基後的第一時間掌政,但也起碼保留了在一些事物上,向母親呂雉提建議的權力。
如長樂宮、未央宮的分配方案,便是在劉盈主動提出‘誰掌權,誰住長樂’的建議後,才在呂雉的允許下,達成了‘太後居長樂,皇帝居未央’的結果。
又如方才,劉盈主動開口提議,才為自己的舅父呂釋之,爭取了一個板上釘釘的‘準郎中令’的官職。
和前世什麽都不能管、什麽都不能問的黑暗歲月相比,如今的狀況,顯然好了不止一點半點。
但即便如此,劉盈卻依舊不時感覺到:自己,好像變成了一個掌控欲極強的人!
簡單來說,便是劉盈總覺得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迫使自己,變成一個什麽都要管,什麽都要掌控的人。
而在這樣的前提下,愈發讓劉盈感到‘自己無法掌控’的一切,也讓劉盈漸漸有些惱怒了起來。
偏偏這一切,又都被劉盈身旁的新任宦者令:小太監春陀看在了眼裏······
“陛,陛下······”
“嗯?”
小太監一聲輕喚,將劉盈的思緒拉迴眼前,又下意識一皺眉,下的小太監趕忙一低頭。
可話已說出口,天子都因自己的唿喚而看向自己,春陀此刻就算是想打退堂鼓,也是沒有了退路。
在心中稍一權衡,春陀終還是一咬牙,小心斟酌著用詞,才對劉盈沉沉一拱手。
“稟陛下。”
“近些時日,宮中內侍、婢女,於各宮門,似皆頗有微詞······”
嘴上說著,春陀不忘抬起上眼皮,目不轉睛的打量著劉盈的神情變化。
“說是······”
“說是司馬門、作室門兩門衛尉,近些時日總是有些······”
“呃,總是有些,擅離職守?”
“宮人出入宮門,似是,都不必再憑宮牌了······”
此言一出,劉盈方才還淡然的麵容不由一緊,望向春陀的目光中,更是隱隱帶上了些許寒意。
作為一個宦者,尤其是未央宮眾宮女宦官的頭子:宦者令,春陀的話,並沒有說的太明白。
——司馬門、作室門兩門,皆是位於未央宮北牆的宮門。
按照春陀的說法,這兩道宮門,最近頗有些‘誰都可以自由出入’的意思。
而劉盈卻從春陀的這句話中,聽出了另外一層隱晦至極的提醒。
“若是朕沒記錯的話······”
“司馬門、作室門二門之尉,皆乃呂氏子侄吧?”
若有深意的道出一語,見春陀趕忙將頭再低下去些,劉盈的嘴角之上,也不由湧上了一抹滿含譏諷的笑意。
“朕還聽說,近些時日,凡呂氏子侄、部舊,皆可謂門庭若市,訪客往來不絕啊?”
“可有此事?”
卻見春陀聞言,隻趕忙將頭稍抬起些,飛快的給出答複,便再次將頭低了下去。
“宮外之事,奴不知,亦無從聽聞。”
“隻宮中,似多有物論,乃言諸呂之不當······”
聞言,劉盈隻滿是意味深長的一笑,便側過頭去,朝車窗外悠然發出一聲長歎。
“呂氏······”
“嘿······”
“果不其然呐······”
在過去的兩個月時間,身為太子的劉盈,就一直和已故的先皇劉邦待在長樂宮長信殿。
而在這兩個月內,如果有人做了統計的話,那就必然會發現:父子二人談話間出現頻率最高的二字,便是‘呂氏’!
從彼時的皇後呂雉,到呂釋之、呂台、呂產、呂祿等呂氏外戚男丁,再到灌嬰、傅寬、靳歙等‘周呂部舊’······
但凡是有關‘呂氏’的談話,便總能在彼時的老皇帝劉邦口中,得到這樣一個結論:
——朕卯時合眼,呂氏辰時必反!
而眼下的實際情況,雖然沒有劉邦曾預料的那麽誇張,但從‘君臣之道’的角度來講,卻也相差無多了。
看看春陀?
堂堂未央宮宦者令,比二千石的太監頭子,都到了隻能拐彎抹角,提一嘴‘呂氏偶有幾人,稍有些擅離職守’了!
若是換了旁人?
嘿!
正所謂:活不得罪官,死不得罪監!
太監這個群體,撇開別的不說,單就‘記仇’和‘壞事’兩項的天賦,那絕對是青史罕有的!
得罪了這個群體,還能好端端為官做吏的,不是有滔天背景,就是手握滔天權柄!
而司馬門、作室門,區區未央宮兩道宮門的門尉,千石級別的官兒,就已經讓身為宦者令的春陀,都隻能拐彎抹角的上眼藥了······
“不急······”
“且不急······”
目光陰冷的發出兩聲呢喃,劉盈隻頭都不迴,朝身側的春陀一虛指。
“往後,凡朕不在之所,都帶著眼、耳,好生查探著。”
“於朕獨會,再帶上嘴······”
如是做下交代,劉盈便將車簾放下,又緩緩閉上了眼睛。
——如今的呂氏,非但春陀惹不起,就連身為皇帝的劉盈,乃至於曾經的劉邦,都同樣惹不起!
而前世的經曆告訴劉盈:自己,根本沒必要在這件事上多浪費時間。
畢竟有些事,並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
要想做到這樣的事,需要時間,需要積累,同時,也需要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長樂宮,長信殿。
先皇劉邦屍骨未寒,長安城仍是隨處可見的白孝,才剛成為太後不久的呂雉,便已住進了本屬於漢天子的長樂宮。
隻不過,與劉盈前世所稍有不同的是:這一世,是劉盈主動提出,或者說讓出了長樂宮。
見劉盈朝自己一板一眼的拜喏,呂雉本就有些遲疑的麵容,不由更帶上了些許試探。
“齊王、楚王,可都去過長陵了?”
卻見劉盈聞言,隻淺笑間點著頭,自然地走上前,在呂雉身旁坐了下來。
“唯。”
“王兄、王叔,皆已往長陵祭奠高皇帝,此刻,當正往長樂而來。”
“及趙王、代王、吳王,或仍要數日,方可抵長安。”
聽著劉盈語調中,那與往日一般無二的淡然,呂雉也不由淺淺一笑,順手將劉盈的手拉過。
“如此便好。”
“待諸王皆至,皇帝還當設家宴,以稍疏宗親情誼於諸王。”
“另高皇帝駕崩,當與諸王之一應賞賜,皇帝,也當先行籌措······”
聞言,劉盈隻擠出一抹僵笑,乖巧一點頭,旋即將渙散的目光,撒向了腳邊的地板之上。
看著劉盈再次流露出這番神容,呂雉終是將心中的孤疑盡數撇在一旁,輕歎著拉過劉盈的頭,按在了自己的脖頸處。
“高皇帝大行,吾兒又年幼······”
“往後,便獨遺吾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更要看顧宗廟、社稷······”
“唉······”
“就是苦了吾兒······”
卻見劉盈聞言,隻神情哀婉的稍抬起頭,滿是疼惜的看著母親布滿血絲的眼眸。
“孩兒不苦。”
“倒是苦了母後,還要替兒分此重擔······”
言罷,母子二人便這麽互相依偎著,一陣長籲短歎起來。
不一會兒,就聽呂雉冷不丁一發問,惹得劉盈也是直起身,略有些嚴肅的看向呂雉。
“高皇帝大行,吾兒新君即立,當知何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聽聞此問,劉盈的麵容稍嚴肅了些,心中,卻是一陣警鈴大震!
劉盈閉著眼睛都能猜到,呂雉這一問,究竟是如何出現在現在,這個微妙的時間點的。
——苦苦‘栽培’劉盈的呂氏外戚,恐怕迫不及待的想要收獲些什麽了······
在心中提起十萬分的警惕,劉盈的麵容之上,卻是悄然湧上一抹思慮之色。
“嗯······”
“母後之意,孩兒明白。”
“孩兒,也確有一事,欲奏請母後。”
說著,劉盈便略帶遲疑的抬起頭,望向呂雉的目光中,卻也隱隱帶上了些許試探。
“朝中三公、九卿,多乃高皇帝於歲首複設,除當罷之太尉,餘者,多恐別無良選。”
“然郎中令一職······”
似有深意的將話頭一斷,便見劉盈似是有些心虛般深吸一口氣。
待呂雉望向劉盈的目光愈發迫切,劉盈才麵露忐忑道:“母後亦知:郎中令者,全主宮中禁衛、中郎,又肩護駕之重擔。”
“今之郎中令武虎,雖亦乃元勳功侯,然往日,於母後、於兒,皆無甚知解······”
“故兒意,郎中令一職,恐還當任之以以吾家信重之人,方為穩妥?”
果不其然,劉盈此言一出,呂雉的麵容頓時帶上了一抹喜悅,隻是在嘴上,呂雉卻依舊沒有犯錯。
“此事,倒也不急。”
“高皇帝屍骨未寒,朝中人心思定,若於此刻任免九卿,難免使朝局動蕩,物議紛起······”
聽著老娘這番話,縱是對老娘並沒有什麽不滿,劉盈也是不由在心中發出一聲冷笑。
嘿!
——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是你,說‘急不得’的也是你!
好話賴話,全讓你呂氏說了!
但抱怨歸抱怨,對於老娘的這個舉動,劉盈也還是能理解。
畢竟再怎麽說,這麽多年來,劉盈堪堪欲墜的儲位,都是仰賴此刻讓劉盈有些不滿的‘諸呂’,才得以穩固下來的。
雖然大多數時候,撐著劉盈沒從太子之位上跌下來的,都是如今的太後呂雉,但‘諸呂’眾人,也是劉盈儲位得保不可或缺的因素。
這就好比後世的家族公司。
——作為準董事長的劉盈,卻始終被董事長劉邦嫌棄,礙於ceo呂雉,才遲遲沒有更換繼承人選。
在這個過程中,迫使董事長劉邦保持原狀的,自然是ceo呂雉占大頭;但幫著呂雉做具體工作的‘自己人’,顯然也都有功勞。
而現在,老董事長退位,新董事長劉盈上任,ceo呂雉,也已經成為了大權在握的代理董事長。
在這個時候,曾經幫助過劉盈的‘自己人’們想要收獲勝利果實,出任一些更高等級的職位,也並不算是什麽過分的要求。
當然,最主要的是:劉盈這句話,也並不完全是裝腔作勢。
——相較於除了名字,再也沒有任何可供劉盈權衡的梁鄒侯武虎,顯然是讓母族呂氏出任貼身保鏢:郎中令一職,更能讓劉盈感到安心些。
再有,便是曾或明或暗許諾呂氏眾人‘來日必有厚報’的呂雉,也需要拿出一塊骨頭,打發一下自己那一家不中用的親戚。
想到這裏,劉盈總算是將心中的惡心按捺了下去,稍一思慮,便朝呂雉咧嘴一笑。
“母後所言甚是。”
“高皇帝屍骨未寒,朝中公卿之職縱有不妥,亦不當急於易之。”
“然雖不急於任、免,亦或可稍行商議,以定後繼之人選?”
見劉盈如此貼心的給自己提上台階,呂雉自也是頗為滿意的順坡下來。
“倒也是。”
“先行定下人選,待日後再任之,亦無不可。”
不著痕跡的‘接受’劉盈的提議,呂雉的麵容之上,也終是湧上了一抹由衷的笑意。
“既如此,皇帝以為:何人當可負郎中令之重?”
聞言,劉盈隻笑著對呂雉一拱手,麵上雖稍帶俏皮之色,但語調中,卻是一股氣質中自帶的嚴肅。
“兒以為,建成侯老成謀國,又於吾家幹聯頗深,或可信,而用之······”
·
從長樂宮走出,坐上禦輦,行駛在返迴未央宮的街道之上,劉盈的麵容,隻一股說不清的憋悶。
道理,劉盈都明白。
——作為劉盈得以繼承皇位的‘功臣’,呂氏提出一些訴求,並沒有什麽不到。
——作為呂氏的大家長,因‘天子年幼’而得以暫掌朝權的呂雉,也確實應該稍微照顧一下自家親戚。
但不知是不是錯覺:劉盈總覺得,這種萬物都不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覺,讓劉盈莫名的感受到一股懊惱。
而且這股懊惱,和前世還有所不同!
前世,劉盈懊惱的,是自己堂堂天子之身,卻過的不如一隻鳥快樂、自由,手中更是毫無權柄可言!
這一世,情況顯然比前世好了很多,劉盈雖然還是沒能在登基後的第一時間掌政,但也起碼保留了在一些事物上,向母親呂雉提建議的權力。
如長樂宮、未央宮的分配方案,便是在劉盈主動提出‘誰掌權,誰住長樂’的建議後,才在呂雉的允許下,達成了‘太後居長樂,皇帝居未央’的結果。
又如方才,劉盈主動開口提議,才為自己的舅父呂釋之,爭取了一個板上釘釘的‘準郎中令’的官職。
和前世什麽都不能管、什麽都不能問的黑暗歲月相比,如今的狀況,顯然好了不止一點半點。
但即便如此,劉盈卻依舊不時感覺到:自己,好像變成了一個掌控欲極強的人!
簡單來說,便是劉盈總覺得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迫使自己,變成一個什麽都要管,什麽都要掌控的人。
而在這樣的前提下,愈發讓劉盈感到‘自己無法掌控’的一切,也讓劉盈漸漸有些惱怒了起來。
偏偏這一切,又都被劉盈身旁的新任宦者令:小太監春陀看在了眼裏······
“陛,陛下······”
“嗯?”
小太監一聲輕喚,將劉盈的思緒拉迴眼前,又下意識一皺眉,下的小太監趕忙一低頭。
可話已說出口,天子都因自己的唿喚而看向自己,春陀此刻就算是想打退堂鼓,也是沒有了退路。
在心中稍一權衡,春陀終還是一咬牙,小心斟酌著用詞,才對劉盈沉沉一拱手。
“稟陛下。”
“近些時日,宮中內侍、婢女,於各宮門,似皆頗有微詞······”
嘴上說著,春陀不忘抬起上眼皮,目不轉睛的打量著劉盈的神情變化。
“說是······”
“說是司馬門、作室門兩門衛尉,近些時日總是有些······”
“呃,總是有些,擅離職守?”
“宮人出入宮門,似是,都不必再憑宮牌了······”
此言一出,劉盈方才還淡然的麵容不由一緊,望向春陀的目光中,更是隱隱帶上了些許寒意。
作為一個宦者,尤其是未央宮眾宮女宦官的頭子:宦者令,春陀的話,並沒有說的太明白。
——司馬門、作室門兩門,皆是位於未央宮北牆的宮門。
按照春陀的說法,這兩道宮門,最近頗有些‘誰都可以自由出入’的意思。
而劉盈卻從春陀的這句話中,聽出了另外一層隱晦至極的提醒。
“若是朕沒記錯的話······”
“司馬門、作室門二門之尉,皆乃呂氏子侄吧?”
若有深意的道出一語,見春陀趕忙將頭再低下去些,劉盈的嘴角之上,也不由湧上了一抹滿含譏諷的笑意。
“朕還聽說,近些時日,凡呂氏子侄、部舊,皆可謂門庭若市,訪客往來不絕啊?”
“可有此事?”
卻見春陀聞言,隻趕忙將頭稍抬起些,飛快的給出答複,便再次將頭低了下去。
“宮外之事,奴不知,亦無從聽聞。”
“隻宮中,似多有物論,乃言諸呂之不當······”
聞言,劉盈隻滿是意味深長的一笑,便側過頭去,朝車窗外悠然發出一聲長歎。
“呂氏······”
“嘿······”
“果不其然呐······”
在過去的兩個月時間,身為太子的劉盈,就一直和已故的先皇劉邦待在長樂宮長信殿。
而在這兩個月內,如果有人做了統計的話,那就必然會發現:父子二人談話間出現頻率最高的二字,便是‘呂氏’!
從彼時的皇後呂雉,到呂釋之、呂台、呂產、呂祿等呂氏外戚男丁,再到灌嬰、傅寬、靳歙等‘周呂部舊’······
但凡是有關‘呂氏’的談話,便總能在彼時的老皇帝劉邦口中,得到這樣一個結論:
——朕卯時合眼,呂氏辰時必反!
而眼下的實際情況,雖然沒有劉邦曾預料的那麽誇張,但從‘君臣之道’的角度來講,卻也相差無多了。
看看春陀?
堂堂未央宮宦者令,比二千石的太監頭子,都到了隻能拐彎抹角,提一嘴‘呂氏偶有幾人,稍有些擅離職守’了!
若是換了旁人?
嘿!
正所謂:活不得罪官,死不得罪監!
太監這個群體,撇開別的不說,單就‘記仇’和‘壞事’兩項的天賦,那絕對是青史罕有的!
得罪了這個群體,還能好端端為官做吏的,不是有滔天背景,就是手握滔天權柄!
而司馬門、作室門,區區未央宮兩道宮門的門尉,千石級別的官兒,就已經讓身為宦者令的春陀,都隻能拐彎抹角的上眼藥了······
“不急······”
“且不急······”
目光陰冷的發出兩聲呢喃,劉盈隻頭都不迴,朝身側的春陀一虛指。
“往後,凡朕不在之所,都帶著眼、耳,好生查探著。”
“於朕獨會,再帶上嘴······”
如是做下交代,劉盈便將車簾放下,又緩緩閉上了眼睛。
——如今的呂氏,非但春陀惹不起,就連身為皇帝的劉盈,乃至於曾經的劉邦,都同樣惹不起!
而前世的經曆告訴劉盈:自己,根本沒必要在這件事上多浪費時間。
畢竟有些事,並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
要想做到這樣的事,需要時間,需要積累,同時,也需要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