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姬杼說出這番話,蒼鬱隻靜靜地聽著。
原來他也是個有感情的人麽?她原以為除了他自己,他對任何人都不會在意。
對如今的姬杼而言,隻有孩子才能算至親吧。失去至親之痛她也曾經曆,若是自己想不開,便無人能慰籍。
因為失去至親之人,需要的並非是旁人的憐憫和同情。
“陛下若記掛著那個可憐的孩子,便為他念念經燒些紙吧。”蒼鬱說道。
姬杼的視線驟然轉移到她身上,目光驟然冷冽。“朕從不信這些。”他冷冷地說。他不止不信,也不喜身邊的人信,這一點了解他的人都非常清楚,元千月便絕不會在他麵前提前此事。
“臣妾知道,才會這麽說,換了尋常人家,大約會選擇做一場法事。”麵對他隨時可能爆發的怒火,蒼鬱麵色未改,溫言以對:“臣妾也不信。隻是知曉阿娘死去的那一刻,臣妾卻願意嚐試所有的信仰,寄望那樣做能對阿娘有所補償。”
快樂有千百種,傷心總是相通。
姬杼眸子冷色漸漸散去,直至恢複平靜。
“若然不信,補償又有何用?”他淡淡地問。
“說來不怕陛下笑話,比起盡孝,更多的是為心安。阿娘在世時,臣妾做過許多違逆教誨的事,自她離去後,一直愧疚不已,後悔從前沒有更聽話些。明明不信,然而若不做些什麽,臣妾便無法從愧疚裏走出來;可臣妾不能一直活在愧疚裏。”蒼鬱坦然說道。
百事孝為先,她直言不為孝道隻為私心,倒出乎姬杼意料。
他並未再多說什麽,隻是移開了視線。
蒼鬱也微微側了側身子,將目光落在別處。
他沒有生氣。這次嚐試,似乎不算失敗。
姬杼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若她是尋常的妃嬪,大約會用另一種方式安慰他。
可她不是,也做不到;便是忍著去做了,姬杼也一定會起疑心。
隻是對不住阿娘,離去得那樣慘淡,卻連死也被親生女兒利用。
室內陷入長久的靜默。因著無事可做,這靜默便過得比實際的時間更漫長,所幸蒼鬱還能依靠迴憶前世的細枝末節打發時間。
姬杼主動結束了這沉默:“前些時朕與皇後所言之事,皇後辦得如何?”
蒼鬱一直等著他來問,卻沒想到他會在這時提出來,心道果然是個冷心的人。
她起身走到姬杼麵前,福下了身子:“臣妾想求陛下一個恩典,有此恩典,徐徐圖之,方能達成。”
“是何恩典?”
燈光映在她的眸子裏,格外明亮:“臣妾兄長的官位。”
“想必皇後應當記得朕說過什麽。”姬杼眼中有種顯而易見的不耐,他不喜重複說過的話。
“臣妾自然記得。”蒼鬱微微笑著:“此事並不需要陛下食言,陛下大可放心。”
雖然蒼鬱這麽說了,姬杼依舊麵有不善:“皇後的意思是?”
“若臣妾兄長能奉上平吳良策,陛下願以此嘉獎他嗎?”
吳國是與周接壤的一個小國。四百年前,大周與吳國尚未分權,同為越國領土。彼時越國建朝已逾五百年,最後幾代皇帝不是荒淫無道便是軟弱無能,無論麵子還是裏子都已名存實亡。
大周與吳國的開國皇帝當時在諸多諸侯王中並不顯眼,然而經過百年混戰,隻有他們兩個留存了下來。大周開國皇帝姬衡吞並了越國七成領土,吳國雖隻三成,卻也與大周抗衡了三百年。
大周除了要應付吳國,周邊還有其他夷族不時發生騷亂,若集中兵力討伐吳國,便難以分出精力防備夷族的侵擾。此前曾有數位大周皇帝嚐試平吳,每一位都因難以同時顧及首尾而以兵敗告終。
因此,平定吳國三百年來一直是橫亙於每一位大周皇帝眼前的難題。
聽到“平吳良策”四個字,姬杼便似換了個人,雙目炯炯。
“蒼森有如此本事?”他帶著質疑緩聲問。
三百年來無數文武名臣相繼奉上的平吳之策尚無一可取吳,蒼森一個未及弱冠的少年又何能做到?他會不信也是情理之中。
“陛下看過便知。”蒼鬱道:“兄長既平得了西南,自有幾分本事。何況如今鮮有人敢提平吳之事,陛下且看一看,並不會失掉什麽。”
“蒼森既舍了官位,為何又急著要迴來?”姬杼又問。
“兄長隻是二房的孤兒,無人庇護,偏手裏握著大把家產,若官位一直低微,在族裏日子並不好過。”蒼鬱歎了一口氣:“蒼氏一族可派出的人那麽多,卻叫一個毫無經驗的書生在西南打前鋒,其中齷齪,想必陛下能猜得到。”
“平吳良策何時呈給朕?”蒼鬱說得有理,姬杼便不猶豫,直接問她要那計策。
“下一迴兄長進宮,臣妾便能拿到。”蒼鬱說道:“隻是兄長如今寄於蒼氏主爺籬下,為不令主爺疑心兄長有疑心,此事尚需稟過主爺才可行事。主爺謹慎,必會反複推敲兄長之策,勞陛下多等幾日。”
不多時,趙常侍迴來了。蒼鬱添了衣物,又抱著暖暖的手爐,陪同姬杼在太液池邊轉悠了幾圈才迴長信宮去。
梅雪死了幾個月,蒼鬱的夢魘卻仍未離去。她未親手殺掉梅雪,梅雪卻因她而死,無論找多少理由,她都無視不了內心的愧疚。
然而她不能心軟。若要對付蒼氏,手上必然會沾染更多的血,一個小小的宮女她便怕了,如何能應付得了將來更多的人?
她已習慣夜裏燈火通明看書至天明,白日再入睡。橫豎她才解了禁足令,還未恢複令後宮妃嬪每日前來請安的規矩,不怕人說。但如今姬杼留宿長信宮,她便不可這麽做了,連月的習慣被破壞,一整夜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姬杼一貫睡得淺,蒼鬱有點兒動靜他就醒了,醒來發現她隻是翻了個身,於是繼續睡去;哪知過一會兒她又鬧出了動靜,再睜眼看,又無甚大事。
如此鬧了半宿,姬杼也不太好了。他要上朝,起得早,白日裏事務也繁多,睡不好是很要命的,一時煩躁起來:“床上長了刺麽,皇後為何遲遲不入睡?”
蒼鬱並未料及會吵醒他,事已至此也隻能硬著頭皮說:“臣妾近日夜裏容易失眠,為免驚擾陛下,請陛下允許臣妾去外間榻上歇著。”
姬杼閉了雙眼,冷哼:“去吧。”
難得他沒出言為難,蒼鬱便麻溜地抱著被子下了床。東盡間以隔扇隔成了三間,裏間是寢室,中間是更衣打扮之處,外間擱了桌案和軟榻,供白日小憩之用。
裏麵和中間的隔間夜裏隻留著一盞昏暗的燈,外間明亮些,若是夜裏要召喚宮人,也能防止他們碰撞到屋裏的擺件。
蒼鬱裹著被子坐在榻上,渾身才舒坦了起來。案上堆著許多書——不是姬杼原先送來的那些——她隨手抽了一本翻看,還順手給自己倒了一杯茶。
自從她習慣夜裏通宵,外間便備了一個小爐子和不起煙的炭火,因她不喜夜裏有宮人打擾,沏茶之事俱是自己動手。
沒一會兒隔扇的門被推開了,姬杼一臉不快地披了外衣走過來。見蒼鬱舒舒服服地窩在榻上看書,手邊還有一杯熱茶,便毫不客氣地端起茶一飲而盡,隨後也在案上抽了一本書擠上臥榻:“皇後過去些。”
蒼鬱直想拿茶杯將他砸出去,卻又不能真這麽做。
“還有一個多時辰便要上朝了,陛下為何不多歇會兒?”她麵上堆著關切,肚子裏在罵人。
“被皇後吵醒了,睡不著。”姬杼瞪了她一眼。
是你自己要過來!蒼鬱多想罵迴去,可她隻能往裏縮了縮,給人高馬大的姬杼多留些空間出來。
宮裏甚講究儀態,原本她裹著被子的姿態就隨意得沒一點皇後的樣子,此時更是不像話。姬杼眉峰挑了挑,想令她注意些儀態,但見她根本無所謂的樣子,又忍了下來。
她慣愛頂嘴,如今又一副“我忍你很久”的樣子,隻怕說了她,她又要頂迴來,一來一去又成鬥嘴。
隔壁的東梢間便有宮人候著,帝後鬥嘴叫人聽了去始終不好聽。
於是一帝一後,一個莊重無比,一個姿態猥瑣地卷成一團,這般紮眼地搭配著竟也相安無事了許久。
看了會兒書,姬杼渴了,對蒼鬱說道:“給朕倒杯茶。”
蒼鬱窩得正舒服,哪裏想動,頭也不抬:“外間有宮人,陛下直喚便是。”
姬杼見不得不提醒:“皇後這幅樣子,叫宮人看到像什麽話?”他這般替她麵子著想,她倒好,一點自覺也沒有。
蒼鬱這才不得不從書裏抬起了頭,和他打商量:“爐子就在陛下手邊,陛下自己倒?”
這天清早,天還黑著,大周皇帝再度怒氣衝衝地離開了長信宮。
原來他也是個有感情的人麽?她原以為除了他自己,他對任何人都不會在意。
對如今的姬杼而言,隻有孩子才能算至親吧。失去至親之痛她也曾經曆,若是自己想不開,便無人能慰籍。
因為失去至親之人,需要的並非是旁人的憐憫和同情。
“陛下若記掛著那個可憐的孩子,便為他念念經燒些紙吧。”蒼鬱說道。
姬杼的視線驟然轉移到她身上,目光驟然冷冽。“朕從不信這些。”他冷冷地說。他不止不信,也不喜身邊的人信,這一點了解他的人都非常清楚,元千月便絕不會在他麵前提前此事。
“臣妾知道,才會這麽說,換了尋常人家,大約會選擇做一場法事。”麵對他隨時可能爆發的怒火,蒼鬱麵色未改,溫言以對:“臣妾也不信。隻是知曉阿娘死去的那一刻,臣妾卻願意嚐試所有的信仰,寄望那樣做能對阿娘有所補償。”
快樂有千百種,傷心總是相通。
姬杼眸子冷色漸漸散去,直至恢複平靜。
“若然不信,補償又有何用?”他淡淡地問。
“說來不怕陛下笑話,比起盡孝,更多的是為心安。阿娘在世時,臣妾做過許多違逆教誨的事,自她離去後,一直愧疚不已,後悔從前沒有更聽話些。明明不信,然而若不做些什麽,臣妾便無法從愧疚裏走出來;可臣妾不能一直活在愧疚裏。”蒼鬱坦然說道。
百事孝為先,她直言不為孝道隻為私心,倒出乎姬杼意料。
他並未再多說什麽,隻是移開了視線。
蒼鬱也微微側了側身子,將目光落在別處。
他沒有生氣。這次嚐試,似乎不算失敗。
姬杼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若她是尋常的妃嬪,大約會用另一種方式安慰他。
可她不是,也做不到;便是忍著去做了,姬杼也一定會起疑心。
隻是對不住阿娘,離去得那樣慘淡,卻連死也被親生女兒利用。
室內陷入長久的靜默。因著無事可做,這靜默便過得比實際的時間更漫長,所幸蒼鬱還能依靠迴憶前世的細枝末節打發時間。
姬杼主動結束了這沉默:“前些時朕與皇後所言之事,皇後辦得如何?”
蒼鬱一直等著他來問,卻沒想到他會在這時提出來,心道果然是個冷心的人。
她起身走到姬杼麵前,福下了身子:“臣妾想求陛下一個恩典,有此恩典,徐徐圖之,方能達成。”
“是何恩典?”
燈光映在她的眸子裏,格外明亮:“臣妾兄長的官位。”
“想必皇後應當記得朕說過什麽。”姬杼眼中有種顯而易見的不耐,他不喜重複說過的話。
“臣妾自然記得。”蒼鬱微微笑著:“此事並不需要陛下食言,陛下大可放心。”
雖然蒼鬱這麽說了,姬杼依舊麵有不善:“皇後的意思是?”
“若臣妾兄長能奉上平吳良策,陛下願以此嘉獎他嗎?”
吳國是與周接壤的一個小國。四百年前,大周與吳國尚未分權,同為越國領土。彼時越國建朝已逾五百年,最後幾代皇帝不是荒淫無道便是軟弱無能,無論麵子還是裏子都已名存實亡。
大周與吳國的開國皇帝當時在諸多諸侯王中並不顯眼,然而經過百年混戰,隻有他們兩個留存了下來。大周開國皇帝姬衡吞並了越國七成領土,吳國雖隻三成,卻也與大周抗衡了三百年。
大周除了要應付吳國,周邊還有其他夷族不時發生騷亂,若集中兵力討伐吳國,便難以分出精力防備夷族的侵擾。此前曾有數位大周皇帝嚐試平吳,每一位都因難以同時顧及首尾而以兵敗告終。
因此,平定吳國三百年來一直是橫亙於每一位大周皇帝眼前的難題。
聽到“平吳良策”四個字,姬杼便似換了個人,雙目炯炯。
“蒼森有如此本事?”他帶著質疑緩聲問。
三百年來無數文武名臣相繼奉上的平吳之策尚無一可取吳,蒼森一個未及弱冠的少年又何能做到?他會不信也是情理之中。
“陛下看過便知。”蒼鬱道:“兄長既平得了西南,自有幾分本事。何況如今鮮有人敢提平吳之事,陛下且看一看,並不會失掉什麽。”
“蒼森既舍了官位,為何又急著要迴來?”姬杼又問。
“兄長隻是二房的孤兒,無人庇護,偏手裏握著大把家產,若官位一直低微,在族裏日子並不好過。”蒼鬱歎了一口氣:“蒼氏一族可派出的人那麽多,卻叫一個毫無經驗的書生在西南打前鋒,其中齷齪,想必陛下能猜得到。”
“平吳良策何時呈給朕?”蒼鬱說得有理,姬杼便不猶豫,直接問她要那計策。
“下一迴兄長進宮,臣妾便能拿到。”蒼鬱說道:“隻是兄長如今寄於蒼氏主爺籬下,為不令主爺疑心兄長有疑心,此事尚需稟過主爺才可行事。主爺謹慎,必會反複推敲兄長之策,勞陛下多等幾日。”
不多時,趙常侍迴來了。蒼鬱添了衣物,又抱著暖暖的手爐,陪同姬杼在太液池邊轉悠了幾圈才迴長信宮去。
梅雪死了幾個月,蒼鬱的夢魘卻仍未離去。她未親手殺掉梅雪,梅雪卻因她而死,無論找多少理由,她都無視不了內心的愧疚。
然而她不能心軟。若要對付蒼氏,手上必然會沾染更多的血,一個小小的宮女她便怕了,如何能應付得了將來更多的人?
她已習慣夜裏燈火通明看書至天明,白日再入睡。橫豎她才解了禁足令,還未恢複令後宮妃嬪每日前來請安的規矩,不怕人說。但如今姬杼留宿長信宮,她便不可這麽做了,連月的習慣被破壞,一整夜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姬杼一貫睡得淺,蒼鬱有點兒動靜他就醒了,醒來發現她隻是翻了個身,於是繼續睡去;哪知過一會兒她又鬧出了動靜,再睜眼看,又無甚大事。
如此鬧了半宿,姬杼也不太好了。他要上朝,起得早,白日裏事務也繁多,睡不好是很要命的,一時煩躁起來:“床上長了刺麽,皇後為何遲遲不入睡?”
蒼鬱並未料及會吵醒他,事已至此也隻能硬著頭皮說:“臣妾近日夜裏容易失眠,為免驚擾陛下,請陛下允許臣妾去外間榻上歇著。”
姬杼閉了雙眼,冷哼:“去吧。”
難得他沒出言為難,蒼鬱便麻溜地抱著被子下了床。東盡間以隔扇隔成了三間,裏間是寢室,中間是更衣打扮之處,外間擱了桌案和軟榻,供白日小憩之用。
裏麵和中間的隔間夜裏隻留著一盞昏暗的燈,外間明亮些,若是夜裏要召喚宮人,也能防止他們碰撞到屋裏的擺件。
蒼鬱裹著被子坐在榻上,渾身才舒坦了起來。案上堆著許多書——不是姬杼原先送來的那些——她隨手抽了一本翻看,還順手給自己倒了一杯茶。
自從她習慣夜裏通宵,外間便備了一個小爐子和不起煙的炭火,因她不喜夜裏有宮人打擾,沏茶之事俱是自己動手。
沒一會兒隔扇的門被推開了,姬杼一臉不快地披了外衣走過來。見蒼鬱舒舒服服地窩在榻上看書,手邊還有一杯熱茶,便毫不客氣地端起茶一飲而盡,隨後也在案上抽了一本書擠上臥榻:“皇後過去些。”
蒼鬱直想拿茶杯將他砸出去,卻又不能真這麽做。
“還有一個多時辰便要上朝了,陛下為何不多歇會兒?”她麵上堆著關切,肚子裏在罵人。
“被皇後吵醒了,睡不著。”姬杼瞪了她一眼。
是你自己要過來!蒼鬱多想罵迴去,可她隻能往裏縮了縮,給人高馬大的姬杼多留些空間出來。
宮裏甚講究儀態,原本她裹著被子的姿態就隨意得沒一點皇後的樣子,此時更是不像話。姬杼眉峰挑了挑,想令她注意些儀態,但見她根本無所謂的樣子,又忍了下來。
她慣愛頂嘴,如今又一副“我忍你很久”的樣子,隻怕說了她,她又要頂迴來,一來一去又成鬥嘴。
隔壁的東梢間便有宮人候著,帝後鬥嘴叫人聽了去始終不好聽。
於是一帝一後,一個莊重無比,一個姿態猥瑣地卷成一團,這般紮眼地搭配著竟也相安無事了許久。
看了會兒書,姬杼渴了,對蒼鬱說道:“給朕倒杯茶。”
蒼鬱窩得正舒服,哪裏想動,頭也不抬:“外間有宮人,陛下直喚便是。”
姬杼見不得不提醒:“皇後這幅樣子,叫宮人看到像什麽話?”他這般替她麵子著想,她倒好,一點自覺也沒有。
蒼鬱這才不得不從書裏抬起了頭,和他打商量:“爐子就在陛下手邊,陛下自己倒?”
這天清早,天還黑著,大周皇帝再度怒氣衝衝地離開了長信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