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賀歲檔,可謂是讓人大跌眼鏡,幾經反轉。


    在市場冷淡一個多月多的的情況下,大熱門《大鬧天竺》首日哄下兩億票房,最終以六億出頭的票房收尾。


    總票房隻有首日票房的三倍,哪怕不看電影,都知道這得撲成什麽鬼樣子。


    爛片誰都拍,不過這種量級的爛片,還是大熱電影,一年都不一定能有一部。


    而且,直接影響到了王保強的觀眾緣,路人口碑直線下滑。


    緊接著《影》口碑非常不錯,算是張一謀導演生涯口碑最好的古裝電影之一了。


    本以來國師能在市場上翻個神,可是最終票房比《大鬧天竺》還少幾百萬,也才六億出頭。


    賀歲檔暗淡無光,本來另一大熱門的《一出好戲》也因為《大鬧天竺》的失敗受到了不少的影響。


    王保強自導自演的失敗,再一次引發了媒體、觀眾對跨界導演的口誅筆伐。


    和當年的《小時代》差不多的待遇,連帶著對《一出好戲》也抱有疑慮。


    不過,事實再一次讓所有人大跌眼鏡,《一出好戲》不光沒有讓人失望,反而是大大的驚喜。


    四天七億,才上映了四天,就已經提前拿下了2018年賀歲檔冠軍了。


    也算是創造了一個記錄。


    李謙再一次成為賀歲檔的最大贏家,《大鬧天竺》其實還是賺了一點點的,並沒有虧本。


    之前小小地興奮了一把的其他公司,也泄了氣了。


    雖然如今的市場越來越大,大到不是任意一家,甚至三四家公司能夠吃得下的。


    李謙的未來影業也無法像前幾年一樣,春節檔、暑期檔、國慶檔、賀歲檔這四個主要檔期,動不動就吃掉三個。


    可是,市場越來越大,資本越來越多,各大公司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少,和未來影業差距依然巨大。


    看到《大鬧天竺》票房失敗剛高興了一段時間,《一出好戲》票房大賣又高興不起來了。


    元旦過去,新的一年也來了,各大公司也紛紛開始了自己的動作。


    今年是建國七十周年,大日子,除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獻禮片之外,光電也計劃推出一係列的主旋律電影,共賀祖國七十華誕。


    關於國家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事跡的片子《攀登者》,關於去年真實成功處置空難特情真實事件的片子《華國機長》,兩部主旋律商業電影,在多方的爭奪下,也落下了帷幕,進入了製作當中。


    《我和我的祖國》那三部主旋律電影都交給李謙,這兩部片子就沒他什麽事了。


    《攀登者》被強勢的魔都電影集團拿下,獨資、單獨發行,想要一口吃下。


    而且,魔都電影集團為了保證萬無一失,還指名道姓要吳經來出演男主角。


    吳經也沒法拒絕,一部《戰狼2》讓他的形象徹底與眾不同了,這種任務隻能接下。


    主旋律+吳經,雙重保障,還找來了徐客監製。


    近幾年要說商業片質量最好的幾個導演,肯定少不了徐客,《智取威虎山》、《鬼吹燈》擺在那裏,就算拉垮的《神堵龍王》,也在平均水準。


    魔都吃掉了一個項目,剩下的《中國機長》被華影、伯納、企鵝、阿狸巴巴瓜分了。


    萬達、華陽、光羨三大公司毛都沒撈到一根。


    基本上看的出來,在上麵心中,除了新入場的資本巨頭企鵝和阿狸,隻有伯納分量最重了。


    於東本身就是中影出來的,即便老上級韓三坪退了,可也是有這層關係的。


    另外就是《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兩部主旋律電影叫好又叫座,又在籌拍另一部主旋律電影《烈火英雄》,儼然成了主旋律大戶。


    至於萬達,老王都快完蛋了,自從搶了大馬城項目之後,有點搖搖欲墜的意思,瘋狂拋售國內產業,連青鳥的東方影都都賣掉了。


    順帶著連小王在網上都低調多了。


    小王終究是小王,以前是“國民老公”已經被小馬這個“國民爸爸”給取代了。


    跟上麵對著幹,能有好發展就怪了。


    光羨這麽多年小打小鬧的,在民營企業第一梯隊裏一直差點意思,強行湊上去的巨頭。


    至於華陽傳媒,不久前遭遇巨變,準備弄來完成對堵的炒冷飯片子出事了,已經是風雨飄搖。


    再加上現在有點能力的藝人都單幹去了,當年業內第一的藝人經紀業務也隨著下滑嚴重,甚至這方麵還不如新崛起的那幾家專做流量明星的公司。


    華陽傳媒成了落水狗,處境艱難,也沒功夫管李謙又拿了賀歲檔票房冠軍了。


    生死關頭,對華陽傳媒來說也不為過。


    最後的底牌隻剩下《八佰壯士了》了,也是黃家兄弟最後的希望。


    唯一讓黃忠軍好受一點的是《八佰壯士》是主旋律電影,不管怎麽樣光電一定會支持的,隻能希望管琥能夠不讓他失望了。


    黃忠軍乃至整個華陽傳媒,所有的注意力現在都放在《八佰壯士》上麵了,這部電影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華陽傳媒的生死存亡。


    什麽賀歲檔誰贏了,《攀登者》、《華國機長》這些主旋律電影歸了誰,都無暇顧及了。


    ......


    對於這兩部片子的歸屬,遠在崇慶的李謙也沒有多在意。


    光電不可能把所有的主旋律商業片都給自己,那是不可能的,也不現實。


    不過,不知不覺間,內地電影市場又迎來了新一輪的變革。


    萬達徹底失去勢,華陽傳媒風雨飄搖,黃家兄弟不斷減持。


    從納斯達克退市的伯納一掃頹勢,反而有種重現當年民營第一發行公司的風采,依然傲立在第一梯隊。


    阿狸、企鵝和華影一起參與到了主旋律商業大片當中去,也意味著兩大資本巨頭,得到了官方的肯定。


    說起來,上麵的態度也很奇怪,一邊批評娛樂圈現在的風氣,一邊又接納了阿狸和企鵝。


    如今娛樂圈這鬼樣子,雖然是時代發展的原因,可是也有以他們為主的資本在背後推波助瀾。


    兩大巨頭取代了萬達和華陽傳媒,光羨還是半死不活,之前想要收購貓眼搏一搏,也被攪黃了。


    美團沒有足夠的資金放在貓眼上,本來打算賣掉貓眼,重心放在外賣平台上,徹底幹掉餓了嗎,可是企鵝捷足先登。


    聽說,兩家已經就微票兒和貓眼的合並開始談判了。


    打不過就收購,這麽簡單的道理,不過企鵝怎麽也不可能把逃票票被收購了,除非小馬瘋了。


    三足鼎立雖然不穩定,也還能堅持,隻要企鵝和阿狸不互相並購,李謙就不擔心。


    可李謙也沒有多大的把握,萬一他們兩家真的達成一致,那貓眼、微票兒、逃票票三合一,合並成一家平台,就不好玩了。


    之間他們練手,畢竟是三家平台,合一起去了,那就是65%對李謙的30%份額了,兩倍的體量差距。


    資本家為了利益,什麽事都幹的出來,之前不就是企鵝牽頭了美團和大眾點評的並購,直接讓美團在生活服務平台一家獨大,奠定了如今的基礎。


    “煩躁啊!”


    搖搖頭,李謙盡量讓自己不去想這些事,做生意這種事比拍電影費神多了。


    “一個個跟沒吃飯一樣,都打起精神來,繼續拍攝!”


    拿起大喇叭,李謙對著全劇組吼了一嗓子。


    “不是剛吃完中午飯嗎?”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 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 眾 號 免費領!


    鄧朝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李謙好端端的就突然發神經,也不敢多問。


    《影》雖然表現的好,不過票房成績隻能說還行。


    《楚門的世界2》也是還行,除了第一部之外,就沒有爆款,相比徐征、吳經他們,鄧朝感覺自己總是差點什麽。


    最近餘白眉倒是有了個點子,本來還想和李謙聊聊,現在看李謙心情不太好,還是打住了這個想法,抓緊準備下麵的拍攝,要不然不知道又要替誰背個鍋,被李謙教育了。


    經過四個月的拍攝,電影也進入了尾聲,隻剩下最後個把星期的戲份了。


    一些集中的戲份基本上都拍完了,剩下的戲份都有點散。


    今天拍的是鄧朝和飛機上另一個配角的對手戲,其實也不算是對手戲,更多的是以旁觀的角度看。


    飛機上有一對中年夫妻,消失了五年後,他們的兒子也長成了十八歲的小夥子。


    13到18歲,正好是一個少年成長的最重要的時間,也是青春期。


    這個年紀,恰恰是孩子塑造三觀的時候。


    小孩子,一般十歲之前都差不多,大部分孩子好壞都差不到哪去。


    當然這是指以前,網絡不那麽發達的時候,小孩子不能像現在這樣,隨時隨地可以用手機上網,方便快捷,接受到網上一大堆沒有過濾的東西。


    就比如現在的短視頻平台,什麽東西最火?


    最誇張,最不真實的視頻才有人看,各種降智、毀三觀、擺拍的視頻來吸引人眼球。


    真的東西沒人看,越是誇張的東西才有人看。


    短視頻隻是一方麵,還是各種各樣的渠道,現在的孩子早熟的也快,也不是好事。


    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一下子就接受那麽多信息,無法獨自判斷好壞,很容易被帶偏。


    電影的背景放在幾年前,網絡沒那麽發達,一個十三歲的孩子,正是需要人引領,塑造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


    可是這五年裏,父母消失了,缺乏了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


    沒有父母,孩子隻能借助在親戚家裏。


    畢竟是別人的孩子,而且就算碰到了好親戚,對他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親,也無法代替父母的作用,他們也有自己的孩子。


    學校隻能較知識,沒有父母在身邊,缺少教育和關懷,久而久之在這個青春期的時候,慢慢地學壞了,成了一個屢次進宮的小混混。


    這場戲就是鄧朝去派出所拿自己新的身份證時,正好碰到那孩子偷東西被抓,警察把那對中年夫婦喊來的時候。


    沒有什麽對話,剛拿到身份證的鄧朝對警察表示感謝的時候,就碰到那對夫婦滿臉焦急和懊悔地匆匆趕到。


    那次飛機上的經曆,鄧朝一輩子都無法忘記,對一切記的清清楚楚,即便這對夫婦隻是坐在自己斜前方,沒說過話,飛機上見過一次,下飛機又碰了個麵,可是鄧朝依然記得。


    那對夫婦跑的太快了,鄧朝沒來得及打招唿,隻能好奇地問警察,“他們的身份證也辦好了?什麽事這麽著急?”


    “他們不是來拿身份證的。”警察搖搖頭。


    “那是出什麽事了?”


    警察歎了口氣,“他們的兒子偷東西又被我們給抓了。”


    “又?”鄧朝問道。


    “以前聽說挺乖的一個孩子,這五年沒有父母在身邊,跟社會上的小混混學壞了,算上這次已經是四進宮了。”


    鄧朝微微一愣,想到了自己的女兒,“哎。”


    很簡單的戲份,和警察的對話。


    這也是促進父女關係的一個轉折點,接著又拍了一場一段時間以後,那對夫婦的兒子和一群小混混鬼混,兩父親苦苦哀求孩子跟他們迴去的戲份,依然是鄧朝在旁觀,最後安慰了他們幾句。


    看著夫婦倆滿臉的懊悔和心疼的樣子,這段時間好像蒼老了很多,眼神裏也沒了光彩,鄧朝心裏也有些慶幸,幸好隻是他自己消失了一趟,妻子還在家。


    雖然女兒跟自己不太親近,又到了逆反期,可是最起碼沒有變壞。


    看著夫婦倆的孩子從品學兼優變成這個樣子,再想到自己女兒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地長大了,可想而知妻子這五年一個人照顧女兒,有多麽不容易。


    “哎!”鄧朝重重地歎了口氣。


    “哢!朝哥你歎什麽氣啊!”


    李謙一拍大腿,好好的一個鏡頭,最後一秒鍾跑偏了。


    “之前在派出所看到以後歎過氣了,開始理解妻子和女兒,現在第二次遇到,人物情緒發生了變化,更多的理解和思考!”


    鄧朝遠遠地揮手道歉,“不好意思,想到自己了。”


    李謙微微一愣,當年鄧朝不就是這種小混混。


    擺擺手道,“休息五分鍾。”


    ……


    一些零零散散的鏡頭,持續到一月9號,終於全部拍完了,《命運航班》也殺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導演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飯打怪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飯打怪獸並收藏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