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鬧天竺》雖然兩天拿了三億票房,不過第二天跌幅就接近50%,已經是血撲了。


    第三天星期六,也沒有止住頹勢,現在全網就沒幾個說電影好看的聲音,票房繼續下滑。


    不過腰斬倒是不至於,畢竟是市場上僅有的一部熱門電影,就算爛,也是部喜劇,還是有很多觀眾走進電影院,想著就算爛最起碼還能搞笑一下。


    周六8000萬,周日5000萬,四天總票房4.5億。


    星期一,還剩2000萬。


    被全網嘲的不隻是電影,還有王保強。


    十多年積攢下來的觀眾緣,雖然不算是一朝喪盡,可是也影響不小。


    在影視行業,影視劇本身的好壞,往往決定了觀眾對演員的好惡。


    菜就是原罪。


    直接斷送了王保強的導演生涯,他自己也完全沒有了再當導演的膽子了。


    甚至,這幾天大眾的聲音,讓王保強有種迴到了當初剛剛開始走紅的時候。


    那時候,雖然很多人因為自己農村出身、憨厚老實而喜歡,可還是有很多人諷刺自己。


    參加活動和頒獎典禮穿了不合身的西服,被罵土的掉渣。


    現在網上還有人提起了馬榮,說是自己陷害了她。


    導演生涯剛開始就結束了,票房慘敗,還丟了在行業賴以生存的觀眾緣。


    對王保強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麵對大老板李謙,即便已經開了公司的王保強也有些惶恐了,完全沒了首映禮上的意氣風發。


    “對不起李導,我把電影搞砸了。”


    “五天4.6億,這周還能拿個一億出頭,就看能不能過六億了,從票房上來看,也算是盈利了。”


    李謙倒是沒說什麽,反而算起了帳。


    《大鬧天竺》雖然是一部公路喜劇,不過成本也不低,製作成本就高達1.2億。


    也算是大製作了,片子裏也有些熱鬧的場麵,再加上出國拍戲,費用不低。


    雖然前期的宣發就花了四五千萬,不過票房能到六億的話,還是有的賺的。


    李謙這麽說,王保強隻當是在安慰他,不過確是一點也笑不起來。


    不過,李謙卻話音一轉,“保強,你知道為什麽在這種口碑,全網嘲的情況下,現在走勢還能穩定下來嘛,而不是像《愛情公寓》這片子,在首日三億的情況下,第四天就跌到不足一千萬了。”


    王保強一想,還真是這樣,《愛情公寓》的招牌可是不小,要不然首日也拿不到三億,同為喜劇,同為全網嘲,自己的《大鬧天竺》竟然還算堅挺。


    從星期天開始,連續兩天的跌幅都和一般的電影走勢一樣,星期天比星期六地點,然後第一個工作日跌幅在40%,這是正常口碑一般電影的走勢,比全網嘲的情況要強多了。


    難道?


    王保強心下一喜,原來自己拍的沒那麽差勁,還是有很多觀眾喜歡的,要不然也不會這樣了。


    經過李謙這麽一說,剛剛熄滅的導演心思,又有了點死灰複燃的感覺。


    不過,李謙接下來的話,卻給王保強澆了一盆冷水。


    “這不是什麽好事,恰恰是壞事!”


    迎著王保強不解的目光,李謙接著道,“還能保持這樣的走勢,說明你的觀眾緣好,甚至比《愛情公寓》的情懷還要強,可是觀眾緣用在爛片上,隻會不斷地消磨掉。


    你現在靠著自己的觀眾緣拿到了多少票房,就代表你失去了多少觀眾的好感,從昨天開始走進電影院的人,隻會對你越來越失望,人家花了錢去電影院受罪,要是電腦上看還好點,最起碼不花錢,而且不想看了可以點叉,沒看完反而不覺得太爛,下次可能還對你抱有期待。


    票房越高,丟掉的就越多,有了教訓,下一次這些人很難再捧你的場了,隻要看到你導演的電影,就不會考慮。”


    李謙也是想徹底打消王保強當導演的念頭,很多導演第一部片子也拍的一般般,可是至少能看出優點的。


    吳經的《狼牙》,好不到哪去,可動作能看,最起碼劇情也算流暢。


    《大鬧天竺》說難聽點真挑不出什麽閃光點,甚至從專業角度來說,比《小時代》都要差。


    雖然能看得出來王保強想表達的什麽,就像電影裏那句台詞:都不會迴來了,你弟弟和我爸爸都不會迴來了。


    《大鬧天竺》的主題是關於等待和找尋,電影裏唯一一首專業人士演唱的插曲,是王保強特意找人寫的,叫做《守候》。


    其他的歌曲,不是王保強他們幾個主演唱的,就是鄧朝唱的,而且都是都不像《守候》一樣是新寫的。


    年少時痛失至親,三十歲又遭遇了妻子的背叛,王保強的心態和電影是一樣的。


    不過,沒拍出來,一塌糊塗。


    這一部電影就能看出來,他不適合當導演。


    “我明白了,李導。”


    剛升起來的希望,又被李謙徹底敲碎,王保強也沒有其他的心思了。


    “宣傳完電影,就休息一段時間吧,也別被網上的聲音影響了,拍個爛片而已,不是什麽大事,徐征那邊在策劃《囧媽》的劇本,我找他聊聊看看。”李謙道。


    “李導...”王保強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自己票房慘敗,李謙還專門為自己去和找徐征調和。


    李謙擺擺手,“沒多大的事,他那劇本本身就要改了,不過這次你就隻能拿片酬了,市場價。”


    這個時候,王保強哪還有《港囧》籌備時期討價還價的資本,現在觀眾緣大損,寧昊一時間沒空拍《唐人街探案3》,不是挑剔的時候了。


    “行了,你也去忙吧,我還有點事。”


    把千恩萬謝的王保強送走,李謙拿起手機,給徐征撥了過去,約個時間吃飯。


    除了《唐人街探案》係列,也就隻有徐征能救王保強了,企鵝、阿狸、華陽、伯納都是對手,不可能的,除非王保強投奔他們去。


    寧昊也在籌備《瘋狂的外星人》,哪有空拍《唐人街探案》係列。


    ......


    下午,李謙就在某會所裏見到了徐征,吃完飯泡了個澡,也就提起了《囧媽》,建議他恢複雙主角的模式。


    “征哥,公路喜劇,從來沒有一個主要人物能拍好的,母親這個角色主要側重點是在調動觀眾情感上,《囧媽》需要另一個主角,或者戲份很重的配角,來製造笑料。”


    原版的《囧媽》裏,劇情比《港囧》還單調,作為一部公路喜劇,是很大的缺陷了。


    也不是說什麽類型的電影就非要滿足什麽條條框框,可是做不到極致的情況下,按照慣例來才是正確的做法。


    主要搞笑的那個列車員,起到的作用也有限,那個北極熊妹子,也是可有可無的。


    無非就是旅途中的一段豔遇,徐征感情轉換的催化劑,然後徐征不想離婚了。


    夫妻情感方麵,《泰囧》比這做的強多了,而且戲份占比極少。


    徐征沉默了一會,才問道,“你是讓我找保強?”


    李謙也直接道,“沒錯,征哥你們倆就是天生的搭檔,行業裏再沒有比你們更合拍的搭檔了,《囧》係列我還是希望能繼續下去,做迴到《泰囧》的模式,你們把錢賺了,觀眾也高興,如果有其他的想法,拍些想表達自己人生感悟的東西,可以另外拍,不影響這個係列,不管是對你還是對觀眾,都是好事,而且這次保強你隻要給他片酬就行了。”


    徐征隱隱有些意動,《港囧》換掉了王保強,就是因為利益談不容,如果隻給片酬,不參與投資,那多給一兩千萬徐征都無所謂。


    而且《港囧》票房算是失敗的,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囧》係列的口碑,這次的《囧媽》要是再重蹈覆轍的話,這個係列估計就得暫時擱淺了。


    再加上李謙都親自說了,徐征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少不了李謙的幫忙。


    《人在囧途》導演的機會是李謙給的,也是跟著他做了一迴執行導演,才把這片子拍好。


    如果當初沒有不是自己導演,換了別人,那這個係列估計都不屬於自己了。


    其實現在也不屬於自己,版權還在李謙手上,想用誰還是李謙一句話。


    想通了這點,徐征做出一副糾結了許久的樣子,還是勉為其難地點頭應下,“那就聽你的,我改動一下角色,雙主角這次不可能了,母子、夫妻感情這點不能丟,隻能設計一下男二號,戲份不會少。”


    “沒問題,具體的征哥你自己把握,”李謙欣然點頭。


    其實徐征上次聽李謙說了“寓莊於諧”這四個字要點之後,迴去就把劇本推翻重寫了,加重了喜劇的比例。


    表現上80%以諧為主,莊就從表麵上的諧來表現。


    也就是一個是表現手法,一個是內在。


    那原版那個列車員那點戲份就完全不夠了,需要一個足夠戲份,又能撐起來耳朵男二號。


    沒有誰比王保強更合適了,除了他也就剩黃博,可是黃博還得拍寧昊的《瘋狂外星人》。


    讓徐征接受了自己的提議,還不是勉強接受的,李謙也很高興。


    《港囧》和《囧媽》兩部片子,徐征就是想法多了,他的目的不單單是拍一個觀眾喜歡看的喜劇。


    《大鬧天竺》其實也是這樣,第一次當導演,能夠向觀眾傳達一些東西的時候,王保強就迫切地想要把自己的心情、感想告訴觀眾。


    成功者的通病。


    就把囧係列做成喜劇,從完全商業的角度去做,像《泰囧》那樣,所有的情感表達放在內裏,而不是直截了當地表現出來。


    至於想裝逼,和觀眾談人生談理想,就另外拍個片子,這樣就算票房低了,口碑差了,對這個係列沒影響,對導演也沒多大影響。


    不過,徐征還是很好奇,李謙專門就為這個事找他,上次談劇本都沒說,擺明了是為了王保強。


    “保強也不容易,入行這麽多年還能保持本心,不像你們一個個的,而且也是娛樂圈草根奮鬥的典型,於情於理幫他這一把也是應該的。”李謙笑道。


    “什麽叫我們一個個的,搞得我是個壞人一樣。”徐征不滿意了。


    李謙一臉莫名的笑意,“我怎麽聽說征哥你這幾年挺瀟灑的?”


    “咳咳...有時候也是不得以的。”徐征說著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搖搖頭,李謙也沒有揭短的意思,也管不著,該管的人都不管。


    至於剛才說的原因,也是真心的,很多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現在說起王保強,有很多猜測,無非是在這個名利場人變了。


    確實變了,精明了很多,可是本心還在。


    要不然當初離婚的時候,一個生活上最親近的人,一個工作上最親近的人,都拿不出半點對他不利的東西。


    別說證據了,連捕風捉影的事都沒有。


    要麽是心思及其深沉,藏的太深了,要麽就是沒有。


    要不然的話,跟徐征一樣到處留情,李謙才懶得專門跑一趟。


    ......


    搞定了之後,李謙和王保強說了一下,然後順便去看看寧昊的《瘋狂的外星人》的籌備,以及《流浪地球》的後期。


    完事就飛迴了崇慶,繼續忙自己的。


    鄧朝依然沒有迴到,星期四張一謀導演的《影》正式上映。


    國師的口碑尚在,底蘊深厚,這次雖然是已經落伍了的古裝戲,不過首日還是拿到了7000萬票房。


    口碑也很不錯,豆瓣評分高達7.5分。


    美術、畫麵上無可挑剔,鄧朝的表演也一樣,還是劇情的問題。


    這不是一部普通的商業電影,張一謀也不會拍普通的商業片。


    所以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其實並不是很想看的類型。


    張一謀的電影講美學,尤其是畫麵、美術上可以充分表達的古裝戲了。


    另外,另一個片名叫做《三國:荊州》,可是電影的曆史問題,其實完善的不好,還不如直接不用這個名字。


    所以,就算口碑好,票房也一般般。


    首周末四天2.6億,總票房不到七億,中規中矩的票房。


    整個12月,也沒有其他什麽重磅大片了,一部部電影沒掀起多大的風浪,直到月底《一出好戲》上映。


    之前有了王保強的前科,還有很多人擔心黃博這部處女作。


    不過卻給了所有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首日1.5億,雖然不如《大鬧天竺》,不過口碑卻完全相反,網上幾乎是一片讚譽,完全配得上這個首日票房。


    在口碑的加持下,首周末四天又有元旦的加持,拿到7億的高票房。


    口碑、票房雙豐收,破十億是板上釘釘了。


    也算是挽迴了《大鬧天竺》失敗的影響,同時也讓想要再次看到李謙出品的電影撲街的人,失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導演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飯打怪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飯打怪獸並收藏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