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英說完,卻瞥到袁氏低下頭去,便反應過來,出聲道:“我不是說你,隻是這菜好不容易做好,今天怕是夫君迴來不早,咱們先吃吧。”


    諸葛亮長姐出神道:“說來這位陛下,我們三人在徐州逃難的時候,曾經見過呢。”


    二姐也點了點頭,歎道:“是啊,算來有多少年了”


    “十五年還是十七年”


    “沒想到一晃竟然過了這麽久了,真是讓人唏噓啊。”


    黃月英和袁氏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來,齊聲道:“阿姐竟然還見過陛下”


    “之前怎麽沒聽兩位說過”


    諸葛亮二姐苦笑道:“你們也沒問過,再說了,都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


    黃月英好奇心起來,“徐州逃難時,那是曹操二屠徐州時吧”


    “聽說當時徐州死了很多人,諸葛氏也因此衰落。難怪夫君這麽痛恨曹氏。”


    諸葛亮大姐道:“不僅徐州,天下又有幾個不恨曹氏的,徐州兩次遭屠,諸葛氏因為人丁零落,雖然先後從揚州荊州落腳,也漸漸開枝散葉,但這份傷痛,是所有諸葛氏族人都記得的。”


    黃月英知道諸葛亮這兩位姐姐,尚未從喪夫的傷痛中走出來,趕緊岔開話頭,說道:“都是兵災所致,如今夫君幫助陛下平定天下,也許幾年之後,世間便再無戰亂慘事了吧。”


    幾女都都有心事,吃的食不甘味,眼前的飯菜不一會便都涼了,袁氏見了起身道:“妾去廚房重新把飯菜熱一下。”


    黃月英忙起身阻止道:“別,你剛有身孕,要是動了胎氣,我如何對得起夫君”


    袁氏笑道:“不打緊,現在還早得很,醫士說多活動一下,對胎兒也好。”


    兩人正說著話,卻聽有侍衛急匆匆趕來,說陛下下船後,臨時決定和皇後一起來諸葛亮府上,諸葛亮便命人提前迴來收拾一下,準備迎駕。


    黃月英聽了,心道這位陛下心思真是難以捉摸,這臨時起意,真怕不是添亂啊。


    她趕緊叫出仆人,很快便將廳堂重新收拾整齊,不多時,諸葛亮便引著袁熙和甄宓的馬車進了府。


    諸女都出來迎接,袁熙下了馬車,便對眾人道:“外麵天冷,咱們進去說話。”


    諸葛亮聽了,便當先引著眾人進屋,袁熙坐定後,對一眾家眷笑道:“諸葛丞相勞苦功高,今日我過來,可是叨嘮諸位了。”


    眾女連忙謙讓,袁熙卻是對黃月英道:“黃夫人,好幾年沒見了。”


    黃月英應道:“算來妾上次拜見陛下,已經過了四五年了。”


    “倒是最早見得多,那時候妾和夫君成婚不久,陛下也是常來家中談論事情呢。”


    袁熙有些出神道:“是啊,當年我遇到孔明和你的時候,你們尚且青春年少,如今已經是十幾年過去了。”


    甄宓在一旁笑道:“陛下不在的時候,本宮倒是常常請黃夫人入宮聊天解悶,黃夫人才學淵博,知道很多趣聞軼事,和她說話,常常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


    袁熙打趣道:“你口風嚴一點,別把我的糗事告訴她,黃夫人對於軼事秘辛很是感興趣,說不定哪天咱們兩個的名字就會出現在野史上。”


    黃月英苦著臉道:“陛下發配我到薊城義學那幾年,我已經洗心革麵了。”


    眾人忍不住都笑了起來,袁熙這才注意到遠處有兩個身穿素服的年輕夫人惴惴不安望向自己,他看了看對方位置,對諸葛亮道:“這兩位是……”


    諸葛亮見了,低聲解釋了兩句,讓其兩個姐姐上來,說道:“我們姐弟當時跟隨叔父在徐州逃難,卻被陶謙派來追殺曹嵩的軍馬堵在城裏,眼看就要被對方滅口,陛下那時候帶軍出現,救下了我等。”


    “兩位長姐一直想向陛下道謝,卻未逢機會,若吾陛下當時之舉,也不會有亮等之今日啊。”


    他和兩位姐姐向著袁熙鄭重行禮,袁熙起身扶住諸葛亮道:“我記起來了,那時候我帶著儁義去截曹嵩隊伍,正好遇到陶謙派出的張闓,卻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遭遇。”


    “當時看張闓行事,便知陶謙也不是個簡單人物,不然其如何能在幾個勢力間守住徐州”


    “當時我救曹嵩,是為了讓曹操沒有屠徐州的借口,是真的沒有想到順手救下了丞相,而丞相反過來又幫我平定天下,攻滅曹魏,隻能說因緣際會,實在是太多巧合了。”


    他見諸葛亮兩個姐姐穿著,便想起來兩女嫁的夫君本都是門當戶對之選,但兩人運氣卻不怎麽好,先後死在荊州之亂裏,可以說是命運多舛了。


    因為場合不適合,所以兩女上來謝過後,便告辭退到後室去了,袁熙見其離開,這才歎道:“荊州這個地方,實在是有些邪門。”


    “最近十年裏麵,天下幾乎一大半有名有姓的人,都是歿於此地。”


    諸葛亮也是深有同感,“確實,晉國這邊還好,魏國那邊從夏侯淵到司馬懿,都是在荊州吃了敗仗。”


    “但說到慘烈,當屬吳國和漢南,柴桑一戰,兩邊百十名將領皆是死於戰場,就此一蹶不振,連玄德公也因此受傷離世。”


    袁熙出聲道:“當時掛帥的,是丞相兄長諸葛瑾”


    “我聽說柴桑一戰,他親自和玄德公對陣,之後就下落不明了”


    諸葛亮黯然道:“確實如此,亮也派人尋訪,後來找到了當時逃走的幾名兵士,據其述說,家兄應該是葬身大火了。”


    “天意如此,兄也算是盡忠而終,就是吳國前後行事,實在是讓人無法稱道。”


    袁熙搖頭道:“孫權多疑,江東士族尾大不掉,兩邊互相提防,導致像汝兄和陸績這樣的人,也隻有死路一條。”


    “我們當以為前車之鑒,以防重蹈覆轍啊。”


    諸葛亮出聲讚同,此時袁氏才小心翼翼上來拜見,甄宓對袁熙耳語幾句,袁熙方才明白袁氏有孕,便對袁氏說道:“丞相是我大晉棟梁,黃夫人也是巾幗之中少有奇女子,你在這裏,我也放心。”


    “凡事多向黃夫人請教,萬不可倚仗袁氏名分,做出出格的事情來。”


    袁氏連忙應了,黃月英在一旁苦笑道:“陛下這麽說,妾更加害怕了。”


    袁熙笑道:“夫人這幾年怎麽膽子小了,我還是更喜歡當初街上說書的那位啊。”


    眾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入冬的寒意,似乎也被衝淡了不少。


    袁熙和甄宓在諸葛亮宅中吃了頓便飯,不欲多打擾,便迴宮去了,諸葛亮送到門口迴來,看到黃月英和袁氏正在收拾碗碟,便上前幫忙,兩女已經習慣了,並未阻止,三人正忙碌著,幾名婢女進來,連忙接過眾人手裏的活計。


    諸葛亮問道:“飯食給兩位家姐送過去了嗎”


    婢女答道:“送過去了,兩位夫人已經吃完了。”


    諸葛亮這才點點頭,讓袁氏先迴房休息,他則是帶著黃月英迴了書房,兩人開始一起整理起近日的奏表來。


    這是袁熙的慣例,到了鄴城後,次日便會聽官員匯報,如今早到兩日,諸葛亮的奏表還未寫完,便隻能讓黃月英幫忙加班加點了。


    黃月英一邊摘抄政要,一邊說道:“陛下這個時候南巡,隻怕明日開春,晉國要全麵進攻魏國了吧”


    諸葛亮點頭道:“夫人猜的沒錯,先前陛下來的手,我已經問清楚了,陛下是擔心魏國和漢南聯手,這才急著去壽春。”


    “陛下的眼光很準,漢南若是有些心思,便徒增不少變數。”


    黃月英搖頭道:“那至少能說他們很蠢,他們和魏國聯手,就能打過晉國了”


    “聽說你那友人徐元直,似乎對晉國敵意不小”


    諸葛亮歎道:“各為其主,他受玄德公恩情,想要興複漢室,雖然和我理念不同,但若是我在那邊,應該也是如此做吧。”


    黃月英道:“但這樣一來,隻怕不知道多少人又要卷入戰火。”


    “而且三國勢力交界在荊州,難不成應了方才這句話,這荊州怕不是受了詛咒之地”


    諸葛亮沉聲道:“就看接下來該如何應對了。”


    “陛下交給我的難題之一,就是如何讓漢南站在晉國這邊,讓荊州打不起來。”


    “所以這幾日裏,我怕是要絞盡腦汁了。”


    黃月英出聲道:“夫君兩位長姐的婆家,怕不是有先見之明,提前把她們送到鄴城躲避兵災”


    諸葛亮冷哼一聲,“夫人冰雪聰明,就不用試探我了,蒯家黃家的心思,你我都清楚,分明是探聽到我和陛下的關係,想著出賣兩位長姐,拉近和陛下關係而已。”


    “我身為丞相,豈能賣姐求榮,若真是如此,我還有何麵目立於朝堂”


    “所以我說荊州家族,都是短視之輩,不知道在大局上站隊,卻想著用這些下作手段,怪不得當初劉景升在他們的掣肘下,連荊州都打不出去。”


    黃月英悄聲道:“但夫君有沒有想過,兩位姐姐難道就這麽守寡終生嗎”


    諸葛亮道:“自然不會,如今風氣開放,並不禁女子改嫁,家姐無論是看上了誰,亦或是哪家有意,亮都不會阻攔。”


    黃月英狡黠道:“那兩位長姐中意陛下呢”


    諸葛亮差點一口氣沒噎住,他咳嗽兩聲,惱怒道:“你怎麽盡給我出難題”


    黃月英得意地笑了出來,“足智多謀的諸葛丞相,也有這麽為難的時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榮小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榮小兔並收藏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