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克用命沙駝哈寧北上赴契丹借兵。及哈寧至契丹,阿保機設宴款待。哈寧曰:“某主公乃山西節度使李克用也。其為剿滅奸賊,振興中原,恢複唐室,特命我等持書北上向大汗借兵十五萬,未知同意乎?”阿保機命哈寧將書拆開,然哈寧即將致書奉上。阿保機覽畢,持筆於書上批曰:“可也,吾欲借給汝本部十五萬精騎。”於是沙駝哈寧即引契丹借兵迴山西。克用即命李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江哲為左軍統領,長子李存旭為右軍統領,鐔允參為山西防禦使,守太原,於五月十一日南下,浩浩蕩蕩,殺向梁國。

    梁帝聞報大驚,即與群臣商議。太尉董祁奏曰:“近聞敵軍駐紮於祁山,必有取長安、鹹陽、臨潼三地之意。陛下可調集四鎮兵馬,臣再率一路敢死隊,共同迎戰敵軍。”溫從之,即命董祁為先鋒,汪桓為副先鋒,許州防禦使諸葛鬆為討逆大使,長安留守胡淄為討逆副大使,率領四鎮兵馬,加上京兆敢死隊,分道迎戰李克用。

    卻說山西天下兵馬大元帥李耽屯兵於祁山黃師穀,於此地建立營寨,訓練兵馬。一日晚,耽召諸將於營寨中設宴,大賞三軍。副將文恢曰:“今梁軍欲襲臨潼季家堡,因此堡山路崎嶇,將軍可親率五萬精騎埋伏於此堡,留某引一千人馬守營。”耽從之,即依計行事。

    卻說汪桓引梁兵入臨潼,於季家堡二十裏處下寨。其子汪虎曰:“臨潼季家堡之地,乃兵家必占也。父親乃天子信任之臣,今奉命討賊,須搶攻此堡也。若仍觀望,敵軍必至此,固父親失責,當不妥矣。明日子時,兒引五千兵馬,從東節口殺來;父親亦率五千兵馬,從西節口殺來。一時辰後,兩軍會合。”桓從之,即於次日子時,命汪虎引五千兵馬,從東節口殺來,自己隨後從西節口趕赴約定地會合。

    兩軍會合後,突聞細作報道:“山邊有塵土,定是伏兵。”桓不信,即親自觀看。此時,李耽令伏兵一哄而上,殺得梁軍死傷慘重,殘兵敗將丟盔棄甲,紛紛逃跑,潰不成軍。隨後,李耽即率山西軍入城,臨潼守將隨即入耽大營,獻地投降。其餘各路山西軍亦連克長安、鹹陽、雍城、新都等二十餘城,於當年六月底占領秦州全境。華州、慶州、瑞州三州皆相繼歸順。

    此時,十餘驛使飛馬入李克用大營,報曰:“山西防禦使鐔允參叛變,獻太原等十五城,降梁去了。”克用泣曰:“山西皆入梁朝手中,吾為知奈何?”即下令班師,以救太原。原來梁董祁聞秦州陷落,向梁帝上奏,遣弟董朗率十萬兵馬攻太原,包圍太原守軍。鐔允參堅守城池不成,隻得獻地投降。卻說克用剛行八十裏,即發風疾,不能下床。又聞左軍江哲被困,全軍覆沒,心神恍惚,乃放聲大哭,翻身長歎一聲,淌膿一盅,氣絕而亡。年五十五歲。時開平元年七月初二日亥時也。後北漢代州刺史楊業有詩曰:

    戎馬冉冉橫天下,征賊討虜保國家。

    五十五載春秋夢,皆是一生戰生涯。

    其子李存旭聞訊後,即刻率軍奔喪,然後迴長安,暫駐於此地。

    此時有一人,姓王,名建,字平國,乃契丹人也,生於赤哈爾。建本姓大淑勒,名乃吉亥,生父乃大淑勒部首領也。唐大中年間,建生父為伊拉渥部所俘,並慘遭殺戮,此時建方四歲,為唐鬆漠都督府招討使王守彰所收養,旋改姓名王建。十五歲養父死,建隨生母耶律氏遷居京畿。及廣明年間,黃巢入京,建以九夫長護駕僖宗南逃,因功被授予入門下省。大順元年,唐昭宗封王建為門下省平章事,行從二品。景福元年,建因謀低價買郎中令之職,受丞相朱溫所誣,以謀反罪流放夜郎。乾寧元年複被召入朝,任神策將軍,晉封劍南侯。天複元年自稱西川留後,天佑元年晉封西川節度使。二年,建自立為蜀王、領江、顯、維、梓等十三州刺史。及朱溫建梁,乃與群臣商議:“蜀地乃中原之屏障,上有秦嶺,下有漢水,成都此城乃中國大糧倉,祁山乃自古兵家之地。朕若不得此地,安得使大梁千秋萬歲耶?”吏部尚書甘歆及吏部侍郎全休聯合上奏道:“今陛下欲得蜀地,必招降王建也。可遣使持印綬入蜀,表封建為成都國王、都督巴蜀諸軍事,賜黃金五百兩,其與陛下感恩戴德,必歸順大梁矣!”溫從之,即遣使去了。

    卻說王建聞之此事,勃然大怒曰:“反賊休矣!汝當年陷害吾至夜郎,又脅持天子,陷害無辜,橫行霸道,作亂中原,使萬民如水深火熱也!今篡了唐室,又欲招降吾,汝真乃大奸雄,董卓、曹操、司馬昭方不過如此!”即令部將斬了來使,將其首級掛於蜀王府門前。此時參軍馬鸛曰:“主公自天複元年占成都,為西川留後後,布恩施德,深得民望,又東掃西蕩,殲滅叛逆,百姓常言:‘今又得一諸葛孔明也,吾願常年居蜀地,死而無憾!’今主公已事蜀四年,可布告天下,以即正統。”建曰:“百姓安得有推我為帝之心乎?”鸛曰:“然。今百姓皆望立主公為天子,此事宜即刻而行,不可推辭也。”建再三推辭,乃迴府。

    次日子時,馬鸛引蜀王府大小官僚一百餘人,跪於王府門前。世子王宗瞻曰:“今眾人皆望父親即皇帝位,可即刻行事。”宗瞻異母弟宗淳亦作《勸父王即帝位》,獻與王建,曰:父親不幸受賊誣,夜郎流放五載餘。

    方得特赦為神策,竭力來把唐室護。

    天複首載奉聖旨,入蜀進位為留後。

    旋受冊為節度使,始來戎涯治巴蜀。

    此後布恩得民心,蜀人皆稱小孔明。

    雲雲……

    建雖仍推辭,恐三軍變,隻得從之。命鍾喜於成都南郊三十裏處築壇。以當年九月二十四日午時,建麵南而坐,即天子位,接受百官朝賀。禦坐兩邊,左為馬鸛,右為第五二崇,執劍。國號大蜀。封韋莊為丞相,第五二崇為太尉,王宗彌為中書令,江士考為尚書令,高勒為兵部尚書,馬鸛為刑部尚書。鍾喜為太師。大小官僚,皆盡受賞。追尊養父王守彰為始祖武皇帝,守彰正妻李氏為始祖武皇後。生父弘參爾為高祖聖皇帝,生母耶律氏為高祖聖皇後。以當年為天佑四年。

    卻說梁主朱溫聞王建稱帝,大怒曰:“汝不歸降中原,而自封帝號也!”即下詔,命董祁為先鋒,董朗為副先鋒,王彥章為討逆大使,汪虎為討逆副大使,兵分四路伐蜀。未知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群雄逐鹿的五代十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鄧天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鄧天誠並收藏群雄逐鹿的五代十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