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設置了自動防盜, 訂閱比例≥50%方可正常閱讀。  不耐煩聽裏屋的動靜, 趙紅英摟著喜寶走到老宋頭跟前,衝著外頭努了努嘴, 問:“衛國他爹, 咱們生產大隊的糧食都收上來了吧?其他地兒呢?”


    老宋頭猛抽了兩口旱煙, 搖了搖頭:“誰知道呢。”


    一旁的宋衛國趕緊接了一句:“咱們這兒鐵定沒事, 連地裏的零碎都被半大小子揀幹淨了。我親眼瞅著大表哥給糧倉落了鎖,碗那麽大的鎖頭,他還把鑰匙揣懷裏帶走了。”


    “其他地兒呢?”趙紅英再次問了一聲。


    宋衛國不大明白為啥他媽非要追問其他地兒,秋收這陣子所有人都在地裏忙活,他一個壯勞力更是哪兒都跑不了, 隻能像老宋頭那樣搖搖頭:“那就不知道了。”見他媽一臉的嫌棄,他又添了一句, “我記得其他生產隊應該沒咱們這兒熟得快, 別怕是還在地裏忙活吧?”


    要還在地裏頭,隻要不是倒黴的連下好幾天雨,那還能保住不少。萬一正好攤上壩子曬糧,就這麽點時間, 怕是搶不迴多少, 那才是最要命的。真要這樣, 保不準連公糧都交不上了。


    這些事兒大家其實都想得到, 慶幸他們生產隊不曾遭難的同時,也忍不住心疼起來,說到底那可都是救命的糧食啊!


    一時間, 宋家裏外除了雷聲雨聲,就隻剩下宋衛國家那小兒子嗷嗷哭叫的聲音。那孩子比喜寶早生了半個月,因為在娘胎裏養得不錯,倒也長得挺白胖的,就是模樣不咋地,這都滿月了還沒長出頭發來。趙紅英偶然間瞧了一迴,癟了癟嘴隨口給他起了個小名,叫瘌毛頭。


    張秀禾:…………那是你親孫子!!


    可惜,瘌毛頭的爹媽都是老實頭,盡管心裏頗有怨言,嘴上卻仍道挺好的。小名兒嘛,他們這一帶的習慣就是賤名好養活,聽聽這個名字,多賤呢!再琢磨下喜寶這名字,由此可見趙紅英這個當奶奶的,對親孫子絕對是真愛。


    事到如今,他們也隻能這麽自我安慰了,不然還能咋滴?


    宋家四子分別名為衛國、衛黨、衛民、衛軍,除了老四衛軍早幾年當了兵,前頭仨都留在了村裏。到現在,衛國家兩子兩女,倆兒子也就是宋強和瘌毛頭,倆閨女分別叫春麗、春梅。衛黨家是一兒一女,兒子宋偉,女兒春芳。衛民家就一個喜寶,衛軍還沒成家。


    趙紅英一麵小聲的哄著喜寶睡覺,一麵想著事兒,等喜寶閉上眼睛沉沉的睡去了,她才衝著大兒子吩咐:“衛國,等雨停了你出去打聽打聽,看看其他地兒咋樣了,再問問城裏會不會缺糧。”


    這場暴雨來得突然,瞅著還不小,怕是附近一帶都要遭殃。偏臨近交公糧的時候,萬一真的遭了災,隻怕到時候連公糧都交不上。趙紅英不擔心其他人家,她就心疼嫁到了城裏的小閨女。要知道,鄉下地頭交的公糧那都是往城裏送的,要是交不上,城裏人就算手頭上有糧本有糧票有錢,也未必能吃得上供應糧。


    宋衛國答應了一聲,表示記住了。


    事實證明,趙紅英的猜測一點兒也沒錯。其實,也不是附近一帶糧食晚收了,而是他們生產隊糧食提前成熟、提前收割、提前曬幹,自然也就是提前入倉保存了下來。而生產隊大隊長趙建設又是個能耐人,在幾乎所有人家都是泥牆稻草屋的情況下,唯獨隊裏的糧倉是一年兩修,不單地勢最高,還在房前屋後都挖了溝渠,一直挖到了河邊上,哪怕連著下個幾天暴雨,糧倉裏的糧食都是幹的,半點兒不會受影響。


    這場雨,足足下了大半天,到半夜裏才停了。趙紅英半夜裏起身,聽著外頭沒啥動靜了,還道運氣不壞,摟著喜寶美滋滋的睡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大隊長趙建設立馬召集人手,趕緊將糧食往城裏送。夜長夢多啊,橫豎公糧每年都要交,晚幾日交,那倉裏的糧食也不會下崽,還不如早交早了事,也好叫他徹底放下心來。


    這迴,倒不用所有人齊刷刷上陣了,每家每戶都出五人,宋家是老宋頭父子四人加上老二媳婦兒,畢竟隻有她不用奶孩子。早早的出發,又因為人多力量大,一天之內就將所有的公糧交了上去,還得到了上頭的表揚。


    宋衛國沒忘記他媽叮囑的事兒,打聽清楚後,晚間迴來告訴她,情況比原先猜測的更加嚴重。


    卻說附近一帶,盡管糧食是比他們大隊晚熟了些,可其實也沒晚幾天,地裏的糧食差不多都收割上來了,正在壩子上曬呢。誰知暴雨說來就來,壩上就留了兩人看著,等其他人急吼吼的從地頭趕過來,說啥都晚了。糧食直接被衝了個一幹二淨,留下一幫人在暴雨中抱頭痛哭。


    地裏頭倒是還剩了點兒,可就那麽點兒連交公糧都不夠,管啥用?而且,今年交不上公糧,那就得先欠著,來年接著補!


    趙紅英抱著喜寶坐在床沿上,從聽了個開頭就開始皺眉,等宋衛國說完了,她又吩咐:“你明個兒去問問建設,咱們隊裏啥時候分糧食?等分完了,你給你妹子送兩袋去。”


    他們生產隊是肯定餓不著,頂多就是沒精細糧食吃,單混個肚兒圓還是容易的。可城裏就不同了,別看月月都有供應,可要是限糧了,就是淩晨兩點去糧站門口排隊,都未必能買到供應糧。


    “好,我明個兒一早就去問。”宋衛國點頭答應了,橫豎生產隊大隊長趙建設就是他舅家的表哥,平日裏也沒少打交道,再說分糧嘛,遲早都要分的,就趙建設那性子,隻怕巴不得早點兒分完早點兒了事。


    還真別說,事兒就是這樣的。宋衛國第二天在村裏轉悠了一圈,迴來就告訴趙紅英,等午飯後就開倉分糧。


    說起來,糧食也分好幾種,他們生產隊有好些田地在半山腰上,不適合種麥子,隻能種一些土豆紅薯之類的粗糧。不過粗糧也有好處,那就是量多,五斤粗糧可以抵一斤細糧。依著工分來算,今年是四個工分換一斤細糧或者五斤粗糧。


    話是這麽說的,可這年頭填飽肚子尚且不易,誰家願意要細糧了?恨不得全都換成粗糧。


    生產隊大隊長趙建設一早就統計好了交完公糧後的糧食總量,規定每人都是五份粗糧搭配一份細糧。當然,等分好糧食後,社員私底下再交換,他是不管的。偷偷賣糧食,那叫投機倒把,但以糧易糧卻是完全被允許的。


    分糧,永遠是社員最高興的時候。尤其他們今年大豐收,哪怕是工分少的人家,分到糧食也夠一年吃的了。一想到接下來用不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大家夥各個都是喜笑顏開的。


    糧食都被曬得幹透了,實打實的份量,所以即便份量很重,占的地方倒是不多。各家各戶都不是頭一迴分糧食了,或是拿麻布袋子,或是背著細竹簍子,輪到誰家都是顛顛兒的上前核對,就算知曉肯定有自家的,也生怕慢人一步。


    他們這兒每人的標準口糧是按照壯勞力、婦女、老人、孩子,各有不同。


    宋家上下四個壯勞力四個婦女還有七個娃兒,本來就能分到不少糧食,算上粗糧那就更多了。隻可惜不讓全換粗糧,不過想想其他生產隊,就沒啥好抱怨的了。


    有趙建設這個趙紅英娘家侄兒在,宋家人才剛到糧倉不久,就被叫上前分糧食了。這明著給他們好處是不行,可給些方便卻是沒問題的。其他社員還在排隊等著呢,他們已經肩挑手抬的往家裏運糧食了。


    瞅著堆了小半個屋子的糧食,宋家上下都高興得很,尤其是趙紅英,她隻是跟著一道兒去分糧食了,家裏壯勞力多,並不用她親自上陣運糧食。因此,她早一步迴到家,摟著喜寶就這麽看著兒子兒媳把糧食擺放齊整。


    “這些細糧該是夠了……”趙紅英低頭盤算了一陣子,大概估摸著夠吃了,又想這細糧換粗糧難,粗糧換細糧可不是容易得很嗎?索性也不算了,真要是不夠吃了再跟人換也來得及。


    想到這裏,她往喜寶臉上親香了好幾口,越瞧越高興,笑得連牙豁子都露出來了:“奶奶的喜寶喲,快快長大。等出了牙,奶奶給做麵疙瘩,咱們喜寶頓頓喝稠粥、吃包子餃子。”


    宋家眾人有點兒懵,趙紅英聽著沒聲兒了,扭頭一看。好家夥,兒子兒媳都跟木頭樁子一樣杵在那裏,她登時臉子一拉,沒好氣的嚷著:“衛國衛黨衛民,你們仨明年給我好好幹,多掙點兒工分,聽見沒!”


    噴完兒子她還不歇氣,又將炮口對準了兒媳,“還不趕緊做飯去!杵這兒當門神呢?給老三家的做個糖水蛋,可別給餓斷了奶。”


    王萍倒無所謂,她的兒女都大了,早就想著一並帶迴去給娘家人瞧瞧。可張秀禾就為難了,喜寶可以交給趙紅英來照顧,哪怕還沒斷奶,喂點米湯和麥乳精,怎麽著也能混過一天。


    可瘌毛頭呢?


    毛頭這孩子吧,剛出生那會兒就是光覺得他長得醜,後來才知道,醜並不可怕,煩才可怕。哪怕身為親媽,張秀禾都沒法昧著良心誇兒子,她隻能跟王萍商量,錯開迴娘家的日子,叫王萍幫她帶一天。


    哪知這邊才剛開了口,袁弟來就兩眼放光的衝過來主動請纓:“我來!大嫂,我來幫你帶毛頭。”


    見兩個嫂子齊刷刷的看過來,她立馬拍著胸口保證道,“我一定好好照顧毛頭,要是大嫂你不放心,我這就幫你帶著,今晚歇我那屋,橫豎你明個兒一早才走,仔細瞧好了,我要是哪裏做的不對,你還有時間教教我。”


    張秀禾有點兒懵:“你來帶?”她真不是不放心,橫豎毛頭這孩子能吃能喝的,就算愛鬧騰,糟蹋的也是別人而非他自己。相對的,她更擔心老三倆口子會不會被逼瘋。


    “對,我來帶!”眼見張秀禾神情有些鬆動,袁弟來深怕她反悔,以從未有過的行動力飛快的跑到她那屋抱出毛頭,還不忘對目瞪口呆的春麗春梅說了句,“三嬸幫你們照看弟弟。”


    春麗春梅皆一臉的茫然,眼見袁弟來真把瘌毛頭抱出了屋,小姐倆可高興壞了,沒了毛頭弟弟,屋裏既寧靜安詳又溫馨美好。


    可這事兒顯然還沒完,接下來張秀禾就看著袁弟來跟瘋魔了似的,對毛頭那叫一個愛不釋手。真當是走到哪兒就抱到哪兒,不單輕聲細語的跟他說話,連喂米湯時都格外得細致耐心,還笑容滿麵的給他換洗尿布……


    一直到太陽下山,袁弟來都忙活了大半天了,仍沒有露出絲毫的不耐煩,她甚至還趁著毛頭打瞌睡時,高高興興的抱著一盆尿布去井邊洗幹淨晾了出去。


    別說張秀禾和王萍了,就連串門子迴來的趙紅英都看懵了,完全猜不透她這是在鬧啥。倒是張秀禾,看了半天,總算是徹底放心了,她告訴袁弟來,自個兒明天帶著仨大的迴娘家,瘌毛頭就拜托了。


    袁弟來高興得幾乎一蹦三尺高,連聲誇讚她是好人,又主動提出來:“要是大嫂你以後忙不過來,我還幫你帶!”


    揣著一肚子的狐疑,張秀禾笑著點頭答應了。


    第二天一早,張秀禾就帶著老公孩子迴娘家了,直到第三天下午才迴來。到底是親兒子,她一到家就往袁弟來那屋去了,剛走到門口,就聞到了一股子熟悉的臭味。兩天沒聞了,她表示自己一點兒也不想念。等進屋一瞧,袁弟來正快活的哼著小調兒給毛頭換下髒兮兮的尿布,再用兌了溫水的濕毛巾仔仔細細的擦幹淨小屁股,那動作既輕柔又利索,沒一會兒就給換上了幹淨的尿布。


    張秀禾:……這人的腦子可能有點兒問題。


    既然袁弟來帶得那麽高興,張秀禾也就沒進屋打擾,轉身去找喜寶了。她是覺得離開一天多,毛頭興許不帶想她的,可喜寶一定很高興看到她。


    果不其然,看到張秀禾出現在自己麵前,喜寶樂得那叫一個手舞足蹈,趙紅英差點兒就沒抱住她,趕緊把她往張秀禾懷裏一塞。


    張秀禾順勢接過喜寶,小家夥兒一臉興奮的撲過來就摟住她的脖子,往她臉上連親了好幾口,成功的糊了她一臉的口水。


    就聽趙紅英說:“你走了一天半,她就找了你一天半。非叫我抱著她一個屋子一個屋子的轉悠過去,連床鋪底下她都翻了一遍。實在是找不到你,她還哭鼻子了。對了,昨晚睡覺時,她也癟著嘴哭了老半天,那叫一個傷心喲。得了得了,你趕緊抱走吧,這個小沒良心的。”


    喜寶才不管奶奶咋說她,自顧自的傻樂著。


    等到了晚上,張秀禾先把興奮了半天的喜寶哄睡了,又去旁邊小床上看了眼兒子女兒,瞧著都睡了,這才壓低聲音跟宋衛國說了白日裏的事兒:“……她袁弟來也太有耐心了,咋感覺比我這個親媽更像親媽。你說,該不會是抱錯了吧?喜寶是咱閨女,毛頭才是她親生的。不然,她咋就那麽稀罕毛頭呢?”


    “瞎說啥呢?倆孩子差了半個月,又不是同一天生的!”宋衛國好懸沒被她這話給嗆死,開口就懟了迴去。


    可惜張秀禾完全沒聽進去,迴頭瞅了眼睡夢中還咧嘴笑的喜寶,愈發篤定了:“我還是覺得喜寶是咱親生的。你想想,喜寶多好帶啊,像她幾個哥哥姐姐。要不然,總不能是老三媳婦兒瘋了吧?”


    “我看是你瘋了!”宋衛國懶得理她,“睡覺睡覺,你就是閑出來的毛病。”


    等宋衛國都開始打唿了,張秀禾還在那裏琢磨著。


    要知道,瘌毛頭是真的沒半點兒討人喜歡的地方,他就是煩,還是那種折騰死人的煩。別的孩子就算愛鬧騰,總有安靜的時候,唯獨他,吃也哭喝也哭玩也哭,尿了拉了還是哭,一天到晚就是哭,哪怕睡著了,半夜裏還得哭幾場,而且完全不影響他自個兒的作息,橫豎他累了到頭就睡。哪怕張秀禾是親媽,都忍受不了他。


    偏偏,袁弟來還真就頂住了,甚至瞧著都不像是忍耐,而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毛頭,把這個惹人煩的小孩崽子當成祖宗來伺候,還一副樂在其中的模樣,直到出了年關都沒厭倦。


    正月底的一天,趙建設拿著一封信來到了宋家。一問才知道,年前趙紅英托他寫了封信寄到部隊,問宋衛軍今年迴不迴家過年。答案已經很明顯了,好在人沒迴,信倒是來了。


    被兒媳從隔壁叫迴來的趙紅英,一把搶過信,迫不及待的拆開來一看……


    “建設,你給念念。”


    接過信紙的趙建設一臉無奈,草草一掃,他說:“衛軍說,他馬上又要出緊急任務了,今年是趕不迴來了。還說,最近幾年都比較關鍵,應該沒時間迴家。他還問全家好,問姑你錢夠不夠用,缺啥跟他說一聲,他想辦法給你弄迴來。”


    趙紅英聽得心裏發酸,忙搖頭:“缺啥啊,我啥都不缺,就盼著他平平安安的。唉,連菊花的兒子都三歲了,衛軍這個當哥的,還沒討媳婦兒呢。”


    “那我催催他?”趙建設覺得催也沒用,照這個情況看,除非宋衛軍退伍了,不然咋娶媳婦兒?娶了擱在家裏,兩三年都不迴來?這不耽誤事兒嘛!


    “催啥催,你就叫他好好聽領導的話,家裏一切都好,別老惦記著。”趙紅英想了想,又說,“再跟他說說喜寶,上迴光顧著問他過年迴不迴家,都忘了提喜寶了。”


    趙建設沉默了一瞬,最後還是沒發表意見,隻連連點頭說好。誰叫那是他親姑呢?隻要老爺子別拿旱煙杆子抽他,咋樣他都依了。


    對了。


    “姑啊,迴信我到家再寫,有個事兒要問問你,這不開春咱們生產隊又要調整工種了,你這頭咋樣?還是全家都下地?”


    紅旗公社這邊,各個生產隊的大隊長權利還是很大的,就說每年分配活兒,這裏的名堂就很多。像去年秋收,趙紅英就托他弄了個輕省的活兒給袁弟來,也就是在壩子上看糧食。這不,今年馬上又要到春耕了,他這邊要提前安排起來,想走後門的當然也要早早的說清楚了。


    趙紅英一拍巴掌:“是了,差點兒把這事兒給忘了。今年豬場那邊有人了嗎?”


    “想去豬場?那倒是輕省得很,就是工分低了點兒。”趙建設提醒她。


    “要的就是輕省!家裏壯勞力那麽多,總能賺迴來的,不差這幾個工分。那就說定了,留個豬場的活兒給衛國媳婦兒!”趙紅英一錘定音的說。


    趙建設想了想,這事兒應該不難辦,就開口答應了下來,見沒其他事兒了,這才離開了老宋家。


    老宋家這邊,張秀禾高興得連親了喜寶好幾口,樂得喜寶左躲右閃的“咯咯”直笑。一旁的王萍和袁弟來都羨慕的看著她,豬場的活兒是真的輕省,也就打豬草、煮豬食、喂豬啥的,而且連農忙都不用下地,旁人隻有眼紅的份兒。


    ……


    轉眼就到了開春。


    春耕前一天,趙建設帶人從紅旗公社那頭領來了小豬崽,得了消息的張秀禾立馬就去上工了。


    不過,豬崽都還小,吃的不多,照顧起來也容易,張秀禾挺早就迴到了家,抱上喜寶就去找王萍閑聊:“今年咱們可有口福了,足足六隻小豬崽呢,說是其他生產隊去年斷了炊,有兩個隊還把豬給養死了。就算是活著的,看著也是瘦不拉幾沒多少肉。任務豬交上去後,上頭領導很生氣,就說不會養就幹脆少養點。對了,我也是今天聽人說起才知道,好幾個生產隊去年都隻分了一頭豬,其他都交上去了,就這樣份量還是不夠。”


    任務豬說是按個數算的,可送上去後也一樣要記錄份量。去年不是特殊情況嗎?人都快餓死了,更別提豬了。雖然說起來都有苦衷,可還是影響到了今年。


    盡管從未養過豬,可張秀禾摟著胖乎乎的喜寶,格外的有自信:“就看我帶孩子的這股勁兒,到年底豬出欄時,一定各個都滾圓胖乎。”


    對於今年的工作,張秀禾充滿了信心,而且幹勁十足。可其他人就不好說了,歇了半個冬天,等春耕一開始,都紛紛叫苦不迭。


    袁母就是其中之一,上工時,見沒人往她這邊看,趕緊往旁邊疾走幾步湊到袁弟來跟前:“你呀,咋還背著這孩子來上工了?別管他了,趕緊把閨女要迴來自己帶!”


    背著瘌毛頭下地的袁弟來,起身抹了一把額上的汗珠子,又伸手捶了捶腰:“媽你沒管了,我有主見。”


    “你倒是說說看,你有啥主見?明明閨女是你生的,便宜都叫你大嫂占了,你還累死累活的給她帶孩子,是不是傻啊?”


    見親媽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袁弟來隻能耐著性子給她擺事實講道理:“我婆婆為啥給大嫂安排輕巧的活兒?還不是因為她生了兒子?我多帶帶她兒子,迴頭也生個大胖小子,還愁不能在婆家立足?”


    “你你你……”眼見她人蠢還不自知,袁母幾乎要被氣得沒脾氣了,索性問她,“那閨女你就真不打算要了?由著她跟你大嫂親近?等她將來長大了,不認你了咋辦?”


    “咋辦?”袁弟來驚訝的看著她媽,似是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不認就不認唄,不就是個丫頭片子嗎?我不稀罕。”


    這話說得太理直氣壯,噎得袁母無話可說。


    其實,袁弟來是真的有自己的想法。她婆婆今年連五十都沒有,就算再活二十年好了,那喜寶也到嫁人的歲數了。想也知道,她鐵定做不了主,更別提占便宜了,既然這樣還費那勁兒幹啥?


    袁母緩過來後,忍不住又勸了幾句,聽得袁弟來一臉的無可奈何。想著這到底是親媽,生了她養了她為她們姐妹五個吃了一輩子苦的親媽,她到底還是不忍心了。


    在心裏仔細盤算了一下,袁弟來無比認真的開了口:“媽,我這麽跟你說吧。別說喜寶看著就靠不住,就算她將來是個大孝女,那又有啥用呢?你看我,不也整天惦記著娘家,眼見娘家吃苦受罪,我這心裏多難受啊,吃不好睡不香,就恨不能把自己的口糧給娘家送去。可我上頭有婆婆盯著,就是再想孝順你,不也一樣不敢拿糧食迴去嗎?所以說啊,還是得生兒子。”


    毛頭這孩子吧,剛出生那會兒就是光覺得他長得醜,後來才知道,醜並不可怕,煩才可怕。哪怕身為親媽,張秀禾都沒法昧著良心誇兒子,她隻能跟王萍商量,錯開迴娘家的日子,叫王萍幫她帶一天。


    哪知這邊才剛開了口,袁弟來就兩眼放光的衝過來主動請纓:“我來!大嫂,我來幫你帶毛頭。”


    見兩個嫂子齊刷刷的看過來,她立馬拍著胸口保證道,“我一定好好照顧毛頭,要是大嫂你不放心,我這就幫你帶著,今晚歇我那屋,橫豎你明個兒一早才走,仔細瞧好了,我要是哪裏做的不對,你還有時間教教我。”


    張秀禾有點兒懵:“你來帶?”她真不是不放心,橫豎毛頭這孩子能吃能喝的,就算愛鬧騰,糟蹋的也是別人而非他自己。相對的,她更擔心老三倆口子會不會被逼瘋。


    “對,我來帶!”眼見張秀禾神情有些鬆動,袁弟來深怕她反悔,以從未有過的行動力飛快的跑到她那屋抱出毛頭,還不忘對目瞪口呆的春麗春梅說了句,“三嬸幫你們照看弟弟。”


    春麗春梅皆一臉的茫然,眼見袁弟來真把瘌毛頭抱出了屋,小姐倆可高興壞了,沒了毛頭弟弟,屋裏既寧靜安詳又溫馨美好。


    可這事兒顯然還沒完,接下來張秀禾就看著袁弟來跟瘋魔了似的,對毛頭那叫一個愛不釋手。真當是走到哪兒就抱到哪兒,不單輕聲細語的跟他說話,連喂米湯時都格外得細致耐心,還笑容滿麵的給他換洗尿布……


    一直到太陽下山,袁弟來都忙活了大半天了,仍沒有露出絲毫的不耐煩,她甚至還趁著毛頭打瞌睡時,高高興興的抱著一盆尿布去井邊洗幹淨晾了出去。


    別說張秀禾和王萍了,就連串門子迴來的趙紅英都看懵了,完全猜不透她這是在鬧啥。倒是張秀禾,看了半天,總算是徹底放心了,她告訴袁弟來,自個兒明天帶著仨大的迴娘家,瘌毛頭就拜托了。


    袁弟來高興得幾乎一蹦三尺高,連聲誇讚她是好人,又主動提出來:“要是大嫂你以後忙不過來,我還幫你帶!”


    揣著一肚子的狐疑,張秀禾笑著點頭答應了。


    第二天一早,張秀禾就帶著老公孩子迴娘家了,直到第三天下午才迴來。到底是親兒子,她一到家就往袁弟來那屋去了,剛走到門口,就聞到了一股子熟悉的臭味。兩天沒聞了,她表示自己一點兒也不想念。等進屋一瞧,袁弟來正快活的哼著小調兒給毛頭換下髒兮兮的尿布,再用兌了溫水的濕毛巾仔仔細細的擦幹淨小屁股,那動作既輕柔又利索,沒一會兒就給換上了幹淨的尿布。


    張秀禾:……這人的腦子可能有點兒問題。


    既然袁弟來帶得那麽高興,張秀禾也就沒進屋打擾,轉身去找喜寶了。她是覺得離開一天多,毛頭興許不帶想她的,可喜寶一定很高興看到她。


    果不其然,看到張秀禾出現在自己麵前,喜寶樂得那叫一個手舞足蹈,趙紅英差點兒就沒抱住她,趕緊把她往張秀禾懷裏一塞。


    張秀禾順勢接過喜寶,小家夥兒一臉興奮的撲過來就摟住她的脖子,往她臉上連親了好幾口,成功的糊了她一臉的口水。


    就聽趙紅英說:“你走了一天半,她就找了你一天半。非叫我抱著她一個屋子一個屋子的轉悠過去,連床鋪底下她都翻了一遍。實在是找不到你,她還哭鼻子了。對了,昨晚睡覺時,她也癟著嘴哭了老半天,那叫一個傷心喲。得了得了,你趕緊抱走吧,這個小沒良心的。”


    喜寶才不管奶奶咋說她,自顧自的傻樂著。


    等到了晚上,張秀禾先把興奮了半天的喜寶哄睡了,又去旁邊小床上看了眼兒子女兒,瞧著都睡了,這才壓低聲音跟宋衛國說了白日裏的事兒:“……她袁弟來也太有耐心了,咋感覺比我這個親媽更像親媽。你說,該不會是抱錯了吧?喜寶是咱閨女,毛頭才是她親生的。不然,她咋就那麽稀罕毛頭呢?”


    “瞎說啥呢?倆孩子差了半個月,又不是同一天生的!”宋衛國好懸沒被她這話給嗆死,開口就懟了迴去。


    可惜張秀禾完全沒聽進去,迴頭瞅了眼睡夢中還咧嘴笑的喜寶,愈發篤定了:“我還是覺得喜寶是咱親生的。你想想,喜寶多好帶啊,像她幾個哥哥姐姐。要不然,總不能是老三媳婦兒瘋了吧?”


    “我看是你瘋了!”宋衛國懶得理她,“睡覺睡覺,你就是閑出來的毛病。”


    等宋衛國都開始打唿了,張秀禾還在那裏琢磨著。


    要知道,瘌毛頭是真的沒半點兒討人喜歡的地方,他就是煩,還是那種折騰死人的煩。別的孩子就算愛鬧騰,總有安靜的時候,唯獨他,吃也哭喝也哭玩也哭,尿了拉了還是哭,一天到晚就是哭,哪怕睡著了,半夜裏還得哭幾場,而且完全不影響他自個兒的作息,橫豎他累了到頭就睡。哪怕張秀禾是親媽,都忍受不了他。


    偏偏,袁弟來還真就頂住了,甚至瞧著都不像是忍耐,而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毛頭,把這個惹人煩的小孩崽子當成祖宗來伺候,還一副樂在其中的模樣,直到出了年關都沒厭倦。


    正月底的一天,趙建設拿著一封信來到了宋家。一問才知道,年前趙紅英托他寫了封信寄到部隊,問宋衛軍今年迴不迴家過年。答案已經很明顯了,好在人沒迴,信倒是來了。


    被兒媳從隔壁叫迴來的趙紅英,一把搶過信,迫不及待的拆開來一看……


    “建設,你給念念。”


    接過信紙的趙建設一臉無奈,草草一掃,他說:“衛軍說,他馬上又要出緊急任務了,今年是趕不迴來了。還說,最近幾年都比較關鍵,應該沒時間迴家。他還問全家好,問姑你錢夠不夠用,缺啥跟他說一聲,他想辦法給你弄迴來。”


    趙紅英聽得心裏發酸,忙搖頭:“缺啥啊,我啥都不缺,就盼著他平平安安的。唉,連菊花的兒子都三歲了,衛軍這個當哥的,還沒討媳婦兒呢。”


    “那我催催他?”趙建設覺得催也沒用,照這個情況看,除非宋衛軍退伍了,不然咋娶媳婦兒?娶了擱在家裏,兩三年都不迴來?這不耽誤事兒嘛!


    “催啥催,你就叫他好好聽領導的話,家裏一切都好,別老惦記著。”趙紅英想了想,又說,“再跟他說說喜寶,上迴光顧著問他過年迴不迴家,都忘了提喜寶了。”


    趙建設沉默了一瞬,最後還是沒發表意見,隻連連點頭說好。誰叫那是他親姑呢?隻要老爺子別拿旱煙杆子抽他,咋樣他都依了。


    對了。


    “姑啊,迴信我到家再寫,有個事兒要問問你,這不開春咱們生產隊又要調整工種了,你這頭咋樣?還是全家都下地?”


    紅旗公社這邊,各個生產隊的大隊長權利還是很大的,就說每年分配活兒,這裏的名堂就很多。像去年秋收,趙紅英就托他弄了個輕省的活兒給袁弟來,也就是在壩子上看糧食。這不,今年馬上又要到春耕了,他這邊要提前安排起來,想走後門的當然也要早早的說清楚了。


    趙紅英一拍巴掌:“是了,差點兒把這事兒給忘了。今年豬場那邊有人了嗎?”


    “想去豬場?那倒是輕省得很,就是工分低了點兒。”趙建設提醒她。


    “要的就是輕省!家裏壯勞力那麽多,總能賺迴來的,不差這幾個工分。那就說定了,留個豬場的活兒給衛國媳婦兒!”趙紅英一錘定音的說。


    趙建設想了想,這事兒應該不難辦,就開口答應了下來,見沒其他事兒了,這才離開了老宋家。


    老宋家這邊,張秀禾高興得連親了喜寶好幾口,樂得喜寶左躲右閃的“咯咯”直笑。一旁的王萍和袁弟來都羨慕的看著她,豬場的活兒是真的輕省,也就打豬草、煮豬食、喂豬啥的,而且連農忙都不用下地,旁人隻有眼紅的份兒。


    ……


    轉眼就到了開春。


    春耕前一天,趙建設帶人從紅旗公社那頭領來了小豬崽,得了消息的張秀禾立馬就去上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年代好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小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小期並收藏六零年代好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