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設置了自動防盜, 訂閱比例≥50%方可正常閱讀。 喜寶就不用說了, 她啥都不懂,隻衝著張秀禾揮手叫著:“媽!肉肉!”
張秀禾一臉的尷尬, 像是解釋一樣的對喜寶說:“我是大媽。來, 叫‘大媽’。”
“媽!!”
見她這樣, 張秀禾知道再解釋也沒用, 隻好歎著氣端起給毛頭準備的那碗肉糊糊給她瞧:“我有,你自個兒吃。”
兩碗肉糊糊瞧著一個樣兒,又因為毛頭胃口大,他那份看著比喜寶多。喜寶看了看,立馬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扭頭衝著趙紅英說:“吃!”
趙紅英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順手喂了喜寶一勺:“啥時候才會叫奶奶呢?喜寶, 來叫奶奶。”
喜寶忙著吃呢, 肉糊糊被煮得透爛,雖然裏頭隻擱了一點點鹽,可味道卻十分的不錯。一口肉糊糊被咽下肚,她趕緊再度“啊”的一聲張開嘴, 像極了鳥巢裏嗷嗷待哺的小幼鳥。
小半碗肉糊糊很快就叫喜寶吃了個幹淨, 當然毛頭吃得更快, 至於其他人, 除了給喂飯的兩人留了肉外,也趕緊一筷連著一筷吃。算算日子,自打過年分的肉吃完後, 這還是今年第二迴嚐到肉味兒。
至於先前那段小插曲,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所有人都齊齊的選擇了沉默。
也不是真的沉默,等入夜各迴各屋後,宋衛國還是說了張秀禾幾句。張秀禾也委屈啊,她真的隻教了“大媽”,誰知道喜寶會這麽叫的?不過,轉念一想她就樂了,這說明了啥?喜寶跟她有母女緣唄!
最終,宋衛國放棄了給媳婦兒說理,愛咋咋地。
而對麵西屋裏,宋衛民心裏也挺不好受的,在宋家老倆口的影響下,他其實並不重男輕女。相反,因為喜寶是他頭一個孩子,他心底裏還是挺喜歡的。可惜呀……
袁弟來進屋後,一眼就看到他滿臉苦悶的坐在床沿上,就問:“想啥呢?”
“想喜寶。”宋衛民悶悶的開了口,抬眼看她時,目光卻不由自主的落在了她那已經顯懷的肚子上。
“有啥好想的?”袁弟來扶著肚子走到床沿坐下,“我媽說的沒錯,閨女就是賠錢貨,這才丁點兒大呢,連親媽都不認了,等我老了還能指望她養我?”
“這不是還小嗎?”
“打小就這樣,長大了還得了?老話都說了,三歲看到老,那就是個白眼狼!”袁弟來越說越氣,胸口連帶肚子都起起伏伏的,“從來隻聽說爹媽不認孩子的,沒聽說還有倒過來的。這閨女有啥用?得虧我原就沒指望她。”
宋衛民還想勸,可袁弟來卻急急的打斷了他:“你別勸我,我不指望跟著她享福,你也別叫我惦記著她。好歹是我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生下來的,我可沒對不住她!”
“這不是……算了算了,聽你的,都聽你的。”宋衛民最終還是敗下陣來。其實他們哥仨性子太相似了,說不過媳婦兒,那就隻能認了。
……
第二天,趙紅英出工時一直在想心事,她昨個兒就琢磨了半宿,迴味著噴香的野雞肉。等出了半天工,她就尋了個由頭迴家去了,她打算再試試,驗證一下百世善人的能耐到底有多大。
迴家後,趙紅英第一時間摟過喜寶哄她說話:“來,跟奶奶說,喜寶要吃肉肉。”
喜寶剛午睡醒來,睡眼惺忪的望著前方,半天沒吭聲。趙紅英毫不氣餒,又連著教了好幾遍,可喜寶還沒咋的,一旁的毛頭就不幹了,憤怒的瞪圓了眼睛,“嗷”的一聲哭了個驚天動地。
“肉!吃肉肉!”喜寶被嚇了一跳,總算把憋了半天的話說出來了。
這可把趙紅英樂壞了,一疊聲叫好,又瞅了瞅一旁哭得厲害的毛頭,順手拎起他玩了一把舉高高:“你說你這啥破孩子,見天的想飛,你倒是自個兒飛一個叫我瞧瞧啊!”
被舉高高的毛頭,一秒破涕為笑,高興的手舞足蹈,遠遠的看去就像是個亂蹦躂的小煤球。
見他不鬧了,趙紅英抓緊時間拎上背簍,匆匆往山上去了。
因為是有備而來,她一上山就往昨個兒那地方去,沒多久就尋到了地頭,可惜土坑依舊,裏頭卻並不見野雞撲騰。她還不死心,蹲在旁邊守了好一會兒,見實在是沒有不長眼的倒黴雞飛過來,這才站起來邊拾柴禾邊留意著那頭的動靜。可直到背簍都滿了,也沒有見到一隻傻雞。
哪兒出錯了呢?趙紅英百思不得其解,瞅著天色不早了,隻能苦著臉慢騰騰的往山下挪。
萬萬沒想到啊,她才走到半道上,遠遠的就看到了一團灰撲撲的東西在山路中間。趕緊貓著腰顛顛兒的跑上去一看,好家夥,老肥的一隻野兔子。
四下一張望,她趕緊手腳麻利的撿起肥兔子就往背簍裏塞,還特地整理了一下,掩飾工作做得相當完美。做好這些,她立馬腳步飛快的往家裏趕。
趙紅英邊趕路邊納悶,兔子入手她就知道已經死了,而且毛上也的確沾了血跡,可因為摸上去還是溫溫的,再說上山和下山那根本就是一條路,要是之前死在那兒的,她能瞧不見?所以,這到底是誰打了兔子擱那兒的?
直到迴了家,她也沒想通這裏頭的前因後果。不過,甭管究竟是啥理由,反正是賺了。一迴生二迴熟,雖說家裏人還沒迴來,可區區一隻兔子而已,她一人就能收拾幹淨了。
扒皮剔骨,再把兔子肉切成小方塊,留了最肥最嫩的一塊煮肉糊糊。剩餘的,則都叫她下了鍋,打算炒個菜再做個湯。
等家裏人迴來時,飯菜都已經做好了,老樣子的紅薯稀飯配幹餅子,還有一大碗的冬瓜兔肉湯,和一盆土豆燜兔肉。
素菜葷做是這年頭的習慣,畢竟肉太稀罕了,跟素的炒一塊兒不就顯得份量多了嗎?再說了,鍋邊素也是很好吃的。
聽說又是上山拾柴撿到的,宋家人看趙紅英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全生產隊上下那麽多人,會去山上拾柴禾的人就更多了,也就她了,撿個柴禾都能弄到肉。可真能耐啊!
趙紅英才懶得跟這幫傻貨解釋,她忙著喂喜寶呢。偏偏喜寶聽著動靜就探頭探腦的找人,等看到張秀禾時,忙衝她招手:“媽!肉!”說著,又指了指桌上的那碗肉糊糊,“吃吃吃。”
“喜寶你別忙了。”趙紅英微微有點兒醋意,不好對喜寶兇,就扭頭衝著兒子兒媳怒道,“還愣著幹啥?吃啊,別叫人聞著味兒摸過來了。趕緊的!”
兔子肉聞著就比雞肉香,尤其這隻兔子肥得流油,不像野雞吃起來口感柴柴的。被香味所勾引的宋家人,忙不迭的衝到飯桌前就開動,就跟餓了好幾年一樣。
偏生,這裏頭有個人反應格外得奇怪。
袁弟來伸手拿了個幹餅子,掰下一塊放到紅薯稀飯裏泡軟和了再吃,一口接著一口,吃的倒不慢,就是完全沒往兩盤肉上瞧一眼。她身邊的宋衛民拿手肘捅了捅她:“吃肉啊!”見她沒啥反應,趕緊動手挾了兩塊擱她碗裏。
不想,袁弟來立馬就給挾了迴去,低聲說:“我不吃。”見宋衛民一臉的驚訝,她又添了一句,“懷孕時吃了兔子肉,生的孩子會長兔子嘴。”
還有這種說法?宋衛民有些懵,其他人聽到這話的也愣了愣,不過沒人把這事兒放心上,愛吃不吃,不吃他們吃。
偏這時,袁弟來似是心裏有些不平,就嘀咕了一句:“咋就不是雞呢?”
聞言,趙紅英一個眼刀子就甩了過去。
袁弟來下意識的就捧住了肚子:“媽……”頓了頓,她到底沒忍住問出了心裏的疑惑,“你這是上哪兒撿的?”
“問這個幹嗎?你還打算迴娘家告密啊?”趙紅英臉子一拉,怒道,“這事兒都給我爛到肚子裏,誰幹出去說,就滾迴娘家去!”
同為兒媳的張秀禾和王萍眼觀鼻鼻觀心,橫豎她倆的娘家都離得遠,有這閑工夫解釋,還不如多吃兩塊肉壓壓驚。而宋衛國和宋衛黨吃了幾塊解了饞後,就忙著給幾個孩子挾,還叮囑慢慢吃,別噎著。
趙紅英掃視了一圈,很快就發現除了老三倆口子外,其他人都忙著呢,頓時翻著白眼催促著:“咋還沒吃完?趕緊的,迴頭記得把嘴抹幹淨,免得叫人瞧見了。”又瞥了一眼捧著肚子麵露驚悚的袁弟來,“咋了?真以為懷了孩子就成祖宗了?不吃就迴屋歇著,敢迴娘家說這事兒,就別再迴來!”
真不是趙紅英小題大做。
這年頭,一草一木都是屬於國家的。平時,上山拾點柴禾倒是沒人舉報,可野味就不一樣了,每個生產隊都有分配下來的任務,逮著野味後,正確的做法是上繳隊裏,然後給算工分。私底下分了吃,卻是屬於挖社會主義牆腳的。
這也是為啥,她昨個兒特地往隔壁送了半碗肉的原因。橫豎吃都吃了,上了賊船就別指望再下來。當然,今天她沒送,隔壁聞著味也隻會當是昨個兒沒吃完,畢竟一般人咋樣都想不到,還有人能連著兩天撿到野味的。
……
當天晚上,等夜深人靜時,趙紅英忍不住跟老宋頭咬耳朵:“咋樣?你現在知道我沒說錯了吧?喜寶呀,就是百世善人投的胎。”
老宋頭還是有點兒不信,好半天沒吭聲,趙紅英都快以為他已經睡著了,他才滿是狐疑的問:“真有那麽邪門?”
“會說話嗎?能說點兒好聽的嗎?”趙紅英沒好氣的推了他一把,“你吃的時候咋不說那麽邪門呢?不然你以為兔子是哪兒來的?就我這樣,還能打到兔子?我能跑得比兔子快?”
吃飽了容易犯困,這會兒老宋頭是真的有些倦意了,他惦記著明個兒還得早起呢,實在是不想跟老妻爭辯這些,隻能憋捏著鼻子認慫:“嗯嗯,你說得對。”
這下,趙紅英終於滿意了,老宋頭也總算能睡個安穩覺了。
也許聽媳婦兒的話,才是老宋家最大的特色吧!
第015章
沒人關心宋衛民和袁弟來私底下做出了什麽決定,反正他們之前也沒關注過喜寶,頂多從那日起,眼裏就徹底沒了這個孩子。
張秀禾其實多少心裏還是有數的,可她沒把這事兒捅破,隻漸漸疏遠了那倆口子,暗地裏則更加的疼惜喜寶這孩子了。
就這樣,又過了半個月,張秀禾很意外的發現,喜寶出牙了。
其實,瘌毛頭比她更早出牙,而且還養成了一個極壞的習慣,那就是在吃奶的時候拚命磨牙。頭一次好懸沒把張秀禾給疼死,迴頭就幹脆利索的給他斷了奶。幸好,毛頭老早就不以母乳為主食了,他不挑食,米湯喝得唿唿響,也喜歡吃煮得稀爛的麵糊糊,胃口格外得好,瞧著比喜寶結實多了。也因此,即便斷了奶,他也沒怎麽鬧騰。當然,鬧騰也不怕,橫豎隻要飛高高,他一準兒就能重新樂嗬起來。
等輪到喜寶出牙了,張秀禾就開始猶豫了。跟毛頭不一樣,喜寶雖然在近一兩個月裏也添了輔食,還隔三差五的喝半碗麥乳精,可總得來說,她還是以喝母乳為主的。可鄉下地頭,還真就沒有喂到出牙的情況,多半都是不到半年就斷奶的。
瞅著喜寶粉嫩牙床上的那兩顆米粒大小的小牙苞,張秀禾沒了主意,隻能等吃晚飯時問趙紅英。
趙紅英聽她說了情況,又接過喜寶仔細瞅了瞅:“迴頭我多弄些吃食,看看喜寶愛不愛吃。”
說到做到,趙紅英迴頭就開始琢磨起好吃的來了。隊上稍微過得去的人家,都會給孩子熬米湯喝稀粥,條件好些的就煮點麵糊糊或者玉米糊糊。他們生產隊不大種苞穀,不過可以去跟其他生產隊換一些來。再有就是像一些蔬菜瓜果之類的,都可以煮熟後打爛喂孩子。
要趙紅英說,連毛頭都吃麵糊糊,怎麽能委屈喜寶呢?她把仨兒子都使喚得團團轉,跟其他人家換了不少的苞穀、南瓜等等,甚至還跟臨水的生產隊換了好幾條魚來。
當然,雞蛋也少不了,老宋家養了三隻母雞,基本上每天都能下兩到三枚雞蛋,眼下看起來應該是夠了,不過趙紅英還是提前跟隔壁打了招唿,叫趙紅霞替她多攢一些,迴頭甭管是換糧食還是按著賣給供銷社的錢結算都成。
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後,趙紅英就開始大顯身手了。其實,這年頭很多人做飯菜手藝不佳,多半還是因為本身懶得去折騰,肚子都填不飽,哪個會花心思去做飯菜?
趙紅英就不同了,她使出了渾身解數,一樣樣的試驗。麵糊糊、玉米糊糊、胡蘿卜米粉、菜泥麵糊、黃豆芽糊、南瓜糊、魚肉泥……
原本斷奶對於嬰幼兒來說,是一件比較殘忍的事兒,可因為趙紅英太能耐了,喜寶愣是每天每頓都吃得眉開眼笑的。而除了這些糊糊類的主食外,她還有額外的加餐,像雞蛋羹、燉蛋,還有專門的磨牙小零嘴,其實就是白麵饅頭切成小塊後,裹上雞蛋清,再用豬油炸得兩麵酥脆。因為喜寶還小,手裏拿一塊能啃上小半天。
不光是喜寶,毛頭也吃得滿嘴流油,畢竟兩個孩子年歲太接近的,沒的一個吃好喝好,另一個完全撇開一旁不管吧?不過,比起這些複雜的吃食,毛頭還是最愛麵糊糊,吭哧吭哧的每頓都能吃上半碗。
這可忙壞了家裏的幾個小姐姐。
老宋家養的三隻母雞,一貫都是孩子們負責的,先前是強子和大偉管著,時不時的就從外頭挖些蚯蚓蟲子啥的來喂,後來他倆跑去上學了,這個重任就交給了春麗她們幾個小丫頭。對了,狗子小黃也是春麗負責的,養到如今也有半年了,原本才成人兩個巴掌大的小土狗,如今長得倒是比喜寶還高了。
不過,無論是喜寶還是毛頭,都跟狗子小黃不熟悉。主要是之前天氣還冷時,這倆小豆丁都是待在屋裏的,而小黃則從不進屋,早在去年,春麗就歪纏著她爸在屋後給小黃壘了一個狗窩。平日裏,小黃要麽就跟在仨瘋丫頭屁股後頭在隊上瞎跑,要麽就老老實實的縮在窩裏,對於家裏的兩個小豆丁完全不屑一顧。
不過,小豆丁也是會長大的,反正春麗是愈發喜歡往這倆跟前湊了。本著有樣學樣的態度,春梅和春芳也跟著湊過來,不過她倆還是格外得嫌棄哭聲震天的毛頭,更喜歡香香軟軟的喜寶。
春麗告訴她們:“你們以前也跟喜寶一樣大,後來慢慢變大了,會自己吃飯,還會說話。”
倆小丫頭來勁兒了,紛紛表示願意教弟弟妹妹學說話。可惜,毛頭每次都能用哭聲堅定的表示抗議,鬧了幾次後,別說幾個小的,連張秀禾都隻能舉手投降了,隻求耳根子清靜。
沒法子,她們隻能跑去教喜寶說話,並且很快就有了成效。
“吃!”喜寶大氣的抓起一塊炸饅頭片就往張秀禾嘴邊送,見張秀禾接過了,她又給春麗幾個各分了一塊,這才開始投喂自己。一旁本來自顧自玩著的毛頭看到這情況,忙嗷嗷叫著抗議,終於在片刻後引起了喜寶的注意,得到了一塊沾了口水的炸饅頭片。結果一迴頭,她就看到張秀禾偷偷的把饅頭片放了迴去,頓時就急了,忙又抓起一塊,非要強行投喂,“吃吃,吃!”
得了,那就吃吧。
張秀禾沒了法子,隻能在喜寶的注視下吃掉手裏的饅頭片,順便思考一下,連小了半個月的喜寶都會說話了,咋蠢兒子就沒丁點兒動靜呢?
這個疑問始終沒能得到解決,隻因毛頭堅定的拒絕別人教他說話,具體表現為,誰在他耳邊叨逼,他就扯著嗓門嗷嗷叫的迴應,還無師自通的學會了斜眼看人,仿佛在說——你咋那麽討人嫌?
倒是喜寶,意外的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每迴有好吃的,她都頭一個去找張秀禾:“吃!”
人比人氣死人,張秀禾瞅著吃嘛嘛香來者不拒的蠢兒子,再看看精致可愛還格外懂事的小侄女,內心非常不平靜。
不死心的張秀禾還給蠢兒子開小灶,可惜她的待遇並不比春麗幾個好,蠢兒子已經養成條件反射了,冷不丁的就嗷一嗓子,逼得她不得不宣布放棄。
無奈之下,張秀禾開始轉而逗弄喜寶。她以前聽老人家說過,小孩子要麽不開口,隻要開了口接下來學說話就會很順利。想到這兒,她索性開始偷偷的教喜寶:“來,喜寶叫我‘大媽’,叫啊,大!媽!……”
“大!”喜寶以為張秀禾在逗她,拍著胖乎乎的巴掌直樂嗬,笑得哈喇子都出來了。
張秀禾拿帕子給她擦了擦下巴,繼續哄她:“跟我說,大媽。”
“大!大大大大大!”喜寶是個乖孩子,盡管每次開口說話都能噴出哈喇子來,可她還是很努力的跟著學。
然而,興許是因為太小了,學了有小半天,還是一連串的“大”個沒完。張秀禾並不氣餒,橫豎她有的是時間慢慢教。今天不行,那就明天繼續,她就不信教不會。
不單張秀禾喜歡教喜寶說話,趙紅英也喜歡:“喜寶,來叫奶奶……奶奶過兩天去城裏,給喜寶割二兩肉做肉糊糊,好不好?”
喜寶被教了半天“奶奶”,剛要開口學,到了嘴邊的話就變了調兒:“肉!”
趙紅英頓時哭笑不得,還得繼續誇她:“好好,喜寶最聰明了,這都會說‘肉’了。”又把喜寶交到張秀禾手裏,問她,“你看著喜寶,我去山上拾點枯枝,太陽下山前肯定迴來。”
張秀禾答應了一聲,目送婆婆拿上背簍出門後,再度開始了暗中教學。
而這頭,趙紅英本來是打算拾點枯葉迴來引火的,可才剛上山不久,就聽著哪兒有雞叫聲。一開始還以為自己聽岔了,等循聲找過去後,才發現有一隻倒黴的野雞被困在了個泥坑裏。那坑瞧著有半人深,底下全是泥,估計是撲騰累了,野雞可憐兮兮的趴在坑底,叫得悲悲切切的。
……
到了傍晚太陽快落山時,背著滿滿一背簍枯枝的趙紅英喜氣洋洋的迴家了。誰也不知道,枯枝底下竟然藏了一隻野雞。等到家後,她親自揮刀子把雞給宰了,連雞毛都丟到灶眼裏燒掉,就怕叫人知道。等雞煮好後,她還挑了半碗雞肉挾了個雞爪子,叫強子給隔壁家送去,省得味兒飄過去後反而不好解釋。
一隻野雞其實也沒多少份量,給隔壁分了半碗,趙紅英還挑最嫩的雞胸肉剁成肉泥,給喜寶和毛頭煮了一碗肉糊糊。
“喜寶來,奶奶喂你吃肉糊糊。”趙紅英心下暗道,不久前喜寶才學會說“肉”,這就叫她撿到了野雞,看來老天爺是真沒騙她,百世善人果然不一般。
才這麽想著,就看到喜寶拍著小肉手,指著張秀禾說:“肉!吃吃……媽!”
結果呢?結果呢!
這都叫什麽事兒!
許是張秀禾一直傻站著沒動彈,趙紅英危險的眯了眯眼睛,剛要說什麽,張秀禾猛的迴過神來,扭頭就往灶間衝去,轉瞬就沒了蹤影。
其他人見狀,當然是能跑多遠就跑多遠,生怕被受了牽連。唯獨隻有袁弟來,遲疑的立在堂屋裏,不安的絞著手指,一副心神不寧的模樣。
趙紅英一貫看不上老三媳婦,要不是她家老三太沒用,沒本事長得還寒磣,都二十好幾了還沒討到媳婦兒,她也不會看上袁弟來。
這袁弟來甭管怎麽說,模樣還是不賴的,就是身子骨太差,養了都兩年了,還是身無二兩肉。更別提當初相媳婦兒的時候,那可真的是一陣風就能刮跑。此外,老袁家的名聲也不好,男的好吃懶做百無一用,女的更是生來一副受氣媳婦兒樣,說個說比蚊子還小聲,叫人聽著就來氣。
“杵這兒幹啥?多吃點兒多喝點兒,可別餓著我的喜寶。”趙紅英皺著眉頭瞪了袁弟來一眼,目光還在她那平坦的胸前停留了一瞬,心下忍不住歎氣。
這要是喜寶是從老大媳婦肚子裏出來的,她還用得著操這份心?咋就偏偏輪到老三媳婦兒呢?要不仔細養著,真怕冷不丁就給斷了奶,叫她的喜寶白白跟著遭了罪。
……
這日過後,宋衛國背了兩袋子粗糧就往縣裏去了。晚間迴來時,他告訴趙紅英,妹子家裏雖然還沒斷炊,可縣裏的糧店的確已經有兩日沒開門了。
城裏人吃的是供應糧,每人每月都限量供應的,原本前兩日就該供應這個月的新糧了,可誰知,糧食遲遲沒收上來,縣裏的三家糧店齊刷刷關了門,去問了也不知道啥時候會有糧食。偏偏城裏人極少有囤糧的習慣,再說就是想囤糧也沒轍兒啊,誰叫每月的供應糧都是堪堪夠吃的。
要是這一迴宋衛國不去送糧食,他妹子家裏估計都撐不過五日。
“媽你也不用太擔心,聽妹夫說,上頭已經在申請調糧食了。國家不會不管咱們的,人多力量大,從別個地兒調一些過來,總能撐過去的。”宋衛國開口安慰著。
趙紅英也知道這個理。說白了,她也是救急不救窮,這要是叫她養嫁出去的姑娘,那興許還成,可叫她養姑爺一家子……
做啥春秋大夢呢?
整整兩袋子粗糧,勒緊褲腰帶起碼能吃上半個月,這要是半個月後糧食還沒調運過來,估計城裏得餓死一大片。不過,那就用不著她操心了,再說誰家還沒幾個親戚呢?
仔細想想,還真是這個理,誰家都有幾個親戚。可惜,多半人家有的都是那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窮親戚。
他們大隊是隸屬於紅旗公社第七生產大隊,因為土地還算肥沃,每年出產的糧食都不少,哪怕交了公糧,分得的糧食也能叫全家上下把日子捱過去。
可今年,不是情況特殊嗎?
整個公社裏,除了他們第七生產大隊外,其餘的生產隊盡數遭了秧。有些動作慢的,反而還算幸運,起碼地裏頭的糧食保住了,等暴雨過去後,仔細的將地頭翻了一遍又一遍,糧食一點點的全部曬幹曬透,多少也能留下一些來。倒黴的反而是勤快的大隊,比顆粒無收更慘的就是,所有的糧食盡數被暴雨衝刷走,丁點兒都不曾留下。
這城裏還能等調劑供應糧,鄉下地頭咋辦?就算國家不可能不管他們,這幾日咋辦?去年的糧食早就沒了,秋收前都是靠吃野菜喝稀粥勉強混個水飽的,那會兒起碼還能看著地裏的收成自我安慰,可現在呢?
借糧!
必須想法子借糧!
於是,唯一大豐收且保住了全部糧食的第七生產大隊,就成了眾人眼中的大肥肉。
一時間,他們這兒人來人往,好多五六年乃至十幾年沒見過麵的親戚,就這麽急吼吼的過來拜訪了。都不用問來意,傻子都知道是為了借糧。
“不借不借,我們家也沒糧食!”
“這是我們一家子上下一整年的口糧啊,要是借了你們,我們吃啥?吃西北風去啊?不借!”
“你這是借糧?你這是借命!走走,再不走就別怪我不講情麵!你說啥?我沒良心?我要是有良心,全家上下都得餓死!“
……
一幕幕借糧的情形不斷的在他們大隊裏上演。
其實,若真的是近親,哪個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親人去死。可借糧這種事情,卻是萬萬不能開口子。一旦起了頭,借了東家,西家也想借,你十斤我八斤,任你有再多的糧食都不夠借的。再有,既是借那啥時候還?總不能等來年秋收吧?真到了那份上,借出口糧的人家還能喘氣?
所謂口糧,本就是用來糊口的。為了全家老小的性命,再自私又怎樣?總比丟命來得強。
不過,宋家這頭卻格外得安靜。
老宋家,其實是兩戶人家。多年以前,老宋頭的老娘沒了後,原本的宋家就從院子中間用一堵泥牆隔開,左邊歸了老宋頭,右邊則住著老宋頭的弟弟宋二拐。
說來也是湊巧,老宋頭和宋二拐是親兄弟,而他們娶的媳婦兒則是一對姐妹花,不過是隔房的堂姐妹。老宋頭的媳婦兒是趙紅英,宋二拐的媳婦兒叫趙紅霞,姐倆打小一道兒長大,因著家裏就倆姑娘,加上性子相似,又嫁到了同一家,感情格外得深厚。
瞅著這兩日外頭的鬧騰,趙紅霞幹脆利索的關了門戶,旁人家愛咋咋地,反正她是不伺候的。
趙紅英更能耐,她隻自顧自的過日子,全然不怕有人上門借糧。對了,上一個膽敢來借糧的人,被她一手擀麵棍一手殺豬刀,生生的追出去十裏地,最後嚇得摔到了苞穀地裏,屁滾尿流的落荒而逃了。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趙家這對姐妹有多彪悍,所以宋家才格外得安靜。這要是拚著挨頓打就能借到糧,咬咬牙也忍了,可事實卻是挨了也是白挨,那誰還會去觸黴頭呢?
張秀禾一臉的尷尬, 像是解釋一樣的對喜寶說:“我是大媽。來, 叫‘大媽’。”
“媽!!”
見她這樣, 張秀禾知道再解釋也沒用, 隻好歎著氣端起給毛頭準備的那碗肉糊糊給她瞧:“我有,你自個兒吃。”
兩碗肉糊糊瞧著一個樣兒,又因為毛頭胃口大,他那份看著比喜寶多。喜寶看了看,立馬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扭頭衝著趙紅英說:“吃!”
趙紅英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順手喂了喜寶一勺:“啥時候才會叫奶奶呢?喜寶, 來叫奶奶。”
喜寶忙著吃呢, 肉糊糊被煮得透爛,雖然裏頭隻擱了一點點鹽,可味道卻十分的不錯。一口肉糊糊被咽下肚,她趕緊再度“啊”的一聲張開嘴, 像極了鳥巢裏嗷嗷待哺的小幼鳥。
小半碗肉糊糊很快就叫喜寶吃了個幹淨, 當然毛頭吃得更快, 至於其他人, 除了給喂飯的兩人留了肉外,也趕緊一筷連著一筷吃。算算日子,自打過年分的肉吃完後, 這還是今年第二迴嚐到肉味兒。
至於先前那段小插曲,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所有人都齊齊的選擇了沉默。
也不是真的沉默,等入夜各迴各屋後,宋衛國還是說了張秀禾幾句。張秀禾也委屈啊,她真的隻教了“大媽”,誰知道喜寶會這麽叫的?不過,轉念一想她就樂了,這說明了啥?喜寶跟她有母女緣唄!
最終,宋衛國放棄了給媳婦兒說理,愛咋咋地。
而對麵西屋裏,宋衛民心裏也挺不好受的,在宋家老倆口的影響下,他其實並不重男輕女。相反,因為喜寶是他頭一個孩子,他心底裏還是挺喜歡的。可惜呀……
袁弟來進屋後,一眼就看到他滿臉苦悶的坐在床沿上,就問:“想啥呢?”
“想喜寶。”宋衛民悶悶的開了口,抬眼看她時,目光卻不由自主的落在了她那已經顯懷的肚子上。
“有啥好想的?”袁弟來扶著肚子走到床沿坐下,“我媽說的沒錯,閨女就是賠錢貨,這才丁點兒大呢,連親媽都不認了,等我老了還能指望她養我?”
“這不是還小嗎?”
“打小就這樣,長大了還得了?老話都說了,三歲看到老,那就是個白眼狼!”袁弟來越說越氣,胸口連帶肚子都起起伏伏的,“從來隻聽說爹媽不認孩子的,沒聽說還有倒過來的。這閨女有啥用?得虧我原就沒指望她。”
宋衛民還想勸,可袁弟來卻急急的打斷了他:“你別勸我,我不指望跟著她享福,你也別叫我惦記著她。好歹是我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生下來的,我可沒對不住她!”
“這不是……算了算了,聽你的,都聽你的。”宋衛民最終還是敗下陣來。其實他們哥仨性子太相似了,說不過媳婦兒,那就隻能認了。
……
第二天,趙紅英出工時一直在想心事,她昨個兒就琢磨了半宿,迴味著噴香的野雞肉。等出了半天工,她就尋了個由頭迴家去了,她打算再試試,驗證一下百世善人的能耐到底有多大。
迴家後,趙紅英第一時間摟過喜寶哄她說話:“來,跟奶奶說,喜寶要吃肉肉。”
喜寶剛午睡醒來,睡眼惺忪的望著前方,半天沒吭聲。趙紅英毫不氣餒,又連著教了好幾遍,可喜寶還沒咋的,一旁的毛頭就不幹了,憤怒的瞪圓了眼睛,“嗷”的一聲哭了個驚天動地。
“肉!吃肉肉!”喜寶被嚇了一跳,總算把憋了半天的話說出來了。
這可把趙紅英樂壞了,一疊聲叫好,又瞅了瞅一旁哭得厲害的毛頭,順手拎起他玩了一把舉高高:“你說你這啥破孩子,見天的想飛,你倒是自個兒飛一個叫我瞧瞧啊!”
被舉高高的毛頭,一秒破涕為笑,高興的手舞足蹈,遠遠的看去就像是個亂蹦躂的小煤球。
見他不鬧了,趙紅英抓緊時間拎上背簍,匆匆往山上去了。
因為是有備而來,她一上山就往昨個兒那地方去,沒多久就尋到了地頭,可惜土坑依舊,裏頭卻並不見野雞撲騰。她還不死心,蹲在旁邊守了好一會兒,見實在是沒有不長眼的倒黴雞飛過來,這才站起來邊拾柴禾邊留意著那頭的動靜。可直到背簍都滿了,也沒有見到一隻傻雞。
哪兒出錯了呢?趙紅英百思不得其解,瞅著天色不早了,隻能苦著臉慢騰騰的往山下挪。
萬萬沒想到啊,她才走到半道上,遠遠的就看到了一團灰撲撲的東西在山路中間。趕緊貓著腰顛顛兒的跑上去一看,好家夥,老肥的一隻野兔子。
四下一張望,她趕緊手腳麻利的撿起肥兔子就往背簍裏塞,還特地整理了一下,掩飾工作做得相當完美。做好這些,她立馬腳步飛快的往家裏趕。
趙紅英邊趕路邊納悶,兔子入手她就知道已經死了,而且毛上也的確沾了血跡,可因為摸上去還是溫溫的,再說上山和下山那根本就是一條路,要是之前死在那兒的,她能瞧不見?所以,這到底是誰打了兔子擱那兒的?
直到迴了家,她也沒想通這裏頭的前因後果。不過,甭管究竟是啥理由,反正是賺了。一迴生二迴熟,雖說家裏人還沒迴來,可區區一隻兔子而已,她一人就能收拾幹淨了。
扒皮剔骨,再把兔子肉切成小方塊,留了最肥最嫩的一塊煮肉糊糊。剩餘的,則都叫她下了鍋,打算炒個菜再做個湯。
等家裏人迴來時,飯菜都已經做好了,老樣子的紅薯稀飯配幹餅子,還有一大碗的冬瓜兔肉湯,和一盆土豆燜兔肉。
素菜葷做是這年頭的習慣,畢竟肉太稀罕了,跟素的炒一塊兒不就顯得份量多了嗎?再說了,鍋邊素也是很好吃的。
聽說又是上山拾柴撿到的,宋家人看趙紅英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全生產隊上下那麽多人,會去山上拾柴禾的人就更多了,也就她了,撿個柴禾都能弄到肉。可真能耐啊!
趙紅英才懶得跟這幫傻貨解釋,她忙著喂喜寶呢。偏偏喜寶聽著動靜就探頭探腦的找人,等看到張秀禾時,忙衝她招手:“媽!肉!”說著,又指了指桌上的那碗肉糊糊,“吃吃吃。”
“喜寶你別忙了。”趙紅英微微有點兒醋意,不好對喜寶兇,就扭頭衝著兒子兒媳怒道,“還愣著幹啥?吃啊,別叫人聞著味兒摸過來了。趕緊的!”
兔子肉聞著就比雞肉香,尤其這隻兔子肥得流油,不像野雞吃起來口感柴柴的。被香味所勾引的宋家人,忙不迭的衝到飯桌前就開動,就跟餓了好幾年一樣。
偏生,這裏頭有個人反應格外得奇怪。
袁弟來伸手拿了個幹餅子,掰下一塊放到紅薯稀飯裏泡軟和了再吃,一口接著一口,吃的倒不慢,就是完全沒往兩盤肉上瞧一眼。她身邊的宋衛民拿手肘捅了捅她:“吃肉啊!”見她沒啥反應,趕緊動手挾了兩塊擱她碗裏。
不想,袁弟來立馬就給挾了迴去,低聲說:“我不吃。”見宋衛民一臉的驚訝,她又添了一句,“懷孕時吃了兔子肉,生的孩子會長兔子嘴。”
還有這種說法?宋衛民有些懵,其他人聽到這話的也愣了愣,不過沒人把這事兒放心上,愛吃不吃,不吃他們吃。
偏這時,袁弟來似是心裏有些不平,就嘀咕了一句:“咋就不是雞呢?”
聞言,趙紅英一個眼刀子就甩了過去。
袁弟來下意識的就捧住了肚子:“媽……”頓了頓,她到底沒忍住問出了心裏的疑惑,“你這是上哪兒撿的?”
“問這個幹嗎?你還打算迴娘家告密啊?”趙紅英臉子一拉,怒道,“這事兒都給我爛到肚子裏,誰幹出去說,就滾迴娘家去!”
同為兒媳的張秀禾和王萍眼觀鼻鼻觀心,橫豎她倆的娘家都離得遠,有這閑工夫解釋,還不如多吃兩塊肉壓壓驚。而宋衛國和宋衛黨吃了幾塊解了饞後,就忙著給幾個孩子挾,還叮囑慢慢吃,別噎著。
趙紅英掃視了一圈,很快就發現除了老三倆口子外,其他人都忙著呢,頓時翻著白眼催促著:“咋還沒吃完?趕緊的,迴頭記得把嘴抹幹淨,免得叫人瞧見了。”又瞥了一眼捧著肚子麵露驚悚的袁弟來,“咋了?真以為懷了孩子就成祖宗了?不吃就迴屋歇著,敢迴娘家說這事兒,就別再迴來!”
真不是趙紅英小題大做。
這年頭,一草一木都是屬於國家的。平時,上山拾點柴禾倒是沒人舉報,可野味就不一樣了,每個生產隊都有分配下來的任務,逮著野味後,正確的做法是上繳隊裏,然後給算工分。私底下分了吃,卻是屬於挖社會主義牆腳的。
這也是為啥,她昨個兒特地往隔壁送了半碗肉的原因。橫豎吃都吃了,上了賊船就別指望再下來。當然,今天她沒送,隔壁聞著味也隻會當是昨個兒沒吃完,畢竟一般人咋樣都想不到,還有人能連著兩天撿到野味的。
……
當天晚上,等夜深人靜時,趙紅英忍不住跟老宋頭咬耳朵:“咋樣?你現在知道我沒說錯了吧?喜寶呀,就是百世善人投的胎。”
老宋頭還是有點兒不信,好半天沒吭聲,趙紅英都快以為他已經睡著了,他才滿是狐疑的問:“真有那麽邪門?”
“會說話嗎?能說點兒好聽的嗎?”趙紅英沒好氣的推了他一把,“你吃的時候咋不說那麽邪門呢?不然你以為兔子是哪兒來的?就我這樣,還能打到兔子?我能跑得比兔子快?”
吃飽了容易犯困,這會兒老宋頭是真的有些倦意了,他惦記著明個兒還得早起呢,實在是不想跟老妻爭辯這些,隻能憋捏著鼻子認慫:“嗯嗯,你說得對。”
這下,趙紅英終於滿意了,老宋頭也總算能睡個安穩覺了。
也許聽媳婦兒的話,才是老宋家最大的特色吧!
第015章
沒人關心宋衛民和袁弟來私底下做出了什麽決定,反正他們之前也沒關注過喜寶,頂多從那日起,眼裏就徹底沒了這個孩子。
張秀禾其實多少心裏還是有數的,可她沒把這事兒捅破,隻漸漸疏遠了那倆口子,暗地裏則更加的疼惜喜寶這孩子了。
就這樣,又過了半個月,張秀禾很意外的發現,喜寶出牙了。
其實,瘌毛頭比她更早出牙,而且還養成了一個極壞的習慣,那就是在吃奶的時候拚命磨牙。頭一次好懸沒把張秀禾給疼死,迴頭就幹脆利索的給他斷了奶。幸好,毛頭老早就不以母乳為主食了,他不挑食,米湯喝得唿唿響,也喜歡吃煮得稀爛的麵糊糊,胃口格外得好,瞧著比喜寶結實多了。也因此,即便斷了奶,他也沒怎麽鬧騰。當然,鬧騰也不怕,橫豎隻要飛高高,他一準兒就能重新樂嗬起來。
等輪到喜寶出牙了,張秀禾就開始猶豫了。跟毛頭不一樣,喜寶雖然在近一兩個月裏也添了輔食,還隔三差五的喝半碗麥乳精,可總得來說,她還是以喝母乳為主的。可鄉下地頭,還真就沒有喂到出牙的情況,多半都是不到半年就斷奶的。
瞅著喜寶粉嫩牙床上的那兩顆米粒大小的小牙苞,張秀禾沒了主意,隻能等吃晚飯時問趙紅英。
趙紅英聽她說了情況,又接過喜寶仔細瞅了瞅:“迴頭我多弄些吃食,看看喜寶愛不愛吃。”
說到做到,趙紅英迴頭就開始琢磨起好吃的來了。隊上稍微過得去的人家,都會給孩子熬米湯喝稀粥,條件好些的就煮點麵糊糊或者玉米糊糊。他們生產隊不大種苞穀,不過可以去跟其他生產隊換一些來。再有就是像一些蔬菜瓜果之類的,都可以煮熟後打爛喂孩子。
要趙紅英說,連毛頭都吃麵糊糊,怎麽能委屈喜寶呢?她把仨兒子都使喚得團團轉,跟其他人家換了不少的苞穀、南瓜等等,甚至還跟臨水的生產隊換了好幾條魚來。
當然,雞蛋也少不了,老宋家養了三隻母雞,基本上每天都能下兩到三枚雞蛋,眼下看起來應該是夠了,不過趙紅英還是提前跟隔壁打了招唿,叫趙紅霞替她多攢一些,迴頭甭管是換糧食還是按著賣給供銷社的錢結算都成。
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後,趙紅英就開始大顯身手了。其實,這年頭很多人做飯菜手藝不佳,多半還是因為本身懶得去折騰,肚子都填不飽,哪個會花心思去做飯菜?
趙紅英就不同了,她使出了渾身解數,一樣樣的試驗。麵糊糊、玉米糊糊、胡蘿卜米粉、菜泥麵糊、黃豆芽糊、南瓜糊、魚肉泥……
原本斷奶對於嬰幼兒來說,是一件比較殘忍的事兒,可因為趙紅英太能耐了,喜寶愣是每天每頓都吃得眉開眼笑的。而除了這些糊糊類的主食外,她還有額外的加餐,像雞蛋羹、燉蛋,還有專門的磨牙小零嘴,其實就是白麵饅頭切成小塊後,裹上雞蛋清,再用豬油炸得兩麵酥脆。因為喜寶還小,手裏拿一塊能啃上小半天。
不光是喜寶,毛頭也吃得滿嘴流油,畢竟兩個孩子年歲太接近的,沒的一個吃好喝好,另一個完全撇開一旁不管吧?不過,比起這些複雜的吃食,毛頭還是最愛麵糊糊,吭哧吭哧的每頓都能吃上半碗。
這可忙壞了家裏的幾個小姐姐。
老宋家養的三隻母雞,一貫都是孩子們負責的,先前是強子和大偉管著,時不時的就從外頭挖些蚯蚓蟲子啥的來喂,後來他倆跑去上學了,這個重任就交給了春麗她們幾個小丫頭。對了,狗子小黃也是春麗負責的,養到如今也有半年了,原本才成人兩個巴掌大的小土狗,如今長得倒是比喜寶還高了。
不過,無論是喜寶還是毛頭,都跟狗子小黃不熟悉。主要是之前天氣還冷時,這倆小豆丁都是待在屋裏的,而小黃則從不進屋,早在去年,春麗就歪纏著她爸在屋後給小黃壘了一個狗窩。平日裏,小黃要麽就跟在仨瘋丫頭屁股後頭在隊上瞎跑,要麽就老老實實的縮在窩裏,對於家裏的兩個小豆丁完全不屑一顧。
不過,小豆丁也是會長大的,反正春麗是愈發喜歡往這倆跟前湊了。本著有樣學樣的態度,春梅和春芳也跟著湊過來,不過她倆還是格外得嫌棄哭聲震天的毛頭,更喜歡香香軟軟的喜寶。
春麗告訴她們:“你們以前也跟喜寶一樣大,後來慢慢變大了,會自己吃飯,還會說話。”
倆小丫頭來勁兒了,紛紛表示願意教弟弟妹妹學說話。可惜,毛頭每次都能用哭聲堅定的表示抗議,鬧了幾次後,別說幾個小的,連張秀禾都隻能舉手投降了,隻求耳根子清靜。
沒法子,她們隻能跑去教喜寶說話,並且很快就有了成效。
“吃!”喜寶大氣的抓起一塊炸饅頭片就往張秀禾嘴邊送,見張秀禾接過了,她又給春麗幾個各分了一塊,這才開始投喂自己。一旁本來自顧自玩著的毛頭看到這情況,忙嗷嗷叫著抗議,終於在片刻後引起了喜寶的注意,得到了一塊沾了口水的炸饅頭片。結果一迴頭,她就看到張秀禾偷偷的把饅頭片放了迴去,頓時就急了,忙又抓起一塊,非要強行投喂,“吃吃,吃!”
得了,那就吃吧。
張秀禾沒了法子,隻能在喜寶的注視下吃掉手裏的饅頭片,順便思考一下,連小了半個月的喜寶都會說話了,咋蠢兒子就沒丁點兒動靜呢?
這個疑問始終沒能得到解決,隻因毛頭堅定的拒絕別人教他說話,具體表現為,誰在他耳邊叨逼,他就扯著嗓門嗷嗷叫的迴應,還無師自通的學會了斜眼看人,仿佛在說——你咋那麽討人嫌?
倒是喜寶,意外的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每迴有好吃的,她都頭一個去找張秀禾:“吃!”
人比人氣死人,張秀禾瞅著吃嘛嘛香來者不拒的蠢兒子,再看看精致可愛還格外懂事的小侄女,內心非常不平靜。
不死心的張秀禾還給蠢兒子開小灶,可惜她的待遇並不比春麗幾個好,蠢兒子已經養成條件反射了,冷不丁的就嗷一嗓子,逼得她不得不宣布放棄。
無奈之下,張秀禾開始轉而逗弄喜寶。她以前聽老人家說過,小孩子要麽不開口,隻要開了口接下來學說話就會很順利。想到這兒,她索性開始偷偷的教喜寶:“來,喜寶叫我‘大媽’,叫啊,大!媽!……”
“大!”喜寶以為張秀禾在逗她,拍著胖乎乎的巴掌直樂嗬,笑得哈喇子都出來了。
張秀禾拿帕子給她擦了擦下巴,繼續哄她:“跟我說,大媽。”
“大!大大大大大!”喜寶是個乖孩子,盡管每次開口說話都能噴出哈喇子來,可她還是很努力的跟著學。
然而,興許是因為太小了,學了有小半天,還是一連串的“大”個沒完。張秀禾並不氣餒,橫豎她有的是時間慢慢教。今天不行,那就明天繼續,她就不信教不會。
不單張秀禾喜歡教喜寶說話,趙紅英也喜歡:“喜寶,來叫奶奶……奶奶過兩天去城裏,給喜寶割二兩肉做肉糊糊,好不好?”
喜寶被教了半天“奶奶”,剛要開口學,到了嘴邊的話就變了調兒:“肉!”
趙紅英頓時哭笑不得,還得繼續誇她:“好好,喜寶最聰明了,這都會說‘肉’了。”又把喜寶交到張秀禾手裏,問她,“你看著喜寶,我去山上拾點枯枝,太陽下山前肯定迴來。”
張秀禾答應了一聲,目送婆婆拿上背簍出門後,再度開始了暗中教學。
而這頭,趙紅英本來是打算拾點枯葉迴來引火的,可才剛上山不久,就聽著哪兒有雞叫聲。一開始還以為自己聽岔了,等循聲找過去後,才發現有一隻倒黴的野雞被困在了個泥坑裏。那坑瞧著有半人深,底下全是泥,估計是撲騰累了,野雞可憐兮兮的趴在坑底,叫得悲悲切切的。
……
到了傍晚太陽快落山時,背著滿滿一背簍枯枝的趙紅英喜氣洋洋的迴家了。誰也不知道,枯枝底下竟然藏了一隻野雞。等到家後,她親自揮刀子把雞給宰了,連雞毛都丟到灶眼裏燒掉,就怕叫人知道。等雞煮好後,她還挑了半碗雞肉挾了個雞爪子,叫強子給隔壁家送去,省得味兒飄過去後反而不好解釋。
一隻野雞其實也沒多少份量,給隔壁分了半碗,趙紅英還挑最嫩的雞胸肉剁成肉泥,給喜寶和毛頭煮了一碗肉糊糊。
“喜寶來,奶奶喂你吃肉糊糊。”趙紅英心下暗道,不久前喜寶才學會說“肉”,這就叫她撿到了野雞,看來老天爺是真沒騙她,百世善人果然不一般。
才這麽想著,就看到喜寶拍著小肉手,指著張秀禾說:“肉!吃吃……媽!”
結果呢?結果呢!
這都叫什麽事兒!
許是張秀禾一直傻站著沒動彈,趙紅英危險的眯了眯眼睛,剛要說什麽,張秀禾猛的迴過神來,扭頭就往灶間衝去,轉瞬就沒了蹤影。
其他人見狀,當然是能跑多遠就跑多遠,生怕被受了牽連。唯獨隻有袁弟來,遲疑的立在堂屋裏,不安的絞著手指,一副心神不寧的模樣。
趙紅英一貫看不上老三媳婦,要不是她家老三太沒用,沒本事長得還寒磣,都二十好幾了還沒討到媳婦兒,她也不會看上袁弟來。
這袁弟來甭管怎麽說,模樣還是不賴的,就是身子骨太差,養了都兩年了,還是身無二兩肉。更別提當初相媳婦兒的時候,那可真的是一陣風就能刮跑。此外,老袁家的名聲也不好,男的好吃懶做百無一用,女的更是生來一副受氣媳婦兒樣,說個說比蚊子還小聲,叫人聽著就來氣。
“杵這兒幹啥?多吃點兒多喝點兒,可別餓著我的喜寶。”趙紅英皺著眉頭瞪了袁弟來一眼,目光還在她那平坦的胸前停留了一瞬,心下忍不住歎氣。
這要是喜寶是從老大媳婦肚子裏出來的,她還用得著操這份心?咋就偏偏輪到老三媳婦兒呢?要不仔細養著,真怕冷不丁就給斷了奶,叫她的喜寶白白跟著遭了罪。
……
這日過後,宋衛國背了兩袋子粗糧就往縣裏去了。晚間迴來時,他告訴趙紅英,妹子家裏雖然還沒斷炊,可縣裏的糧店的確已經有兩日沒開門了。
城裏人吃的是供應糧,每人每月都限量供應的,原本前兩日就該供應這個月的新糧了,可誰知,糧食遲遲沒收上來,縣裏的三家糧店齊刷刷關了門,去問了也不知道啥時候會有糧食。偏偏城裏人極少有囤糧的習慣,再說就是想囤糧也沒轍兒啊,誰叫每月的供應糧都是堪堪夠吃的。
要是這一迴宋衛國不去送糧食,他妹子家裏估計都撐不過五日。
“媽你也不用太擔心,聽妹夫說,上頭已經在申請調糧食了。國家不會不管咱們的,人多力量大,從別個地兒調一些過來,總能撐過去的。”宋衛國開口安慰著。
趙紅英也知道這個理。說白了,她也是救急不救窮,這要是叫她養嫁出去的姑娘,那興許還成,可叫她養姑爺一家子……
做啥春秋大夢呢?
整整兩袋子粗糧,勒緊褲腰帶起碼能吃上半個月,這要是半個月後糧食還沒調運過來,估計城裏得餓死一大片。不過,那就用不著她操心了,再說誰家還沒幾個親戚呢?
仔細想想,還真是這個理,誰家都有幾個親戚。可惜,多半人家有的都是那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窮親戚。
他們大隊是隸屬於紅旗公社第七生產大隊,因為土地還算肥沃,每年出產的糧食都不少,哪怕交了公糧,分得的糧食也能叫全家上下把日子捱過去。
可今年,不是情況特殊嗎?
整個公社裏,除了他們第七生產大隊外,其餘的生產隊盡數遭了秧。有些動作慢的,反而還算幸運,起碼地裏頭的糧食保住了,等暴雨過去後,仔細的將地頭翻了一遍又一遍,糧食一點點的全部曬幹曬透,多少也能留下一些來。倒黴的反而是勤快的大隊,比顆粒無收更慘的就是,所有的糧食盡數被暴雨衝刷走,丁點兒都不曾留下。
這城裏還能等調劑供應糧,鄉下地頭咋辦?就算國家不可能不管他們,這幾日咋辦?去年的糧食早就沒了,秋收前都是靠吃野菜喝稀粥勉強混個水飽的,那會兒起碼還能看著地裏的收成自我安慰,可現在呢?
借糧!
必須想法子借糧!
於是,唯一大豐收且保住了全部糧食的第七生產大隊,就成了眾人眼中的大肥肉。
一時間,他們這兒人來人往,好多五六年乃至十幾年沒見過麵的親戚,就這麽急吼吼的過來拜訪了。都不用問來意,傻子都知道是為了借糧。
“不借不借,我們家也沒糧食!”
“這是我們一家子上下一整年的口糧啊,要是借了你們,我們吃啥?吃西北風去啊?不借!”
“你這是借糧?你這是借命!走走,再不走就別怪我不講情麵!你說啥?我沒良心?我要是有良心,全家上下都得餓死!“
……
一幕幕借糧的情形不斷的在他們大隊裏上演。
其實,若真的是近親,哪個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親人去死。可借糧這種事情,卻是萬萬不能開口子。一旦起了頭,借了東家,西家也想借,你十斤我八斤,任你有再多的糧食都不夠借的。再有,既是借那啥時候還?總不能等來年秋收吧?真到了那份上,借出口糧的人家還能喘氣?
所謂口糧,本就是用來糊口的。為了全家老小的性命,再自私又怎樣?總比丟命來得強。
不過,宋家這頭卻格外得安靜。
老宋家,其實是兩戶人家。多年以前,老宋頭的老娘沒了後,原本的宋家就從院子中間用一堵泥牆隔開,左邊歸了老宋頭,右邊則住著老宋頭的弟弟宋二拐。
說來也是湊巧,老宋頭和宋二拐是親兄弟,而他們娶的媳婦兒則是一對姐妹花,不過是隔房的堂姐妹。老宋頭的媳婦兒是趙紅英,宋二拐的媳婦兒叫趙紅霞,姐倆打小一道兒長大,因著家裏就倆姑娘,加上性子相似,又嫁到了同一家,感情格外得深厚。
瞅著這兩日外頭的鬧騰,趙紅霞幹脆利索的關了門戶,旁人家愛咋咋地,反正她是不伺候的。
趙紅英更能耐,她隻自顧自的過日子,全然不怕有人上門借糧。對了,上一個膽敢來借糧的人,被她一手擀麵棍一手殺豬刀,生生的追出去十裏地,最後嚇得摔到了苞穀地裏,屁滾尿流的落荒而逃了。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趙家這對姐妹有多彪悍,所以宋家才格外得安靜。這要是拚著挨頓打就能借到糧,咬咬牙也忍了,可事實卻是挨了也是白挨,那誰還會去觸黴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