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李綺節沒得選, 因為她已經吃了好幾串桑泡兒。
她隻猶豫了一刹那, 埋頭繼續吃, 既然已經吃了, 那就接著吃唄。
丫頭又抬著一隻竹編籮筐進門:“小姐, 楊家送來兩對兔子。“
雪白的兔子,緊緊擠在一塊兒,像鼓起的棉花團。
丫頭們愛得不行,拿一根草葉逗弄兔子,手腳快的已經忙著在院子角落裏搭草窩。
“別白忙活。“李綺節攔住圍著兔子不停稀罕的寶珠, “把兔子送到灶房去。“
寶珠舍不得, 但看李綺節兩眼放光,知道她已經在盤算怎麽吃兔肉了, 隻得狠心應下。
李綺節假裝沒看到寶珠滿眼的心疼,養兔子是個精細活兒, 她幹不來,還是用來祭五髒廟吧。
紅燒、醬香、麻辣、幹煸……李綺節迴想著兔肉的各種吃法,咽了口口水,喔,對了, 還有冷吃兔。
丫頭們眼睜睜看著李綺節輕描淡寫間,吩咐寶珠把兩對活蹦亂跳的兔子送到灶房去, 讓劉婆子宰了燉肉吃,一個個目瞪口呆。
“怎麽都不說話了?“
李綺節嫣然一笑,因為才吃了桑泡兒的緣故, 她的舌尖有些發紫,笑起來有點滲人。
丫頭們麵麵相覷,噤若寒蟬,頓時作鳥獸散。
接下來的幾天,再沒有丫頭敢攔著李綺節獻殷勤了。
周氏急著去找張氏探口風,偏偏楊家人一大早送來好些果子菜蔬,少不得耐著性子和楊家的小夥計客氣幾句。待楊家人走了,換了身半新不舊的夾紗衣裳,讓寶鵲揀了幾樣楊家送的果子,裝了一大簍,到小院探望張氏。
張氏跟前的大丫頭結香正好從房裏走出來,手裏端著痰盂,腕上搭著巾帕,眼圈有些發紅。
周氏一眼看到痰盂裏的血痰,皺眉道:“又犯病了?“
結香點點頭,“早起就咳嗽,粥飯一口沒吃,隻喝了一碗藥。“
屋裏一股揮之不去的酸苦藥味,窗前供了一瓶月季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張氏多病,她房中的花朵也蔫蔫的,沒什麽鮮活勁兒。
張氏昏昏沉沉睡著,聽到聲音,抬起眼簾,“周姐姐來了。“
說話有氣無力。
周氏不好提別的話,溫言勸慰張氏幾句,說了些閑話,迴到自己房裏,唉聲歎氣。
李大伯在家等消息,聽下人說周氏迴來了,找到正房:“怎麽樣了?“
“十八娘病得厲害,我不好張口。“
李大伯雖然迫不及待想撮合李綺節和小沙彌,也隻能道:“不急,過幾天我帶張家小哥兒和三娘去武昌府,你趁那個時候問張妹子,正好兩個孩子都不在跟前,說話不必顧忌。“
周氏道:“我都聽官人的。“
過了幾天,張氏的病好了些,準備動身去武昌府的李大伯卻病倒了,李大伯隻得先推遲行程,讓船家多等幾天。
李綺節原本已經收拾好行李了,李大伯一病,倒叫她忙亂了好幾天。
等李大伯病愈,已過了小滿時節,春蠶開始結繭,李家雇傭的蠶娘們每天忙著煮繭、繅絲,幾架紡車晝夜運作,嗡嗡嗡嗡響個不停。
李大伯隨船帶了幾大包新茶和新絲,預備到武昌府後,先去茶市、絲市看看行情。
李綺節順便把花慶福也叫上了,瑤江縣地方偏僻,市場已經飽和,武昌府是南來北往的集散地,貿易繁華,水運發達,有更廣闊的天地,花家貨棧遲早會開到武昌府。
李家雇的船不大,但勝在幹淨,不像那些載湖鮮的漁船,有種刺鼻的腥臭氣。
出發的時候是個大晴天,潺潺的水波間倒映著金燦燦的流光。船走了大約兩個時辰,忽然吹起一陣涼風,頓時陰雲狂湧,淅淅瀝瀝落起小雨。
李大伯站在窗前,滿意地望著江麵上迷迷蒙蒙的細雨,捋著花白胡須笑道:“小滿不滿,無水洗碗。今年雨水多,田地不會再旱了。“
去年李家山腰上的地旱了一大片,那座山離江邊太遠,沒法修水渠灌溉,最後隻能請農戶一擔擔水挑上山,才勉強把菜苗澆了一遍。
李綺節在窗下對賬,一手翻賬本,一手撥弄算盤,把珠子打得劈啪響,頭也不抬道:“田裏的秧苗剛栽下去,是得落場雨才好。“
甲板上響起一陣嘻嘻哈哈的笑鬧聲,噔噔一串腳步響,寶珠跑下船艙,推開門:“三娘快出來看稀奇,好大的船!“
已經離了瑤江縣的地界,江麵上來往的船隻陡然多了起來,寶珠和進寶姐弟倆也不怕淒風冷雨,興衝衝在外邊看熱鬧,船工催了幾遍,姐弟倆還是不肯迴船艙。
李大伯正覺無聊,聞言披上蓑衣,好奇道:“是誰家的船?“
本地的水運貨船基本掌握在各大望族手中,說不定是李大伯認得的人家。
船夫在外麵應答:“官人,是金家的船,他們家每個月要給楚王府運送土產糧米。“
聽說是金家的船,李綺節心念一轉,推開算盤,撐起一把碩大的黃油絹傘,跟著李大伯一道走出船艙。
金家的船比李家雇的小船足足大了四五倍,船上彩旗招展,迎風獵獵,桅杆上掛有金家旗號,甲板上往來走動的水手都是統一服色,步履從容,不像是金家家仆,更像是訓練有素的兵卒。
金家的船很快把李家雇的小船拋在身後,沐浴在雨絲中的船影像一頭威武的巨獸,遮天蔽日,氣宇軒昂。
江麵上的其他客船紛紛避讓,隱隱聽到另一隻船上有人罵罵咧咧道:“神氣什麽?“
船夫笑向李大伯道:“我們這還算是好的,若是在運河上,但凡碰見運送漕糧的官船,所有往來船隻都要讓道,有時候為了等官船先走,得在渡口等上整整兩三天,才能出渡口,短短百裏水路,走一走,停一停,比走陸路還折騰。“
李大伯道:“雖然折騰,還是比陸路輕便儉省,咱們這樣的平頭老百姓,能安安生生混口飯吃,就是祖宗保佑了。“
船夫歎息道:“可不是!“
甲板上一位穿蓑衣的老者插話進來:“想安生也難啊!這幾年東山那頭興起一窩水賊,殺人越貨,無惡不作,不知有多少船折在他們手裏。官府派兵去捉,一晃三年了,到現在還沒找到水賊的老巢在哪裏。上個月我們跟隨商隊一路北上,船隊從東山腳下經過的時候,提心吊膽,一刻不敢合眼,就怕被水賊給盯上。“
幾名在甲板上搬運貨物的夥計聽老者說起水賊,頓時兩眼放光,連李大伯和進寶也都聽住了。
老者繼續道:“水賊喜歡夜裏下手,先悄悄爬上船,然後用迷藥把船上的人迷暈,再把人五花大綁,扔到江心裏淹死,連會拳腳的人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有人哈哈大笑:“老伯恁愛嚇唬人,什麽迷藥,能把一船的人都迷暈?“
老者被人質疑,麵皮立時紫漲,張嘴就罵:“哪裏來的臭伢崽!迴去問問你娘,老子活到這麽大歲數,什麽時候誑過人?“
旁邊的人連忙相勸:“老伯莫要同娃娃爭嘴,他們不知天高地厚,以後吃了苦頭,自然曉得世道艱險。“
李綺節看甲板上的人越聚越多,說的話也越來越粗,和寶珠返迴船艙。
寶珠心有餘悸道:“水賊不會盯上咱們吧?“
李綺節收起絹傘,甩掉傘麵上滾動的水珠,哭笑不得道:“咱們家船上的貨物能值多少錢鈔?滿打滿算一二百兩銀子罷了,水賊瞧不上的。再說了,那夥水賊流竄在東山一帶作案,為的就是避開官府,不會冒著被一窩端的風險,把手伸到武昌府周邊來。“
寶珠念佛道:“阿彌陀佛,謝天謝地。“
路過一間船艙,隱隱聽見一陣清朗的讀書聲。
“張少爺真刻苦,夜裏咱們困覺的時候,他還在燈下看書。好幾次我半夜起來,看到書房的燈亮著。“寶珠感歎道,“倒是沒想到上了船,他還不休息。“
透過門縫,能看到小沙彌的清雋身影,少年手中執書,臨窗倚立,側臉浸潤在窗外朦朧的雨幕中,說不出的俊俏靈秀。
李綺節正看得出神,冷不防對上一道清亮眼眸,卻是小沙彌轉過身來,淡淡看了她一眼。
眼光隻從她臉上一掃而過,又迅疾移開。
天黑前船在岸邊一處渡口停泊,這裏是武昌府下轄的一處市鎮,因為鎮上一座石橋很出名,鎮名就叫橋頭鎮。
李大伯有幾個相熟的老友住在橋頭鎮,他想去探訪老友,順便打聽今年新絲的價錢,天黑不好貿然前去打擾,隻能第二天再去,船要在渡口歇一晚。
小市鎮沒有宵禁一說,已近酉時,渡口仍然十分熱鬧。
船才駛入渡口,已有幾個穿麻練鞋的小童攀緣上船,招攬生意:“雨天寒氣重,哥哥們且吃碗水酒,祛祛寒氣。“
水手問:“甜酒還是辣酒?“
小童笑眯眯道:“甜酒多的是,辣酒也應有盡有,娘已經備了下飯酒菜,隻等哥哥們來照應。“
水手們哄然大笑。
進寶和其他小夥計嫌船上憋悶,結伴下船去鎮上玩耍,李大伯再三交待不許他們吃酒,尤其不許跟著拉客的小童走,進寶笑嘻嘻應了。
李大伯問李綺節道:“三娘要不要下船走一走?“
李綺節搖搖頭,渡口附近的酒肆、客店常年做水手生意,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不是閑逛的好去處。
戌時末進寶等人迴船,船夫提著燈籠,站在船舷邊,一一檢視下船的夥計,聞到誰身上有酒氣,二話不說,打發到貨倉去幹活。
進寶捧著一包油煎饅頭和一把桃木插梳到寶珠跟前獻寶。
寶珠笑嗔幾句,罵進寶不該亂花錢,臉上卻笑盈盈的。迴到船艙,對著銅鏡,把桃木插梳比在頭上,左看看右看看,笑個不住。
李綺節忍不住笑道:“黑燈瞎火的,難為你看得見。“
寶珠臉上一紅,把銅鏡收進妝盒的小屜子裏,拈起一隻油煎饅頭,讓李綺節吃。
“你自己吃吧,我才吃了一盒酥餅。“
李綺節道,說著話,人走到窗邊,仰頭看天上一輪圓月。
在水邊賞月,伴著潺潺的水聲,更覺月華清寒冷峻。
油煎饅頭已經涼了,寶珠怕浪費,找船家討了杯熱茶,就著一碗清茶,把梅菜肉餡的饅頭吃完。
吃完饅頭,她打了個飽嗝,走到窗邊的麵盆架前洗手,忽然咦了一聲,跳到李綺節身後,指著水麵上一個閃爍的光點:“三娘,你看那是什麽?“
李綺節順著寶珠塗了丹鳳花汁的指尖看去,傍晚時雲歇雨住,天光放晴,夜裏月色怡人,月光透亮,依稀能看清江麵情景,起伏的浪濤間,似有一人趴在浮木上,隨波逐流。
那人身上可能帶了什麽反光的玉飾明珠,在夜色中泛著幽冷的寒光。
李綺節準備去叫醒李大伯,才出門,卻見小沙彌站在拐角的地方發怔,看到她,似乎吃了一驚,袖子翻轉,飛快地把一樣東西掩進懷裏。
濃密的眼睫交錯間,有一絲罕見的倉惶。
大丫頭結香站在他身旁,手裏提著一盞紙糊燈籠,臉色有些難看。
寶珠看到人,立刻揚聲道:“水麵上有個人!“
“我去喚世伯起來。“小沙彌神情微凜。
轉身前,似有意,又似無意,輕輕道,“迴房吧,不要出門。“
李大伯聽說有人落水,起身披衣,喊醒船夫,找來幾名熟識水性的水手入水救人。
甲板上亂騰騰一片嘈雜聲響,直鬧到後半夜。
翌日清晨,天還沒大亮,外邊渡口已是一片喧嚷人聲。
寶珠昨晚沒睡好,一直連連打哈欠,鋪床疊被的時候,恨不能摟著鋪蓋卷打個盹。
“三娘曉得昨晚落水的人是誰嗎?“
“是誰?“
李綺節坐在窗前梳頭,她下手重,梳齒碰到打結的發絲,依舊往下使勁梳,刷刷幾下,扯斷一小把黑油油的發絲。
寶珠在一旁看到,哎喲兩聲,心疼的不得了,搶過雕花檀木梳子,蘸了些發油,輕輕抿在李綺節的發尾上,“落水的是金家大少爺!“
李綺節微微挑眉,別人救苦救難,救的不是王孫公子,就是世外高人,她倒好,救起來一個無所事事的紈絝。
她隻猶豫了一刹那, 埋頭繼續吃, 既然已經吃了, 那就接著吃唄。
丫頭又抬著一隻竹編籮筐進門:“小姐, 楊家送來兩對兔子。“
雪白的兔子,緊緊擠在一塊兒,像鼓起的棉花團。
丫頭們愛得不行,拿一根草葉逗弄兔子,手腳快的已經忙著在院子角落裏搭草窩。
“別白忙活。“李綺節攔住圍著兔子不停稀罕的寶珠, “把兔子送到灶房去。“
寶珠舍不得, 但看李綺節兩眼放光,知道她已經在盤算怎麽吃兔肉了, 隻得狠心應下。
李綺節假裝沒看到寶珠滿眼的心疼,養兔子是個精細活兒, 她幹不來,還是用來祭五髒廟吧。
紅燒、醬香、麻辣、幹煸……李綺節迴想著兔肉的各種吃法,咽了口口水,喔,對了, 還有冷吃兔。
丫頭們眼睜睜看著李綺節輕描淡寫間,吩咐寶珠把兩對活蹦亂跳的兔子送到灶房去, 讓劉婆子宰了燉肉吃,一個個目瞪口呆。
“怎麽都不說話了?“
李綺節嫣然一笑,因為才吃了桑泡兒的緣故, 她的舌尖有些發紫,笑起來有點滲人。
丫頭們麵麵相覷,噤若寒蟬,頓時作鳥獸散。
接下來的幾天,再沒有丫頭敢攔著李綺節獻殷勤了。
周氏急著去找張氏探口風,偏偏楊家人一大早送來好些果子菜蔬,少不得耐著性子和楊家的小夥計客氣幾句。待楊家人走了,換了身半新不舊的夾紗衣裳,讓寶鵲揀了幾樣楊家送的果子,裝了一大簍,到小院探望張氏。
張氏跟前的大丫頭結香正好從房裏走出來,手裏端著痰盂,腕上搭著巾帕,眼圈有些發紅。
周氏一眼看到痰盂裏的血痰,皺眉道:“又犯病了?“
結香點點頭,“早起就咳嗽,粥飯一口沒吃,隻喝了一碗藥。“
屋裏一股揮之不去的酸苦藥味,窗前供了一瓶月季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張氏多病,她房中的花朵也蔫蔫的,沒什麽鮮活勁兒。
張氏昏昏沉沉睡著,聽到聲音,抬起眼簾,“周姐姐來了。“
說話有氣無力。
周氏不好提別的話,溫言勸慰張氏幾句,說了些閑話,迴到自己房裏,唉聲歎氣。
李大伯在家等消息,聽下人說周氏迴來了,找到正房:“怎麽樣了?“
“十八娘病得厲害,我不好張口。“
李大伯雖然迫不及待想撮合李綺節和小沙彌,也隻能道:“不急,過幾天我帶張家小哥兒和三娘去武昌府,你趁那個時候問張妹子,正好兩個孩子都不在跟前,說話不必顧忌。“
周氏道:“我都聽官人的。“
過了幾天,張氏的病好了些,準備動身去武昌府的李大伯卻病倒了,李大伯隻得先推遲行程,讓船家多等幾天。
李綺節原本已經收拾好行李了,李大伯一病,倒叫她忙亂了好幾天。
等李大伯病愈,已過了小滿時節,春蠶開始結繭,李家雇傭的蠶娘們每天忙著煮繭、繅絲,幾架紡車晝夜運作,嗡嗡嗡嗡響個不停。
李大伯隨船帶了幾大包新茶和新絲,預備到武昌府後,先去茶市、絲市看看行情。
李綺節順便把花慶福也叫上了,瑤江縣地方偏僻,市場已經飽和,武昌府是南來北往的集散地,貿易繁華,水運發達,有更廣闊的天地,花家貨棧遲早會開到武昌府。
李家雇的船不大,但勝在幹淨,不像那些載湖鮮的漁船,有種刺鼻的腥臭氣。
出發的時候是個大晴天,潺潺的水波間倒映著金燦燦的流光。船走了大約兩個時辰,忽然吹起一陣涼風,頓時陰雲狂湧,淅淅瀝瀝落起小雨。
李大伯站在窗前,滿意地望著江麵上迷迷蒙蒙的細雨,捋著花白胡須笑道:“小滿不滿,無水洗碗。今年雨水多,田地不會再旱了。“
去年李家山腰上的地旱了一大片,那座山離江邊太遠,沒法修水渠灌溉,最後隻能請農戶一擔擔水挑上山,才勉強把菜苗澆了一遍。
李綺節在窗下對賬,一手翻賬本,一手撥弄算盤,把珠子打得劈啪響,頭也不抬道:“田裏的秧苗剛栽下去,是得落場雨才好。“
甲板上響起一陣嘻嘻哈哈的笑鬧聲,噔噔一串腳步響,寶珠跑下船艙,推開門:“三娘快出來看稀奇,好大的船!“
已經離了瑤江縣的地界,江麵上來往的船隻陡然多了起來,寶珠和進寶姐弟倆也不怕淒風冷雨,興衝衝在外邊看熱鬧,船工催了幾遍,姐弟倆還是不肯迴船艙。
李大伯正覺無聊,聞言披上蓑衣,好奇道:“是誰家的船?“
本地的水運貨船基本掌握在各大望族手中,說不定是李大伯認得的人家。
船夫在外麵應答:“官人,是金家的船,他們家每個月要給楚王府運送土產糧米。“
聽說是金家的船,李綺節心念一轉,推開算盤,撐起一把碩大的黃油絹傘,跟著李大伯一道走出船艙。
金家的船比李家雇的小船足足大了四五倍,船上彩旗招展,迎風獵獵,桅杆上掛有金家旗號,甲板上往來走動的水手都是統一服色,步履從容,不像是金家家仆,更像是訓練有素的兵卒。
金家的船很快把李家雇的小船拋在身後,沐浴在雨絲中的船影像一頭威武的巨獸,遮天蔽日,氣宇軒昂。
江麵上的其他客船紛紛避讓,隱隱聽到另一隻船上有人罵罵咧咧道:“神氣什麽?“
船夫笑向李大伯道:“我們這還算是好的,若是在運河上,但凡碰見運送漕糧的官船,所有往來船隻都要讓道,有時候為了等官船先走,得在渡口等上整整兩三天,才能出渡口,短短百裏水路,走一走,停一停,比走陸路還折騰。“
李大伯道:“雖然折騰,還是比陸路輕便儉省,咱們這樣的平頭老百姓,能安安生生混口飯吃,就是祖宗保佑了。“
船夫歎息道:“可不是!“
甲板上一位穿蓑衣的老者插話進來:“想安生也難啊!這幾年東山那頭興起一窩水賊,殺人越貨,無惡不作,不知有多少船折在他們手裏。官府派兵去捉,一晃三年了,到現在還沒找到水賊的老巢在哪裏。上個月我們跟隨商隊一路北上,船隊從東山腳下經過的時候,提心吊膽,一刻不敢合眼,就怕被水賊給盯上。“
幾名在甲板上搬運貨物的夥計聽老者說起水賊,頓時兩眼放光,連李大伯和進寶也都聽住了。
老者繼續道:“水賊喜歡夜裏下手,先悄悄爬上船,然後用迷藥把船上的人迷暈,再把人五花大綁,扔到江心裏淹死,連會拳腳的人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有人哈哈大笑:“老伯恁愛嚇唬人,什麽迷藥,能把一船的人都迷暈?“
老者被人質疑,麵皮立時紫漲,張嘴就罵:“哪裏來的臭伢崽!迴去問問你娘,老子活到這麽大歲數,什麽時候誑過人?“
旁邊的人連忙相勸:“老伯莫要同娃娃爭嘴,他們不知天高地厚,以後吃了苦頭,自然曉得世道艱險。“
李綺節看甲板上的人越聚越多,說的話也越來越粗,和寶珠返迴船艙。
寶珠心有餘悸道:“水賊不會盯上咱們吧?“
李綺節收起絹傘,甩掉傘麵上滾動的水珠,哭笑不得道:“咱們家船上的貨物能值多少錢鈔?滿打滿算一二百兩銀子罷了,水賊瞧不上的。再說了,那夥水賊流竄在東山一帶作案,為的就是避開官府,不會冒著被一窩端的風險,把手伸到武昌府周邊來。“
寶珠念佛道:“阿彌陀佛,謝天謝地。“
路過一間船艙,隱隱聽見一陣清朗的讀書聲。
“張少爺真刻苦,夜裏咱們困覺的時候,他還在燈下看書。好幾次我半夜起來,看到書房的燈亮著。“寶珠感歎道,“倒是沒想到上了船,他還不休息。“
透過門縫,能看到小沙彌的清雋身影,少年手中執書,臨窗倚立,側臉浸潤在窗外朦朧的雨幕中,說不出的俊俏靈秀。
李綺節正看得出神,冷不防對上一道清亮眼眸,卻是小沙彌轉過身來,淡淡看了她一眼。
眼光隻從她臉上一掃而過,又迅疾移開。
天黑前船在岸邊一處渡口停泊,這裏是武昌府下轄的一處市鎮,因為鎮上一座石橋很出名,鎮名就叫橋頭鎮。
李大伯有幾個相熟的老友住在橋頭鎮,他想去探訪老友,順便打聽今年新絲的價錢,天黑不好貿然前去打擾,隻能第二天再去,船要在渡口歇一晚。
小市鎮沒有宵禁一說,已近酉時,渡口仍然十分熱鬧。
船才駛入渡口,已有幾個穿麻練鞋的小童攀緣上船,招攬生意:“雨天寒氣重,哥哥們且吃碗水酒,祛祛寒氣。“
水手問:“甜酒還是辣酒?“
小童笑眯眯道:“甜酒多的是,辣酒也應有盡有,娘已經備了下飯酒菜,隻等哥哥們來照應。“
水手們哄然大笑。
進寶和其他小夥計嫌船上憋悶,結伴下船去鎮上玩耍,李大伯再三交待不許他們吃酒,尤其不許跟著拉客的小童走,進寶笑嘻嘻應了。
李大伯問李綺節道:“三娘要不要下船走一走?“
李綺節搖搖頭,渡口附近的酒肆、客店常年做水手生意,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不是閑逛的好去處。
戌時末進寶等人迴船,船夫提著燈籠,站在船舷邊,一一檢視下船的夥計,聞到誰身上有酒氣,二話不說,打發到貨倉去幹活。
進寶捧著一包油煎饅頭和一把桃木插梳到寶珠跟前獻寶。
寶珠笑嗔幾句,罵進寶不該亂花錢,臉上卻笑盈盈的。迴到船艙,對著銅鏡,把桃木插梳比在頭上,左看看右看看,笑個不住。
李綺節忍不住笑道:“黑燈瞎火的,難為你看得見。“
寶珠臉上一紅,把銅鏡收進妝盒的小屜子裏,拈起一隻油煎饅頭,讓李綺節吃。
“你自己吃吧,我才吃了一盒酥餅。“
李綺節道,說著話,人走到窗邊,仰頭看天上一輪圓月。
在水邊賞月,伴著潺潺的水聲,更覺月華清寒冷峻。
油煎饅頭已經涼了,寶珠怕浪費,找船家討了杯熱茶,就著一碗清茶,把梅菜肉餡的饅頭吃完。
吃完饅頭,她打了個飽嗝,走到窗邊的麵盆架前洗手,忽然咦了一聲,跳到李綺節身後,指著水麵上一個閃爍的光點:“三娘,你看那是什麽?“
李綺節順著寶珠塗了丹鳳花汁的指尖看去,傍晚時雲歇雨住,天光放晴,夜裏月色怡人,月光透亮,依稀能看清江麵情景,起伏的浪濤間,似有一人趴在浮木上,隨波逐流。
那人身上可能帶了什麽反光的玉飾明珠,在夜色中泛著幽冷的寒光。
李綺節準備去叫醒李大伯,才出門,卻見小沙彌站在拐角的地方發怔,看到她,似乎吃了一驚,袖子翻轉,飛快地把一樣東西掩進懷裏。
濃密的眼睫交錯間,有一絲罕見的倉惶。
大丫頭結香站在他身旁,手裏提著一盞紙糊燈籠,臉色有些難看。
寶珠看到人,立刻揚聲道:“水麵上有個人!“
“我去喚世伯起來。“小沙彌神情微凜。
轉身前,似有意,又似無意,輕輕道,“迴房吧,不要出門。“
李大伯聽說有人落水,起身披衣,喊醒船夫,找來幾名熟識水性的水手入水救人。
甲板上亂騰騰一片嘈雜聲響,直鬧到後半夜。
翌日清晨,天還沒大亮,外邊渡口已是一片喧嚷人聲。
寶珠昨晚沒睡好,一直連連打哈欠,鋪床疊被的時候,恨不能摟著鋪蓋卷打個盹。
“三娘曉得昨晚落水的人是誰嗎?“
“是誰?“
李綺節坐在窗前梳頭,她下手重,梳齒碰到打結的發絲,依舊往下使勁梳,刷刷幾下,扯斷一小把黑油油的發絲。
寶珠在一旁看到,哎喲兩聲,心疼的不得了,搶過雕花檀木梳子,蘸了些發油,輕輕抿在李綺節的發尾上,“落水的是金家大少爺!“
李綺節微微挑眉,別人救苦救難,救的不是王孫公子,就是世外高人,她倒好,救起來一個無所事事的紈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