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以迂迴曲折的西陵峽,姿態秀麗、嫵媚動人的巫峽,懸岩壁立、雄偉險峻的瞿塘峽,著稱於世。

    而三峽遊覽區,其範圍便囊括整個庫區,即“高峽平湖”這個大區域了。“平湖”兩岸,除了許多曆史悠久的文物古跡,還有許多令人歎為觀止的自然風光。

    遊人至此,仿佛置身於詩林畫廊,定會如醉如癡,留連忘返。

    掃描:三峽文物知多少?

    三峽庫區有哪些著名的文物古跡呢?

    經國務院三峽建委會審批的保護項目,有1087個(重慶庫區752,湖北庫區335),其中地下發掘項目723個(重慶段506,湖北段217),地麵文物保護項目364個(重慶246,湖址118)。

    涉及135米淹沒線下的文物保護項目共有723個(重慶435,湖北288),其中地下發掘項目468個(重慶276,湖北192);地麵文物保護項目255個(重慶159,湖北96個),搬遷保護項目32個(重慶31個,湖北北1個),留取資料項目124個(重慶63,湖北61)。

    地麵文物古跡:

    秭歸屈原詞、新灘古民居;

    巫山大寧河古棧道,大昌古城;

    奉節永安宮,白帝城和位於瞿塘峽口的粉壁堂;

    雲陽張飛廟;忠縣石寶寨和丁房闕;豐都鬼城等。

    古文化遣址有四處,它們是:

    巫山大溪遺址(新石器時代);

    大昌西壩遺址;忠縣甘井口和甘井中壩子遺址;

    巫山二處早已發掘,忠縣二處近年也已實施搶救性發掘。湖北庫區古遺址和墓葬,包括三峽壩址中堡島,均已發掘完畢。

    此外,有兩處重點水下文物:一是雲陽龍脊石,—是涪陵的白鶴梁。前者乃曆代詩文書畫題刻,後者被譽為世界最古老的水文博物館。

    此外,據統計的較重要地麵文物還有:

    古棧道5處;

    石刻、題刻56處;

    摩崖造像5處;

    古建築19處;古塔3處;

    古廟寺院19處;

    古橋17處。

    地下文物較重要遺址有58處,墓群45處。其中著名的有奉節草堂古人類化石點,屬三峽庫區淹沒的唯一一處化石點。

    三峽大壩下閘蓄水後,哪些文物古跡將被淹埋呢?

    從下往上說,重點文物古跡有:

    湖北秭歸屈原故裏牌坊和屈原祠;

    重慶巫山境內的孔明碑、大寧河古棧道;

    奉節縣永安宮(劉備托孤)遣址、孟良梯、瞿塘峽口的粉筆堂;

    雲陽張飛廟、龍脊石;

    忠縣石寶寨和漢代無名闕;

    豐都鬼城東嶽殿;涪陵白鶴梁……

    將會被淹沒或部分受淹,但可采取挽救或補救措施的重點文物古跡有:

    秭歸屈原祠,它已是二次搬遷,葛洲壩蓄水時搬至現址,原考慮的是三峽150方案,現要按175方案第三次搬遷至秭歸新縣城鳳凰山。

    巫山縣大昌古城,亦計劃擇址部分複建;

    瞿塘峽口的粉壁堂,已實施部分切割,在新址複原;

    雲陽張飛廟業已拆遷,在新址實施“克隆”;

    忠縣石寶寨十二層塔樓,其底層約為165米,頂層為210米,現已擬定小圍堰保護方案,使其在175水位不受影響;

    涪陵白鶴梁現亦擬定水下保護方案(就地采用金剛罩覆蓋,罩內注水減壓);

    其它諸如忠縣丁房闕、秭歸屈原故裏牌坊、豐都東嶽殿等,雖將被淹,但均可隨著新城的建設而搬遷……

    難題:眾多文物如何保護?

    19972001年,三峽建委會己累計撥付重慶市和湖北省三峽庫區文物保護項目經費23894.36萬元。兩省市與項目承包單位共簽合同400多項,合同金額15000多萬元。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三峽工程建設,給我國文物保護和田野考古發掘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更為眾多的文物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幹的廣闊舞台。近10年來,全國20多個省市70多個單位的文物專家和科研人員,10多所高校的教授和青年學子共千餘人雲集三峽,滿腔熱忱地投入庫區文物搶救保護工程。

    截止目前,庫區地下文物考古發掘麵積己近百萬平米。這個數據是驚人的。我手頭有一份重慶1996年前60年庫區地下文物考古發掘資料,該資料上匯總的發掘麵積使人不敢相信:1萬平米。你看,6年多時間與60年,1:100.

    1:100,客觀反映出庫區文物考古發掘工作的窘境:時不我待,必須與即將上漲的江水分秒相爭!

    據1997年以來的資料,庫區共發掘60多處古遺址,其中40處乃舊石器時代遺址,14處還保留著原生地層。在豐都縣高家鎮居然發現一處舊石器時代的露天石器製作工場和古脊椎動物化石點,此乃驚世之舉。有專家歎曰:它使距今10萬年以來的曆史文化脈絡清晰可辨,亦使三峽地區從舊石器時代考古空白區變成我國舊器時代考古之富集區,從而打開了另一部堪與黃河流域曆史文化媲美的長卷!

    考古工作者在忠縣古遺址還發現了比著名的大溪文化更早的文化——甘井溝文化,它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三峽地區已是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交融區。

    尤其值得驕傲的是,考古專家通過實地考察發掘,為世人揭開了戰國時期以前的“巴人之謎”:從已知夏商至西周時期的巴人遺址和墓地,發現了大量巴人建築、冶金製造、窯業遺址,使巴人文化從夏商、西周至戰國,形成了一個不間斷的完整序列。

    如今,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巴人就是三峽地區的先民。

    據初步統計,近幾年三峽庫區大規模的搶救性發掘,出土的文物數量非以千計萬計,而是將達到30萬件之多,其中有相當數量的文物世所罕見,堪稱國寶。如在巫山新縣城建設中發掘的一件東漢“鎏金四神銅棺飾”,被奉為國家一

    級文物。

    專家評說三峽文物十大價值

    我國著名考古學家俞偉超在《關於長江三峽工程淹沒及遷建區文物古跡保護規劃報告的幾點說明》中提出,三峽文物具有十大價值:

    1、60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和古生物化石地點(含14個難得的未被擾動的舊石器文化遺址),包括罕見的豐都高家鎮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露天石器製作工場。許多遺址中含大量具有中國南方舊石器特征的大型砍砸器、刮削器,是解決我國舊石器文化南北分界的重要地區。

    2、8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是解決長江流域江漢平原至三峽以西至四川盆地的東西兩大文化係統分界線的關鍵地區。

    3、100多處古代巴人的遺址和墓地,包括夏商周時期巴人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和戰國晚期至秦代前後的巴王墓地,是解開古代巴人曆史之謎的主要地段。

    4、數十處可說明楚、秦文化進入三峽地區曆史過程的遺址和墓地。楚文化大致在西周中晚期時已進入西陵峽地段至秭歸一帶,春秋戰國之際則達到忠縣一帶;秦人在公元前278年攻下楚國郢都時,占有三峽全境。

    5、470餘處漢至六朝的遺址和墓地,包括漢代魚複縣和朐忍縣縣城,是說明中原文化和當地巴文化如何逐漸融合的重要地段。

    6、6處古代枯水題刻和數十處宋代以來洪水題刻組成的舉世罕見的古代石刻水文記錄長廊,其中的白鶴梁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7、兩處東漢石闕和數十處唐以後的摩崖造像、碑碣、摩崖詩文題刻,有些是著稱於世的珍貴藝術品,有些可說明當地的重要曆史情況。8、結合三峽自然風光特點的近300處明清建築物,包括廟祠、民居、橋梁等,是自然風貌和傳統文化的薈萃點。

    9、古代的棧道、纖道等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航運遺跡。

    10、大量土家族等民族民俗文物,是四千年來巴文化等遺痕延續至今的活化石。

    10年:三峽地下文物保護一瞥

    從1997年起,由國家文物局協調,在湖北省、重慶市移民、文物主管部門的主持下,全國數十家考古科研機構進駐庫區開展地下文物的勘探、發掘等工作。截至2006年底共計有80個單位、千餘名專業人員直接參與了三峽庫區地下文物的保護工作,總計承擔地下文物保護項目676項,完成勘探麵積11,411,708平方米,發掘麵積1,738,677平方米。

    十年,彈指一揮間。

    伴隨著一係列的新發現,衝擊和更新了學術界的認識,開拓了研究者的視野。

    據我所知,舊石器時代考古是三峽地區的最薄弱環節。盡管曾有過“巫山人”的驚世發現,但有關早期人類活動的遺存卻難以得到確認。近年的大規模發掘為三峽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序列的構建提供了可能。通過高家鎮、煙墩包、橫路以及冉家路口等一係列舊石器遺址的發掘,三峽地區已基本確立起自距今15萬年至1萬年左右的年代框架,為當地舊石器中晚期文化的演化發展,以及舊石器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提供了比較詳實的物證。特別是沿江曠野型遺址和以礫石石器為基本特征的峽江舊石器所反映的麵貌,極大地豐富了我國舊石器考古學的內涵和認識。

    新石器時代考古在三峽庫區,以往的發現多限於瞿塘峽以東地區,人們所了解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基本是以江漢平原為核心考古學文化的邊緣。通過規劃階段發現的老關廟、魏家梁子等表現峽江地區特色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遺存,研究者已經意識到三峽庫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分野。1997年以來的大規模發掘,在把研究者的認識繼續深化的同時,又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在年代上,瞿塘峽以西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年代已可以上溯到距今7000年前,已知類似豐都玉溪遺址下層那樣的遺存在庫區並非孤例,而其所表現的與江漢平原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的特點,確定了庫區新石器時代基本貫徹始終發展趨勢。此後的大溪、屈家嶺等不同階段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基本延續著這一態勢,巫山大溪、豐都玉溪坪、萬州蘇和坪等遺址都反映了這方麵的內容。相當於中原地區的龍山時代,奉節老關廟、忠縣中壩、哨棚嘴等一係列遺址所展示的麵貌反映出庫區新石器時代較強的地方特點,文化聯係的走向一改注重東部江漢平原的趨勢,而更趨向西部的成都平原,為下一個時代的到來,做好了準備。

    史稱“三代”的夏商周時期是我國曆史發展的重要階段,庫區的考古學發現也證明,這一時期當地的考古學文化也進入到一個新階段。萬州中壩子、涪陵藺市、鎮安等遺址都反映了當地考古學文化和東西兩端的江漢平原、成都平原考古學文化既有聯係又存在差別的特點,而許多可能具有“禮器”性質遺物的存在,說明這一時期社會的性質發生著變化,同時也表明庫區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所具的位置。就考古學文化因素的表現分析,庫區這一階段的考古學文化和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具有較多的共性,但兩者的關係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發現和深入研究。經曆了夏商時期的發展,大約到了西周階段,庫區的考古學文化已顯示了鮮明的地方特征,由巫山雙堰塘、忠縣中壩等遺址的表現來看,早期巴文化已非其莫屬。進入東周階段可以說是庫區考古學文化大發展的一個時期,已經十分成熟的巴文化不斷展現著自己的風格和特色,雲陽李家壩、開縣餘家壩、巴東團包等一係列巴人墓葬將巴民族尚武崇勇的習俗表現的淋漓盡致。稍晚一些,楚人開始不斷向庫區擴張,楚文化的西界也不斷在三峽庫區考古工作中得到刷新,在幹流地區,明確的楚人墓葬已達忠縣、豐都一帶,考古學展示的庫區戰國晚期的巴、楚、秦文化的格局與變化,無疑是文獻研究所難以企及的。

    秦漢時期,三峽庫區考古學文化的發展基本已融入全國的大局,和全國的發現一樣,三峽庫區的漢代遺存也是最普遍、最豐富的一個曆史階段,無數漢墓以及豐盛隨葬品的存在,標誌著三峽地區又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經曆了短暫的秦統一後,巴文化在保持著些許特點的同時很快被漢文化所同化,當然同化的過程也包括著漢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或重組,所以三峽庫區的漢代遺存在展現了全國大一統態勢的同時,也多少帶有一些當地的特點和風格。屬於這一階段考古代重要收獲,值得一提到還有雲陽舊縣坪遺址的大規模發掘,通過發掘出土的漢碑以及結合曆史文獻的記載,可以明確這裏就是漢代的朐忍縣治所在。

    三國鼎立,三峽地區大部分處在蜀國轄境,就目前發現來看,已知明確的蜀漢遺存大部分都發現在三峽庫區,其中忠縣塗井崖墓的發現,已成為蜀漢考古斷代研究的一個重要標尺。而像忠縣花燈墳等墓地那樣自東漢晚期延續的世家大族的家族墓地也是庫區考古的重要收獲。蜀漢之後峽江地區進入相對平靜的階段,六朝考古所反映的內涵雖然基本是前一階段的延續,但無論從墓葬的規模,還是隨葬品數量和奢華程度,都比兩漢階段有所折扣,折射了時代動蕩的印痕。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青瓷器,峽江地區六朝墓葬隨葬的青瓷表現了與南京(建康)地區相當一致的特點。

    隋唐以後三峽庫區的發展相對比較穩定,唐宋時期的許多詩人在三峽留下的眾多名篇,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這一區域當時的狀況。以往這一階段的考古發現多集中在重要墓葬的發掘,雲陽明月壩唐代普通集鎮的發掘,填補了我國曆史時期考古的一項空白。巴東舊縣坪遺址的發掘基本完整地揭露出宋代巴東縣治,這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經大麵積考古發掘的宋代縣城遺址。宋末元初,三峽庫區一時又成為曆史的焦點。奉節白帝城作為當時抗擊蒙古的一個重要城池,充分表現了戰爭時期山城的格局和特點,比較完備的城防設施和指揮係統是白帝城遺址的價值所在。

    明清時期的地下文物搶救保護工作最重要的收獲是豐都沿江的一係列冶鋅遺跡的發現和確認,這些在我國第一次發現代古代冶鋅遺存,不僅填補了我國冶金史的空白,而且在世界冶鋅技術的起源和發展研究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一時期其他考古工作主要是清理了一批普通居民的埋葬,為了解文獻記載相對貧乏的社會基層的活動提供了實物資料。此外諸如巫山大昌古城、秭歸東門頭明城等曆史城鎮的大麵積發掘,也為複原和研究當時峽江地區城鎮的建製、布局以及主要功能等提供了重要線索。

    白鶴梁:無可奈何的選擇

    似乎命中注定,我與世界級瑰寶——長江曆史水文石刻無緣謀麵。

    往返重慶很多迴了,甚至還專程去過涪陵,想親眼看看“白鶴粱”上的詩文,親手撫摸石刻的魚眼……但時機不對,非偏枯水年份,“白鶴粱”不肯露出其“廬山真麵目”。

    2003年春節前,我就打聽“白鶴梁”是否出水?朋友說:隻露出很小一部分。待到元宵節一過,好消息來了:“白鶴梁”似乎懂得人類情感,竟毫無保留地將其身姿容顏裸露在世人麵前,要與我們訣別。

    2003年6月三峽水庫蓄水,按現行保護方案,它將永沉江底了。

    世間事物,往往是失卻才倍感珍貴。

    過去,我總以為多的是機會見識“白鶴粱”的,不想這一拖再拖,終成遺憾。今年汛期來臨前,尚不知有無機會趕去涪陵與“白鶴梁”見上最後一麵?

    好在,幾位朋友送來了“白鶴梁”的珍貴曆史照片。我便在《中國三峽建設》雜誌今年第三期,以“山水有情石記事,絕唱千古白鶴梁”為題編發了一組圖片,並在封麵以折頁形式選發了一張白鶴梁露出水麵且題刻清晰可辨的攝影佳作,本人還配了一首詩。

    位於涪陵城北長江南岸大江之中的“白鶴梁”石魚題刻,總長約1600米,自西向東伸延與江流平行。

    梁北側水流湍急,為川江主弘;梁南側水流較平緩,冬春兩季波平鏡,稱為鑒湖。

    1972年有關單位調查時水位137.58米(海拔),梁被水流所分,呈上、中、下三段露出江麵。

    石魚水標及題刻文字,現存題刻文字163段,其中宋代約100,餘為元、明、清代;據專家從史書和現存石魚考證,白鶴梁有石魚水標應始於唐廣德二年或更早,至於出自何人之手,尚待進一步考證。

    石魚圖案在白鶴梁現存14條,大小與水位高程不等,蔚為壯觀,亦為水標辨識之重要課題。

    專家解讀石魚說:唐代所見魚腹高,大體相當於現涪陵水文站曆年枯水位平均值;清代康熙重刻魚的眼高,又大體相當於川江航運部門當地之水位零點。由此可見,石魚水標鐫刻,是古代人民長期對川江枯水現象的認知結果。

    一塊難露水麵卻最好保存的石粱,竟鐫刻著自唐至清光緒乙亥冬季的長江水文史嗬!專家觀摩石魚,研讀題刻,列出了厚重的千年曆史水文年表——這白鶴粱被尊為世界最古老的水文博物館,當之無愧!

    1988年,白鶴梁即被列為國家級一級文物。

    長期以來,專家們圍繞三峽水庫蓄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對其保護,傷透了腦筋。

    分割搬遷?離開了江,失去意義;

    拓片複製,作資料當然是好事,但實物呢,就讓江水永遠埋掉?用罩子罩住?想法當然好,但哪裏去找能長期抵抗江水重壓力而不遭破壞的材料作罩子呢?

    現行的保護方案是:罩子還是做,但罩內非但不抽真空,而且注水,使罩內外水壓平衡。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罩內所有題刻可保留原貌,且不受江水衝刷和確保無泥沙淤積。但,這樣的保護方案對白鶴粱而言,保是保了,護也護了,卻使我們和我們的後人在三峽蓄水後,再難一睹她的芳容。

    專家對此方案的諮詢表現得很無奈:眼下的保護方案己是費盡心機,隻能如此啦。等將來,科技更發達了,由我們的子孫來更好地保護她吧!

    方案既定且巳付諸實施,福耶禍耶,誰也不知道。隻有等蓄水後的歲月來作見證!

    既然不知後果,那就麵對白鶴粱,聽我唱支歌吧——

    別了,白鶴梁

    枳城腳下,江底

    隱藏著千百年的秘密

    一個關於千百年

    長江洪災的秘密

    幹百年來,文人墨客

    仿佛心中有結

    題詩作畫,唱和吟詠

    都繞不開這片水域

    於是,白鶴梁的石頭

    變成了博物館

    曆朝曆代的題刻

    綴成了曆史的記憶

    別了,白鶴梁

    你的秘密已被炎黃子孫

    從江底打撈

    三峽漲潮時

    就讓撈不起來的“川江號子”

    陪你,永遠永遠地陪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紀之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峽纖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峽纖夫並收藏世紀之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