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意味著什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這是古老的概念。統治者想要得到某個地方,往往隻需“跑馬圈地”就夠了。老百姓隻有被奴役被驅逐的命運,情願不情願遷移永別祖祖輩輩居住的土地,統治者無須考慮。
移民,是什麽概念?
移者,遷徙也;民者,老百姓矣。
移民二字,漢語詞典上的兩條解釋是:“遷移居民到外地或外國去落戶”;和“遷移到外地或外國去落戶的人”。
遺憾的是,中國人尤其是農民,對移民二字的理解十分簡單。因為到外國去落戶這種幸運壓根兒不存在,即使有此榮幸,他們也未必樂意:“金窩銀窩,不如狗窩”。農民對於故土情份,非農民者絕難體會。要移民,就意味著自已的生存權利被剝奪,“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這句話,農民還是懂的。
曾幾何時,共和國的締造者將土地分給農民,那“分田分地真忙”的歡愉和感激之情,洋溢神州大地;
同在藍天下,同在共和國的土地上,為了經濟建設的需要,廣大農民響應政府號召而“背井離鄉”,作出過無數巨大犧牲。而與此同時,政府也為移民安置和善後工作付出了沉重和慘痛的代價……
●我國水庫移民的昨天和今天
眾所周知,我國非自願移民以水利工程為最,建國以來,全國建成的大、中、小型水庫(含水電站)8萬餘座,非自願移民的人數已達1000萬人,其中300多座大型水庫移民約500萬人。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左”的錯誤思想的指導,對移民工作的艱巨性、複雜性認識不足,重工程輕移民,導致許許多多工程建成後的移民安置問題至今仍未妥善解決。
最為突出的例子是三門峽水庫和丹江口水庫——
黃河三門峽水庫,淹沒和影響陝西關中平原富饒地帶近200萬畝土地,撤銷一個縣,移民28萬人(1965年數,現為43萬人)。建庫已30多年,還有一半移民連溫飽問題都沒能解決,而且連年發生移民返庫搶占土地、上訪、鬧事等事件。
湖北丹江口水庫於1974年建成,國家投資10億元,在防洪、發電、灌溉、航運方麵都收到顯著的經濟效益。但是,興建水庫動遷河南、湖北兩省在冊移民38.2萬人(現已發展成50萬人)。長期以來,遺留的問題甚多。
由於蓄水位一再提高,造成移民住房反複搬遷,農田建設前建後淹,給農民帶來很大損失和困難。丹江口水庫移民安置的主
要問題:
一是安置的地方生產條件差,有的人多地少,有的雖然地多,但易澇易旱,以致移民的經濟收入不僅大大低於當地平均水平,甚至低於搬遷前的水平;
二是居住條件差,很難定居。修建的房子不僅質量差,而且全是軍隊營房式樣,給農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丹江口水庫移民“後遺症”問題,對主管移民工作的首腦機關說來,教訓異常深刻。它集中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沒有把庫區建設和主體工程統一規劃實施;
沒有妥善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害關係;在國家資金困難的情況下,為了工程上馬,往往把核減移民經費作為降低工程造價的一個手段。移民補償也是采取單純消極的補償辦法,沒有與移民的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甚至於有些地方對這點有限的移民安置經費層層克扣挪用,使有些移民自始至今仍在溫飽線上苦苦掙紮,於是被迫倒流庫區濫墾亂伐,甚至上訪鬧事……
在一次三峽庫區移民會上,“老水電”李伯寧先生曾經就移民問題坦誠地講過一段話。他說:“建國以來,國家修建了86000座水庫,大約1000萬移民,當時都是按一次性賠償來安置的。也就是給你訂個標準,每畝地賠多少錢,每間房賠多少錢,敲敲打打把人家送走就基本不管了。這種靠政治運動搞移民後遺症很大……”
據水利部門統計,1000萬水庫移民,其安置效果大體上是三
三製:問題解決得較好的,約三分之一;生產、生活過得去的,也約占三分之一;溫飽問題尚未得到解決的,同樣占三分之一。
作者並非有意誇大其辭,增加人們對移民的恐怖。然曆史就是曆史,是任何人也抹殺不掉的。如實道來,或許不無裨益哩。總結昨天,明白今天,難道不是為了明天麽?
過去的移民“後遺症”,概括起來說,是“三多”和“三少”:
1.過去移民中,上訪告狀的多,安心在庫區重建家園的少。1987年,浙江集體上訪反映移民問題的達26批759人次;著名的“老大難”三門峽水庫,1985年竟有8000多人返庫搶種土地。
2.等、靠、要的思想多,自力更生者少:因為我是移民,窮了向上伸手要錢、要物、要救濟視為理所當然。
3.破房漏屋多、貸款欠債多,新房少收入低。
●國外水庫移民說略
講我國水庫移民難,後遺症多,是不是可以說國外的水庫移民就不難、就沒有後遺症呢?
絕非如此。
據有關專家介紹:有一個國家的水利工程,為移民修建了挺氣派的住房、街道和學校,結果移民搬進去後問:“土地呢?哪兒是我們的土地呀?”
當地的移民官員張口結舌,結局便可想而知了……
作者看到過一份資料,雖很簡浩,卻印象極深:
斯裏蘭卡的一個工程,搬遷6萬人口,住的地方卻缺水,每天靠汽車從很遠的地方拉迴來,導致搶水事件層出不窮。試想,一個連水源都缺乏的地方,移民能幹什麽呢?
幾十年前修的老阿斯旺水庫,埃及政府在尚未分析環境容量和做好生產規劃,隻蓋房子就遷移人口,結果迫使不少移民村的男人紛紛外逃“討生活”……需要指出的是:阿斯旺水庫容量為1570億立方米,發電量2100兆瓦,整個工程費用約10億美元,在造壩過程中移民總共不過10萬人。
美國1936年興建的胡佛壩,發電量1354兆瓦,最大庫容為360億立方米。它的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地處沙漠之中,上下遊人煙極為稀少。盡管移民量小,也不是沒有問題。那兒的人沒讀過馬列,不知道什麽叫共產主義:要我搬遷可以呀,但必須滿足我的條件……這如同買賣交易式的移民,漫說中國人學不保來,即使學了,也未必符合國情。
印度境內最高的巴克拉壩,壩高226米,1963年建成。其發電量為1050兆瓦,有效庫容74.4億立方米。該水庫的形成,波及371個村莊,36000人,其全淹的村莊62個。它的特點與美國胡佛壩類似:其上下遊人煙稀少。坦率地講,巴克拉這樣一個世界級的水利樞紐,發電量1000多兆瓦僅移民30000多人,實在是令人羨慕。
我們過去的“老大哥”,靠共產主義思想和人民群眾的力量,也曾修建了不少世界級水平的大壩。但不知是他們的毛病傳染了我們,還是我們的毛病傳染了他們,其水庫移民工作搞得要較資本主義國家遜色得多:移民量大些的工程有人罵娘,移民量相對較小的工程,水庫移民照樣罵娘,甚至鬧事。
中國有句成語叫“相形見絀”。我們過去的“好人”和“壞人”,在移民問題上見解大相逕庭:人家搞水庫移民,按經濟規律辦事,注重移民規劃的研究;而我們呢,過去往往隻注重思想路線和革命方向,要求人民群眾“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萬惡的舊社會……”
●故土情:隔河岩水庫的一幕活劇
位於湖北長陽縣境的清江隔河岩水利工程,4台機組早已投產發電。水庫蓄水前,要動員相當數量的農民撤離家園。絕大多數土家族同胞以國家利益為重,盡管對永別的房屋土地“一步三迴頭”似地難以割舍,但在各級政府官員的檢查督促下還是灑淚搬走了。然而,就在蓄水的前幾天,卻發生了一樁令人哭笑不得的悲慘事件——
庫區一個小村莊,居住著一位在當地德高望重的老石匠。政府兩年前就派人動員他搬家,告訴他這兒是水庫淹沒區。老人不聽則已,得知真相後反把來人痛罵了一頓,並發誓不搬家,還鄭重聲明:“今後哪個龜兒子要我搬,我老漢就死在他麵前!”
此後,老人就憑藉自己的石匠手藝,開始在山上采石鑿碑,準備在自家後院裏營建一座頗具特色的石墓。家裏的兒孫看著老頭子氣喘噓噓地擺弄石頭,敢怒而不敢言。兒媳有點文化,是村幹部,幾次在老人麵前下跪請求他停止造墓,老人堅決不答應,並氣憤地說:“要走你們走,我一個人留在這兒!我造的墓是我自己的,又不要你們出力,誰也管不著!”
麵對如此倔強的長者,家人、村幹部乃至縣鄉移民幹部,都無可奈何。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老人終於把石墓造好了。仿佛紅塵緣份已盡,也許是勞累過度,這位年逾七旬身體一向強健的石匠終於倒下了,而且是一病不起。眼看期限一天天迫近,家裏人誰也不敢張羅著搬家,急得兒媳好率領全家人和幾位親友,全都跪著哭著請老人家答應隨村民和家人一道撤出“生命禁區”……
老人勉強支撐著坐起來,嘴唇歪邪著咕嚕道:“根哪,這裏是祖輩先人留下的血脈……根基呀,懂嗎?山裏人離了家,丟了田地,不就是背叛嗎?走了,你們都走了,我管不了,可我……要對得起祖宗。淹了,要死人,這我曉得,可我已經七十大幾了,還怕死麽?你們……”
老人說著說著停住了,卻不停地流淚。
滿屋的人被老人說動了心思,也都抱頭痛哭起來……
幾天以後,老人乘家人外出,獨自從病榻上滾下地,慢慢地爬向自己的石墓……或許是氣力不支,或許是睹物動情,老人倒著身子入墓後,頭部和上半截身子卻留在墓洞口,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當然,水庫蓄水時,老石匠的屍體還是被家人抬到山上掩埋了。記錄這段故事,戀土的移民心態讀者諸君當可略見一斑。
●往事:一棵桔樹被抬在縣委招待所門前
為采訪庫區移民,我曾多次去過三峽工程首當其衝將被江水整個吞噬的湖北省秭歸縣城。在詢問中,移民局的同誌感慨不已地對我講述了一樁往事——
1979年8月,全國八省臍橙基地現場會在這兒召開。一群農民抬著兩棵被砍倒的大柑桔樹,一路轟鬧著穿過縣城古老的街道,遊行示威。這一下全城可就熱鬧羅,看熱鬧的,助威起哄的,尾隨著抬樹的農民一齊擁進了縣委招待所大院……
農民們知道這裏正在召開一個相當級別的會,他們抬著柑桔樹,是來“討公道的”:原來,前來示威的幾十位農民祖藉北門溝村,清一色的貧困戶。
是什麽原因造成了北門溝村民的貧困呢?
征地。早在葛洲壩水庫蓄水之前,因縣城發展之需,各單位建房均把眼睛盯在了這個村的土地上,政府各單位按國家征地標準,都向這個村支付了土地征用費。按理說,這一手交錢一手交地的“買賣”還算公平。農民拿到錢,莫不歡天喜地,好生熱鬧了一番,大部份肥田沃土被紅線圈走了,成片的柑桔林被人家毀於一旦……農民們好懊悔喲!
毀了用血汗培育的柑桔園,不等於斷了今後的生計麽?賣了田地,光吃那點田地錢,能管多久?政府用了地,難道就可以不管哪?你用了我的土地,我去幹什麽呢?難道去逃荒要飯不成?
農民們急了,聚在一起一合計便想出了“抬樹示威”的絕招,逼著會上的頭頭表態。
參加會議的來賓們都驚呆了。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80年代的今天,農民們還會對政府來這一招。大院裏熱鬧歸熱鬧,可不是對口會議,與會者也都變成圍觀者,誰也不能為示威者解決什麽問題。
倒是這個頗具悲壯色彩的故事不徑而走,成為人們街頭巷尾和茶餘飯後的談資。當然,也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驚動了主管移民工作的決策機關,觸發了決策者的深沉思考……
●剪不斷,理還亂
關於三峽工程的報道,目前已經不少了。
但關於三峽庫區移民的文章,卻不多見。迄今為止,全國各地報刊,零星發表過幾篇有關移民的文字,長則長矣,然不著邊際,或許可以說是“吹毛求疵”。幾位作者為招睞讀者,把題目做得很大——《三峽百萬大移民》,其實他本人除了用“一把
剪子“和”一瓶漿湖“剪輯拚湊一些官話官腔之外,毫無實際內容,更談不上有個人的觀點了。
倒是主管移民工作的李伯寧先生自己出了兩本書:一本是《庫區移民安置》,另一本是《論三峽工程與開發型移民》。作為原三峽省籌備組組長,他到三峽有其特殊使命,這個使命既艱巨又神聖:這就是移民與地區經濟發展;作為國務院三峽地區經濟開發辦公室主任,他更深知其工作的困難和擔子之沉重。這位從新中國誕生就參與水利部籌組工作的“老水電”,曾參加過1954年的“武漢保衛戰”,親身領略過長江的厲害。盡管如今年事已高,但對於三峽工程,尤其是對庫區移民的安置問題,始終憂心忡忡,關心備至。自1985年領命跨進三峽庫區以來,他的足跡踏遍整個三峽地區的山山水水,他的心也與三峽人民一起博動……憑他的資曆和身體狀況,完全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可他的手腳空不下來,他的心放不下來;盡管全國人大已經正式批準興建三峽工程;盡管他提出“開發型移民”新思維後經過幾年移民試點,已經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
都說,李伯寧先生人老心不老!
三峽工程畢竟是牽涉一百多萬移民生死存亡的大事啊,難怪李伯寧先生放心不下。即使是與移民和三峽工程毫不相幹的“老外”,聽到如此龐大的移民數字,也會大吃一驚。
前麵已經說過,移民的問題很複雜:既涉及經濟,也關乎政治,弄不好,非但移民生計不保,更重要的將會使這一地區隱埋不安定的種子,久而久之,勢必引起動亂,嚴重破壞地區經濟發展……社會各界許多知名人士,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才主張放棄推遲三峽工程建設;也正是由於建國以來許多水庫興建過程中遭遇移民“後遺症”問題的緣故,亦有不少人搖唇鼓舌,大肆宣講“前車之鑒”,極力阻饒三峽工程上馬。
有關移民問題的爭論,已40年了。爭論雙方都被這曠日持久的爭吵,搞得焦頭爛額。果真是“剪不斷,理還亂麽?”
非也。
有一個事實,連反對派也不得不承認:即走“開發性移民”之路,確實能夠給移民帶來經濟效益,給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生機!
還有一個明擺著的現也無須遮掩的事實:即過去的水庫移民“一次性賠償”的辦法行不通。國家無創收,移民無出路,這樣的傻事不能再幹了。
什麽叫經驗教訓?知錯了,已經在改錯,難道還得非翻“舊帳”不行嗎?
三門峽和丹江口水庫移民的過去是痛苦的,可如今呢?那裏的人民仍在受苦受難嗎?每一個有正義感有良心的中國人,看到那裏的人民在“撥亂反正”後生活日益走向富裕,還會耿耿於懷罵娘麽?
還是用數字來說話吧:
1978年,丹江口庫區人均收入隻有65元;到1984年,還有80%的移民未解決溫飽問題。但到了1989年,人均收達429元,低於200元的減少到5%左右,其中弱智者居多。
據1988年對新安江水庫庫區安置的16個縣市的調查,40%以上的移民新建或翻蓋了住房,其中10%蓋了小樓房。
據1989年統計,水利部直屬工程已安排的幾十座大中型水庫,移民生活水平有了程度不同的提高,80%以上的移民解決了溫飽問題。全國已有淳安縣、歙縣、鄖縣、鄖西縣、丹江口市、南漳縣和秭歸縣等七個縣市的移民人均收入率先超過非庫區,有一小部份移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數據雖不令人樂觀,但畢竟是有所改變啊!
“有所改變”靠什麽?
——當然是政策。試想,三峽工程國家已確定了“開發性移民”的好政策,前景如何呀?
答案似乎有了,又好象沒有。
因為:謀事在人!
再好的政策,倘若遇上“歪嘴和尚”呢?三峽工程移民——百萬移民啊,豈可視作兒戲?
●北京的最高決策
80年代之始,正是中國撥亂反正、實行改革且麵向世界敞開國門之時。這時,萬裏長江第一壩——葛洲壩工程初戰告捷,大江截流成功,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七台機組全麵投產。正是基於上述有利條件,“長辦”主張乘葛洲壩工程奏凱的大好時機,一
鼓作氣,拿下三峽工程。
水電部長錢正英很欣賞林一山的矢誌不移的舉措,要求他盡快向中央提交三峽工程“150方案”;同時,積極在北京為三峽上馬奔走唿籲。
林一山帶領龐大的設計隊伍,夜以繼日辛勤勞作,於1983年5月將“150方案”提交國家計委。6月份,國家計劃將該方案上報國務院。後經11個月的時間由水電部、“長辦”再作論證、補充和修改,國務院於1984年4月5日原則批準了“150方案”。
為了搞好移民和規劃、統籌三峽庫區經濟開發,中共中央亦作出決定:擬建三峽特區。原則規定,三峽特區的區域範圍限於與庫區相關的縣市;三峽特區行使省級職權,直屬中央管轄。
與此相適應,國務院亦確定組建三峽工程建設的總甲方——中國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籌建處,指定原水電部副部長陳賡儀任主任。該籌建處於1984年12月在湖北宜昌市掛牌辦公。國務院明確規定:中國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為國務院的直屬局,由水電部代管。
該籌建處的職能是:組織三峽工程的各項科研活動,協調設計部門和施工單位做好三峽工程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
1985年的湖北宜昌,成了全國人民關注的熱點地區。一時間,全國各地的傳媒機構爭相報道三峽工程即將上馬和三峽建省的消息。許多國外對三峽工程感興趣的機構和部門,紛紛組團訪華。香港及各國駐京記者,也蠢蠢欲動,向海外傳遞著有關三峽工程的信息……
鐵道部宣布:開通北京至宜昌的直達列車;
三峽省地圖,已經掛在了國家領導人的辦公桌前,時而凝視,緊皺眉頭;時而撫摸,暗自欣賞……
●李伯寧領命三峽行
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三峽特區,後改定為三峽省。從許多個候選人當中確定了牽頭負責人:水電部副部長李伯寧。
李伯寧,1918年出生於河北任邱。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冀中堅持敵後鬥爭。1949年參加水利部的籌組工作,40多年來曆任副司長、司長、副部長等職。從50年代起就是水利基建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李伯寧領命赴三峽。自稱“感到又高興,又惶恐。高興的是,我做了那麽漫長的三峽夢,終於盼到這一天,波光粼粼的高峽平湖已經在望了;惶恐的是,壓在我肓上的擔子太重,安置幾十萬移民的艱巨任務,我力不勝任。但中央既已決定,我隻能服從且盡力而為!”
來到宜昌後,李伯寧躕躇滿誌,決心為三峽省,為庫民貧困縣市的人民的未來拚命一搏。籌備一個行政省份的工作千頭萬緒,三峽省的未來就要描繪在“一窮二白”的紙上,具有詩人氣質的李伯伯對他履行的使命充滿信心!
1985年的上半年,李伯寧往返穿梭於北京—宜昌—萬縣—涪陵—重慶之間,與中央及湖北、四川省的領導同誌商討庫區經濟發展規劃及開發型移民的選點示範工作。下半年,則著重從全國各地招聘幹部,逐步建立健全省政府機構及各職能部門。現《中國水利報》社長楊秀偉先生曾作為省委宣傳組負責人駐紮宜昌,為“招兵買馬”而異常活躍;原《中國電力報》社總編輯李講亦曾以《三峽日報》負責人身份,在宜昌頻繁活動;著名詩人雷抒雁,則負責籌備文化廳的工作……
省政府行政首腦,除李伯寧外,湖北、四川兩省均委派兩人擔任副手。短短幾個月時間,各局、辦籌備組的負責人均欣然受命趕赴未來的省府宜昌,祈盼在三峽省的創業路上大展拳腳,青史留名。
為使同事們深入了解三峽工程和理解中央對移民工作的指示,探索如何“變一次性賠償為開發型移民”的道路,李伯寧在三峽省籌備組工作會議上,發表了題為“修建三峽工程的重大意義”的長篇講話。
他強調說:“為什麽要在長江修建三峽大壩?因為它有巨大的綜合效益,例如:防洪、發電、航運等。但我看第一位的效益是可以解決長江中下遊的防洪問題。”
他認為:“我們三峽地區的各級領導幹部,應該對此有個清楚的了解,不能人在山中不知山。”
他指出:“30多年來,由於工作遲遲不定,川東、鄂西地一直不敢上大的骨幹項目,所以這裏的窮困麵貌長期得不到扭轉和改善。如果工程再拖下去,誰也不敢往這裏擺項目,庫區還得窮熬下去。庫區移民雖有困難,但隻要工程上馬,通過工程建設和這一地區的經濟開發,群眾就會越來越富。”
●移民,踏破鐵鞋探新路
如何改變“一次性賠償”的移民政策?說改,隻一句話,一個指令,“一次性賠償”就不存在了?
何謂“開發性移民”?
開發,意味著改革、創新。可怎麽開發,又如何“定型”呢?移民搬遷,是就此後靠往山上走,還是遷往別的什麽地方去呢?“就地後靠”靠到荒山野嶺上了,農民要重新開荒種地,這原有生活水準能維護住或有所改善麽?倘苦“就此後靠”農民思想上拐不過彎來怎麽辦?搬遷後生活水準非但無改善而反有降低,又該如何是好?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呀……李伯寧苦苦尋思著想起魯迅先生曾說過的一段話:“在荊棘叢生的草地上,原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李伯寧決心以創業者的拓荒精神,在充滿神奇的三峽庫區,尋找、探索出一條既適合庫區經濟發展,又利於移民生活的道路——盡管這條路,充滿荊棘且坎坷不平!
“八千裏路雲和月”?
——何止!在秭歸、巴東、巫山、奉節……李伯寧風塵仆仆,
每到一處內心便多一份沉重。這裏的山山水水,這裏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在向這位身負重任的陌生人展顯一個窮字;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都少有生機和活力。沿江所有的城市破舊,街道窄小,環境汙染嚴重;中小型企業倒是不少,但這都是些什麽樣的企業呀:設備陳舊,工藝簡陋,產口質量低劣,多半企業年年虧損……鄉村農舍,茅棚、小瓦房有之,土牆、寒窯有之;長年累月以紅薯、包穀渡日者有之,長年不知肉為何味者有之,更有甚者,長年無油吃,有時還斷了食鹽;真個是“江南綠……能不憶江南”?卻見“人比黃花瘦”……
經過詳細調查了解,李伯寧吃驚地發現,三峽地區由於地質條件和生態環境原因,形成水土化學環境性地方病高發區。已發現和確珍的有慢性氟中毒(當地稱“地氟病”)、甲狀腺腫、血絲蟲、鉤蟲、血吸蟲、肺吸蟲、克山、克汀、瘧疾等九種地方病。慢性氟中毒病區蔓延至23個縣,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這是古老的概念。統治者想要得到某個地方,往往隻需“跑馬圈地”就夠了。老百姓隻有被奴役被驅逐的命運,情願不情願遷移永別祖祖輩輩居住的土地,統治者無須考慮。
移民,是什麽概念?
移者,遷徙也;民者,老百姓矣。
移民二字,漢語詞典上的兩條解釋是:“遷移居民到外地或外國去落戶”;和“遷移到外地或外國去落戶的人”。
遺憾的是,中國人尤其是農民,對移民二字的理解十分簡單。因為到外國去落戶這種幸運壓根兒不存在,即使有此榮幸,他們也未必樂意:“金窩銀窩,不如狗窩”。農民對於故土情份,非農民者絕難體會。要移民,就意味著自已的生存權利被剝奪,“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這句話,農民還是懂的。
曾幾何時,共和國的締造者將土地分給農民,那“分田分地真忙”的歡愉和感激之情,洋溢神州大地;
同在藍天下,同在共和國的土地上,為了經濟建設的需要,廣大農民響應政府號召而“背井離鄉”,作出過無數巨大犧牲。而與此同時,政府也為移民安置和善後工作付出了沉重和慘痛的代價……
●我國水庫移民的昨天和今天
眾所周知,我國非自願移民以水利工程為最,建國以來,全國建成的大、中、小型水庫(含水電站)8萬餘座,非自願移民的人數已達1000萬人,其中300多座大型水庫移民約500萬人。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左”的錯誤思想的指導,對移民工作的艱巨性、複雜性認識不足,重工程輕移民,導致許許多多工程建成後的移民安置問題至今仍未妥善解決。
最為突出的例子是三門峽水庫和丹江口水庫——
黃河三門峽水庫,淹沒和影響陝西關中平原富饒地帶近200萬畝土地,撤銷一個縣,移民28萬人(1965年數,現為43萬人)。建庫已30多年,還有一半移民連溫飽問題都沒能解決,而且連年發生移民返庫搶占土地、上訪、鬧事等事件。
湖北丹江口水庫於1974年建成,國家投資10億元,在防洪、發電、灌溉、航運方麵都收到顯著的經濟效益。但是,興建水庫動遷河南、湖北兩省在冊移民38.2萬人(現已發展成50萬人)。長期以來,遺留的問題甚多。
由於蓄水位一再提高,造成移民住房反複搬遷,農田建設前建後淹,給農民帶來很大損失和困難。丹江口水庫移民安置的主
要問題:
一是安置的地方生產條件差,有的人多地少,有的雖然地多,但易澇易旱,以致移民的經濟收入不僅大大低於當地平均水平,甚至低於搬遷前的水平;
二是居住條件差,很難定居。修建的房子不僅質量差,而且全是軍隊營房式樣,給農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丹江口水庫移民“後遺症”問題,對主管移民工作的首腦機關說來,教訓異常深刻。它集中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沒有把庫區建設和主體工程統一規劃實施;
沒有妥善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害關係;在國家資金困難的情況下,為了工程上馬,往往把核減移民經費作為降低工程造價的一個手段。移民補償也是采取單純消極的補償辦法,沒有與移民的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甚至於有些地方對這點有限的移民安置經費層層克扣挪用,使有些移民自始至今仍在溫飽線上苦苦掙紮,於是被迫倒流庫區濫墾亂伐,甚至上訪鬧事……
在一次三峽庫區移民會上,“老水電”李伯寧先生曾經就移民問題坦誠地講過一段話。他說:“建國以來,國家修建了86000座水庫,大約1000萬移民,當時都是按一次性賠償來安置的。也就是給你訂個標準,每畝地賠多少錢,每間房賠多少錢,敲敲打打把人家送走就基本不管了。這種靠政治運動搞移民後遺症很大……”
據水利部門統計,1000萬水庫移民,其安置效果大體上是三
三製:問題解決得較好的,約三分之一;生產、生活過得去的,也約占三分之一;溫飽問題尚未得到解決的,同樣占三分之一。
作者並非有意誇大其辭,增加人們對移民的恐怖。然曆史就是曆史,是任何人也抹殺不掉的。如實道來,或許不無裨益哩。總結昨天,明白今天,難道不是為了明天麽?
過去的移民“後遺症”,概括起來說,是“三多”和“三少”:
1.過去移民中,上訪告狀的多,安心在庫區重建家園的少。1987年,浙江集體上訪反映移民問題的達26批759人次;著名的“老大難”三門峽水庫,1985年竟有8000多人返庫搶種土地。
2.等、靠、要的思想多,自力更生者少:因為我是移民,窮了向上伸手要錢、要物、要救濟視為理所當然。
3.破房漏屋多、貸款欠債多,新房少收入低。
●國外水庫移民說略
講我國水庫移民難,後遺症多,是不是可以說國外的水庫移民就不難、就沒有後遺症呢?
絕非如此。
據有關專家介紹:有一個國家的水利工程,為移民修建了挺氣派的住房、街道和學校,結果移民搬進去後問:“土地呢?哪兒是我們的土地呀?”
當地的移民官員張口結舌,結局便可想而知了……
作者看到過一份資料,雖很簡浩,卻印象極深:
斯裏蘭卡的一個工程,搬遷6萬人口,住的地方卻缺水,每天靠汽車從很遠的地方拉迴來,導致搶水事件層出不窮。試想,一個連水源都缺乏的地方,移民能幹什麽呢?
幾十年前修的老阿斯旺水庫,埃及政府在尚未分析環境容量和做好生產規劃,隻蓋房子就遷移人口,結果迫使不少移民村的男人紛紛外逃“討生活”……需要指出的是:阿斯旺水庫容量為1570億立方米,發電量2100兆瓦,整個工程費用約10億美元,在造壩過程中移民總共不過10萬人。
美國1936年興建的胡佛壩,發電量1354兆瓦,最大庫容為360億立方米。它的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地處沙漠之中,上下遊人煙極為稀少。盡管移民量小,也不是沒有問題。那兒的人沒讀過馬列,不知道什麽叫共產主義:要我搬遷可以呀,但必須滿足我的條件……這如同買賣交易式的移民,漫說中國人學不保來,即使學了,也未必符合國情。
印度境內最高的巴克拉壩,壩高226米,1963年建成。其發電量為1050兆瓦,有效庫容74.4億立方米。該水庫的形成,波及371個村莊,36000人,其全淹的村莊62個。它的特點與美國胡佛壩類似:其上下遊人煙稀少。坦率地講,巴克拉這樣一個世界級的水利樞紐,發電量1000多兆瓦僅移民30000多人,實在是令人羨慕。
我們過去的“老大哥”,靠共產主義思想和人民群眾的力量,也曾修建了不少世界級水平的大壩。但不知是他們的毛病傳染了我們,還是我們的毛病傳染了他們,其水庫移民工作搞得要較資本主義國家遜色得多:移民量大些的工程有人罵娘,移民量相對較小的工程,水庫移民照樣罵娘,甚至鬧事。
中國有句成語叫“相形見絀”。我們過去的“好人”和“壞人”,在移民問題上見解大相逕庭:人家搞水庫移民,按經濟規律辦事,注重移民規劃的研究;而我們呢,過去往往隻注重思想路線和革命方向,要求人民群眾“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萬惡的舊社會……”
●故土情:隔河岩水庫的一幕活劇
位於湖北長陽縣境的清江隔河岩水利工程,4台機組早已投產發電。水庫蓄水前,要動員相當數量的農民撤離家園。絕大多數土家族同胞以國家利益為重,盡管對永別的房屋土地“一步三迴頭”似地難以割舍,但在各級政府官員的檢查督促下還是灑淚搬走了。然而,就在蓄水的前幾天,卻發生了一樁令人哭笑不得的悲慘事件——
庫區一個小村莊,居住著一位在當地德高望重的老石匠。政府兩年前就派人動員他搬家,告訴他這兒是水庫淹沒區。老人不聽則已,得知真相後反把來人痛罵了一頓,並發誓不搬家,還鄭重聲明:“今後哪個龜兒子要我搬,我老漢就死在他麵前!”
此後,老人就憑藉自己的石匠手藝,開始在山上采石鑿碑,準備在自家後院裏營建一座頗具特色的石墓。家裏的兒孫看著老頭子氣喘噓噓地擺弄石頭,敢怒而不敢言。兒媳有點文化,是村幹部,幾次在老人麵前下跪請求他停止造墓,老人堅決不答應,並氣憤地說:“要走你們走,我一個人留在這兒!我造的墓是我自己的,又不要你們出力,誰也管不著!”
麵對如此倔強的長者,家人、村幹部乃至縣鄉移民幹部,都無可奈何。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老人終於把石墓造好了。仿佛紅塵緣份已盡,也許是勞累過度,這位年逾七旬身體一向強健的石匠終於倒下了,而且是一病不起。眼看期限一天天迫近,家裏人誰也不敢張羅著搬家,急得兒媳好率領全家人和幾位親友,全都跪著哭著請老人家答應隨村民和家人一道撤出“生命禁區”……
老人勉強支撐著坐起來,嘴唇歪邪著咕嚕道:“根哪,這裏是祖輩先人留下的血脈……根基呀,懂嗎?山裏人離了家,丟了田地,不就是背叛嗎?走了,你們都走了,我管不了,可我……要對得起祖宗。淹了,要死人,這我曉得,可我已經七十大幾了,還怕死麽?你們……”
老人說著說著停住了,卻不停地流淚。
滿屋的人被老人說動了心思,也都抱頭痛哭起來……
幾天以後,老人乘家人外出,獨自從病榻上滾下地,慢慢地爬向自己的石墓……或許是氣力不支,或許是睹物動情,老人倒著身子入墓後,頭部和上半截身子卻留在墓洞口,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當然,水庫蓄水時,老石匠的屍體還是被家人抬到山上掩埋了。記錄這段故事,戀土的移民心態讀者諸君當可略見一斑。
●往事:一棵桔樹被抬在縣委招待所門前
為采訪庫區移民,我曾多次去過三峽工程首當其衝將被江水整個吞噬的湖北省秭歸縣城。在詢問中,移民局的同誌感慨不已地對我講述了一樁往事——
1979年8月,全國八省臍橙基地現場會在這兒召開。一群農民抬著兩棵被砍倒的大柑桔樹,一路轟鬧著穿過縣城古老的街道,遊行示威。這一下全城可就熱鬧羅,看熱鬧的,助威起哄的,尾隨著抬樹的農民一齊擁進了縣委招待所大院……
農民們知道這裏正在召開一個相當級別的會,他們抬著柑桔樹,是來“討公道的”:原來,前來示威的幾十位農民祖藉北門溝村,清一色的貧困戶。
是什麽原因造成了北門溝村民的貧困呢?
征地。早在葛洲壩水庫蓄水之前,因縣城發展之需,各單位建房均把眼睛盯在了這個村的土地上,政府各單位按國家征地標準,都向這個村支付了土地征用費。按理說,這一手交錢一手交地的“買賣”還算公平。農民拿到錢,莫不歡天喜地,好生熱鬧了一番,大部份肥田沃土被紅線圈走了,成片的柑桔林被人家毀於一旦……農民們好懊悔喲!
毀了用血汗培育的柑桔園,不等於斷了今後的生計麽?賣了田地,光吃那點田地錢,能管多久?政府用了地,難道就可以不管哪?你用了我的土地,我去幹什麽呢?難道去逃荒要飯不成?
農民們急了,聚在一起一合計便想出了“抬樹示威”的絕招,逼著會上的頭頭表態。
參加會議的來賓們都驚呆了。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80年代的今天,農民們還會對政府來這一招。大院裏熱鬧歸熱鬧,可不是對口會議,與會者也都變成圍觀者,誰也不能為示威者解決什麽問題。
倒是這個頗具悲壯色彩的故事不徑而走,成為人們街頭巷尾和茶餘飯後的談資。當然,也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驚動了主管移民工作的決策機關,觸發了決策者的深沉思考……
●剪不斷,理還亂
關於三峽工程的報道,目前已經不少了。
但關於三峽庫區移民的文章,卻不多見。迄今為止,全國各地報刊,零星發表過幾篇有關移民的文字,長則長矣,然不著邊際,或許可以說是“吹毛求疵”。幾位作者為招睞讀者,把題目做得很大——《三峽百萬大移民》,其實他本人除了用“一把
剪子“和”一瓶漿湖“剪輯拚湊一些官話官腔之外,毫無實際內容,更談不上有個人的觀點了。
倒是主管移民工作的李伯寧先生自己出了兩本書:一本是《庫區移民安置》,另一本是《論三峽工程與開發型移民》。作為原三峽省籌備組組長,他到三峽有其特殊使命,這個使命既艱巨又神聖:這就是移民與地區經濟發展;作為國務院三峽地區經濟開發辦公室主任,他更深知其工作的困難和擔子之沉重。這位從新中國誕生就參與水利部籌組工作的“老水電”,曾參加過1954年的“武漢保衛戰”,親身領略過長江的厲害。盡管如今年事已高,但對於三峽工程,尤其是對庫區移民的安置問題,始終憂心忡忡,關心備至。自1985年領命跨進三峽庫區以來,他的足跡踏遍整個三峽地區的山山水水,他的心也與三峽人民一起博動……憑他的資曆和身體狀況,完全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可他的手腳空不下來,他的心放不下來;盡管全國人大已經正式批準興建三峽工程;盡管他提出“開發型移民”新思維後經過幾年移民試點,已經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
都說,李伯寧先生人老心不老!
三峽工程畢竟是牽涉一百多萬移民生死存亡的大事啊,難怪李伯寧先生放心不下。即使是與移民和三峽工程毫不相幹的“老外”,聽到如此龐大的移民數字,也會大吃一驚。
前麵已經說過,移民的問題很複雜:既涉及經濟,也關乎政治,弄不好,非但移民生計不保,更重要的將會使這一地區隱埋不安定的種子,久而久之,勢必引起動亂,嚴重破壞地區經濟發展……社會各界許多知名人士,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才主張放棄推遲三峽工程建設;也正是由於建國以來許多水庫興建過程中遭遇移民“後遺症”問題的緣故,亦有不少人搖唇鼓舌,大肆宣講“前車之鑒”,極力阻饒三峽工程上馬。
有關移民問題的爭論,已40年了。爭論雙方都被這曠日持久的爭吵,搞得焦頭爛額。果真是“剪不斷,理還亂麽?”
非也。
有一個事實,連反對派也不得不承認:即走“開發性移民”之路,確實能夠給移民帶來經濟效益,給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生機!
還有一個明擺著的現也無須遮掩的事實:即過去的水庫移民“一次性賠償”的辦法行不通。國家無創收,移民無出路,這樣的傻事不能再幹了。
什麽叫經驗教訓?知錯了,已經在改錯,難道還得非翻“舊帳”不行嗎?
三門峽和丹江口水庫移民的過去是痛苦的,可如今呢?那裏的人民仍在受苦受難嗎?每一個有正義感有良心的中國人,看到那裏的人民在“撥亂反正”後生活日益走向富裕,還會耿耿於懷罵娘麽?
還是用數字來說話吧:
1978年,丹江口庫區人均收入隻有65元;到1984年,還有80%的移民未解決溫飽問題。但到了1989年,人均收達429元,低於200元的減少到5%左右,其中弱智者居多。
據1988年對新安江水庫庫區安置的16個縣市的調查,40%以上的移民新建或翻蓋了住房,其中10%蓋了小樓房。
據1989年統計,水利部直屬工程已安排的幾十座大中型水庫,移民生活水平有了程度不同的提高,80%以上的移民解決了溫飽問題。全國已有淳安縣、歙縣、鄖縣、鄖西縣、丹江口市、南漳縣和秭歸縣等七個縣市的移民人均收入率先超過非庫區,有一小部份移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數據雖不令人樂觀,但畢竟是有所改變啊!
“有所改變”靠什麽?
——當然是政策。試想,三峽工程國家已確定了“開發性移民”的好政策,前景如何呀?
答案似乎有了,又好象沒有。
因為:謀事在人!
再好的政策,倘若遇上“歪嘴和尚”呢?三峽工程移民——百萬移民啊,豈可視作兒戲?
●北京的最高決策
80年代之始,正是中國撥亂反正、實行改革且麵向世界敞開國門之時。這時,萬裏長江第一壩——葛洲壩工程初戰告捷,大江截流成功,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七台機組全麵投產。正是基於上述有利條件,“長辦”主張乘葛洲壩工程奏凱的大好時機,一
鼓作氣,拿下三峽工程。
水電部長錢正英很欣賞林一山的矢誌不移的舉措,要求他盡快向中央提交三峽工程“150方案”;同時,積極在北京為三峽上馬奔走唿籲。
林一山帶領龐大的設計隊伍,夜以繼日辛勤勞作,於1983年5月將“150方案”提交國家計委。6月份,國家計劃將該方案上報國務院。後經11個月的時間由水電部、“長辦”再作論證、補充和修改,國務院於1984年4月5日原則批準了“150方案”。
為了搞好移民和規劃、統籌三峽庫區經濟開發,中共中央亦作出決定:擬建三峽特區。原則規定,三峽特區的區域範圍限於與庫區相關的縣市;三峽特區行使省級職權,直屬中央管轄。
與此相適應,國務院亦確定組建三峽工程建設的總甲方——中國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籌建處,指定原水電部副部長陳賡儀任主任。該籌建處於1984年12月在湖北宜昌市掛牌辦公。國務院明確規定:中國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為國務院的直屬局,由水電部代管。
該籌建處的職能是:組織三峽工程的各項科研活動,協調設計部門和施工單位做好三峽工程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
1985年的湖北宜昌,成了全國人民關注的熱點地區。一時間,全國各地的傳媒機構爭相報道三峽工程即將上馬和三峽建省的消息。許多國外對三峽工程感興趣的機構和部門,紛紛組團訪華。香港及各國駐京記者,也蠢蠢欲動,向海外傳遞著有關三峽工程的信息……
鐵道部宣布:開通北京至宜昌的直達列車;
三峽省地圖,已經掛在了國家領導人的辦公桌前,時而凝視,緊皺眉頭;時而撫摸,暗自欣賞……
●李伯寧領命三峽行
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三峽特區,後改定為三峽省。從許多個候選人當中確定了牽頭負責人:水電部副部長李伯寧。
李伯寧,1918年出生於河北任邱。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冀中堅持敵後鬥爭。1949年參加水利部的籌組工作,40多年來曆任副司長、司長、副部長等職。從50年代起就是水利基建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李伯寧領命赴三峽。自稱“感到又高興,又惶恐。高興的是,我做了那麽漫長的三峽夢,終於盼到這一天,波光粼粼的高峽平湖已經在望了;惶恐的是,壓在我肓上的擔子太重,安置幾十萬移民的艱巨任務,我力不勝任。但中央既已決定,我隻能服從且盡力而為!”
來到宜昌後,李伯寧躕躇滿誌,決心為三峽省,為庫民貧困縣市的人民的未來拚命一搏。籌備一個行政省份的工作千頭萬緒,三峽省的未來就要描繪在“一窮二白”的紙上,具有詩人氣質的李伯伯對他履行的使命充滿信心!
1985年的上半年,李伯寧往返穿梭於北京—宜昌—萬縣—涪陵—重慶之間,與中央及湖北、四川省的領導同誌商討庫區經濟發展規劃及開發型移民的選點示範工作。下半年,則著重從全國各地招聘幹部,逐步建立健全省政府機構及各職能部門。現《中國水利報》社長楊秀偉先生曾作為省委宣傳組負責人駐紮宜昌,為“招兵買馬”而異常活躍;原《中國電力報》社總編輯李講亦曾以《三峽日報》負責人身份,在宜昌頻繁活動;著名詩人雷抒雁,則負責籌備文化廳的工作……
省政府行政首腦,除李伯寧外,湖北、四川兩省均委派兩人擔任副手。短短幾個月時間,各局、辦籌備組的負責人均欣然受命趕赴未來的省府宜昌,祈盼在三峽省的創業路上大展拳腳,青史留名。
為使同事們深入了解三峽工程和理解中央對移民工作的指示,探索如何“變一次性賠償為開發型移民”的道路,李伯寧在三峽省籌備組工作會議上,發表了題為“修建三峽工程的重大意義”的長篇講話。
他強調說:“為什麽要在長江修建三峽大壩?因為它有巨大的綜合效益,例如:防洪、發電、航運等。但我看第一位的效益是可以解決長江中下遊的防洪問題。”
他認為:“我們三峽地區的各級領導幹部,應該對此有個清楚的了解,不能人在山中不知山。”
他指出:“30多年來,由於工作遲遲不定,川東、鄂西地一直不敢上大的骨幹項目,所以這裏的窮困麵貌長期得不到扭轉和改善。如果工程再拖下去,誰也不敢往這裏擺項目,庫區還得窮熬下去。庫區移民雖有困難,但隻要工程上馬,通過工程建設和這一地區的經濟開發,群眾就會越來越富。”
●移民,踏破鐵鞋探新路
如何改變“一次性賠償”的移民政策?說改,隻一句話,一個指令,“一次性賠償”就不存在了?
何謂“開發性移民”?
開發,意味著改革、創新。可怎麽開發,又如何“定型”呢?移民搬遷,是就此後靠往山上走,還是遷往別的什麽地方去呢?“就地後靠”靠到荒山野嶺上了,農民要重新開荒種地,這原有生活水準能維護住或有所改善麽?倘苦“就此後靠”農民思想上拐不過彎來怎麽辦?搬遷後生活水準非但無改善而反有降低,又該如何是好?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呀……李伯寧苦苦尋思著想起魯迅先生曾說過的一段話:“在荊棘叢生的草地上,原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李伯寧決心以創業者的拓荒精神,在充滿神奇的三峽庫區,尋找、探索出一條既適合庫區經濟發展,又利於移民生活的道路——盡管這條路,充滿荊棘且坎坷不平!
“八千裏路雲和月”?
——何止!在秭歸、巴東、巫山、奉節……李伯寧風塵仆仆,
每到一處內心便多一份沉重。這裏的山山水水,這裏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在向這位身負重任的陌生人展顯一個窮字;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都少有生機和活力。沿江所有的城市破舊,街道窄小,環境汙染嚴重;中小型企業倒是不少,但這都是些什麽樣的企業呀:設備陳舊,工藝簡陋,產口質量低劣,多半企業年年虧損……鄉村農舍,茅棚、小瓦房有之,土牆、寒窯有之;長年累月以紅薯、包穀渡日者有之,長年不知肉為何味者有之,更有甚者,長年無油吃,有時還斷了食鹽;真個是“江南綠……能不憶江南”?卻見“人比黃花瘦”……
經過詳細調查了解,李伯寧吃驚地發現,三峽地區由於地質條件和生態環境原因,形成水土化學環境性地方病高發區。已發現和確珍的有慢性氟中毒(當地稱“地氟病”)、甲狀腺腫、血絲蟲、鉤蟲、血吸蟲、肺吸蟲、克山、克汀、瘧疾等九種地方病。慢性氟中毒病區蔓延至23個縣,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