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望出師不利,一上來就被給了個下馬威,這不是個好兆頭,讓他們心生擔憂。

    第二場比試定為明算科,顧名思義,類似於現在的數學。

    五姓七望這一邊是派出的範陽盧氏的旁支,通曉明算科的盧有俊。

    盧有俊在盧氏一族並不是最傑出的,但其在明算科的實力,絕對是盧氏一流水準的。

    昨日家主突然召見,還以為自己犯了錯,沒想到竟然是去皇宮明德殿上與人比試明算。

    這在他看來,絕對稱得上一次千載難逢的露臉機會,若是表現的優異,興許陛下一高興,賞賜個官做做呢?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盧彥卿一番感激涕零後,盧有俊興奮的睡不著,搬出所有的明算科書籍,把那些個難題都看了一遍。

    雖然王敬直在方才的進士科考校中輸了,但絲毫沒有影響到盧有俊,畢竟在他的認知裏,五姓七望的排名可是崔氏、盧氏、李氏、鄭氏,最後才是王氏。

    盧氏可是緊緊排在崔氏之後,甚至他們私下裏覺得更比崔氏強。

    此時,胸有成竹的盧有俊仍舊是不把秦風放在眼裏,畢竟明算科是極其需要天賦的,就算盧氏的年輕子弟中,通曉明算的也是鳳毛麟角。

    盧有俊輕蔑的看著秦風道:“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秦風一聽,這不就是小學奧數裏的雞兔同籠問題嗎?

    這種題的解法很多,比如列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假設雞的數量為x,兔的數量設為y,那麽可以列出兩個方程式:

    x+y=35;

    2x+4y=94。

    解得x為23,y為12,也就是雞有23隻,兔子有12隻。

    秦風直接迴答道:“雉有二十三隻,兔有十二隻。”

    盧有俊臉上的笑容還掛在臉上,此刻也是突然僵住了,隨之而來的是滿臉的不可置信。

    在場的官員也並非都是善明算科之人,聽著盧有俊的問題,他們也在心中盤算著。

    可他們什麽都還沒想呢,秦風卻已經說出了答案,莫不是信口胡謅了一個吧?

    可是看著盧有俊的不敢相信的神色,秦風說的八成是正確的。

    雉兔同籠問題,他們也曾經遇到過,但這種題目著實讓人無從下手,總不能一遍又一遍的嚐試吧?

    可秦風憑什麽毫不猶豫的就說出了答案,還是正確的答案?

    盧有俊不甘心,咬咬牙,又問道:“今有雞翁一,值錢五;雞母一,值錢三;雞雛三,值錢一。凡百錢買雞百隻。問雞翁母雛各幾何?”

    這道題屬於百錢百雞問題,依舊可以用方程式來作答,隻不過這相當於一個不定方程。

    假設設買公雞、母雞和小雞分別為x、y、z隻,依題意可得方程組:5x+3y+1/3z=100

    另外再設一個整數參數k,就有:x=4k,y=25-7k,z=75+3k。

    因為雞數x、y、z都隻能是正數,所以滿足這組式子的k值隻能是1、2、3。

    分別用1、2、3去替代式子中的k,也可以輕而易舉的算出k為1,則x等於4,y為18,z為78。

    亦及公雞4隻,母雞18隻,小雞78隻。

    秦風將此答案說出後,百官們徹底不淡定了,這個題可是比方才雉兔同籠難多了,又是公雞又是母雞,還有小雞,聽著就讓人頭大。

    但秦風卻依然可以不假思索的說出答案,難道秦風真是明算科的天才?

    李二也不擅長明算,隻是在心裏算了一下就有些糊塗了,便問道:“盧有俊,藍田伯所答是否正確?”

    盧有俊雖然難以相信,但卻不敢撒謊,隻得說道:“迴陛下,藍田伯所答都正確。”

    李二從沒見過秦風的明算科能力,但如今也是不得不佩服了,這種難題隨口就能答出。

    這一次沒有人懷疑秦風作弊,畢竟盧有俊雖說是盧氏旁支,但畢竟也是屬於五姓七望的,根本沒有提前串通的動機。

    “秦風,你是如何答出的,且說與朕來聽聽。”

    李二也是對秦風這麽快作出這兩道題產生了興趣,不由得問道。

    周圍的百官俱都支楞起耳朵,準備聽秦風怎麽說。

    “陛下,這種題其實很簡單,首先是雉兔同籠問題。”

    秦風當然不能說他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組作出的答案,否則會被當成瘋子吧。

    秦風想出了一個“溫和”的方式,說道:“假設臣吹一下口哨,雉和兔都抬起一條腿,在吹一下口哨,則雉和兔再抬起一條腿。”

    眾人滿頭疑惑,不是算雉兔分別有多少隻嗎?怎麽變成吹口哨和抬腿了?難道抬起腿就能知道有多少隻?

    “已知雉兔一共有三十五隻,兩次口哨後一共抬起了七十條腿,那麽還剩下二十四條腿,請問這二十四條腿是誰的?”

    盧有俊不愧是在場之中明算最好的,立刻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興奮的說道:“哦,我知道了,是兔子的!”

    看到秦風點了點頭,而其他官員們仍舊是一頭霧水,此刻他也充當起了解說員,繼續說道:

    “這二十四條腿都是兔子的,因為兔子有四條腿,已經抬起了兩條,那麽這二十四條腿則是十二隻兔子的。”

    “所以籠子中有十二隻兔子,所以雉也就有二十三隻了。”

    經過盧有俊這麽一說,百官們這才算明白了。

    原來曾經令他們望而生畏的雉兔同籠問題,竟然如此簡單,吹兩次口哨,抬兩次腿就算了出來。

    同時,也有不少人開始佩服起秦風來,不管怎麽說,他能夠將這麽難的題變的老少鹹宜,確實是有些本事的。

    李二也聽明白了,秦風能夠化難為易,這種做事和想法,帶給他耳目一新的感覺。

    暗道自己果然沒有看錯秦風,讓他改革科舉考試,說不定真的能讓大唐煥發出不一樣的生機來。

    盧有俊才高興了沒多久,又犯了難道:“可第二個百錢買百雞應當如何?吹口哨的話,無論雞翁、雞母、雞雛都是兩條腿,無論怎麽抬,都是一樣的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慎重型發明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乘風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乘風歸並收藏大唐慎重型發明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