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議大夫王珪真不愧是一塊兒老薑,先是誇秦風作的詩很好,然後再提出疑問,典型的給一個甜棗,再打一棒子,欲抑先揚。

    之前大家都沉浸在詩中表達的情感,沒有去想,如今聽王珪這麽一說,確實是這麽個理。

    一個涉世未深、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夥子,沒有戍過邊,沒有打過仗,就能寫出這樣的詩作,他們是決計不會相信的。

    一旦產生懷疑,他們便紛紛開始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我還以為藍田伯不僅是個能工巧匠,詩文造詣也極高,原來是作弊。”

    “我早就看出來這首詩不對勁了,本來要說,沒想到諫議大夫眼光毒辣,先說出來了。”

    “這藍田伯看著模樣清秀,沒想到卻是抄襲的卑鄙小人。”

    “……”

    各種質疑聲不絕於耳,那些武官將軍紛紛幫秦風說話,但本身嘴皮子就不夠溜的他們,如何比得上那些文官。

    秦風看向王珪,問道:“哦,這位大人既然懷疑這不是我所作,那麽請問我抄的誰得?”

    王珪有些木然,說道…“這……老夫如何知道你所抄何人?”

    秦風又問道:“哦?空口無憑,既然這位大人沒有證據,憑什麽說我抄襲?”

    王珪被問的有些疲煩,有些惱怒道:“哼,老夫從未說你抄襲,隻是懷疑你罷了。”

    秦風不怒反笑道:“哦?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懷疑這位大人勾結突厥人,裏應外合,意圖染指我大唐江山?”

    王珪聽到這話,嚇得差點一屁,股坐到地上,藥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渭水之盟才過去幾個月,李二陛下時常為此發愁,他們這些大臣是知道的。

    勾結突厥這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更何況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古往今來,有多少人便是因為這樣捕風捉影的說法而牽連。

    王珪顧不得和秦風辯論反駁,首先要做的是向李二陛下解釋。

    “噗通!”

    即便是感染過風寒,身子還比較虛弱,王珪也毫不猶豫的跪了下去。

    “陛下,老臣一片拳拳赤子之心,為大唐殫精竭慮,鞠躬盡瘁,從未有過二心,求陛下明鑒。”

    李二本來也有有些發怒,但看著王珪年事已高,平日裏也為大唐做了不少貢獻,也算他身邊的近臣,便不再追究。

    李二平複了一下情緒,說道:“好了,平身吧,朕知道你對朕忠心耿耿。”

    王珪這才在左右兩邊的大臣的攙扶下站了起來,身上的衣服早已濕透。

    李二命高士昌將秦風剛才所作的詩呈上去。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盡管多次見識過秦風的真跡,但每次看到還是會很震撼。

    這首詩情真意切,比起那些辭藻華麗、卻是抒發著無關痛癢的要好了不知多少倍。

    李二頻頻點頭,之後又看向殿中眾人繼續說道:“既然你們懷疑藍田伯,那便讓王敬直出題進行考校,若是他作的出便是勝,作不出那便是敗了。”

    這李二陛下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就憑方才秦風的那番折騰,王珪已經不敢再懷疑秦風抄襲了,怎麽陛下還讓考校呢?

    難道這首詩真的是藍田伯所作?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一個大大的疑問。

    這次輪到王敬直出題考校,其實他方才看到秦風的字跡的時候,便相信那首詩是他所作。

    他是在想象不出,就算從娘胎開始練,也達不到秦風這樣的實力吧,難道這世上真有所謂的天才?

    善工匠也就罷了,畢竟工匠一事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詩文也作的這麽好,著實讓人嫉妒。

    文人相輕,王敬直也不例外,他稍作思考,便對秦風說到:“藍田伯,既然陛下下旨,王某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我也不為難你,隻要你能作出一首包含春夏秋冬任一季節的詩,便是你勝了。”

    王敬直的要求乍一聽卻是不高,但往往越是簡單的要求,越難做好,因為要求的簡單了,人們的期望便會更高。

    但可惜的是王敬直碰到的是秦風,一個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的秦風,一個腦海中有著一座圖書館的男人。

    別說一首了,就是一百首也不在話下,更何況,他父親王珪剛才不僅懷疑他,還懷疑五千年的文化積澱,秦風怎麽能忍,準備給他們狠狠一擊。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首春曉大抵是後世學生接觸的最早的一首詩了,也是記憶最為深刻的一首,秦風直接將這首詩讀了出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鋤禾亦是作為描寫夏季窮苦百姓的真實寫照。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至於秋天的詩,秦風選擇了詩聖杜甫的登高。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最後,冬季的詩選擇了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詠梅詩。

    四首詩一首接一首,早已讓在場的百官震驚的說不出話來,然而更震驚的是接下來的一首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最後的這第五首詩,更是一口氣囊括了四個季節,每個季節的代表物也囊括其中,這等實力,便是稱詩仙也不為過。

    這五首詩隨便拿出一首,不說曠世之作,至少也能稱得上一流。

    秦風可是一口氣作出這五首,實在是堪稱一絕,甚至比之那曹子建都不遑多讓。

    至此,沒有人再去懷疑秦風是否抄襲了,因為如果有能做出這樣級別的詩的人,會拱手把詩讓給別人,白白丟失名垂千古的機會?

    在這個時代,名垂千古可比任何功名利祿都重要的多。

    所以,這第一場進士科的考校,是秦風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慎重型發明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乘風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乘風歸並收藏大唐慎重型發明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