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賀之謙臉上好幾處青紫,安然微微蹙眉,緩緩走過去,斂衽行禮道:“昨晚是兄長魯莽了,還請賀大哥見諒。”
賀之謙立即迴禮道:“是大哥欺瞞在先,不怪子賢生氣。妹妹不必放在心上。”他還是第一次見安然如此打扮,竟然比離開合江那天穿大紅嫁衣更好看。今天的然姐兒,就是一個無意間墜落凡間的小仙子,美得高潔,可望而不可及。
安然抬頭幽幽地看了他一眼,便低著頭道:“多謝大哥昨夜告知真相……”
賀之謙看著她目光中的欲語還休,隻覺心痛難忍。心底不自覺地就冒出一句話來--
縱然情深,奈何緣淺……
他滿臉慚愧,心中黯然道:“本就是賀家的錯,是我不該欺瞞你們。”
安然忽然又轉身對玉蘭招了招手。眾人這才看到玉蘭手裏抱著個盒子。
安然打開盒子,將裏麵的葫蘆絲取出來遞給賀之謙,含笑道:“這是賀大哥隨身之物,小妹特意帶來還給賀大哥。感謝師傅這幾日的教導,今後徒兒定會勤加練習,隻盼有一天也能吹出師傅那樣的天籟之音來。”
賀之謙接過來,略摩挲了一下抱在懷裏,強笑道:“妹妹你天分比我高,以後肯定能做出更好的曲子來的。妹妹不但字體自成一家,在音樂和詩詞上的成就也是非凡,或許有一天,妹妹的才名會傳遍天下。有你這樣的弟子,說不得以後倒是我這個做師傅的要跟著沾光了。”
賀之謙原想著難得遇到知音人,就將這葫蘆絲送她了,卻不想她卻謹然守禮,他的東西,她居然一樣都不要。也是,她是個好姑娘,是不能隨便要男人東西的,更何況這是他用過多年的舊物。
“師傅過獎了。徒兒心無大誌,隻想過平平淡淡的日子,詩詞也好,音樂也罷,不過是怡情之物。藝術若為名聲所累,反倒失了本心,難成大器。這樣的話,還請師傅以後莫要再提才好。”安然施施然道,一副不重名利的淡泊神情,卻更讓人覺得她才華橫溢超凡脫俗。
賀之硯聽到這裏,忙上前來問道:“妹妹還懂音律和詩詞嗎?大哥見過妹妹的詩詞?念一首給我聽聽?”
賀之謙迴頭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道:“趙家妹妹可不是那什麽江陽第一才女,她的詩詞不過是怡情之作,豈能外傳?”而後,他又對安然道,“妹妹放心,答應你的事情,大哥會永遠記在心裏的。”
安然這才點點頭,又想起自己曾經要求過他的事情來
,隻能再次斂衽行禮祝願道:“之前種種都是誤會,有些事情還請師傅不要放在心上。徒兒在這裏祝願師傅與師娘夫妻恩愛,白頭到老,一生安康。”
賀之謙隻覺得有一把刀紮在胸口,每跳動一下,就抽痛一次,但他卻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隻能麵色如常地躬身還禮道:“為師也願你一生平順,心想事成。”希望你能找一個真正懂你的、能疼愛你一輩子的夫君……
大廳裏這麽多人,也都是人精,難免看出些端倪來。獨孤氏更是恨得銀牙緊咬。難怪昨夜對自己如此冷淡,原來是心裏有了別人。
老夫人也覺得頭疼不已,這到底算怎麽迴事啊!謙哥兒明知道自己是代兄弟去迎親的,怎麽會……竟然還教人家吹那什麽葫蘆絲,還將隨身之物送人。謙哥兒向來穩重,怎麽這次處事卻如此輕浮?唉,都是她的錯,都是她的錯啊!
安齊見事情都辦完了,便告辭道:“今日之事也是源出誤會,隻可惜走到這一步已經難以挽迴。安齊代母親向老夫人和賀伯母致歉,我們兄妹這就告辭了。妹妹的嫁妝,我們明日會派人來搬,還請老夫人賀伯母多擔待。”
兄妹兩個告辭出去,上了馬車,安齊便忍不住問道:“妹妹,你那退婚書寫得好!要是給我寫,隻怕不能寫得這樣漂亮還將責任全都推給賀家。你看到賀之硯那傻樣子了嗎?居然捧著那退婚書不住地品評著。哈哈,妹妹,你說他會不會將你寫的退婚書當成寶掛在書房裏天天看?”
安然想起賀之硯先前的樣子來,也忍不住好笑。她重重地點點頭:“我覺得很有可能。如果他真的喜好詩書,隻怕真會當寶貝一代一代傳下去呢!”
“他一定後悔死了。掛在書房裏每天的看,看一遍後悔一次。”聽到這裏,玉蘭也忍不住捂著嘴笑起來。
安齊也深以為然的點頭,又笑著對安然道:“妹妹這法子不錯。要是我們大吵大鬧的,兩家臉上都不好看,那賀家隻會慶幸沒有與我們結親。現在這樣,卻讓他們後悔一輩子去。就算以後那賀之硯娶了妻,若不能勝過你五分,在賀家人眼裏,她就不如你。以後還得想起你來,還得後悔。”
安然扭頭,下巴微微一揚,不無得意地說:“那是當然!本姑娘今天精心打扮了也不是讓他們白看的。”
安齊看著她那得意樣兒,不由攬著她的肩膀大笑不已。他的妹妹向來聰明得很,豈能白白吃這麽大一個虧?自然應該找些場子迴來才對。
“對了,你跟那賀
之謙說那些話也不是白說的吧?我以為你很喜歡那葫蘆絲,不會還他了。”
安然挽著哥哥的胳膊靠在他肩上,眯著眼睛愜意地吐了一口在濁氣道:“我是喜歡,可我不能自己去買嗎?何必用那臭男人用過的東西?”
安齊聽得好笑,不由歡喜地揉揉她的頭。
安然生氣地拍開他的手道:“人家今天為了弄這個發髻容易嗎?又給我弄亂了。就不能讓我臭美一天?”
安齊抱著她隻是笑,隻覺得自己的妹妹是天底下最最可愛的女孩子。現在她可以不用嫁到賀家了,連他自己都想不到會這樣高興,比他中舉、比他成親時還要高興百倍千倍……
“對了,那賀之謙在船上都答應過你什麽?我怎麽不知道。”
說起這個,安然不禁神秘一笑,湊到他耳邊小聲說了一句,而後就捂著嘴笑起來。
安齊不禁滿頭黑線,怒視著她道:“你,你,這樣的話也你敢說?他居然還應了你?你說他今天那樣子,是想信守承諾呢還是真的當是誤會就這樣過去?”
安然歪著腦袋想了想,攤攤手道:“我想不出來。哥哥你是男人,不如你從男人的角度分析看看。”
安齊細細地想了想,也跟著搖頭道:“當初他明明知道你們沒有未來,卻還是陷進去了,今天又那樣一副不舍的樣子……我看他即便不能信守承諾一輩子,但短時間內隻怕是丟不開你的。我說妹妹,你不會是有意提醒他那些約定的吧?你這樣會不會過了一點?我怎麽覺得他那樣子很可憐?”
安然眨了眨眼睛,無辜地說道:“我跟他說了不要放在心上的呀,我還祝他們夫妻恩愛白頭到老呢!你看看,你妹妹心多好?”
安齊扶額歎道:“你不這樣還好,你這麽一說,又裝出那樣一副欲語還休的樣子來,他不記你一輩子才怪!其實要我說,公瑾人還不錯,至少昨晚他趕來跟我們說明真相了不是嗎?要不然等你今天入了洞房才知道嫁錯了人,我看你怎麽辦!妹妹,你說我們這樣會不會有點過了?”
她做過了嗎?安然蹙眉想著,誰讓他騙她來著?他明知道不是她的未婚夫,卻與她那樣親近,丟了心也是活該!要是她心智不堅,真對他動了心,傷心一輩子的可不就是自己?
卻說賀家拜堂這天臨時取消了婚禮,之後又傳出退婚的消息,自然是江陽百姓最好的談資,很快就傳得人盡皆知了。
賀之硯的“知己好友”們紛紛上門
道賀他抗爭成功,與薑姑娘好事將近。誰知道進了賀之硯的書房,卻看到一個眼睛發紅,胡子拉碴,頭發淩亂,異常憔悴的賀之硯。這哪裏還是他們認識那個風流倜儻才思敏捷的貴公子?
“二公子,你這是怎麽了?”
“對呀,不是說退婚成功了嗎?”
“難道你裝病被老夫人知道,被罰了?”
賀之硯搖搖頭,指著牆上的一幅小字道:“你們看!”
“咦,這是什麽?怎麽這樣小……嗯?退婚書?”
“啊,這是二公子你跟那趙家村姑的退婚書!”
“咦,不對啊,這上麵說立書人趙氏安然,好像就是你那村姑未婚妻?她會寫字?還寫得一手好字?”
“你們別說,這手字還真不錯……”
幾位狐朋狗友雖然實際上沒多大才氣,但到底是讀書人,字的好壞他們還是看得出來的。這越看,他們就越覺得這字好看,左看右看竟然挑不出半點毛病來,反而使自己越發沉溺下去,不由紛紛讚道:“好字!好字啊!居然自成一家!”
“這真是那村姑寫的?”
“這哪裏還是村姑?那薑姑娘號稱江陽第一才女,那字當初我們也還覺得好,可與這位趙姑娘比起來,可就差遠了。”
大家說到這裏,總算明白過來風流倜儻的賀二公子為什麽會變成這個樣子了。
“二公子可是後悔了?”
“唉,為了瓦礫,丟了美玉。要是我,我也得後悔。”
“對了,那趙姑娘長得如何?不是說粗鄙得很麽?”
說起女子的容貌來,男人都是一副德行,所有人都滿臉期待地看著賀之硯。
賀之硯苦澀道:“我自十六歲開始混跡花叢,自忖閱人無數,卻無人能及她半分風華。”
“啊!竟然還是個美人?”
“哎呀,二公子,這迴你可失算了!”
“是啊,你不是派人見過那趙姑娘的嗎?他們怎麽騙你啊?早知道是個美人,就算不識字也可以教她嘛!”
“若能得這樣的美人為妻,紅袖添香,該是何等風流迤邐啊!”
……
賀之硯瞪著這群狐朋狗友,惱恨不已。當初不就是他們慫恿他與家裏抗爭,還給他出了裝病散謠言的主意嗎?要是不是他們,他說不定早就妥協了,哪裏會走到這一步?
為了那個連臉都沒看清的薑姑娘,退了父親早年訂下的婚事,不但錯失一位絕代佳人,還讓賀府聲譽蒙羞,叫賀之硯如何不悔?他想起趙家妹妹的話,詩詞音樂隻是怡情之物,不肯為名聲所累,不覺茅塞頓開。
以前父親也說過他整日弄那些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是不務正業,他心裏總是不屑,以為父親自己在這些方麵不擅長,這才看不得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那天聽了然姐兒的話他才明白過來,自己汲汲營營如此在乎名聲,哪裏還能成就大道?父親說得不錯,枉他自以為聰明,確實不及趙家妹妹五分啊!
卻說獨孤氏看出丈夫與那趙安然神情不對,心中暗恨不已,平日裏不由得對賀之謙更加冷淡。
賀之謙與她說話,她不是不答就是冷嘲熱諷的,讓賀之謙的心也跟著越來越冷。本來賀之謙心裏對獨孤氏是有愧的,覺得自己一個有婦之夫心裏卻放著另一個女人,還曾經是弟弟的未婚妻,如何對得起給自己生兒育女的妻子?他已經準備以後一定要對妻子更加溫柔體貼的。但獨孤氏變本加厲的冷漠到底寒了他的心,她都嫁給他了,兒子也生了,卻還是打心底裏看不起他,讓他在她麵前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似的。是個男人,誰受得了?
賀之謙想起安然看著自己的崇拜信任的眼神,越發襯得妻子冷漠高傲,不需要他。他越來越覺得妻子與然姐兒差得太遠,慢慢的竟覺得自己愛上然姐兒也是理所當然的。
因此,賀之謙幹脆搬去書房裏住,每天除了去看兒子,也懶得跟獨孤氏說話。他曾經應過一個女子,除了她,再不會有別的女人,他想做個信守承諾的君子。盡管,她已經不會在意了……
不說賀家婚事取消被人議論,隻說安齊找齊了人手,找好了船,第二天就上賀家去將安然的嫁妝全都搬上船放好,隔天就啟程迴合江縣。
來的時候是逆水,船走得慢,這次迴去卻是順水,不過四天就到了。
顧宛娘聽到通報的時候還愣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兒子說了要在江陽多住幾天才迴來的,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還有然姐兒?然姐兒不會這麽遠還迴門吧?不是說了不用迴門的嗎?
她疑惑地走出去,卻看到下人不斷搬著箱子家具進來,細細一看,卻正是自己給女兒置辦的嫁妝,驚得她差點沒暈過去。
“到底怎麽迴事?”顧宛娘憤怒地迎上一對兒女,抓住女兒從頭到腳看了一遍,看到女兒還是姑娘裝扮,不由跺著腳道,“讓你
給你妹妹送嫁,你竟然就這樣把她帶迴來了?到底怎麽迴事?”
安然趕緊扶著娘親的胳膊道:“娘,您先別急,我們進屋去說。”
顧宛娘推開女兒,怒氣衝衝地迴身就走,還邊走邊道:“是,你們都大了,翅膀硬了,不要娘管你們了。我還問什麽,反正這麽大的事情你們也能自己做主了……”
“娘,我們不是不跟您商量,而是事情緊急,我們來不及跟您說啊!”安齊一邊解釋一邊追上去,死死地扶著娘親的胳膊,怎麽都不放。
顧宛娘掙脫不開,也隻好隨了他。迴到大廳裏,她坐下來,不顧自己還在喘氣,便問道:“到底怎麽迴事?說吧!”
事情自然不能照實說,安然知道,按照娘親的性子,要是照實說,她肯定會讓她留在賀家的。所以,安然製止了想要出聲解釋的哥哥,又讓大廳裏伺候的人都出去,這才自己開口解釋道:“我和哥哥到了江陽,住在了舅舅陪嫁的那個宅子裏,誰知半夜賀之謙找來……對了,娘,賀之謙就是之前來迎親的那個,他不是賀之硯而是賀家長子賀之謙。他說因為賀之硯不肯娶我,裝病臥床,所以賀家老夫人才讓他冒名頂替來迎親的……”
顧宛娘聽到這裏,兩道眉毛已經深深地皺起來了。裝病臥床?
安然又道:“可是,眼看第二天就要拜堂了,那賀之硯還是不肯起床與我拜堂,賀家老夫人還想讓賀家大哥跟我拜堂……賀家大哥覺得不妥當,賀家大嫂也不樂意,所以賀大哥就告知了我們真相。女兒一聽,心裏就不高興了,然後找了媒婆來問。娘您一定想不到媒婆說了什麽!”安然氣唿唿地說。
“那媒婆說什麽了?”顧宛娘聽得著急啊!怎麽女婿忽然就變了人呢?她看著那麽好的年輕人,原來不是自己的女婿?這賀家也實在太過分了!
“那媒婆說,賀家二公子看上一個青樓名妓,想娶迴家,賀家老夫人不答應,他就裝病不肯娶我。不但如此,他還放出謠言,說女兒克夫,現在整個江陽都傳遍了。娘,我可怎麽辦啊……”說到這裏,安然便應景地捂著臉哭起來。
聽到這裏,顧宛娘想殺了那賀之硯的心都有,焦急地問道:“後來呢?”
安然哽咽道:“後來,哥哥就上門質問,那賀之硯也不裝病了,明著說要娶那青樓名妓當二房,說要是我答應,他就拜堂,我不答應,他就不娶我。哥哥一聽,怒了,說什麽都不答應,又迴來問我。女兒實在受不了這個氣,就和哥哥一起去賀
家退了親……”
“好一個賀家,實在欺人太甚!你爹當初真是瞎了眼,居然跟那樣的人結拜,還將心肝寶貝許給個紈絝,害得我的女兒好苦……賀家的人真不是東西,背信棄義不說,還背後潑人家汙水,那樣的紈絝公子,也就配青樓名妓……”顧宛娘拍著身邊的桌子,站起身來不住地轉著圈兒罵賀家的人。
安然和安齊對視一眼,趕緊低下頭去。娘親需要發泄,就讓她罵吧!過一會兒他們再勸勸就好了。
顧宛娘罵了一陣,又紅著眼睛去安慰安然。
“然姐兒你別擔心,我們有退婚書,都是那賀家不對,以後娘一定給你找個好人家,勝過那賀家十倍百倍!”
安然感動地點著頭,抱著娘親假哭了一陣,而後便提出來:“娘,不如我們跟哥哥一起去京城吧?”
顧宛娘遲疑了一陣,卻不大肯離開這裏。
在這裏,畢竟還有她的親人在,要是去了京城了,要迴來就不方便了。
然而,顧宛娘下一句話卻差點將安然嚇死。她說:“對了,你走了沒幾天,家裏來了一位客人,是從京城來的,說是仰慕你爹爹的才華,想要借閱他的手稿。”
“是什麽人?”安然著急地問道。
“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公子,長得挺俊的,說話也溫和,就是他身邊那護衛看著有些嚇人。”
安然幾乎已經可以肯定就是三皇子了!不是說他去邊疆了嗎?什麽時候迴來的?這麽多年了,他竟然還惦記著爹爹?
“那他有沒有說他姓什麽?娘您把爹爹的手稿給他看了嗎?”安然不住地迴想著,爹爹的手稿是她親自收拾的,裏麵應該沒有什麽讓三皇子看出來的吧?
“他說他姓楊,排行第三,讓我稱唿他楊三公子。你爹當初也沒留下多少手稿,你不是都收在一個箱子裏了嗎?我全都給他看過了,不過好像他看完有些失望,搖搖頭就走了。”
安然聽到這裏,這才拍拍胸口鬆了一口氣。
顧宛娘見了,不由疑惑道:“然姐兒,難道你知道那位公子是誰?”
安齊也道:“我送妹妹出嫁的時候,有一天傍晚在一個小鎮上的碼頭停靠,我和賀之謙去鎮上的酒樓吃飯,曾見過一位公子,估計就是他。他帶著的那群手下個個都身手不凡,賀之謙猜測說多半是軍中的人,說那位公子多半是位大將軍。”
安然輕歎道:“賀大哥猜得不錯。我
估計那位公子就是當今三皇子,曾在邊疆戍守近十年的平王殿下。”原來是三皇子,難怪那天晚上那些刺客刺殺不成那樣惱怒想殺了她泄恨呢!啊,不好,難道她又攪和進皇子奪嫡中去了?那可是隨時會掉腦袋的事情,看來那京城不去也罷,也得交代哥哥不要跟三位皇子走太近才好。
“啊?竟然是位王爺?可是,可是他找你爹的手稿做什麽?你爹過世都這麽多年了。”知道了楊彥的身份,顧宛娘便不覺有些後怕起來。還好那天她聽說有人賞識自己的丈夫,心裏高興,一直對王爺很客氣。
安然輕笑道:“聽說當年爹爹鄉試的策論連皇上都誇讚的,或許王爺以為爹爹還留下一些好的治國之法呢?”
顧宛娘聽到這裏,想起趙世華,忍不住又是傷心又是驕傲。
安然見了,又趕緊和哥哥一起來哄她。
顧庭芳聽到消息過來,看到顧宛娘和安齊安然母子三人又是哭又是笑的,不覺心裏頗不是滋味兒。進門都快半年了,雖然姑姑對她也好,可她總覺得不管丈夫還是小姑,都拿她當外人,什麽都不跟自己說。
顧庭芳覺得自己在這個家裏的地位,連玉蘭那個丫頭都比不上。迴去跟娘說,娘別的都不擔心,隻讓她要盡快把家裏的當家權拿過來。楊氏知道趙家以前是然姐兒當家的,可現在然姐兒都出嫁了,媳婦兒當家不是天經地義的麽?可是誰能想到然姐兒居然沒嫁成,又迴來了。
而自從安齊表明了暫時不跟顧庭芳同房,就搬去了書房住,兩個人平日裏見麵的機會也不對。顧庭芳覺得自己好像就是丈夫特意娶迴來幫他照顧姑母的。
既然沒嫁成,安然迴來以後,第二天就去舅舅家說明此事,又寫了信讓人送給老家的大伯三叔小姑父和大堂姐幾家。
信裏,安然自然是說得很清楚的,拜堂之前就退了婚。可別人不知道啊!王氏也不知道從哪裏聽到一言半語的,就到處嚷嚷安然剛剛嫁過去就被人休迴來了。於是,老家也很快起了流言,不管趙家人怎麽解釋,人家就是認準了謠言才是真相,直將趙世福氣得想出去打人。
安然猶豫著要不要將舅舅和小姑父添妝的陪嫁還迴去,顧宛娘卻搖搖頭,說既然已經給了她,就是她的了。再說,她這次雖然退了婚沒嫁成,但到底是要出嫁的。也沒有給人添妝添兩次的,就當是提前給了。
因為安齊要趕著去京城,而顧宛娘又不肯走,安然又不大敢去,顧庭芳是想去而不能去,安齊也隻好自
己帶著個小廝走了。
卻說當初安然出嫁的時候,那嫁妝可是很出了一番風頭的,如今不過十幾天,居然又拉著嫁妝迴來了,自然讓人猜測不已。
於是,不過幾天,趙家姑娘出嫁就被休了迴來的謠言就傳遍了合江的大街小巷。一開始,大家還不清楚怎麽迴事,好好的姑娘,舉人的妹子,怎麽剛剛嫁過去就給休了呢?但隨後不久有從江陽迴來的人便帶來了詳細的消息,說趙家姑娘克夫。這邊剛剛議定婚期,那邊賀家公子就病倒了,這不,剛剛把趙家姑娘休了迴來,人就好了。
這流言傳得似模似樣的,還真有不少人相信,等顧宛娘知道的時候,幾乎已經是人盡皆知了。她的身體本來就不好,一氣之下就病倒了。
安然和顧庭芳整日衣不解帶地服侍她,又說了好多話開解她,可她心中憂慮女兒的未來,解不開心結,這病就一直不見好轉。
安然知道娘親是憂心自己的將來才這樣的,想了想,隻好勸道:“娘,要不我們去京城吧!京城離這裏遠,到了京城就不會有人知道我退過婚的事,我們還能跟哥哥在一起照顧他。過了年嫂子就十七了,也該跟哥哥圓房了。雖說哥哥是一片好心為了嫂嫂的身體著想,可哥哥一個人在京城一住就要三年,難免嫂嫂不多心啊!”
顧宛娘想著這也是個辦法。
“可是娘這身體,唉……”
“所以娘您一定要好起來啊!女兒的未來可指著您呢!還有,您就不想早點抱孫子嗎?您早點好了,我們早點去京城,您才能早點抱孫子啊!”
或許是心裏有了期盼,安然照顧又細心,到了六月初,顧宛娘的病就好得差不多了。
卻說自從安然克夫被休的謠言傳開以後,趙家連個下人出門都要被人指指點點。
安然想著之前買的那幾個小丫頭似乎也不太安分,又打定了主意要去京城,便陸陸續續將家裏的下人打發了一部分,留下來的也製定了規矩,調教了一番,家裏的氣象就好得多了。
六月十二那天,忽然有媒婆上門,居然是給安然說親的。顧宛娘雖然心裏不抱什麽希望,覺得這合江縣裏也不會有什麽好人家,但還是耐心地請了媒婆進來坐下聽人家說。
誰知那媒婆竟然是給趙家老家姚老爺的兒子說親的,還是讓安然去給那姚家少爺當三房,氣得顧宛娘操起一根雞毛撣子就把人趕了出去,還吩咐門房,以後媒婆上門一律問清楚再引進來。
賀之謙立即迴禮道:“是大哥欺瞞在先,不怪子賢生氣。妹妹不必放在心上。”他還是第一次見安然如此打扮,竟然比離開合江那天穿大紅嫁衣更好看。今天的然姐兒,就是一個無意間墜落凡間的小仙子,美得高潔,可望而不可及。
安然抬頭幽幽地看了他一眼,便低著頭道:“多謝大哥昨夜告知真相……”
賀之謙看著她目光中的欲語還休,隻覺心痛難忍。心底不自覺地就冒出一句話來--
縱然情深,奈何緣淺……
他滿臉慚愧,心中黯然道:“本就是賀家的錯,是我不該欺瞞你們。”
安然忽然又轉身對玉蘭招了招手。眾人這才看到玉蘭手裏抱著個盒子。
安然打開盒子,將裏麵的葫蘆絲取出來遞給賀之謙,含笑道:“這是賀大哥隨身之物,小妹特意帶來還給賀大哥。感謝師傅這幾日的教導,今後徒兒定會勤加練習,隻盼有一天也能吹出師傅那樣的天籟之音來。”
賀之謙接過來,略摩挲了一下抱在懷裏,強笑道:“妹妹你天分比我高,以後肯定能做出更好的曲子來的。妹妹不但字體自成一家,在音樂和詩詞上的成就也是非凡,或許有一天,妹妹的才名會傳遍天下。有你這樣的弟子,說不得以後倒是我這個做師傅的要跟著沾光了。”
賀之謙原想著難得遇到知音人,就將這葫蘆絲送她了,卻不想她卻謹然守禮,他的東西,她居然一樣都不要。也是,她是個好姑娘,是不能隨便要男人東西的,更何況這是他用過多年的舊物。
“師傅過獎了。徒兒心無大誌,隻想過平平淡淡的日子,詩詞也好,音樂也罷,不過是怡情之物。藝術若為名聲所累,反倒失了本心,難成大器。這樣的話,還請師傅以後莫要再提才好。”安然施施然道,一副不重名利的淡泊神情,卻更讓人覺得她才華橫溢超凡脫俗。
賀之硯聽到這裏,忙上前來問道:“妹妹還懂音律和詩詞嗎?大哥見過妹妹的詩詞?念一首給我聽聽?”
賀之謙迴頭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道:“趙家妹妹可不是那什麽江陽第一才女,她的詩詞不過是怡情之作,豈能外傳?”而後,他又對安然道,“妹妹放心,答應你的事情,大哥會永遠記在心裏的。”
安然這才點點頭,又想起自己曾經要求過他的事情來
,隻能再次斂衽行禮祝願道:“之前種種都是誤會,有些事情還請師傅不要放在心上。徒兒在這裏祝願師傅與師娘夫妻恩愛,白頭到老,一生安康。”
賀之謙隻覺得有一把刀紮在胸口,每跳動一下,就抽痛一次,但他卻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隻能麵色如常地躬身還禮道:“為師也願你一生平順,心想事成。”希望你能找一個真正懂你的、能疼愛你一輩子的夫君……
大廳裏這麽多人,也都是人精,難免看出些端倪來。獨孤氏更是恨得銀牙緊咬。難怪昨夜對自己如此冷淡,原來是心裏有了別人。
老夫人也覺得頭疼不已,這到底算怎麽迴事啊!謙哥兒明知道自己是代兄弟去迎親的,怎麽會……竟然還教人家吹那什麽葫蘆絲,還將隨身之物送人。謙哥兒向來穩重,怎麽這次處事卻如此輕浮?唉,都是她的錯,都是她的錯啊!
安齊見事情都辦完了,便告辭道:“今日之事也是源出誤會,隻可惜走到這一步已經難以挽迴。安齊代母親向老夫人和賀伯母致歉,我們兄妹這就告辭了。妹妹的嫁妝,我們明日會派人來搬,還請老夫人賀伯母多擔待。”
兄妹兩個告辭出去,上了馬車,安齊便忍不住問道:“妹妹,你那退婚書寫得好!要是給我寫,隻怕不能寫得這樣漂亮還將責任全都推給賀家。你看到賀之硯那傻樣子了嗎?居然捧著那退婚書不住地品評著。哈哈,妹妹,你說他會不會將你寫的退婚書當成寶掛在書房裏天天看?”
安然想起賀之硯先前的樣子來,也忍不住好笑。她重重地點點頭:“我覺得很有可能。如果他真的喜好詩書,隻怕真會當寶貝一代一代傳下去呢!”
“他一定後悔死了。掛在書房裏每天的看,看一遍後悔一次。”聽到這裏,玉蘭也忍不住捂著嘴笑起來。
安齊也深以為然的點頭,又笑著對安然道:“妹妹這法子不錯。要是我們大吵大鬧的,兩家臉上都不好看,那賀家隻會慶幸沒有與我們結親。現在這樣,卻讓他們後悔一輩子去。就算以後那賀之硯娶了妻,若不能勝過你五分,在賀家人眼裏,她就不如你。以後還得想起你來,還得後悔。”
安然扭頭,下巴微微一揚,不無得意地說:“那是當然!本姑娘今天精心打扮了也不是讓他們白看的。”
安齊看著她那得意樣兒,不由攬著她的肩膀大笑不已。他的妹妹向來聰明得很,豈能白白吃這麽大一個虧?自然應該找些場子迴來才對。
“對了,你跟那賀
之謙說那些話也不是白說的吧?我以為你很喜歡那葫蘆絲,不會還他了。”
安然挽著哥哥的胳膊靠在他肩上,眯著眼睛愜意地吐了一口在濁氣道:“我是喜歡,可我不能自己去買嗎?何必用那臭男人用過的東西?”
安齊聽得好笑,不由歡喜地揉揉她的頭。
安然生氣地拍開他的手道:“人家今天為了弄這個發髻容易嗎?又給我弄亂了。就不能讓我臭美一天?”
安齊抱著她隻是笑,隻覺得自己的妹妹是天底下最最可愛的女孩子。現在她可以不用嫁到賀家了,連他自己都想不到會這樣高興,比他中舉、比他成親時還要高興百倍千倍……
“對了,那賀之謙在船上都答應過你什麽?我怎麽不知道。”
說起這個,安然不禁神秘一笑,湊到他耳邊小聲說了一句,而後就捂著嘴笑起來。
安齊不禁滿頭黑線,怒視著她道:“你,你,這樣的話也你敢說?他居然還應了你?你說他今天那樣子,是想信守承諾呢還是真的當是誤會就這樣過去?”
安然歪著腦袋想了想,攤攤手道:“我想不出來。哥哥你是男人,不如你從男人的角度分析看看。”
安齊細細地想了想,也跟著搖頭道:“當初他明明知道你們沒有未來,卻還是陷進去了,今天又那樣一副不舍的樣子……我看他即便不能信守承諾一輩子,但短時間內隻怕是丟不開你的。我說妹妹,你不會是有意提醒他那些約定的吧?你這樣會不會過了一點?我怎麽覺得他那樣子很可憐?”
安然眨了眨眼睛,無辜地說道:“我跟他說了不要放在心上的呀,我還祝他們夫妻恩愛白頭到老呢!你看看,你妹妹心多好?”
安齊扶額歎道:“你不這樣還好,你這麽一說,又裝出那樣一副欲語還休的樣子來,他不記你一輩子才怪!其實要我說,公瑾人還不錯,至少昨晚他趕來跟我們說明真相了不是嗎?要不然等你今天入了洞房才知道嫁錯了人,我看你怎麽辦!妹妹,你說我們這樣會不會有點過了?”
她做過了嗎?安然蹙眉想著,誰讓他騙她來著?他明知道不是她的未婚夫,卻與她那樣親近,丟了心也是活該!要是她心智不堅,真對他動了心,傷心一輩子的可不就是自己?
卻說賀家拜堂這天臨時取消了婚禮,之後又傳出退婚的消息,自然是江陽百姓最好的談資,很快就傳得人盡皆知了。
賀之硯的“知己好友”們紛紛上門
道賀他抗爭成功,與薑姑娘好事將近。誰知道進了賀之硯的書房,卻看到一個眼睛發紅,胡子拉碴,頭發淩亂,異常憔悴的賀之硯。這哪裏還是他們認識那個風流倜儻才思敏捷的貴公子?
“二公子,你這是怎麽了?”
“對呀,不是說退婚成功了嗎?”
“難道你裝病被老夫人知道,被罰了?”
賀之硯搖搖頭,指著牆上的一幅小字道:“你們看!”
“咦,這是什麽?怎麽這樣小……嗯?退婚書?”
“啊,這是二公子你跟那趙家村姑的退婚書!”
“咦,不對啊,這上麵說立書人趙氏安然,好像就是你那村姑未婚妻?她會寫字?還寫得一手好字?”
“你們別說,這手字還真不錯……”
幾位狐朋狗友雖然實際上沒多大才氣,但到底是讀書人,字的好壞他們還是看得出來的。這越看,他們就越覺得這字好看,左看右看竟然挑不出半點毛病來,反而使自己越發沉溺下去,不由紛紛讚道:“好字!好字啊!居然自成一家!”
“這真是那村姑寫的?”
“這哪裏還是村姑?那薑姑娘號稱江陽第一才女,那字當初我們也還覺得好,可與這位趙姑娘比起來,可就差遠了。”
大家說到這裏,總算明白過來風流倜儻的賀二公子為什麽會變成這個樣子了。
“二公子可是後悔了?”
“唉,為了瓦礫,丟了美玉。要是我,我也得後悔。”
“對了,那趙姑娘長得如何?不是說粗鄙得很麽?”
說起女子的容貌來,男人都是一副德行,所有人都滿臉期待地看著賀之硯。
賀之硯苦澀道:“我自十六歲開始混跡花叢,自忖閱人無數,卻無人能及她半分風華。”
“啊!竟然還是個美人?”
“哎呀,二公子,這迴你可失算了!”
“是啊,你不是派人見過那趙姑娘的嗎?他們怎麽騙你啊?早知道是個美人,就算不識字也可以教她嘛!”
“若能得這樣的美人為妻,紅袖添香,該是何等風流迤邐啊!”
……
賀之硯瞪著這群狐朋狗友,惱恨不已。當初不就是他們慫恿他與家裏抗爭,還給他出了裝病散謠言的主意嗎?要是不是他們,他說不定早就妥協了,哪裏會走到這一步?
為了那個連臉都沒看清的薑姑娘,退了父親早年訂下的婚事,不但錯失一位絕代佳人,還讓賀府聲譽蒙羞,叫賀之硯如何不悔?他想起趙家妹妹的話,詩詞音樂隻是怡情之物,不肯為名聲所累,不覺茅塞頓開。
以前父親也說過他整日弄那些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是不務正業,他心裏總是不屑,以為父親自己在這些方麵不擅長,這才看不得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那天聽了然姐兒的話他才明白過來,自己汲汲營營如此在乎名聲,哪裏還能成就大道?父親說得不錯,枉他自以為聰明,確實不及趙家妹妹五分啊!
卻說獨孤氏看出丈夫與那趙安然神情不對,心中暗恨不已,平日裏不由得對賀之謙更加冷淡。
賀之謙與她說話,她不是不答就是冷嘲熱諷的,讓賀之謙的心也跟著越來越冷。本來賀之謙心裏對獨孤氏是有愧的,覺得自己一個有婦之夫心裏卻放著另一個女人,還曾經是弟弟的未婚妻,如何對得起給自己生兒育女的妻子?他已經準備以後一定要對妻子更加溫柔體貼的。但獨孤氏變本加厲的冷漠到底寒了他的心,她都嫁給他了,兒子也生了,卻還是打心底裏看不起他,讓他在她麵前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似的。是個男人,誰受得了?
賀之謙想起安然看著自己的崇拜信任的眼神,越發襯得妻子冷漠高傲,不需要他。他越來越覺得妻子與然姐兒差得太遠,慢慢的竟覺得自己愛上然姐兒也是理所當然的。
因此,賀之謙幹脆搬去書房裏住,每天除了去看兒子,也懶得跟獨孤氏說話。他曾經應過一個女子,除了她,再不會有別的女人,他想做個信守承諾的君子。盡管,她已經不會在意了……
不說賀家婚事取消被人議論,隻說安齊找齊了人手,找好了船,第二天就上賀家去將安然的嫁妝全都搬上船放好,隔天就啟程迴合江縣。
來的時候是逆水,船走得慢,這次迴去卻是順水,不過四天就到了。
顧宛娘聽到通報的時候還愣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兒子說了要在江陽多住幾天才迴來的,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還有然姐兒?然姐兒不會這麽遠還迴門吧?不是說了不用迴門的嗎?
她疑惑地走出去,卻看到下人不斷搬著箱子家具進來,細細一看,卻正是自己給女兒置辦的嫁妝,驚得她差點沒暈過去。
“到底怎麽迴事?”顧宛娘憤怒地迎上一對兒女,抓住女兒從頭到腳看了一遍,看到女兒還是姑娘裝扮,不由跺著腳道,“讓你
給你妹妹送嫁,你竟然就這樣把她帶迴來了?到底怎麽迴事?”
安然趕緊扶著娘親的胳膊道:“娘,您先別急,我們進屋去說。”
顧宛娘推開女兒,怒氣衝衝地迴身就走,還邊走邊道:“是,你們都大了,翅膀硬了,不要娘管你們了。我還問什麽,反正這麽大的事情你們也能自己做主了……”
“娘,我們不是不跟您商量,而是事情緊急,我們來不及跟您說啊!”安齊一邊解釋一邊追上去,死死地扶著娘親的胳膊,怎麽都不放。
顧宛娘掙脫不開,也隻好隨了他。迴到大廳裏,她坐下來,不顧自己還在喘氣,便問道:“到底怎麽迴事?說吧!”
事情自然不能照實說,安然知道,按照娘親的性子,要是照實說,她肯定會讓她留在賀家的。所以,安然製止了想要出聲解釋的哥哥,又讓大廳裏伺候的人都出去,這才自己開口解釋道:“我和哥哥到了江陽,住在了舅舅陪嫁的那個宅子裏,誰知半夜賀之謙找來……對了,娘,賀之謙就是之前來迎親的那個,他不是賀之硯而是賀家長子賀之謙。他說因為賀之硯不肯娶我,裝病臥床,所以賀家老夫人才讓他冒名頂替來迎親的……”
顧宛娘聽到這裏,兩道眉毛已經深深地皺起來了。裝病臥床?
安然又道:“可是,眼看第二天就要拜堂了,那賀之硯還是不肯起床與我拜堂,賀家老夫人還想讓賀家大哥跟我拜堂……賀家大哥覺得不妥當,賀家大嫂也不樂意,所以賀大哥就告知了我們真相。女兒一聽,心裏就不高興了,然後找了媒婆來問。娘您一定想不到媒婆說了什麽!”安然氣唿唿地說。
“那媒婆說什麽了?”顧宛娘聽得著急啊!怎麽女婿忽然就變了人呢?她看著那麽好的年輕人,原來不是自己的女婿?這賀家也實在太過分了!
“那媒婆說,賀家二公子看上一個青樓名妓,想娶迴家,賀家老夫人不答應,他就裝病不肯娶我。不但如此,他還放出謠言,說女兒克夫,現在整個江陽都傳遍了。娘,我可怎麽辦啊……”說到這裏,安然便應景地捂著臉哭起來。
聽到這裏,顧宛娘想殺了那賀之硯的心都有,焦急地問道:“後來呢?”
安然哽咽道:“後來,哥哥就上門質問,那賀之硯也不裝病了,明著說要娶那青樓名妓當二房,說要是我答應,他就拜堂,我不答應,他就不娶我。哥哥一聽,怒了,說什麽都不答應,又迴來問我。女兒實在受不了這個氣,就和哥哥一起去賀
家退了親……”
“好一個賀家,實在欺人太甚!你爹當初真是瞎了眼,居然跟那樣的人結拜,還將心肝寶貝許給個紈絝,害得我的女兒好苦……賀家的人真不是東西,背信棄義不說,還背後潑人家汙水,那樣的紈絝公子,也就配青樓名妓……”顧宛娘拍著身邊的桌子,站起身來不住地轉著圈兒罵賀家的人。
安然和安齊對視一眼,趕緊低下頭去。娘親需要發泄,就讓她罵吧!過一會兒他們再勸勸就好了。
顧宛娘罵了一陣,又紅著眼睛去安慰安然。
“然姐兒你別擔心,我們有退婚書,都是那賀家不對,以後娘一定給你找個好人家,勝過那賀家十倍百倍!”
安然感動地點著頭,抱著娘親假哭了一陣,而後便提出來:“娘,不如我們跟哥哥一起去京城吧?”
顧宛娘遲疑了一陣,卻不大肯離開這裏。
在這裏,畢竟還有她的親人在,要是去了京城了,要迴來就不方便了。
然而,顧宛娘下一句話卻差點將安然嚇死。她說:“對了,你走了沒幾天,家裏來了一位客人,是從京城來的,說是仰慕你爹爹的才華,想要借閱他的手稿。”
“是什麽人?”安然著急地問道。
“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公子,長得挺俊的,說話也溫和,就是他身邊那護衛看著有些嚇人。”
安然幾乎已經可以肯定就是三皇子了!不是說他去邊疆了嗎?什麽時候迴來的?這麽多年了,他竟然還惦記著爹爹?
“那他有沒有說他姓什麽?娘您把爹爹的手稿給他看了嗎?”安然不住地迴想著,爹爹的手稿是她親自收拾的,裏麵應該沒有什麽讓三皇子看出來的吧?
“他說他姓楊,排行第三,讓我稱唿他楊三公子。你爹當初也沒留下多少手稿,你不是都收在一個箱子裏了嗎?我全都給他看過了,不過好像他看完有些失望,搖搖頭就走了。”
安然聽到這裏,這才拍拍胸口鬆了一口氣。
顧宛娘見了,不由疑惑道:“然姐兒,難道你知道那位公子是誰?”
安齊也道:“我送妹妹出嫁的時候,有一天傍晚在一個小鎮上的碼頭停靠,我和賀之謙去鎮上的酒樓吃飯,曾見過一位公子,估計就是他。他帶著的那群手下個個都身手不凡,賀之謙猜測說多半是軍中的人,說那位公子多半是位大將軍。”
安然輕歎道:“賀大哥猜得不錯。我
估計那位公子就是當今三皇子,曾在邊疆戍守近十年的平王殿下。”原來是三皇子,難怪那天晚上那些刺客刺殺不成那樣惱怒想殺了她泄恨呢!啊,不好,難道她又攪和進皇子奪嫡中去了?那可是隨時會掉腦袋的事情,看來那京城不去也罷,也得交代哥哥不要跟三位皇子走太近才好。
“啊?竟然是位王爺?可是,可是他找你爹的手稿做什麽?你爹過世都這麽多年了。”知道了楊彥的身份,顧宛娘便不覺有些後怕起來。還好那天她聽說有人賞識自己的丈夫,心裏高興,一直對王爺很客氣。
安然輕笑道:“聽說當年爹爹鄉試的策論連皇上都誇讚的,或許王爺以為爹爹還留下一些好的治國之法呢?”
顧宛娘聽到這裏,想起趙世華,忍不住又是傷心又是驕傲。
安然見了,又趕緊和哥哥一起來哄她。
顧庭芳聽到消息過來,看到顧宛娘和安齊安然母子三人又是哭又是笑的,不覺心裏頗不是滋味兒。進門都快半年了,雖然姑姑對她也好,可她總覺得不管丈夫還是小姑,都拿她當外人,什麽都不跟自己說。
顧庭芳覺得自己在這個家裏的地位,連玉蘭那個丫頭都比不上。迴去跟娘說,娘別的都不擔心,隻讓她要盡快把家裏的當家權拿過來。楊氏知道趙家以前是然姐兒當家的,可現在然姐兒都出嫁了,媳婦兒當家不是天經地義的麽?可是誰能想到然姐兒居然沒嫁成,又迴來了。
而自從安齊表明了暫時不跟顧庭芳同房,就搬去了書房住,兩個人平日裏見麵的機會也不對。顧庭芳覺得自己好像就是丈夫特意娶迴來幫他照顧姑母的。
既然沒嫁成,安然迴來以後,第二天就去舅舅家說明此事,又寫了信讓人送給老家的大伯三叔小姑父和大堂姐幾家。
信裏,安然自然是說得很清楚的,拜堂之前就退了婚。可別人不知道啊!王氏也不知道從哪裏聽到一言半語的,就到處嚷嚷安然剛剛嫁過去就被人休迴來了。於是,老家也很快起了流言,不管趙家人怎麽解釋,人家就是認準了謠言才是真相,直將趙世福氣得想出去打人。
安然猶豫著要不要將舅舅和小姑父添妝的陪嫁還迴去,顧宛娘卻搖搖頭,說既然已經給了她,就是她的了。再說,她這次雖然退了婚沒嫁成,但到底是要出嫁的。也沒有給人添妝添兩次的,就當是提前給了。
因為安齊要趕著去京城,而顧宛娘又不肯走,安然又不大敢去,顧庭芳是想去而不能去,安齊也隻好自
己帶著個小廝走了。
卻說當初安然出嫁的時候,那嫁妝可是很出了一番風頭的,如今不過十幾天,居然又拉著嫁妝迴來了,自然讓人猜測不已。
於是,不過幾天,趙家姑娘出嫁就被休了迴來的謠言就傳遍了合江的大街小巷。一開始,大家還不清楚怎麽迴事,好好的姑娘,舉人的妹子,怎麽剛剛嫁過去就給休了呢?但隨後不久有從江陽迴來的人便帶來了詳細的消息,說趙家姑娘克夫。這邊剛剛議定婚期,那邊賀家公子就病倒了,這不,剛剛把趙家姑娘休了迴來,人就好了。
這流言傳得似模似樣的,還真有不少人相信,等顧宛娘知道的時候,幾乎已經是人盡皆知了。她的身體本來就不好,一氣之下就病倒了。
安然和顧庭芳整日衣不解帶地服侍她,又說了好多話開解她,可她心中憂慮女兒的未來,解不開心結,這病就一直不見好轉。
安然知道娘親是憂心自己的將來才這樣的,想了想,隻好勸道:“娘,要不我們去京城吧!京城離這裏遠,到了京城就不會有人知道我退過婚的事,我們還能跟哥哥在一起照顧他。過了年嫂子就十七了,也該跟哥哥圓房了。雖說哥哥是一片好心為了嫂嫂的身體著想,可哥哥一個人在京城一住就要三年,難免嫂嫂不多心啊!”
顧宛娘想著這也是個辦法。
“可是娘這身體,唉……”
“所以娘您一定要好起來啊!女兒的未來可指著您呢!還有,您就不想早點抱孫子嗎?您早點好了,我們早點去京城,您才能早點抱孫子啊!”
或許是心裏有了期盼,安然照顧又細心,到了六月初,顧宛娘的病就好得差不多了。
卻說自從安然克夫被休的謠言傳開以後,趙家連個下人出門都要被人指指點點。
安然想著之前買的那幾個小丫頭似乎也不太安分,又打定了主意要去京城,便陸陸續續將家裏的下人打發了一部分,留下來的也製定了規矩,調教了一番,家裏的氣象就好得多了。
六月十二那天,忽然有媒婆上門,居然是給安然說親的。顧宛娘雖然心裏不抱什麽希望,覺得這合江縣裏也不會有什麽好人家,但還是耐心地請了媒婆進來坐下聽人家說。
誰知那媒婆竟然是給趙家老家姚老爺的兒子說親的,還是讓安然去給那姚家少爺當三房,氣得顧宛娘操起一根雞毛撣子就把人趕了出去,還吩咐門房,以後媒婆上門一律問清楚再引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