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糖完工時,周氏也早紮好高粱稈的車、馬,就接了灶頭,替下了章友慶,把剛剛已經切好備著的雜麵取出來,燒好熱水,放雜麵下鍋做雜麵湯,等燒好後裝了碗,同灶糖一起擺上供桌。
從晌午忙到如今,終於把祭灶的東西全準備妥當,章程去喚來章連根,而周氏和章雲則出了廚房,正所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古代女子是不能祭灶的,周氏、章雲自然不能待著,母女倆一同去了堂屋。
章雲小時候也見過鄉裏的祭灶,無非就是焚香禱告,然後用灶糖糊一圈灶門,旨在糊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升天後隻說好聽話,再將牆上的舊灶君像揭下,換上新像,將舊像同高粱杆紮的車馬、元寶一同焚化,送灶王爺乘著車馬升天,去往天庭,這其中都是承載著百姓們的美好願望。
祭灶女子不能參與,到讓章雲樂得輕鬆,同周氏一道坐在堂屋門前的簷下,聽聽廚房裏傳出的聲音,輕聲聊幾句,坐下沒一會,章雲就從袖裏摸出幾條灶糖來,悄悄遞給了周氏。
周氏往章雲撇了眼,再往廚房那邊張了張,就接了過去,放嘴裏嚼了起來,兩人嚼了一會,彼此對看了一眼,兩人一下子全都偷笑了起來。
這個小年夜雖然一直忙碌,可這會嚼著甜甜的灶糖,隻覺甜味兒順流而下,就好似能甜到了心裏去一樣,讓她對這樣的生活甘之如飴。
過了小年夜,就進了亂歲日,算是真正近了年關,那些晚出來采買的人,也都湧進了集市,集市裏空前繁榮熱鬧。
章家人好好過了趟小年夜後,翌日還是照舊得趕早進集市,所幸一早起來,章雲去掀了木盆的桐油布,前幾日黴的那一板臭豆腐,已經黴成了,這樣就正好給帶到集市去,趁著小年夜後集市的大熱鬧,章家人又多帶了一板炸豆腐泡的小塊豆腐,同臭豆腐一道賣。
臭豆腐還是行情很好,一整板的臭豆腐,不到半日就全賣完了,連豆腐泡也沾了光,比平日多賣了半板,足足賣了一板半,不過這麽一來,臭豆腐又得斷了,上趟那整桶的臭豆腐,總還得再黴上兩三日才能好,沒黴好也不能拿出來炸,章家人隻能耐心等著,這些日都炸豆腐泡維持生意。*.**/*
還沒到臭豆腐黴好那日,在臘月二十六,天空又落了場雪,章家人又隻能閑賦在家了。
這日沒到晌午,大舅周民挑著擔子來了,到章家籬笆院時,雪落得正密,蓑衣、鬥笠上積了厚厚一層雪。
“阿芬。”周民挑擔子進
了院門,高聲喚了起來。
周氏在屋裏一聽,是大哥的聲音,忙打開屋門走了出來,見到他滿身的雪,忙招手喚道:“大哥,咋這時候來,凍壞了吧,快,快,進屋把擔子歇了,坐下烤火。”
周民將挑擔到了簷下,周氏忙接過擔子,念叨道:“家裏剛起了屋子,自個手頭都緊,咋還挑這麽多東西過來。”周民去了擔子就動手將蓑衣、鬥笠解下,往土牆上的一掛,兩人一道推門進屋。
屋裏頭章家人都在,幾條長板凳在炕邊放著,全都圍著火盆烤火。一進到屋裏,周氏就將擔子往牆角一擱,章家幾個小的忙喚了大舅。
“這屋裏怪熱鬧的。”周民笑著過去,章程讓到一邊,讓他在身邊坐下,周民見到章連根也在,就喚道:“親家公,身子還硬朗吧,前頭幾迴來全沒碰上,都沒跟你問聲好。”
“他大舅,我啥都好,身子也好,都還沒謝謝你挑來的棉被兒,真是讓親家破費了。”章連根忙聲道謝。
周民忙笑道:“都是自家種的棉花,花不了幾個錢的。”這邊客套了幾句,就扭頭對周氏道:“阿芬,老三媳婦這趟懷上了,大夫說有兩月了。”
“呀,那平子不樂壞了,爹,娘也肯定高興。”周氏當即雙眼一亮,麵上笑開了,周平媳婦馬氏,進門有五年,過了年都要二十三了,自打三年前第一次懷上,卻是掉了之後,就再懷不上,兩口子和家裏人,麵上雖不提,心裏可都愁,如今終於懷上了,哪能不樂壞。
章友慶聽了也樂嗬說了幾句,周民笑道:“那還不,三弟這些日子來,嘴都沒合攏過,娘也是張羅這,張羅那,就怕哪點沒做周到,整日裏都忙個沒完。”
得了這喜事,章家人心裏都很是開心,大夥圍著周民問東問西,大多問馬氏身子可好,小年夜過得咋樣,新屋子住著可好,年貨預備得如何,全都是些讓人高興的話題,周民樂嗬嗬地嘮嗑了一番,直到說起年貨時,他才想到啥,站起身往擔子走去。
到了擔子前,周民蹲□掀了上麵蓋的桐油布,從裏麵拎出一隻已經拔毛的雞,“阿芬,這雞剛早起殺的,你快拿去掛起來,我剛都忘了,在筐裏悶久了容易壞。”
“呀,家裏統共才多少隻雞,還殺了給咱們,大哥,你拿迴去給平子媳婦補身子,咱們不能要。”周氏、章連根忙上去勸阻。
“家裏有,另外還殺了一隻留著呢,拎來了又讓我拎迴去,那成啥樣,娘說給你,你收著就是了,家裏
小雞仔上迴孵了好些,養些日子就大了,這大過年的,一兩隻雞咱們還吃得起,你就別費勁推了。”周民說了一通,硬是讓周氏拿著,周氏幾番推拒不了,就隻能收了。
周民順道還拿出隻籃子,籃子裏放著一整塊豬肉,並提了一隻布袋出來,全都遞給了周氏,嘴裏道:“前幾日請張屠戶來殺了豬,家裏留了些過年燒菜,這塊是給你的,這半袋子糯米,給你們過年做吃食,娘特意吩咐過,說這些家裏都還有,你可不要再推。”周民就怕周氏又不肯收,直接就把話先堵了。
周氏想想也就算了,伸手接了過去,兩手拎著就出了屋,拿去廚房放好。周民見周氏都收了,才笑了起來,又從籮筐裏拿出幾個布袋,拎著到了火盆前坐下,伸手遞給了章雲、章程、章興這幾個小的,“這些都是剛做出來的,先抓點嚐嚐,少抓點,剩下的讓你娘放起來,等到過年再拿出來吃。”
章雲、章程、章興聽了,就樂嗬地打開各自手裏的布袋,章雲往布袋裏一瞧,是一片片切得薄薄的炒米糖,往旁邊大哥、小弟手裏的布袋張了張,章興手裏是半袋子大豆糖合著半袋子冬米糖,章程手裏則是金黃噴香的炒米,全都是過年常見的吃食,瞧著就讓人感覺出過年的氣氛。
“呐,還有一袋子炒豆子,你們也抓點嚐嚐。”周民將自個手裏的袋子也打了開來,喚小的們來抓,自個也抓了兩把遞給章友慶和章連根,一時間大夥嘴裏都嘎嘣嘎嘣響了起來。
周氏將東西放好後,迴來屋裏,見這麽幾袋子吃食,又是一番話,周民忙趕了她去拿碗過來,將炒米糖、大豆糖、冬米糖、炒米、炒豆子全抓了幾把出來,放進碗裏,其餘的就讓周氏拿去放進罐子裏,等過年再正緊拿出來吃。
有了這幾樣吃食,大夥就更有勁了,坐著邊烤火,邊嘴裏嘎嘣嘎嘣咬著,還不耽擱說話,屋子裏暖暖和和、熱熱鬧鬧的。
聊了會後,周民就說起殺豬那日,道:“那天本想叫你們過去一道喝殺豬湯的,可二弟過來時,你們家卻沒人,今兒我特意尋了下雪天過來,想著總該在家了。”
周民這麽一說,周氏忙把在鎮上做的生意告訴了他,周民聽了自然是一陣開懷,直到能賺幾個錢過上肥年,那是好事,順著這些話,章連根、章友慶、周民幾個爺們又說開了。
提到生意的事,周氏就想到了啥,忙起身說是去廚房做點炸豆腐來,給周民嚐嚐,章雲一聽也跟著一道去了。
到廚房周氏隻道可惜沒臭豆腐
,章雲想想那整桶的應該也差不了,就跑去掀開桐油布,瞧了瞧,雖還沒完全黴透,不過隻是給自個家人嚐嚐味,不拿來賣,應該是沒啥問題了,想著就取了幾塊拿碗裝了,再把桐油布重新蒙迴去。
取出了臭豆腐,周氏就笑著直道:“這個你大舅一定愛吃,待會多挑點剁辣椒,你大舅愛吃辣。”嘴裏說著就點火燒灶,開油鍋炸起來了。
等到臭豆腐和豆腐泡都炸好後,碗裏挑進了剁辣椒,就端著進屋,給周民嚐了嚐,周民直道香,一連吃了好幾塊。
一屋子人都開心地說起臭豆腐和豆腐泡,說起集市上的熱鬧,還有生意的火紅,所有人臉上都是笑容滿麵,談到好日子,那勁頭都足得很。
差不多過了申時,周民起身說要迴去了,周氏忙又留了他一會,趕忙給裝出了一罐子茶油,又開油鍋炸起豆腐泡和臭豆腐,章雲則去裝了一袋子油茶果皮、籽殼、油茶餅來,還把昨兒吃剩下的桂花糕也裝了,灶糖也沒落下,一同裝了些起來,雜七雜八地將擔子幾乎塞滿,都說讓周民給帶迴去。
周氏、章友慶準備送周民出院子,章雲忙拉住了他,細細將油茶果皮、籽殼、油茶餅的用法告知,周民直道真是個好東西,一一將用法記住後,就穿上蓑衣、鬥笠,挑著擔子,在周氏他們的目送下,出了院子迴去了。
從晌午忙到如今,終於把祭灶的東西全準備妥當,章程去喚來章連根,而周氏和章雲則出了廚房,正所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古代女子是不能祭灶的,周氏、章雲自然不能待著,母女倆一同去了堂屋。
章雲小時候也見過鄉裏的祭灶,無非就是焚香禱告,然後用灶糖糊一圈灶門,旨在糊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升天後隻說好聽話,再將牆上的舊灶君像揭下,換上新像,將舊像同高粱杆紮的車馬、元寶一同焚化,送灶王爺乘著車馬升天,去往天庭,這其中都是承載著百姓們的美好願望。
祭灶女子不能參與,到讓章雲樂得輕鬆,同周氏一道坐在堂屋門前的簷下,聽聽廚房裏傳出的聲音,輕聲聊幾句,坐下沒一會,章雲就從袖裏摸出幾條灶糖來,悄悄遞給了周氏。
周氏往章雲撇了眼,再往廚房那邊張了張,就接了過去,放嘴裏嚼了起來,兩人嚼了一會,彼此對看了一眼,兩人一下子全都偷笑了起來。
這個小年夜雖然一直忙碌,可這會嚼著甜甜的灶糖,隻覺甜味兒順流而下,就好似能甜到了心裏去一樣,讓她對這樣的生活甘之如飴。
過了小年夜,就進了亂歲日,算是真正近了年關,那些晚出來采買的人,也都湧進了集市,集市裏空前繁榮熱鬧。
章家人好好過了趟小年夜後,翌日還是照舊得趕早進集市,所幸一早起來,章雲去掀了木盆的桐油布,前幾日黴的那一板臭豆腐,已經黴成了,這樣就正好給帶到集市去,趁著小年夜後集市的大熱鬧,章家人又多帶了一板炸豆腐泡的小塊豆腐,同臭豆腐一道賣。
臭豆腐還是行情很好,一整板的臭豆腐,不到半日就全賣完了,連豆腐泡也沾了光,比平日多賣了半板,足足賣了一板半,不過這麽一來,臭豆腐又得斷了,上趟那整桶的臭豆腐,總還得再黴上兩三日才能好,沒黴好也不能拿出來炸,章家人隻能耐心等著,這些日都炸豆腐泡維持生意。*.**/*
還沒到臭豆腐黴好那日,在臘月二十六,天空又落了場雪,章家人又隻能閑賦在家了。
這日沒到晌午,大舅周民挑著擔子來了,到章家籬笆院時,雪落得正密,蓑衣、鬥笠上積了厚厚一層雪。
“阿芬。”周民挑擔子進
了院門,高聲喚了起來。
周氏在屋裏一聽,是大哥的聲音,忙打開屋門走了出來,見到他滿身的雪,忙招手喚道:“大哥,咋這時候來,凍壞了吧,快,快,進屋把擔子歇了,坐下烤火。”
周民將挑擔到了簷下,周氏忙接過擔子,念叨道:“家裏剛起了屋子,自個手頭都緊,咋還挑這麽多東西過來。”周民去了擔子就動手將蓑衣、鬥笠解下,往土牆上的一掛,兩人一道推門進屋。
屋裏頭章家人都在,幾條長板凳在炕邊放著,全都圍著火盆烤火。一進到屋裏,周氏就將擔子往牆角一擱,章家幾個小的忙喚了大舅。
“這屋裏怪熱鬧的。”周民笑著過去,章程讓到一邊,讓他在身邊坐下,周民見到章連根也在,就喚道:“親家公,身子還硬朗吧,前頭幾迴來全沒碰上,都沒跟你問聲好。”
“他大舅,我啥都好,身子也好,都還沒謝謝你挑來的棉被兒,真是讓親家破費了。”章連根忙聲道謝。
周民忙笑道:“都是自家種的棉花,花不了幾個錢的。”這邊客套了幾句,就扭頭對周氏道:“阿芬,老三媳婦這趟懷上了,大夫說有兩月了。”
“呀,那平子不樂壞了,爹,娘也肯定高興。”周氏當即雙眼一亮,麵上笑開了,周平媳婦馬氏,進門有五年,過了年都要二十三了,自打三年前第一次懷上,卻是掉了之後,就再懷不上,兩口子和家裏人,麵上雖不提,心裏可都愁,如今終於懷上了,哪能不樂壞。
章友慶聽了也樂嗬說了幾句,周民笑道:“那還不,三弟這些日子來,嘴都沒合攏過,娘也是張羅這,張羅那,就怕哪點沒做周到,整日裏都忙個沒完。”
得了這喜事,章家人心裏都很是開心,大夥圍著周民問東問西,大多問馬氏身子可好,小年夜過得咋樣,新屋子住著可好,年貨預備得如何,全都是些讓人高興的話題,周民樂嗬嗬地嘮嗑了一番,直到說起年貨時,他才想到啥,站起身往擔子走去。
到了擔子前,周民蹲□掀了上麵蓋的桐油布,從裏麵拎出一隻已經拔毛的雞,“阿芬,這雞剛早起殺的,你快拿去掛起來,我剛都忘了,在筐裏悶久了容易壞。”
“呀,家裏統共才多少隻雞,還殺了給咱們,大哥,你拿迴去給平子媳婦補身子,咱們不能要。”周氏、章連根忙上去勸阻。
“家裏有,另外還殺了一隻留著呢,拎來了又讓我拎迴去,那成啥樣,娘說給你,你收著就是了,家裏
小雞仔上迴孵了好些,養些日子就大了,這大過年的,一兩隻雞咱們還吃得起,你就別費勁推了。”周民說了一通,硬是讓周氏拿著,周氏幾番推拒不了,就隻能收了。
周民順道還拿出隻籃子,籃子裏放著一整塊豬肉,並提了一隻布袋出來,全都遞給了周氏,嘴裏道:“前幾日請張屠戶來殺了豬,家裏留了些過年燒菜,這塊是給你的,這半袋子糯米,給你們過年做吃食,娘特意吩咐過,說這些家裏都還有,你可不要再推。”周民就怕周氏又不肯收,直接就把話先堵了。
周氏想想也就算了,伸手接了過去,兩手拎著就出了屋,拿去廚房放好。周民見周氏都收了,才笑了起來,又從籮筐裏拿出幾個布袋,拎著到了火盆前坐下,伸手遞給了章雲、章程、章興這幾個小的,“這些都是剛做出來的,先抓點嚐嚐,少抓點,剩下的讓你娘放起來,等到過年再拿出來吃。”
章雲、章程、章興聽了,就樂嗬地打開各自手裏的布袋,章雲往布袋裏一瞧,是一片片切得薄薄的炒米糖,往旁邊大哥、小弟手裏的布袋張了張,章興手裏是半袋子大豆糖合著半袋子冬米糖,章程手裏則是金黃噴香的炒米,全都是過年常見的吃食,瞧著就讓人感覺出過年的氣氛。
“呐,還有一袋子炒豆子,你們也抓點嚐嚐。”周民將自個手裏的袋子也打了開來,喚小的們來抓,自個也抓了兩把遞給章友慶和章連根,一時間大夥嘴裏都嘎嘣嘎嘣響了起來。
周氏將東西放好後,迴來屋裏,見這麽幾袋子吃食,又是一番話,周民忙趕了她去拿碗過來,將炒米糖、大豆糖、冬米糖、炒米、炒豆子全抓了幾把出來,放進碗裏,其餘的就讓周氏拿去放進罐子裏,等過年再正緊拿出來吃。
有了這幾樣吃食,大夥就更有勁了,坐著邊烤火,邊嘴裏嘎嘣嘎嘣咬著,還不耽擱說話,屋子裏暖暖和和、熱熱鬧鬧的。
聊了會後,周民就說起殺豬那日,道:“那天本想叫你們過去一道喝殺豬湯的,可二弟過來時,你們家卻沒人,今兒我特意尋了下雪天過來,想著總該在家了。”
周民這麽一說,周氏忙把在鎮上做的生意告訴了他,周民聽了自然是一陣開懷,直到能賺幾個錢過上肥年,那是好事,順著這些話,章連根、章友慶、周民幾個爺們又說開了。
提到生意的事,周氏就想到了啥,忙起身說是去廚房做點炸豆腐來,給周民嚐嚐,章雲一聽也跟著一道去了。
到廚房周氏隻道可惜沒臭豆腐
,章雲想想那整桶的應該也差不了,就跑去掀開桐油布,瞧了瞧,雖還沒完全黴透,不過隻是給自個家人嚐嚐味,不拿來賣,應該是沒啥問題了,想著就取了幾塊拿碗裝了,再把桐油布重新蒙迴去。
取出了臭豆腐,周氏就笑著直道:“這個你大舅一定愛吃,待會多挑點剁辣椒,你大舅愛吃辣。”嘴裏說著就點火燒灶,開油鍋炸起來了。
等到臭豆腐和豆腐泡都炸好後,碗裏挑進了剁辣椒,就端著進屋,給周民嚐了嚐,周民直道香,一連吃了好幾塊。
一屋子人都開心地說起臭豆腐和豆腐泡,說起集市上的熱鬧,還有生意的火紅,所有人臉上都是笑容滿麵,談到好日子,那勁頭都足得很。
差不多過了申時,周民起身說要迴去了,周氏忙又留了他一會,趕忙給裝出了一罐子茶油,又開油鍋炸起豆腐泡和臭豆腐,章雲則去裝了一袋子油茶果皮、籽殼、油茶餅來,還把昨兒吃剩下的桂花糕也裝了,灶糖也沒落下,一同裝了些起來,雜七雜八地將擔子幾乎塞滿,都說讓周民給帶迴去。
周氏、章友慶準備送周民出院子,章雲忙拉住了他,細細將油茶果皮、籽殼、油茶餅的用法告知,周民直道真是個好東西,一一將用法記住後,就穿上蓑衣、鬥笠,挑著擔子,在周氏他們的目送下,出了院子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