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一日三驚,突厥連破十六郡!
大唐:開局搶了李世民皇位 作者:殺上天榜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世家門閥不會考慮天下百姓的感受,對他們來說賤民死不足惜。
五姓七望要掌握的,是國家的走向。
對於這一切,李承道暫時還不打算處理,但世家門閥始終是紮根在大唐身上的毒瘤,他以後會找個機會鏟除掉。
...
同一時間,天策府。
秦王府邸。
此刻已經夜深了,但府邸內卻依舊有很多人。
以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杜如晦為首的文臣,還有程咬金、牛勁達、尉遲恭與秦瓊等武將,都紛紛看向上首的李世民。
這段時間以來,李世民可謂是還沒當皇帝,就已經有了登基的影子。
那些朝臣甚至都將奏折遞到了天策府。
當然,前方突厥入侵中原的戰報,也送入了天策府一份。
先前,李世民已經將突厥人的消息說給了眾人。而等待了許久後,房玄齡最終還是先開口說道:“殿下,如今突厥人來勢洶洶,二十五萬鐵騎一路所向披靡,已經攻破我大唐許多州郡。臣也聽聞,今日大唐十道內都在盛傳,皇帝這一仗必敗無疑,百姓也都開始逃亡,事情越來越大。”
“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好事,臣認為該出手的機會到了。”
聽到這裏,眾人都是眼前一亮。
不誇張的說,他們都在等待這個機會。
以尉遲恭等人為首的武將更是迫不及待的想開戰,讓李承道看看什麽才是國戰。
杜如晦也點頭道:“房兄言之有理...雖然,等到突厥人攻入長安,殿下再出手的效果才最好。但是,大唐十道內的百姓也會流離失所,而且謠言到了這個程度已經足夠。”
“否則頗有動搖軍心的意思,繼續下去的話,突厥人一路打過來,我大唐十道各個州郡的守軍隻會不戰自潰。屆時,這會大大縮減我大唐國力,臣認為也該提早出手了。”
聽到這番話,在場天策府的武將紛紛興奮起來。
“殿下,我等何時出征?!”
“太好了,早該去殺的突厥人頭滾滾!”
“頡利太可惡!如不是我等在謀劃,他真以為我大唐沒有兵力了不成?!”
一時間,以蘇定方、徐世績與尉遲恭等武將為首的,全都催促起來。而武將裏,則隻有程咬金一直沒開口。
可就在眾人興奮起來的時候,李世民卻忽然轉頭問道:“輔機,那些世家門閥對這件事的態度如何?”
聽到這話,一直保持沉默的長孫無忌上前道:“殿下,五姓七望已經派人來送了消息。對於要和突厥人開戰的事,他們會站在殿下這邊,皇帝無法從世家門閥手中拿走一兵一卒。”
聽到迴答,李二欣慰的點點頭。
李家起兵之初,本身就是靠著世家門閥的支持。
先前他還怕以李道宗為首的關隴李家會幫助李淵,但現在連五姓七望都站在他這邊,那就不怕了。
不過,為了確保萬一...
一時間,李二的眼神陰晴不定,周圍的群臣都想要催促。
可就在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後,李二忽然開口道:“李靖、徐世績聽令,爾等即日返迴軍營,盡量避開突厥人的方向。沒有本王的命令,誰也不準私自調兵去支援。”
“這...殿下這是何意?!”而聽到這話,徐世績一愣。
李靖到是沒開口。
但周圍的其他人,都用不解的眼神看向了李二。
這時,還是長孫無忌解釋道:“殿下的意思是,這是登基的最好機會。為了確保萬一,必須要在突厥人即將攻破長安城的時候,才能出兵。”
什麽?!
猛然聽到這話,眾人都是一驚。
“可是殿下,那樣我大唐十道內的百姓就民不聊生了啊!”
“殿下!我尉遲恭不懂什麽大道理。但我知道,如果讓突厥人兵臨城下,大唐危矣!”
一時間,眾人紛紛開口。
“行了,本王已經決定了!”
但這時,李二卻喝止了他們,隨後不由分說道:“尉遲恭,牛勁達、程知節,你三人擇日將一半虎符交還給本王。等到三個月過後,虎符再由你們掌管。”
說完,李世民轉身離去。
他很了解自己這幾位老兄弟,所以很清楚他們雖然會聽從自己的命令,但更不希望看到百姓受苦。
特別是牛勁達和尉遲恭,這兩人本身就是寒門出身。
但這次他著急了。
李二沒看到,在他轉身離去後,牛勁達和尉遲恭深深地皺起了眉頭。
等到眾人散去,尉遲恭對一名紅翎急使吩咐道:“這些天辛苦一下,將每日前線的戰報也送來給我一份。”
“諾!”
尉遲恭是天策府武將,自然有看戰報的權利。
...
卻說前線戰況,突厥人打仗靠的就是兵強馬壯,尤其是騎兵與戰馬,講究的就是一個字——快!
這次頡利帶的二十萬兵馬都是騎兵,一律是輕裝上陣,打起仗來速度飛快,一日之內就能連破數個州郡。
一路上下來,大唐境內的百姓是民不聊生。
更重要的是,因為百姓流離失所,世家門閥的不作為,傳聞此戰必敗的消息越演越烈。
發展到後來,幾乎各地守軍是望蠻而逃,不戰自潰!
一路下來,突厥人如履平地,很快就要進入關內道。
同一時間,前線的戰報每天也都在飛一般的送入長安與天策府,而尉遲恭的門檻更是快被紅翎急使踏斷了。
突厥攻破幽州的第三天後...
突厥大軍長驅直入,百姓流離失所,各地守軍望風而逃!
第四天,突厥人連破陝、汝、鄭、滑等河南道四郡...
第五天,突厥進入河東道...
第六天,突厥大軍進攻河北道,利用平原地利連破魏、博、相、衛、貝、邢等十六個州郡!
僅僅三天時間,突厥人已經攻入河北道。
並且,利用河北的平原地形長驅直入,不出四天就要攻入關中,直取長安城!
五姓七望要掌握的,是國家的走向。
對於這一切,李承道暫時還不打算處理,但世家門閥始終是紮根在大唐身上的毒瘤,他以後會找個機會鏟除掉。
...
同一時間,天策府。
秦王府邸。
此刻已經夜深了,但府邸內卻依舊有很多人。
以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杜如晦為首的文臣,還有程咬金、牛勁達、尉遲恭與秦瓊等武將,都紛紛看向上首的李世民。
這段時間以來,李世民可謂是還沒當皇帝,就已經有了登基的影子。
那些朝臣甚至都將奏折遞到了天策府。
當然,前方突厥入侵中原的戰報,也送入了天策府一份。
先前,李世民已經將突厥人的消息說給了眾人。而等待了許久後,房玄齡最終還是先開口說道:“殿下,如今突厥人來勢洶洶,二十五萬鐵騎一路所向披靡,已經攻破我大唐許多州郡。臣也聽聞,今日大唐十道內都在盛傳,皇帝這一仗必敗無疑,百姓也都開始逃亡,事情越來越大。”
“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好事,臣認為該出手的機會到了。”
聽到這裏,眾人都是眼前一亮。
不誇張的說,他們都在等待這個機會。
以尉遲恭等人為首的武將更是迫不及待的想開戰,讓李承道看看什麽才是國戰。
杜如晦也點頭道:“房兄言之有理...雖然,等到突厥人攻入長安,殿下再出手的效果才最好。但是,大唐十道內的百姓也會流離失所,而且謠言到了這個程度已經足夠。”
“否則頗有動搖軍心的意思,繼續下去的話,突厥人一路打過來,我大唐十道各個州郡的守軍隻會不戰自潰。屆時,這會大大縮減我大唐國力,臣認為也該提早出手了。”
聽到這番話,在場天策府的武將紛紛興奮起來。
“殿下,我等何時出征?!”
“太好了,早該去殺的突厥人頭滾滾!”
“頡利太可惡!如不是我等在謀劃,他真以為我大唐沒有兵力了不成?!”
一時間,以蘇定方、徐世績與尉遲恭等武將為首的,全都催促起來。而武將裏,則隻有程咬金一直沒開口。
可就在眾人興奮起來的時候,李世民卻忽然轉頭問道:“輔機,那些世家門閥對這件事的態度如何?”
聽到這話,一直保持沉默的長孫無忌上前道:“殿下,五姓七望已經派人來送了消息。對於要和突厥人開戰的事,他們會站在殿下這邊,皇帝無法從世家門閥手中拿走一兵一卒。”
聽到迴答,李二欣慰的點點頭。
李家起兵之初,本身就是靠著世家門閥的支持。
先前他還怕以李道宗為首的關隴李家會幫助李淵,但現在連五姓七望都站在他這邊,那就不怕了。
不過,為了確保萬一...
一時間,李二的眼神陰晴不定,周圍的群臣都想要催促。
可就在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後,李二忽然開口道:“李靖、徐世績聽令,爾等即日返迴軍營,盡量避開突厥人的方向。沒有本王的命令,誰也不準私自調兵去支援。”
“這...殿下這是何意?!”而聽到這話,徐世績一愣。
李靖到是沒開口。
但周圍的其他人,都用不解的眼神看向了李二。
這時,還是長孫無忌解釋道:“殿下的意思是,這是登基的最好機會。為了確保萬一,必須要在突厥人即將攻破長安城的時候,才能出兵。”
什麽?!
猛然聽到這話,眾人都是一驚。
“可是殿下,那樣我大唐十道內的百姓就民不聊生了啊!”
“殿下!我尉遲恭不懂什麽大道理。但我知道,如果讓突厥人兵臨城下,大唐危矣!”
一時間,眾人紛紛開口。
“行了,本王已經決定了!”
但這時,李二卻喝止了他們,隨後不由分說道:“尉遲恭,牛勁達、程知節,你三人擇日將一半虎符交還給本王。等到三個月過後,虎符再由你們掌管。”
說完,李世民轉身離去。
他很了解自己這幾位老兄弟,所以很清楚他們雖然會聽從自己的命令,但更不希望看到百姓受苦。
特別是牛勁達和尉遲恭,這兩人本身就是寒門出身。
但這次他著急了。
李二沒看到,在他轉身離去後,牛勁達和尉遲恭深深地皺起了眉頭。
等到眾人散去,尉遲恭對一名紅翎急使吩咐道:“這些天辛苦一下,將每日前線的戰報也送來給我一份。”
“諾!”
尉遲恭是天策府武將,自然有看戰報的權利。
...
卻說前線戰況,突厥人打仗靠的就是兵強馬壯,尤其是騎兵與戰馬,講究的就是一個字——快!
這次頡利帶的二十萬兵馬都是騎兵,一律是輕裝上陣,打起仗來速度飛快,一日之內就能連破數個州郡。
一路上下來,大唐境內的百姓是民不聊生。
更重要的是,因為百姓流離失所,世家門閥的不作為,傳聞此戰必敗的消息越演越烈。
發展到後來,幾乎各地守軍是望蠻而逃,不戰自潰!
一路下來,突厥人如履平地,很快就要進入關內道。
同一時間,前線的戰報每天也都在飛一般的送入長安與天策府,而尉遲恭的門檻更是快被紅翎急使踏斷了。
突厥攻破幽州的第三天後...
突厥大軍長驅直入,百姓流離失所,各地守軍望風而逃!
第四天,突厥人連破陝、汝、鄭、滑等河南道四郡...
第五天,突厥進入河東道...
第六天,突厥大軍進攻河北道,利用平原地利連破魏、博、相、衛、貝、邢等十六個州郡!
僅僅三天時間,突厥人已經攻入河北道。
並且,利用河北的平原地形長驅直入,不出四天就要攻入關中,直取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