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幽州被破,五姓七望的打算!
大唐:開局搶了李世民皇位 作者:殺上天榜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唐的版圖太遼闊了。
大到就算發生天下易主的事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後,也都會平靜下來。
從李承道登基開始,到目前已經過去了七天時間。
從大唐十道內陸續趕來的官員,已經逐漸拜見了新皇,而李承道也順理應章的繼承了皇位,真正成為了大唐的主人。
對此,大唐的百姓都覺得無所謂。
因為對他們來說,天高皇帝遠的事情管不到他們。
不管是誰當皇帝,他們照樣還是吃不飽飯。
至於那些有心的官員和世家門閥,這段時間以來都在陸續去天策府拜見李世民。
朝中的一些事情,奏折也都會遞到天策府。
似乎,天策府已經儼然成為了真正上早朝的地方,而太極宮的李承道,卻在這七天時間裏跟本沒上過朝。
沒人知道,李承道在做些什麽。
也沒人想知道。
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三個月後,李世民順利的繼承皇位。
在這樣井水不犯河水的情況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平靜。
但就在這樣過了十天後,一場突入襲來的戰爭,打破了大唐國內的平靜。
...
深夜。
李承道正在勤政殿內批閱奏折。
本來,剛登上皇位他應該高興才對。然而,現在其實才是最關鍵的時刻。
百騎司近日來數次來報,漠北草原的情況已經越發緊張,突厥人越來越對大唐的邊境虎視眈眈,甚至已經準備要攻打幽州。
所以,他現在最要緊的是準備好迎接一場硬仗。
李承道心裏很清楚,李二能讓他登上皇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渭水之盟即將到來。
如果他無法在突厥數十萬大軍的圍攻下保住大唐,那麽到時整個天下都會唱衰他,李二也就能順利的當上皇帝。
但是,如今他最關鍵的是兵力問題。
實話說,就算有兩萬白馬義從的精銳騎兵,也無法抵抗十倍於自己的敵人。
除了白馬義從,他還需要有能扭轉戰局的東西。
可是,那個家族招募卡已經用了好幾天,怎麽一直沒有人來投奔他?
“報!”
正在李承道思考的時候,大殿外忽然傳來了百騎司的聲音。而緊接著,就見一名紅翎急使慌張的進入了大殿。
“參見陛下,前方河北道的急報!”
從內侍手裏接過軍報,李承道看了看上麵的火漆還沒被打開。
想來各州的刺史都沒看過,應該是百裏加急送進長安的。
難道說,前方有戰事?
果然!
帶著這種心思打開信件後,等看完了上麵的內容,李承道臉色有些凝重了。
信中所言,突厥來犯!
三日前,頡利可汗率領二十五萬突厥鐵騎,突如其來的攻打了幽州。
僅僅三個時辰,幽州就被破城了。
要知道,那裏可是大唐的國界線,而一旦幽州被破,頡利就能帶領軍隊長驅直入,連續攻克河東、河北道的戰略要塞。
信中所言也是和他猜想的一樣。
這次的突厥人來的很快,全部是輕騎快馬不帶任何幹糧和物資。
攻破幽州後,搶掠了一番百姓,就直奔河東道而去。
僅僅三日的時間,突厥人已經不知道打到了什麽地界,或者說紅翎急使還沒來得及將戰況送迴長安。
這就是古代戰爭的弊端,沒有快速的通訊設備。
在這種情況下,大唐剛得到消息,突厥人可能已經入侵中原,等到派兵出去突厥人可能都快兵臨城下了。
但是,這時候最要緊的是李承道沒有足夠的兵力。
“陛下,要不要去奏請秦王殿下...?”
正在這時,一旁的官員忽然詢問了一聲。而他自己的話還沒說完,就直接閉嘴了。
因為,他看到了李承道的眼神。
“唿~”
唿出一口濁氣,李承道收迴了眼神。
去天策府要兵?
不可能的。
就算他以皇帝的身份去要,李世民也絕不可能將兵權交出來。
想要擁有真正的兵權,隻能是靠他自己搶迴來。
那麽,既然沒有天策府的兵權,如今他手中能動用的正常兵力隻有李淵所培養的千牛衛。
“立刻拿上虎符,去皇城外的大營召集千牛衛,隨時待命。”
說著,李承道將一半虎符拿給了百騎司。
如今,他手中沒有合適的武將,隻有百騎司能用來調遣了。
千牛衛雖然人數隻有三萬,但用好了也能有大作用。
包括渭水之盟,未必他不能力挽狂瀾。
...
卻說同一時間,整個大唐都在運作。
就在突厥人攻城拔寨的同時,大唐境內的五姓七望也都紛紛開始行動。
世家門閥以崔家為主,聯合起來開始轉移糧草。
同時,派出了人手前往長安。
但他們的目的不是皇城,而是天策府。
原因很簡單,誰都知道大唐真正的兵權掌握著秦王手裏,而身在皇位上的李承道隻有三萬千牛衛。
到時候戰亂爆發,等突厥人真的圍攻長安城。
屆時,還是需要李世民出手拯救萬民於水火,李承道根本無法扭轉戰局。
這時候,也就是世家門閥選擇站隊的開端了。
如果站錯了隊,他們會虧的將千百年來累積的底蘊都輸掉。而選擇了李世民,三個月後唐王登基,他們就有從龍之功。
到時候,五姓七望還能再發展個上千年!
大到就算發生天下易主的事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後,也都會平靜下來。
從李承道登基開始,到目前已經過去了七天時間。
從大唐十道內陸續趕來的官員,已經逐漸拜見了新皇,而李承道也順理應章的繼承了皇位,真正成為了大唐的主人。
對此,大唐的百姓都覺得無所謂。
因為對他們來說,天高皇帝遠的事情管不到他們。
不管是誰當皇帝,他們照樣還是吃不飽飯。
至於那些有心的官員和世家門閥,這段時間以來都在陸續去天策府拜見李世民。
朝中的一些事情,奏折也都會遞到天策府。
似乎,天策府已經儼然成為了真正上早朝的地方,而太極宮的李承道,卻在這七天時間裏跟本沒上過朝。
沒人知道,李承道在做些什麽。
也沒人想知道。
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三個月後,李世民順利的繼承皇位。
在這樣井水不犯河水的情況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平靜。
但就在這樣過了十天後,一場突入襲來的戰爭,打破了大唐國內的平靜。
...
深夜。
李承道正在勤政殿內批閱奏折。
本來,剛登上皇位他應該高興才對。然而,現在其實才是最關鍵的時刻。
百騎司近日來數次來報,漠北草原的情況已經越發緊張,突厥人越來越對大唐的邊境虎視眈眈,甚至已經準備要攻打幽州。
所以,他現在最要緊的是準備好迎接一場硬仗。
李承道心裏很清楚,李二能讓他登上皇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渭水之盟即將到來。
如果他無法在突厥數十萬大軍的圍攻下保住大唐,那麽到時整個天下都會唱衰他,李二也就能順利的當上皇帝。
但是,如今他最關鍵的是兵力問題。
實話說,就算有兩萬白馬義從的精銳騎兵,也無法抵抗十倍於自己的敵人。
除了白馬義從,他還需要有能扭轉戰局的東西。
可是,那個家族招募卡已經用了好幾天,怎麽一直沒有人來投奔他?
“報!”
正在李承道思考的時候,大殿外忽然傳來了百騎司的聲音。而緊接著,就見一名紅翎急使慌張的進入了大殿。
“參見陛下,前方河北道的急報!”
從內侍手裏接過軍報,李承道看了看上麵的火漆還沒被打開。
想來各州的刺史都沒看過,應該是百裏加急送進長安的。
難道說,前方有戰事?
果然!
帶著這種心思打開信件後,等看完了上麵的內容,李承道臉色有些凝重了。
信中所言,突厥來犯!
三日前,頡利可汗率領二十五萬突厥鐵騎,突如其來的攻打了幽州。
僅僅三個時辰,幽州就被破城了。
要知道,那裏可是大唐的國界線,而一旦幽州被破,頡利就能帶領軍隊長驅直入,連續攻克河東、河北道的戰略要塞。
信中所言也是和他猜想的一樣。
這次的突厥人來的很快,全部是輕騎快馬不帶任何幹糧和物資。
攻破幽州後,搶掠了一番百姓,就直奔河東道而去。
僅僅三日的時間,突厥人已經不知道打到了什麽地界,或者說紅翎急使還沒來得及將戰況送迴長安。
這就是古代戰爭的弊端,沒有快速的通訊設備。
在這種情況下,大唐剛得到消息,突厥人可能已經入侵中原,等到派兵出去突厥人可能都快兵臨城下了。
但是,這時候最要緊的是李承道沒有足夠的兵力。
“陛下,要不要去奏請秦王殿下...?”
正在這時,一旁的官員忽然詢問了一聲。而他自己的話還沒說完,就直接閉嘴了。
因為,他看到了李承道的眼神。
“唿~”
唿出一口濁氣,李承道收迴了眼神。
去天策府要兵?
不可能的。
就算他以皇帝的身份去要,李世民也絕不可能將兵權交出來。
想要擁有真正的兵權,隻能是靠他自己搶迴來。
那麽,既然沒有天策府的兵權,如今他手中能動用的正常兵力隻有李淵所培養的千牛衛。
“立刻拿上虎符,去皇城外的大營召集千牛衛,隨時待命。”
說著,李承道將一半虎符拿給了百騎司。
如今,他手中沒有合適的武將,隻有百騎司能用來調遣了。
千牛衛雖然人數隻有三萬,但用好了也能有大作用。
包括渭水之盟,未必他不能力挽狂瀾。
...
卻說同一時間,整個大唐都在運作。
就在突厥人攻城拔寨的同時,大唐境內的五姓七望也都紛紛開始行動。
世家門閥以崔家為主,聯合起來開始轉移糧草。
同時,派出了人手前往長安。
但他們的目的不是皇城,而是天策府。
原因很簡單,誰都知道大唐真正的兵權掌握著秦王手裏,而身在皇位上的李承道隻有三萬千牛衛。
到時候戰亂爆發,等突厥人真的圍攻長安城。
屆時,還是需要李世民出手拯救萬民於水火,李承道根本無法扭轉戰局。
這時候,也就是世家門閥選擇站隊的開端了。
如果站錯了隊,他們會虧的將千百年來累積的底蘊都輸掉。而選擇了李世民,三個月後唐王登基,他們就有從龍之功。
到時候,五姓七望還能再發展個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