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尉遲恭的改變,魯班鎖?!
大唐:開局搶了李世民皇位 作者:殺上天榜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距離突厥人打入關中的時間已經越來越緊張。
按理說,突厥人殺入關中,長安的百姓應該亂作一團才對。然而,整個關內道包括長安,依舊是有條不紊的在運轉。
究其原因,這就不得不提起關中人的血性。
俗話說,自古秦兵耐苦戰,這種風格也融入了關中人的血液中。
關中就是血性的代名詞。
就算麵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彪悍的關中人也沒有絲毫後退,誓要和這片種著糧食的土地共進退。
但是,百姓沒有亂作一團,長安城內的官員卻亂了。
天策府的武將文臣都被勒令不能離開軍營,而皇宮裏則是一片哀鴻遍野。
尉遲恭府上。
看著每天送過來的戰報,他幾乎是一日三驚。
時間越久,突厥人的騎兵距離長安城就越近...
夜晚。
看著手中今日送來的戰報,尉遲恭卻怎麽也不敢拆開。
他生怕裏麵是更緊張的戰況。
最終,尉遲恭打開手中的信封,仔細閱讀起來。而這一看不要緊,他整個眉頭已經皺成疙瘩,臉色越發難看。
突厥人已經進入關內道!
這樣算起來,最多不出三日的時間,突厥鐵騎就能穿過隴右荒原,直奔長安城。
在這種情況下,尉遲恭的心思一變再變。
最終,他做出了一個決定。
拿起象征著兵權的虎符,轉身離開了府邸,直奔皇宮而去。
...
半個時辰後,勤政殿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
此刻,李承道正坐在勤政殿的龍書案後,看著案幾一個特殊的木質盒子。
魯班鎖?
沒錯,而且還是十六柱的。
李承道通讀曆史,很清楚在這個年代是不會有這種東西的。
因為,魯班鎖在後世或許不算厲害的物件,可在大唐這個時代裏卻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機關巧計。
根據史料記載,這種東西是春秋時期的魯班創造的,使用幾根簡單的木條,就能拚湊出複雜的密碼鎖。
想打開盒子,隻能按照順序一根根的拆掉來破解。
可是,就算是魯班也隻做出了十二柱的,而更加複雜的是在後世才被人研發出來的。
這種十六柱的,怎麽會出現在這個年代?
但這都還不是關鍵...
最讓李承道疑惑的,是這魯班鎖竟然是眼前這個夯貨拿來的。
一邊想著,李承道忍不住看向了躬身站在一旁等候他的尉遲恭。
沒錯!
尉遲恭來找他了。
今晚子時時分,尉遲恭沒有任何遮掩,直接入宮來見了他。
他進宮麵聖的目的,李承道大概能猜出來。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為了長安百姓的事情。
如今,突厥人馬上要打入長安,而那些世家門閥不會資助他,李世民更是會等待這個機會來搶奪皇位。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突厥人攻破長安,百姓自然生靈塗炭。
李承道很清楚,尉遲恭是寒門出身,他能跟隨李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相信對方能給天下百姓一個強大的國家支撐。
可如今突厥來襲,李二卻還在算計皇位?
不用問都知道,尉遲恭必然會來找他。
想到這,李承道沉吟了幾秒後開口道:“尉遲將軍深夜來見朕,想必是因為秦王要收迴你的虎符吧?”
尉遲恭是個典型的關中漢子,性格彪悍。
見李承道點名主旨,他也沒有任何隱瞞的直接說道:“陛下高見!但我尉遲恭不是怕手中沒了兵權,而是想讓出去迎戰那些突厥人!”
“我黑炭頭沒什麽大智慧,但我知道如果讓突厥人圍攻長安,那麽整個大唐十道的百姓都會流離失所!所以,虎符我還沒交出去,懇請陛下...”
說話間,尉遲恭對李承道的稱唿第一次發生了改變。而後,激動地說道:“懇請陛下,準許我尉遲恭加入即將到來的戰爭。屆時,我會帶領左武衛至少兩萬兵馬,雖然我能調遣的兵力不多,可我尉遲恭願意成為急先鋒,衝鋒陷陣!”
說話間,尉遲恭真心下拜。
李承道有些意外。
這尉遲恭雖然看著五大三粗,但還真的是為國為民,比之程咬金的心細如發也不成多讓。
“尉遲將軍多慮了,你真心為天下百姓著想,朕自然不會拒絕你的好意。既如此,待到突厥大軍攻入長安,你即刻領兵前來聽朕調遣!”
“但是,你要告訴朕,這個魯班鎖是哪來的?”
聽見李承道的迴答,尉遲恭頓時興奮地站起身,隨後看向李承道手中的木盒說道:“原來這木頭疙瘩叫魯班鎖?這個東西,是我進入皇宮前,有個老叟讓我帶給陛下的。當時進宮心切,也就沒在意。”
老叟?
李承道思考起來。
看樣子,這東西應該是有人想借尉遲恭之手給他看的。
至於目的...
他少年登基,雖然暫時沒人看好他,但至少他是皇帝。
如今,天下已經都知道這個消息。
那麽毫無疑問的,大唐境內肯定會有隱匿於市井山林的沒落家族。
或許是前朝餘孽...
要麽是曾經被打壓的家族。
如今看到新的皇帝上位,這些家族應該是想要投奔他了。
這麽說,是那張金色家族招募卡起作用了?
想到這,李承道心中激動。
係統招募的家族,肯定會派上大用場。
至於這個家族的人是誰?
實際上,李承道在看見魯班鎖後,就已經猜出了大概。
隻不過,如今那個家族顯然是還沒確定是否要入世,所以這才送來個魯班鎖,想要試探一下新皇帝是否值得他們輔佐。
既然是這樣?
想到這,李承道轉身說道:“尉遲將近稍後,朕有些事情要處理。”
說著,李承道轉身進入帷幕。
三下兩下,他便將那個木盒拆開了。
隻見裏麵放著一張紙條,赫然寫著幾個大字——罷黜百家,獨尊何術?
看到這句話,李承道心中了然。
想來,這個家族應該是當年百家爭鳴中的一支,而因為後來王朝更替而選擇了避世不出。
這句話,這是在問他這個皇帝,是否願意接受他們重新入世。
按理說,突厥人殺入關中,長安的百姓應該亂作一團才對。然而,整個關內道包括長安,依舊是有條不紊的在運轉。
究其原因,這就不得不提起關中人的血性。
俗話說,自古秦兵耐苦戰,這種風格也融入了關中人的血液中。
關中就是血性的代名詞。
就算麵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彪悍的關中人也沒有絲毫後退,誓要和這片種著糧食的土地共進退。
但是,百姓沒有亂作一團,長安城內的官員卻亂了。
天策府的武將文臣都被勒令不能離開軍營,而皇宮裏則是一片哀鴻遍野。
尉遲恭府上。
看著每天送過來的戰報,他幾乎是一日三驚。
時間越久,突厥人的騎兵距離長安城就越近...
夜晚。
看著手中今日送來的戰報,尉遲恭卻怎麽也不敢拆開。
他生怕裏麵是更緊張的戰況。
最終,尉遲恭打開手中的信封,仔細閱讀起來。而這一看不要緊,他整個眉頭已經皺成疙瘩,臉色越發難看。
突厥人已經進入關內道!
這樣算起來,最多不出三日的時間,突厥鐵騎就能穿過隴右荒原,直奔長安城。
在這種情況下,尉遲恭的心思一變再變。
最終,他做出了一個決定。
拿起象征著兵權的虎符,轉身離開了府邸,直奔皇宮而去。
...
半個時辰後,勤政殿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
此刻,李承道正坐在勤政殿的龍書案後,看著案幾一個特殊的木質盒子。
魯班鎖?
沒錯,而且還是十六柱的。
李承道通讀曆史,很清楚在這個年代是不會有這種東西的。
因為,魯班鎖在後世或許不算厲害的物件,可在大唐這個時代裏卻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機關巧計。
根據史料記載,這種東西是春秋時期的魯班創造的,使用幾根簡單的木條,就能拚湊出複雜的密碼鎖。
想打開盒子,隻能按照順序一根根的拆掉來破解。
可是,就算是魯班也隻做出了十二柱的,而更加複雜的是在後世才被人研發出來的。
這種十六柱的,怎麽會出現在這個年代?
但這都還不是關鍵...
最讓李承道疑惑的,是這魯班鎖竟然是眼前這個夯貨拿來的。
一邊想著,李承道忍不住看向了躬身站在一旁等候他的尉遲恭。
沒錯!
尉遲恭來找他了。
今晚子時時分,尉遲恭沒有任何遮掩,直接入宮來見了他。
他進宮麵聖的目的,李承道大概能猜出來。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為了長安百姓的事情。
如今,突厥人馬上要打入長安,而那些世家門閥不會資助他,李世民更是會等待這個機會來搶奪皇位。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突厥人攻破長安,百姓自然生靈塗炭。
李承道很清楚,尉遲恭是寒門出身,他能跟隨李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相信對方能給天下百姓一個強大的國家支撐。
可如今突厥來襲,李二卻還在算計皇位?
不用問都知道,尉遲恭必然會來找他。
想到這,李承道沉吟了幾秒後開口道:“尉遲將軍深夜來見朕,想必是因為秦王要收迴你的虎符吧?”
尉遲恭是個典型的關中漢子,性格彪悍。
見李承道點名主旨,他也沒有任何隱瞞的直接說道:“陛下高見!但我尉遲恭不是怕手中沒了兵權,而是想讓出去迎戰那些突厥人!”
“我黑炭頭沒什麽大智慧,但我知道如果讓突厥人圍攻長安,那麽整個大唐十道的百姓都會流離失所!所以,虎符我還沒交出去,懇請陛下...”
說話間,尉遲恭對李承道的稱唿第一次發生了改變。而後,激動地說道:“懇請陛下,準許我尉遲恭加入即將到來的戰爭。屆時,我會帶領左武衛至少兩萬兵馬,雖然我能調遣的兵力不多,可我尉遲恭願意成為急先鋒,衝鋒陷陣!”
說話間,尉遲恭真心下拜。
李承道有些意外。
這尉遲恭雖然看著五大三粗,但還真的是為國為民,比之程咬金的心細如發也不成多讓。
“尉遲將軍多慮了,你真心為天下百姓著想,朕自然不會拒絕你的好意。既如此,待到突厥大軍攻入長安,你即刻領兵前來聽朕調遣!”
“但是,你要告訴朕,這個魯班鎖是哪來的?”
聽見李承道的迴答,尉遲恭頓時興奮地站起身,隨後看向李承道手中的木盒說道:“原來這木頭疙瘩叫魯班鎖?這個東西,是我進入皇宮前,有個老叟讓我帶給陛下的。當時進宮心切,也就沒在意。”
老叟?
李承道思考起來。
看樣子,這東西應該是有人想借尉遲恭之手給他看的。
至於目的...
他少年登基,雖然暫時沒人看好他,但至少他是皇帝。
如今,天下已經都知道這個消息。
那麽毫無疑問的,大唐境內肯定會有隱匿於市井山林的沒落家族。
或許是前朝餘孽...
要麽是曾經被打壓的家族。
如今看到新的皇帝上位,這些家族應該是想要投奔他了。
這麽說,是那張金色家族招募卡起作用了?
想到這,李承道心中激動。
係統招募的家族,肯定會派上大用場。
至於這個家族的人是誰?
實際上,李承道在看見魯班鎖後,就已經猜出了大概。
隻不過,如今那個家族顯然是還沒確定是否要入世,所以這才送來個魯班鎖,想要試探一下新皇帝是否值得他們輔佐。
既然是這樣?
想到這,李承道轉身說道:“尉遲將近稍後,朕有些事情要處理。”
說著,李承道轉身進入帷幕。
三下兩下,他便將那個木盒拆開了。
隻見裏麵放著一張紙條,赫然寫著幾個大字——罷黜百家,獨尊何術?
看到這句話,李承道心中了然。
想來,這個家族應該是當年百家爭鳴中的一支,而因為後來王朝更替而選擇了避世不出。
這句話,這是在問他這個皇帝,是否願意接受他們重新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