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她整個人狠狠一抖,薑洛漠然道:“疼?疼就對了,銜蟬奴比你疼上千萬倍。”
陳才人立馬不抖了。
揮手讓人把銜蟬奴的屍體帶走,薑洛覷著她,問:“事已至此,不說說你因何要殺銜蟬奴嗎?”
陳才人不語。
薑洛便道:“你不說,那本宮來說。”
她拂袖,在那幾個終於驚醒的守門太監搬來的椅子上坐下。太監們甚至端來了茶水點心。
蹲守這麽久,薑洛確實生出點餓意。她拈起塊從外觀看不是很甜膩的芝麻糕,就著茶水慢慢吃了,說話也慢條斯理。
她道:“本宮猜,你殺銜蟬奴,是為了掩蓋你收買錦瀾殿的宮女,讓她替你殺害金豆兒的事。”
才開了這麽個頭,就見陳才人的手輕微一抖。
薑洛卻沒再拿話激她,隻平鋪直敘地道:“金豆兒是貴妃的貓。以貴妃的性子,她的貓出事,她勢必要掘地三尺,不找到不罷休。想來你是擔心貴妃找到你的凝雲殿去,便謊稱銜蟬奴也不見了。
“這樣一來,同為丟了貓的主人,你隻需裝模作樣,在貴妃麵前哭上幾場,貴妃自然而然對你同病相憐,絕不會懷疑你。
“有貴妃當借口,不論你在凝雲殿裏做什麽,都不會有人察覺。
“那麽遠在錦瀾殿的金豆兒,又是如何同你的凝雲殿扯上了關係?你素來謹小慎微,又和貴妃無冤無仇,你犯不著拿金豆兒對付貴妃。那麽就隻能是那晚金豆兒出去玩,跑到凝雲殿,遇見了你。
“當時你在做什麽?是多麽天大又隱秘的要事,才讓你鋌而走險,不得不殺了金豆兒?”
說到這裏,薑洛略微停頓。
此時的陳才人已然身體抖如篩糠,額角冷汗涔涔,落如雨下。
她雙手撐著地麵,卻還是難以克製般,整個人癱軟在地,從頭到腳皆是純然的慌張之態。
陳才人這樣的反應,讓得薑洛明白自己的推理沒有出錯。
她微微瞌眸,給出了最後的結論。
“當時你應該剛從昭儀的臨清殿迴來吧……臨清殿走水,那把火是你放的,因為你怕昭儀查花粉,會查到你的頭上。”
順著繼續推下去,賬簿是陳才人偷的,西棠苑那棵被替換的西府海棠也出自陳才人之手。
再推,若非她忽然心血來潮下令整頓西棠苑,陳才人也不會冒著風險臨時換掉那棵西府海棠。而西棠苑和那位陳姓寵妃有關。
考慮到陳姓寵妃當年是因為家中出事才自縊身亡,因此這一連串事件的背後,必然和現如今的陳家有所牽連。
當然,她隻是皇後,後宮不得幹政,有關陳家的後續,得移交給皇帝。
“賬簿如果還在的話,應當被她藏在了凝雲殿裏,”薑洛吩咐,“去查凝雲殿。”
高公公領命,親自帶著人去了。
陳才人則徹底癱軟,再起不得身。
直等薑洛險些又挨著扶玉睡著,高公公才迴來複命,說在凝雲殿裏找著了賬簿,那棵被替換的西府海棠的下落也找到了。
不僅如此,高公公還帶來了皇帝旨意。
旨意內容不必細說,總之很是痛斥了陳才人一頓,並將其降為寶林,即日起幽禁凝雲殿,閉門思過。
薑洛聽了,心下很是感慨。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陳才人,不,現在是陳寶林,陳寶林也蠻有成為最大贏家的潛質。
本就是位分最低的那個,現在卻降為更低的寶林,還勒令閉門思過——
這不明擺著是絕境逆襲的前奏?
等閉門思過結束,她尋個機會爬上龍床,隻要手段得當,升迴才人,乃至與李美人、趙婕妤等平起平坐,豈非也是小事一樁?
想到這裏,薑洛不禁感歎,不愧是宮鬥文,上至貴妃下至才人,這後宮還真是藏龍臥虎,個個都不能小覷。
作者有話要說: 【大夏後宮群聊】
皇後:果然後宮裏的女人個個都不能小覷/抱拳
穆貴妃:你不是女人?
薛昭儀:你不是女人?
陳才人:你不是女人?
穆貴妃:樓上你都違反群規記過了,不好好潛水刷什麽屏,對了你記得改馬甲
陳寶林:qvq
皇帝:……
皇帝:就沒一個人注意到高公公半夜找我,我居然還沒睡嗎?
皇帝:這屆的後妃一點都不合格!
穆貴妃:啊啊啊啊群管呢!快把這個不是女人的家夥叉出去!!請離後妃的生活遠一點!!!!
[皇帝被管理員皇後移出群聊。]
穆貴妃:幹得漂亮!
薛昭儀:幹得漂亮!
第24章 情書
盡管一口氣解決了所有的事,有關陳家的後續也由高公公轉交給皇帝,但薑洛還是覺得不得勁。
眼見天色即將破曉,思及再過會兒就是佳麗們例行去永寧宮請安的時候,薑洛低頭,悶聲咳了幾下,對扶玉說免了今日的請安。
徹夜通宵,加上頭腦風暴,薑洛覺得她再不睡覺,她頭都要炸了。
扶玉應道:“奴婢這就派人去各宮知會一聲。”
薑洛想了想道:“貴妃和昭儀還不知道這夜發生的事,你記得挑兩個口齒伶俐的過去。”
扶玉頷首:“奴婢省得。”
接著薑洛又囑咐了些其他有的沒的,沒忘叫跟著熬了通宵的宮人們補覺,今日白天不必當值。迴顧了下,確定方方麵麵都有設想到,薑洛連打兩個哈欠,動身迴永寧宮睡覺。
這一覺睡到了中午。
醒時頭腦發昏,身上也有點熱。不太舒服。
薑洛沒起來,換個姿勢躺了會兒,還是覺得不舒服。她這才慢半拍地抬手,摸了下脖子,燙的。
很好。
她發燒了。
是穿書帶來的副作用嗎,她多少年沒起過燒了,這通個宵而已,居然就中標了?
薑洛收手閉眼,表情十足安詳。
但也隻安詳了數息,很快,她身殘誌堅地撩開帳子一角,喊了句來人。
這一句沙啞極了,聲音也小極了,薑洛甚至懷疑沒人能聽得見她說的是什麽。感冒加發燒,這一套組合拳的威力大得過分了。
好在能擱永寧宮裏伺候的都是人精,薑洛話音剛落,立時便有個眼熟的宮女上前,問娘娘有何吩咐。
“去請太醫。”
確定是發燒後,那種不舒服瞬間轉變成難受。
身上軟綿綿又沉甸甸,薑洛連睜眼都覺得沒力氣,說話也嫌累。
她懨懨道:“本宮的病似乎又加重了。”
其實不消薑洛開口,近距離下,宮女已然能夠看清她的麵色。當即匆匆轉身,讓腿腳麻利的跑快點去請太醫。
永寧宮裏跑得最快的小太監前腳剛出門,扶玉和弄月後腳就進來了。
得知娘娘病情再度加重,憶起夜裏高公公那句話,扶玉心道竟然有比她還烏鴉嘴的存在,便讓弄月去打了涼水來,給娘娘做冷敷。
感受到冰爽的涼意,薑洛勉強抬了抬眼皮,見是她們兩個在給自己做物理降溫,當即安下心,迷迷糊糊又睡了過去。
之後便是太醫診病,開方抓藥。
等永寧宮重新恢複安靜,薑洛的燒退了大半,身上也鬆快不少。
她換了件衣服半躺著,聽她的專屬情報官弄月匯報陳寶林一事給各宮帶來的影響。
“貴妃眼睛紅得很,像是背著人哭了場。昭儀沒說什麽,隻又把臨清殿裏裏外外清查了一通。趙婕妤那邊也沒什麽動靜……哦,李美人在抄佛經,據說是抄給金豆兒和銜蟬奴的。”
宮裏人多,來源於各個渠道的小道消息也多,其中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等閑根本無法分辨。
若非像弄月這樣有天賦,又經過專業訓練,尋常人還真沒法從那浩如煙海的消息網中篩選出真實且有用的內容。
於是聽完匯報,薑洛誇弄月:“你這小腦瓜越來越機靈了。”
弄月嘴甜道:“近朱者赤,娘娘那麽聰明,奴婢自然也笨不到哪去。”
末了問娘娘餓不餓,可要用些膳食。
前頭薑洛發燒不舒服,又喝了滿滿一大碗藥,沒有丁點兒胃口。這會兒她感受了下,道:“別那麽麻煩,隨便下碗麵吧。”
弄月歡快應好。
而得聞皇後病重,穆貴妃等佳麗們迅速趕往永寧宮探望。已有數日沒進宮的容櫻也趕在太陽落山前,帶著新的民間偏方進宮來了。
“這是治頭疼的,這是治嗓子疼的,”隔著扇屏風,容櫻挨個解說她的民間偏方,“這是治久熱不退的……都記住了嗎?”
旁邊扶玉說記住了。
容櫻道:“背一遍我聽聽。”
扶玉依言把她剛才說的一字不差地背出來。
容櫻滿意點頭,讓扶玉把偏方收好,隔著屏風同她皇嫂道:“皇嫂病成這樣,還有心力操持端午的大宴嗎?”
薑洛道:“月初的時候就已經吩咐下去了。”
容櫻道:“也是,皇嫂一貫喜歡提早做好準備。”說著起身繞過屏風,一臉的神秘兮兮,“皇嫂,我受人之托,給你帶了樣東西。”
見她問都不問,直接過來,薑洛嗔了她一句:“也不怕染了病氣。”
隨後才問這迴受誰所托。
陳才人立馬不抖了。
揮手讓人把銜蟬奴的屍體帶走,薑洛覷著她,問:“事已至此,不說說你因何要殺銜蟬奴嗎?”
陳才人不語。
薑洛便道:“你不說,那本宮來說。”
她拂袖,在那幾個終於驚醒的守門太監搬來的椅子上坐下。太監們甚至端來了茶水點心。
蹲守這麽久,薑洛確實生出點餓意。她拈起塊從外觀看不是很甜膩的芝麻糕,就著茶水慢慢吃了,說話也慢條斯理。
她道:“本宮猜,你殺銜蟬奴,是為了掩蓋你收買錦瀾殿的宮女,讓她替你殺害金豆兒的事。”
才開了這麽個頭,就見陳才人的手輕微一抖。
薑洛卻沒再拿話激她,隻平鋪直敘地道:“金豆兒是貴妃的貓。以貴妃的性子,她的貓出事,她勢必要掘地三尺,不找到不罷休。想來你是擔心貴妃找到你的凝雲殿去,便謊稱銜蟬奴也不見了。
“這樣一來,同為丟了貓的主人,你隻需裝模作樣,在貴妃麵前哭上幾場,貴妃自然而然對你同病相憐,絕不會懷疑你。
“有貴妃當借口,不論你在凝雲殿裏做什麽,都不會有人察覺。
“那麽遠在錦瀾殿的金豆兒,又是如何同你的凝雲殿扯上了關係?你素來謹小慎微,又和貴妃無冤無仇,你犯不著拿金豆兒對付貴妃。那麽就隻能是那晚金豆兒出去玩,跑到凝雲殿,遇見了你。
“當時你在做什麽?是多麽天大又隱秘的要事,才讓你鋌而走險,不得不殺了金豆兒?”
說到這裏,薑洛略微停頓。
此時的陳才人已然身體抖如篩糠,額角冷汗涔涔,落如雨下。
她雙手撐著地麵,卻還是難以克製般,整個人癱軟在地,從頭到腳皆是純然的慌張之態。
陳才人這樣的反應,讓得薑洛明白自己的推理沒有出錯。
她微微瞌眸,給出了最後的結論。
“當時你應該剛從昭儀的臨清殿迴來吧……臨清殿走水,那把火是你放的,因為你怕昭儀查花粉,會查到你的頭上。”
順著繼續推下去,賬簿是陳才人偷的,西棠苑那棵被替換的西府海棠也出自陳才人之手。
再推,若非她忽然心血來潮下令整頓西棠苑,陳才人也不會冒著風險臨時換掉那棵西府海棠。而西棠苑和那位陳姓寵妃有關。
考慮到陳姓寵妃當年是因為家中出事才自縊身亡,因此這一連串事件的背後,必然和現如今的陳家有所牽連。
當然,她隻是皇後,後宮不得幹政,有關陳家的後續,得移交給皇帝。
“賬簿如果還在的話,應當被她藏在了凝雲殿裏,”薑洛吩咐,“去查凝雲殿。”
高公公領命,親自帶著人去了。
陳才人則徹底癱軟,再起不得身。
直等薑洛險些又挨著扶玉睡著,高公公才迴來複命,說在凝雲殿裏找著了賬簿,那棵被替換的西府海棠的下落也找到了。
不僅如此,高公公還帶來了皇帝旨意。
旨意內容不必細說,總之很是痛斥了陳才人一頓,並將其降為寶林,即日起幽禁凝雲殿,閉門思過。
薑洛聽了,心下很是感慨。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陳才人,不,現在是陳寶林,陳寶林也蠻有成為最大贏家的潛質。
本就是位分最低的那個,現在卻降為更低的寶林,還勒令閉門思過——
這不明擺著是絕境逆襲的前奏?
等閉門思過結束,她尋個機會爬上龍床,隻要手段得當,升迴才人,乃至與李美人、趙婕妤等平起平坐,豈非也是小事一樁?
想到這裏,薑洛不禁感歎,不愧是宮鬥文,上至貴妃下至才人,這後宮還真是藏龍臥虎,個個都不能小覷。
作者有話要說: 【大夏後宮群聊】
皇後:果然後宮裏的女人個個都不能小覷/抱拳
穆貴妃:你不是女人?
薛昭儀:你不是女人?
陳才人:你不是女人?
穆貴妃:樓上你都違反群規記過了,不好好潛水刷什麽屏,對了你記得改馬甲
陳寶林:qvq
皇帝:……
皇帝:就沒一個人注意到高公公半夜找我,我居然還沒睡嗎?
皇帝:這屆的後妃一點都不合格!
穆貴妃:啊啊啊啊群管呢!快把這個不是女人的家夥叉出去!!請離後妃的生活遠一點!!!!
[皇帝被管理員皇後移出群聊。]
穆貴妃:幹得漂亮!
薛昭儀:幹得漂亮!
第24章 情書
盡管一口氣解決了所有的事,有關陳家的後續也由高公公轉交給皇帝,但薑洛還是覺得不得勁。
眼見天色即將破曉,思及再過會兒就是佳麗們例行去永寧宮請安的時候,薑洛低頭,悶聲咳了幾下,對扶玉說免了今日的請安。
徹夜通宵,加上頭腦風暴,薑洛覺得她再不睡覺,她頭都要炸了。
扶玉應道:“奴婢這就派人去各宮知會一聲。”
薑洛想了想道:“貴妃和昭儀還不知道這夜發生的事,你記得挑兩個口齒伶俐的過去。”
扶玉頷首:“奴婢省得。”
接著薑洛又囑咐了些其他有的沒的,沒忘叫跟著熬了通宵的宮人們補覺,今日白天不必當值。迴顧了下,確定方方麵麵都有設想到,薑洛連打兩個哈欠,動身迴永寧宮睡覺。
這一覺睡到了中午。
醒時頭腦發昏,身上也有點熱。不太舒服。
薑洛沒起來,換個姿勢躺了會兒,還是覺得不舒服。她這才慢半拍地抬手,摸了下脖子,燙的。
很好。
她發燒了。
是穿書帶來的副作用嗎,她多少年沒起過燒了,這通個宵而已,居然就中標了?
薑洛收手閉眼,表情十足安詳。
但也隻安詳了數息,很快,她身殘誌堅地撩開帳子一角,喊了句來人。
這一句沙啞極了,聲音也小極了,薑洛甚至懷疑沒人能聽得見她說的是什麽。感冒加發燒,這一套組合拳的威力大得過分了。
好在能擱永寧宮裏伺候的都是人精,薑洛話音剛落,立時便有個眼熟的宮女上前,問娘娘有何吩咐。
“去請太醫。”
確定是發燒後,那種不舒服瞬間轉變成難受。
身上軟綿綿又沉甸甸,薑洛連睜眼都覺得沒力氣,說話也嫌累。
她懨懨道:“本宮的病似乎又加重了。”
其實不消薑洛開口,近距離下,宮女已然能夠看清她的麵色。當即匆匆轉身,讓腿腳麻利的跑快點去請太醫。
永寧宮裏跑得最快的小太監前腳剛出門,扶玉和弄月後腳就進來了。
得知娘娘病情再度加重,憶起夜裏高公公那句話,扶玉心道竟然有比她還烏鴉嘴的存在,便讓弄月去打了涼水來,給娘娘做冷敷。
感受到冰爽的涼意,薑洛勉強抬了抬眼皮,見是她們兩個在給自己做物理降溫,當即安下心,迷迷糊糊又睡了過去。
之後便是太醫診病,開方抓藥。
等永寧宮重新恢複安靜,薑洛的燒退了大半,身上也鬆快不少。
她換了件衣服半躺著,聽她的專屬情報官弄月匯報陳寶林一事給各宮帶來的影響。
“貴妃眼睛紅得很,像是背著人哭了場。昭儀沒說什麽,隻又把臨清殿裏裏外外清查了一通。趙婕妤那邊也沒什麽動靜……哦,李美人在抄佛經,據說是抄給金豆兒和銜蟬奴的。”
宮裏人多,來源於各個渠道的小道消息也多,其中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等閑根本無法分辨。
若非像弄月這樣有天賦,又經過專業訓練,尋常人還真沒法從那浩如煙海的消息網中篩選出真實且有用的內容。
於是聽完匯報,薑洛誇弄月:“你這小腦瓜越來越機靈了。”
弄月嘴甜道:“近朱者赤,娘娘那麽聰明,奴婢自然也笨不到哪去。”
末了問娘娘餓不餓,可要用些膳食。
前頭薑洛發燒不舒服,又喝了滿滿一大碗藥,沒有丁點兒胃口。這會兒她感受了下,道:“別那麽麻煩,隨便下碗麵吧。”
弄月歡快應好。
而得聞皇後病重,穆貴妃等佳麗們迅速趕往永寧宮探望。已有數日沒進宮的容櫻也趕在太陽落山前,帶著新的民間偏方進宮來了。
“這是治頭疼的,這是治嗓子疼的,”隔著扇屏風,容櫻挨個解說她的民間偏方,“這是治久熱不退的……都記住了嗎?”
旁邊扶玉說記住了。
容櫻道:“背一遍我聽聽。”
扶玉依言把她剛才說的一字不差地背出來。
容櫻滿意點頭,讓扶玉把偏方收好,隔著屏風同她皇嫂道:“皇嫂病成這樣,還有心力操持端午的大宴嗎?”
薑洛道:“月初的時候就已經吩咐下去了。”
容櫻道:“也是,皇嫂一貫喜歡提早做好準備。”說著起身繞過屏風,一臉的神秘兮兮,“皇嫂,我受人之托,給你帶了樣東西。”
見她問都不問,直接過來,薑洛嗔了她一句:“也不怕染了病氣。”
隨後才問這迴受誰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