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洛還記得容櫻上迴也是受人所托,結果受的是她敬謝不敏的魏王容奉。
容櫻湊近了,小聲道:“說出來嚇你一跳,是小郡王。”
話畢左右看了看,見因有屏風遮擋,沒人往這邊望,便動作飛快地從袖袋裏摸出封信函,塞給了薑洛。
薑洛對著手裏的信函陷入沉思。
總覺得這玩意兒有點眼熟。
果不其然,拆開信函後,薑洛都不用看那信箋上寫了什麽,單憑信箋的顏色和材質,她就知道,這是穆不宣寫的情書。
薑洛:……
薑洛對穆不宣佩服極了。
好像皇帝都沒給薑皇後寫過哪怕一個字的情書吧?
穆不宣卻鍥而不舍地一直往宮裏送,他這人真的好絕啊。
容櫻哪知道穆不宣拜托她的是封情書,見薑洛不讀信,還催了催,生怕信上是十萬火急的事。
薑洛麵不改色道:“沒什麽,他向我請安罷了。”
說完把信往枕下一塞,渾然無事發生。
好在容櫻也沒追問,看天色晚了,便告辭出宮,走前說給薛家公子的香袋隻差最後幾步,等做好了,端午那天拿去上清苑給皇嫂瞧瞧。
上清苑……
薑洛眯了下眼,點頭應好。
等容櫻走了,薑洛把枕頭底下的信抽出來,看信箋上的字。
鑒於上次“有美人兮,見之不忘”那封情書給薑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此她一眼就看出,這次的字跡和上次一樣,還真是穆不宣親筆寫的。
薑洛暗道了句離譜,轉手把信燒了個一幹二淨。
之後她該吃吃該睡睡,每天按時喝藥,身體慢慢好轉的同時,端午也終於要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入v,晚上零點粗長章見~
順便預告下後麵的內容:
端午節,小郡王會正式出場,魏王也要首次露麵,以及最喜聞樂見的盛光,還有其他各種人物……文案那段也不遠啦,相信我,會越來越精彩的xd
最後安利下本要開的文《追妻火葬場失敗之後》,app讀者就麻煩點進作者專欄收藏啦
世人修仙但求長生,拂珠不同,她隻想去到那高高在上的烏致尊者麵前,殺了他。
前世拂珠是個毫無底線的舔狗。
烏致出門,她事必躬親,惟恐他不舒坦;烏致揚名,她到處奔走,唯願他為天下知。
就連烏致喜歡上誰,她都捧著她花了二十年時間方才做好,剛送給烏致沒幾天的琴,轉交給烏致的心上人。
直到她被陷害,身中十三劍,烏致卻無視她渾身鮮血,皺著眉問他要的東西帶迴來沒有。
她啞然。
烏致揮手逼退她:“你若要死,就死遠些,別髒了我洞府。”
十三劍,拂珠撐住了。
烏致這一手,她吐著血,再撐不起身。
死亡的那一刻,她終於明白,原來在烏致眼裏,她什麽都不是。
轉世後,拂珠迴顧過去,大徹大悟,烏致其實厭惡她到極點,但又覺得她好用,便吊著她,供他差遣。
真是好一個渣男。
拂珠想殺他,以報自己前世之仇。
打聽到烏致仍未飛升,拂珠麻溜跑去他師門。
她正猶豫該拜在誰名下,就聽有人道:“你可願拜我為師?”
拂珠抬頭。
是烏致。
他抱著那把不知何時要迴來的琴,凝眸看她,忽而道她和他亡妻長得有點像。
不僅如此,還徑自開啟追妻火葬場,對她噓寒問暖,牽腸掛肚,恨不能上刀山下火海。
莫名成了亡妻,又被當成替身的拂珠:……
你媽的。
後來拂珠的身份被烏致知道了。
他跪在地上說當初是他不對,這些年他一直在後悔,如今她迴來,他會用盡一切彌補。
他哀求:“要怎麽做才肯原諒我,你說,我做。”
拂珠聽了就笑了。
她說:“我要你死。”
話落一劍刺入他胸口。
*男主真的會死
第25章 盛裝
離五月初五僅剩最後一天的時候, 除被禁足的陳寶林外,四妃九嬪齊聚永寧宮,圍繞著明日的端午佳節討論良久。
起先聊的都很正常。
譬如今年都有哪些世家子弟準備參與上清苑的龍舟競渡, 又比如明日該怎樣打扮才能既不搶皇後娘娘的風頭, 又不會被年輕貌美的貴女們比下去。
對此, 她們感歎,進宮雖好,但容易老得快。
她們已經不是當年惹無數兒郎競相追逐的豆蔻少女了。
直至薛昭儀開口, 殿內霎時靜了一瞬。
迴神後, 佳麗們齊齊看向穆貴妃, 生怕這位多想。
因為薛昭儀對自覺病還沒好透,便仍舊立了扇屏風,免得將病氣過給她們的皇後這麽說道:“娘娘, 不知明日妾可否帶白雪兒一起去上清苑?”
——以往這種話,都是穆貴妃最先提出來的。
也就是穆貴妃心裏惦記著金豆兒, 不肯重新養隻貓, 才讓薛昭儀這話顯得有些為難。
試想, 倘若皇後同意讓薛昭儀帶白雪兒,那麽有一學一, 其他人必然也會帶上各自的愛寵。
屆時所有人都有愛寵陪著過節, 獨穆貴妃孤孤單單一個人, 她得多難過啊?
同樣想到這點的薑洛也不禁側眸, 看了眼穆貴妃。
不知是沒被觸景傷情,還是隱忍功底有所進步,穆貴妃神色未改。她手裏握著把新的紈扇,正有一搭沒一搭地搖著,似乎完全沒把薛昭儀的話當迴事兒。
再看薛昭儀等人, 因要顧及穆貴妃的心情,她們麵上沒表現得太明顯,但那眼神,如出一轍的期待。
薑洛便道:“想帶就帶吧。不過到時候人多,記得看牢點。”
薛昭儀應道:“妾謝過娘娘。”
接著隨意聊了些話,見扶玉端著剛熬好的藥進來,佳麗們很有眼色地告退。
伺候完薑洛喝藥,扶玉又命人傳膳,而後低聲說道:“娘娘,您讓做的名冊,奴婢和弄月已經做好了。”
還說為了做好這個名冊,高公公出了不少力。
也多虧高公公幫忙,宮裏基本能查的都查到了,應當沒有缺漏或錯處。
薑洛道:“高公公?”
扶玉點頭:“公公說是陛下的意思。”隨即聲音比剛才更低了,“陳寶林的事鬧得這麽大,還鬧到了朝堂上,陛下和娘娘一樣,也有意將後宮整頓一番。”
薑洛若有所思。
她想起前幾日弄月不知打哪聽到的小道消息,說是查到了那棵被替換的西府海棠。挖開樹幹,裏麵藏著些很了不得的東西。
更為甚者,還牽扯到了先帝秘辛。
皇帝為此震怒,於是朝堂上不僅陳家的人遭了殃,別的官員也都人心惶惶,如履薄冰。
就這據聞到了今天,皇帝的怒火也沒能徹底平息下來。
這事到這裏,看著是要收尾了,可一旦往深處去想,就知道背後絕非表麵上看起來的那般簡單。
陳家到底是陳家,盡管先帝那會兒就犯過事,如今又犯了樁,乍看挺不容易收場的樣子,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皇帝再震怒,也不能真就因為個先帝秘辛,直接雷厲風行地抄了陳家。
除非有朝一日,皇帝能掌握比先帝秘辛更加讓陳家無可辯駁的證據。
於是現階段皇帝能對陳家做的,無非就是革革職,貶貶官,罰罰俸祿,好生敲打敲打,趁機收迴些下放的權力,再多的就沒了。
——這也正是為何陳才人隻是被降為寶林,被要求閉門思過,卻沒打入冷宮的最為重要的原因。
她背後靠著的陳家足以為她把不好的影響降到最低。
前朝與後宮,古往今來一直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前朝博弈,後宮亦不能免俗。
薑洛還在想著,扶玉取出個小冊子呈給她。
薑洛接過,翻開看了看。
過去這麽久,薑洛已經認全永寧宮裏的人,像穆貴妃薛昭儀她們身邊經常出現的那些,她也認得差不多。因此對照著小冊子上記錄的名字,記起相應的人的長相後,薑洛心道果然不出她所料,這後宮就是成了個篩子,不說佳麗們,連她身邊都有被收買的。
唯一值得慶幸的,大概就是她的永寧宮被滲透得不算太嚴重。
隻要把那幾個蛀蟲剔除出去,永寧宮就是鐵板一塊,輕易不會出事。
而後宮以永寧宮為首,她永寧宮都能達到真正的“永寧”,後宮“永寧”還會遠嗎?
薑洛合上小冊子,輕輕掂了掂。
薄薄的幾頁紙,就這麽拿在手裏,沉重極了。
前朝正因陳家而動蕩不休,這後宮馬上也得因陳家而震動。
容櫻湊近了,小聲道:“說出來嚇你一跳,是小郡王。”
話畢左右看了看,見因有屏風遮擋,沒人往這邊望,便動作飛快地從袖袋裏摸出封信函,塞給了薑洛。
薑洛對著手裏的信函陷入沉思。
總覺得這玩意兒有點眼熟。
果不其然,拆開信函後,薑洛都不用看那信箋上寫了什麽,單憑信箋的顏色和材質,她就知道,這是穆不宣寫的情書。
薑洛:……
薑洛對穆不宣佩服極了。
好像皇帝都沒給薑皇後寫過哪怕一個字的情書吧?
穆不宣卻鍥而不舍地一直往宮裏送,他這人真的好絕啊。
容櫻哪知道穆不宣拜托她的是封情書,見薑洛不讀信,還催了催,生怕信上是十萬火急的事。
薑洛麵不改色道:“沒什麽,他向我請安罷了。”
說完把信往枕下一塞,渾然無事發生。
好在容櫻也沒追問,看天色晚了,便告辭出宮,走前說給薛家公子的香袋隻差最後幾步,等做好了,端午那天拿去上清苑給皇嫂瞧瞧。
上清苑……
薑洛眯了下眼,點頭應好。
等容櫻走了,薑洛把枕頭底下的信抽出來,看信箋上的字。
鑒於上次“有美人兮,見之不忘”那封情書給薑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此她一眼就看出,這次的字跡和上次一樣,還真是穆不宣親筆寫的。
薑洛暗道了句離譜,轉手把信燒了個一幹二淨。
之後她該吃吃該睡睡,每天按時喝藥,身體慢慢好轉的同時,端午也終於要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入v,晚上零點粗長章見~
順便預告下後麵的內容:
端午節,小郡王會正式出場,魏王也要首次露麵,以及最喜聞樂見的盛光,還有其他各種人物……文案那段也不遠啦,相信我,會越來越精彩的xd
最後安利下本要開的文《追妻火葬場失敗之後》,app讀者就麻煩點進作者專欄收藏啦
世人修仙但求長生,拂珠不同,她隻想去到那高高在上的烏致尊者麵前,殺了他。
前世拂珠是個毫無底線的舔狗。
烏致出門,她事必躬親,惟恐他不舒坦;烏致揚名,她到處奔走,唯願他為天下知。
就連烏致喜歡上誰,她都捧著她花了二十年時間方才做好,剛送給烏致沒幾天的琴,轉交給烏致的心上人。
直到她被陷害,身中十三劍,烏致卻無視她渾身鮮血,皺著眉問他要的東西帶迴來沒有。
她啞然。
烏致揮手逼退她:“你若要死,就死遠些,別髒了我洞府。”
十三劍,拂珠撐住了。
烏致這一手,她吐著血,再撐不起身。
死亡的那一刻,她終於明白,原來在烏致眼裏,她什麽都不是。
轉世後,拂珠迴顧過去,大徹大悟,烏致其實厭惡她到極點,但又覺得她好用,便吊著她,供他差遣。
真是好一個渣男。
拂珠想殺他,以報自己前世之仇。
打聽到烏致仍未飛升,拂珠麻溜跑去他師門。
她正猶豫該拜在誰名下,就聽有人道:“你可願拜我為師?”
拂珠抬頭。
是烏致。
他抱著那把不知何時要迴來的琴,凝眸看她,忽而道她和他亡妻長得有點像。
不僅如此,還徑自開啟追妻火葬場,對她噓寒問暖,牽腸掛肚,恨不能上刀山下火海。
莫名成了亡妻,又被當成替身的拂珠:……
你媽的。
後來拂珠的身份被烏致知道了。
他跪在地上說當初是他不對,這些年他一直在後悔,如今她迴來,他會用盡一切彌補。
他哀求:“要怎麽做才肯原諒我,你說,我做。”
拂珠聽了就笑了。
她說:“我要你死。”
話落一劍刺入他胸口。
*男主真的會死
第25章 盛裝
離五月初五僅剩最後一天的時候, 除被禁足的陳寶林外,四妃九嬪齊聚永寧宮,圍繞著明日的端午佳節討論良久。
起先聊的都很正常。
譬如今年都有哪些世家子弟準備參與上清苑的龍舟競渡, 又比如明日該怎樣打扮才能既不搶皇後娘娘的風頭, 又不會被年輕貌美的貴女們比下去。
對此, 她們感歎,進宮雖好,但容易老得快。
她們已經不是當年惹無數兒郎競相追逐的豆蔻少女了。
直至薛昭儀開口, 殿內霎時靜了一瞬。
迴神後, 佳麗們齊齊看向穆貴妃, 生怕這位多想。
因為薛昭儀對自覺病還沒好透,便仍舊立了扇屏風,免得將病氣過給她們的皇後這麽說道:“娘娘, 不知明日妾可否帶白雪兒一起去上清苑?”
——以往這種話,都是穆貴妃最先提出來的。
也就是穆貴妃心裏惦記著金豆兒, 不肯重新養隻貓, 才讓薛昭儀這話顯得有些為難。
試想, 倘若皇後同意讓薛昭儀帶白雪兒,那麽有一學一, 其他人必然也會帶上各自的愛寵。
屆時所有人都有愛寵陪著過節, 獨穆貴妃孤孤單單一個人, 她得多難過啊?
同樣想到這點的薑洛也不禁側眸, 看了眼穆貴妃。
不知是沒被觸景傷情,還是隱忍功底有所進步,穆貴妃神色未改。她手裏握著把新的紈扇,正有一搭沒一搭地搖著,似乎完全沒把薛昭儀的話當迴事兒。
再看薛昭儀等人, 因要顧及穆貴妃的心情,她們麵上沒表現得太明顯,但那眼神,如出一轍的期待。
薑洛便道:“想帶就帶吧。不過到時候人多,記得看牢點。”
薛昭儀應道:“妾謝過娘娘。”
接著隨意聊了些話,見扶玉端著剛熬好的藥進來,佳麗們很有眼色地告退。
伺候完薑洛喝藥,扶玉又命人傳膳,而後低聲說道:“娘娘,您讓做的名冊,奴婢和弄月已經做好了。”
還說為了做好這個名冊,高公公出了不少力。
也多虧高公公幫忙,宮裏基本能查的都查到了,應當沒有缺漏或錯處。
薑洛道:“高公公?”
扶玉點頭:“公公說是陛下的意思。”隨即聲音比剛才更低了,“陳寶林的事鬧得這麽大,還鬧到了朝堂上,陛下和娘娘一樣,也有意將後宮整頓一番。”
薑洛若有所思。
她想起前幾日弄月不知打哪聽到的小道消息,說是查到了那棵被替換的西府海棠。挖開樹幹,裏麵藏著些很了不得的東西。
更為甚者,還牽扯到了先帝秘辛。
皇帝為此震怒,於是朝堂上不僅陳家的人遭了殃,別的官員也都人心惶惶,如履薄冰。
就這據聞到了今天,皇帝的怒火也沒能徹底平息下來。
這事到這裏,看著是要收尾了,可一旦往深處去想,就知道背後絕非表麵上看起來的那般簡單。
陳家到底是陳家,盡管先帝那會兒就犯過事,如今又犯了樁,乍看挺不容易收場的樣子,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皇帝再震怒,也不能真就因為個先帝秘辛,直接雷厲風行地抄了陳家。
除非有朝一日,皇帝能掌握比先帝秘辛更加讓陳家無可辯駁的證據。
於是現階段皇帝能對陳家做的,無非就是革革職,貶貶官,罰罰俸祿,好生敲打敲打,趁機收迴些下放的權力,再多的就沒了。
——這也正是為何陳才人隻是被降為寶林,被要求閉門思過,卻沒打入冷宮的最為重要的原因。
她背後靠著的陳家足以為她把不好的影響降到最低。
前朝與後宮,古往今來一直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前朝博弈,後宮亦不能免俗。
薑洛還在想著,扶玉取出個小冊子呈給她。
薑洛接過,翻開看了看。
過去這麽久,薑洛已經認全永寧宮裏的人,像穆貴妃薛昭儀她們身邊經常出現的那些,她也認得差不多。因此對照著小冊子上記錄的名字,記起相應的人的長相後,薑洛心道果然不出她所料,這後宮就是成了個篩子,不說佳麗們,連她身邊都有被收買的。
唯一值得慶幸的,大概就是她的永寧宮被滲透得不算太嚴重。
隻要把那幾個蛀蟲剔除出去,永寧宮就是鐵板一塊,輕易不會出事。
而後宮以永寧宮為首,她永寧宮都能達到真正的“永寧”,後宮“永寧”還會遠嗎?
薑洛合上小冊子,輕輕掂了掂。
薄薄的幾頁紙,就這麽拿在手裏,沉重極了。
前朝正因陳家而動蕩不休,這後宮馬上也得因陳家而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