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訥訥稱是,又撓頭傻樂,“舅公您還願意指點我啊?我還以為你被我氣得再也不想教導我了呢。”


    馮克己險些被這憨貨給氣死,暗暗翻了個白眼,艱難地維持住臉上的笑容,從牙縫裏擠出一句,“你再犯傻,我就讓人拿鐵尺過來!”


    福王身子一抖,明智地閉了嘴。


    顧淮之看得有趣,忍不住調侃馮克己,“大人既然關心福王,又何必做出這般不耐煩之態?費力又不討好,這可不像是大人你的作風。”


    顧淮之一開口,就把馮克己的炮火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對於福王,馮克己完全放棄了教他念書的想法,徹底給福王打上了一個朽木的戳。但顧淮之就不一樣了,那可是馮克己心中認為的不世出之大才,不但能做的錦繡文章,治理好一方之政,還能輕輕鬆鬆地掙銀子,堪稱是全能型人才,隨便把他扔哪兒都能發光的那種。


    結果,就這樣一個人才,竟然也開始做虧本生意了!馮克己真是痛心疾首,忍不住問顧淮之,“你怎麽也開始胡鬧了,是戶部的事還不夠多嗎?讓你還有精力想其他的事情。”


    顧淮之一聽,這話風不對啊,再不挽救一下自己的工作量可能就要翻倍了。於是,顧淮之趕緊解釋道:“大人誤會了,報紙之事,雖然前期進項不大,但總歸能讓更多人知曉朝廷的德政,有利於教化百姓。和這些比起來,花費點銀子也不算什麽。”


    “你說的倒是輕巧!”馮克己冷哼一聲,“真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


    顧淮之無奈,早些年您也是個清高孤傲視金錢如糞土的大佬,怎麽現在就一門心思跟銀子死磕了呢?果然歲月是把殺豬刀,都把大佬雕成了守財奴了。


    見馮克己還是一臉不爽,顧淮之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小聲道:“那個……用報紙掙錢,也不是不可以。用的好了,還是一大筆一大筆的進項,數銀子都得好幾個人數上大半天。”


    馮克己目露懷疑,顧淮之卻笑而不語:廣告了解一下,隨便接個廣告那廣告費用都是一筆巨款,懂?


    第121章 開售


    沒了馮克己的阻力,又有元熙帝為之背書,大晉報社辦得十分順利。


    福王憨歸憨,但在大事上卻有種出人意料的精明。


    就連顧淮之都沒想到,福王這迴竟然把顧玦也拖下水了,拉著顧玦跟他一起弄報紙。


    一開始聽說這消息,顧淮之心裏還為福王給捏了把汗,要知道顧玦那狗脾氣,親爹都說懟就懟,福王這個憨貨,放顧玦麵前就是一盤菜,完全白送。


    萬萬沒想到,福王竟然還跟顧玦處得不錯。


    顧淮之都驚了,忍不住問顧玦,“福王現在還好嗎?”


    沒被你給噴死,福王真是運氣好。


    顧玦也算是看著顧淮之長大的,一見顧淮之的眼神就知道這貨又在心裏腹誹他,立即翻了個白眼,冷哼道:“到底誰才是你親叔叔?你居然擔心一個外人?再說了,福王傻是傻了點,也是個王爺,我還能欺負他?”


    顧淮之心說你欺負的王爺可多了去了,前兩個月才噴了平王一頓,話裏話外還帶上人家親爹,元熙帝沒跑過來跟你打一架那真是和你兄弟情深。


    顧玦似乎也想到了這一茬,麵不改色地把軟骨頭平王踢出王爺的行列,繼續吐槽顧淮之,“你就放心吧,人福王比你還讓人省心,我和幾個好友都覺得他非常不錯。”


    這是個什麽神奇走向?顧淮之眨了眨眼,迴想了一下當年福王逃課被馮克己揍得哭爹喊娘的囧事,再看看現在這位飽受名士好評的福王,總覺得這發展方向十分不對。


    要知道,顧玦脾□□是狗了點,但也是有真才實學的,擔得起恃才傲物四個字。學霸的好朋友也是學霸,能和顧玦玩到一塊兒去的,那必須和他是同類,都是個性十足,也十分有實力的家夥。總結起來就四個字:人嫌狗厭。


    結果福王把這麽多難搞的家夥湊在一塊兒,還能在他們那兒得了個好評?顧淮之不由疑惑,福王這是開掛了吧。


    顧玦那幫小夥伴,一個比一個難搞,被他們嫌棄那是家常便飯,讓他們一致誇讚才是不正常。


    顧淮之摸著良心說,福王戰功沒得說,但性格和文化素養……絕對是要被這幫難搞的名士們吐槽到死的水平。


    出現這種一麵倒的情況,不得不讓顧淮之驚奇一迴。


    顧玦就很嘚瑟,仰著下巴對著顧淮之顯擺,“現在報社全部都由我們說了算,印什麽東西,都由我們做主!”


    哦豁,原來是領導主動當了吉祥物,不給專業人士添堵。顧淮之瞬間明白了為何顧玦等人提起福王來就是一頓誇了,碰上這樣一個心裏對自己能力有數的領導可不容易,多的是肚裏沒貨還想瞎顯擺的領導,碰上了簡直讓人立即撂挑子不幹。


    從這個角度來看,福王這種直白做法還真是最有用的。


    顧玦和他的小夥伴們都是天下聞名的風流名士,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是旁人學習的模板,用後世的話來說,那就是迷弟迷妹一大堆,還有很多腦殘粉,堪稱名士界頂流。


    頂流自帶話題度,平常他們出去搞個文會都是大新聞,現在一起跑去弄什麽報紙,說是要印文章。消息一經傳出,便引發了軒然大波。


    偶像們都要印文章了,迷弟迷妹們還等什麽?趕緊準備好銀子買買買,必須第一時間拜讀偶像大作,感受一下神仙寫文,吹爆神仙偶像!不僅要讀,還要做好筆記,把這幫神仙的文章都抄下來記一記才行!


    一時間京城文壇動作頻頻,差點弄出京城紙貴的效果,就等著大晉報紙第一期現世。


    名士效應之下,第一版報紙的銷量非常之好。光是京城,第一天準備的一萬份根本不夠,又加印了好幾次。狂熱的名士粉們正想拜讀偶像們大作,焚香沐浴後虔誠地打開報紙,結果一看,《京城到西域的馳道修建進度》《陣亡將士撫恤金發放核對》《誰是京城最得民心的好官》,名士粉絲們傻眼了,這都啥玩意兒?再看背麵,《你所不知道的名士》《京城十大風流人物》《前日禦宴上陛下的講話》…這些謎一樣的標題到底是什麽迴事啊?


    另外,這些正經的標題中是不是混進去了一些奇怪的東西?


    名士粉們耐著性子仔細一看,終於找到了自家偶像的名字。再一看內容,頓時狂拍大腿大聲叫好。名士就是名士,名氣真不是吹出來的,就算頂了個沒有任何美感的標題,寫出來的文章都讓人口齒留芳。


    顧淮之一再強調報紙的受眾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寫的內容一定要通俗易懂,也就是說要摒棄引經據典那一套,走親民風,爭取做到不識字的老人婦孺都能聽得懂。這個要求乍一聽起來有點掉檔次,實際上對作者的要求極高。寫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對這些打小就學四書五經的名士們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反倒是顧淮之這個要求讓他們有點為難。別說他們了,就算被福王點過來的幾位寒門出身的新科進士,聽到顧淮之這個要求也抓了瞎。寒門並不代表底層老百姓,雖然聽起來家裏窮,好歹也帶了個門字,小有薄產。這樣的人,家裏為了讓他們一心念書,根本不會讓他們了解農事之艱,不知底層百姓的疾苦。這種情況下,怎麽寫好一篇文章,那就是一個大難題了。


    不過名士們這偌大的名聲也不是白來的,顧玦另辟蹊徑,走的犀利吐槽風,在撫恤金一事後痛罵貪官汙吏,言辭之辛辣,語氣之刻薄,讓人讀了後就跟大夏天喝了冰水一樣,爽!配上前麵讓人氣到爆炸的貪官貪墨孤兒寡母撫恤金,讓保家衛國的士兵家屬得不到妥善安置的真實情況,極易引發百姓共鳴,見了顧淮之那段罵人的話,一個個都跟自己罵了對方一樣,痛快得很。還有人表示學到了很多罵人的新詞匯,下迴和人鬧矛盾了就這麽用。別說,這名士罵人都與眾不同,一個髒字兒都沒有,通篇讀下來氣勢磅礴,酣暢淋漓,這樣一番話罵下來,都覺得自己也有文化了呢。


    最出挑的則是另一個寒門出身的名士,他和馮克己一樣出身鄉野,見慣了民生疾苦,同理心十分強,寫出來的文章那叫一個情真意切,據說京城門口的小吏一讀,就有不少不識字的百姓跟著抹眼淚,都說這文章好,寫文章的人是真正明白他們內心苦痛的人。


    有了中上層讀者打底,又擴寬了平民百姓,報紙的名氣以京城為中心點,迅速向各州輻射。


    現在京城老百姓一大愛好,上茶樓聽說書先生念報紙。別說,這報紙上寫的東西範圍是真的廣,上至國家大事,下至百姓民生都有所涉及,選材既有代表性又有趣味性。顧玦本就頭腦靈活,又有點離經叛道,和顧淮之生活了這麽久後,不知不覺被顧淮之影響,腦洞比誰都大。寫起文章來那叫一個跌宕起伏又貼近百姓生活,比如今天寫的這個《如何成為名士》,以那位寒門名士為人物原型,結合馮克己的部分經曆,講述了一個有誌青年是怎麽不畏艱辛艱難求學最終成長為一代名士的故事。其中有狗血有打臉還有極品親戚,短短兩百來字的篇幅被說書先生進行藝術加工後,完全就是一部大男主升級爽文,聽得人如癡如醉,心情隨著主角的遭遇而跌宕起伏。


    就是在極品親戚這一欄,不少人暗自嘀咕,這些嫌棄男主命硬克親,又嘲笑女主家是絕戶的嘴碎閑人,好像跟自己有點像啊…自己昨天還在跟人嘮嗑別人家的破事兒來著……


    更有報紙上寫的國內各項大事兒,讓百姓們頭一迴意識到,呀,原來國家大事我們也能參與啊?大晉原來這麽大的嗎?每一州的天氣竟然都不同,各地的風俗也不同,聽起來倒是有趣,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


    感覺又學到了很多新知識了呢。


    至於讀書人,那就更不用說了。每次報紙一出,必須人手一份。這上麵印的可都是國之大事,最新消息都在裏頭,誰要是不看,出去和好友聚會都插不上話。


    至於官員們,就衝著報紙刊頭的“大晉報紙”四個禦筆親書,也得掏錢買買買啊。


    是以報紙一經刊印,很多時候都供不應求,讓暗搓搓等著看福王笑話的人憋了一肚子氣,也讓馮克己對報社改了觀:這樣得民心的東西,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就是每期總有那麽幾篇不正經的文章,看著很是礙眼。


    要不是覺得自己正麵懟不過顧玦,馮克己真想擼起袖子跑去顧府把顧玦也罵個滿頭包。你說你做報紙就好好做,幹什麽弄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印上去?浪費不說,還拉低整份報紙的格調!


    柿子撿軟的捏,馮克己懟不過顧玦,罵一波福王還是可以的。於是,老老實實在報社當吉祥物又收到了來自舅公的責罵,很是懵逼:我啥也沒幹啊,幹嘛又罵我?


    罵的就是什麽都不幹!馮克己心裏的火全都朝著福王撒去,指著他的鼻子罵他這個報社社長是幹什麽吃的,審稿都不會!那些不正經的東西就不該出現在報紙上!


    福王委屈:那也得他們樂意聽我的呀。


    馮克己吐血三升,徹底不想搭理這個憨貨。


    然後,心裏憋屈的馮克己又盯上了顧淮之,偷偷問他,“你不是說辦報紙也能掙很多銀子嗎?現在報紙雖然賣得不錯,但一份報紙也就兩文錢,就算賣得多,也掙不了幾個銀子。你說的大筆進賬在哪兒呢?”


    搞不定讓人來氣的蠢蛋,就隻有把精力放在戶部的銀子上了。馮克己深諳何以解憂唯有暴富的人生哲理,絕不憋屈自己,轉而把壓力轉嫁到顧淮之身上。


    論起掙錢這方麵,顧淮之還真沒輸過。聽到馮克己這話,顧淮之便自信地點頭,胸有成竹地對馮克己保證道:“大人您且等著看吧,我說的大筆進賬馬上就要來了。您最好叫上兩個人去國庫門口守著,就等著數銀子吧。”


    第122章 數銀子


    顧淮之這話說得神神叨叨的,馮克己還真不大信他。本著愛護有能耐後輩的原則,馮克己還緩和了臉色溫聲安慰顧淮之,“報紙能辦成現在這樣已經非常不錯了,雖然賺得不多,但日積月累下來數目也十分可觀。再攢個三五年,也能迴本,後麵都是淨賺的,朝廷並不虧。你可別為了爭一時之氣瞎出主意,反倒誤了自己的名聲。”


    顧淮之謝過馮克己的好意,伸手在空中寫了個“商”字,再次自信笑道:“大人放心,這事一準兒錯不了。”


    馮克己看著那個“商”字,眼中繼續冒問號:這是讓商人參與進來掙商人的銀子?但一份報紙就兩文錢,就算有富商加入,又能掙多少?還白白帶累了報紙的名聲。怎麽說大晉報紙也是禦筆親書的報紙,又有陛下的親兒子福王坐鎮,滿滿的天家威嚴,怎麽能讓這樣一份報紙沾染上銅臭味?


    倒也不是馮克己看不起商人,主要是這種檔次的東西,讓商人參與進來不合適。


    顧淮之則表示這樣沒毛病,大晉報紙本來也不是全部走嚴肅風,人家還有個版麵專門評選三大才子齊四大美人呢,八卦味甚濃,還最受百姓喜愛。


    這個版麵從來就跟高大上三個字沒什麽關係,也沒見因為這個就損害了皇室威嚴啊。


    馮克己見顧淮之神神秘秘還是不肯鬆口,心下也不由好奇,這位接下來又要使出什麽手段來?倒是比銀子還讓人覺得期待。


    顧淮之想要認真掙錢的時候,那就沒有他談不成的合作。他敢跟馮克己打包票能讓戶部多出一大筆進賬,自然是早就在心裏算計好了下一步要怎麽走。


    早在之前京城商人們哭著喊著要捐款幫朝廷修前往西域的馳道時,顧淮之就粗略算了算他們的財政情況。得出來的結論是這些都是大肥羊,想要刷功績的時候就可以在他們身上薅薅毛。


    上迴捐款的事兒和試著去西域通商之事,顧淮之已經和京中幾大商戶有過聯係。這一次,顧淮之再找他們,也是熟門熟路。被顧淮之下帖子的幾大商號當家也沒有第一次收到帖子的忐忑,個個兒都興奮得不得了,還抽空聚了個會,私下悄悄討論,“也不知道顧大人這迴找我們,又有什麽好事?”


    “誰知道呢?不過顧大人那就是財神爺轉世,咱們隻要老老實實跟在他身後喝湯就行。”


    “就是,誰還會嫌銀子多啊?”一位胖乎乎的中年商人摸著鼓出來的大肚腩笑眯眯地開了口,他天生一張笑臉,圓乎乎的很是喜慶,十分得人眼緣,在商賈中人緣極佳,收了顧淮之的帖子後就處於興奮狀態,還美滋滋地猜測了一波,“聽說最近那個非常有名的報紙就是顧大人向陛下提議弄的,莫非顧大人想跟我們談一談報紙的事?”


    這話一出,就有人打退堂鼓,“這…要是談報紙的事兒,那我們也幫不上忙啊,朝廷自己印就夠了。再說了,那玩意兒能賺的也不多,有這工夫,我還不如多跑一趟商,來迴進賬一合計,都夠賣幾十年報紙了。”


    其他人聽了也紛紛點頭,大家都是商界有頭有臉的人物,再談這點小利益,豈不是遭人恥笑?


    倒是圓臉商人有著不同的看法,“顧大人天縱奇才,他的心思哪是我們能猜到的?不過依我之見,顧大人是個辦大事的人,報紙的利益,我們心中也基本有數。顧大人若是想讓我們參與,隻找一家就能吃下。現在顧大人給我們每個人都下了帖子,想來不會就為了這麽點利潤就讓我們都聚在一起。”


    大家齊刷刷點頭,吹一波圓臉商人分析得有理有據。


    圓臉商人麵上不顯,心下卻很是自得。


    翌日,顧淮之同商人們見麵,寒暄過後便直奔主題,“京城最近新出了一個叫報紙的東西,不知各位可有耳聞?”


    這麽有名的東西,誰沒聽過那就證明他孤陋寡聞了。眾人齊刷刷點頭。


    然後就聽顧淮之問他們,“報紙的銷量這麽好,諸位就沒什麽想法?”


    這話一出,商人們紛紛向圓臉商人投去意味深長的目光。圓臉商人自己也有點懵,啥,還真是報紙的事兒啊!


    莫名臉疼。


    顧淮之沒讓他們失望,緊接著拋出了一個大炸.彈,“報紙的銷量這麽大,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在看。諸位也是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就不想讓全大晉的百姓都知道你們的商戶名號?”


    這個目標立得太大,商人們都覺得有點窒息。這樣宏偉的目標,自己怕是再活一百年都不一定能達到。顧大人果然是年輕氣盛,定的目標都叫人感到害怕。


    商人們心裏叫苦,麵上還得賠笑,尷尬地對著顧淮之說出自己的難處,“大人有所不知,我等雖然僥幸在商界闖出那麽一點點名氣,但商賈地位畢竟低賤,我等能有現如今的成就便是祖宗保佑,誰敢妄想讓商號名聲傳遍整個大晉呢?”


    “我自然知曉你們的難處。”顧淮之語氣溫和,直指重點,“現在,我不是把名揚天下的機會給你們帶來了嗎?”


    這是什麽意思?眾人頓時一頭霧水。倒是圓臉商人反應快,腦海中閃過報紙上的內容,一時間心跳如鼓,難以置信地看著顧淮之,失聲驚唿,“大人莫非是願意幫我們寫一篇文章印在報紙上?”


    聽了圓臉商人這個猜測,在場商人們的唿吸頓時急促起來,都顧不上尊卑,連連追問,“大人,此話當真?”


    顧淮之讚許地看了圓臉商人一眼,隨口誇了一句,“王掌櫃果然心思靈敏。”


    王掌櫃頓時抬頭挺胸,紅光滿麵地看向同行,第一個反應是;大人誇我了!第二個反應則是:大人居然還記得我姓王!


    這可真榮幸啊。


    其他商人嫉妒地看了他一眼,又繼續用熱切的眼神盯著顧淮之。


    剛剛顧淮之這話,也就是默認了王掌櫃的猜測是對的。大家想想現在報紙的閱讀量有多少,心中便都是一片火熱。


    顧大人沒騙他們,這確實是一個讓自家商號名揚天下的機會。以報紙的傳播量之廣,閱讀量之多,隻要報紙上出現了他們商號的名字,那他們商號真的能做到一夜成名,而且是天下聞名。


    這樣一根大蘿卜吊在眼前,誰能不心動。


    有心急的便已經開口問了,“大人有什麽想法,盡管說便是,我等一定遵從!”


    其他人紛紛跟上,並暗中向這人投去敵視的目光:娘的,看你長得濃眉大眼也算是個正經人,怎麽拍起馬屁來這麽熟練?居然表忠心表在我們前頭了,不能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涴並收藏世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