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顧淮之也不敢瞎開口了,暗中給吳氏使了個眼色,示意她趕緊把人帶走。


    吳氏也是個機靈的,立即會意,吩咐幾個仆役把顧玦抬迴了自己的院子。


    顧淮之這邊正忙著,顧琉剛好在這個時候迴來了。見宅子裏的奴仆婢女們大氣都不敢喘的忐忑模樣,心下疑惑,不知家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氣氛竟然如此緊繃。


    顧淮之讓人將顧玦抬走後,也不敢在正院多待,生怕兩位大佬掐起架來殃及無辜,把顧玦送迴房後立即腳底抹油開溜,一頭大汗往自己院子跑。


    路上,正巧就碰上了顧琉。


    顧琉心裏正納悶呢,這下好了,找著知情人了。


    顧淮之其實也沒鬧明白顧玦先前作了什麽死,畢竟在徐氏的暴擊下,其他的都是浮雲。是以聽聞顧琉這麽一問,顧淮之也隻能苦笑道:“小叔不知何故惹了阿公勃然大怒,剛剛才挨了一頓家法。”


    顧琉一聽就忍不住皺了眉頭,接著追問:“你小叔的傷勢現在如何?”


    “放心吧,宋大夫已經過去給他上藥了,說是皮外傷,不打緊,養個十天半個月就好了。”


    “你小叔那性子,讓他在家憋上十天半個月,這可有他受的!”顧琉吐槽歸吐槽,腳下倒是很誠實地往正院而去。


    顧淮之知道他爹一向疼弟弟,這會兒去正院,肯定是去求情的。顧淮之也挺好奇他阿公和阿婆現在到底吵起來了沒,有了親爹在,顧淮之的膽氣又壯了,八卦之心占了上風,迅速跟上了顧琉的腳步。


    正院的氣氛僵硬得嚇人,院內侍奉的人個個噤若寒蟬,顧淮之幾乎都能感覺到她們在微微顫抖。


    顧琉的眉頭皺得更緊,大步踏進屋內,溫聲問道:“三弟這是又闖了什麽禍,竟惹得爹如此大發雷霆?”


    顧玄冷著臉沒答話,徐氏涼涼地瞅了他一眼,而後冷靜開口:“先前教訓他,不過是因為他這段時日委實不著調,青樓楚館賭坊到處都有他的份,若是淮兒長大了也這麽胡鬧,你能不生氣?”


    顧淮之不由一臉懵逼,他就是想過來吃個瓜而已,怎麽突然就被點名了?


    顧琉設想了一下那個場景,瞬間理解了他們的憤怒,但是顧琉還是為顧玦辯解了一番:“三弟雖然狂放不羈,但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他心裏也有數。他那個性子你們也知道,吃軟不吃硬,你們來硬的,他牛脾氣一上來,不就死強到底了嗎?”


    顧淮之默默點頭表示讚同。


    顧琉忍了忍,還是多嘴說了一句:“三弟從小被你們忽視長大,一直都很孝順,也就是這幾年移了性情。當年你們不期盼三弟來到這世上我也知道,可是這麽多年過去了,天大的怨氣也該散了,三弟又做錯了什麽?難道真要他像四弟一樣沒了你們才滿意嗎?”


    顧玄和徐氏沉默不語,半晌,顧玄才道:“罷了,隨他去吧。”


    顧淮之瞅瞅這個又看看那個,安靜如雞地跟著他爹出了門。


    屋內,顧玄疲憊地歎了口氣,揉著眉心問徐氏:“這麽多年了,該放下了。當年我千錯萬錯,但老大說得對,這一切不應該由老三來承擔。這幾年你的態度也鬆了不少,就徹底放下吧。老三心裏還是很看重你這個親娘的,變著法兒找借口想同你親近,莫非你感受不到?”


    徐氏似是想起某些不堪的迴憶,眼中閃過一絲厭惡,半晌才冷聲道:“懷老三的時候你做過什麽,你我心裏都清楚。我想起你當時的嘴臉就膈應得慌。當年你那位心肝兒被我杖斃,尚在繈褓中的嬰兒不久後也病逝了,這兩筆賬你不是都記在我頭上了嗎?你又何曾放下過?要是真心疼老三,你當年也不會忽視他。在老三的事情上,我們兩個,誰都沒資格指責對方。所以剛才老大發怒,我們也隻能聽著!”


    顧玄默然,再次深深歎了口氣,一直筆挺的脊梁微微彎了下去,整個人如同老了十歲,而後苦笑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說得對,我們都對不住老三。隻不過當年水碧之事,我從未怪過你。是她先起了歹念想對老三下毒手,你杖斃她也是情有可原。至於老四,本就身子骨弱,他的死也怪不到你的頭上。”


    徐氏冷哼一聲,不再給顧玄一個眼神,理了理衣裳,冷靜地去了顧玦院裏。


    顧淮之正聽顧玦對他們父子訴苦:“火急火燎讓人把我喊迴來,開口就罵我逆子,說我幹啥啥不行還學了個吃喝嫖賭的紈絝做派。你說我還能好好跟他解釋嗎?”


    顧淮之聽著都替他爹感到頭痛,好在顧琉完全不為所動,隻問重點:“你去那些幹嘛?別跟我說就是好奇去看看。”


    顧玦趴在床上,嘶了一聲:“我這不就是想著多打聽打聽點消息嗎?你呢,接觸的都是各家的繼承人,要麵子,瞎講究,說話總是雲裏霧裏的讓人摸不著頭腦。我就不一樣了,專門找各家的紈絝喝酒聊天,別小看這幫家夥,個個兒消息靈通得很,畢竟他們閑,專嘮嗑各家家長裏短的小道消息。誰知道這麽倒黴,被爹聽到了風聲,二話不說就要請家法,我冤不冤呐?”


    “誰讓你不解釋的?活該!”顧琉簡直想給顧玦一巴掌,然而看著他這倒黴樣兒,到底心軟了,沒忍心下手。


    這時,徐氏進了門,手裏還拿著傷藥。顧玦的眼睛刷得一下就亮了,下意識地笑道:“娘,你怎麽來了?”


    徐氏把藥放在一旁,眼中多了幾分柔軟,溫聲道:“方才的話,我都聽見了。是我們不對,沒問清楚就開始罰你。”


    從未被親娘這麽對待過的顧玦頓時受寵若驚,仰著脖子使勁兒搖頭,“沒事,反正我皮糙肉厚,過幾天就好了,娘別擔心。”


    徐氏沉默了片刻,看著顧玦亮晶晶的眼神,遲疑了一瞬,緩緩伸手摸了摸顧玦的頭,低歎道:“以後不要再這麽強了,到頭來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顧玦身子僵硬了一瞬,最終滿足的點點頭。


    一旁的顧淮之看得清清楚楚,那一瞬間,顧玦的眼中分明有淚光閃動,眉宇間的那股戾氣和鬱氣也隨之消散。


    這是要恢複正常的節奏啊!顧淮之心下興奮,覺得他爹以後終於可以省點心了。


    顧玦打進紈絝圈後確實打聽了不少消息,之前是和父母置氣不願意說,現在氣順了,顧玦便老老實實地說了個清楚。


    讓顧淮之驚訝的是,趙冀竟然打算敞開大門來接收各地流民。


    其他州可是對流民避之不及,一來城裏也沒這麽多糧食,二來,官員考核中,賦稅和治安占據重要地位,流民一多,這兩項都沒法保證。


    趙冀能這麽做,委實刷爆了眾人的好感。


    不過,天下流民這麽多,要都往雲州來,怎麽安置便是一個大問題。


    顧淮之弱弱地提出了這個問題,卻換來顧琉輕輕一笑:“這時候,不正是我們出頭的機會嗎?”


    第22章 新夥伴


    接收流民,在顧淮之看來,有利也有弊。弊端是流民太多,要是管理不當很容易爆發大規模治安案件。至於有利的一麵嘛,戰事一起,兵多的那方總歸更有底氣一點。


    想得再長遠一點,總人口變多,新生兒人數也會隨即增長。萬一打的是持久戰,這都是後備力量。


    不過,顧淮之還挺好奇,趙冀到底要怎麽安排這些流民,畢竟雲州的糧食也有限,一個搞不好玩崩了那基本就坑了一個州。


    可惜顧淮之的年紀限製了他的行為,他再天才,顧玄也不可能把他帶去刺史府議事廳去。所以顧淮之雖然好奇,也隻能拐彎抹角打聽一下具體發展。


    然而顧琉這段時間明顯忙碌了許多,顧淮之想找他打聽點消息都找不到人。問顧玄吧,顧玄又淡定得很,隻是隨意迴了一句:“到時候便知,不用這般著急。”


    把顧淮之憋得隻能跑去折騰小胖子,圓頭圓腦的顧洄之小朋友正是好玩的年紀,顧淮之最近迷上了教他認字這項事業,興致來了還握著他的手領著他動筆寫字。


    顧淮之可比當年的顧玦厚道多了,想著麵前這個是自己的親弟弟,顧淮之也沒為難小胖子,教他認了簡單的“上大人”等筆畫簡單的字。


    然而小胖子的表現讓顧淮之很是失望,哪怕是這麽簡單的字,小胖子念了幾遍後,不到一句話的時間立刻又忘了個一幹二淨,顧淮之再次考他時,隻收到滿眼的問號,答題全靠蒙。重點是這小胖子運氣還不太好,總共五個字就沒一個蒙對的!


    顧淮之頓時傻眼,難以置信地王氏:“弟弟怎麽會這麽傻?”


    “又胡說八道了。”王氏一把摟過小胖子,順手往他嘴裏塞了一小塊棗泥糕,而後不讚同地看著顧淮之,“凝兒三歲時也這樣,教了什麽轉眼就忘得一幹二淨。現在不也挺聰明的。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生了個特別聰明的腦袋啊!”


    顧淮之都驚呆了,原來正常三歲小孩的記憶力是這樣的嗎?那他當年都幹了些什麽?怪不得顧玄他們拿他當神童,如果三歲孩子都是這個水平,那他當年的表現確實能算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王氏想了想,還是說了句公道話:“也不都是這樣,凝兒和洄兒算是開竅晚一點的,一般機靈的孩子,這些簡單的字,你多教幾遍還是能記得住的。但是記的時間可能不長,指不定一覺醒來又忘了。”


    顧琉正好在這個時候迴來,順嘴問了一句:“這是在聊什麽呢,誰記性不好啊?”


    等到王氏把前因後果一說,顧琉立即覺得有點窒息,仿佛又迴到了當年被親爹嫌棄的日子。


    顧琉生怕小兒子跟他一樣被弄出心理陰影,嚇得趕緊對顧淮之說:“洄兒還小,等他再大點,就由我來親自教養吧。你平日陪著他玩一玩就行。”


    顧淮之發誓,他在顧琉的眼裏看到了恐懼之色。想到親爹當年的悲慘過往,顧淮之老實點頭,“知道了。”


    顧琉還是有點不放心,又覺得顧淮之都八歲了還沒個靠譜的小夥伴一起玩耍,也挺寂寞的,是時候該帶他出門結交幾個同齡玩伴了,接觸的人多了,他心裏也能對正常同齡人的聰明水平有點數。


    於是,顧淮之終於可以出門結交好朋友啦!


    說實話,顧淮之心裏還有點小激動,畢竟八年來,顧淮之都沒怎麽出過門。在京城時是因為他年紀小,當時身體還不好,王氏根本不敢讓他出門。


    迴虞川後,顧淮之又課業繁多,雖然年紀小,要操心的事兒可一點都不少。再加上虞川是顧氏的大本營,一般人家顧琉等人還有點瞧不上眼,莊園中也有和顧淮之同齡的族人,隻不過那時候顧淮之忙得很,經常蹲在顧玄身邊看熱鬧聽時政,基本抽不出什麽時間來玩耍。


    現在到了雲州,就一個小胖子能讓顧淮之玩一玩,顧淮之還真的覺得有點寂寞。


    顧淮之的第一站,去的是刺史府。


    據說趙冀的小兒子和他差不多大,嗯……雖然趙冀比顧琉還要大上將近十歲,但他後院可不像顧琉那麽久簡單,妻妾一多,孩子也跟著多了。長子都快到成親的年紀了,還有妾室正懷著孕。顧淮之有理由相信,以後,刺史府可以見到一個小屁孩管另一個同齡甚至更小的小屁孩叫叔的畫麵。


    當然,趙冀的後院情況才是這年頭的常態,顧琉他們,在他人眼裏反而是異類。


    顧淮之上次跑去看還在養傷的顧玦時,偷偷聽了一耳朵牆角,正好聽到顧琉教育顧玦:“弟妹還是心疼你的,嬌養長大的名門閨秀現在天天為你洗手作羹湯。我們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說話也用不著拐彎抹角。當年我和你二哥都經曆過爹那個小妾興風作浪的事情,娘更是深受其苦,不知受了多少委屈。所以我和你二哥成親後都沒打算納妾,你自己也好好想想,若是為了個小妾而傷了夫妻情分,到底值不值得?”


    那時候顧淮之才明白,顧琉兩兄弟為什麽在後院之事上這麽有底線,原來是小時候受過傷害,有了心理陰影。


    當然,顧玦不愧是他們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做的決定完全一樣:“大哥你多慮了,我壓根就沒想過這事兒!我知道,你是讓我養好傷後別胡鬧,別再去逛青樓楚館那些地方。那我可得為自己喊聲冤,我就是去湊熱鬧喝酒的,別的可沒幹!”


    那會兒顧淮之在門外聽著顧玦那帶著點委屈的口氣就想笑,當然,那時更想笑的當然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走到了顧淮之身邊的吳氏,顧淮之還沒來得打招唿,對方已經笑得一臉甜蜜跑去廚房給顧玦熬湯去了。


    而後,顧府就傳出了三公子夫婦感情甚篤的佳話。


    直到顧淮之今天出門時,顧玦還大老爺似的躺在床上享受吳氏無微不至的貼心照顧。


    顧淮之腹誹間,牛車已經到了刺史府。


    早就收到趙冀吩咐的門房立即前去迎了人,一路殷勤又客氣地領著顧淮之父子進了門。


    顧琉有意讓顧淮之多接觸點同齡人,趙冀收到拜帖後就明白了他的心思,刺史府屬官們的心也蠢蠢欲動。這可是頂級世家虞川顧氏的長房嫡支啊!多少人一輩子都見不到顧氏子,更別提同顧氏子相交了。部分屬官的宅院就在刺史府附近,聽了這個消息,能不動點心思嗎?


    趙冀何等聰明之人,從第一個出言試探他的屬官開口後,他就明白了這幫下屬的心思。隻不過這事兒不好答應,士庶門第雲泥之別,以往也有寒門之人費盡心機擠進士族雲集的一個文會,結果不但被譏諷的十分慘,士族還紛紛拂袖而去,成為一個大笑話,大半年沒臉出門。


    但趙冀既然能將雲州牢牢掌控在手中,禦下肯定有一套。想著顧家對他這個庶族出身的武將之子一貫親近,沒有絲毫看不起他的想法,趙冀覺得,這事兒可能還有點商量的餘地,便給顧琉迴了封信說明了實際情況。剛好顧琉也覺得兒子應該多見一些性格各異的同齡人,立即愉快地答應了。反正按他兒子的自律程度,也不至於和庶族子弟接觸幾迴就被帶歪,顧琉放心得很。


    所以顧淮之來到刺史府後,就見到了一堆同齡小朋友。顧淮之當場就懵逼了,心說這得有十來個孩子了吧,趙使君可真能生!


    結果一看趙冀身後那一堆屬官,顧淮之瞬間了然,合著一大部分孩子都是這幫人家裏的。這樣更好,自己也算是打入高層二代圈了。


    顧琉和趙冀等人客套了一番,相互見了禮後,趙冀一使眼神,站在孩子堆麵前的一個頗為壯實的男孩便走到顧淮之身邊,對著顧淮之露出一個燦爛得帶點傻氣的笑容,摸摸後腦勺道:“顧長公子,我們一起去院子裏玩吧。知道你要來,大家準備了許久,各種玩意兒都有,投壺蹴鞠蛐蛐兒都備好了,你喜歡玩什麽,我們陪你玩!”


    其他孩子似乎也被父母耳提麵命教導過要捧著點顧淮之,聞言整齊劃一地對著顧淮之點點頭,還神同步地露出一個蠢兮兮的、萬分期待的笑容。


    顧淮之囧了一下,而後笑著點頭,和氣地開口:“行啊,不知道諸位兄長都擅長什麽?我對這些還不太熟,還請你們多多費心,教一教我。”


    其他人一聽,頓時連連點頭。都是半大不小的孩子,還沒有大人那麽多心思,見顧淮之很是和氣,其他人也就放鬆了下來,領頭的趙冀兒子更是熟絡地上前拉著顧淮之往院子裏去,嘴上還特自豪地說著:“那你就跟著玩,我對這些可是樣樣精通!”


    趙冀顧琉等人樂見其成,看著一幫孩子往院子裏跑去,瞬間沒了蹤影。


    路上,拉著顧淮之的壯實小子還問呢:“我叫趙猛,天生力氣大,在家排行十二,你叫我趙十二或者十二都行。對了,你叫什麽名字,叫你顧長公子怪別扭的?”


    顧淮之覺得這小子真是憨得可愛,笑著答道:“我叫顧淮之,你們就叫我阿淮吧。”


    其他人覺得顧淮之怪親切的,一個個熱情地喊著阿淮,簇擁著顧淮之來到院裏後,趙猛先遞給他一把短箭,興衝衝地開口道:“我們先來玩投壺吧!”


    第23章 亂世來臨


    顧淮之畢竟是個偽兒童,上輩子在商場混得風生水起,對人際關係這方麵很有一套。格!格*黨&小說麵對一幫八.九歲的孩子,顧淮之一邊陪著他們玩,一邊不動聲色地套他們的話。


    趙猛這個一看就是四肢比頭腦要發達的家夥暫且不提,其他幾個看著就有點莽的孩子也是出自武將之家,有兩個文弱點的,一個是刺史府長史陸諳的幼子陸平章,另一個則是趙冀極為倚重的幕僚馮克己之子馮適。這位馮克己名聲可是大得很,雖然出自寒門,卻是有名的名士,與徐季陵並稱寒門雙士。當年先帝也曾派人召他入宮欲授他官職,卻被他拒絕了。這一拒絕,更是讓他聲名大噪,時人競相追捧,視為名士風流。


    不過,這位馮克己大名士辭官後就逐漸沒了消息,不知道跑去哪個山溝溝隱居去了。卻不成想,竟然被趙冀拉攏了過來,消息還瞞得密不透風,顧淮之也隻能誇一波趙冀厲害。


    這一點,就連顧玄聽了都深感詫異。不得不說,趙冀真乃神人也。


    顧淮之聽顧琉提過一嘴,說這馮克己和陸諳兩人稱得上是趙冀的左膀右臂,給趙冀出了不少好計謀。如今趙冀能徹底掌控雲州,陸馮二人功不可沒。


    這次來,顧淮之本就是要結交小夥伴的。一聽陸平章和馮適這兩人自報家門,顧淮之自動在心裏將他們劃進了重點接觸對象的範圍之內。武將那邊的情況顧淮之暫時還不太了解,不過那幾個武將家的孩子明顯比陸平章和馮適放得開,顧淮之也都一一把他們的情緒照顧到位。


    趙猛作為主家,雖然憨了點,基本的待客之道還是會的。見陸平章和馮適還有點拘束,趙猛想了想,大聲提議道:“我們來玩蹴鞠吧,這是時下最流行的活動,可好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涴並收藏世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