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內不可調和的矛盾可不止這個啊。一丈青會喜歡王英?全家被李逵砍了,恨不恨?秦明全家死光了,恨不恨當時在清風山上的那些人?吳用最喜歡絕人家後路,逼人上梁山,跟誰學的?就是宋江在清風山開的先河。而且吳用是為了梁山大業,宋江逼秦明落草是為了什麽?”


    “當然也是為了壯大梁山啊。”


    “可是宋江自己還沒有上梁山啊?”


    陳沅迴想了一下,還真是,宋江在逼反了秦明後,還大搖大擺去江州刺配。想不通就問:“還沒上梁山的宋江為什麽逼反秦明?”


    “所以說,《水滸傳》裏麵水很深。”


    “到底為什麽?”


    “姐姐想聽現實原因,還是合理黨的原因?”


    “什麽是合理黨?”


    “合理黨就是在讀話本時,力求將話本中所有情節都找到合理的解釋,哪怕其本來難以自圓其說。”


    陳沅不解:“哪來的漏洞?”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作者也是人,出現漏洞很正常。何況《水滸傳》這種整合了很多民間故事,又有不同的作者不斷編輯整理,每個民間故事都有各自的橋段,每個編輯整理者,也各有各的思路。這種情況下,人物的性格發生變化,劇情前後銜接不緊密,都是很有可能的。”


    “舉個例子?”


    “最著名的應該是關公千裏走單騎了。”


    “咦?這裏麵有漏洞嗎?你總不會說關公的武力不合理吧?”


    “當然不會啊!關公的武力設定很合理,如果說《三國演義》裏誰的武力設定顯得超出人類極限了,顯然是長阪坡七進七出的趙雲啊!不過等你練會了內功,你就會發現,這件事也是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的。”


    “那哪裏有問題?”


    “路線啊!”花雪在係統中找出一副中原地理圖,畫給陳沅看,“姐姐你看,許昌在這裏,而劉備在袁紹的河北,在許昌東北。五關一線自西向東在這裏,請問從許昌到河北,關公有什麽理由先往西跑這麽遠,選擇這麽一條路線?”


    地圖上清晰明了,正常情況是不會有人這麽走的。


    陳沅迷糊了:“作者隻需要從許昌到河北選幾個關卡便可,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這個劇情原本的故事裏,關公不是從許昌出發,而是從長安出發的,這條路線就很合理了。千裏走單騎和遷都許昌原本是兩個不同的故事,但《三國演義》將他們整合到一起,發生了時間順序,起點從長安換成許昌,路線就不合理了。”說著,花雪在圖上標注出長安的位置。


    “作者注意不到嗎?”


    “一是可能疏忽了,二是可能真的注意不到。如果是羅貫中本人,他曾做過張士誠的幕僚,可能有機會接觸過較為完整的山河地理圖,還有可能能夠注意到。如果是後來的整理者,除非真的走過一趟,否則根本注意不到。大部分文人,並不像弟弟我這麽精通天文地理。”花雪解釋的時候還不忘自誇一下,見陳沅果然一副傾慕的表情,心中樂開了花,接著解釋,“說起來《三國演義》裏最明顯的地理錯誤是關公斬華雄的汜水關和三英戰呂布的虎牢關根本是同一個地方,但是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


    “那你說《水滸傳》這部分也是疏漏了?”


    “很有可能這個故事本來的版本裏,宋江已經是梁山的一份子了,所以才會逼反秦明。但在施耐庵的故事結構裏,這裏宋江還沒落草,但他又舍不得這段劇情,所以才出現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陳沅點點頭,認可這個解釋,隨即不信道:“就這個,你還能給解釋合理了?”


    花雪振振有詞:“當然可以,除了明顯的地理上的不合理,這種人物主觀上的行為,總有解釋。世上人千百萬種,什麽樣的人沒有?”


    “說說看。”


    “宋江雖然沒有落草,但在江湖上也是響當當的大哥,你說這樣的人,有沒有脾氣?”


    “有。”


    “那宋江被綁上清風山,差點死掉,心裏麵有沒有怨氣?”


    “有。”


    “那這個怨氣他敢對清風山三兄弟發嗎?”


    “不敢。”


    “那這個時候,一個鼻孔衝天,瞧不起人的秦明出現在他麵前,還敢掉他宋江麵子,你說宋江該衝誰發泄不滿,進而立威?”


    “秦明。”


    “這不就是了?宋江心中滿腔的怨氣,秦明正好撞上了。他雖然得清風山三兄弟饒命,但其實麵子已經掉光了,也正需要立威。你看這絕戶記一用,清風山三兄弟自此成為宋江鐵杆,不敢有絲毫背叛:這麽狠的大哥,誰敢得罪?”


    陳沅迴顧一下花雪的說辭,驚歎:“還真被你圓過來了。”


    眼看晌午將至,花雪放下手中書本,道:“姐姐,晌午將至,趁飯前,弟弟先教你幾個招式,畢竟,飯後不適合劇烈運動。”


    陳沅也站起來,道:“坐了這麽久,是該運動運動。你打算教我什麽?”


    花雪將陳沅領到院中:“姐姐,我之前跟你說過,先生教我的是心學正宗的《浩然正氣》,這是內修。習武,分內外,俗話說‘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和皮’。這內修的《浩然正氣》大氣磅礴,威力絕倫,但並不適於女子修煉,並非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而是男女身形特點所限。男子身形威猛,就該正麵硬碰硬,而女子靈活嬌巧,該走靈巧的路子。”


    陳沅把花雪拉到身前,比劃一下身高,因為花雪比陳沅小一歲,而且女子發育較早,兩人身高反倒是陳沅稍稍占優:“你這也好意思自稱比我高大威猛?”


    花雪臉又紅了,心裏埋怨幾句前身為什麽這麽容易臉紅,迴答道:“什麽啊,我比你小一歲啊姐姐,明年我就比你高了!”


    “明年你還是比我小一歲!”


    花雪無奈扶額:“好啦,我接著說功夫!當年呢,因為我年齡還小,所以先生也教了我一套靈巧路子的武功,據說是陽明先生從《易經》中領悟的,所以叫做《易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神不應有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漢玉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漢玉書生並收藏女神不應有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