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謐因花雪的預測心驚,尤其這預測還非是空口白話,竟然還有詳實的依據和合乎邏輯的推理過程。思前想後,陳洪謐還是拿不定主意。


    關於雨雪成因的論述,上報朝廷自然毫無問題。但關於災情的預測,稍有不慎便是妖言惑眾,蠱惑民心的大罪。如果僅僅是罪責,陳洪謐也不會猶豫,追求真理的精神他還是有的,隻是這預測到底算不算真理,他還要好好斟酌斟酌。


    抱著再多了解了解花雪的心思,陳洪謐接著問道:“你說四件事,這災情確實是重中之重,那還有兩件呢?”


    “一件是輕,寶藏中雖然多為金銀,但應該不乏玉器等不是現錢卻價值連城之物。這些東西華而不實,但卻能換來金銀米糧。大人不妨尋些次等的,給眾位辛苦出力的大哥們分些,大人跟他們講清楚,畢竟都是一般人家,太貴重的給他們是禍非福。再委托可靠的商家,將那些大量的中等貨色發往東番,告訴他們,咱們隻要糧食不要金銀,隻要肯給他們利潤,那些商人什麽都敢做肯做。當然,為了防止他們卷款跑了,糧食得先交給咱們,這樣咱們就從富戶手中換出足夠的糧食。如果他們足夠聰明,還能從東番換迴更多的糧食。”


    “東番沒有受災?何來糧食?”


    “大人,東番受不受災不要緊,關鍵是東番有佛朗機人,他們能從外邦給咱們運糧來。”


    “他們不會從大明買糧?”


    “大明百姓哪還有餘糧?外地的富商家的存糧本來也不會放給百姓,買到大人手中,也是百姓之福。”


    “上等的呢?”


    “以祥瑞之名上呈陛下,曰‘山出器車’,是為‘大瑞’,可比楚之卞氏,或可提振士氣。學生之前的解釋或許可以取信朝堂諸公,但想讓天下萬民理解,或許遷延時日。但祥瑞曆來為愚夫愚婦所信,並樂於傳播。智者可以用道理激發鬥誌,但愚民隻能用信仰提振士氣。大人上表之時,不妨直言不諱,相信於朝堂諸公,於天下萬民,皆為及時雨。”


    陳洪謐不是不知變通之人,否則也很難一路升遷,隻是堅持不以民命換官職的底線,所以才為賦稅所難。所以對於花雪所說的各種變通手段,非但不覺得離經叛道,反而覺得此子所思所想,發前人所未發,想前人所未想,實乃天下奇才,對於花雪的預測,更加信了幾分。


    “你不要一份嗎?”


    “大人若是同意,可從其中取些幫學生予那梨園主人,權作贖金。如若不同意,學生自有還錢之法。大人也不必以此試探學生,學生既然將此圖獻上,自然不會貪圖其中財物。”


    “你既然不要,那我就隻取出足夠的贖金,就當已經分給你了。到時候你可不要怨我,畢竟,能省下一份就能多換些糧食。”


    “學生對錢財,並無什麽追求,大人幫學生與沅沅姐證婚,便是對學生最好的迴報。”


    “那就這麽說定。第四個用途呢?”


    “第四個用途是緩,藏寶雖多,終究有其上限,所以用有限的財寶打底,抽調短期內不急需的部分,以錢生錢,細水長流,才是長久之計。”


    “你是說,官府出麵經商,與民爭利?”


    “嗬嗬,大人如此開明,也覺得官府經商是與民爭利嗎?”


    “難道不是嗎?”


    “市場如此廣闊,以大人吃飯這碗為例,大人覺得我大明每一家每一戶都買得起如此精致的碗嗎?”


    “當然不是。”


    “那如果官府製一批同樣的碗,廉價賣給那些買不起的,讓買不起碗的百姓有碗可用,是不是應該叫還利於民?買的起碗的還是從原處買碗,對那些買碗賣碗的,一切沒有變化,這其中應該沒有與民爭利吧?”


    “你如何保證將碗都賣給買不起碗的?”


    “大人,這何須保證?碗會不斷生產,囤積也不會漲價,自然需要的才買。隻要最後都賣給了需要的人,中間倒了幾手,都是增加了用得起碗的人數吧?”


    “這樣本來賣碗的會有碗賣不出去吧?”


    “這賣不出去是他自己經營不善,與我等何幹?”


    “我雖知你是砌詞狡辯,但總也算一種說辭。”


    “其實,學生也不願意讓大人沾上‘與民爭利’四字,這樣對大人官聲不好。學生既然仍提出此事,便是有辦法規避這‘與民爭利’,甚至有辦法讓大人的抗災獲得更多士紳的支持。畢竟,盡管士紳中有很多人並不德高望重,但毫無疑問,這些人是大明的根基。”


    “你知道這點就好,我聽你之前言辭之中,對這些人可並不友好,還擔心你意氣用事,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心思竟然如此通明。”


    他卻不知道,這一點上,小花雪甚至比大花雪更清楚明白。畢竟,大花雪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從小受到的教育還是平等的教育。但小花雪從一開始就是以下人的身份觀察世界,隻不過他的待遇還好罷了。經過三個位麵各種思想的洗禮,小花雪從根本上適應這種封建社會,又從前兩個世界學會很多新的思維與科技,在這個時代,必將發出炙熱的光芒。


    “大人過獎,學生隻是對其中一些人感觀不好。其實並無恩怨,自然不會意氣用事。”


    “不錯。那你說的辦法是?”


    “大人請看,仍以瓷碗為例,如果我們不賣瓷碗,賣一種比瓷碗更輕便,結實耐用,整潔美觀,但從來沒有人賣過的碗,這還算與民爭利嗎?如果大人將本來賣碗和想賣但沒有門路的士紳紛紛招來,告訴他們,大人您這裏有成本更低,但質量更加高的碗,但不想與民爭利,想讓他們去賣。可朝廷也不能無償給他們,誰願意出最高的分成給朝廷,誰就是專營這種新碗的官商。您覺得,會有人願意出高價嗎?而這出了價的士紳,與朝廷的關係是不是就更緊密了?”


    “我本來聽你的意思,似乎對那些經商的士紳頗有不滿,但如今看來,好像並非如此?”


    “大人,古時候,人們純人力開墾,一個人能種的土地少,出產的糧食也少,一個人重地能養活三口人,那每三個人就必須有一個農民,否則就會有人餓死。如今,有工具和處理,一個農民種出的糧食,可以養九口人。那麽,九個人裏就隻需要一個農民。剩下兩個農民如果不改行,還種地,就會出現穀賤傷農的情況。所以,必須要有兩個人轉到別的行業。大人覺得,這些人該幹什麽?當然,為了國家糧食儲備,其實應該需要更多的農民。但糧食畢竟不能放太久,所以,總會有過剩的農業人口。這是國家發展的趨勢,說明國家更強了。”


    頓了頓,花雪又道:“與之相反的,如今到了荒年,需要更多的人為抗旱,投入到農業中去。所以,我給大人的建議,抗旱是重,而經商是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神不應有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漢玉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漢玉書生並收藏女神不應有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