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談論的話題很嚴肅,陳洪謐還是忍不住笑了出來:“你這恭維話,跟我說沒用,皇上和朝堂諸公倒是肯定願意聽。”
頓了頓,收了笑容,又問:“隻有這兩次的話,恐怕說服力並不是很足啊?”
花雪搖搖頭,道:“當然還有。漢末至唐末,七百餘年,唐末而今,又是七百餘年。從漢末往前再推七百年,大約是孔子生活的時代。,孔子可是有明確的挨了餓的記載,由此可見天災嚴重到什麽程度。那時候,盜蹠得以活躍,顯然也是因為天災而饑民甚眾。隻是春秋之時,國家並非大一統,地廣而人稀,倒是很難看出災情的具體情況,隻能作為災情存在的佐證。”
陳洪謐對此並不是很信服,但花雪拿孔子挨餓的事情說事,他作為儒家門徒,還真不好反駁。總不能說不是因為天災,而是因為孔子能力問題吧?這不是欺師滅祖嗎?而且也不符合實際,孔子都能力不足的話,其他人有幾個還有能力可言?
想了想,陳洪謐咬牙道:“這個你也說沒有具體災情記載,恐怕難以作為依據。還有嗎?”
花雪也知道這個不足為憑,因為他的資料中記載,這一次災情並不在這個時候,而是在殷商末年。但這個時間與後來的七百年一次的規律對不上,所以花雪隻好自己數七百年,硬套上災情模板。好在再往前推七百年,確實是有十分明顯的災情跡象,並且也有另外的記載稱,那時候確實也是小冰河期。不過這不是兩個世界記載的差異,而是因為時間久遠,記載並不清晰導致的,兩個世界都存在的學術爭論。
“還有。再往上推七百餘年,盤庚遷殷。盤庚是因為黃河水患遷的都。大商之前屢屢遷都,都因為水患,不得不再次遷都,為什麽盤庚遷殷之後,水患消弭?不隻是因為地方選得好,還因為北旱南澇的天災,應時而來,北方降水少了,何來水患?隻是當時的總體水量,遠比如今要多,所以於如今而言是天災的北旱南澇之局,對於殷商,一開始反倒是緩解水患的大好局麵。直到天災逐年加劇,幹旱的威力才開始呈現。然後武丁舉傅說於版築之間,君臣攜手,戰勝天災,才有了武丁中興。”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是《孟子》的說法,花雪說起來順口,陳洪謐聽得也信服。這段曆史,典籍記載的並不清晰,但整體脈絡還真的和花雪說的對的上,陳洪謐思來想去,隻能歎服。
花雪又道:“當是時,北方的鬼方、羌方、土方忍受不了逐年加重的災情,南下犯境,於是成就了婦好的威名。正如漢末南下的鮮卑,五代時南下的契丹,甚至如今的建虜。”
陳洪謐聽得仔細,自然發現了花雪的漏洞:“你說的這個很有道理,北方過於寒冷幹旱,沒有吃的,各族自然會南下。但你這裏可漏了一個時間啊,孔子年間,可沒有大規模南下的異族啊?”
花雪解釋道:“確實沒有記載,但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春秋年間,戰爭的主力是戰車,秦晉雖非周天子,但皆是萬乘大國。武王伐紂之時,才不過戰車百乘。對比之下就知道,那個時候即便有異族南下,對於秦晉而言,沒有戰車的異族完全沒有戰鬥力可言,不值一提。倒是燕國、鄭國等,在孔子出生百多年前,有山戎南侵的記載,並且被打得很慘,燕國甚至因此被迫遷都。但是山戎不幸招惹了齊國,齊桓公‘尊王攘夷’的口號,大人想必熟知,山戎的下場,也不用學生贅述。”
陳洪謐徹底服了,這孩子確實是不輸於項橐的天才。天文曆史有研究也就罷了,連戰爭之道,都說得頭頭是道,這就不是一般天才了。
仔仔細細思考了一遍花雪的通篇說辭,陳洪謐不得不相信,大明如今的天災,便是花雪所言的,七百年一次的天災。隻是花雪說來說去,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你說這天災七百年一次,也算是有理有據。但是這天災到底一次持續多少年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尷尬。明末的天災實際上是一直持續到清初的,並不是說明朝一亡,崇禎一死,天災就停了。而且即便天災停了之後,天氣也保持寒冷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持續的寒冷而非反複無常的天氣,使得天災趨於平緩,而非明末之時的驟然爆發。天災最讓人措手不及的就是明亡之前的五年。這樣反而給人一種“天災與大明同在”的誤導。
“這天災會持續一甲子,乃至百年以上。具體的時間長短,難以確定。因為溫度驟降帶來的,頻繁爆發的天災之後,是一段平穩的低溫期。這段低溫期雖然災害並不頻發,但是也不能算風調雨順。從以往的記載中,很難判斷具體的時間線。”
“一甲子?”陳洪謐驚唿,“你剛才不是說五年嗎?”
“五年是從明年算起,而一甲子是總的時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氣溫下降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這次氣溫驟降,據學生從資料中所見,是從五十二年前萬曆十三年開始爆發的。大人可以去問問某些記性好的長者,萬曆十三年開始,天氣變化愈發頻繁,顯著變化是變冷。從萬曆二十八年開始,整個天下就處於災難頻發期了。如果從萬曆十三年算,災難頻發期還有八年,如果從萬曆二十八年開始,恐怕還有二十三年。經過我的測算是前者,但也不得不為後者做準備,尤其是即便災難緩解,天氣也仍然會繼續保持寒冷。當然,即便災難頻發期,也不是每時每地都有天災的,這五年的期限是通過近年的實際天氣情況推斷的。比如今年,雖然是災難頻發期內,但是至少蘇州附近,並無顯著旱情,隻能說是平年。而其餘各地或有災情,但也各自局限在一兩省之內。”
頓了頓,收了笑容,又問:“隻有這兩次的話,恐怕說服力並不是很足啊?”
花雪搖搖頭,道:“當然還有。漢末至唐末,七百餘年,唐末而今,又是七百餘年。從漢末往前再推七百年,大約是孔子生活的時代。,孔子可是有明確的挨了餓的記載,由此可見天災嚴重到什麽程度。那時候,盜蹠得以活躍,顯然也是因為天災而饑民甚眾。隻是春秋之時,國家並非大一統,地廣而人稀,倒是很難看出災情的具體情況,隻能作為災情存在的佐證。”
陳洪謐對此並不是很信服,但花雪拿孔子挨餓的事情說事,他作為儒家門徒,還真不好反駁。總不能說不是因為天災,而是因為孔子能力問題吧?這不是欺師滅祖嗎?而且也不符合實際,孔子都能力不足的話,其他人有幾個還有能力可言?
想了想,陳洪謐咬牙道:“這個你也說沒有具體災情記載,恐怕難以作為依據。還有嗎?”
花雪也知道這個不足為憑,因為他的資料中記載,這一次災情並不在這個時候,而是在殷商末年。但這個時間與後來的七百年一次的規律對不上,所以花雪隻好自己數七百年,硬套上災情模板。好在再往前推七百年,確實是有十分明顯的災情跡象,並且也有另外的記載稱,那時候確實也是小冰河期。不過這不是兩個世界記載的差異,而是因為時間久遠,記載並不清晰導致的,兩個世界都存在的學術爭論。
“還有。再往上推七百餘年,盤庚遷殷。盤庚是因為黃河水患遷的都。大商之前屢屢遷都,都因為水患,不得不再次遷都,為什麽盤庚遷殷之後,水患消弭?不隻是因為地方選得好,還因為北旱南澇的天災,應時而來,北方降水少了,何來水患?隻是當時的總體水量,遠比如今要多,所以於如今而言是天災的北旱南澇之局,對於殷商,一開始反倒是緩解水患的大好局麵。直到天災逐年加劇,幹旱的威力才開始呈現。然後武丁舉傅說於版築之間,君臣攜手,戰勝天災,才有了武丁中興。”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是《孟子》的說法,花雪說起來順口,陳洪謐聽得也信服。這段曆史,典籍記載的並不清晰,但整體脈絡還真的和花雪說的對的上,陳洪謐思來想去,隻能歎服。
花雪又道:“當是時,北方的鬼方、羌方、土方忍受不了逐年加重的災情,南下犯境,於是成就了婦好的威名。正如漢末南下的鮮卑,五代時南下的契丹,甚至如今的建虜。”
陳洪謐聽得仔細,自然發現了花雪的漏洞:“你說的這個很有道理,北方過於寒冷幹旱,沒有吃的,各族自然會南下。但你這裏可漏了一個時間啊,孔子年間,可沒有大規模南下的異族啊?”
花雪解釋道:“確實沒有記載,但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春秋年間,戰爭的主力是戰車,秦晉雖非周天子,但皆是萬乘大國。武王伐紂之時,才不過戰車百乘。對比之下就知道,那個時候即便有異族南下,對於秦晉而言,沒有戰車的異族完全沒有戰鬥力可言,不值一提。倒是燕國、鄭國等,在孔子出生百多年前,有山戎南侵的記載,並且被打得很慘,燕國甚至因此被迫遷都。但是山戎不幸招惹了齊國,齊桓公‘尊王攘夷’的口號,大人想必熟知,山戎的下場,也不用學生贅述。”
陳洪謐徹底服了,這孩子確實是不輸於項橐的天才。天文曆史有研究也就罷了,連戰爭之道,都說得頭頭是道,這就不是一般天才了。
仔仔細細思考了一遍花雪的通篇說辭,陳洪謐不得不相信,大明如今的天災,便是花雪所言的,七百年一次的天災。隻是花雪說來說去,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你說這天災七百年一次,也算是有理有據。但是這天災到底一次持續多少年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尷尬。明末的天災實際上是一直持續到清初的,並不是說明朝一亡,崇禎一死,天災就停了。而且即便天災停了之後,天氣也保持寒冷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持續的寒冷而非反複無常的天氣,使得天災趨於平緩,而非明末之時的驟然爆發。天災最讓人措手不及的就是明亡之前的五年。這樣反而給人一種“天災與大明同在”的誤導。
“這天災會持續一甲子,乃至百年以上。具體的時間長短,難以確定。因為溫度驟降帶來的,頻繁爆發的天災之後,是一段平穩的低溫期。這段低溫期雖然災害並不頻發,但是也不能算風調雨順。從以往的記載中,很難判斷具體的時間線。”
“一甲子?”陳洪謐驚唿,“你剛才不是說五年嗎?”
“五年是從明年算起,而一甲子是總的時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氣溫下降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這次氣溫驟降,據學生從資料中所見,是從五十二年前萬曆十三年開始爆發的。大人可以去問問某些記性好的長者,萬曆十三年開始,天氣變化愈發頻繁,顯著變化是變冷。從萬曆二十八年開始,整個天下就處於災難頻發期了。如果從萬曆十三年算,災難頻發期還有八年,如果從萬曆二十八年開始,恐怕還有二十三年。經過我的測算是前者,但也不得不為後者做準備,尤其是即便災難緩解,天氣也仍然會繼續保持寒冷。當然,即便災難頻發期,也不是每時每地都有天災的,這五年的期限是通過近年的實際天氣情況推斷的。比如今年,雖然是災難頻發期內,但是至少蘇州附近,並無顯著旱情,隻能說是平年。而其餘各地或有災情,但也各自局限在一兩省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