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讀初中時,正是響應毛主席提出的“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的號召,並且是貧下中農管理學校。當時每個生產大隊都辦初中,於誌堅又迴到了生產大隊辦的初中讀書。教師都是民辦教師,大多是六十年代初的“老三屆”高中畢業生。學校除了教室以外,試驗室、圖書室、運動場一概沒有。課桌都是學生用泥土壘起來的,為了盡量做到結實一點兒,泥土裏麵還摻一些麥糠;凳子都是學生從家裏帶。
那時上學,不是在教室裏上課,就是到生產隊裏勞動,摘棉花、割麥子、收稻子等等;還幫軍隊五•;七幹校摘花生。學生們都喜歡幫五•;七幹校摘花生,因為到了中午還管吃飯。生活很好,能解一解饞。一九七零年的隆冬,生產大隊把所有男生被派到離家很遠的水利工地上搞大匯戰。各自到自己所在的生產隊工地,生產隊把民工分成三班,每六個小時換一班。工地上是一晝夜二十四小時不停工,這叫“三班四上”。沒有機械,都是人工用釘耙挖土,鐵鍬上土,板車拉土。這一年,於誌堅十五歲,幹起活來和大人一樣,什麽活都幹,向挖土拉板車這樣的重活他也搶著幹。大人們都佩服他,連旁邊的生產隊群眾都讚揚他。
於誌堅來工地就穿了一套衣服,一天夜裏,於誌堅換班後從工地迴住處時,走在村子裏一段流有髒水的路上,因看不清,一下子滑倒在地,衣服既打濕了也弄髒了,他跑到夥房給炊事員說一說,在鍋灶旁用火烤一烤又繼續穿。炊事員感歎地說:
“多能吃苦的娃子呀!”
這“三班四上”輪番出工,有時是白天,有時是夜間,又在冬季,人們很容易受涼。一次,也可能是受涼的原因,於誌堅突然發起高燒,然後就是頭暈、惡心、吃不下飯;這時正好趕上民工們改善生活,叫加餐,和平時不一樣,有肉吃,有酒喝;他眼睜睜看著,就是吃不下去,佰伯、叔叔們勸他吃一點,他勉強吃了幾口,不一會兒,就吐了;可他仍然按時上下班。
住的都是用稻草檁條搭起的簡易工棚,十幾個人擠在一起睡在鋪的稻草上麵。工地上的飯大多是蒸饅頭煮菜湯,凡是這樣的飯,就是每人發一個大饅頭,菜湯隨便喝;於誌堅一般是將饅頭吃一半留一半,多喝點菜湯。到工程結束時於誌堅將攢下的饅頭帶迴家給了母親。母親很吃驚,問:
“誌堅,這是怎麽迴事?”
於誌堅把來曆向母親說清後,趙雪抱著兒子哭了。
那時,瘧疾盛行,一到夏季,於誌堅都逃脫不了瘧疾對他的折磨;他一患上瘧疾就與別人有所不同,持續時間較長,發冷發燒症狀結束後,接著就是頭暈、惡心,能好多天暈地起不來床,也吃不下飯。一次,他患上瘧疾後,又是一直躺在床上,家人都下地勞動去了,屋裏隻有他一個人。他突然發現對麵牆上有一條蛇,蛇的附近有一個鼠洞。一隻大老鼠也發現了蛇,它怕蛇鑽進洞裏吃小老鼠,就從蛇的另一邊奮不顧身地鑽進洞裏用嘴巴噙出一隻小老鼠,跑到另一個蛇看不到的洞裏安放起來。又去第二次,第三次……。一連跑了五個來迴,分別從那個洞裏噙出五隻小老鼠安放在另一個洞裏;並且每次都是選擇不同的路線,與蛇周旋;蛇弓著身子仰起頭幾次躍躍欲試要去咬住大老鼠。那場麵看起來真有點兒驚心動魄。這對於誌堅的啟發很大,一個老鼠在關鍵時刻就能發揮得那樣出色,那樣勇敢和頑強,真是臨危不懼,蛇口救子,母子情深。
文革期間,每個生產大隊都成立有文藝宣傳隊。於誌堅嗓子好,唱的也好;個子高,方方的臉,濃眉大眼。初中二年級時被選派到大隊文藝宣傳隊。那時正是普及樣板戲時期,文藝宣傳隊經常到各村子裏表演樣板戲。於誌堅不是伴演《紅燈記》裏麵的李玉和,就是伴演《沙家浜》裏麵的郭建光。為了把主角演好,除了和團隊一起排練外,他自己早晨天不亮就起來練嗓子,晚上背台詞到深夜。結果,小小年紀,他的表演得到了全村人的喜愛和好評。
揚春紅老師在負責文藝宣隊,她對於誌堅地表現讚不絕口。她知道於誌堅家裏窮,對於誌堅格外關心,經常問寒問暖,表楊他,鼓勵他;把他當著宣傳隊的頂梁柱。那個年代,正是實行推薦選拔上大學,一年後,揚春紅老師被推薦選拔上了師範學校。
當時的課程比較簡單,隻有語文、數學、工農業基礎知識和體育四門課程,並且這些課程內容和當時的政治聯係非常緊密;不管是語文、數學還是工農業基礎知識,很多方麵都涉及有毛主席指示或政治色彩非常濃的語言。一般每篇課文或每一個章節,開頭都有一條叫最高指示的毛主席語錄。於誌堅在上初中二年級下學期時,可能是上邊有指示,教師讓學生們將課文上邊的最高指示四個字都用已印刷好的毛主席語錄小條子帖上去給蓋住。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於誌堅家突然住了一個軍隊領導,那時叫“軍代表”。從六十年代初期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始,派駐到他們生產隊的工作隊員一般都住在他們家裏。原因是他們家是貧農,沒有所謂的曆史問題;母親又是一個既勤勞又賢慧的農村婦女。工作隊員吃飯都是在生產隊各家各戶輪流派飯吃(地、富、反、壞、右這五類分子的家庭除外),每頓四兩糧票,一角二分錢。“軍代表”住他們家的第二天,生產大隊就在他們學校院內召開了群眾大會,傳達中共中央文件,開頭是:“各省市自治區,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兵種,各人民團體……”其內容就是關於林彪反革命集團事件。那時人們非常講政治,保密程度高,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傳達之後,人們都非常吃驚,感到十分意外,林彪做為毛主席的接班人已寫入了“九大”修改的黨章裏麵;又是毛主席的親密戰友,怎麽可能呢?可事實就是如此。從那次事件後,再結合到文化大革命的派係鬥爭,奪權鬥爭,於誌堅第一次認識到了權力對於某些人的誘惑力之大。
當時的初中是兩年製,學製又短,再加上經常參加集體勞動,沒學多少知識就畢業了。那時畢業不搞升學考試,上高中也是由生產隊及生產大隊推薦選拔。因為於誌堅在學校及生產隊表現都好,一九七二年,他被推薦選拔上了高中。他所就讀的高中就是開門辦學去那裏摘過花生的軍隊五•;七幹校一所子弟學校,實際上還是打著公社高中的牌子,為了方便部隊子女上學,特意開設了兩個高中班。同時將周邊農村孩子招收一部分進來,表明還屬於地方辦學;還屬於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管理。
一開始他們是走讀,早出晚歸。中午是吃自己帶去的盒飯,學校給他們安排了專門熱飯的工人,供他們中午吃熱飯。熱飯的工人是個女同誌,長方形的臉上兩隻大眼睛有點凹陷,鼻梁高高的,像個俄羅斯人;看上去五十歲左右,很少說話,一點兒也不慈祥,一開始給人一種懼怕的感覺。
每天早晨於誌堅的母親都要很早起來做飯,除了做早晨全家的飯以外,還要把於誌堅中午的飯做好並裝進飯盒裏。飯盒裏的飯都比他家裏吃的飯要好多了,白花花的純大米飯配上細菜,沒有紅薯、南瓜之類的粗糧粗菜。母親對兒子的關心、體貼和母愛,於誌堅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發奮、努力。母子都沒有用語言來表達,各自都在以實際行動表現出來。
過了一段時間,學校考慮到學生辛苦,給他們安排了住宿的寢室。他們從走讀變為住讀,自己從家裏帶糧,給他們做飯的還是那個女同誌。時間長了,熟悉之後,覺得她很實在,對他們非常好。她的丈夫是部隊食堂的一個廚師,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給學生做飯也是為了家裏增加點收入。
農村的孩子在這裏讀書,一開始很不習慣,總有一種自卑感。班裏麵大部分都是幹部家庭子女,甚至有一部分還是高幹子女,各方麵條件都很好。不過,部隊領導和班主任從平等對待的角度考慮,班幹部當中也專門安排有農村的學生,於誌堅就是班上的紅小兵排長;但是,他很少管事,主要還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他自尊心強,很少與他們在一起,盡量避免和他們說話、交往,怕他們瞧不起,一個心思去搞學習。教他們的教師都是軍人,都是軍隊院校下放下來接受改造的知識分子,有講師、教授。因此,在這裏讀書,一切都比公社高中條件要好得多,不論是辦學條件,還是師資水平;尤其是教學秩序正常,不受外界幹擾,不搞開門辦學,也不接受貧下中農管理學校,按照當時的課程教材全麵開課;按照教學常規備、教、輔、改、考、評;期末考試不及格的下學期開學還要補考。有一次考試,於誌堅數學考了一百分,在班上引起了轟動,班上的同學們尤其是那些幹部家庭子女們開始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他。在文革時期,能夠接受這樣的教育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也安排時間走出教室,走向社會。不過是針對教學內容到工廠去參觀;到農村去實地考察農作物的良種培育與田間管理。因為當時開設的課程有工業基礎知識和農業基礎知識;所以,一天,教農業基礎知識的郭老師讓於誌堅和他們生產隊取得聯係,郭老師帶全班學生到於誌堅的生產隊實地考察了高梁的雜交育種。語文老師也讓於誌堅和他們生產隊聯係,去參觀考察他們生產隊的東河河道改造工程,然後每個學生寫一篇這方麵的作文。這次作文,於誌堅寫得非常好,老師做為範文在班上宣讀。
於誌堅在這裏讀書,不僅學到了文化知識,同時和一批高素質人群相處,也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後來的班主任田盾對他的幫助很大,他方方的臉,黝黑的膚色,看上去又精神又結實;一雙大而圓的眼睛,非常有神。他的眼神和說話結合的很緊密,什麽樣的眼神說什麽樣的話。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給學生們印象很深;說話禮貌,客氣,有親切感;平易近人,十分關心學生;尤其是農村的學生。學習上耐心輔導,生活上經常深入到食堂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因為很容易接近,所以於誌堅有問題都找他,百問不煩,百答不厭,還經常到他家去玩、談心和交流。田盾給於誌堅印象非常深。在他眼裏,田盾就是一個雷鋒式的軍人;他把時間抓得很緊,認真學習,刻苦鑽研業務;他盡職盡責,公而忘私,助人為樂;他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他對於誌堅的人生影響也很大。
也許是林彪事件之後,部隊軍事上有大變化,一九七三年,也就是於誌堅讀高中二年級那一年,這裏走了很多人,一些教師也陸續調走。到了一九七四年,學校不能繼續辦下去了,可這一屆學生還沒有畢業;因為鄧小平同誌的複出,主持國務院工作,進行全麵整頓,教育也出現了大的變化,教材也變了,工農業基礎知識恢複為物理、化學;畢業時間由年底畢業恢複為夏季畢業;所以又要延長一個學期。
一九七四年春季開學,在這裏上學的農村孩子都轉到本公社的高中就讀。於誌堅被分在二班,班主任叫韋國鋒,很年輕,師範學校畢業沒兩年;一米七八的個頭,身材魁梧,大眼睛,圓圓的臉,皮膚白皙,看上去很富態;對學生和藹可親,學生們都很喜歡他。因為隻比學生大一兩歲,所以學生們都把他當兄長對待。
在這裏上了不到三周的文化課,像於誌堅這樣剛插班進來的連班上的學生都還沒認識完,學校就開始搞起了所謂的開門辦學。規定一班學工,到公社拖拉機站學習農業機械知識和學習開車;二班學農,到農場或農村學習農業技術。學農,對農村的孩子來說,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都想跳出農門,盡管希望不大,但還是想盡力去做,畢竟是一種奢望;所以,他們不願意學農,要去學工。就集體找學校申請,學校迫於壓力,同意他們也去學工了。
那時,一個公社哪兒有什麽象樣的廠礦企業,就是一個拖拉機站;所以,兩個班都在拖拉機站學工。開始是有物理教師先教學生學習內燃機的原理。象四衝程的柴油機,兩衝程的汽油機等。在這裏學習也不是一點兒好處都沒有,通過在黑板上和掛圖上學習後,可以到車間親自對準實物進行觀察和結鉤分析。基本原理學完了就是上車實習,學習開車。兩個或者三個一組分在一台車上,有師傅帶著輪流學習駕駛技術。那時當一個駕駛員是很吃香的,拖拉機站是國營的,拖拉機很少,更不用說汽車了,就那還不是國產的。比如有一種是原蘇聯產的,單缸柴油機,發動機聲音很大,老百姓都把它的名字叫嗵嗵嗵。起動時還要通過一種能燃燒的磷棒進行點火。哪個單位或生產隊用車,對駕駛員都是熱情招待。到了生產隊都是殺雞、宰羊、捕魚,酒肉相待。人們都非常羨慕。學生們在這期間也都享受了一下這樣的待遇。這充分反映了當時三大差別中的工農差別。
由於河南省“馬政府事件”的出現,在全國掀起了一場批判教育迴潮的運動,學期中間,學生們都從學工基地——公社拖拉機站迴到了學校。學校召開了全體師生大會,傳達貫徹了上級關於“馬政府事件”的一係列文件。事件的起因是一個女生對外語產生厭學情緒,因教師的批評,出走自殺,並且在遺書上還寫了這樣一段話,“我是中國人,何必學外文,不學abc,照樣幹革命。”
這次大會之後,學生們開始寫批判文章,貼大字報,上街遊行。批判文章、大字報都是針對學校及老師;尤其是校長和班主任是眾矢之的。
就這樣,轟轟烈烈的一個學期過去了,一九七四年夏,於誌堅高中畢業了。那時,上大學同樣是推薦選拔;所以,農村的孩子高中畢業後就必須迴鄉務農。
那時上學,不是在教室裏上課,就是到生產隊裏勞動,摘棉花、割麥子、收稻子等等;還幫軍隊五•;七幹校摘花生。學生們都喜歡幫五•;七幹校摘花生,因為到了中午還管吃飯。生活很好,能解一解饞。一九七零年的隆冬,生產大隊把所有男生被派到離家很遠的水利工地上搞大匯戰。各自到自己所在的生產隊工地,生產隊把民工分成三班,每六個小時換一班。工地上是一晝夜二十四小時不停工,這叫“三班四上”。沒有機械,都是人工用釘耙挖土,鐵鍬上土,板車拉土。這一年,於誌堅十五歲,幹起活來和大人一樣,什麽活都幹,向挖土拉板車這樣的重活他也搶著幹。大人們都佩服他,連旁邊的生產隊群眾都讚揚他。
於誌堅來工地就穿了一套衣服,一天夜裏,於誌堅換班後從工地迴住處時,走在村子裏一段流有髒水的路上,因看不清,一下子滑倒在地,衣服既打濕了也弄髒了,他跑到夥房給炊事員說一說,在鍋灶旁用火烤一烤又繼續穿。炊事員感歎地說:
“多能吃苦的娃子呀!”
這“三班四上”輪番出工,有時是白天,有時是夜間,又在冬季,人們很容易受涼。一次,也可能是受涼的原因,於誌堅突然發起高燒,然後就是頭暈、惡心、吃不下飯;這時正好趕上民工們改善生活,叫加餐,和平時不一樣,有肉吃,有酒喝;他眼睜睜看著,就是吃不下去,佰伯、叔叔們勸他吃一點,他勉強吃了幾口,不一會兒,就吐了;可他仍然按時上下班。
住的都是用稻草檁條搭起的簡易工棚,十幾個人擠在一起睡在鋪的稻草上麵。工地上的飯大多是蒸饅頭煮菜湯,凡是這樣的飯,就是每人發一個大饅頭,菜湯隨便喝;於誌堅一般是將饅頭吃一半留一半,多喝點菜湯。到工程結束時於誌堅將攢下的饅頭帶迴家給了母親。母親很吃驚,問:
“誌堅,這是怎麽迴事?”
於誌堅把來曆向母親說清後,趙雪抱著兒子哭了。
那時,瘧疾盛行,一到夏季,於誌堅都逃脫不了瘧疾對他的折磨;他一患上瘧疾就與別人有所不同,持續時間較長,發冷發燒症狀結束後,接著就是頭暈、惡心,能好多天暈地起不來床,也吃不下飯。一次,他患上瘧疾後,又是一直躺在床上,家人都下地勞動去了,屋裏隻有他一個人。他突然發現對麵牆上有一條蛇,蛇的附近有一個鼠洞。一隻大老鼠也發現了蛇,它怕蛇鑽進洞裏吃小老鼠,就從蛇的另一邊奮不顧身地鑽進洞裏用嘴巴噙出一隻小老鼠,跑到另一個蛇看不到的洞裏安放起來。又去第二次,第三次……。一連跑了五個來迴,分別從那個洞裏噙出五隻小老鼠安放在另一個洞裏;並且每次都是選擇不同的路線,與蛇周旋;蛇弓著身子仰起頭幾次躍躍欲試要去咬住大老鼠。那場麵看起來真有點兒驚心動魄。這對於誌堅的啟發很大,一個老鼠在關鍵時刻就能發揮得那樣出色,那樣勇敢和頑強,真是臨危不懼,蛇口救子,母子情深。
文革期間,每個生產大隊都成立有文藝宣傳隊。於誌堅嗓子好,唱的也好;個子高,方方的臉,濃眉大眼。初中二年級時被選派到大隊文藝宣傳隊。那時正是普及樣板戲時期,文藝宣傳隊經常到各村子裏表演樣板戲。於誌堅不是伴演《紅燈記》裏麵的李玉和,就是伴演《沙家浜》裏麵的郭建光。為了把主角演好,除了和團隊一起排練外,他自己早晨天不亮就起來練嗓子,晚上背台詞到深夜。結果,小小年紀,他的表演得到了全村人的喜愛和好評。
揚春紅老師在負責文藝宣隊,她對於誌堅地表現讚不絕口。她知道於誌堅家裏窮,對於誌堅格外關心,經常問寒問暖,表楊他,鼓勵他;把他當著宣傳隊的頂梁柱。那個年代,正是實行推薦選拔上大學,一年後,揚春紅老師被推薦選拔上了師範學校。
當時的課程比較簡單,隻有語文、數學、工農業基礎知識和體育四門課程,並且這些課程內容和當時的政治聯係非常緊密;不管是語文、數學還是工農業基礎知識,很多方麵都涉及有毛主席指示或政治色彩非常濃的語言。一般每篇課文或每一個章節,開頭都有一條叫最高指示的毛主席語錄。於誌堅在上初中二年級下學期時,可能是上邊有指示,教師讓學生們將課文上邊的最高指示四個字都用已印刷好的毛主席語錄小條子帖上去給蓋住。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於誌堅家突然住了一個軍隊領導,那時叫“軍代表”。從六十年代初期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始,派駐到他們生產隊的工作隊員一般都住在他們家裏。原因是他們家是貧農,沒有所謂的曆史問題;母親又是一個既勤勞又賢慧的農村婦女。工作隊員吃飯都是在生產隊各家各戶輪流派飯吃(地、富、反、壞、右這五類分子的家庭除外),每頓四兩糧票,一角二分錢。“軍代表”住他們家的第二天,生產大隊就在他們學校院內召開了群眾大會,傳達中共中央文件,開頭是:“各省市自治區,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兵種,各人民團體……”其內容就是關於林彪反革命集團事件。那時人們非常講政治,保密程度高,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傳達之後,人們都非常吃驚,感到十分意外,林彪做為毛主席的接班人已寫入了“九大”修改的黨章裏麵;又是毛主席的親密戰友,怎麽可能呢?可事實就是如此。從那次事件後,再結合到文化大革命的派係鬥爭,奪權鬥爭,於誌堅第一次認識到了權力對於某些人的誘惑力之大。
當時的初中是兩年製,學製又短,再加上經常參加集體勞動,沒學多少知識就畢業了。那時畢業不搞升學考試,上高中也是由生產隊及生產大隊推薦選拔。因為於誌堅在學校及生產隊表現都好,一九七二年,他被推薦選拔上了高中。他所就讀的高中就是開門辦學去那裏摘過花生的軍隊五•;七幹校一所子弟學校,實際上還是打著公社高中的牌子,為了方便部隊子女上學,特意開設了兩個高中班。同時將周邊農村孩子招收一部分進來,表明還屬於地方辦學;還屬於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管理。
一開始他們是走讀,早出晚歸。中午是吃自己帶去的盒飯,學校給他們安排了專門熱飯的工人,供他們中午吃熱飯。熱飯的工人是個女同誌,長方形的臉上兩隻大眼睛有點凹陷,鼻梁高高的,像個俄羅斯人;看上去五十歲左右,很少說話,一點兒也不慈祥,一開始給人一種懼怕的感覺。
每天早晨於誌堅的母親都要很早起來做飯,除了做早晨全家的飯以外,還要把於誌堅中午的飯做好並裝進飯盒裏。飯盒裏的飯都比他家裏吃的飯要好多了,白花花的純大米飯配上細菜,沒有紅薯、南瓜之類的粗糧粗菜。母親對兒子的關心、體貼和母愛,於誌堅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發奮、努力。母子都沒有用語言來表達,各自都在以實際行動表現出來。
過了一段時間,學校考慮到學生辛苦,給他們安排了住宿的寢室。他們從走讀變為住讀,自己從家裏帶糧,給他們做飯的還是那個女同誌。時間長了,熟悉之後,覺得她很實在,對他們非常好。她的丈夫是部隊食堂的一個廚師,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給學生做飯也是為了家裏增加點收入。
農村的孩子在這裏讀書,一開始很不習慣,總有一種自卑感。班裏麵大部分都是幹部家庭子女,甚至有一部分還是高幹子女,各方麵條件都很好。不過,部隊領導和班主任從平等對待的角度考慮,班幹部當中也專門安排有農村的學生,於誌堅就是班上的紅小兵排長;但是,他很少管事,主要還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他自尊心強,很少與他們在一起,盡量避免和他們說話、交往,怕他們瞧不起,一個心思去搞學習。教他們的教師都是軍人,都是軍隊院校下放下來接受改造的知識分子,有講師、教授。因此,在這裏讀書,一切都比公社高中條件要好得多,不論是辦學條件,還是師資水平;尤其是教學秩序正常,不受外界幹擾,不搞開門辦學,也不接受貧下中農管理學校,按照當時的課程教材全麵開課;按照教學常規備、教、輔、改、考、評;期末考試不及格的下學期開學還要補考。有一次考試,於誌堅數學考了一百分,在班上引起了轟動,班上的同學們尤其是那些幹部家庭子女們開始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他。在文革時期,能夠接受這樣的教育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也安排時間走出教室,走向社會。不過是針對教學內容到工廠去參觀;到農村去實地考察農作物的良種培育與田間管理。因為當時開設的課程有工業基礎知識和農業基礎知識;所以,一天,教農業基礎知識的郭老師讓於誌堅和他們生產隊取得聯係,郭老師帶全班學生到於誌堅的生產隊實地考察了高梁的雜交育種。語文老師也讓於誌堅和他們生產隊聯係,去參觀考察他們生產隊的東河河道改造工程,然後每個學生寫一篇這方麵的作文。這次作文,於誌堅寫得非常好,老師做為範文在班上宣讀。
於誌堅在這裏讀書,不僅學到了文化知識,同時和一批高素質人群相處,也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後來的班主任田盾對他的幫助很大,他方方的臉,黝黑的膚色,看上去又精神又結實;一雙大而圓的眼睛,非常有神。他的眼神和說話結合的很緊密,什麽樣的眼神說什麽樣的話。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給學生們印象很深;說話禮貌,客氣,有親切感;平易近人,十分關心學生;尤其是農村的學生。學習上耐心輔導,生活上經常深入到食堂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因為很容易接近,所以於誌堅有問題都找他,百問不煩,百答不厭,還經常到他家去玩、談心和交流。田盾給於誌堅印象非常深。在他眼裏,田盾就是一個雷鋒式的軍人;他把時間抓得很緊,認真學習,刻苦鑽研業務;他盡職盡責,公而忘私,助人為樂;他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他對於誌堅的人生影響也很大。
也許是林彪事件之後,部隊軍事上有大變化,一九七三年,也就是於誌堅讀高中二年級那一年,這裏走了很多人,一些教師也陸續調走。到了一九七四年,學校不能繼續辦下去了,可這一屆學生還沒有畢業;因為鄧小平同誌的複出,主持國務院工作,進行全麵整頓,教育也出現了大的變化,教材也變了,工農業基礎知識恢複為物理、化學;畢業時間由年底畢業恢複為夏季畢業;所以又要延長一個學期。
一九七四年春季開學,在這裏上學的農村孩子都轉到本公社的高中就讀。於誌堅被分在二班,班主任叫韋國鋒,很年輕,師範學校畢業沒兩年;一米七八的個頭,身材魁梧,大眼睛,圓圓的臉,皮膚白皙,看上去很富態;對學生和藹可親,學生們都很喜歡他。因為隻比學生大一兩歲,所以學生們都把他當兄長對待。
在這裏上了不到三周的文化課,像於誌堅這樣剛插班進來的連班上的學生都還沒認識完,學校就開始搞起了所謂的開門辦學。規定一班學工,到公社拖拉機站學習農業機械知識和學習開車;二班學農,到農場或農村學習農業技術。學農,對農村的孩子來說,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都想跳出農門,盡管希望不大,但還是想盡力去做,畢竟是一種奢望;所以,他們不願意學農,要去學工。就集體找學校申請,學校迫於壓力,同意他們也去學工了。
那時,一個公社哪兒有什麽象樣的廠礦企業,就是一個拖拉機站;所以,兩個班都在拖拉機站學工。開始是有物理教師先教學生學習內燃機的原理。象四衝程的柴油機,兩衝程的汽油機等。在這裏學習也不是一點兒好處都沒有,通過在黑板上和掛圖上學習後,可以到車間親自對準實物進行觀察和結鉤分析。基本原理學完了就是上車實習,學習開車。兩個或者三個一組分在一台車上,有師傅帶著輪流學習駕駛技術。那時當一個駕駛員是很吃香的,拖拉機站是國營的,拖拉機很少,更不用說汽車了,就那還不是國產的。比如有一種是原蘇聯產的,單缸柴油機,發動機聲音很大,老百姓都把它的名字叫嗵嗵嗵。起動時還要通過一種能燃燒的磷棒進行點火。哪個單位或生產隊用車,對駕駛員都是熱情招待。到了生產隊都是殺雞、宰羊、捕魚,酒肉相待。人們都非常羨慕。學生們在這期間也都享受了一下這樣的待遇。這充分反映了當時三大差別中的工農差別。
由於河南省“馬政府事件”的出現,在全國掀起了一場批判教育迴潮的運動,學期中間,學生們都從學工基地——公社拖拉機站迴到了學校。學校召開了全體師生大會,傳達貫徹了上級關於“馬政府事件”的一係列文件。事件的起因是一個女生對外語產生厭學情緒,因教師的批評,出走自殺,並且在遺書上還寫了這樣一段話,“我是中國人,何必學外文,不學abc,照樣幹革命。”
這次大會之後,學生們開始寫批判文章,貼大字報,上街遊行。批判文章、大字報都是針對學校及老師;尤其是校長和班主任是眾矢之的。
就這樣,轟轟烈烈的一個學期過去了,一九七四年夏,於誌堅高中畢業了。那時,上大學同樣是推薦選拔;所以,農村的孩子高中畢業後就必須迴鄉務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