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連銀子都燙手。
北京城順天巡撫衙門,陳曾禹愁眉不展,唉聲歎氣。他攤上事了,攤上大事了!
老泰山孫大學士派人通知他,介休範氏要倒大黴了,絕不可再和他們來往。老泰山的意思,久經官場的他如何不明白,那就是:切割。不顧一切地和介休範氏切割,將自己摘出來,一定要摘得幹幹淨淨、清清白白!
可問題是自己與介休範氏勾連得太深,小妾是人家幫娶的,府第田產是人家送的,年年都送孝敬,前不久自己還幫他們拿下了長蘆鹽場一半的鹽。這如何切割?想摘幹淨,不可能!
陳曾禹能想像得到,隻要範毓奇一被捕,自己也會跟著鋃鐺入獄。就算能保住命,官是別想做了。
不可以!絕對不可以!自己拚搏半生,才登上了這二品封疆之位啊!
失魂落魄地由公堂走入內堂。
見他整個人都沒了精神,寵妾郭巧兒忙問:“老爺,您為何愁眉不展?”
“哎,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陛下下旨,嚴懲山右八大商號,介休範氏馬上要完了。範氏一倒,自然會牽出吾,吾的仕途算是完了”。
“聖上要以‘通虜罪’製裁範恩公?老爺說的是,範恩公這些年時不時地給咱們家送東西,他若出事,您也難逃幹係。得趕緊想個辦法啊!”
“哎,如今還能有什麽辦法?隻能等著朝廷的緹騎了”,陳曾禹眼淚汪汪,大禍臨頭時,這位高官的表現還不如一個女流之輩。
郭巧兒卻一點也不驚慌,他混過秦淮河,三教九流見得多了,倒是個有膽氣的,給陳曾禹支了一條“妙計”:“老爺何不密使人通知範恩公,讓他趕緊逃亡。隻要朝廷抓不住範恩公,您不就沒事了嗎?”
這條“妙計”其實是個餿主意。本來就算陳曾禹收了範毓奇的賄賂,為其大開方便之門,但那時介休範氏並未被朝廷定性為漢奸,不過是個“受賄罪”,罪不至死,有泰山之力,沒準過段時間還能起複;可如今朝廷已將介休範氏定性為“通虜”,為“通虜”之人通風報信,犯罪性質便變成了“通虜罪”,這個罪可大,是要掉腦袋的!
情急之下,陳曾禹顧不得仔細捉摸,反稱讚郭巧兒這法子好,“巧兒說的是,吾這就給範賢弟修書,讓他趕快走!”
“老爺,不可修書呀,這種事,萬萬不可留下文字,否則後患無窮。您派個心腹人,騎快馬給他們傳個口信便可”。
“哎呀,還是巧兒想得周到。吾即刻派人去辦!”
??
山西介休張原村有一條街,名“範家街”,顧名思義,一條街都是老範家的。
街西段有一院落,當地人稱“小金鑾殿”,便是範氏嫡宗的大宅。從範明、範永鬥時代起,便將這範氏大宅好一頓修,越修越氣派。至範永鬥之子範三拔執掌範家,這範氏大宅,已經有了“小金鑾殿”的名頭。
老一輩的晉商,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卻舍得蓋宅子,宅子便是人的臉啊!宅子氣派,人方有麵子!可憐介休範氏,世代經商,那麽聰明的人家,卻始終沒看透:真正的臉麵是氣節,並不是宅子。
範三拔站在宅門口,看著正在將財帛裝箱的家丁護院,目光深邃,不知在想什麽。
範毓奇來到他的麵前,“父親,東西都收拾好了,快走吧,晚了便來不及了!”
“哎,還是汝祖父有先見之明啊!臨終前讓汝三哥帶著部分財物去羅刹國、哈薩克經商。要不然,我介休範氏便是想走,也不知能去哪裏!”
範三拔長歎了一口氣,對圍攏在自己身邊的長子範毓馨、次子範毓馥、四子範毓覃、五子範毓奇,說道:“隨額入祠堂,給汝等祖父,還有各位祖宗們磕個頭再走。這一去呀,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迴來嘍!”
說完,老淚縱橫,往範氏祠堂走去。
範氏宗祠,在張原村東南角,修得氣勢雄偉、有官宦氣。
也難怪,介休範氏本就是滿清“皇商”、絕對的官僚資本。當年,順治帝“知永鬥名,即召見,將授以官,以未諳民務,力辭,詔賜張家口房地,隸內務府籍,仍互市塞上”。範氏每年要向內務府繳納皮毛若幹,挾內務府之威,除了經營邊疆貿易外,綢布茶糧鹽銅參,皆成大規模。名副其實的“滿清第一商”。
“列祖列宗,父親,不孝兒範三拔給汝等磕頭了!”
“列祖列宗,祖父,不孝孫範毓馨給汝等磕頭了!”
“列祖列宗,祖父??”
宗祠內,磕頭聲“嘭嘭”的響。
“嗚~嗚~嗚~”
不知誰哭出了聲,祠堂內一片嗚咽。
風蕭蕭兮汾水寒,範氏一去兮,不複還。
??
“什麽!介休範氏逃了!什麽人泄的密?給本官搜,掘地三尺也要將他們搜出來!”
奉旨正欽差、右都禦史黃宗義望著空空如野的介休範氏大宅,直氣得胡須飛揚。此次查辦八大奸商,其他七家,手到擒來,唯獨為首的介休範氏,不見了。這讓他如何向聖上交待?
“稟總憲,未發現範氏蹤跡”,部下來報。
黃宗義一時楞神,範氏這麽多人口,難道就這樣消失了?
呂留良見狀,言道:“黃公,那範氏長期經營邊疆貿易。下官判斷,他們不是逃往漠西蒙古,便是逃往羅刹國。可飛騎通知蒙古總督陳邦彥、山西巡撫劉鬥、內蒙古巡撫劉茂遐、外蒙古巡撫史大成,讓他們派兵封鎖邊境、省界,發現範氏,立即捉拿”。
“善!”
黃宗義讚了一聲,恢複了大儒的氣度。笑道:“予這就派快馬通知他們,派兵守住省界、邊境,不管是草原還是荒漠,都要仔細搜索。予還真不信,那範氏能變成鳥兒飛出去”。
??
內蒙古,土默特右旗南部沙漠,範三拔帶著族人,趕著馬車、駱駝,奪命狂奔。
他不敢走草原,怕當地的牧民給朝廷通風報信,隻敢走沙漠。好在這大漠,範家的商隊經常走,路倒是熟。
“父親,前麵有綠洲,歇息一下吧”,範毓奇勸老父親歇息。
“不,繼續往西走,到達拉特旗再休息”。範永鬥喘著粗氣,卻堅持要繼續趕路。對他來說,時間便是生命,每一刻都耽誤不起。
“噠~噠~噠~”
馬蹄揚起灰塵,一隊明軍包圍了他們,甚是兇悍,範氏護院隊長剛想抵抗,頭便被一個黑臉軍士削了下來。
“來呀,將人都綁了”,領頭的文官笑嘻嘻說道。
到了這步田地,範三拔認了命,歎道:“吾就是範三拔,敢問您尊姓大名?”
那官倒和氣,居然朝範三拔拱了拱手,“本官刑部右侍郎劉泌”。
北京城順天巡撫衙門,陳曾禹愁眉不展,唉聲歎氣。他攤上事了,攤上大事了!
老泰山孫大學士派人通知他,介休範氏要倒大黴了,絕不可再和他們來往。老泰山的意思,久經官場的他如何不明白,那就是:切割。不顧一切地和介休範氏切割,將自己摘出來,一定要摘得幹幹淨淨、清清白白!
可問題是自己與介休範氏勾連得太深,小妾是人家幫娶的,府第田產是人家送的,年年都送孝敬,前不久自己還幫他們拿下了長蘆鹽場一半的鹽。這如何切割?想摘幹淨,不可能!
陳曾禹能想像得到,隻要範毓奇一被捕,自己也會跟著鋃鐺入獄。就算能保住命,官是別想做了。
不可以!絕對不可以!自己拚搏半生,才登上了這二品封疆之位啊!
失魂落魄地由公堂走入內堂。
見他整個人都沒了精神,寵妾郭巧兒忙問:“老爺,您為何愁眉不展?”
“哎,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陛下下旨,嚴懲山右八大商號,介休範氏馬上要完了。範氏一倒,自然會牽出吾,吾的仕途算是完了”。
“聖上要以‘通虜罪’製裁範恩公?老爺說的是,範恩公這些年時不時地給咱們家送東西,他若出事,您也難逃幹係。得趕緊想個辦法啊!”
“哎,如今還能有什麽辦法?隻能等著朝廷的緹騎了”,陳曾禹眼淚汪汪,大禍臨頭時,這位高官的表現還不如一個女流之輩。
郭巧兒卻一點也不驚慌,他混過秦淮河,三教九流見得多了,倒是個有膽氣的,給陳曾禹支了一條“妙計”:“老爺何不密使人通知範恩公,讓他趕緊逃亡。隻要朝廷抓不住範恩公,您不就沒事了嗎?”
這條“妙計”其實是個餿主意。本來就算陳曾禹收了範毓奇的賄賂,為其大開方便之門,但那時介休範氏並未被朝廷定性為漢奸,不過是個“受賄罪”,罪不至死,有泰山之力,沒準過段時間還能起複;可如今朝廷已將介休範氏定性為“通虜”,為“通虜”之人通風報信,犯罪性質便變成了“通虜罪”,這個罪可大,是要掉腦袋的!
情急之下,陳曾禹顧不得仔細捉摸,反稱讚郭巧兒這法子好,“巧兒說的是,吾這就給範賢弟修書,讓他趕快走!”
“老爺,不可修書呀,這種事,萬萬不可留下文字,否則後患無窮。您派個心腹人,騎快馬給他們傳個口信便可”。
“哎呀,還是巧兒想得周到。吾即刻派人去辦!”
??
山西介休張原村有一條街,名“範家街”,顧名思義,一條街都是老範家的。
街西段有一院落,當地人稱“小金鑾殿”,便是範氏嫡宗的大宅。從範明、範永鬥時代起,便將這範氏大宅好一頓修,越修越氣派。至範永鬥之子範三拔執掌範家,這範氏大宅,已經有了“小金鑾殿”的名頭。
老一輩的晉商,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卻舍得蓋宅子,宅子便是人的臉啊!宅子氣派,人方有麵子!可憐介休範氏,世代經商,那麽聰明的人家,卻始終沒看透:真正的臉麵是氣節,並不是宅子。
範三拔站在宅門口,看著正在將財帛裝箱的家丁護院,目光深邃,不知在想什麽。
範毓奇來到他的麵前,“父親,東西都收拾好了,快走吧,晚了便來不及了!”
“哎,還是汝祖父有先見之明啊!臨終前讓汝三哥帶著部分財物去羅刹國、哈薩克經商。要不然,我介休範氏便是想走,也不知能去哪裏!”
範三拔長歎了一口氣,對圍攏在自己身邊的長子範毓馨、次子範毓馥、四子範毓覃、五子範毓奇,說道:“隨額入祠堂,給汝等祖父,還有各位祖宗們磕個頭再走。這一去呀,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迴來嘍!”
說完,老淚縱橫,往範氏祠堂走去。
範氏宗祠,在張原村東南角,修得氣勢雄偉、有官宦氣。
也難怪,介休範氏本就是滿清“皇商”、絕對的官僚資本。當年,順治帝“知永鬥名,即召見,將授以官,以未諳民務,力辭,詔賜張家口房地,隸內務府籍,仍互市塞上”。範氏每年要向內務府繳納皮毛若幹,挾內務府之威,除了經營邊疆貿易外,綢布茶糧鹽銅參,皆成大規模。名副其實的“滿清第一商”。
“列祖列宗,父親,不孝兒範三拔給汝等磕頭了!”
“列祖列宗,祖父,不孝孫範毓馨給汝等磕頭了!”
“列祖列宗,祖父??”
宗祠內,磕頭聲“嘭嘭”的響。
“嗚~嗚~嗚~”
不知誰哭出了聲,祠堂內一片嗚咽。
風蕭蕭兮汾水寒,範氏一去兮,不複還。
??
“什麽!介休範氏逃了!什麽人泄的密?給本官搜,掘地三尺也要將他們搜出來!”
奉旨正欽差、右都禦史黃宗義望著空空如野的介休範氏大宅,直氣得胡須飛揚。此次查辦八大奸商,其他七家,手到擒來,唯獨為首的介休範氏,不見了。這讓他如何向聖上交待?
“稟總憲,未發現範氏蹤跡”,部下來報。
黃宗義一時楞神,範氏這麽多人口,難道就這樣消失了?
呂留良見狀,言道:“黃公,那範氏長期經營邊疆貿易。下官判斷,他們不是逃往漠西蒙古,便是逃往羅刹國。可飛騎通知蒙古總督陳邦彥、山西巡撫劉鬥、內蒙古巡撫劉茂遐、外蒙古巡撫史大成,讓他們派兵封鎖邊境、省界,發現範氏,立即捉拿”。
“善!”
黃宗義讚了一聲,恢複了大儒的氣度。笑道:“予這就派快馬通知他們,派兵守住省界、邊境,不管是草原還是荒漠,都要仔細搜索。予還真不信,那範氏能變成鳥兒飛出去”。
??
內蒙古,土默特右旗南部沙漠,範三拔帶著族人,趕著馬車、駱駝,奪命狂奔。
他不敢走草原,怕當地的牧民給朝廷通風報信,隻敢走沙漠。好在這大漠,範家的商隊經常走,路倒是熟。
“父親,前麵有綠洲,歇息一下吧”,範毓奇勸老父親歇息。
“不,繼續往西走,到達拉特旗再休息”。範永鬥喘著粗氣,卻堅持要繼續趕路。對他來說,時間便是生命,每一刻都耽誤不起。
“噠~噠~噠~”
馬蹄揚起灰塵,一隊明軍包圍了他們,甚是兇悍,範氏護院隊長剛想抵抗,頭便被一個黑臉軍士削了下來。
“來呀,將人都綁了”,領頭的文官笑嘻嘻說道。
到了這步田地,範三拔認了命,歎道:“吾就是範三拔,敢問您尊姓大名?”
那官倒和氣,居然朝範三拔拱了拱手,“本官刑部右侍郎劉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