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名不肯降明,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順治帝待他不錯,入了旗、封了爵;其二、手上沾了太多義軍的血,降清十幾年,先後鎮壓陝西的賀珍,寧夏的王元、馬德、李彩、劉登樓,甘陝的迴部,這些義軍將領,很多都投了明朝,做了大官,降了怕被人尋仇。


    另外,肅州這地方山多,昆侖山、祁連山皆是大山,有地利之便,劉總兵覺得還是可以打一打的。


    他也不肯坐以待斃,修書向和碩特汗國的達延鄂齊爾汗與哈密王木罕買提夏求援。達延鄂齊爾汗正在與布達拉宮的那位爭權奪勢,急需大明的認可,不肯發援兵;哈密屬於葉爾羌汗國的統治,此時葉爾羌汗國的黑白兩派正在打內戰,木罕買提夏自顧不暇,沒兵馬援救。


    又修書向蒙古伊克昭盟、烏蘭察布盟、歸化城將軍求援。伊克昭盟的鄂爾多斯部已歸順了大明,對他不予理會;範友賢、李定國逼近山西,烏蘭察布盟和歸化城將軍,要援山西,實在管不了甘肅的事,愛莫能助。


    消息傳來,劉芳名歎了口氣,唯今之計,隻能依靠地利阻擋明軍了。帶著席卜臣和兒子劉體仁率四千多兵馬,至高台所的白城山、渠口堡一帶防守。


    ??


    “大帥,肅州總兵劉芳名是末將的老長官,他在寧夏任總兵時,末將是副將,交情深厚。末將願修書一封,招降於他”,馬寧向李成爵稟道。


    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是美事。李成爵令馬寧寫好勸降信,派使者給劉芳名送去。


    不料使者去的時候好好的,迴來的時候沒了耳朵,說是劉芳名惱他口吐狂悖之言,割耳懲戒。


    “這該死的老漢奸,抓住他,本帥要剝了他的皮”,李成爵勃然大怒,割使者的耳朵便是掃自己的麵子,這個麵子隻能從戰場上找迴來。


    大帥一怒,血染祁連。


    明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馬寧、胡國柱、吳國貴、楊光烈、達元禎各部近兩萬兵馬,撲天蓋地,直奔白城山。


    紫翠蔥蘢錦帳開,石梯盤入費周迴。


    泉聲玉戛清兼濁,崗勢龍遊去複迴。


    嶺樹碧簪千古雪,野花紅點四時苔。


    眼前莫謾爭道美,天遣吾人特地來。


    這首詩是大明名臣嶽正謫戍肅州時所寫,寫的是白城山的氣勢雄壯、風景壯美。


    明軍的兵力是清軍的四倍多,可打仗這種事,真的不是比誰的兵多便可以的。白城山的側翼是祁連山,層巒疊嶂,一峰連著一峰,劉芳名又是經驗豐富的老將。明軍打了一個多月,損兵千餘,卻難寸進。


    山路崎嶇,軍糧轉運艱難,天氣又冷,諸將皆有退意。


    “大帥,我軍軍糧運到山區,十分不便,不如先返迴甘州,在沙河驛屯糧。等糧草充足了,再打肅州”,吳國貴稟道。


    李成爵不肯撤,“哼,本帥是甘肅提督。甘肅,甘肅,光得甘州,不得肅州,算什麽甘肅提督?”


    馬寧開口了,“大帥,末將有一策”。


    李成爵白了他一眼,“上迴汝說劉芳名是汝的老長官,寫信勸他必降,害得本帥受辱。如今又有什麽餿主意?”


    封建極權的國家,判斷一名好官的標準就是恭順聽話。上官打了汝左臉,汝就應該把右臉迎上去,讓上官打個痛快,方稱得好官。


    馬寧無疑是位好官,挨了李成爵的白眼,絲毫不惱,反巴上去,屁顛顛說道:“清軍主力皆在白城山,肅州必然空虛。大帥何不越過長城,從蒙古人的領地,繞至肅州,攻之。肅州一失,劉芳名必敗”。


    李成爵笑了,眼前的這降將,還真得好用!


    “馬總鎮出得好妙計,汝部騎兵多,便由汝率軍出長城,繞路取肅州”。


    馬寧欣然前往,率軍越過長城,晝夜疾馳,繞過鎮夷所,從長城兩山口營段翻入,突然出現在肅州城下。肅州精兵俱被劉芳名帶到了白城山,空虛無備,輕鬆破了城。


    ??


    白城山頂,劉芳名望著明軍吃力地攻山,得意之極,“山路崎嶇,通不得車,明軍的糧草隻能靠人力搬運,所運有限。本帥估計,再過一個多月,彼等便糧盡了。到時候擊之,必勝!”


    “大帥英明,用兵如神”,席卜臣讚道。


    “大帥,不好了,明軍繞長城,奪了肅州”,左右急報。


    聞此言,劉芳名如五雷轟頂,狂吼道:“那些鄂爾多斯人呢?他們就這樣任明軍穿越自己的地盤?”


    “大帥,明軍勢大,估計那些蒙古人也攔不住”。


    劉芳名歎了口氣,下令全軍越過高台所長城,東逃。


    他逃,明軍追,士卒被斬殺甚眾。


    “父帥、前麵便是鄂爾多斯人的白城子(察罕城)了,不如進城吃點東西吧”,兒子劉體仁對劉芳名說道。


    逃到此城,部下僅剩三百多人,又饑又渴。


    劉芳名點了點頭,眾人往白城子走去。


    剛至城門口,固嚕岱青善丹、小紮木素、大紮木素等鄂爾多斯貝勒、貝子們,親來迎接,吹吹打打,好不熱鬧。


    他們被俘降明的事,並未公開,劉芳名不知。


    “哎呀,怎敢勞煩諸位貝勒爺、貝子爺親迎!”


    大紮木素嗬嗬一笑,“劉總鎮忠心報國,我等欽佩之極。酒席已備好,請入城!”


    一聽有酒席,劉芳名、席卜臣、劉體仁不由得咽起了口水。


    酒足飯飽,劉芳名感動道:“諸位貴人的厚情,本鎮日後一定報答”。


    大紮木素樂了,“不用日後,總鎮今日便可報答”。


    “哦,貝子爺想要何物做酬謝?”


    “嗬嗬,汝等之頭”。


    “頭”字一出手,大紮木素立喝道:“動手”。


    蒙古伏兵齊出,將眾人砍倒。


    劉芳名不甘心地倒下了,“為什麽?”他問道,死不瞑目。


    大紮木素笑嘻嘻地說道:“實不相瞞,吾等皆已投奔了大明,吾受封阿拉善侯、固嚕岱青善丹受封察罕伯、小紮木素受封忻都伯。所以,不好意思,隻能委屈劉總鎮了”。


    三顆血淋淋的人頭,送到了李成爵的案前。


    李成爵看著劉芳名的那顆頭,憤憤道:“本想剝了汝的皮,如今倒是便宜了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