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巷燃起了衝天大火,映得武威城通紅。
“副戎,不好了,楊光烈、達元禎殺了總鎮”,李氏敗兵慌慌張張地趕往城南兵營,稟報李棲凰長子、涼州副將李鎮華。
“什麽!”
李鎮華恨得鋼牙緊咬、柳眉倒豎,良久方道:“快召各門守軍,來南門會合。本將要屠了楊氏、達氏滿門”。
涼州有兩千六百綠營,分守四門和總兵府,李鎮華的軍營有五百多人。
楊光烈、達元禎搜遍了李府,沒有發現李鎮華的屍體。
“賢弟,此賊必在城南軍營中。若任其召兵來戰,清軍兵多,我軍兵少,形勢便危急了。不如我們趁著韃子未集結,主動去打城南軍營。隻要再殺了李鎮華,大局便定了”,楊光烈對達元禎說。
“願隨兄長除奸”,達元禎慨然應喏。
楊光烈、達元禎、楊光國、楊光裕率數百義軍直撲城南軍營。
因為軍營建在城內,有城池掩護,所以並沒有多少防禦設施,隻是普通的營房而已。不過涼州綠營經常平叛,久經戰陣,卻是能打的。義軍一時半會衝不進去。
達元禎大唿:“弟兄們,汝等世世代代都是大明的軍戶,如今朝廷的十萬大軍已逼近武威,汝等還不歸明,更待何時?”
一聽十萬大軍,涼州綠營有些喧嘩。
李鎮華大吼道:“弟兄們,不要聽他瞎說,明軍不過來了幾千人,離武威還遠著呢。殺了他們,本將重賞!”
“弟兄們,汝等且看,這是什麽?”
達元禎又是一聲大喝,讓部下將李棲凰、李棲鵬、李鎮域的人頭扔了進去。
一見這三顆人頭,軍營內一陣騷動。蛇無頭不行,沒了主帥,清軍人心惶惶。李鎮華的威信不如其父多矣,拚命彈壓,依然陣角大亂。
楊光烈一見,機會來了,下令攻營,達元禎、楊光國、楊光裕各率軍直撲過去,很快便衝入營房。清軍士氣已沮,又見義軍兇猛,紛紛四處逃竄。
李鎮華見勢不妙,欲逃往東城軍營,被楊光國趕上,一刀劈死。
他一死,涼州綠營徹底沒了指揮,除少數人逃跑外,大多降了義軍。
楊光烈、達元禎收編降軍,得人馬兩千多人。
甘肅提督李成爵輕輕鬆鬆便得了涼州,開心得不得了,把楊光烈、達元禎好一陣誇,“本帥早就聽說涼州有楊家將和達家將,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不愧是滿門義烈、世代忠良啊!”
楊光烈、達元禎聽李成爵誇自己家族滿門義烈、世代忠良,不由得眼眶紅了。倆家世世代代為大明打仗,祖墳裏不知埋了多少忠骨。
“多謝大帥誇讚,吾等生是明臣,死為明鬼,舍生取義,份內事耳”。
“好,好,兩位將軍準備一下,隨本帥兵發甘州”,李成爵意氣風發。
他現在兵強馬壯、人多勢眾。得了西寧、莊浪、碾伯後,收伏了四千多迴兵,盡皆編入馬寧的部下,得兵七千;胡國柱、吳國貴在蘭州得到補充後,率六千兵馬趕到;自己的本部四千兵馬;再加上楊光烈、達元禎兩千多人,已經擁兵近兩萬了,數量遠多於清軍。在他看來,奪取甘肅全境,若探囊取物。
事實似乎也的確如此。大軍一路往西北方向前進,先後攻占永昌衛、山丹衛,未遇到絲毫抵抗。
未遇到抵抗,並非是甘肅綠營不堪一擊,相反,他們經常與蒙古人、叛軍作戰,雖然屢遭抽調、數量不多,卻是極善戰的。隴地又是軍事重地,軍堡眾多、防禦設施齊全。真要一關關的打,絕沒有那麽輕鬆。
之所以能輕取兩衛,主要是清甘肅巡抗戰撫劉鬥首鼠兩端,起了歸明之心。他以集中兵力守甘州為名,將駐永昌衛、山丹衛的遊擊樊朝臣部兩千綠營,撤往甘州五衛,避免與明軍衝突。
自從上次將好友李漁轟出府後,劉鬥便起了歸明之心。隻是有一事耿耿於懷,大明已經任命程源為甘肅巡撫了,那他這個滿清封的甘肅巡撫往哪放?如果歸明後降了級,或者掛了虛職,劉巡撫是不樂意的。
偷偷地,劉巡撫把李漁又請迴府內幾次,專門提到了歸明後的待遇問題。
李漁告訴了錦衣衛陝西千戶張斌。這事,可不是一個小小的千戶能決定的。張斌急忙快馬加鞭,報於錦衣衛指揮使陶成;又使人通報了陝甘總督楊喬然。
見到陶成和楊喬然的奏報,光武大帝又好氣又好笑。這個劉鬥,真是個官迷,都已經兵臨城下了,居然還有心情談待遇。不過,人家既然提了,不安排一下也不好。對降官的要求,能滿足的還是要盡量滿足,他們投降了,我軍死的人便少了。
想到這,氣哼哼地批了八個字:劉鬥可為山西巡撫,令人快馬加鞭給陝甘總督楊喬然送去。
“哼哼,劉鬥啊劉鬥,朕能授汝為山西巡撫,也隨時能撤了汝”,朱亨嘉冷笑,決定不再給劉鬥的任命上加“提督軍務”這幾個字。
大明朝不常設提督一職,巡撫如果加了“提督軍務”這幾個字,才能既管軍,又管民。皇帝不喜歡劉鬥,不給他加這幾個字,他便插手不了軍務。
有了大明皇帝親批的八個字,事情便好辦了。
李漁再次登門拜訪劉鬥,“耀薇,王師已近,趕緊棄暗投明,方是免禍之道呀!”
“謫凡,予的心事,汝是知道的。唉”,劉鬥一口氣歎得老長。
李漁撲嗤一笑,“汝呀,就是功名心太重,活得不瀟灑。給,看看這個”。說完,塞給劉鬥一張紙片”。
“這是何物?”
“楊督憲專門為汝的事向陛下請示,陛下親筆批了這八個字給楊督憲。予抄下來了,汝看看吧”。
劉鬥一看,上麵寫著:“劉鬥可為山西巡撫”,不由得心花怒放,山西可是個好地方呢。
當即表態,“請謫凡稟報楊督憲,予立即安排部下獻甘州歸明”。
要想獻甘州歸明,得控製住甘州的軍隊才行。
目前甘州的軍隊,自己的兩千多撫標,自然是聽自己的;莫洛的兩千八旗是絕不會降的,也不需問。剩下的軍隊,遊擊樊朝臣一貫忠於清朝,其部兩千人很難拉攏;守備薑友成與莫洛關係密切,亦不太好辦;甘州副將蘇養元是自己的心腹,其部三千綠營,倒是可以爭取。
“副戎,不好了,楊光烈、達元禎殺了總鎮”,李氏敗兵慌慌張張地趕往城南兵營,稟報李棲凰長子、涼州副將李鎮華。
“什麽!”
李鎮華恨得鋼牙緊咬、柳眉倒豎,良久方道:“快召各門守軍,來南門會合。本將要屠了楊氏、達氏滿門”。
涼州有兩千六百綠營,分守四門和總兵府,李鎮華的軍營有五百多人。
楊光烈、達元禎搜遍了李府,沒有發現李鎮華的屍體。
“賢弟,此賊必在城南軍營中。若任其召兵來戰,清軍兵多,我軍兵少,形勢便危急了。不如我們趁著韃子未集結,主動去打城南軍營。隻要再殺了李鎮華,大局便定了”,楊光烈對達元禎說。
“願隨兄長除奸”,達元禎慨然應喏。
楊光烈、達元禎、楊光國、楊光裕率數百義軍直撲城南軍營。
因為軍營建在城內,有城池掩護,所以並沒有多少防禦設施,隻是普通的營房而已。不過涼州綠營經常平叛,久經戰陣,卻是能打的。義軍一時半會衝不進去。
達元禎大唿:“弟兄們,汝等世世代代都是大明的軍戶,如今朝廷的十萬大軍已逼近武威,汝等還不歸明,更待何時?”
一聽十萬大軍,涼州綠營有些喧嘩。
李鎮華大吼道:“弟兄們,不要聽他瞎說,明軍不過來了幾千人,離武威還遠著呢。殺了他們,本將重賞!”
“弟兄們,汝等且看,這是什麽?”
達元禎又是一聲大喝,讓部下將李棲凰、李棲鵬、李鎮域的人頭扔了進去。
一見這三顆人頭,軍營內一陣騷動。蛇無頭不行,沒了主帥,清軍人心惶惶。李鎮華的威信不如其父多矣,拚命彈壓,依然陣角大亂。
楊光烈一見,機會來了,下令攻營,達元禎、楊光國、楊光裕各率軍直撲過去,很快便衝入營房。清軍士氣已沮,又見義軍兇猛,紛紛四處逃竄。
李鎮華見勢不妙,欲逃往東城軍營,被楊光國趕上,一刀劈死。
他一死,涼州綠營徹底沒了指揮,除少數人逃跑外,大多降了義軍。
楊光烈、達元禎收編降軍,得人馬兩千多人。
甘肅提督李成爵輕輕鬆鬆便得了涼州,開心得不得了,把楊光烈、達元禎好一陣誇,“本帥早就聽說涼州有楊家將和達家將,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不愧是滿門義烈、世代忠良啊!”
楊光烈、達元禎聽李成爵誇自己家族滿門義烈、世代忠良,不由得眼眶紅了。倆家世世代代為大明打仗,祖墳裏不知埋了多少忠骨。
“多謝大帥誇讚,吾等生是明臣,死為明鬼,舍生取義,份內事耳”。
“好,好,兩位將軍準備一下,隨本帥兵發甘州”,李成爵意氣風發。
他現在兵強馬壯、人多勢眾。得了西寧、莊浪、碾伯後,收伏了四千多迴兵,盡皆編入馬寧的部下,得兵七千;胡國柱、吳國貴在蘭州得到補充後,率六千兵馬趕到;自己的本部四千兵馬;再加上楊光烈、達元禎兩千多人,已經擁兵近兩萬了,數量遠多於清軍。在他看來,奪取甘肅全境,若探囊取物。
事實似乎也的確如此。大軍一路往西北方向前進,先後攻占永昌衛、山丹衛,未遇到絲毫抵抗。
未遇到抵抗,並非是甘肅綠營不堪一擊,相反,他們經常與蒙古人、叛軍作戰,雖然屢遭抽調、數量不多,卻是極善戰的。隴地又是軍事重地,軍堡眾多、防禦設施齊全。真要一關關的打,絕沒有那麽輕鬆。
之所以能輕取兩衛,主要是清甘肅巡抗戰撫劉鬥首鼠兩端,起了歸明之心。他以集中兵力守甘州為名,將駐永昌衛、山丹衛的遊擊樊朝臣部兩千綠營,撤往甘州五衛,避免與明軍衝突。
自從上次將好友李漁轟出府後,劉鬥便起了歸明之心。隻是有一事耿耿於懷,大明已經任命程源為甘肅巡撫了,那他這個滿清封的甘肅巡撫往哪放?如果歸明後降了級,或者掛了虛職,劉巡撫是不樂意的。
偷偷地,劉巡撫把李漁又請迴府內幾次,專門提到了歸明後的待遇問題。
李漁告訴了錦衣衛陝西千戶張斌。這事,可不是一個小小的千戶能決定的。張斌急忙快馬加鞭,報於錦衣衛指揮使陶成;又使人通報了陝甘總督楊喬然。
見到陶成和楊喬然的奏報,光武大帝又好氣又好笑。這個劉鬥,真是個官迷,都已經兵臨城下了,居然還有心情談待遇。不過,人家既然提了,不安排一下也不好。對降官的要求,能滿足的還是要盡量滿足,他們投降了,我軍死的人便少了。
想到這,氣哼哼地批了八個字:劉鬥可為山西巡撫,令人快馬加鞭給陝甘總督楊喬然送去。
“哼哼,劉鬥啊劉鬥,朕能授汝為山西巡撫,也隨時能撤了汝”,朱亨嘉冷笑,決定不再給劉鬥的任命上加“提督軍務”這幾個字。
大明朝不常設提督一職,巡撫如果加了“提督軍務”這幾個字,才能既管軍,又管民。皇帝不喜歡劉鬥,不給他加這幾個字,他便插手不了軍務。
有了大明皇帝親批的八個字,事情便好辦了。
李漁再次登門拜訪劉鬥,“耀薇,王師已近,趕緊棄暗投明,方是免禍之道呀!”
“謫凡,予的心事,汝是知道的。唉”,劉鬥一口氣歎得老長。
李漁撲嗤一笑,“汝呀,就是功名心太重,活得不瀟灑。給,看看這個”。說完,塞給劉鬥一張紙片”。
“這是何物?”
“楊督憲專門為汝的事向陛下請示,陛下親筆批了這八個字給楊督憲。予抄下來了,汝看看吧”。
劉鬥一看,上麵寫著:“劉鬥可為山西巡撫”,不由得心花怒放,山西可是個好地方呢。
當即表態,“請謫凡稟報楊督憲,予立即安排部下獻甘州歸明”。
要想獻甘州歸明,得控製住甘州的軍隊才行。
目前甘州的軍隊,自己的兩千多撫標,自然是聽自己的;莫洛的兩千八旗是絕不會降的,也不需問。剩下的軍隊,遊擊樊朝臣一貫忠於清朝,其部兩千人很難拉攏;守備薑友成與莫洛關係密切,亦不太好辦;甘州副將蘇養元是自己的心腹,其部三千綠營,倒是可以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