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李府派人送信,請您過府議事”,二人正議著,下人來報。


    “哦,汝有沒有問來人,是隻請了吾一人,還是連達老爺一起請了?”楊光烈沉吟著問道。


    “來人說去了達府,達老爺不在。聽說是在咱們府,便將兩張請貼一起送了來”。


    “哼哼”,楊光烈冷笑一聲,“‘李關王’沒安好心啊!”


    原來李棲凰生就相貌不凡,紅臉長髯,多爾袞稱讚他“像關羽”,從此得了個外號:“李關王”。


    “楊兄,‘李關王’從不與我等來往,忽然來請,必沒安好心。依小弟之見,不如稱病不去”,達元禎說道。


    楊光烈思索了下,“‘李關王’為人心狠手辣,不去,其必誣我等通明,殺上門來,禍立至矣!”


    “那我等先去,和其虛與委蛇一番?”


    “若去,其必將我等扣押,強征我等部屬,助其守城”。


    “哎呀,去也不成,不去也不成,真正是急死人也”,達元禎急得跺腳。


    楊光烈沉聲道:“如今隻有一個法子:提前發動。我等借口議事,突然衝入李府,將’李關王‘斬了”。


    達元禎大驚,“楊兄,明軍離武威尚有數日的路程,城裏的綠營,加上李氏的私兵,足有三千多。你我兩家聯手,不過七百人,提前發動,豈不是以卵擊石?”


    楊光烈微笑,“就是因為明軍尚遠,李氏才不會提防,我有備,彼無備,兵多又有何用?”


    達元禎不說話。


    楊光烈慨然道:“當年楊堅想篡北周自立,趙王宇文招,手上無一兵一卒,就敢與兩個兒子密謀殺楊堅。若不是元胄警覺,提醒楊堅‘兵馬悉他家事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楊堅便被幾個莽夫殺了,哪來的隋文帝?可見凡事先下手為強。今我等手中有七百之眾,反不如手上無兵的宇文招嗎?況死有重於泰山,有輕如鴻毛,就算失敗,我等為複興明祚而死,青史留名,死又何懼?賢弟若不敢去,愚兄自往”。


    一聽這話,達元禎臉脹得通紅,“兄長說得哪裏話?你我兩家世受明恩,同氣連枝。您有為大明盡忠的決心,小弟又豈是不忠不義之輩?願唯兄長馬首是瞻”。


    “賢弟!”


    “兄長!”


    兩個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熱淚盈眶。


    許久,楊光烈、達元禎喚入李棲凰的使者,問道:“李總鎮召我等山野村夫議的何事?”


    “稟楊老爺、達老爺,我家總鎮未說何事,隻說有日子未見兩位老爺,十分想念,借著議事,想和老爺們敘敘舊”。


    “哈哈哈”,楊光烈爽朗地笑了,“吾亦思念李兄的緊,汝迴去告訴李兄,待我與達賢弟香湯沐浴後,便去府上叨擾”。


    ??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楊光烈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出發前令人堆柴於家中,謂妻子謝氏曰:“此去吾若能迴,則全家無恙;若不能迴,則家族必遭不測。楊家世代將門,汝亦將門之女,不可受辱”。


    謝氏泣拜道:“老爺隻管放心去,若不能歸,妾身必不讓楊氏蒙羞”。


    楊光烈令楊光國、楊光裕各帶三百人,隱藏於李府巷周圍的酒樓、客棧,聽到響動便殺出。


    自己與達元禎帶著最精銳的一百族人,身裹長袍,暗藏甲兵,往李府而去。


    李府,此刻亦是甲兵密布。李棲凰令李棲鵬在門口迎接,李鎮域帶五百甲兵伏於府中。如今明軍離得尚遠,他料不到楊氏和達氏敢在此時發動,人馬多了,又怕兩家起疑,隻埋伏了五百人。


    “二位兄長可算來了,家兄已經等候多時了,快請”,一見楊光烈和達元禎,李棲鵬滿臉堆笑。


    “哎呀,怎敢勞賢弟親迎”,二人亦是有說有笑,一人挽著李棲鵬的一支胳膊,便往裏走。


    一百族人也欲往裏入。


    李棲鵬急忙阻攔,“二位兄長見諒,李府規矩,家丁隻能留在外堂,不得入正堂”。


    楊光烈哈哈大笑,“賢弟誤會了,這些人皆是我等的族人,並非家丁。聽說令兄要找我兩家議事,我等特地把族人們帶來了,一起議”。


    “是啊,是啊,我與楊兄雖為家主,可若要議大事,也需族人們同意才行”,達元禎也幫起了腔。


    李棲鵬見他倆不過帶了一百人,不讓這些人進,怕二人起疑,勉強同意,不過隻允許這一百人立於正堂門口。


    二人進了正堂,此時正堂內,表麵上隻有李棲凰、李棲鵬、李鎮域、楊光烈、達元禎五個人,實際上,屏風後,還藏了二十名刀斧手,正堂外亦有數百甲士。


    李棲凰開心地笑了,他覺得楊、達二人已是甕中之鱉。


    楊光烈也開心地笑著,一邊笑,一邊輕輕整理自己的衣袖,他的左袖裏藏有一枝袖箭。


    世代的將門,總有些絕技,老楊家善使袖箭。楊光烈從小便練這個,不管是單發、還是雙筒、三才、四象、梅花、七煞,個個精通,三十步內殺敵,百發百中。


    不過,其他種類的袖箭,體型稍大,藏於袖中,易被發現。隻帶了枝單發的,縛於小臂內側,與手臂融於一體,不掀開袖子,根本看不出來。雖然隻能射一次,楊光烈卻自信,以自己的箭法,李棲凰絕對逃不掉。


    “兩位賢弟,明軍正準備攻打武威,愚兄想請二位幫助守城,不知尊意如何?”李棲凰開腔了,將門子弟,說話不兜圈子。


    “我武威將門,同氣連枝,願奉兄長號令”,


    “正是,兄長說什麽,小弟無不遵從”。


    二人亦是直來直去,滿口答應。


    李棲凰大喜,又與他們商量了會守城的事。


    漸漸地,時辰不早了,二人起身告辭。


    “倆位賢弟且慢,既然汝等已答應助愚兄守城,不如就不要迴去了,留在吾府上,助吾參詳軍事”,李棲凰冷笑著舉起了茶碗,準備往地上扔”。


    “看箭!”


    楊光烈撥動蝴蝶片,引發機括,一根箭長七寸、鏃長一寸的小箭,往李棲凰射去。


    白光一閃,正中咽喉。


    “唏~唏~唏~”


    李棲凰捂著脖子倒地,想唿吸,喘不過氣;想嘶吼,叫不出聲,須臾斃命。


    達元禎取出袍內鋼刀,將目瞪口呆的李棲鵬一揮兩斷,然後吹了聲口哨。達家祖上乃是放馬的維吾爾族人,這吹口哨訓馬的技能世代相傳,吹起來又尖又響。


    李鎮域拔出了刀,屏風後的二十個刀斧手也湧出,殺向楊、達二人。


    楊光烈、達元禎早抱了必死之心,反倒能置之死地而後生,揮刀連殺數人。


    外麵的一百族人聽到口哨,往正堂裏衝。


    正堂外的五百清軍,亦往正堂殺來。


    隱藏於李府巷外的楊光國、楊光裕,聞響動,又率六百義士,殺向李府。


    好端端一座李府,打成了一鍋粥。


    李棲凰、李棲鵬死了,清軍沒了統帥,數量又稍遜於衝入府內的義軍,很快便落了下風。


    李鎮域一個不注意,被楊光烈砍了腦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